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汽车展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8665526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汽车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世界汽车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世界汽车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世界汽车展史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世界汽车展史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汽车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汽车展史(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世界汽车发展史世界汽车发展史History of the World Automobile目录1汽车对经济的作用2汽车的分类3世界汽车发展史4世界汽车工业中心的演变5结束语汽车对经济的作用汽车对经济的作用1.汽车工业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汽车工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在10%20%,而我国2005年汽车产业仅占GDP的2%. 2009年中国国产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然而无论从车辆研发、技术革新等各个方面都与强国差距甚远。2.汽车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汽车工业的发展将

2、有力地带动交通、能源、冶金、制造、化工、电子等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德国,大约1/7的就业岗位和1/4的税收收入来源于汽车工业和相关行业。中国汽车产业和上下游产业加在一起,每年产值超过了4万亿人民币,从业人员超过了3000万。而美国9个工人中就有1人与汽车制造、驾驶或者维修有关。 我国十大支柱产业中汽车产业列第二位。3.汽车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使人们脱离了对公共交通工具的依赖,更自主地把握时间,生活更加便捷与舒适,提升了生活品质。 汽车的分类汽车的分类一、原来我国的汽车分类根据原国家标准GB/T3730.11998规定:按用途不同,汽车分为

3、:1、普通运输汽车。包括轿车、客车和货车微型轿车 L 1.0 普及型轿车 L 1.6 中级轿车 L 2.5 中高级 轿车L 4.0 高级轿车L4.02、专用汽车。(1)作业型专用汽车。售货车、救护车、消防车、环卫车、电视转播车、工程车等。(2)运输型专用汽车。厢式货车、冷藏车、自卸车、罐车、集装箱货车、挂车和半挂车等。3、特殊用途汽车。(1)竞赛汽车。F1和汽车拉力赛车(2)娱乐汽车。旅游房车和高尔夫球场用车二、现在中国通用的汽车分类标准加入WTO后,我国汽车工业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原有的汽车分类标准已经不能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要求,2001年我国颁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

4、B/T3730.12001.新国标在按用途划分的基础上,将车辆分成两大类,建立了乘用车和商用车概念。1、乘用车(不超过9座)(1)普通乘用车 (2)活顶乘用车 (3)高级乘用车 (4)小型乘用车 (5)敞篷车活顶与敞篷的区别:1.定义不同。中国乘用车分类中活顶乘用车指车顶至少有两个位置,第一个位置封闭,第二个位置开启或拆除.敞蓬车指车顶至少有两个位置,第一个位置遮覆车身,第二个位置卷收或可拆除;2.车型不同,前者包括顶可拆的吉普和客车;后者一般专指轿车。 (6)仓背乘用车 (7)旅行车 (8)多用途乘用车MPV:Mini Passenger Van,本意是小型乘用厢式车,后来由法国雷诺公司对这

5、种车型进行了改进,把折叠的概念引入了第二和第三排座椅,所以从那之后MPV便引申为Multi Purpose Vehicle,强调了多功能性,是集轿车、旅行车和商务车于一身的车型。 SUV是英文Sports Utility Vehicles的缩写,意思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 SRV是Small Recreation Vehicle,“小型休闲车”,一般指两厢轿车,比如上海通用赛欧。 (9)短头乘用车 (10)越野乘用车 (11)专用乘用车(包括旅居车、防弹车、救护车、殡仪车) 防弹车 救护车 2、商用车是指除乘用车以外,用于运载人员、货物以及牵引挂车的汽车。又可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 世界汽车

6、发展史1、汽车的诞生在汽车出现以前,人们尝试利用机械作为动力来驱动运输工具。1765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工业时代正式到来。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古诺发明了一台蒸汽汽车。 1865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机动车安全法规红旗法。1866年,德国工程师奥托成功研制出在动力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活塞式四冲程奥托内燃机”,他的发明是继蒸汽机出现之后,对人类的又一巨大贡献,为汽车的发明解决了最关键的技术难题,为汽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用一台两冲程单缸0.9马力汽油机研制成第一辆三轮机动车,这被公认为世界上的第一辆现代汽车。此车具备了现代汽车的 一些基本特点:火

