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金匮课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8648485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金匮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金匮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金匮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金匮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金匮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金匮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金匮课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1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 本篇围绕脏腑病变,论述了五脏风寒、五脏死脉、三焦各部病证,及积、聚、谷气等疾病。本篇残缺脱简较多,如论五脏风寒条文中缺肾中风、肾中寒、脾中寒,论三焦竭部条文中缺中焦竭。在治疗方面,除肝着、脾约、肾着有方药外,其他病证均有论无方。 五脏风寒,即五脏中风、五脏中寒。从其证候看:五脏中风,多属阳证、热证、实证;五脏中寒,多属阴证、寒证、虚证。故风寒二字是借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病因与病证。五脏风寒的发生,可由外界风邪或寒邪侵入某脏;也可由五脏本身机能失调或七情不遂,致寒热内生。 五脏中风、中寒与伤寒

2、论太阳中风、中寒不同。太阳中风、中寒系风寒束表,营卫失调或经气不利,而五脏风寒寓义广泛。 另外,五脏中风,亦非中风病,中风乃正气亏虚,外邪诱发致经脉痹阻,出现猝然昏倒,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的疾病,与此有严格区别。2肝着肝着【原文】【原文】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臣亿等校注本旋覆花汤方,皆同。(7 7) 【主症】 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即患者常用手按揉叩打胸部,甚至常欲人足踩踏其胸上,可伴见胸胁痞闷不舒,甚或胀痛、刺痛,善太息。本病初期有喜饮热现象。 【病因病机】 为邪气侵袭于肝,使肝之经脉气血凝瘀,着而不行。 肝主藏血,性喜条达疏泄,其脉布胁络胸。若风寒湿中于肝,

3、肝疏泄失职,气血凝瘀,则其人常欲蹈其胸上,使气机舒展,气血暂通。 本病初期的但欲饮热现象,是邪气初郁气分,饮热亦能使气机稍通,缓解胸中苦闷。 若其发展,出现肝之经脉气血凝瘀,虽饮热亦难以缓解。 3 【治法】 行气活血,通阳散结。 【方药】 旋覆花汤: 旋覆花咸温,能理气解郁,宽胸开结, 擅长通肝络而行气血;方析 新绛(即茜草)苦寒入肝,活血化瘀通络; 葱白辛温通阳散结。 诸药合用,可气行血行,阳通瘀化,肝气条达。 【讨论】 关于旋覆花汤中的新绛,陈修园金匮方歌括曰:“查本草无此名,按说文绛大赤也;左都赋注绛草也,可以染色;陶宏景曰:绛茜草也”。带有赤色的草药除茜草外,尚有红花、苏木等药。茜草、

4、红花、苏木都有活血通脉作用,临床用该方时可选用之。参考:参考: (1)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旋覆花汤的发挥:叶氏治胁痛擅长辛温通络辛温通络(治阴邪居络)、温柔通补(、温柔通补(治络虚有寒)、辛泄通瘀、辛泄通瘀(治络瘀气滞)诸法。认为络病用药应以辛为主,以润为辅,“酸苦甘腻不能入络”,补应通补,功应缓攻,用药离不开流动活泼之品。 (2)陶葆荪用通窍活血汤治愈1例“常欲人足蹈其胸”的患者。王清任用血府逐瘀汤治愈“胸任重物”。4脾约脾约 【原文】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15) 【主症】 大便坚硬,小便频数量多,趺阳脉浮而涩。 【病因病机

5、】 为胃热气盛,脾阴不足。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此指脾与胃的生理关系。脾约指脾与胃的病理关系。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受到了胃热的约束,脾又不能为胃行使津液,而津液偏走膀胱,肠道失之津液濡润,故大便坚硬,小便频数量多。趺阳脉浮而涩,浮是举之浮而有力,属阳脉,为胃热气盛;涩是按之涩滞而不流利,属阴脉,为脾脏津液不足,故浮涩之脉既反映了脾约脉症,又揭示了脾约的病理。 【治法】 泄热润燥,缓通大便。 【方药】 麻子仁丸 麻子仁、杏仁润燥滑肠,杏仁又可通过宣肺,方析 使津液布散而达间接通便; 芍药微寒酸敛而质润,能滋阴泄热,和脾胃; 大黄、枳实、厚朴泄热导滞,攻下通便。

