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6气管切开吸痰术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06MB
约28页
文档ID:568648989
6气管切开吸痰术_第1页
1/28

气管切开吸痰术 •吸痰的目的•吸痰的时机•吸痰评估•湿化气道 •吸痰方法•吸痰注意事项•吸痰并发症的理•吸痰流程 吸痰的目的 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干结阻塞气道,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坠积性肺炎、肺不张等 吸痰时机1 呼吸音粗,有痰鸣音;2 频繁咳嗽;3 呼吸频率加快; 4 血氧饱和度下降;5 呼吸机气道高压报警 听诊部位1 支气管呼吸音 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 7颈椎及第1、2胸椎;2 肺泡呼吸音 大部分肺野; 听诊部位 3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胸骨两侧的第1、2肋间,肩胛区第3、 4胸椎水平及肺尖前后 湿化气道 气管切开后,人体上呼吸道失去了温加湿功能,同时每天正常人气道失去300-500ml,切开后气道与外界直接相通,失水量显著增加,这样会使气道干燥,痰液粘稠,以至于阻塞气道引起窒息 湿化液的选择1、无菌注射用水,是低渗液体2、生理盐水,系等渗液3、5%氯化钠溶液,系高渗盐水。

4、a-糜蛋白霉稀释液 湿化液的选择5、联合使用:用灭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50ml+a-糜蛋白霉1支+庆大8万u+d.x.m.5mg气管内滴入,每次2-5ml6、湿化液加1.25~1.5%的SB:为碱性溶液,有皂化作用,在局部形成弱碱性环境,使痰痂软化,变稀薄,易于排出7、0.45%NS 正确的吸痰方法 1、试吸后,将吸痰管插入气管至有阻力处,上提1~2cm,立即按闭侧孔即可吸痰吸痰时应轻柔旋转提吸,时间小于15秒,吸痰后冲管,根据情况重复吸痰 正确的吸痰方法2、吸引管的冲洗 应该是每吸引一次更换一次吸痰管,但如果用防污染的吸痰管,在每次重新吸痰的时候应将吸痰管冲洗干净,去除管内残留的分泌物,再行插入 正确的吸痰方法3、吸引与注入湿化液的先后和间隔时间 如果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可向气道内注入2~3ml湿化液再行吸引;分泌物多时,可先吸引再湿化在吸引 吸痰的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2、用呼吸机患者吸痰前后吸纯氧2分钟;3、注意吸痰时间小于15秒,轻柔向上旋转提吸; 吸痰的注意事项4、先吸气管,再吸口鼻腔;5、对呼吸道粘膜敏感者,为减少刺激性呛咳,先向气管注入少量利多卡因,以减少反应。

吸痰并发症的护理1、肺不张:选择的吸痰管应不超过插管的1/2吸痰后应采用控制性膨肺改善缺氧和肺不张2、误吸:体位(吸痰时,患侧在上,平时取患侧卧位和头高位);彻底排痰;建议餐后30分钟再吸痰 吸痰并发症的护理3、气道粘膜损伤:避免吸痰管太粗,负压过高,吸痰时间过长,动作粗鲁等4、继发感染:严格无菌技术,把好无菌物品关5、心律失常和低血压:刺激迷走神经所致,停止吸痰及时处理 吸痰并发症的护理6、支气管痉挛:可向气管内滴入2~3ml利多卡因7、气道湿化并发窒息和淹溺性肺水肿:掌握好气道湿化液的量及时机8、血氧饱和度下降:停止吸痰、吸纯氧或提高吸氧浓度 吸痰流程 1、评估患者是否需要气管内吸痰2、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吸痰流程 3、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一套、无吸痰管、无菌手套、纱布、生理盐水、无菌缸2个、湿化液、手消毒液、听诊器、无菌巾、无菌镊子一把、5ml注射器、无菌空瓶子一个、必要时备呼吸气囊和氧气 吸痰流程4、正确连接吸痰装置中心吸引:安装负压吸引瓶(瓶内装有少许水);电动吸引器:打开电源,储液瓶放少许水,安装储液瓶和安全瓶。

连接吸引管,将盛消毒液的瓶系在床栏上 吸痰流程 5、核对患者,清醒者,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吸纯氧 6、开启吸引开关,检查性能 7、调节负压(成人:100~200mmHg;小儿80~100mmHg) 8、湿化气道连接吸痰管,试吸 吸痰流程9、将吸痰管插至有阻力处,上提1~2cm,立即关闭侧孔提吸吸引后冲管,手套包裹吸痰管放入医疗废物垃圾袋10、湿化气道,连接呼吸回路,吸纯氧11、评估口鼻腔情况,同法吸引口鼻腔分泌物吸引后冲管将吸引管插入无菌空瓶内 吸痰流程12、手消毒液擦手,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呼吸频率评估吸痰效果13、整理床单元,整理用物,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洗手记录 爱伤观念贯穿吸痰全过程 附:吸痰的具体操作步骤 交流评估——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查对——用呼吸机者打纯氧连接吸引管——打开负压吸引——检查性能——调节负压表——打开无菌盘(——湿化气道——倒试吸液——铺无菌巾——准备吸痰管)—— 右手戴无菌手套——接吸痰管——试吸——待2分钟纯氧结束——取呼吸机管道放于无菌巾内——无负压至有阻力处——上提1~2cm——旋转提拉吸引——冲管——手套包裹吸痰管丢弃——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再次吸引——湿化气道——接呼吸机管道——打纯氧—— 再次评估口鼻腔情况——取吸痰管——试吸——吸口腔——冲管——根据情况同法吸引鼻腔——将吸引管插入无菌盘——擦口角分泌物(神清者交流)——评估吸痰效果——去无菌巾——整理床单元——整理用物——倾倒试吸液——铺好无菌盘——关闭负压——交流——洗手记录 谢谢! 结束语结束语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