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业界荟萃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8672847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237 大小:15.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规划学业界荟萃_第1页
第1页 / 共237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业界荟萃_第2页
第2页 / 共237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业界荟萃_第3页
第3页 / 共237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业界荟萃_第4页
第4页 / 共237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业界荟萃_第5页
第5页 / 共2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规划学业界荟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规划学业界荟萃(2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利用规划学 主讲:张兆福1行业知识前 言l本课程设置与学习的重要性l本课程教学目的和内容l本课程教学方式和手段l本课程教学要求2行业知识一、课程设置与学习的重要性一、课程设置与学习的重要性1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理论知识是土地管理专业理论基础的重课程之一,其理论知识是土地管理专业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内容。本课程对培养学生从事土地管理及其开要组成内容。本课程对培养学生从事土地管理及其开发经营的技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发经营的技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2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需求日益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的不断增长增加,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的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使土地利用中的问题越来越多,成为威之间的矛盾,使土地利用中的问题越来越多,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对土地资源采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对土地资源采取了较严格的管制,土地利用规划是政府实施土地管取了较严格的管制,土地利用规划是政府实施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理的重要手段。从事土地管理及其相关业务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土从事土地管理及其相关业务的专业人员,必须

3、具备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发挥专业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人才的作用。3行业知识二、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简介二、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简介1教学目的教学目的l土地利用规划是研究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是研究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规律的学科,使土地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规律的学科,使土地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得到充分、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得到充分、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保持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获保持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获得系统的最佳结构和功能。本学科是一得系统的最佳结构和功能。本学科是一门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多学门涉及自然、社

4、会、经济、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l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在土地管理中正确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在土地管理中正确地利用,发挥其管理手段的作用。地利用,发挥其管理手段的作用。4行业知识二、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简介二、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简介2课程教学内容体系l本课程教学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大部分。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依据资料收集、分析和整理技术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土地利用部门和专项规划土地利用

5、规划的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技术土地利用规划图件编制技术5行业知识三、课程教学方式与手段三、课程教学方式与手段 l采取讲授、讨论、实验等方法进行教学采取讲授、讨论、实验等方法进行教学 l讲授:重点教学内容,讲授:重点教学内容,34学时学时l讨论:针对目前的问题,讨论:针对目前的问题,2学时学时l实验:技术方法,实验:技术方法,6学时学时6行业知识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 论论【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性,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为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土地利用规划的具体内容奠定概念基础。【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理解有关的基本概

6、念,认识土地特性与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原则,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意义及基本程序【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认识土地利用规划的意义。7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土地与土地利用一、土地的概念(一、土地的概念(Land) 由于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因而对土地的概念由于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因而对土地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定义。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定义。1.土地的原意土地的原意土壤土壤陆地及其水面陆地及其水面地球的纯陆地部分地球的纯陆地部分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具有生地球表面具有生产力的综合体产力的综合体2.土地概念的扩展土地概念的扩展土

7、地资产土地资产土地系统景观景观地球表面的自然经地球表面的自然经济综合体济综合体8行业知识9行业知识土壤剖面图土壤剖面图10行业知识11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土地与土地利用3认识土地概念需把握的几个要点认识土地概念需把握的几个要点 土土地地是是重重要要的的资资源源。自自然然资资源源和和资资源源性性资资产产 是是一一个个动动态态概概念念,其其内内涵涵和和外外延延随随人人们们的的认认识识的的深深入入而而变变化化 土土地地与与土土壤壤、国国土土、环环境境等等既既有有区区别别又又有有联联系系土土地地有有广广义义和和狭狭义义的的概概念念12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土地与土地利用二

8、、土地的特性二、土地的特性自自然然性性数数量量(面面积积)的的有有限限性性空空间间性性永永续续利利用用性性属属性性的的两两重重性性13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土地与土地利用三、土地功能三、土地功能 马克思曾指出:土地即马克思曾指出:土地即“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人类是人类“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生产生产(养育)(养育)功能功能承载承载功功能能仓储仓储功功能能景观景观功功能能为人类生存为人类生存提供必须的提供必须的农畜产品农畜产品一切建筑物一切建筑物和构筑物和构筑物的载体的载体矿产资源的矿产资源的仓储功能仓储功能土

9、地本身的土地本身的形态和类型形态和类型具有舒适性具有舒适性和美学价值和美学价值14行业知识15行业知识16行业知识17行业知识18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土地与土地利用四、土地利用(四、土地利用(Land use)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土地利用的历史。人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土地利用的历史。人类占有土地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土地。类占有土地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土地。(一)土地利用的基本概念(一)土地利用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土地利用、什么是土地利用 是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是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保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是

10、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护和整治。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19行业知识20行业知识2、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土地利用中的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问题问题土地利用需要对土地生产要素加土地利用需要对土地生产要素加以认识,如温度、水分、土壤质地以认识,如温度、水分、土壤质地等,要凭借科学技术水平等,要凭借科学技术水平土地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生产要土地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与其他要素相结合后,才能素与其他要素相结合后,才能进入生产过程进入生产过程土地利用需要协调土地的权土地利用需要协调土地的权属、利

11、益分配等生产关系问题属、利益分配等生产关系问题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土地覆被变化对全球或区域环境的影响全球或区域环境的影响21行业知识四、土地利用(四、土地利用(Land use)(二)土地的合理利用(二)土地的合理利用(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and )1什么是土地的合理利用什么是土地的合理利用对土地进行充分的使其发挥对土地进行充分的使其发挥最佳功能最佳功能的利用的利用2合理利用的标志合理利用的标志利用的利用的有效性和永续性有效性和永续性3土地合理利用的基本途径土地合理利用的基本途径 加强土地管理,对土地利用进行总体的,综合的管理、加强土地管理,对土地利用

12、进行总体的,综合的管理、控制、调节。控制、调节。加强地权管理:主要包括地权分配,监控地权转移和加强地权管理:主要包括地权分配,监控地权转移和调解地权纠纷等内容。调解地权纠纷等内容。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对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方式和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对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方式和土地利用效果进行控制、规划、监督。其中,土地利土地利用效果进行控制、规划、监督。其中,土地利用规划为土地管理的科学化、具体化、法制化提供了用规划为土地管理的科学化、具体化、法制化提供了前提条件,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亦是土地管理的前提条件,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亦是土地管理的最基本依据和手段。最基本依据和手段。22行业知识第二

13、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利用规划学一、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一、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1规划(规划(planning) 是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的超前性的调是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的超前性的调配和安排。其重要特性是未来导向性。配和安排。其重要特性是未来导向性。2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land use planning)土地利用规划的历史:从殷周时期的井田制算起,至今土地利用规划的历史:从殷周时期的井田制算起,至今也有也有2900年历史。年历史。对土地规划的三种意见: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的对土地规划的三种意见: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的全面经济规划;是解决有

14、关土地利用的全部规划问题;全面经济规划;是解决有关土地利用的全部规划问题;是在空间上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措施。是在空间上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措施。土地利用规划的定义: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土地利用规划的定义: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23行业知识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学二、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的对象二、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的对象 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

15、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一)研究对象(一)研究对象 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合理组织这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合理组织这一特殊矛盾。实质是人类对未来土地利用及其一特殊矛盾。实质是人类对未来土地利用及其发展趋势作的预先估算过程。目的在于维持人发展趋势作的预先估算过程。目的在于维持人类生存、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整个人类利类生存、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整个人类利益。职责是土地供需预测,协调供需矛盾,追益。职责是土地供需预测,协调供需矛盾,追求满意效益,引导持续利用。求满意效益,引导持续利用。(二

16、)与相关规划的联系与区别(二)与相关规划的联系与区别 土地利用规划与农业区划、城市规划、区域规土地利用规划与农业区划、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划和国土规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24行业知识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联系与区别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联系与区别相关规划相关规划区别区别联系联系农业区划农业区划是对农业生产与农业资是对农业生产与农业资源的空间配置的总体部源的空间配置的总体部署署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土地利用规划是农业区土地利用规划是农业区划在土地上的具体落实划在土地上的具体落实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建设的总体部是对城市建设的总体部署,是

17、城市建设管理的署,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依据是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是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国土规划国土规划从宏观角度对全国性国从宏观角度对全国性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部署部署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对一个地区内国民经是对一个地区内国民经济各组成协调发展的总济各组成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体部署土地利用规划是区域规土地利用规划是区域规划的具体落实划的具体落实25行业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一、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一)主要任务 土地利用规划通过组织土地利用这一侧面,来解决土地利用中的问

18、题,所以,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要求,结合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具体条件,寻求符合区域特点的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要求的土地利用优化体系。(二)具体任务1土地供需综合平衡:协调土地的供需矛盾,是首要任务。2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利用系统的核心内容,结构决定功能。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的土地利用结构。3土地利用宏观布局:最终确定在何时、何地和何种部门使用土地的数量及其分布状态,并结合土地质量和环境条件加以区位选择,最终将各业用地落实在土地之上。4土地利用微观设计:在宏观布局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利用土地,以最大

19、限度地提高其产出率和利用率,降低其占有率。26行业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二、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二、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规划的具体内容,因客观环境条件的差异,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从总规划的具体内容,因客观环境条件的差异,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从总体而言,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细部,土地利用规划有下列规划内容。体而言,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细部,土地利用规划有下列规划内容。规规划划内内容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与潜力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与潜力分析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土地供需平衡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供需平衡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分

20、区和重点用地项目布局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和重点用地项目布局城乡居民点用地规划城乡居民点用地规划交通运输用地规划交通运输用地规划农业用地规划农业用地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费用效益分析和规划实施土地利用费用效益分析和规划实施27行业知识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一、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一、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各种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相互交错且相互联系的系统。说明土地各种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相互交错且相互联系的系统。说明土地利用规划种类的多样性和相互联系性。利用规划种类的多样性和相互联系性。(一)按土地利用规划的性质划分(一)按土地利用规划的性质划分土地利

21、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土地利用规划设计按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编制,按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编制,分为五级分为五级是国家对规划地的农业用地是国家对规划地的农业用地及非农业建设用地实行的宏观及非农业建设用地实行的宏观控制、协调、组织和监督控制、协调、组织和监督各级规划均以行政区划为单各级规划均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编制、覆盖区域内全部土地位编制、覆盖区域内全部土地规划一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规划一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将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代表将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代表国家利益控制国民经济各部门国家利益控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土地利用。的土地利用。为特定目的而制为特定目的而制定的部门或

22、跨行定的部门或跨行政区界线的区域政区界线的区域性综合规划或单性综合规划或单项规划。是土地项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利用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兼有微组成部分兼有微观与宏观规划的观与宏观规划的性质。性质。是属于微观土是属于微观土地利用规划,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总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继续和规划的继续和深入,是各项深入,是各项用地的安排,用地的安排,是规划实施的是规划实施的最终依据。最终依据。28行业知识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长期土地利用规划:长期土地利用规划:1530年年中期土地利用规划:中期土地利用规划:5年年短期土地利用规划:年度计划

23、短期土地利用规划:年度计划(二)按规划时间期限划分(二)按规划时间期限划分(三)按规划的空间范围分(三)按规划的空间范围分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土地利用规划29行业知识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二、土地利用规划程序二、土地利用规划程序 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解决好复杂的系统问题,就必须遵循要解决好复杂的系统问题,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划工作程序。一定的规划工作程序。30行业知识31行业知识第二章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利用

24、规划的理论依据。地租和地价理论是土地资源配置中如何依据。地租和地价理论是土地资源配置中如何获得土地利用最大经济效益的依据;土地区位获得土地利用最大经济效益的依据;土地区位理论是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其选址的依据;持理论是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其选址的依据;持续利用理论是实现土地永续利用的理论依据;续利用理论是实现土地永续利用的理论依据;生态经济理论是实现土地利用系统最佳功能的生态经济理论是实现土地利用系统最佳功能的重要依据;人地协调理论是土地利用中协调人重要依据;人地协调理论是土地利用中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依据;系统工程理论是土地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依据;系统工程理论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科学编制规划的重

25、要思想和方利用规划编制中科学编制规划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同时,还介绍土地利用规划中遵循的基本法。同时,还介绍土地利用规划中遵循的基本原则。原则。【重点内容重点内容】认识各种理论对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认识各种理论对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及其科学原理。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及其科学原理。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编制的基本原则。【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各种理论依据的科学原理解和掌握各种理论依据的科学原理和基本原则的含义。理和基本原则的含义。32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一、地租和地价理论一、地租和地价理论(一)理论核心(一)理论核心 地租的原意有报酬或

26、收入的意思。是一个历史范畴,地租的原意有报酬或收入的意思。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有组织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所有权的出现而产生是随着有组织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所有权的出现而产生的。的。1西方经济学家的地租和地价理论西方经济学家的地租和地价理论 威廉威廉.配弟:配弟:地租是土地上生产的农作物所得的剩余收地租是土地上生产的农作物所得的剩余收入。入。 土地价格是购买一定年限的地租总额。土地价格是购买一定年限的地租总额。赋税论赋税论 亚当亚当.斯密:斯密:地租是地租是“作为使用土地的代价作为使用土地的代价”,“是使是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价格用土地而支付的价格”。国富论国富论 大卫大卫.李嘉图:李嘉图:地租仅只是为了

27、使用土地而付给地主的地租仅只是为了使用土地而付给地主的金额。金额。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 杜能:杜能:地租不是劳动和投资的产物,而是田庄所处的地租不是劳动和投资的产物,而是田庄所处的位置和土地性质的偶然优势带来的。位置和土地性质的偶然优势带来的。 地租不是价格的原因,而是价格的结果。地租不是价格的原因,而是价格的结果。33行业知识2马克思地租和地价理论马克思地租和地价理论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地租的实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地租的实体是剩余劳动的产物,地租有不同的类型,即体是剩余劳动的产物,地租有不同的类型,即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级差地租、绝对地

28、租和垄断地租。 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地价理论,土地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地价理论,土地价格是虚幻形式的价格,是没有价值的价格。价格是虚幻形式的价格,是没有价值的价格。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二)对规划的理论指导意义(二)对规划的理论指导意义 对于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制定对于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土地利用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规划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规划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规划即地价规划即地价”,应根据地价(级差地租)的空间分布规律,应根据地价(级差地租)的空间分布规律合理规划(配

29、置)各业用地。合理规划(配置)各业用地。2根据土地用途与地租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根据土地用途与地租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和通过规划来影响土地价格。土地用途和通过规划来影响土地价格。(一(一)理论核心)理论核心34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二、土地区位理论二、土地区位理论(一)区位理论简介(一)区位理论简介 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学说。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解释了区位对土地利用方式的作用规律。解释了区位对土地利用方式的作用

30、规律。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取决于到农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取决于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杜能圈杜能圈。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工厂区位的选择取决于原料地、劳工厂区位的选择取决于原料地、劳力和集聚三个因素。其最佳位置总是趋向于力和集聚三个因素。其最佳位置总是趋向于最低成本最低成本效果。效果。3.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论:城镇的空间城镇的空间布局规律布局规律。(二)理论指导意义(二)理论指导意义1依据区位理论,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结构,确依据区位理论,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结构,确定各项用地的

31、合理配置点。定各项用地的合理配置点。2通过制定合理的级差地价政策,调控城市区域土地利通过制定合理的级差地价政策,调控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用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R=E(p-a)-Efk35行业知识地租收入地租收入R对同样的作物而言,随距市对同样的作物而言,随距市场距离增加的运费增多而减少。当地租场距离增加的运费增多而减少。当地租收入为零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经济收入为零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经济上也不合理,而成为某种作物的耕作极上也不合理,而成为某种作物的耕作极限。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限。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和耕作极限连

