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岁时节日民俗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8666645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岁时节日民俗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第二章岁时节日民俗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第二章岁时节日民俗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第二章岁时节日民俗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第二章岁时节日民俗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岁时节日民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岁时节日民俗(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岁时节日民俗徜徉在喜庆的日子里古代社会生活图记从岁时节日的研究说起:人类了解自己的历史,不能忽略岁时节日。n中国的民间节日,范玉梅编著,人民出版社,1986n中国古代节日风俗,韩养民,郭兴文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n论节日文化,高占祥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n民间节日,刘乡英著,海燕出版社,1997n细说中国节,乔继堂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n图说中国传统节日,宋兆麟,李露露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n岁时节日里的中国,常建华著,中华书局,2006n端午节,孙正国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n节日文化论文集,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学苑出版社,2006n岁

2、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节日。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且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n节日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不仅记载着我们祖先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也显示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民众那种张弛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规律。一、岁时节日知多少n常建华先生的岁时节日里的中国(2006年版,中华书局),为我们展现的就是古老中国的二十二个岁时节日,展示了岁时节日作为平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

3、部分,所体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平民文化。1、元旦n古人十分重视正月初一的元旦,汉书中有“三元”、“三朝”、“四始”之说。n三元为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n朝之义犹旦,三朝即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n四始是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n总之一年的时日月岁皆从元日开始,古人又称之为“履端”。我们对中国古代岁时节日的论述也从元旦开始吧。n元旦有很多不同的名称。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说:“正月元旦,是谓正日。”n宋朝人蒲积中编岁时杂咏一书中“元日”部分从三国到宋朝的诗歌,就有正旦、元正、元日、新年、初年、太岁日、岁日、朝元、岁旦、新正等名称,其中以元旦最普遍。n明清地方志中的风俗志,一般称正月初一为元旦

4、。n元旦及新年的名称一直流行到今天,不过自1911年辛亥革命后元旦及新年是指阳历年,而传统的元旦则相当于现在阴历的春节。n元旦之始,不同时期有不同规定。n礼记大传孔颖达疏称,夏为平旦、殷为鸡鸣、周为夜半。n自秦汉以来,则以夜半子时即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一天的开始。这是旧年与新年交接的时刻。n不过,从古人生活来看,一般以黎明、鸡叫作为一天的开始。正所谓“鸡报已判春”(司空图丙午岁旦)。n元旦来临,古人首先要祀神祭祖拜尊长和家众互拜。n四民月令为我们记述了这一民俗的过程:正式祀祖前三天,家长及执事都要屏绝旁念,一心一意地用“礼制”约束。正日进酒降神,然后家室尊卑,无论大小,以次列坐先祖之前,子、孙、

5、曾孙各上椒酒于其家长,举觞称寿。这反映了东汉时代北方大族的正日祭拜情形。n关于祀神祭祖的时间,守岁的人家子时一到,便已开始,没有守岁的,大多是五更起来。n从现存的大量明清地方志看,一些地区人们起来要放炮,更主要的则是整肃新衣,燃烛烧香,陈牲设醴,做好准备后便拜天地祖宗,接着卑幼向尊长磕头。祀神是泛称,或表述为祀天地,也有称神为“真宰神”、“上帝”、“家神”、“宅神”的。2、人日n晋人董勋问礼俗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荆楚岁时记注引)n可知正月初一至初七七天,分别为制造动物和人的特殊日子,其中初一鸡日和初七人

6、日格外引人注目,又有突出的风俗事项。n太平御览卷三引谈薮注中有一句:“一说云天地初开,以一日作鸡,七日作人也。”n叶舒宪中国神话研究指出:这是中国的鸡人创世神话,试图解决的是宇宙时空的由来问题。认为鸡作为象征性的表象符号,是同东方日出、光明取代黑暗、阳气战胜阴邪、新春脱胎于寒冬等现象相联系的。鸡在神话中实际表达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开始。n而中国上古社会的动物象征谱系中,鸡、狗、羊、猪分别象征东西南北四方与春夏秋冬四时,牛和马象征着地与天,也就是上方和下方。鸡人创世神话中讲的前六天所造的六种动物合在一起,恰恰是三维度的立体宇宙构成的一种隐喻,加上中间为七,已经到了极限,七就成了宇宙数字,循环极限

7、数字。n古人对空间的认识是先由东西,再向南北,而牛马的出现又较其他四畜晚一些,所以鸡人创世神话所造动物是有先后顺序的,空间的数七又转换为时间的循环变化,七日象征着时间的极限,七这个神圣位置留给人,成为人的纪念日(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中编第七章)。这真是石破天惊的发现!n年年创世的神话形成后,人们要对其进行模拟表演,这就是正月初一到初七、从鸡日到人日礼俗的由来。n随着时间的流逝,创世神话的真实意义连同故事本身逐渐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是一些民俗表现。鸡人创世神话的关键是鸡和人,也就是正月初一至初七只有“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的原因了。n人胜:n作为人日,如董勋所说,要在床帐上贴人的形状。荆楚岁时