6、 炼蜜和丸,既可滋阴润燥,又能以其甘缓之性,使整个方成为缓下剂。本方也可将药量酌减,变丸剂为汤剂服用。5【讨论】 脾约病麻子仁丸与阳明病三承气汤鉴别。 脾约以大便坚硬,小便频数量多为特征,其大便虽坚硬,但不甚急迫,故用麻子仁丸润下通便;阳明胃肠热结者,一般具有腹满痛,大便不通,甚至潮热,谵语等,病情急迫,故用三承气汤急下泻热通便。 麻子仁丸滋阴润下通便法,是内经“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治法结合应用的典范。对后世的“增水行舟”法及温病学家增液承气汤的提出有启发。 除此,方中配杏仁令人深思,其意大约有二:一是肺主宣化布散津液,肺气得宣则津液行,津液行则肠燥得濡,燥屎得行;二是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

7、通则大肠之气亦通,气行便通,理之必然。6肾着肾着 【原文】 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 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16) 【主症】 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即以腰部肿胀沉重即以腰部肿胀沉重冰冷为其主要特征。冰冷为其主要特征。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于身劳汗出,而久居潮湿之地;或涉水冒雨;或水中作业,使衣里冷湿,寒湿之邪浸入腰部,阳气痹着不行。 腰为冲任督带之要会,寒湿之邪浸入腰部,则影响督脉通达阳气,同时带脉约

8、束诸脉的功能减弱,则寒湿之邪更易下注,故以腰部肿胀沉重冰冷为其主要特征。 本证病位在躯干下部,虽名肾着,但肾及其他脏腑尚无病变,仅为寒湿之邪痹着于肾之外府腰部,所以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 【治法】 散寒除湿。 【方药】 甘姜苓术汤 干姜、甘草温中散寒; 茯苓、白术健脾利湿。 诸药合用,能使脾阳振奋,腰部水湿得以运化。7积、聚、榖气积、聚、榖气 【原文】问曰:病有积、有聚、有榖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榖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榖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

9、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20)1.积证积证 【主症】 体内积块形征可验,推之不移,疼痛部位固定,脉细而附骨。此病程较长,多属血分病。 【病因病机】 积病发于五脏,多为气血凝积所致。若某脏气血凝积,日久不解则可形成积块。因气血凝积,鼓动无力,故脉来细而附骨。 【治法】 活血化瘀,佐以行气。 【方药】 可用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桂枝茯苓丸等方随证治疗。 【讨论】难经五十六难记载,五脏之积为:“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

10、。”可供参考。 金匮要略提出比较典型的癥积有虐母,方用鳖甲煎丸;妇人宿有癥病,方用桂枝茯苓丸。大黄蛰虫丸治疗虚劳干血,也可治癥。此“三丸”方给后世治疗癥病奠定了基础。82.聚证聚证 【主症】 体内聚块时聚时散,发作有时,展转痛移,或胀痛攻窜,部位不固定,聚块推之可移。此病程短暂,多属气分病。 【病因病机】 聚证发于六腑,多为气机不通,气滞成聚。气滞可因情志不遂;或宿食燥屎内结;或由痰饮、蛔虫阻滞;或阳虚寒凝等。诸种因素均可影响气机不通而成聚证。若气机通畅,则聚证自消。 【治法】 通腑行气。 【方药】 根据不同证候,可参考应用腹满寒疝宿食病等篇的方剂。 3.榖气榖气 【主症】 胁下痛,按摩则疼痛

11、暂缓解,但稍缓则又复发。 【病因病机】 为水谷之气壅塞于胃,肝气郁结不舒。按摩能疏通气机,消散壅滞之谷气,故按摩则胁下疼痛暂解,但稍缓则气又复结而疼痛再次发作。 【治法】 以理气为主,佐以消食。 【方药】 可用枳术汤加川楝子、陈皮、麦芽、莱菔子等药。 【讨论】 积与聚体内皆有肿块可稽,其病理变化与五脏六腑病理变化联系紧密,五脏藏精血而不泄,病则易积;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病不通则易聚。但积与聚也可并发,若气血凝积,则易形成气滞而并发聚;若气滞不通,则易致气血凝聚而成积,故临床常积聚互见而混称。榖气与宿食均与饮食有关,但榖气乃水谷之浊气结聚,故按摩可散其气结;而宿食属尚未消化之水谷蓄积,按摩疼痛不减,或拒按。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