32、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杜能对物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的结果,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的结果,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图度以及斜率(图3-1上部)。因农产品上部)。因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所以农场主选择最大的地的合理活动,所以农场主选择最大的地租收入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

33、租收入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图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图3-1下下部)。部)。 36行业知识图中图中P为区位点;为区位点;M为市场,为市场,M1为原料地,为原料地,M2为燃料为燃料地或第二原料地,设三点间的距离相等;地或第二原料地,设三点间的距离相等;P点根据吨公点根据吨公里计算确定的运费成本最低点里计算确定的运费成本最低点 37行业知识38行业知识39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三、持续利用理论三、持续利用理论 人类可持续思想的产生由来已久,但可持续理论的形人类可持续思想的产生由来已久,但可持续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以下过程:成经历了

34、以下过程:20世纪6070年代起步20世纪7080年代形成共识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发展模式“公害公害”的显现,的显现,“增长极限的讨论增长极限的讨论”“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宣言里约宣言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世纪议程内罗毕宣言内罗毕宣言,WECI的成立的成立20世纪90年提出行动纲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共同的未来40行业知识三、持续利用理论三、持续利用理论(一)持续利用理论的核心思想(一)持续利用理论的核心思想1可持续性。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和空间尺可持续性。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支配这一生存空间的生物、物理

35、、化学度上,支配这一生存空间的生物、物理、化学定律所规定的限度内,环境资源对人类福利需定律所规定的限度内,环境资源对人类福利需求的可承受能力或可承载能力。求的可承受能力或可承载能力。2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二)对规划的理论指导意义(二)对规划的理论指导意义1建立立体的土地观和土地利用观。建立立体的土地观和土地利用观。2要考虑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要考虑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41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四、生态经济理论四、生态经济理论(一)生态

36、经济学及其思想(一)生态经济学及其思想1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Ecolomics)是生态学和经济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演替规律的一门学科。的结构、功能及其演替规律的一门学科。2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其外部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其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生态系统平环境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生态系统平衡是其相互作用和协调的一种状态标志。衡是其相互作用和协调的一种状态标志。系统的运行目标就是实现其平衡状态。系统的运行目标就是实现其平衡状态。42

37、行业知识四、生态经济理论四、生态经济理论(二)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二)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1土地利用不仅是自然技术问题和社会经济问土地利用不仅是自然技术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题,而且也是一个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生态经济问题,同时承受着客观上存在的自然、生态经济问题,同时承受着客观上存在的自然、经济和生态规律的制约。经济和生态规律的制约。2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由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由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在特定的地域空间里耦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在特定的地域空间里耦合而成的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人类利用土地资源时,必须要经济复合系统。人

38、类利用土地资源时,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考虑有一个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考虑到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相互到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相互关系,不能只考虑对土地的利用,而忽视土地关系,不能只考虑对土地的利用,而忽视土地的开发、整治和利用对系统内其他要素和周围的开发、整治和利用对系统内其他要素和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环境的不利影响。43行业知识44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五、人地协调理论五、人地协调理论(一)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一)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协调论协调论征服自然论征服自然论人类各种活动是人类

39、各种活动是受到自然环境所受到自然环境所制约的制约的.违背唯物辨证论违背唯物辨证论,是一种环境宿命是一种环境宿命论论过分强调人类的过分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主观能动作用,盲目追求对自然盲目追求对自然片面征服片面征服.是一种唯意志论是一种唯意志论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互影响,相互改造相互改造,相相互依存互依存,是对人地关是对人地关系的科学认识系的科学认识,遵循遵循了自然界对立统一了自然界对立统一规律和世界物质统规律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一性原理45行业知识五、人地协调理论五、人地协调理论(二)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二)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1明确人与自然的明确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

40、系对立统一关系人是地球环境的组成部分,人人是地球环境的组成部分,人与环境之间有着不能任意改变与环境之间有着不能任意改变的的“奇妙相关奇妙相关”人类活动同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人类活动同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人类活动必然用和相互制约,人类活动必然影响环境,而环境反过来对人影响环境,而环境反过来对人类行为产生制约类行为产生制约2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地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地关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引导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引导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46行业知识第一

41、节第一节 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六、系统工程理论六、系统工程理论(一)系统工程(一)系统工程霍尔三维结构图霍尔三维结构图(二)对土地利(二)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指用规划的理论指导意义导意义土地是一个系土地是一个系统统土地利用实际土地利用实际上对系统的优化上对系统的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47行业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一一、维维护护社社会会主主义义 土土地地公公有有制制原原则则二二、因因地地制制宜宜原原则则四四、逐逐级级控控制制原原则则五五、动动态态平平衡衡原原则则三三、综综合合效效益益原原则则48行业知识第三章土地利

42、用总体规划概述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l【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利用管理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龙头龙头”,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我国的土,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我国的土地管理法中已做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本章主要地管理法中已做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特点、目标和介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特点、目标和任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程序,任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程序,使学生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一个轮廓性的认使学生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一个轮廓性的认识。通

43、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和熟悉土地利用总体识。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和熟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相关资料调查分析的方法。规划中相关资料调查分析的方法。l【重点内容重点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点,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内容和程序。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内容和程序。l【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内容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内容和程序,认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意义。和程序,认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意义。49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述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及作用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及作用(一)定义(一)定义 指在一定的

44、规划区域内,根据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指在一定的规划区域内,根据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土地自身的适宜性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协调国民土地自身的适宜性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和农业生产各业之间的用地矛盾,寻求最佳土地经济各部门之间和农业生产各业之间的用地矛盾,寻求最佳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进行统筹利用结构和布局,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进行统筹安排的战略性部署和措施。安排的战略性部署和措施。一定的规划区域:国家、省、地市、县、乡镇五级行政区域;一定的规划区域:国家、省、地市、县、乡镇五级行政区域;实质:

45、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合理配置,既定量、保质、实质: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合理配置,既定量、保质、定位、规定用途;定位、规定用途;核心内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核心内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土地资源配置:对土地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部门之间(用途之间)数土地资源配置:对土地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部门之间(用途之间)数量、质量、区位的分布状态。时间、空间、用途和数量是土地资源配置量、质量、区位的分布状态。时间、空间、用途和数量是土地资源配置的四要素。的四要素。土地利用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合。土地利用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合。理解概念的

46、要点理解概念的要点50行业知识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及作用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及作用(二)作用是政府调节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地解决土地利用中的重大问题; 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依据。51行业知识52行业知识53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述二、土地利用规划性质二、土地利用规划性质1.整体性整体性2.长期性长期性3.战略性战略性4.控制的层控制的层次性次性主要表现在规划对象、任务、内容、效果等方面都具有主要表现在规划对象、任务、内容、效果等方面都具有整体(总体)的特性。整体(总体)的特性。主要表现在规划的时限具有长期性,规划的影响具有主要表

47、现在规划的时限具有长期性,规划的影响具有长期性,规划的实施具有长期性。长期性,规划的实施具有长期性。主要在研究问题具有战略意义,对土地利用的战略调主要在研究问题具有战略意义,对土地利用的战略调节控制,以及其宏观指导性。节控制,以及其宏观指导性。纵向讲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的指导和控制;横向讲纵向讲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的指导和控制;横向讲是总体规划对区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的宏观控是总体规划对区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的宏观控制作用。制作用。54行业知识第二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任务第二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任务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 目标是指规划所要实现的土地利用目标

48、,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目标是指规划所要实现的土地利用目标,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关系到今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途径。关系到今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途径。(一一)总总目目标标(二二)具具体体目目标标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既三个效益的统一。是总体目标下的子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体现。 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持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利用方式由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明显改善结构与布局明显改善,土地产出率和土

49、地产出率和综合利用效益有比较明显的提高,综合利用效益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土地保障。提供土地保障。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目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目标有标有4个方面。以规划指标来体现。个方面。以规划指标来体现。耕地指标、建设用地指标、土地开耕地指标、建设用地指标、土地开发整理指标和生态环境改善发整理指标和生态环境改善55行业知识第二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任务第二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任务l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土地土地 利用的合理组织利用的合理组织土地利用

50、的规范监督是土地利用宏观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土地利用宏观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是是土地利用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土地利用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时空上对各类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时空上对各类用地进行合理布局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引导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引导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以保证充分、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以保证充分、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防止对土地资源的盲目有限的土地资源,防止对土地资源的盲目开发开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效力,任何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效力,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规划方案,各项

51、构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规划方案,各项用地必须依据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必须依据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监督各部门土地利用的重要依据是监督各部门土地利用的重要依据56行业知识第三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 和程序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规规划划内内容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供给量预测土地供给量预测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需求量预测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分区确定实施规划的措施确定实施规划的措施明确土地利用潜力明确土地利用潜力摸清家底,规划基础摸清家底,规划基础土地利用调整的依据土地利用调整

52、的依据规划的方向规划的方向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规划的核心内容规划的核心内容规划实施的保障规划实施的保障57行业知识第三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程序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规划层次:全国规划层次:全国 省级省级 地(市)级地(市)级 县(市)级县(市)级 编制工作:编制工作: 三个阶段三个阶段规划审批阶段规划审批阶段方案编制阶段方案编制阶段准备阶段准备阶段58行业知识准备阶段准备阶段1、组织准备:成立规划、组织准备:成立规划工作小组工作小组2、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方案3、制定技术方案:规划大纲等、制定技术方案:规划大

53、纲等4、收集资料:、收集资料:相关的文字和图件资料相关的文字和图件资料59行业知识规划领导小组规划领导小组规划工作小组规划工作小组60行业知识61行业知识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二)方案编制阶段(二)方案编制阶段1、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土地供需预测、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土地供需预测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后备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后备资源评价。是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客观资源评价。是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客观依据。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54、的依据。问题,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依据。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分析各类用地的潜力,是确分析各类用地的潜力,是确定用地数量和调整用地布局的依据。定用地数量和调整用地布局的依据。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需求量预测:对未来各项用地量的测算,发对未来各项用地量的测算,发现未来用地的要求和趋势现未来用地的要求和趋势阶段性成果:阶段性成果:土地评价成果;土地现状评述;土土地评价成果;土地现状评述;土地供需预测专题研究成果。地供需预测专题研究成果。62行业知识(二)方案编制阶段(二)方案编制阶段2、土地供需平衡分析、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通过各类用地预期的供给量和需求量计通过各类用地预期的供给

55、量和需求量计算,以达到协调各类用地的关系。算,以达到协调各类用地的关系。3、确定土地利用目标与基本方针、确定土地利用目标与基本方针要作好要作好“两个估计两个估计”和和“两个协调两个协调”编制供选方案编制供选方案5、方案择优、方案择优6、编制规划成果资料、编制规划成果资料63行业知识(三)规划审批阶段(三)规划审批阶段规划审批规划审批规划成果评审规划成果评审由上级土地管理部门组织规划由上级土地管理部门组织规划成果评审小组进行评审成果评审小组进行评审,依据依据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由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由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由同级人由同级人民政府审议民政府审议,后行文报上级人民后行文报上级

56、人民政府审批政府审批,并由主管部门备案并由主管部门备案64行业知识规划审批规划审批规划的分级审批规划的分级审批规划审批的内容规划审批的内容规划的审查报批规划的审查报批三级审批三级审批:国务院、省级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人人民政府、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民政府u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所在区、直辖市,省会所在城市,非农人口城市,非农人口50万以万以上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上城市和计划单列市u省级政府审批地(市)省级政府审批地(市)级、县级和不设区的乡级、县级和不设区的乡级规划级规划u市级政府审批设区的市级政府审批设区的市的乡级规划市的乡级规划u符合土地管理法的规符合土地管

57、理法的规定定u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目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目标,耕地和环境保护标,耕地和环境保护u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依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依据是否充分据是否充分u符合土地用途管制要符合土地用途管制要求求u农用地和非农用地是农用地和非农用地是否协调否协调u符合规划审批规定符合规划审批规定u申报:由同级人民政申报:由同级人民政府上报有权批准的上级府上报有权批准的上级政府。由同级主管部门政府。由同级主管部门审查。审查。u前期准备工作前期准备工作:听取意听取意见,组织评审,做好协见,组织评审,做好协调调u审查:征求意见,进审查:征求意见,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提出审查意见。评价,提出审查意见

58、。u批复:上级主管部门批复:上级主管部门报同级政府审批。报同级政府审批。65行业知识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利用宏观研究土地利用宏观研究l一、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一、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是对一定区域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是对一定区域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安排,土地利用规划应根据这种计划来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的方针、目安排,土地利用规划应根据这种计划来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的方针、目标,土地资源的开发整治,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调整等,以保证社会标,土地资源的开发整治,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调整等,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并与土地的供给协调一致。经济发展对

59、土地的需求,并与土地的供给协调一致。(一)计划类型(一)计划类型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期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期计划(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2000年前后为实现初步发达阶段,要求中国达到小康社会,到年前后为实现初步发达阶段,要求中国达到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世纪上叶将走上中等发达阶段,到上叶将走上中等发达阶段,到21世纪中叶可望进入发达阶段世纪中叶可望进入发达阶段是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进是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进行土地结构调整的基本依据行土地结构调整的基本依据是确定重点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土地是确定重点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土地资源开发整治项目与布局的基本依据资源开发

60、整治项目与布局的基本依据66行业知识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利用宏观研究土地利用宏观研究l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明明确确规规划划要要解解决决的的问问题题分分析析土土地地供供需需基基本本状状况况确确定定土土地地利利用用的的战战略略目目标标确确定定土土地地利利用用基基本本方方针针67行业知识第四章土地供给量预测第四章土地供给量预测 l【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未来一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总体部署,因此,时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总体部署,因此,对有关基础数据的预测是规划编制重要内容,对有关基础数据的预测是规划编制重要内容,对未来土地满足各项用

61、地的需求是调整土地利对未来土地满足各项用地的需求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依据。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利用用结构和布局的依据。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有关人口、城市化、消费水平、作总体规划中有关人口、城市化、消费水平、作物产量的预测方法,土地供给量分析的基本内物产量的预测方法,土地供给量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容和方法。l【重点内容重点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预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预测方法,土地供给量分析的内容和方法。方法,土地供给量分析的内容和方法。l【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预测的方法,土地资源潜力分析的内容和方法。预测的方法,土

62、地资源潜力分析的内容和方法。68行业知识第一节基础数据预测第一节基础数据预测一、预测的原理一、预测的原理(一)预测的概念(一)预测的概念1、预测的定义:是指预先或事先的推测或估计。是人们、预测的定义:是指预先或事先的推测或估计。是人们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手段、预先推知和判断事物未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手段、预先推知和判断事物未知状况。预测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手段。知状况。预测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手段。2、预测与决策和规划的区别与联系、预测与决策和规划的区别与联系 现状现状决策、计划决策、计划结果的实现结果的实现未来结果未来结果预测预测 预测和决策的关系:预测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预测和决策的关系:预

63、测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预测和规划的关系:预测是规划的科学工具预测和规划的关系:预测是规划的科学工具 三者联系:预测在决策之前,规划在决策之后,三者联系:预测在决策之前,规划在决策之后, 规划既是决策的产物,也是预测和决策实现的桥梁。规划既是决策的产物,也是预测和决策实现的桥梁。69行业知识(二)预测程序(二)预测程序确定预测目的确定预测目的制定预测计划制定预测计划收集基础资料收集基础资料检验现有资料检验现有资料实施预测过程实施预测过程分析预测误差分析预测误差(三)预测方法(三)预测方法定定性性预预测测综综合合预预测测定定量量预预测测70行业知识第一节基础数据预测第一节基础数据预测二、人口预测的方