8、记则记载为剪五色绸为人形,或雕刻金属薄片成人形贴在屏风上,也有戴在鬓角上的。n剪制的人形又称作“人胜”。n晋刘臻妻陈氏进见仪说:“正月七日,上人胜于人。”(太平御览卷三引文)n唐人李商隐人日即事诗谓:“镂金作胜传荆风,剪彩为人起晋风。”认为“剪彩为人”即晋之“人胜”,镂金箔为人也是“作胜”,看来虽然两种“胜”材料不同,但都是“人胜”。n唐人重视“人胜”,还将正月七日称为“人胜节”。如李乂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有“幸陪人胜节,长愿奉垂衣”之句,便是证明。3、立春n“一年之计在于春”,道出了农业社会春天的重要性,春之始实际上是年之始,中国古代政府和民间均十分重视立春,典型地反映出古人的季节观

9、念。n东郊迎春儒家经典礼记月令基于阴阳五行学说,制定了四时、方位、五帝神的关系。请看下表:n礼记月令说到孟春: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据后汉书祭祀中所说“迎时气,五郊之兆”,可知天子于五方亲行的大礼,目的是为了迎气,迎春就是迎春气。n礼记月令的上述理论,奠定了古代四时理论的模型,影响着中国古代四时礼节。至于迎春礼,不过是其中之一。但由于立春是四时之始,是四时之礼中最受重视的,民间也最重视立春,遂使立春成为超出四时一般节气的节日。4、上

10、元n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称夜为宵,故称“元宵”。n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又分别是春、秋、冬三季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正月十五日为上元,有张灯之俗,所以名之为“灯节”。5、天穿与填仓n天穿节与填仓节是两个节日,但又节期相近甚至相叠,关系密切,故放在一起讨论。n天穿节节期有正月二十日、二十三日两说,一般认为该节起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n最早记载天穿节的资料是东晋王嘉所撰拾遗记,清代所修类书渊鉴类函卷一三岁时部记载:“补天穿。拾遗记云:江东俗称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系煎饼置屋上,曰补天穿。相传女娲氏以是日补天故也。”由此可知,东晋时正

11、月二十日已有补天穿的习俗。n宋代南城(今江西南昌)人李觏正月二十日俗号天穿日以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感而为诗:“娲皇没有几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间闲妇女,一枚煎饼补天穿。”(转自赵杏根选编历代风俗诗选,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47页)n诗序所记天穿节的日期,以煎饼置屋上的习俗与拾遗记的记载相同,可知此节东晋以来一脉相传。诗中还提到以煎饼补天穿是妇女所为,并把此节同“娲皇”即女娲联系起来。看来清人“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的说法,宋代已然。n天穿节为正月二十三日说。清人俞正燮癸巳类稿卷一一“天穿节”条记载:“宋葛鲁卿胜仲蓦山溪词和朱刑掾天穿节云:天穿过了,此日名穿地。摸石俯清波,竟追随新年乐事。明

12、杨慎词品引之,云:宋以前正月二十三日为天穿日,言女娲氏以是日补天,俗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穿。今其俗废久矣。”n可知宋代天穿的次日为“穿地”日,有水中摸石习俗。n根据杨慎的说法,宋代以前已有正月二十三为天穿日的情形,同样也是由女娲补天的神话形成节俗。明代对正月二十三日为天穿节也有记载,正德修陕西朝邑县志卷一风俗说:“二十三日置煎饼屋上补天,是日仍不得食米。”这条资料还透露出天穿日有不食米的风俗。n天仓添仓填仓明清时期的正月,北方还有天仓节。因天与添、填音同,且添、填为动词,可接名词为宾语,所以天仓,也叫做“添仓”、“填仓”。n天仓是此节的原始意义,而民间以“填仓”一词最为流行。该节多数地区为两

13、次,二十日为小天仓,二十五日为大天仓或名老天仓,一般以大天仓为重,许多地方填仓节只过一次,一般就是在二十五日;河南省填仓节是在十九日,如果过两次节,则是日为小填仓;河南辉县、林县特殊,大填仓分别是二十一日、二十四日。n总而言之,天仓节以正月二十五日最为普遍。n确定在这一天的原因,光绪二十六年修山东宁津县志指出:“其日以二十五者,盖法天生成之积数。”n此语的根据出自易经系辞上:“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即五个奇数的天数之和为二十五。二十五为天数,所以把正月二十五日作为填仓日。n天仓,星官名,属娄宿,共六星。n晋

