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28课北宋的统治1导入960年北宋建立后,逐渐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鉴于唐末五代时期的武将跋扈、政局动荡,宋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维持长治久安?为什么有人说宋代史文人士大夫的黄金时代?你们想知道它的具体情况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宋朝,了解相关的历史2新授一、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发动兵变,其部下把一件早已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拥立他做皇帝赵匡胤废去后周的小皇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太祖黄袍加身宋太祖黄袍加身处(系马槐)3新授后周变为两宋统一战争北宋的统治者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什么时候灭掉了十国割据势力呢?到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时终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局面北宋的疆域图(把割据政权并入北宋)北宋疆域图4新授宋朝建立后,宋太祖采用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军事策略,先后吞灭了荆南、南唐等政权南唐国主李煜曾派特使向宋太祖纳贡求和,宋太祖怒道:“我塌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宋太宗继位后,继续攻灭割据政权,到979年,北宋基本上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5新授二、中央集权的加强1.在中央,宰相的权利被一分为三,宰相为专掌行政权,枢密使掌管军事,三司使管理财政。
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各自的长官分别对皇帝负责那么谁来管地方呢?解决朝中大将和节度使的权利在地方上,中央派文官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掌管地方政事,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以防止他们的权利过大,难以控制;又取消了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地方的财富收入除留一部分作为必要的开支外,其余全部运往都城,收归中央节度使文臣63. 军队怎么办?新授并派官在进行统一战争的同时,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是设法剥夺高级武将的军权,从地方军队里挑选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皇帝禁军大将、节度使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二除、二派、一控制7新授兵变于是宋太祖赵匡胤上演了一出戏杯酒释兵权结束于北宋初期,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文字材料:自宋以文官知州事,历代因(继承)之,遂无复弱干强枝之患问:节度使专权结束于何时?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在统一战争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他是怎么当上的皇帝?猜测他最害怕的是什么?8新授解决了什么问题?961年,宋太祖着急石守信的那个大将饮酒,说:“没有你们,我当不成皇帝,可当了皇帝,又睡不好觉石守信等人忙问原因他说;“假使有一天黄袍加身,你们不做皇帝行吗?”石守信等人听了很惶恐,忙跪下扣头,请求指明出路。
宋太祖劝他们交出军权,回家享福第二天,石守信等人都交出了兵权这就是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石守信等将军大将的兵权又故伎重演解除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利9新授这些措施的结果,使整个北宋以至于南宋300余年再也没有发生过兵变,自唐朝中期以来的武将拥兵自重,割据混战,威胁中央的局面终于结束为宋朝经济的繁荣提供了保障然而物极必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度的集权又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北宋的中央集北宋的中央集权10善思新授针对唐末以来“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现象,大臣赵普提出了“稍多齐全,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治国建议他的建议被采纳了吗?宋朝统治者是怎么做的?他的意见被采纳了稍夺其权”: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制其钱谷”:取消了节度使收税的权力“收其精兵”: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夺高级武将的军权,从地方军队里挑选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11新授宋太祖曾说:“五代时期藩镇强横残暴,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臣分别取治理各个藩镇,即使他们全部贪污舞弊,也比不上一个武臣的危害大原因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吸取武将专横导致割据分裂的历史教训“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崇尚文治,优待文人。
三、重文轻武的国策12新授②进一步发展科举制,严格考试程序,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进士地位材料:宋太宗在位22年,举行8次科举考试,共取中6000余人任用的宰相9人,科举出身的占6人两宋300年间,共取士达11万,是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的朝代表现/措施①选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武将说明:科举考试在北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③重视文教事业,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州学、县学,传授儒学私人创办的书院在两宋时期迅速发展13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年新授在宋朝,孔子的地位被一再提高,儒学也受到空前的推崇1055年,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首次被朝廷封为“衍圣公”,以后历代沿袭宋朝还建立了专门的衍圣公府,也称为“孔府”,并对祭祀孔子的孔庙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内的孔府建筑群,始建于宋,明朝移建于今址14新授积极影响:加强中央集权,重用文臣,削夺武将权力基本消除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隐患,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消极影响:造成了机构重叠、官员冗滥、军队指挥不灵等诸多弊端重文轻武国策的影响15新授宋朝重文轻武,主要是为了抑制武将的权利,而不是轻视武备。
事实上,宋朝大量养兵,拥有比此前历朝数量都更为庞大的军队,军费开支每年要耗费全国财政收入的70%以上明理宋朝进一步发展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序,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文人入官僚队伍科举考试在北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宋太宗在位的22年间,供举行了8次科举考试,一共取中6000余人他任用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其中科举出身的就有6人两宋300年间,共取士达11万人,是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的时代宋朝重视文教事业,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设州学县学,有朝廷选派文官,传授儒学私人创办的学院在两宋时期也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学者汇集之处,对于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6新授王安石变法北宋中期,由于亢官、亢兵、亢费造成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同时在与周围民族证券的连年征战中负多胜少也造成边患不绝,社会矛盾尖锐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1069年,宋神宗启用王安石主持变法,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精简军队编制,提高军队战斗力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用人不当、操之过急,导致变法没有彻底进行下去17960年,赵匡胤建立了北宋王朝下列与他有关的事件是()A.焚书坑儒B.文景之治C.赤壁之战D.陈桥兵变D练习学而时习18温故知新新授唐朝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名言,而北宋却出现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和“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诗句。
通过以上的诗句,想想从唐至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折射了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基本国策的改变19集思广益新授宋太祖曾说:“五代时期藩镇强横残暴,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臣分别取治理各个藩镇,及时他们全部贪污舞弊也比不上一个武臣的危害大分析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接受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同时他自己也正是通过兵变夺权的,因此特别注意把兵权控制在自己手中,消除地方割据隐患措施:解除朝中大将和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与枢密使互相牵制,实行更戌法,建禁军;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派文官到各地做知州,设通判监督之;派转运使到各地管理财政;将司法权收归中央201.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D练习212.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 )A.辽、西夏的威胁B.土地荒芜、水利荒废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D.官僚地主隐匿田产逃税C练习223.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D.力图搜刮百姓钱财充实国库C练习23作业1.背诵本课知识点2.做练习册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