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建筑Stillwatersrun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Wherethereislife,thereis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 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历史沧桑的见证,更是文化和思想的外现综观中国的古代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衍变过程中,无论是宏伟的宫殿、庄严的寺庙、幽静的园林,还是丰富多彩的民宅,都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表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 一、儒家礼教等级制与中国古建筑一、儒家礼教等级制与中国古建筑“礼, 履也, 所以事神致福也 ——《说文解字》“夫礼者, 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礼义, 非礼不成教训正俗, 非礼不备分争辨讼, 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 非礼不定 ——《礼记·曲礼上第一》 “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 贵贱位矣 ——《易传》 “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左传》“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 诸侯五, 大夫三, 士一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 诸侯七尺, 大夫五尺, 士 三尺 ——《礼记·礼器》 唐朝的《营缮令》中规定: 都城每座城门可以开三个门洞,大州的城正门开两个门洞, 而县城的门只能开一个门洞 《明会典》中规定: 公侯, 前厅七间或五间, 中堂七间, 后堂七间;一品、二品官, 厅堂五间九架; 三品至五品官, 后堂五间七架; 六品至九品官, 厅堂三间七架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殿宇的等级不同,走兽数目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按古建形制,一般多采用一、三、五、七、九奇数,最高为九个(不包括仙人),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用到了十个,除了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外,大概也意味着只有皇帝才配享受到“十全十美”的待遇殿宇降级,走兽数目随之减少,一般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为九个,皇后寝宫(坤宁宫)为七个,嫔妃居所(东西六宫)为五个,有的甚至是一个。
减掉的走兽是减后不减前,而且要成奇数 在不同的建筑物上小动物的数目不等,用九个来举例,它们依次是:鸱吻(龙的九子之一)、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故宫太和殿在最后增加了一个行什数目越多,表示级别越高 曲阜孔庙大成殿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彩画彩画 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可分为三个等级: 和玺彩画和玺彩画是等级最高的彩画其主要特点是: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画面两边用《 》框住,并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旋子彩画旋子彩画 等级次于和玺彩画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两边用《 》框起,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贴金粉一般用次要宫殿或寺庙中 苏式彩画苏式彩画 等级低于前两种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两边用《 》或( )框起 )”被建筑家们称作“包袱”,苏式彩画,便是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的 太和门彩画宁寿宫正殿屋角彩画仰视宁寿宫西庑门窗及彩画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悬悬山山卷卷棚棚歇歇山山攒攒尖尖硬硬山山重重檐檐庑庑殿殿顶顶 庑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
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庑殿顶重檐庑殿顶的故宫太和殿 重檐庑殿顶的孔庙大成殿独乐寺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 屋面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上三分之二为悬山顶,下三分之一是庑殿顶,因而形成四坡九脊的造型,九脊分别是一条正脊,上部四条垂脊,四角与垂脊间有四条戗脊歇山顶歇山顶单檐歇山顶的智化寺大殿妙应寺山门单檐歇山顶乾清宫乾清宫重檐歇山顶 重檐歇山顶的天安门重檐歇山顶的台北台北国家音乐厅台北府城北门使用单檐歇山顶四面歇山顶的北京故宫角楼 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一般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但也有无正脊的卷棚悬山式和硬山顶不同,悬山顶建筑两侧的山墙凹进屋顶,屋顶的檩伸出墙外,加博风板保护由于此类建筑的屋顶悬伸外挑于山墙之外,故名悬山顶或挑山顶 悬山顶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样式,但在唐朝以前并未用于重要建筑和硬山顶相比,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则多硬山悬山顶悬山顶颐和园苏州街上的卷棚式悬山顶建筑 硬山顶硬山顶 即硬山式硬山式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
在等级最低,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而宫墙中两庑殿房也多有硬山顶 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和悬山顶不同,硬山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两侧山墙把檩头檩头全部包封住,由于其屋檐不出山墙,故名硬山 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朝的《营造法式》中未见记载可能随着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砖石构建房屋,硬山顶才得以大量采用和悬山顶相比,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而悬山顶有利于防雨,因此北方北方民居多硬山,南方南方则多用悬山硬山顶的沈阳故宫崇政殿硬山顶,摄于北京故宫奉先殿院落卷棚顶卷棚顶 即卷棚式屋顶,又称元宝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 卷棚顶是两坡出水,其特征在于前后两坡相接处没有明显外露的正脊,而是成弧线曲面根据左右山墙的悬山式和硬山式不同,卷棚顶可分为悬山卷棚、硬山卷棚,另外,卷棚顶也可以是歇山式,因此可以看作是歇山、悬山、硬山的变形 卷棚顶线条流畅、风格平缓,因此多用于园林建筑,在宫殿中也多用于太监、佣人等所居的边房承德避暑山庄宫殿区建筑都采用了卷棚顶,以表现此为离宫,和正式宫廷相区分。