14、书天文志说:“天仓六星,在娄南,仓谷所藏也。”更确切地说,“仓谷”所藏之星是“胃星”,如史记天官书所记载:“胃为天仓。”n唐张守节正义:“胃主仓廪,五谷之府也。占:明则天下和平,五谷丰稔;不然,反是也。”看来胃星负责粮仓,关系着五谷丰歉,是人们需要祈卜的。6、晦日中和二月二n正月的最后一天和二月的初一、初二,相连的三天曾分别是晦日、中和、二月二三个节日。n晦日是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视。n南朝梁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元旦至于月晦,并为酺聚饮食。士女泛舟,或临水宴乐。”看来划船或到水边宴乐是正月的习俗。北朝也有此俗,魏齐

15、时代的卢元明、魏收分别有诗晦日泛舟应诏,描写了春游的情景。可知当时泛舟是君臣一起进行的活动,大臣还要赋诗祝贺,而且泛舟更明确是在晦日进行。n实际上,到水边不仅仅是宴乐,隋朝杜台卿玉烛宝典说,正月初一到月底,人们都做些菜肴聚饮,泛舟游玩。士女都到水边洗裙子,倒点酒在水边,用来解除灾厄。说明人们在水边还有祓禊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活动在隋代进一步集中在晦日进行。杜公瞻注解玉烛宝典正月祓禊说,当今之世,人们“唯晦日”到河边消灾解厄,妇女有的还去洗裙子。n唐代的晦日已成为重要节日。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九月诏说:“今方隅无事、烝庶小康,其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节日,宜任文武官僚选胜地追赏

16、为乐。”(旧唐书德宗纪下)把正月晦日作春游的节日提倡,德宗向官员赐钱,并“永为常式”。n二月一日是中和中和节,始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这是一个个由唐政权创立的节日节日。n据旧唐书记载,该年正月诏书说,德宗以汉代崇祀三三月上巳、晋朝重视九月重阳,皆“与众共乐,咸合当时”;而二月春方发生,“勾萌毕达,天地和同”,为了“俾其昭苏,宜助畅茂”,于是以二月一日中和中和节,代替正月晦日晦日节。这样中和中和与上巳、重阳成为新的“三三令节”,依照旧例,有逢此三三节于曲江赐宴之举。n这个个人为制定的中和中和节,将二月一日前一天的晦日晦日废掉,旨在弥补二月无节的缺陷,不过人为设节也是以一定民俗活动为依据的

17、。n德宗在诏书中说二月一日是“天地和同”之日。所谓“勾萌毕达”是说草木的芽苗都长出了;而“天地和同”也就是阴阳和同、阴阳持中,这是自古以来的思想。n东汉后期产生的道教经典太平经就说:中和中和主调和万物,阴阳要在中和中和,天地阴阳只有沟通中和中和之气,才能相受共养万物。概括地说,就是“天地中和中和同心,共生万物”。所以中和中和节表达的就是天地、阴阳持中中和和同、万物资始的思想。n二月二二月二与龙抬头n选择二月二二月二日的观念,在隋朝至唐初这一时期已经出现。当时孙思邈著千金月令说,二月二二月二日取枸杞煎汤,晚沐,令人光泽,不病不老(遵生八笺卷三引)。n中唐时二月二二月二日有出郊外游玩的春游活动,如

18、白居易有以二月二二月二日为题的诗歌:二月二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描写春游的青年很多,在渡口都排列成一队行走的情形。n从中唐至晚唐的诗人韩琮在题为二月二二月二日游洛源的诗中说:旧苑新晴草假苔,人还香在踏青回。n唐末五代初李绰秦中岁时记记载:二月二二月二日,曲江采菜,士民游观极盛。由上可知,唐代民间有二月二月二二日春游踏青之俗,采菜是其中的一种活动。7、花朝n花朝节所在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或为二月初二,或为二月十二,或为二月十五。n中春花朝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的正式记载始于唐代。唐人所作提要录记载:“二月十五日为花朝。”(明人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引)n二月十五日有

19、“二月半”之称,时值仲春,唐人视之为特殊的日子,中唐以后留下了歌咏是日的诗句。杜甫慈恩寺二月半寓言一首说:“二月韶春半,三空霁景初。”把二月半作为春季之半。n温庭筠以二月十五日樱桃盛开,自所居蹑履吟玩竟召王泽章洋才为题,有“静应留得蝶,繁欲不胜莺”之句,可知二月十五日有赏花戏蝶之举。n再如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诗说:“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表现出对春半与百花的强烈意识。n韦同则仲春赏花一诗也反映了赏花是二月的重要活动。由上可知,中晚唐人对二月十五日有一种中春意识,赏花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二月半中春是同八月半中秋相对应的。中唐诗人徐凝二月望日说:“长