64、法二、人口预测的方法(一)人口自然增长法(一)人口自然增长法 根据基期年的人口数直接推算未来人口数,又称复利根据基期年的人口数直接推算未来人口数,又称复利公式。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两个部分。公式。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两个部分。 预测公式:预测公式: (二)劳动平均法(二)劳动平均法 以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三者之间比例关以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三者之间比例关系为依据预测未来人口。适用于城市和城镇居民点的系为依据预测未来人口。适用于城市和城镇居民点的人口预测。人口预测。 预测公式:预测公式: P=A/1-(B+C) 式中:式中:P规划年人口数;规划年人口数;A

65、基本人口数;基本人口数; B服务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服务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 C被抚养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被抚养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71行业知识第一节基础数据预测第一节基础数据预测三、城市化水平预测三、城市化水平预测(一)城市化与城市化指标(一)城市化与城市化指标1、城市化的概念:最通俗的概念是农村人口向非农人口、城市化的概念:最通俗的概念是农村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的现象。的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的现象。2、城市化的度量、城市化的度量复合指标法复合指标法主要指标法主要指标法土地利用指标土地利用指标人口比例法人

66、口比例法规规划划区区域域人人口口比比重重建建成成区区大大小小人人口口密密度度城城市市间间的的距距离离72行业知识(二二)城城市市化化水水平平预预测测方方法法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基础投资规模预测法基础投资规模预测法农业人口转化预测法农业人口转化预测法多指标综合预测法多指标综合预测法粮食总产量、商品率、城镇人均占有粮食粮食总产量、商品率、城镇人均占有粮食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关分析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关分析Y=40.55lgx-74.96基建投资、新增城镇人口、城市化水平基建投资、新增城镇人口、城市化水平根据城市人口自然增长

67、率、机械迁移人口、根据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机械迁移人口、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数进行推算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数进行推算根据以上五种指标进行综合预测根据以上五种指标进行综合预测73行业知识第一节基础数据预测四、消费水平预测四、消费水平预测 消费水平预测归结为人口对食品需求量的预测,消费水平预测归结为人口对食品需求量的预测,有两种预测方法:食品数量和热量、蛋白质、有两种预测方法:食品数量和热量、蛋白质、脂肪预测。脂肪预测。五、作物产量预测五、作物产量预测(一)年平均增长率法(一)年平均增长率法 (二)趋势外推法(二)趋势外推法 主要有直线型、指数型、二次抛物线型等主要有直线型、指数型、二次抛物线

68、型等(三)回归预测法(三)回归预测法 通过建立回归方程进行预测通过建立回归方程进行预测74行业知识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目的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目的摸清土地资源家底和土地利用状况,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与强化地域系摸清土地资源家底和土地利用状况,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与强化地域系统功能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统功能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土地资源的数量分析土地资源的数量分析土地资源的结构分析土地资源的结构分析绝对量分析:包括已绝对量分析:包括已利用数量和未利用数量利用数量和未利用数量相对量分析相对量分

69、析:人均占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数量有的土地资源数量土地资源组合结构分析:土地资源组合结构分析:对子系统的分析,通过资源对子系统的分析,通过资源类型、利用类型和适宜类型类型、利用类型和适宜类型来表述。来表述。土地资源综合分析:对包土地资源综合分析:对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括土地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三大系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三大系统的组分结构分析统的组分结构分析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根据特定的目的,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利用对象的各对土地利用对象的各种属性进行判定,以种属性进行判定,以评估其价值,为合理评估其价值,为合理利用土地决策提供科利用土地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70、。学依据的过程。75行业知识(三)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三)土地利用现状评价1、评价指标体系: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评价指标体系: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约经营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2、评价方法:评价系数法、评价方法:评价系数法3、土地利用评述、土地利用评述通过以上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对当地土地通过以上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对当地土地利用做出结论。利用做出结论。土地利用的主要成绩土地利用的主要成绩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从社会、经济、生态方面提出土地利用建议从社会、经济、生态方面提出土地利用建议提出提高土地内涵及外延生产力的途径提出提高土地内涵及外延生产力的途

71、径提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意见提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意见案例说明案例说明:重庆市九龙坡区土地资源现状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土地资源现状分析76行业知识第三节 土地质量评价l土地质量:土地相对某种特定用途表现出的优良程度。l土地质量评价:是针对某种特定用途,对土地的适宜性能或价值作出评估或判断l土地质量评价的类型: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等。基本概念基本概念77行业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质量评价土地质量评价一、土地适宜性评价一、土地适宜性评价1、概念:、概念: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

72、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2、评价程序、评价程序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土地适宜性等级的确定土地适宜性等级的确定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定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定土地用途的确定土地用途的确定土地用途与土地质量的比配土地用途与土地质量的比配提交评价成果提交评价成果78行业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质量评价土地质量评价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1.概念概念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投入条件下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投入条件下,土地所具有的潜在生产能土地所具有的潜在生产能力和提供效用的能力力和提供效用的能力农业用地生产潜力和建设用地生产潜力的评价;已利用土地农业用地生产潜力和建

73、设用地生产潜力的评价;已利用土地的潜力评价和后备土地资源的潜力评价的潜力评价和后备土地资源的潜力评价.2.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内容三、土地的人口承载力三、土地的人口承载力1.概念概念是指一定地区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指一定地区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研究过程研究过程79行业知识80行业知识第四节 土地利用潜力估算一、土地利用潜力估算的意义一、土地利用潜力估算的意义二、土地利用潜力估算的内容评价二、土地利用潜力估算的内容评价土地利用潜力是指在发挥现有的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地能够进一土地利用潜力是指在发挥现有的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地能够进一步发挥其功能的大小。说明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和土地

74、使用效率步发挥其功能的大小。说明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和土地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的重要指标。建设用地利用潜力建设用地利用潜力1、人均用地、人均用地2、城市用地结构、城市用地结构3、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容积率4、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5、生态建筑、生态建筑6、村庄的整理、村庄的整理农业用地利用潜力农业用地利用潜力后备土地资源利用潜力后备土地资源利用潜力通过土地生产潜力的估算与现实生产力的比较分通过土地生产潜力的估算与现实生产力的比较分析,反映农业用地的利用潜力大小。析,反映农业用地的利用潜力大小。 M=f(A,B,C)81行业知识第五章土地需求量预测第五章土地需求量预测l【内

75、容提要内容提要】土地需求量预测是确定各用地部土地需求量预测是确定各用地部门未来用地数量,为合理配置和调整土地利用门未来用地数量,为合理配置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供依据,也是土地供需平衡的主要内容。结构提供依据,也是土地供需平衡的主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各部门用地预测的程序和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各部门用地预测的程序和方法,土地供需问题分析的基本原理。土地供需问题分析的基本原理。l【重点内容重点内容】掌握部门用地预测的程序和方法,掌握部门用地预测的程序和方法,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l【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基理解和掌握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基本原理,能够通

76、过土地供需平衡分析找出供需本原理,能够通过土地供需平衡分析找出供需问题。问题。 82行业知识第一节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第一节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 农业用地是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内容,是用地部门中的用地大户,农业用地是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内容,是用地部门中的用地大户,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农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农副产品用地等。副产品用地等。一、耕地需求量一、耕地需求量(一)耕地需求量的内容(一)耕地需求量的内容包括大田作物用地、人工饲料地、蔬菜地等。包括大田作物用地、人工饲料地、蔬菜地等。(二)预测程序(二)预测程序用地面积用地面积总产量

77、总产量平均单产平均单产用地净面积用地净面积用地毛面积用地毛面积2、人工饲料用地面积、人工饲料用地面积3、蔬菜用地面积、蔬菜用地面积1、大田作物用地面积、大田作物用地面积83行业知识第一节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第一节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1、确定果品内部需求量(、确定果品内部需求量(V)2、确定果品的商品率(、确定果品的商品率(P)3、确定果品总产量(、确定果品总产量(W) W=V/1-P4、确定果品加权平均单产(、确定果品加权平均单产( YF) 5、确定成年果树栽植面积、确定成年果树栽植面积 6、确定果园面积、确定果园面积 S2=S1/1-(K1+K2)三、其他农用地面积三、其他农用地面积1、副业用地

78、需求量、副业用地需求量2、渔业用地需求量、渔业用地需求量3、林地需求量、林地需求量二、果园用地需求量二、果园用地需求量84行业知识第二节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建设用地又称非农业用地。主要用于场地,与土地生产力无关系。建设用地又称非农业用地。主要用于场地,与土地生产力无关系。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内容主要有居民点用地、水利工程用地和公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内容主要有居民点用地、水利工程用地和公路交通用地。路交通用地。一、居民点需求量用地预测一、居民点需求量用地预测1、指标概算法、指标概算法(1)每户宅基地指标、每人占地指标或按耕地面积概算指标)每户宅基地指标、每人占地指标或按耕地面积概算指标(2)人均定额

79、指标:)人均定额指标:2、需求推算法、需求推算法农民建房新增建设用地农民建房新增建设用地 农村居民点新增占地面积农村居民点新增占地面积3、两区累加法两区累加法先分别计算生活区和生产区的占地面积,然后两区占地面积类加即可得先分别计算生活区和生产区的占地面积,然后两区占地面积类加即可得到居民点用地面积到居民点用地面积Z2居民点规划占地面积N规划人口数J2人均用地定额H规划期农村个人建房需占用土地面积N规划目标年人口数P户均人口数F0规划基期农村总户数n规划年限d建房户比例e宅基地定额Z规划期新增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K规划人口数Pi各种生产建筑物面积K系数,K=1.21.3S系数,S=101585行业

80、知识第二节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二、水利工程用地需求量二、水利工程用地需求量1、渠道工程用地、渠道工程用地2、水库工程用地、水库工程用地三、公路工程用地需求量三、公路工程用地需求量Q渠道设计流量(渠道设计流量(m3/s)过水断面(过水断面(m2)C糙率系数糙率系数R水力半径水力半径i渠道比降渠道比降V库容库容H近坝处水库蓄水深度近坝处水库蓄水深度B近坝处水面宽度近坝处水面宽度L近坝内水面长度近坝内水面长度K系数,系数,6、4A昼夜平均交通量(辆昼夜平均交通量(辆/昼夜)昼夜)N公路年平均货运强度(公路年平均货运强度(t)d汽车运输天数(汽车运输天数(d)p每辆汽车载重量(每辆汽车载重量(t)86行

81、业知识第三节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第三节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土地供需方面存在的问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土地供需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求协调土地供需的途径和方法。题,寻求协调土地供需的途径和方法。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土地供给、土地供给自然界赋予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自然界赋予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2、土地供给量、土地供给量规划区域供应给人类利用的各类土地类型规划区域供应给人类利用的各类土地类型的数量之和的数量之和3、土地需求、土地需求人类从事生产与消费活动对土地的需要人类从事生产与消费活动对土地的需要4、土地供需分析、土地供需分析是在

82、土地供给量和土地需求量预测和估算的基是在土地供给量和土地需求量预测和估算的基础上加以比较,依据土地供给和土地需求量两础上加以比较,依据土地供给和土地需求量两者之间的数量比较借以评价供不应求、供过于者之间的数量比较借以评价供不应求、供过于求和供需平衡状况。求和供需平衡状况。87行业知识第三节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第三节土地供需平衡分析二、土地供需平衡协调二、土地供需平衡协调 土地现状态势土地现状态势土地开发潜力土地开发潜力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土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土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国民经济发展态势国民经济发展态势规划方案优选规划方案优选协调供需平衡协

83、调供需平衡土地总供给量土地总供给量土地总需求量土地总需求量案例说明案例说明:重庆市九龙坡区土地供需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土地供需分析 88行业知识第六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第六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l【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是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为实现规划目标的土地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为实现规划目标的土地利用的具体落实。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利用结构利用的具体落实。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概念,土地利用结构方案拟订的方法与布局的概念,土地利用结构方案拟订的方法和优化的模型,土地利用布局的模式和各类用和优化的模型,土地利用布局的模式和各类用地配置的基本

84、原理。地配置的基本原理。l【重点内容重点内容】掌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模型和掌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模型和土地利用布局的模式土地利用布局的模式l【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概念,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在土地利用总体的概念,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作用,熟悉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空间规划中的作用,熟悉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基本原理。布局的基本原理。89行业知识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一、土地利用结构概述一、土地利用结构概述(一)什么是土地利用结构(一)什么是土地利用结构1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同一总体中各部分所占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同一总体中各部

85、分所占的比重,表示在一个总体内部多元的对比关系。的比重,表示在一个总体内部多元的对比关系。2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重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的集合。的结构方式的集合。3用地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关联性用地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关联性(二)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作用(二)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作用1结构合理,才能保持土地利用系统的良性循结构合理,才能保持土地利用系统的良性循环,取得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率。环,取得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率。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解决土地资源供需平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

86、解决土地资源供需平衡,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90行业知识土地利用结构柱状图土地利用结构柱状图91行业知识土土地地利利用用结结构构饼饼图图92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二、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的编制二、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的编制(一)供选方案的拟定(一)供选方案的拟定1、指导思想、指导思想2、编制原则、编制原则3、编制依据、编制依据应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决贯彻应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决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

87、本国策与的基本国策与“一要吃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方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的方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综合协调国民经济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综合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地关系,在空间上合理布局用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部门的用地关系,在空间上合理布局用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高速和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持续、高速和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切实保护耕地原则切实保护耕地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统筹兼顾原则统筹兼顾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土地供需依据

88、土地供需依据计划规划依据计划规划依据政策法律依据政策法律依据93行业知识二、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的编制二、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的编制(二)方案编制方法(二)方案编制方法1土宜法:根据土地质量评价结果,结合国民经济各部门土宜法:根据土地质量评价结果,结合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和区域土地适宜性特点来确定各业用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和区域土地适宜性特点来确定各业用地的比例结构。土地质量评价成果是前提条件地的比例结构。土地质量评价成果是前提条件适宜类别适宜上限面积适宜下限面积宜农62159.333521.3宜牧27723.121341.6宜林6151.22206.9宜建筑5031.12451.094行业知识

89、二、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的编制二、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的编制(二)方案编制方法(二)方案编制方法2综合法综合法原理:通过单项用地计算,采取逐项逼近,达到土地原理:通过单项用地计算,采取逐项逼近,达到土地面积的综合平衡;期内各类用地面积增加量之和等于面积的综合平衡;期内各类用地面积增加量之和等于期内各类用地面积减少量之和。期内各类用地面积减少量之和。 公式如下:公式如下: A=B 各类用地面积变动公式:各类用地面积变动公式:Bt=Bo+C-D依据:土地利现状统计资料和土地需求量预测数据;依据:土地利现状统计资料和土地需求量预测数据;做法:借助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土地做法:借助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土地 利用综

90、合平衡表利用综合平衡表上作业,达到土地面积在数量和空间位置上的平衡。上作业,达到土地面积在数量和空间位置上的平衡。形成形成4个表格。个表格。3模型法:建立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技术求解。主要模型法:建立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技术求解。主要方法有线性规划模型;多目标规划模型;模糊线性规方法有线性规划模型;多目标规划模型;模糊线性规划;灰色线性规划等。划;灰色线性规划等。4实例实例95行业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布局土地利用布局 土地利用布局是对土地利用形式按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布局,土地利用布局是对土地利用形式按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布局,因此,把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布局形式称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因此

