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课件 必修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8689458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课件 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考地理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课件 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考地理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课件 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考地理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课件 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考地理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课件 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课件 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课件 必修2(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人人 教教 版版精精 准准 高高 考考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必 修 二第二讲城市化第二讲城市化1 1考考点点突突破破2 2图图表表精精析析3 3课课堂堂达达标标4 4复复习习练练案案考考 点点 突突 破破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一、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_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驱动力考点一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镇城镇 驱动力含义因素推力(乡村)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_快,对土地压力大;_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拉力(城市)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_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_人口增长人口增长 收入收入 就业机会就业机会 便捷便捷 3.标志:_

2、。4意义(1)带来了_的变化。(2)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3)为区域_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点拨: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聚落形态聚落形态 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阶段和特点2.地区差异(1)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_ (填字母)阶段。(2)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_ (

3、填字母)阶段。阶段特点A:_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B:_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很多城市化问题C:_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初期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后期阶段CA或或B 点拨: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而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核核 心心 研研 析析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2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

4、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特别提醒: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以英国城市化进程为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1920世纪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城市(2015山东)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完成(1)(2)题。针对训练1 (1)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

5、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A8:00B12:00 C14:00 D18:00(2)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A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时段总体来看,郊区进入城区方向的车道拥堵,应该是人口由郊区移向城市中心区的上班时间,即8:00左右,A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城市环境问题。由题干可知,北京市“钟摆”交通现象的形成原因是大量就业岗位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故解决该现象应该从减少城市中心地区就业岗位入手,D项正确。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1城市化

6、影响(1)合理的城市化: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_的压力。(2)过快的城市化: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2生态城市建设(1)发展_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_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考点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环境 低污染的节能低污染的节能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 点拨:城市化对区域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城市化水平提高,区域内农业劳动人口数量减少;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增加城市核心地位,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核核 心心 研研 析析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2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产生的问题表现形式环

7、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繁;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城市住宅问题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城市社会问题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

8、善安排各种功能区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3)建设生态城市点拨:城市中心“岛屿”效应(1)雨岛效应:市区降水比郊区偏多。原因:市区温度高,盛行上升气流;市区凝结核多。(2)混浊岛效应:市区污染物比郊区多,能见度低。(3)热岛效应:城市气温经常比其四周郊区高。(4)干岛效应:白天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压小于郊区。(5)湿岛效应:夜晚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压高于郊区。针对训练2 (1)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9、()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DC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图示林地面积先增后减,A项错;水域面积波动变化,B项错;未利用面积先增后减,C项错;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D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和读图分析能力。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地表硬化,地表径流下渗量减少,A项错;城市扩张,面积增大,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使人们可以到城市较远的地方从事工业、商业等活动,通勤距离增加,B项错;城区扩大,人口增多,城市生产、生活、交通等排放的废热增多,城市热岛效应增强,C项正确;城市建设用地占用生物栖息空间

10、,生物多样性减少,D项错。图图 表表 精精 析析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对比。1典型图形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二)2判读技巧城市化进程图(如图1)反映某地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判读曲线图时注意根据转折点划分阶段,借用数学的斜率判断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分析其原因。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综合反映该区域城镇各要素的发展变化。判读时要从用地规模,城镇等级、城镇数量、交通线路、功能区分布等方面找出其发展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

11、问题的措施。这类图示一般设置三类问题。一类是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从图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一般从四个方面分析: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城市规模的变化(如图2、图3);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如图1);是否形成城市带(如图3)。二类是判断城市化进程及阶段。根据图中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明显特征,可以判断城市化的阶段及进程。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市化进程。如图4中城市化进程为甲丙丁乙。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判断城市化阶段。如图1中E到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根据拉平的“S”形曲线特点判断三个阶段。如右图中A是城市化初级

12、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也较慢;B是城市化加速阶段,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城市吸纳人口能力的增强,表现为大量人口向城市的集聚;C是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但速度慢,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三类是判断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城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针对训练3 B (2)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A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的时间为1965年,四个国家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大约在60%70%,由此计算此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为30%40%,选项B正确。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结合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分析,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在此期间,中国城镇化率快速上升,说明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工业化程度提高,选项A正确,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选项C错误;此时期人口增长率降低,选项B错误;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快,但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选项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