20、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花朝正是基于这种时间的对称意识产生的吧。8、文昌诞n史记天官书记载:“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结合诸家注释和其他资料,可知文昌神信仰基于古人天体自然崇拜以及对宇宙秩序的思考,古人从形状上观察将北斗七星中勺的部分比喻为筐,更重要的是把斗魁戴匡六星与人间社会秩序相联系,赋予主宰人间的功能。并比照人间的政府,视其为天府,系天之精灵所聚,传播天的法度,命名为文昌宫,六星各司其职。文昌六星是一种广义的解释,汉以后流行的文昌则是狭义的看法。n周礼春官谈到大宗伯“燎祀司中、司命”,据郑玄注可知郑众以司命为文昌星,而郑

21、玄认为司中、司命是文昌宫的第五、第四星。n应劭风俗通义祀典司命也把司命作为文昌神,并说“今民间独祀司命”,看来其信仰汉代已在民间相当普及。北宋真宗年间张君房所编道教类书云笈七签也以文昌星神为司命之神。9、上巳n上巳,又称元巳,作为节日特指三月上旬的巳日。此日古代有“祓禊等风俗,三国魏以后,为了便于记忆,“上巳”固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三。n上巳由来:祓禊与求子上巳之巳是十二地支的巳日。劳幹在上巳考提出,用地支系日,可能与腊祭有关,腊祭用戌日是汉代承受秦国的风俗,秦国始为腊是在秦惠王十二年(公元前326年),也可能受到了战国“建除家”择日方式的影响,因为上巳是清洁、清除一类的节令,若用“建除家”的方式

22、计算,三月(辰月)上巳是“除”日,正合清除的意义。n上巳还被解释为求子。孙作云关于上巳节二三事(收入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中华书局1966年)认为,“上巳”的“巳”字即“子”字,“上巳”即“尚子”,上巳的最初意义是为了求子。n上巳节与商族的高媒祭祀、以燕为图腾的原始信仰有关。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族始妣简逖吞鸟卵,因此怀孕生下契。行浴就是祓禊。简逖被奉为高媒神,祭祀她,在后代演变为上巳节的祓禊求子。后代上巳节还有曲水浮卵之戏,也应追溯到东夷诸族以鸟为图腾,传说他们的始妣吞鸟卵而生子的原始信仰。10、寒食与清明、浴佛、端午、夏至与天贶夏至与天贶天贶节是宋真宗利用道教的产物。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

23、,辽兵南下,形势危急,宋真宗在主战派寇准等人力劝下御驾亲征,被辽兵围于澶州,遂订立澶渊之盟议和。此后真宗无意对辽用兵,景德四年大臣王钦若向真宗献策:不用兵而以封禅“镇服四海,夸示戎狄”(续资治通鉴)。即真宗君臣针对契丹人敬畏天命的信仰,用封禅、得天瑞神化宋朝,震慑辽国君臣,使其打消南侵念头(宋史真宗本纪赞文)。n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开始,真宗君臣上演了“天书”降临骗术。六月六日,天书再降于泰山醴泉县。十月,真宗率大臣奉天书到泰山封禅。二年五月初八颁诏:“其六月六日天书降泰山日,宣令设醮,在京、诸州并赐休假一日。”又从欧阳彪之请,于四年正月下诏:“六月六日为天贶节,在京禁屠宰九日。诏诸

24、路并禁。”正式将六月初六命名为天贶节。所谓天贶节,即天赐节。n同年六月六日诏曰:“天贶节日,宰臣亲王于上清宫行香赐会,参知政事一员开宝寺塔行香毕,即复上清宫,宴设。”九日诏:“天贶节日诸路并禁屠宰。”五年又诏:“天贶节一日毋得行刑。”(宋会要辑稿礼五七)由上可见,真宗时代制定的天贶节,政府要休假一天,禁屠九天,停刑一天,官员到道观行香,京城上清宫等处还要建道场。n浴佛节,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辰的节日。n佛诞日有二月初八、四月初八二说。而浴佛活动在四月初八和腊月初八进行,尤以四月初八最为普及,实为中国的浴佛节。11、七夕、中元、中秋、重阳n农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节,佛教在这天要做盂兰盆会,