91、,把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布局形式称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有式,有土地利用分区模式土地利用分区模式和和土地利用类型模式。土地利用类型模式。一、土地利用分区模式一、土地利用分区模式(一)概念(一)概念依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的过程。分区的依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的过程。分区的依据是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可分为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区和用地依据是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可分为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区和用地分区。分区。(二)土地利用地域分区(二)土地利用地域分区1、概念:依据土地利用和保护的主导方向,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的、概念:依据土地利用和保护的

92、主导方向,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的过程。过程。2、分区原则、分区原则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土地质量差异原则土地质量差异原则土地适宜利用原则土地适宜利用原则保持行政区划界线完整性区原则保持行政区划界线完整性区原则96行业知识(三)土地利用用地分区(三)土地利用用地分区1、概念:又称土地利用控制分区。是在土地适宜性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概念:又称土地利用控制分区。是在土地适宜性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今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划分的用地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今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划分的用地区域。2、分区原则、分区原则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适宜性

93、用途一致性原则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适宜性用途一致性原则土地利用主导用途原则土地利用主导用途原则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性和相似性原则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性和相似性原则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界完整性原则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界完整性原则3、分区类型、分区类型1、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2、主导因素法、主导因素法3、叠置法、叠置法4、聚类法、聚类法(四)土地利用分区方法(四)土地利用分区方法重点建设用地、城乡居民点、基本农田保重点建设用地、城乡居民点、基本农田保护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护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土地利用类型模式二、土地利用类型模式97行业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各类用地配置各类用地配置 用地布局是指土地利用的分布,是土地

94、利用规用地布局是指土地利用的分布,是土地利用规划的结果。用地布局与生产布局有着密切的相划的结果。用地布局与生产布局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关性。一、农业用地配置一、农业用地配置包括蔬菜地、大田作物用地、林业用地、人工饲料地、副业用地配置等,根包括蔬菜地、大田作物用地、林业用地、人工饲料地、副业用地配置等,根据各类用地对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市场条件等进行合理选址。据各类用地对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市场条件等进行合理选址。98行业知识二、建设用地配置二、建设用地配置第三节第三节 各类用地配置各类用地配置居民点用地配置工业用地配置交通用地配置渠道配置99行业知识居民点用地选址要求组织生产和生活的要求兽医防疫

95、要求建筑要求卫生保健要求1.位置适中位置适中,对外联对外联系方便系方便2.与高等级公路保与高等级公路保持距离持距离(150米米)3.水源水质条件好水源水质条件好1.地形朝向地形朝向2.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3.土质条件土质条件4.安全条件安全条件5.节约用地条件节约用地条件1.通风舒适环境通风舒适环境2.位置较高位置较高3.上风上游上风上游4.处理好与其他处理好与其他建筑的关系建筑的关系畜牧场和居民点畜牧场和居民点位置保持适当距位置保持适当距离离100行业知识工工业业用用地地选选址址应选择产品到达消费地的完全计划费用最小的地点应选择产品到达消费地的完全计划费用最小的地点费用最小的地点费用最小

96、的地点符合生产和建筑的要求符合生产和建筑的要求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101行业知识公路用地选址公路用地选址现现有有公公路路的的调调查查确确定定主主干干道道的的走走向向公公路路选选线线的的原原则则102行业知识渠道配置渠道配置1灌溉排水渠道在水源和容泄区水位即定的条件下,尽可能获得最大的自流灌溉和排水面积2渠道布置应保证工程费用少,渠道输水损失小3渠道选线应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4上级渠道的布置应为下级渠道的合理规划和其他土地规划项目的合理规划创造良好的条件。103行业知识第七章居民点用地规划第七章居民点用地规划l【内容提要内容提要】部门用地规划是在对一定区域范围内国部门用地规

97、划是在对一定区域范围内国民经济主要用地部门用地进行现状分析,需求预测,民经济主要用地部门用地进行现状分析,需求预测,供需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对各部门的用地在时间、空供需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对各部门的用地在时间、空间上作出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其关键是确定各部门间上作出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其关键是确定各部门的用地规模,用地位置,用地时间,做到定性、定量、的用地规模,用地位置,用地时间,做到定性、定量、定位,是贯穿整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过程的一项核定位,是贯穿整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过程的一项核心工作,也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终成果的体现。本心工作,也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终成果的体现。本章主要介绍居民点用地

98、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章主要介绍居民点用地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包括居民点用地问题、城镇体系、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包括居民点用地问题、城镇体系、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居民点用地布局等。居民点用地布局等。l【重点内容重点内容】掌握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布局的基本理论掌握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布局的基本理论方法。方法。l【教学要求教学要求】认识和掌握居民点用地规划的意义和作认识和掌握居民点用地规划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居民点用地规划的理论依据,掌握居民点用用,掌握居民点用地规划的理论依据,掌握居民点用地规模的确定和结构布局的基本方法。地规模的确定和结构布局的基本方法。104行业知识第一节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第一节居民

99、点和居民点用地一、居民点一、居民点(一)居民点的形成(一)居民点的形成1、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原始游牧部落原始游牧部落村落村落城市城市城镇体系城镇体系人类住区人类住区2、居民点是城市、城镇和乡村的总称、居民点是城市、城镇和乡村的总称3、居民点的发展、居民点的发展105行业知识第一节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第一节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二)居民点的分类(二)居民点的分类1国外的分类国外的分类:没有统一的城镇划分标准,一般以人口下限数量、:没有统一的城镇划分标准,一般以人口下限数量、职业构成和人口密度等指标中的一项为标准加以划分,但具体数值职业构成和人口密度等指标中

100、的一项为标准加以划分,但具体数值不具有可比性。不具有可比性。2、我国的分类、我国的分类划分标准历经数次变划分标准历经数次变动动1955年1963年1984年1986年1993年城市城市10万以上万以上10万以上万以上10万以上万以上6万人,万人,2亿元产值亿元产值分类指导分类指导原则原则镇镇2000人、人、非农占非农占50%1000人、人、非农占非农占75%3000人、人、非农占非农占70%2500人、人、非农占非农占85%县政府所在县政府所在地;地;乡政府所在乡政府所在地,按人口地,按人口未变未变基本为变基本为变106行业知识第一节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第一节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居民点划分层次:城

101、市城镇乡村三层次组成以行政界限代替二、居民点用地二、居民点用地1、概念:居住用地。2、特点:功能多样性、价值高且差异大、不完全的生态系统3、用地的形式:城市中居住和基础设施用地紧张,而且规划利用不合理;近年来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大。107行业知识第二节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一、城镇化一、城镇化(一)城镇化的概念(一)城镇化的概念1、含义、含义英文是英文是Urbanization,城镇化有三层意思,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城镇化有三层意思,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日益增加;城市数量日益增加;城市规模的日益增大。的比例日益增加;城市数量日益增加;城市规模的日益增大。2、城镇化的度量、城镇化的度量主要指标

102、法主要指标法复合指标法复合指标法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指选用与城镇化相关的多项指标考察城镇化的进展情况。1、城镇人口占其所在区域总人口的比例、城镇人口占其所在区域总人口的比例2、人口密度(城镇(建城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的人口数)、人口密度(城镇(建城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的人口数)3、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城镇(建成区)之间的平均距离、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城镇(建成区)之间的平均距离S=2(A/N)1/2108行业知识第二节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二)世界城市化l1城市化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发达的工业国向发展中国家扩展。l2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l3发达国家郊区城市化

103、或逆城市化的出现。l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的形式,即生计城市109行业知识第二节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l(三)我国城镇化l1发展概况:1949年我国步入城市化进程。1949年到1980年城市化处于缓慢发展时期,尤其是19601964年中断,跌入低谷。1980年代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l2我国城镇化的特点l城镇化水平低;城市化严重滞后与工业化;呈现区域差异性。110行业知识111行业知识第二节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四)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的作用l土地利用的时空格局随城镇化进程而发生变化。112行业知识第二节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二、城镇体系规划二、城镇体系规划 居民点体系是指构成一定区

104、域内相互依存且有机结合居民点体系是指构成一定区域内相互依存且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居民点群体。城镇居民点布局是土地利用总在一起的居民点群体。城镇居民点布局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一)城镇布局理论(一)城镇布局理论1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概念:是现代城市规划学中的一种新学说。各国有不概念:是现代城市规划学中的一种新学说。各国有不同的称法。是一种摆脱大城市磁力吸引所采取的一系同的称法。是一种摆脱大城市磁力吸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列措施。理论观点:认为城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其所在理论观点:认为城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其所在区域的关系是点和面的关系,每个城市都有

105、与它相应区域的关系是点和面的关系,每个城市都有与它相应的地域吸引范围,一定地区范围内也必须有其相应的的地域吸引范围,一定地区范围内也必须有其相应的区域中心,在一个地区内城镇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区域中心,在一个地区内城镇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地区内各城镇之间组成一个统一是相互联系在一起,地区内各城镇之间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整体。反磁力吸引体系布局的原理反磁力吸引体系布局的原理:组建地区性生产综合体组建地区性生产综合体113行业知识第二节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2门槛理论门槛理论是波兰学者在讨论居民点规划的经济问题是提是波兰学者在讨论居民点规划的经济问题是提出的。出的。理论观点:在居

106、民点发展中,有三种限制条件,理论观点:在居民点发展中,有三种限制条件,即门槛:一是地理环境条件;二是基本工程管即门槛:一是地理环境条件;二是基本工程管网状况与铺设的技术限制;三是居民点结构改网状况与铺设的技术限制;三是居民点结构改建上的限制。建上的限制。理论的指导意义:对认识城市发展进程,确定理论的指导意义:对认识城市发展进程,确定城市的规划方向;对居民点布局规划;确定城城市的规划方向;对居民点布局规划;确定城市的合理规模等。市的合理规模等。3带形城市理论带形城市理论该理论强调了交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作用。该理论强调了交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作用。114行业知识第二节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二)区

107、域城镇体系规划1城镇体系 指区域内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简言之,是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集合。2城镇体系规划 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妥善处理各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的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规划。3城镇体系的特征: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4我国城镇体系结构 不同规模城市数及占城市总数比重的变化 不同规模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5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115行业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居民点规模居民点规模一、居民点规模的衡量一、居民点规模的衡量1、居民点人口规模、居民点

108、人口规模2、居民点用地规模、居民点用地规模3、居民点活动规模、居民点活动规模4、居民点辐射规模、居民点辐射规模综合特征综合特征,有三种计算标准有三种计算标准分建成区、规划区、行政区用地规模分建成区、规划区、行政区用地规模居民点的影响范围或吸引范围居民点的影响范围或吸引范围经济活动规模或产业活动规模经济活动规模或产业活动规模二、城市的合理规模和规模分布二、城市的合理规模和规模分布1、城市合理规模、城市合理规模便于管理的最优城市人口数和用地规模。主要取决于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经便于管理的最优城市人口数和用地规模。主要取决于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经济效益济效益2、城市规模分布、城市规模分布是指一个国家或区

109、域内,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有序列式分布和首位式分布。布。有序列式分布和首位式分布。116行业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居民点规模居民点规模三、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三、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1、历史推断法、历史推断法根据居民点用地不同时期扩展数据加以分析确定未来根据居民点用地不同时期扩展数据加以分析确定未来每年用地扩展数量,据以确定规划期居民点用地规模每年用地扩展数量,据以确定规划期居民点用地规模2、规划指标法、规划指标法3、分区测算法、分区测算法4、模型预测法、模型预测法依据国家标准依据国家标准GB13790对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对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

110、标采取用地指标采取“双因子控制双因子控制”,即以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即以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来表示和允许调整幅度来表示分区依次预测,扣除区内现有用地潜力,估算各区用分区依次预测,扣除区内现有用地潜力,估算各区用地增加数,汇总后即得全市用地规模地增加数,汇总后即得全市用地规模应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方法有趋势预测、回归预测应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方法有趋势预测、回归预测和线性规划模型预测等和线性规划模型预测等117行业知识第四节第四节 居民点布局居民点布局一、居民点布局的形式一、居民点布局的形式 居民点布局是一项具有控制作用的规划项目。居民点布局是一项具有控制作用的规划项目。影响其他用地安排

111、。影响其他用地安排。1、卫星式、卫星式4、多边形式、多边形式2、带状式、带状式3、多边式、多边式118行业知识第四节第四节 居民点布局居民点布局二、二、居民点布局的原则居民点布局的原则1、服务半径合理,区域布局完整、服务半径合理,区域布局完整2、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3、合理利用土地,尽量少占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尽量少占耕地三、三、居民点布局方案优化居民点布局方案优化(三)分级评分法(三)分级评分法(二)运输重心法(二)运输重心法(一)指标比较法(一)指标比较法经济服务半径;交通运输条件;居民点占地面积;经济服务半径;交通运输条件;居民点占地面积;原有居民点的利用率;安全卫生条

112、件。原有居民点的利用率;安全卫生条件。当其他因素基本相同,运输费用作为厂址的重要因当其他因素基本相同,运输费用作为厂址的重要因素,可用中心法来选择厂址。素,可用中心法来选择厂址。对不同的厂址方案的所有因素进行评分,并根据分数对不同的厂址方案的所有因素进行评分,并根据分数值的高低来确定最优厂址的一种方法。值的高低来确定最优厂址的一种方法。119行业知识第八章第八章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交通运输用地规划l【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交通运输用地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交通运输用地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用地规划,交通用地布局影响着土地利用的方向。本章主要介要用地规划,交通用地布局影响着土地利

113、用的方向。本章主要介绍交通用地的功能、交通用地的预测、各类交通用地的布局等。绍交通用地的功能、交通用地的预测、各类交通用地的布局等。通过学习全面了解交通用地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学习全面了解交通用地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l【重点内容重点内容】掌握交通用地的预测和各类交通用地的布局方法。掌握交通用地的预测和各类交通用地的布局方法。l【教学要求教学要求】认识和掌握交通用地规划的意义和作用,掌握交通认识和掌握交通用地规划的意义和作用,掌握交通用地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用地规模的确定与结构布局的基本方法。用地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用地规模的确定与结构布局的基本方法。120行业知识第一节交通运输与交通用地规划一

114、、交通运输用地的功能一、交通运输用地的功能(一)交通运输的概念及意义(一)交通运输的概念及意义1、概念、概念 是各种运输和邮电通讯的总称。即人、物和信是各种运输和邮电通讯的总称。即人、物和信息的载运、输送。息的载运、输送。2、意义、意义1)交通运输影响地区国民经常的发展)交通运输影响地区国民经常的发展2)交通运输影响国民经济其它部门)交通运输影响国民经济其它部门3)交通运输与土地关系密切)交通运输与土地关系密切3、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 交通条件是形成级差地租交通条件是形成级差地租1的重要条件,对农的重要条件,对农业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具有巨大影响。业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的提

115、高具有巨大影响。 土地是交通运输设施的载体,土地及其构成要土地是交通运输设施的载体,土地及其构成要素影响交通运输的结构和布局。素影响交通运输的结构和布局。121行业知识第一节交通运输与交通用地规划(二)交通运输方式和结构(二)交通运输方式和结构1、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方式铁路铁路公路公路航空航空水路水路管道管道122行业知识第一节交通运输与交通用地规划2、各种运输方式的性能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性能比较运输方式运输方式 运价低运价低 速度快速度快 连续性强连续性强 灵活性大灵活性大 运载能力运载能力铁路 4 2 1 3 3内河 3 5 6 4 2海洋 1 4 5 5 1公路 5 3 3 1 5