履素堂一角颐和园苏州街的悬山式卷棚顶建筑盝顶盝顶 盝顶的特点是顶部是平的,有四条正脊围成平顶,下接庑殿顶用于殿阁的顶部就是封顶的,但用于仓库的、井亭的就不用封顶,而是露天的盝顶在金、元时期比较常用,元大都的建筑中很多房屋都是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例如明代故宫的钦安殿就是盝顶,正定隆兴寺内的明代龙泉井亭也是盝顶 故宫钦安殿清凉山公园重檐盝顶亭 —还阳泉井亭 攒尖顶,即攒尖式屋顶,宋朝时称“撮尖”、“斗尖”,清朝时称“攒尖”,是中国、日本、朝鲜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日语称宝形造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该顶常用于亭、榭、阁塔等建筑在日本则常用于茶室攒尖顶攒尖顶中和殿——四角攒尖顶,正中为鎏金宝顶六角攒尖六角攒尖攒尖顶的内部,攒尖顶的内部,北京中山公园北京中山公园兰亭八柱亭兰亭八柱亭内部 盔顶是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之一,其特征是没有正脊,各垂脊交会于屋顶正中,即宝顶在这一点上,盔顶和攒尖顶相同,所不同的是,盔顶的斜坡和垂脊上半部向外凸,下半部向内凹,断面如弓,呈头盔状盔顶多用于碑、亭等礼仪性建筑。
南宋人所作的《宫苑图》(传为唐朝人所作)中就有盔顶建筑现存最大的盔顶建筑是湖南的岳阳楼盔顶 石狮子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装饰现在,常有饭店、酒楼用石狮子作仿古的文化符号,可过去只有七品(中国古代以品数表示官的阶级大小五品官相当于现省级以下、县级以上的地方行政官员以上的官员才能在门口立威严的石狮子石狮子头上的发卷数,还可以让人进一步认定主人的官爵品级,皇帝的石狮有13排卷发,亲王有12排,其他官员依爵位递减 故宫里的狮子故宫里的狮子 中国古代建筑对建筑物的装饰色彩也有等级划分, 总的说以黄色为尊, 其下依次为: 赤、绿、青、蓝、黑、灰 木 火 金 水 土(东、青) (南、赤) (西、白) (北、黑) (中、黄)“君子黄中通里,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易经》 故宫屋顶颜色天坛屋顶颜色故宫南三所恭亲王府屋顶颜色故宫文渊阁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顾名思义是由东、西、南、北京四面房子围起来的院落。
北房一般为三间,两侧各有一间相对矮小的耳房,共计五间如果院落较窄,也有在正房两侧各建半间耳房的,俗称“四破五”,这主要是因为有所谓“四六不成材”的规矩,即使地方不够,也不能只盖四间房,而要通过这种方式凑成五间,以保持左右对称的格局院子内北房以外东、西两侧的房屋一般也各是三间,但没有耳房南房的情况与北房基本一致,只是相对北房要矮小一些,东南角的耳房就做成院门这种小四合院一进门面对的往往是东房的南侧山墙,建筑师便在山墙上用砖做成影壁影壁上精美的雕花与吉祥语美化了人们一进院门最初的视觉效果,烘托了住宅祥和的气氛 一座四合院为一个家庭提供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和外界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正房、耳房、厢房之间高低错落,相互顾盼,形成了视觉上的变化,严谨而不呆板院内住房的分配,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礼仪观念,尊卑长幼井然有序,却又相互照应,亲密而温馨 两进以上四合院的二门通常作成华丽的垂花门,俗话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就是指垂花门而言的多进四合院正房后面还有临街的后罩房,一般作为家中未出阁的女儿或女仆的生活用房后罩房的西北角开有后门与后街相通垂花门垂花门二、道家二、道家““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古建筑思想与中国古建筑“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 化之父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
——《黄帝工经》 “ 室大则多阴室大则多阴……多阴则撅多阴则撅”“ 台高则多阳台高则多阳……多阳则屡多阳则屡” —— 《《吕氏春秋吕氏春秋》》 “ 高台多阳高台多阳, 广室多阴广室多阴, 远天地之和也远天地之和也,故人弗为故人弗为, 适中而已矣适中而已矣 ——《《秦秋繁露秦秋繁露》》 中国自古以来,始终认为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天、地、人是一个整体,即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古建筑和自然环境是相融合的,不是与自然对立的,并借助于自然环境,以构成视野广阔,富有生气的画面 中国古建筑这种崇尚自然的趋向,在中国古园林建筑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园林的气质与中国绘画极为相似,虽寄情思于山水,而超乎山水本中国园林的气质与中国绘画极为相似,虽寄情思于山水,而超乎山水本身之外无论是曲折的池岸、弯曲的小径、自由多变的假山,还是点缀其间身之外无论是曲折的池岸、弯曲的小径、自由多变的假山,还是点缀其间的亭、台、楼、榭都并非大自然的的亭、台、楼、榭都并非大自然的单单纯摹纯摹仿,其中妙想连篇、天机灵运、随时仿,其中妙想连篇、天机灵运、随时而迁,融进了人的再创造,所构成的是一而迁,融进了人的再创造,所构成的是一幅幅流动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天然图画。
幅幅流动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天然图画 网师园网师园留园留园 拙政园拙政园 个园个园 三、风水与建筑三、风水与建筑 风水学中说的“阴阳五行说”实际上源于《易经》, 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阴阳) , 两仪生四象(春夏秋冬) , 四象生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卦再上下重叠组合, 便推演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中的任一组卦, 都由上下两卦组成, 如泰卦就由上坤下乾两卦组成 易有太极易有太极 是生两是生两仪仪两仪生四象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四象生八卦 乾巽坤艮坎兑离震︷水火地风天风地山水泽火雷阴 阳︷︷︷ “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 前有污池谓之朱雀, 后有丘陵谓之玄武, 为最贵也 ——《阳宅十书》 “凡阳宅须地基方正, 间架整齐, 入眼好看方吉” “天井乃一宅之要, 财禄攸关, 要端方平正, 不可深陷落槽” ——《阳宅撮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