25、民间将该日作为鬼节,有祭祖等活动。n盂兰盆会盂兰盆是梵语的音译,意为解救倒悬。据西晋竺法护所译盂兰盆经记载,目连看到亡母处在饿鬼中,以钵盛饭送给母亲吃,但食未入口,就变成火炭,母亲未能得食。目连大喊大叫,跑回来禀告佛主。释迦说:你母亲的罪重,不是你一人所能解救的,需要十方众僧威神之力,到七月十五日那天,你当为七代父母、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准备百味五果于盘中,供养十方高僧。佛主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受食,那时目连母亲就可以脱离一切饿鬼之苦。目连报告佛说,凡弟子孝顺者,可否应当设盂兰盆?佛主说很好。盂兰盆经在中国影响很大。n目连救母的七月十五日又是佛教解结夏(又称解结制)之日

26、。佛教于四月十五日开始禁足以护生,即在外行走恐伤草木虫类,于是安居九十天,称为解夏或解制,至七月十五日结束,可以四出行走。七月十五日是众僧功德圆满之期,这天修供,其福可报百倍。因此信佛者在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会,具有庆祝解夏和救母两重含义。二、岁时节日的文化特质n岁时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时间表述,岁是年度周期,时是年度的季节段落。中国民众的岁时观念起源于他们的谋生活动和生活感受,因此岁时既有自然属性又具有人文属性。n岁时节日主要是适应天象、物候自然界的产物,对自然神崇拜与追求和谐,敬鬼神而宠万物。n第一,天人合一的万物圆融。岁时节日主要是适应天象、物候自然界的产物,对自然神崇拜与追求合谐,敬鬼神

27、而宠万物。节日中信仰的神很多,如门神、喜神、路头神、星神、天神、龙神、仓神、真武神、紫姑神、土神、谷神、月神、灶神等等,祭祀神灵有一定的仪式;n古人还盛行节日验占,如立春、上元、中秋等节日用多种方式卜问;还有些对虫蝎的迷信作法,龙头节用炭灰围宅舍,以避虫蝎。用迷信方法却病辟邪也是古人习惯,如上元节走百病,“上巳”折柳辟邪,端午节门插蒲艾、悬门符,身佩艾虎、香囊,儿童戴续命缕等等;许多节日有禁忌,如元旦禁倒秽物于地,二月二妇女忌针。n宗教也影响到节日,如四月八日吃结缘豆,天贶节有翻经会;还有乞巧等特殊仪式,充满了万物有灵的神秘性。人们主动适应自然是为了顺利生活。所进行的禳灾、求吉活动,早期信仰成

28、分重,逐渐演变成一种形式,后世主要是传承,神秘性让位于娱乐性,遂使岁时节日充满了生活情趣。n娱神活动很早也表现出娱人的强烈色彩。观社火、看烟花、赏龙灯、踏青、竞渡、放风筝、打秋千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年节工艺美术品更是琳琅满目,春联、剪纸、年画等等美不胜收。追求与自然的合谐,表现为对生活的热爱。n第二,祖先崇拜的人文倾向。岁时节日风俗具有浓重的崇祖色彩,很多节日以崇祖为主要事项,元旦、清明、中元、寒食诸节的特点都是崇祖,其他不少节日也有程度不同的崇祖内容。崇祖与生殖崇拜也密切相关,“上巳”春游,中秋节的摸秋、送瓜,上元节北京正阳门摸钉的祈子行为,实际上是为了祖先的香火。中国的节日可以说是“每逢佳节

29、倍思祖”,人们“抚时序之代兴,感吾亲之长往,为人子者,能无风木之悲乎!”(福格听雨丛谈卷六)n于是为祖先“解炎热”,“送寒衣”,焚香化楮,时享不断,家里供神牌,野外祭坟墓,定时间,有仪式,毕恭毕敬。聚族而居地区,祖先崇拜更为强烈,祭祀的祖先世代远,无论是祠祭还是墓祭,大祭祖先均是在节日进行。对于死去祖先的尊崇,也表现在对存世尊长的敬重,重要节日照例要行跪拜礼。n祖先崇拜还表现在重视人际关系的调适,团圆、拜年、串亲加强亲族联系,邻里互相友爱。重视人际关系也就是看重现实,对于神的信仰和崇拜是为现实生活服务,节俗洋溢着入世的精神。实际上,节俗的崇祖特色是孝道伦理观念的体现。n再者,节日习俗中融入了人

30、们的生活经验与信仰。如五月五日端午节,被古人视为恶月恶日,“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对付恶月恶日的方法是以药克毒,所以有端午采药、制药、曝药、焚药等俗。我们今天流行“药浴”,其实古人早已有端午采药煎汤沐浴的习俗,可谓源远流长。n最后,节日习俗中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中秋节值收获季节,容易使人联想到人的生育问题,因此有“送瓜”习俗:“人有艰嗣者,戚友取南瓜,以一父母俱存、兄弟众盛之稚子,着衣冠乘马捧瓜,后以一人持枣树枝,挂香数百炷,鼓吹送至其家。”n正月十五上元节吃的元宵,形状仿月亮为圆形,寓意家人团圆。n二月二的煎饼,意为通过把饼煎来煎去、翻来翻去,以震慑春天萌动的害虫。n还有正月