116、航空 6 1 4 2 6管道 2 6 2 6 4123行业知识第一节交通运输与交通用地规划二、交通用地规划(一)远景交通量的预测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的关键就是确定合理的交通交通运输用地规划的关键就是确定合理的交通结构保证运输的安全、经济迅速获得最大的运结构保证运输的安全、经济迅速获得最大的运输经济效益。输经济效益。1、几个概念:货运量、客运量、货运周转量、客运周转量2、远景交通量预测方法 常用回归模型预测:y=a+bx3远景交通量预测实例(二)各类交通运输的用地指标124行业知识第二节 公路用地规划一、公路和公路等级一、公路和公路等级1、公路、公路是一种线型工程构筑物,由路面、路基、桥梁、涵洞和

117、遂道以及防是一种线型工程构筑物,由路面、路基、桥梁、涵洞和遂道以及防护工程(护栏),排水设施(边沟等)组成。护工程(护栏),排水设施(边沟等)组成。2、公路断面图、公路断面图1-绿化2-人行道3-路沟4-路肩5-路面3、公路的分级、公路的分级1)高速公路:交通量)高速公路:交通量 25000辆辆2)一级公路:交通量)一级公路:交通量 5000-25000辆辆3)二级公路:交通量)二级公路:交通量 2000-5000辆辆4)三级公路:交通量)三级公路:交通量 2000辆辆5)四级公路:交通量)四级公路:交通量 200辆辆4、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计算行车速度、行车宽度、路基

118、、平曲面半径、停车视距、纵坡125行业知识第二节 公路用地规划二、线路规划二、线路规划1、线路规划、线路规划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安全、环境、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安全、环境、土地利用和施工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择路线方案土地利用和施工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择路线方案的全过程的全过程2、选线原则、选线原则3、不同类型地区选线特点、不同类型地区选线特点平原、微丘陵地区平原、微丘陵地区一是要适应远景交通流向和运输量的需要;二是因地制宜;三是连通性好,一是要适应远景交通流向和运输量的需要;二是因地制宜;三

119、是连通性好,路线短,节约用地;四是要与其他交通线路布局协调统一;五是经济合理。路线短,节约用地;四是要与其他交通线路布局协调统一;五是经济合理。山岭、重丘陵地区山岭、重丘陵地区126行业知识3、不同类型地区选线特点、不同类型地区选线特点平原、微丘陵地区选线特点平原、微丘陵地区选线特点1、平原地区,力求取直短捷;微丘地区沿地形布设、平原地区,力求取直短捷;微丘地区沿地形布设2、避免穿越居民点,与其他线路相交,倾角不小于、避免穿越居民点,与其他线路相交,倾角不小于453、合理处理路桥关系、合理处理路桥关系山岭、重丘陵地区选线特点山岭、重丘陵地区选线特点1、公路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公路应有足够的稳定性

120、2、充分利用地形展线,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充分利用地形展线,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3、密切配合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密切配合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4、公路线形一般有:沿溪线、山坡线、山脊线和越岭线、公路线形一般有:沿溪线、山坡线、山脊线和越岭线127行业知识山岭、重丘陵地区公路线形的几种形式山岭、重丘陵地区公路线形的几种形式128行业知识4、选线方案择优、选线方案择优方案评价的三项指标方案评价的三项指标年度运营费用年度运营费用占地面积损失占地面积损失道路的工程造价道路的工程造价包括公路及包括公路及其工程物其工程物(桥涵、堤)(桥涵、堤)的兴建费的兴建费用用W货运费货运费S1:S1=NLa道路及其工程

121、物的折旧费道路及其工程物的折旧费S2S2=W/n养路管理费养路管理费S3是指不同方案是指不同方案道路占地面积道路占地面积及其经济损失及其经济损失129行业知识第二节 公路用地规划l三、公路占地面积概算三、公路占地面积概算l在公路选线之后,可进行公路占地面积概算,在公路选线之后,可进行公路占地面积概算,主要依据公路的技术等级。主要依据公路的技术等级。l公路用地是指公路两侧边沟(或者截水沟)及公路用地是指公路两侧边沟(或者截水沟)及边沟(或者截水沟)外侧不少于边沟(或者截水沟)外侧不少于1m范围内的用范围内的用地。地。l公路用地宽度公路用地宽度=路面宽度路面宽度+两侧路肩宽度两侧路肩宽度+两侧两侧

122、边沟宽度边沟宽度+其他用地宽度其他用地宽度l路面宽度路面宽度+两侧路肩宽度两侧路肩宽度=路基宽度路基宽度l边沟宽度边沟宽度=边沟底宽边沟底宽+2边坡边坡沟深沟深l根据技术等级确定路基宽度,再结合路沟和绿根据技术等级确定路基宽度,再结合路沟和绿化带占地宽度,加总即为公路占地宽度。化带占地宽度,加总即为公路占地宽度。l公路占地面积公路占地面积=公路宽度公路宽度线路长度线路长度130行业知识第三节 水运用地规划一、水运航道规划的基本内容一、水运航道规划的基本内容水运航道是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及港湾等水域中供一定标准尺度的水运航道是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及港湾等水域中供一定标准尺度的船舶航行的通道,

123、分为天然航道和人工航道两类。船舶航行的通道,分为天然航道和人工航道两类。1、航行条件的分析、航行条件的分析2、航道等级的确定、航道等级的确定3、航道建设工程规划、航道建设工程规划分析航道的自然条件和通航设施状况分析航道的自然条件和通航设施状况根据国家统一的航道定级标准,将已根据国家统一的航道定级标准,将已有的航道或计划开发的航道确定等级有的航道或计划开发的航道确定等级修建水工建筑物、疏浚、炸礁等工程修建水工建筑物、疏浚、炸礁等工程项目项目131行业知识第三节 水运用地规划二、港口码头用地规划二、港口码头用地规划港址的选择港址的选择港口沿海水域规划港口沿海水域规划港口码头路域规划港口码头路域规划

124、1、船舶能安全出入、船舶能安全出入2、航道必须确定、航道必须确定3、满足水深和作业要求、满足水深和作业要求4、有足够的路域、有足够的路域5、方便的路上交通、方便的路上交通包括进港航道、供包括进港航道、供船舶避风和调动的船舶避风和调动的停泊区及水上装卸停泊区及水上装卸作业等作业等包括作业区用地和包括作业区用地和港口后方用地两部港口后方用地两部分分132行业知识第三节 水运用地规划三、水运用地面积概算三、水运用地面积概算从港口码头用地规划中提出各项用地项目要求从港口码头用地规划中提出各项用地项目要求,根据货物吞吐量和其他因素根据货物吞吐量和其他因素,具体具体计算出各项用地面积计算出各项用地面积,然

125、后加总即为水运用地面积然后加总即为水运用地面积等级等级 旅客聚集量旅客聚集量(人人)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 用地参考面积用地参考面积 (m2) (m2) 一等站一等站 1500 5000 10000 1001150 320044500 62009000二等站二等站 5011000 15003000 30006000 201500 6501250 13002500三等站三等站 200 120500 2401000河港客运站用地参考面积河港客运站用地参考面积133行业知识第四节 铁路用地规划一、铁路的等级和选线一、铁路的等级和选线(一)铁路等级(一)铁路等级级级铁路铁路级级铁路铁路级铁路级铁路骨干骨干

126、铁路,远景年运输能力大于铁路,远景年运输能力大于800万吨,万吨,行车最高时速行车最高时速120公里公里/小时小时联络辅助联络辅助铁路,远景年运输能力大于或等铁路,远景年运输能力大于或等于于500万吨,行车最高时速万吨,行车最高时速100公里公里/小时小时地方地方铁路,远景年运输能力小于铁路,远景年运输能力小于500万吨,万吨,行车最高时速行车最高时速80公里公里/小时小时(二)铁路选线(二)铁路选线1、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受多种因素的制约;2、多种方案选优、多种方案选优3、根据地形存在多种线形,、根据地形存在多种线形,如:河谷线、越岭线、山坡线如:河谷线、越岭线、山坡线山脊线等山脊线等4、桥

127、位选择应符合要求、桥位选择应符合要求134行业知识第四节 铁路用地规划二、铁路用地面积的概算二、铁路用地面积的概算铁路用地概算项目铁路用地概算项目区间路基用地、站场用地和其他用地(包括独区间路基用地、站场用地和其他用地(包括独立生活区、给排水设施、独立通讯楼、水电段、立生活区、给排水设施、独立通讯楼、水电段、供电段牵引变电所及其岔线等)供电段牵引变电所及其岔线等)铁路用地概算依据铁路用地概算依据工业企业标准轨道铁路设计规范工业企业标准轨道铁路设计规范铁路用地概算方法铁路用地概算方法参照铁路路基面宽度和曲线路基外侧加宽值,参照铁路路基面宽度和曲线路基外侧加宽值,分段计算出线路宽度。分段计算出线路

128、宽度。级铁路单线用地宽度为级铁路单线用地宽度为12m,双线用地宽度为,双线用地宽度为20.2 m,乘上各段的长度即,乘上各段的长度即为线路用地面积,再加上其他用地面积即为铁路用为线路用地面积,再加上其他用地面积即为铁路用地面积地面积135行业知识第九章水利工程用地规划第九章水利工程用地规划l【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水利工程用地规划是土地利用规水利工程用地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重要部门用地规划。其用地布局对土地划中的重要部门用地规划。其用地布局对土地集约利用和高效利用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关集约利用和高效利用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其他部门的用地。本章主要介绍水利工程系到其他部门的用地。本章主要介绍

129、水利工程用地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包括水利工用地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包括水利工程及其用地特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供水工程及其用地特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供水工程用地规划、排灌工程用地规划等。程用地规划、排灌工程用地规划等。l【重点内容重点内容】掌握供水和排灌工程用地布局的掌握供水和排灌工程用地布局的基本理论方法。基本理论方法。l【教学要求教学要求】认识和掌握水利工程用地规划的认识和掌握水利工程用地规划的意义和作用,水资源开发方式与土地利用的关意义和作用,水资源开发方式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掌握供水工程用地和排灌工程用地规划的系,掌握供水工程用地和排灌工程用地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估算水

130、利工程用地方法。理论和方法,尤其是估算水利工程用地方法。l【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本章以学生自学为主本章以学生自学为主136行业知识第一节 水资源利用与水利工程用地一、水资源概述一、水资源概述(一)水资源的类型和开发利用(一)水资源的类型和开发利用1水资源的类型水资源的类型 地表水、地下水、城市污水与工业废水三种类型。地表水、地下水、城市污水与工业废水三种类型。2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1)地表水开发利用方式:对河川径流的利用方式主要)地表水开发利用方式:对河川径流的利用方式主要有无坝渠道方式、有坝渠道引水方式和机械提水;对有无坝渠道方式、有坝渠道引水方式和机械提水;对当地地面径流通

131、过选择适当地点修建水库或蓄水池进当地地面径流通过选择适当地点修建水库或蓄水池进行利用。行利用。(2)地下水开发利用)地下水开发利用137行业知识(二)水土资源平衡1、概念 就是综合考虑地区水资源的供应能力和需求状况,分析本地区水资源的余缺情况,合理协调水资源的供求关系,以寻求水土资源的平衡。流域或灌区的来水量和用水量之间的2、水土资源平衡作用 是进行水资源的区域再分配,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重要依据; 是确定 水量调节措施,兴修水利工程措施的基本依据; 是确定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依据138行业知识(二)水土资源平衡3、水土资源平衡计算地区水量平衡计算 水量平衡方程: (P+G+A+B)-(S+E+

132、Q)= Q 闭合流域水量平衡方程: P=(E+R)+S水量供需平衡计算 计算在一定的保证率下,区域来水量与需水量,通过建立水量供需平衡表来计算余缺。139行业知识第一节 水资源利用与水利工程用地二、水利工程用地二、水利工程用地(一)概述1、概念:是指为控制和利用水资源,以达到除害兴建的各项工程总称。2、水利工程的功能:防洪、灌溉、治涝、发电及综合利用。3、土地是水利工程设施的载体,即水利工程设施占用一定的土地面积,从而构成水利工程用地。水利工程用地可分为水利骨干工程用地和田间工程用地两种类型。(二)水利工程用地的类型和等级防防洪洪工工程程灌灌溉溉工工程程治治涝涝工工程程水水电电工工程程输输水水

133、工工程程140行业知识第二节 供水工程用地规划一、供水工程用地类型及要求(一)用地类型水库用地、抽水站用地、机井用地等。(二)用地要求1、水库用地要求:库址地形、库址水源、河段落差、坝址地质条件、灌溉条件、淹没损失等。2、抽水站用地要求:站址位置、站址地形、取水口位置、交通条件等。3、机井用地要求:井位布置、井位条件、水量条件、灌水组织等。141行业知识第二节 供水工程用地规划二、水库用地规划(一)水库库容的确定1、有效库容(V有效):是水库的供水量。2、死库容(V死):取决于水库下游农田自流灌溉、沉淀泥沙和水库养鱼等因素的要求。主要满足下游农田自流灌溉所要求的引水位高程,以保证放水建筑物泄放

134、渠道设计流量具有的最低水位。(二)水库供水量估算(三)水库用地规划1、水库建筑物用地 主要有拦水坝、溢洪道和放水涵管所组成。规划时,必须确定建筑物的位置,选择其建筑形式,据以计算用地面积。2、库区面积 主要取决于库址的地形与水库规模。三、抽水站和机井用地面积概算142行业知识第三节 灌排工程用地规划一、灌排工程用地的类型一、灌排工程用地的类型1、取水枢纽:塘坝工程、排灌站等、取水枢纽:塘坝工程、排灌站等2、输水配水系统:从灌溉水源引取灌溉水量,通过各级、输水配水系统:从灌溉水源引取灌溉水量,通过各级渠道输送和分配到田间。灌溉渠道一般分干、支、斗、渠道输送和分配到田间。灌溉渠道一般分干、支、斗、

135、农四级。农四级。3、田间调节系统(或称田间工程)、田间调节系统(或称田间工程) 包括毛渠、输水沟、灌水沟、灌水格田等临时渠道。包括毛渠、输水沟、灌水沟、灌水格田等临时渠道。4、排水泄水系统、排水泄水系统 指从田间到排水出口的各级排水渠道。一般包括农、指从田间到排水出口的各级排水渠道。一般包括农、斗、支、干级排水渠道。斗、支、干级排水渠道。5、排水枢纽和排水容泄区、排水枢纽和排水容泄区6、灌溉排水系统上的建筑物:水闸、渡槽和倒虹吸管、灌溉排水系统上的建筑物:水闸、渡槽和倒虹吸管、涵洞和量水建筑物等。涵洞和量水建筑物等。 三大类型三大类型容泄区排水枢纽用地容泄区排水枢纽用地灌排渠道输水工程用地灌排

136、渠道输水工程用地取水枢纽用地取水枢纽用地143行业知识第三节 灌排工程用地规划二、灌排工程用地要求二、灌排工程用地要求(一)骨干渠道输水工程用地要求1、灌渠选在最高位置,排水渠选在最低位置2、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尽量改造和利用已有水利设施3、渠道纵坡比降以渠道不冲不淤4、渠道尽可能短顺平直,沿线地质坚固稳定,透水性弱。5、应考虑成本和效益。6、应考虑各级渠道的衔接和协调。(二)排水枢纽与容泄1、排水枢纽:控制灌区用于排水的建筑物,如排水闸、排水站等。选址要求地质条件好,地基坚固稳定,外河流平稳,不冲不淤的地段。2、容泄区:即容纳经排水枢纽排泄出去的多余水量的场所。一般为天然河流、湖泊、塘堰或水