7、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柄。 与此同时,德国人戴姆勒与迈巴赫合作,在1886年研制成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四轮汽车。人们把1886年作为汽车元年,本茨和戴姆勒则被尊为汽车工业的鼻祖。 1926年6月29日,戴姆勒和本茨的公司合并成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所生产的汽车都命名为梅赛德斯奔驰。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后生产的梅赛德斯奔驰K型车 1891年,法国人勒伐索使汽车的设计脱离马车的设计,奠定了现代汽车的设计雏形,揭开了汽车时代的序幕。本哈德又加装了风挡玻璃,设计了后厢和车篷。(现在“标致”的前身)1895年勒伐索设计出世界上最早装有充气轮胎的标致汽车 19

8、99年,“世纪之车”评选委员会宣布,福特T型车当选为“世纪之车”(25名为,路虎的MINI,雪铁龙的DS19,大众的甲壳虫,保时捷911) 在T型车出现之前,汽车只是少数人的奢侈品。1908年10月1日,福特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T型汽车。由于物美价廉、简单实用,掀起全美狂潮。汽车成为大众化商品。1913年,福特汽车制造厂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为工业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转变。为后来汽车工业提供了楷模。为提高生产效率,福特于1914年1月5日宣布将工人工资提高一倍,实行“8小时5美金工作日”制,工人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当年就制造了73万辆,雄踞全球汽车业之首。1925年10月30日当天

9、生产了9109辆,达到每10S生产一辆,大批量、标准化生产使成本急剧降低,(1923年T型车曾降至265美元)汽车开始成为普通的交通工具。而T型车被誉为“历史性的平民汽车”,成为了美国汽车史上第一部经典作品。19081927短短19年间,T型车生产超过了1500万辆。 1933年希特勒要求大众公司生产一种大众化汽车,保时捷博士便设计了一种外形类似甲壳虫的汽车,由于二战的原因,直到1949年才真正批量生产并畅销世界各地。 1972年2月17日,第15,007,034辆甲壳虫出厂,打破了福特公司T型车保持的生产纪录。 1973年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汽车。1978年1月19日,德国本土生产的最后1辆甲

10、壳虫汽车在Emden下线。 1981年5月15日,第2000万辆甲壳虫汽车在大众汽车公司位于墨西哥的Peubla工厂下线。这是汽车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世界纪录的诞生。迄今为止,甲壳虫累计产量已超过2130万辆。 世界汽车工业中心的演变一百多年的汽车发展史表明:汽车诞生于德国,成长于法国,成熟于美国,兴旺于欧洲,挑战于日本。欧洲是世界汽车工业的摇篮。德国人发明了汽车,而法国人促进了汽车的最初发展。1891年,法国人阿尔芒.标致首次采用前置发动机后驱动形式,奠定了汽车传动系的基本构造。1898年,法国人路易斯.雷诺将万向节首次应用于汽车传动,并发明了锥齿轮式主减速器。 l美国第一

11、次变革: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推出T型汽车,发明了汽车装配流水线,使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从欧洲转向美国。l欧洲第二次变革:欧洲通过多品种的生产方式,打破了美国汽车公司在世界车坛的长期垄断地位,使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从美国又转回欧洲。l日本第三次变革:日本通过完善生产管理体系形成精益的生产方式,全力发展物美价廉的经济型轿车,日本成了世界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使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从欧洲转到日本。在百余年的汽车发展史中世界汽车业经历了三次巨大变革。 日本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丰田和日产均创建于1933年。1966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为汽车普及创造了条件。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公司,将“全面

12、质量管理”、“及时生产系统”两种新型管理机制应用于汽车生产,日本汽车业迅速崛起,日本汽车以节能和廉价风靡全球,1968年,日本汽车年产量达到30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到1980年,日本汽车年产量达1100万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第一生产国,创造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奇迹。丰田公司生产的AA型轿车 并购狂潮 20世纪末期,世界各大汽车厂商为抵御市场风险,扩大市场占有率,纷纷采用强强联合的方式进行横向的并购重组。1998年奔驰公司收购克莱斯勒公司,组成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1999年福特收购了沃尔沃公司同年,法国雷诺收购了日产汽车2009年,保时捷完成了与大众汽车的合并 结束语进入21世纪,为占领未来的汽车市场,许多公司把各种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中,使汽车业日趋自动化、电子化,低碳、绿色环保、开发新能源被日益重视,相信汽车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