31、十六的“走百病”、晦日的“送穷”、二月二的“迎富”等习俗,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n总之,中国岁时节日也印证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西方人强调人与自然对立、重视自我价值观相对,中国人力求顺应自然及把握人际关系的差序。因此,在西方,岁时节日充满热情奔放的狂欢气氛;而中国的岁时节日则表现出平和、含蓄的民族精神。三、岁时节日的形成n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岁时节日的形成及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n岁时节日的形成是各种复杂文化因素互动的结果,长期稳定的农耕经济结构与家族组织积淀出岁时节日文化,使岁时节日得以发挥其功能。n岁时节日

32、的形成,有两项必不可少的要素:n一是有相对固定的节期;n二是节期中有特定的民俗活动。n节期的选择、节俗活动的形成与发展,显示出自然规律对人类生活的制约及人对自然的适应与把握。下面从两个角度谈岁时节日的由来。n1、节期的最初选择n我国的岁时节日系列,节期的最初选择与确立,是以天文、历法的知识为基础的。n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产生要求掌握准确的农事季节。而在上古时代,人们还没有完善的历法与计时工具,只能依靠对天象、气象和物象的观察来决定农时、指导生产、安排生活,即所谓“观象授时”。所以我国古代天文知识发达甚早。n对天象的观测及纪录,使人对天象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有了认识。n日月运

33、行的规律,形成了人们对时间的量度观念。n历法发明以后,人们继续以天象、物候来检验历法的准确度,不断地充实、完善它。n2、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岁时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n节俗活动产生的最初根源,是一个简单而又永恒的推动力:即人们祈望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岁岁平安。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日风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观念直接相关。n一是自然崇拜。对日月星辰的崇拜、对土地及土地神的崇拜等。n二是灵魂崇拜。古人相信人有灵魂,人死之后,肉体不复存在,灵魂却不消失,灵魂具有超人的能力,可以变化形态,暗中对人起作用。n三是各种节日习俗还与古人的迷信、禁忌、巫术观念密切相关。古人相信征兆,认为吉凶祸福,必有前

34、兆。日、月、星、风、雨、云、雪、雷等诸般自然现象均被当作征兆对象。古人根据各种兆象,预测未来事物,于是产生了占卜。n为了消灾远祸,防患于未然,古人有很浓的禁忌观念,体现在节日中,便形成许多禁忌习俗。n由此可见,岁时风俗源自上古。如果说,原始信仰是节日风俗产生的土壤和温床,那么祈望人寿年丰则是岁时节日的人生寄托,是节俗形成的原发动因。关于现代节日n现代节日,指的是近现代才产生的节日。这些新节日,多是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或是在某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一些纪念日或社会公共活动日。n只是因为他们也是以年为周期,循环往复,且各有特定的活动内容,因而具有了“节日”的形态,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节日”的功能。n

35、如五月一日的“国际劳动节”等现代新节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体现着时代变革过程中,人类为争取自由解放和一切合法权益的奋斗精神,展示着人们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尊重知识、敬老爱幼、尊重妇女、保护环境、造福后人的新的时代风尚。四、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n1、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节期选择本身,便是农业社会生产、生活规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与春种、夏锄、秋收、东藏的生产性节律响应,民间节日中,也就有了春祈、秋报、夏伏、冬腊的岁时性生活节律。n新岁开春,万物复苏;但冬土乍开,农事无多,农家生活相对闲适。人们祭天敬祖、鞭春劝农、拜大年、赏花灯、闹社火、过花朝、感应春气萌动,踏

36、青郊游。通过一个个春的节日,频频种下希望的种子,祈盼着秋天的好收成。n入夏,农事渐忙,少有闲暇;且冬谷既尽,宿麦未登,青黄不接,更兼炎夏暑热,疾病易生。故端午习俗主要以驱邪避瘟、除恶去毒为生。盛夏酷暑,更有“曝暑”“伏闭”等驱、避之俗。n金秋时节,新谷登场、瓜果成熟。人们怀着丰收的喜悦,秋社报赛、荐新祭祖、拯孤照冥、团聚赏月、饮酒登高。既是报答神明,也是慰劳自己。n秋去冬来,大田农事告竣。仓廪丰足,猪羊满圈。人们整米磨面、酿酒烧肉、“送寒衣”、“履尊长”、“数九”、消寒、饮酒“扶阳”。直至喝完“腊八粥”,又开始准备“忙年”新一轮的循环又开始。n2、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我国是一个贵人伦、重亲情