137、库等。地势应越低越好,最好能做到自流排水,同时要求容泄区有足够的承容量。144行业知识第三节 灌排工程用地规划三、排灌工程用地规划三、排灌工程用地规划(一)骨干渠道输水工程用地规划(一)骨干渠道输水工程用地规划1、干渠沿等高线布置,采用较小的纵坡,支渠、干渠沿等高线布置,采用较小的纵坡,支渠则垂直等高线布置则垂直等高线布置2、干渠垂直等高线布置,其纵坡比降视地面坡、干渠垂直等高线布置,其纵坡比降视地面坡度而定度而定3、合理穿绕布置:丘陵山区常用的布置形式、合理穿绕布置:丘陵山区常用的布置形式4、河网化布置、河网化布置(二)容泄区与排水枢纽工程用地规划(二)容泄区与排水枢纽工程用地规划1、容泄区

138、用地可以利用当地天然河流、湖泊或、容泄区用地可以利用当地天然河流、湖泊或低洼坑地、劣地等场所,与渠道系统进行整体低洼坑地、劣地等场所,与渠道系统进行整体规划规划2、在雨量多,地势低洼地区,布设排水站,排、在雨量多,地势低洼地区,布设排水站,排水站装机流量按当地排涝标准确定。水站装机流量按当地排涝标准确定。3、抽水站的规划布置、抽水站的规划布置145行业知识第三节 灌排工程用地规划四、灌排工程用地面积概算四、灌排工程用地面积概算 一般讲,灌排工程用地中灌排渠道输水工程用地是主要用地。渠道一般讲,灌排工程用地中灌排渠道输水工程用地是主要用地。渠道用地面积由渠道长度和宽度决定的。长度取决于渠道路线,

139、宽度取用地面积由渠道长度和宽度决定的。长度取决于渠道路线,宽度取决于渠道的流量、横断面形状等水力要素。决于渠道的流量、横断面形状等水力要素。(一)灌排渠道用地面积估算1、渠道设计流量计算 Q设=式中:Q设渠道的设计流量(m3/秒) mi各种作物的灌水定额(m3/hm2) Ai控制的各种作物的灌溉面积(hm2) T允许灌水的延续天数(天)(旱作区1015天,水稻区710天) 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与渠道控制面积、流量大小、土质等条件有关。146行业知识四、灌排工程用地面积概算四、灌排工程用地面积概算(一)灌排渠道用地面积估算2、渠道用地面积与渠道设计流量等水力要素的关系 Q=V=C147行业知识四

140、、灌排工程用地面积概算四、灌排工程用地面积概算(一)灌排渠道用地面积估算3、渠道占地宽度计算 B=b+2a+2m1h+2m2h=b+2a+2d1+2d2 h=h0+h1 渠道边坡系数m值一般根据土壤质地或渠床砌护材料而定,如矩形断面可取零。(二)渠道节地经济断面用地面积估算 一般把水力最优断面称之为节地经济断面。梯形渠道的水力最优断面水力半径R=h/2,其宽深比为: b/h=2( )148行业知识第十章第十章 农业用地规划农业用地规划l【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用地是粮、棉、油、果品、林副产品、畜产业用地是粮、棉、油、果品、林副产品、畜产品和

141、水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如何集约利用农品和水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如何集约利用农业用地,提高其利用率和产出率是农业用地规业用地,提高其利用率和产出率是农业用地规划的重要任务。本章主要介绍农业用地基本理划的重要任务。本章主要介绍农业用地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和方法。l【重点内容重点内容】掌握耕地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掌握耕地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l【教学要求教学要求】认识和掌握农业用地规划的意义认识和掌握农业用地规划的意义和作用,农业用地规划的主要内容,掌握农业和作用,农业用地规划的主要内容,掌握农业用地规划的理论和方法。用地规划的理论和方法。l【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149行业知识

142、第一节 耕地规划 耕地规划是对耕作生产要素的系统配置和整体优化,耕地规划是对耕作生产要素的系统配置和整体优化,包括耕作方式、地块、水系、田间道路和农田林网等包括耕作方式、地块、水系、田间道路和农田林网等的系统配置。的系统配置。一、耕地的组织形式一、耕地的组织形式指实施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轮作制度的耕地利用方式指实施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轮作制度的耕地利用方式。1轮作田区组织形式(固定轮作或分区轮作) 是按轮作田区进行作物轮换种植。 具备的条件:科学的轮作制度;种植计划比较稳定;土地权属稳定,集中连片。 不足之处:灵活性差,不适宜市场经济的要求。2耕作田块组织形式(单田轮作)是在同一块耕地上进行的轮作

143、方式。比较灵活,较为普遍。不足之处是作物配置分散,年际间作物种植比例和作物产量不稳定。150行业知识第一节 耕地规划二、耕作田块配置二、耕作田块配置 耕作田块是最基本的耕作和管理单位,对耕作的其他要素的配置耕作田块是最基本的耕作和管理单位,对耕作的其他要素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有直接影响。及其利用效率有直接影响。(一)耕作田块的长度(一)耕作田块的长度 适宜的田块长度有利于提高机械作业效率、灌溉效率和合理组织适宜的田块长度有利于提高机械作业效率、灌溉效率和合理组织田间生产过程。田间生产过程。 田块长度的确定:考虑机械作业效率;考虑灌溉要求,要根据末田块长度的确定:考虑机械作业效率;考虑灌溉要求,要

144、根据末级固定渠道要求的适宜长度和控制面积来确定田块的长度。农渠级固定渠道要求的适宜长度和控制面积来确定田块的长度。农渠长度一般为长度一般为400600米是适宜的;考虑到地形条件;米是适宜的;考虑到地形条件;(二)耕作田块的宽度(二)耕作田块的宽度1平原地区宽度的确定:以便于机械作业、灌溉或防护等考虑确定。平原地区宽度的确定:以便于机械作业、灌溉或防护等考虑确定。2需要排水地区的宽度的确定:以排水沟间距来确定。一般在需要排水地区的宽度的确定:以排水沟间距来确定。一般在200米左右。米左右。(三)耕作田块的规模(三)耕作田块的规模1一般规模在一般规模在1013.33hm22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不同地

145、区有所差异。151行业知识二、耕作田块配置二、耕作田块配置(四)耕作田块的外形(四)耕作田块的外形1设计原则设计原则2不规则地形下的设计不规则地形下的设计 力求规整力求规整(五)耕作田块的方向(五)耕作田块的方向是指田块的长边方向。主要考虑以下要求:是指田块的长边方向。主要考虑以下要求:1光照条件:光照条件:2机械作业和水土保持:机械作业和水土保持:3排水要求:田块长边垂直于地下水流向。排水要求:田块长边垂直于地下水流向。4防风要求:耕作田块的长边应与主害风方向垂直或接防风要求:耕作田块的长边应与主害风方向垂直或接近垂直。近垂直。5方便交通:方便交通:(六)耕作田块的质量组成(六)耕作田块的质

146、量组成要求耕作田块内土壤、坡向和坡位一致。要求耕作田块内土壤、坡向和坡位一致。152行业知识第一节 耕地规划三、田间灌排渠系配置三、田间灌排渠系配置 田间灌排渠系:指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以下田间灌排渠系:指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以下及耕作田块内的临时渠道(毛渠、毛沟、灌水沟、畦及耕作田块内的临时渠道(毛渠、毛沟、灌水沟、畦等)。等)。1一般要求一般要求 要与其他有关规划项目紧密配合,要结合田块、林带、要与其他有关规划项目紧密配合,要结合田块、林带、道路的配置综合考虑。一般应将田间沟、渠沿田块界道路的配置综合考虑。一般应将田间沟、渠沿田块界线配置,做到田块规整,便于耕作和灌溉。线配置,

147、做到田块规整,便于耕作和灌溉。 要考虑地形条件和机耕要求,尽量利用田间原有工程要考虑地形条件和机耕要求,尽量利用田间原有工程设施,以减少工程量和财力消耗设施,以减少工程量和财力消耗 布置田间渠时应注意与上一级渠道的水位衔接,以利布置田间渠时应注意与上一级渠道的水位衔接,以利灌溉和排水。灌溉和排水。2平原地区平原地区 田间灌排渠系的布置有两种形式田间灌排渠系的布置有两种形式 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的布置形式和田间临时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的布置形式和田间临时渠系的布置形式。渠系的布置形式。153行业知识第一节 耕地规划二、耕作田块配置二、耕作田块配置3山丘地区 岗田的排灌渠系布置:一般沿

148、岗脊布置斗渠,在斗渠两侧开农渠,排灌结合。在岗头部分按宽岗头和窄岗头布置。 冲田的排灌渠系布置:应以排为主,结合灌溉。小冲田不开冲心沟,呈“月”字形布置。在大冲田内,一般增开冲心沟,呈“用”字形布置。上小下大的冲田,排水布局在上部呈“月”字形,下部呈“用”字形布置。 旁田的排灌渠系布置:应以灌为主结合排水。一般采用斗、农两级渠道。斗渠平行等高线布置,农渠垂直等高线布置。4低洼排水地区 主要是确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考虑不同作物对地下水深度的要求和土壤质地。5井灌区 应解决好三个问题:井数、井距和井位6喷灌区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缺乏, 应大力发展喷灌,主要涉及管道 和喷头的布置。154行业知

149、识第一节 耕地规划四、田间道路布置四、田间道路布置是田间生产和运输的动脉,联系县与乡、乡与村、村与田间的通道,是田间生产和运输的动脉,联系县与乡、乡与村、村与田间的通道,其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其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一)田间道路的种类(一)田间道路的种类机耕道机耕道田间道田间道生产路生产路连接乡(镇)和村或主要居民点的道路,供拖拉机和车辆行使,道路宽在6米左右。由居民点通往田间作业的主要道路,路面宽一般在46米,一般多设在耕作田块的短边,服务于一组田块。联系主要田间的道路,主要起田间运输的作用,服务于12个田块,路宽2米左右,一般沿田块长边布置。155行业知

150、识1要保证居民点与田间有方便的交通联系。线路直,往返距离短,可以顺利达到每一个耕作田块。2田间道路应沿田块边界布设,并与渠道、护田林带协调。3应尽量少占耕地面积,路、沟、渠、林结合布置。4要注意田间道路的技术要求。纵坡度、选线的土质,避开低洼沼泽地段。(二)田间道路配置要求(二)田间道路配置要求四、田间道路布置四、田间道路布置156行业知识第一节 耕地规划五、农田防护林配置五、农田防护林配置能够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农田气候,减轻风沙和干旱的危害,能够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农田气候,减轻风沙和干旱的危害,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起到护田增产的作用。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有

151、利的条件,从而起到护田增产的作用。(一一)配置的目的和作用配置的目的和作用(二二)配置的几个关键问题配置的几个关键问题1.林带结构3.林带间距4.林带宽度5.林带交通2.林带方向6.树种选择与搭配指林型、宽度、密度、层次和断面形状的综合体。采用林带透风系数作为鉴别林带结构的指标。分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透风结构。取决于主害风向和地形条件,根据因害设防的原则,主林带应垂直于主害风方向,防风效果最佳。为便于拖拉机和各种农机具的运行,在林带的长边和短边交接处应设交通口。取决于林带有效防护距离,其与树高成正比,同时与林带的结构有关以节地和保持适当透风程度所需最小宽度或者树的行数确定。树种选择按照“适地适

152、树”的原则,在树种搭配上一条林带只宜采用单一的乔木树种,不宜采用多种乔木树种进行行间、株间混交的搭配方式。157行业知识第一节 耕地规划六、田间设施综合配置 田、沟、渠、路、林等项目的配置必须综合考虑和有机结合。1在旱作区,拖拉机路一般两侧植树,开排水沟,形成一路两林四沟,沟起排水、护林的作用。2在灌区,一般机耕道与林带设在灌水渠与排水沟之间,渠沟位于所服务田块的一侧,有一路两林两渠两沟的形式,也有一路两林一渠一沟的形式。158行业知识第二节 其他农地的规划一、园地规划一、园地规划(二)茶园的配置内容(二)茶园的配置内容(一)果园的培植内容(一)果园的培植内容1果树树种与品种的选择果树树种与品

153、种的选择与配置与配置2果园小区规划果园小区规划3防护林配置防护林配置4灌排渠系配置灌排渠系配置5道路配置道路配置6果树栽植方式果树栽植方式1茶园小区规划茶园小区规划2道路配置道路配置3灌排渠系配置灌排渠系配置4防护林配置防护林配置159行业知识第二节 其他农地的规划二、林地规划二、林地规划(一一)林地的功能林地的功能(二二)林地的分类林地的分类(三三)林地的配置林地的配置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碳林和特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碳林和特种用途林种用途林1根据造林的目的和要求,按不同树种的根据造林的目的和要求,按不同树种的生态习性,结合生

154、态习性,结合“适地适树适地适树”的原则来进行。的原则来进行。要划分营林区、林班和小班。要划分营林区、林班和小班。2应根据采伐、集材、营林、护林的要求应根据采伐、集材、营林、护林的要求布置道路网,并与林外道路衔接。布置道路网,并与林外道路衔接。3根据林地功能进行配置。根据林地功能进行配置。160行业知识161行业知识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l【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解决某个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而编制的一种土地利用规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而编制的一种土地利用规划类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划类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组

155、成部分。本章主要介绍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理论和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理论和方法,包括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开发、复垦、整包括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开发、复垦、整治规划等。治规划等。l【重点内容重点内容】掌握各专项规划的编制理论和方掌握各专项规划的编制理论和方法。法。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土地整理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土地整理规划。l【教学要求教学要求】认识和掌握专项规划的意义和作认识和掌握专项规划的意义和作用,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掌握各专项规划编用,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掌握各专项规划编制的方法。制的方法。162行业知识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

156、利用专项规划概述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整理规划土地整理规划163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概述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概述u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概念 是为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土地利用规划,是为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土地利用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尚未编制的情况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尚未编制的情况下,用以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下,用以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所提出的一套措施、政策和方案。所提出的一套措施、政策和方案。u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特点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特点 1 1、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先行军。、是土地利用总体

157、规划的先行军。 2 2、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继续、深入和、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继续、深入和补充。补充。 3 3、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重要技术、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重要技术措施措施 4 4、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164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概述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概述u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内容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内容1 1、从广义讲,可根据目的,设置不同、从广义讲,可根据目的,设置不同的专项规划。的专项规划。2 2、一般来讲,分为四种类型、一般来讲,分为四种类型土地开土地开发规划发规划土地复土地复垦规划垦规划土地整土地整理规划理规划

158、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保护规划165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l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用的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划定的区域。护而依照法定程序划定的区域。l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意义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意义 保证人口和国民经济发展对粮食和农产品的保证人口

159、和国民经济发展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需求粮食安全粮食安全 协调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用地的关系协调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用地的关系一一要吃饭,二要要吃饭,二要建设建设 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全国家安全166行业知识167行业知识168行业知识169行业知识170行业知识171行业知识平原地区的基本农田平原地区的基本农田172行业知识丘陵地区的基本农田丘陵地区的基本农田173行业知识山地地区的基本农田山地地区的基本农田174行业知识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175行业知识基本农田保护区图基本农田保护区图176行业知识177行业知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

160、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温家宝说,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加强耕温家宝说,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加强耕地管理,坚决制止乱占滥用耕地,纠正随意改变

161、基本农田用途的现象。要加快改革土地征地管理,坚决制止乱占滥用耕地,纠正随意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的现象。要加快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确保占补平衡。要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用制度,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确保占补平衡。要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重点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启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单产。重点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启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 178行业知识国务院颁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理国务院颁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理179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一、规划的原则一、规划的原则 切实保护耕地

162、的原则;综合协调的原则;双轨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综合协调的原则;双轨并行的原则;区划完整性的原则。并行的原则;区划完整性的原则。二、规划程序二、规划程序规划程序规划程序准备工作准备工作耕地资源现状和耕地资源现状和潜力分析潜力分析基本农田布局基本农田布局耕地需求量耕地需求量预测预测保护指标的保护指标的确定与分解确定与分解保护措施的制定保护措施的制定成果整理和制图成果整理和制图组织准备组织准备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制定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方案耕地的数量质量耕地的数量质量及分布状况及分布状况耕地利用的问题耕地利用的问题耕地的开发利用耕地的开发利用潜力潜力农产品需求农产品需求建设用地需求建设用地需求上级下达建设

163、占上级下达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指用耕地的控制指标标180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三、基本农田保护的范围三、基本农田保护的范围 根据国务院根据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的规定:l(一)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县级(一)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和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棉、油和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l(二)高产、稳产田和有良好的水(二)高产、稳产田和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以及经过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以及经过治理、改造和正在实施改造计划的治理、改造和正在实施改造计划

164、的中低产田;中低产田;l(三)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基地;(三)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基地;l(四)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四)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181行业知识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A=A0(P1m/10000P2n/1000)四、技术要点四、技术要点(一)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测定方法(一)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测定方法1直接测定法直接测定法农产品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法农产品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法(1)农产品的耕地需求量:为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对农副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农产品的耕地需求量:为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对农副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面积。的耕地面积。(2)技术路线:)技术路线: 规划期人口总量规划期人口总

165、量人均农产品消费水平人均农产品消费水平农作物的单产水平农作物的单产水平复种指数预测复种指数预测耕地面积耕地面积2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人口预留法人口预留法(1)人口预留法:利用区域历年人口的增长趋势资料,根据)人口预留法:利用区域历年人口的增长趋势资料,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的人口发展规划,预测人口增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的人口发展规划,预测人口增长高峰年及其人口总数,然后按建设部门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长高峰年及其人口总数,然后按建设部门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测算出人口增长高峰年的建设用地总需求量。测算出人口增长高峰年的建设用地总需求量。(2)预测模型:)预测模型:(二)重要指标的

166、测定(二)重要指标的测定182行业知识(二)重要指标的测定(二)重要指标的测定农作物单产的测定方法农作物单产的测定方法趋势推导法趋势推导法专家系统法专家系统法农产品需求量的测定方法农产品需求量的测定方法人口预测法人口预测法劳动平均法劳动平均法人口自然增长法人口自然增长法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系数推算法和定系数推算法和定额指标法额指标法人口增长高峰年和人人口增长高峰年和人均用地指标法均用地指标法183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四、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编制四、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编制(一)划区定界(一)划区定界室内预划定室内预划定实地踏查实地踏查鉴定公约鉴定公

167、约编号登记编号登记内业预划的保护地块,需经外业实地踏查、丈量,核准无误后,才能确定可否保护对实地核查划定后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片和块进行逐一编号登记以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室内预先进行基本农田的划区定界根据编号登记,与使用者签定保护公约184行业知识四、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编制四、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编制(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布局(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布局1.面积量算与汇总面积量算与汇总2.清绘成图清绘成图 将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工作底图,转绘至规划将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工作底图,转绘至规划基期基期1:1万或万或1:2.5万的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分万的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分幅图上,经着色后

168、形成乡镇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幅图上,经着色后形成乡镇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布图。 内容:规划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国家、省内容:规划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国家、省重点建设、城镇规划建设预留耕地范围重点建设、城镇规划建设预留耕地范围(三)(三)保护牌(碑)的设立保护牌(碑)的设立(四)管理与保护措施的拟定(四)管理与保护措施的拟定185行业知识186行业知识187行业知识188行业知识189行业知识基本农田保护碑内容基本农田保护碑内容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平面图平面图名称:名称:面积:面积:保护期限:保护期限:责任单位:责任单位:四至:四至:编号:编号: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2000年年月月19

169、0行业知识191行业知识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l五、规划成果五、规划成果l(一)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报告(一)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报告 是规划的是规划的文本文本,包括的内容有:基本概况;,包括的内容有:基本概况;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规划编制的基本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规划编制的基本内容;规划期内人口和耕地需求量预测;基本内容;规划期内人口和耕地需求量预测;基本农田布局;保护区管理和保护措施。农田布局;保护区管理和保护措施。l(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成果图(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成果图 分县级基本农田分县级基本农田分布图分布图;乡镇基本农田分布;乡镇基本农田分布图图l(三)基本农田保护表

170、格(三)基本农田保护表格 登记表;面积汇总表(县、乡);重点、城镇登记表;面积汇总表(县、乡);重点、城镇建设拟使用耕地面积统计表建设拟使用耕地面积统计表192行业知识193行业知识194行业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整理规划土地整理规划一、土地整理的概念一、土地整理的概念是指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调整和治理。土地整理可以提高是指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调整和治理。土地整理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地利用环境、消除土地利用中的各种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地利用环境、消除土地利用中的各种限制因素。限制因素。二、土地整理的范畴二、土地整理的范畴农地整理农地整理市地整理市地整理195行业知识农地整理农地整理二、土地整理

171、的范畴二、土地整理的范畴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其特点在于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并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通其特点在于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并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通过对田、水、路、林村实施综合整治开发,改善农业生产过对田、水、路、林村实施综合整治开发,改善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条件、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条件、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整理的内容整理的内容农农田田整整治治农农地地改改造造地地块块调调整整土土地地结结构构调调整整宜宜农农荒荒地地的的开开发发农农村村建建设设用用地地整整理理196行业知识二、土地整理的范畴二、土地整理的范

172、畴市地整理市地整理城市土地整理内涵:城市土地整理内涵:指在既定的城市空间范围内,按照城市发展指在既定的城市空间范围内,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城市用地环境,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产出率,提高城市的现代化用地环境,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产出率,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合理组织城市水平,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合理组织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促进城市用地的有序化、集约化,提高土地的经济土地的开发利用,促进城市用地的有序化、集约化,提高

173、土地的经济承载能力和土地收益率,在现有土地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用地结构,承载能力和土地收益率,在现有土地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控制城市用地的盲目扩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控制城市用地的盲目扩展,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城市土地整理的潜力:我国城市土地整理的潜力:城市闲置土地城市闲置土地城市用地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城市空间利用城市空间利用人均用地面积人均用地面积约约45处于闲置状态,处于闲置状态,40左右被低效利用,空闲地占城左右被低效利用,空闲地占城市用地的市用地的15 提供提供510的开发空间的开发空间 城市容积率不及合格规划容积率的城市容积率不及合格规划容积率的70(整

174、体容积率可规划为(整体容积率可规划为0.40.45 ,最高可控制为最高可控制为0.6以内以内 ) 城镇人均用地为城镇人均用地为133平方米平方米197行业知识城市土地整理的运作程序城市土地整理的运作程序:选择选择土地土地整理整理单元单元 进行进行土地土地整理整理规划规划方案方案设计设计 批准批准城市城市土地土地整理整理方案方案组织组织城市城市土地土地整理整理的实的实施施 检查检查验收验收并确并确权登权登记记 城市土地整理的保障措施城市土地整理的保障措施规划保障规划保障 资金保障资金保障 法律保障法律保障 领导保障领导保障 编制科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体系编制科学土地利用

175、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体系 建立多种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多种资金来源渠道 应尽快制定应尽快制定土地整理法土地整理法 建立多种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多种资金来源渠道 198行业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整理规划土地整理规划三、土地整理规划的程序三、土地整理规划的程序选择土地整理单元编制土地整理规划编制土地整理规划审批土地整理方案审批土地整理方案组织土地整理实施成果检查验收成果检查验收199行业知识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l【内容提要内容提要】GIS是进行地理数据的分析处理的计算机系是进行地理数据的分析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土地利用规划中涉及大量的空间地理数

176、据的采集、存统。土地利用规划中涉及大量的空间地理数据的采集、存储、检查、运算、分析、处理以及图形显示,所以储、检查、运算、分析、处理以及图形显示,所以GIS可可满足这一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满足这一要求。本章主要介绍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应用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应用的基本知识,内容有: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功能;土地利的基本知识,内容有: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功能;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等。用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等。l【重点内容重点内容】掌握土地利用信息掌握土地利用信息 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内容,土地利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内容,土地利 用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用

177、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l【教学要求教学要求】认识认识GIS在土地利在土地利 用规划中应用的意义和作用,掌用规划中应用的意义和作用,掌 握土地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握土地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 内容和应用模型。内容和应用模型。200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一、一、GIS概述概述(一)什么是(一)什么是GIS 目前有不同的定义,一般讲:目前有不同的定义,一般讲:GIS是处理地理是处理地理数据的输入、输出、管理、查询、分析和辅助数据的输入、输出、管理、查询、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计算机系统。决策的计算机系统。201行业知识一、一、GIS概述概述(二)(二)GIS产生与发展产生与

178、发展 20世纪世纪60年代萌芽于加拿大(年代萌芽于加拿大(CGIS,Roger FTomlinson),),1972年投入使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运行型的地理信息系统。年投入使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运行型的地理信息系统。经历了开拓发展阶段、巩固阶段、突破阶段和社会化阶段。经历了开拓发展阶段、巩固阶段、突破阶段和社会化阶段。(三)(三)GIS的主要应用领域的主要应用领域 涉及与空间信息有密切关系的各个领域,如环境、城市规划、涉及与空间信息有密切关系的各个领域,如环境、城市规划、社会经济统计分析、土地管理、交通通讯等。社会经济统计分析、土地管理、交通通讯等。202行业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

179、土地利用信息系统二、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功能二、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功能数数据据的的获获取取Data Acquisition数数据据的的初初步步处处理理Preliminary Data Processing数数据据的的存存储储Storage数数据据的的查查询询与与分分析析Search and Analysis图图形形显显示示与与交交互互Display and Interaction203行业知识数据的获取功能数据的获取功能数据的录入功能数据的录入功能变更编辑功能变更编辑功能系统读取多种数据格式的数据,系统读取多种数据格式的数据,同时录入图形、图象、属性数同时录入图形、图象、属性数据等,最终建立土地

180、利用规划据等,最终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基础信息数据库。管理的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提供对土地变更内容的系统提供对土地变更内容的输入、管理功能。分纯属性输入、管理功能。分纯属性变更和图形变更。变更和图形变更。204行业知识数据的初步处理功能数据的初步处理功能由于数据来源、输入格式、数据之间的匹配等不统一等情况,必须通过数由于数据来源、输入格式、数据之间的匹配等不统一等情况,必须通过数据处理,才能获得净化的数据文件,使存储的数据符合规范化标准,以及据处理,才能获得净化的数据文件,使存储的数据符合规范化标准,以及使提供的数据形式便于和更符合进一步使用和分析的需要。使提供的数据形式便于和更符合进一步使

181、用和分析的需要。数据处理内容数据处理内容1空间数据的编辑处理:消除数字化过程中引入的错误,以及将数字化数据空间数据的编辑处理:消除数字化过程中引入的错误,以及将数字化数据重新组织以便于进一步处理和使用的格式。重新组织以便于进一步处理和使用的格式。6图幅数据边缘匹配处理:图幅数据边缘匹配处理:2图幅数据的处理:图形数据化过程中为了使不同来源的数据保持一致,采取图幅图幅数据的处理:图形数据化过程中为了使不同来源的数据保持一致,采取图幅数据处理。是图幅内坐标的变换,包括数字化坐标数据比例尺的变换、变形误差的消数据处理。是图幅内坐标的变换,包括数字化坐标数据比例尺的变换、变形误差的消除、投影类型的转换

182、以及坐标系的旋转和平移。除、投影类型的转换以及坐标系的旋转和平移。3空间数据的压缩处理:为了减少系统处理压力,采取数据压缩。空间数据的压缩处理:为了减少系统处理压力,采取数据压缩。4空间数据类型的转换: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之间的互相转换表示和运算。空间数据类型的转换: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之间的互相转换表示和运算。5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通过已知点或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分区数据的方法。分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通过已知点或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分区数据的方法。分为点的内插和区域内插。是土地利用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为点的内插和区域内插。是土地利用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之一,广泛应

183、用于等直线自动制图、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不同区域界限的相关分析和比较研究等。等直线自动制图、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不同区域界限的相关分析和比较研究等。205行业知识数据的存储功能数据的存储功能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关键步骤,涉及到空间数据和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关键步骤,涉及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常用的组织方法有栅格模型、矢量模型或属性数据的组织。常用的组织方法有栅格模型、矢量模型或栅格栅格/矢量混合模型。空间数据引擎技术是关键技术。矢量混合模型。空间数据引擎技术是关键技术。206行业知识数据的数据的查询与分析功能数据的数据的查询与分析功能具有多种途径的图形查询能力和统计分析功能。

184、具有多种途径的图形查询能力和统计分析功能。207行业知识图形显示与交互图形显示与交互有制图显示功能、输出功能和计划编制功能。有制图显示功能、输出功能和计划编制功能。208行业知识第二节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DBMS采用混合管采用混合管理方式:用理方式:用GIS系统管理空间数据,用系统管理空间数据,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属性数据,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属性数据,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通过内码建立连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通过内码建立连接。接。一、概述一、概述(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Data Base)是集中、统一地保存、管理着某一单

185、位或是集中、统一地保存、管理着某一单位或某一领域内所有有用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某一领域内所有有用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 System)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DBMS采用混合管理方采用混合管理方式式是管理数据库的核心软件,建立在是管理数据库的核心软件,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上。有三部分组成:操作系统的基上。有三部分组成:语言、数据库管理控制程序和数据语言、数据库管理控制程序和数据库服务程序。库服务程序。209行业知识一、概述一、概述(二)数据库在土地利用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二)数据库在土地利用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地位1高质量的土地信

186、息数据库是建设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高质量的土地信息数据库是建设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2评价土地信息数据库的三个基本标准: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正评价土地信息数据库的三个基本标准: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正确性、数据的一致性。确性、数据的一致性。(三)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库管理的需求(三)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库管理的需求1基本需求基本需求2专业需求专业需求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新增、更新、删除;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新增、更新、删除;维护数据库的完备性、一致性;实现时间数据、维护数据库的完备性、一致性;实现时间数据、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三者之间高效、快速的检索;空间数据、属

187、性数据三者之间高效、快速的检索;数据共享控制;系统安全性的管理;数据的可恢数据共享控制;系统安全性的管理;数据的可恢复性。复性。导入、导出;合理处理地理空间与权属空间导入、导出;合理处理地理空间与权属空间不完全一致的问题;解决空间数据的多重复不完全一致的问题;解决空间数据的多重复性问题性问题 210行业知识第二节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二、数据字典二、数据字典(一)数据字典(一)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的概念)的概念 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描述信息的库,它包含每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描述信息的库,它包含每一数据类型的名字、意义、描述、来源、职能、一数据类型的名字、意义、描述、