37、的国度。传统节日中的诸多节俗,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特点。n岁节祭祖,几乎是所有节日不可或缺的内容。人们通过各种节日祝祭活动,表达后辈的孝思欲坠年,反过来,这种绵延不断、周而复始的岁节礼俗又不断地强化和巩固着人们的家族意识、血缘亲情。n3、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节日丰富的缘起,与各种原始信仰有关。n最早的节俗活动,意在敬天、祈年、祛灾、避邪,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前,禁忌、迷信、禳解等观念及活动在节俗中依然占主导地位。到后来,节日就逐渐从避忌、防范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而成为人神共欢的日子。隋唐以后,节日习俗也以极快的速度向娱乐方向发展。n在现实生活中,岁时节日虽已基本失却了早先的信仰内核,

38、但许多传统节俗却依然存活在民众之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深刻多样。五、岁时节日文化阐释举隅n1、刘魁立: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身份的标志我们的传统节日同其他一些国家以宗教纪念日为核心的节日体系有极大的不同。这种历史积淀的群体性的庆祝活动,其核心功能在于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亲族团结、社会和谐,培育人们美好情操、发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n这些节日在一年的周期中具有严整的分布,循环往替,成为错落有致的体系,而且内涵丰富、多彩多姿。无论是在植物符号方面(春节的梅花、水仙,清明的柳枝,端午的菖蒲、艾蒿,中秋的丹桂,重阳的菊花),食物符号方面(春节的饺子、年

39、糕,上元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以及居室装饰和衣物配饰符号等方面,都各具特色。n在不同节日里还伴随着各自特有的色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诸多竞技和游艺项目(旱船、秧歌、龙灯、高跷、拔河、划龙舟)。严整的体系,丰富的内涵和无与伦比的多姿多彩,使得具有悠久历史而延续至今的民族传统节日历久而常新,装点着、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是广大民众心中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欢乐之歌。n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文化,处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比如,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曾经是一个时间的节点;唐代以后,清明节成为集扫墓祭奠已故亲人和踏青春季郊游两者于一身的盛大活动时间;到了今天,它更增加了民族的和国家的内容。n我们的传

40、统节日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元素之一。这里包含着我们群体的价值观,它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使我们在情感上产生一种向心力。我们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标志,是我们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有益贡献。2、清明节的三重境界:清明节的三重境界: 天地、社会与心灵清明天地、社会与心灵清明清明应该有三重涵义:一是天地自然的“清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二是心灵境界的清明,人们通过祭扫,获得的是心灵的净化与“清明”。第三,也是人们最易忘却的,却是“政治清明”。n春秋战国之时,晋文公重耳当政前曾被迫害流亡,是介子推在他饥饿濒亡之时,割股肉救了重耳,当晋文公希望报恩,试

41、图让归隐山林中的介子推入朝为臣之时,这位舍命救主者却与母亲坚辞不受其报,晋文公只得命令部下放火烧山,以为这样就可以使介子推与母亲出山,但最终母子俩却抱木被焚,只在山洞中留下一首给晋文公的诗篇:n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n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n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n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n一首诗里出现了三次“清明”,他只想告诉新君王,自己当年救助他,并不是希望获得荣华富贵,而只是希望新的君王能够经常“自省”,而他对君王的谏言,会以无形的力量来传达,他以死来谏君王,要勤政于民,问政之时要“清明复清明”。n“清”就是法制与规章明晰,就是清廉而无贪腐;“明”则

42、是光明正大,阳光政治,而不将公权在暗中运作,造孽于民。n晋文公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设庙以祭之,每年清明这一天都会亲临介山祭祀介子推,表达感恩与省思,但一个献身者只能感动一个君王,只能让一代君主“清明”,如何保证朝朝代代君王清明,用什么方式来保证,先人们并没有去探询,也没有找到一个制度来加以保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清明节,也是一个政治清明的节日,天地清明(自然)、心灵清明(人心)、政治清明(社会),这是清明节的三重境界,借着清明节这样的日子,让我们共同省思我们节日文化的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人文意蕴。n3、春节习俗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的总春节习俗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的总结分析结分析第一,

43、春节的哲学意义春节是夏历一年的开端。夏历作为一种阴阳合历,它的制订是兼顾太阳和太阴月亮的运行情况。这体现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追求阴阳调和的思想境界。阴阳和谐,才能生生不息。正月初一是个朔日,月亮即将从三十日的“晦”走出,重新显现。正月是太阳从南逐步返回、大地即将回春的时刻。n总之,是阴阳双方重新结合的开端。不仅是春节,其他节日如夏至、冬至、中秋等等也都和阴阳和谐的哲学观念和价值观密切相关。而阳历是无法体现这种传统哲学观念的。使用阳历替代夏历,要付出很大的文化代价。n第二,春节燃放鞭炮象征着时间的新开端放鞭炮还隐含着混沌初开、宇宙起源的象征意义,只是这种象征意义深藏在民众的潜意识之中,不为人们所