188、来源、职能、格式、用途和其他数据的联系等,因此称为数格式、用途和其他数据的联系等,因此称为数据的数据或元数据。据的数据或元数据。(二)数据字典在土地利用信息系统中的主要任(二)数据字典在土地利用信息系统中的主要任务务1建立用户与计算机沟通的渠道建立用户与计算机沟通的渠道2架设属性数据与定位数据的桥梁架设属性数据与定位数据的桥梁3提供用户扩展编程的工具提供用户扩展编程的工具211行业知识第二节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三、数据库的三种模型三、数据库的三种模型层次模型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网络模型网络模型(Network Model)关系模型关系模型(Relatio

189、nal Model)1.概念概念:是按层次结构来组织的数据,也叫树形是按层次结构来组织的数据,也叫树形结构,树中的每个结点代表一个实体类。结点结构,树中的每个结点代表一个实体类。结点应满足两个条件。应满足两个条件。2.应用应用:如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编如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编码、土地评价划分及特性等。码、土地评价划分及特性等。1.概念概念:记录间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任意记录记录间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任意记录可与其他任意记录间建立联系。可与其他任意记录间建立联系。2.地图上的空间要素的记录等地图上的空间要素的记录等1.概念概念:根据数学概念建立的,它把数据模型看根据数学概念建

190、立的,它把数据模型看成关系的集合,是将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成关系的集合,是将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关系的二维关系表形式。足一定关系的二维关系表形式。2.应用于地图关系、多边形关系、线段关系等应用于地图关系、多边形关系、线段关系等方面的数据。方面的数据。212行业知识第三节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一、主要应用模型一、主要应用模型权重确定模型权重确定模型规划模型规划模型1用来定量表示各种因子对研究对象影响用来定量表示各种因子对研究对象影响的程度,常采用权重的方法。应满足两个要的程度,常采用权重的方法。应满足两个要求:求:权重值的大小与该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成权重值的大小与该因素对研究对

191、象的影响成正比;各因素的权重之和等于正比;各因素的权重之和等于100或或1。2主要方法:特尔菲法、排序法、层次分析主要方法:特尔菲法、排序法、层次分析法等法等1土地利用规划模型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模型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保持土地利用动态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保持土地利用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利用。平衡和可持续利用。2主要方法: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模型、主要方法: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模型、适宜性分析模型、主成分分析模型、系统聚适宜性分析模型、主成分分析模型、系统聚类模型、判别分析模型、常用空间模型等。类模型、判别分析模型、常用空间模型等。213行业知识第三节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应

192、用模型二、应用实例二、应用实例(一)基于(一)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土地适宜性评价1研究对象与评价因素研究对象与评价因素研究对象:一般为土地利用类型,如耕地、林地等。研究对象:一般为土地利用类型,如耕地、林地等。评价因素:制约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如土壤质地、水源条件、交评价因素:制约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如土壤质地、水源条件、交通条件等。通条件等。2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3土地评价信息系统模型的建立土地评价信息系统模型的建立两个关键技术:数据库和方法库。两个关键技术:数据库和方法库。土地利用决策分析土地利用决策分析(二)土地利用位置选择(二)土地利用位置选择是按照规定

193、的标准,通过空间分析的发方法,确定长址、电路、管是按照规定的标准,通过空间分析的发方法,确定长址、电路、管线,或者交通路线等的最佳位置或路径。线,或者交通路线等的最佳位置或路径。1数据准备阶段数据准备阶段2影响因子研究阶段影响因子研究阶段3综合因子评价阶段综合因子评价阶段4位置选择分析阶段位置选择分析阶段214行业知识215行业知识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论证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的论证方法l【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土地利用规划实际上是对预期内土地利用规划实际上是对预期内的土地利用方案的选择,因此,就存在规划方的土地利用方案的选择,因此,就存在规划方案是否可行的问题。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利用规案是否

194、可行的问题。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利用规划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回答三个问题:划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回答三个问题:方案是否可行;效益如何以及可持续性问题。方案是否可行;效益如何以及可持续性问题。l【重点内容重点内容】土地利用规划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土地利用规划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价。l【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可行性研究的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方法,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16行业知识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可行性研究一一、可可行行性性研研究究的的内内容容1投资机会研究投资机

195、会研究2初步可行性研初步可行性研究究3详细可行性研详细可行性研究究4财务和国民经财务和国民经济研究济研究是鉴别土地利用项目的投资机会。比较概略,是鉴别土地利用项目的投资机会。比较概略,依据指标来进行估计而不是详细的分析。依据指标来进行估计而不是详细的分析。是可行性研究的中间阶段,当一个项目的经是可行性研究的中间阶段,当一个项目的经济指标缺少把握,尚需对其选址、实施和建济指标缺少把握,尚需对其选址、实施和建设投产后的原料来源和产品出路等经济过程设投产后的原料来源和产品出路等经济过程的进一步研究才能判断建设项目是否具有生的进一步研究才能判断建设项目是否具有生命力时,就有必要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命力

196、时,就有必要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技术和经济依据。要求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技术和经济依据。要求对一切可行方案进行详细的深入的分析比较对一切可行方案进行详细的深入的分析比较得出最终结论,在以后阶段里不允许任意改得出最终结论,在以后阶段里不允许任意改变这些结论。变这些结论。是对项目的经济效果的研究。是进行投资决是对项目的经济效果的研究。是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也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一策的依据,也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说,以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作为项目或般来说,以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作为项目或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217行业知识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可行性研究二、

197、财务评价指标(一)静态评价指标(一)静态评价指标(二)动态评价指标(二)动态评价指标1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2追加投资回收期追加投资回收期3投资效果系数投资效果系数4比较效果系数比较效果系数1净现值净现值2净现值率净现值率3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1.影子价格影子价格2.社会折现率社会折现率218行业知识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可持续评价一、可持续评价的目的和内容一、可持续评价的目的和内容1一般而言,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必须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一般而言,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必须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对规划项目进行多维可持续评价。以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研对规

198、划项目进行多维可持续评价。以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研究规划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究规划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经济性。2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加以全面审查和论证,判别方案的可持续效果优劣,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加以全面审查和论证,判别方案的可持续效果优劣,并在方案中选择可持续效果最佳的方案,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在方案中选择可持续效果最佳的方案,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3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应包括政治、国防、社会、技术、经济、环境和资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应包括政治、国防、社会、技术、经济、环境和资源等七个方面的评价。源等七个方面的评价。二、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二、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

199、立(一)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求(一)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求1评价指标体系应覆盖决策指标体系,或评价指标体系与决策指标体系间评价指标体系应覆盖决策指标体系,或评价指标体系与决策指标体系间存在一种映射。存在一种映射。2选取时应遵守完全性原则、非相容性原则、简捷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选取时应遵守完全性原则、非相容性原则、简捷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二)指标体系的构成(二)指标体系的构成1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社会效益评价指标2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3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生态效益评价指标219行业知识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可持续评价三、可持续评价方法(一)评价系数的确定1评价系数Pij=Xij/Xj2评价系数

200、和等权条件下:非等权条件下:(二)指标权系数确定常用的方法有:特尔菲法、等差法、回归系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等220行业知识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l【内容提要内容提要】规划重在实施,如何实施则需要规划重在实施,如何实施则需要有效的规划实施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本章主要有效的规划实施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介绍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规划成果资料、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土规划成果资料、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和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等。地利用计划管理和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等。l【重点

201、内容重点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资料、土地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资料、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用途管制制度、土地利用计划管理。l【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熟悉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资料,熟悉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资料,认识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意义,掌握土地利用认识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意义,掌握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方法。计划的编制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方法。221行业知识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资料与实施一、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资料一、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资料(一一)成成果果资资料料的的内内容容图图件件部部分分文文字字部部分分土地利用规划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各种专题地图各种专题地图施工图等施工图

202、等土地利用规划说明书、文本土地利用规划说明书、文本、技术报告、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工作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专题研究报告等222行业知识223行业知识(一一)土土地地利利用用成成果果的的编编制制1图件的编制图件的编制2土地利用规土地利用规划说明书的编制划说明书的编制一、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资料一、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资料工作底图工作底图规划草图规划草图成果图成果图样图样图初步和初步和计划设计划设计计图件清绘图件清绘图件整饰图件整饰编写的内容编写的内容编写的方法编写的方法224行业知识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资料与实施 实施计划的编制应遵循全面安排、远近结合;集中实施计划的编制应遵循全面安排、远近结

203、合;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动态监测、力量、突出重点;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动态监测、完善规划的原则。完善规划的原则。二、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二、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一)现场铺图准备(一)现场铺图准备主要内容有检查地图质量、补测工作、主要内容有检查地图质量、补测工作、制定铺图工作计划、绘制施工图制定铺图工作计划、绘制施工图(二)规划方案的实施计划(二)规划方案的实施计划225行业知识第二节 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一、土地用途管制的概念一、土地用途管制的概念1概念概念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

204、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规定土地用途,明确土地使用条件,并要求土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规定土地用途,明确土地使用条件,并要求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和条件使用土地的制度。地所有者、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和条件使用土地的制度。2内容内容土地按用途进行合理分类,用途登记,用途变更审批许可制,土地利用监管土地按用途进行合理分类,用途登记,用途变更审批许可制,土地利用监管和违规处理等。和违规处理等。3特点特点强制性、严肃性、权利性、直接性。强制性、严肃性、权利性、直接性。4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1土地利用规划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土地利用规

205、划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2用途管制是落实土地利用规划的手段和措施用途管制是落实土地利用规划的手段和措施226行业知识第二节 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二、土地用途分类和分区二、土地用途分类和分区分类分类农用地农用地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农用地农用地分区分区农业用地区农业用地区建设用地区建设用地区暂未利用地区暂未利用地区三、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三、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农业用地农业用地管制规则管制规则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管制规则管制规则暂未利用暂未利用地管制规则地管制规则自然人文景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区管观保护区管制规则制规则227行业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一、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概述一、土地利用计划

206、管理概述(一)概念(一)概念1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利用计划是指国家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作出部署和安排的中是指国家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作出部署和安排的中期和年度计划期和年度计划2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国家通过编制计划和下达控制指标,对土地资源的国家通过编制计划和下达控制指标,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进行统筹安排,宏观地指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进行统筹安排,宏观地指导和约束人们有计划地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一项行导和约束人们有计划地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一项行政调控措施。政调控措施。(二)内容(二)内容计划编制计划编制指标下达指标下达计划实施计划实施(三)任务(三)任务1具体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具

207、体实现土地利用规划2协调各类用地协调各类用地3制定政策措施,保证计划实现制定政策措施,保证计划实现228行业知识一、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概述一、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概述(四)土地利用计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四)土地利用计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全部土地资源利用的战略性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全部土地资源利用的战略性的长期计划,土地利用计划是中期和年度的土的长期计划,土地利用计划是中期和年度的土地利用规划。二者具有以下关系。地利用规划。二者具有以下关系。1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计划编制与实施的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计划编制与实施的依据。依据。2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具体实施计土地利用计划

208、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具体实施计划,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是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是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行政手段。行政手段。 依据依据实施实施229行业知识一、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概述一、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概述(五)土地利用计划体系(五)土地利用计划体系土土地地利利用用计计划划类类型型按照时效分按照时效分按计划管理层次分按计划管理层次分按调控程度分按调控程度分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国家计划和地方计划国家计划和地方计划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指指标标体体系系农业生产用地指标体系农业生产用地指标体系建设用地指标体系建设用地指标体系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

209、标230行业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二、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程序二、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程序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编制审批编制审批组织调查研究背景形势;制定有关组织调查研究背景形势;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确定计划编制方法,制政策措施;确定计划编制方法,制定计划编报的表格等有关文件;定计划编报的表格等有关文件;征询建议。征询建议。中期计划编制程序中期计划编制程序年度计划编制年度计划编制一般采用两上一般采用两上两下的程序两下的程序一般采用一上一般采用一上两下的程序两下的程序231行业知识三、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方法三、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方法1用地系数法用地系数法2计划演算法计划演算法3因

210、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4指标控制法指标控制法根据国民经济相关指标的变量与建设用地量之间根据国民经济相关指标的变量与建设用地量之间的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来测算计划期内的用地的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来测算计划期内的用地计划指标的方法计划指标的方法根据计划期基本建设计划项目和项目用地逐项累根据计划期基本建设计划项目和项目用地逐项累计,其数量之和就是计划期的用地数。计,其数量之和就是计划期的用地数。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关系公式,来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关系公式,来确定指标数值的方法确定指标数值的方法。根据法律政策规定的指标和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等根据法律政策规定的指标和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

211、等编制用地计划的方法。编制用地计划的方法。232行业知识1分解落实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解落实土地利用年度计划2严格把好建设用地审批关严格把好建设用地审批关3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相平衡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相平衡4加强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加强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5建立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报告制度建立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报告制度三、土地利用计划的实施三、土地利用计划的实施233行业知识第四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一、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涵义与作用一、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涵义与作用(一)涵义(一)涵义 是指运用遥感、土地调查等技术手段和计算机、检测仪等科学设是指运用遥感、土地调查等技术手段和计算机、检测仪等科学

212、设备,以土地详查的数据和图件作为本底资料,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备,以土地详查的数据和图件作为本底资料,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二)特点(二)特点1监测成果的多样性监测成果的多样性2监测体系的层次性监测体系的层次性3技术要求的区域性技术要求的区域性4技术手段的综合性技术手段的综合性(三)作用(三)作用 保持土地利用有关数据的现实性,保证信息能不断得到更新;通保持土地利用有关数据的现实性,保证信息能不断得到更新;通过动态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为宏观研究提供依据;过动态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为宏观研究提供依据;能够

213、反映规划实施的状况,为规划信息系统及时反馈创造条件;能够反映规划实施的状况,为规划信息系统及时反馈创造条件;对一些重点指标进行定时监控,设置预警界线,为政府制定有效对一些重点指标进行定时监控,设置预警界线,为政府制定有效政策与措施提供服务;及时发现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政策与措施提供服务;及时发现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为土地监察提供目标和依据等。为土地监察提供目标和依据等。234行业知识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内容和指标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内容和指标(一一)内内容容1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监测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监测2土地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监测土地

214、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监测3土地生产力监测土地生产力监测4土地环境条件监测土地环境条件监测(二二)指指标标1土地利用结构与利用程度指标土地利用结构与利用程度指标2土地管理政策措施的监测指标土地管理政策措施的监测指标3土地利用经济社会效益监测指标土地利用经济社会效益监测指标4土地环境和生产力检测指标土地环境和生产力检测指标235行业知识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三、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三、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土地调查与统计土地调查与统计土地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技术方法技术方法遥遥感感技技术术236行业知识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四、耕地动态监测预警

215、系统四、耕地动态监测预警系统(一)耕地动态预测的主要内容四个方面四个方面警义警义警度警度警兆警兆警源警源预警的指标。包括人地关系密度、耕地投入水平、生态环境背预警的指标。包括人地关系密度、耕地投入水平、生态环境背景、耕地利用效果及投资潜力。景、耕地利用效果及投资潜力。是对警情的定量刻画,以判定警素指标变化是否有警情或是对警情的定量刻画,以判定警素指标变化是否有警情或警情如何。一般分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剧警。警情如何。一般分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剧警。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警兆包括景气警兆和动向警兆。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警兆包括景气警兆和动向警兆。指产生警情的根源。分为自然警源、外在警源和内在警源指产生警情的根源。分为自然警源、外在警源和内在警源。(二)监测方法(二)监测方法四个逻辑过程四个逻辑过程预警方法预警方法确定警情黑色预警黑色预警分析警兆预报警度黄色预警黄色预警红色预警红色预警绿色预警绿色预警白色预警白色预警237行业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