44、直接认识而已。鞭炮的形状、声响和结果都与混沌神话一致。三国时代徐整三五历纪云:“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在这段最具经典意义的宇宙起源神话中,类似于鸡蛋这样一个封闭体的混沌被打破,天地由此开辟。而竹筒和鞭炮就像混沌一样具有封闭形状;竹筒被烧而炸裂,鞭炮被炸而粉碎,清烟上升而为空气,其他较重物体落而在地,也仿佛混沌初开、天地分离的瞬间。n所以,放鞭炮习俗实际上是模仿开天辟地的过程。了解了这一层象征意义的存在,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放鞭炮(或爆竹)总是春节第一件事!n宗懔荆楚岁时记说“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王安石元日诗说得更加清楚:“爆竹声中一岁除”

45、。现代人在除夕之夜彻夜不眠,等待着初一零点的到来,并随即点燃自己的鞭炮,其他习俗活动都放在其后。原因在于天地开辟是一切一切的起点,只有在完成了象征天地开辟的放鞭炮仪式之后,其他仪式才有可能去象征别的事物。总之,放鞭炮标志着春节开始的时刻(即除夕午夜子时到来之际)正是宇宙开辟那一刹那。n第三,初一画鸡和初七人日习俗是创造万物的象征据叶舒宪先生的考证,我国古代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存在着神灵在七天之内依次创造动物与人类的神话,这种神话直接影响到春节的习俗。现在民间年画中出现的鸡被民众说成是谐音“吉”,其意义和过去比实在相差太多了。接受这种意义的人也很少,画鸡在年画中已经越来越少见。由此可知,单纯的“吉

46、利”含义根本不足以长期支持这种习俗形式。n第四,春节是人类文化生活开端的象征春节祭神、拜祖、拜年是对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重新确证,即对于人类作为一个文化存在的确证。换句话来说,这些仪式乃是我们中国文化开端的象征。在上一段中所论述的人类起源,只是说明了人的自然起源。人类当然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存在,他还必须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有自己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n春节祭神、祭祖是对国人传统信仰的全面展示与重新确证!作为孤独于世的人们由此建立起人神关系,获得神灵的庇护。这是我们宗教文化开端的象征。春节所祭的祖灵也很全,总是从家族始祖开始,囊括一切祖灵。n春节拜年则是人伦道德的体现。大臣为皇帝朝正,下级官员向上级拜

47、年,晚辈为所有长辈拜年;而皇帝赏赐大臣宴饮、乐舞,长辈赏赐晚辈压岁钱。表面看来,繁文缛节,不胜其烦。但是这一拜一赐之间,长幼尊卑等基本人伦关系与相关的道德规范就得到重新确认。其意义非同一般!这是伦理道德建立的象征!n通过以上这些仪式,传统中国人的人神关系、人伦关系得到新的确证,于是自然人作为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完整的生命存在中国人就得到确认,他们的人生就得到了意义。n第五,春节是人生新希望的象征由于春节成为一切开端的象征,所以春节的一切行为(包括日常行为)也都具有象征性、仪式性,具有决定在新的一年里命运如何的意义。春节时住的房子要装饰一新。穿的衣服也必须是全新的,据说这样新的一年里才能总有新衣服

48、穿。吃的饭要有剩余,以求“年年有余”,为此还产生了把鱼作为重要主题的年画。表面上看,春节期间似乎浪费太大。其实,春节的“铺张浪费”行为是一种文化象征!象征着未来的生活就象现在一样丰盛!n春节不能说倒霉的话,孩子打碎了碗,也不能责备,要说“碎碎(岁岁)平安”。消除过去的一切不幸,迎接充满希望的未来所以,春节实际上又是我们除旧布新的机会,是我们表达美好愿望的机会。n总之,我们的祖先根据自己独有的“阴阳和谐”观念发现了早春时节一个原本普普通通的看不见月亮的日子的价值意义开端,于是把它确定为自己历法制度中一年的开端,这就是春节。n此后,人们陆陆续续创造了神话和种种仪式行为来标志这个开端,说明这个开端。不同的社会阶层按照自己的理解,赋予春节不同的文化意义。但是,春节的全部传统意义都是围绕着“开端”而存在的:宇宙的诞生、万物的起源、文化的建立、新生活的开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