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理健康学PPT课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8637483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164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心理健康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最新心理健康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最新心理健康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最新心理健康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最新心理健康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心理健康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心理健康学PPT课件(1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学心理健康学1.培养和保持健康的心理行为状态,培养和保持健康的心理行为状态,是预防心理和躯体疾病的重要方是预防心理和躯体疾病的重要方面。面。2.人是毕生发展的,发展是多维的,人是毕生发展的,发展是多维的,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维度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维度三、心理健康水平三、心理健康水平1.判断心理健康的原则:判断心理健康的原则:l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l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l具有人格的稳定性。具有人格的稳定性。2.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l智力正常;智力正常;l适应环境;适应环境;l人际和谐;人际和谐;l人格完整;人格完整;l愉快胜于

2、痛苦的道德感,情绪良愉快胜于痛苦的道德感,情绪良好。好。儿童心理卫生儿童心理卫生一、优生是儿童心理卫生的基础一、优生是儿童心理卫生的基础l恋爱与婚姻对子代心理健康的影恋爱与婚姻对子代心理健康的影响;响;l受孕年龄对子代心理健康的影响;受孕年龄对子代心理健康的影响;l胎教对子代心理健康地影响胎教对子代心理健康地影响二、适宜的信息刺激有益于儿童二、适宜的信息刺激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三、母爱是儿童的心理健康的重三、母爱是儿童的心理健康的重要营养要营养 三大营养:物质营养、信息三大营养:物质营养、信息刺激、母爱刺激、母爱四、家庭育儿方式与儿童心理卫四、家庭育儿方式与儿童心理卫生生不同年龄阶段

3、儿童的心理卫生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卫生一、乳儿期儿童的心理卫生一、乳儿期儿童的心理卫生l三大训练有益于心理卫生三大训练有益于心理卫生l让乳儿饱尝母爱让乳儿饱尝母爱二、幼儿期儿童心理卫生二、幼儿期儿童心理卫生l对幼儿的独立愿望因势利对幼儿的独立愿望因势利导;导;l玩耍与游戏;玩耍与游戏;l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取闹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取闹与过失;与过失;l父母的表率作用。父母的表率作用。三、学龄期的心理卫生三、学龄期的心理卫生l做好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做好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衔接工作;衔接工作;l不要培养标准儿童;不要培养标准儿童;l不要给孩子加码;不要给孩子加码;l注意情商的培养。注意情商的培养。四、

4、青春期心理卫生四、青春期心理卫生l 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l引导性意识健康发展;引导性意识健康发展;l消除心理代沟。消除心理代沟。青年心理卫生青年心理卫生1.社会适应问题;社会适应问题;l 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l树立适当的奋斗目标;树立适当的奋斗目标;l良好的交往。良好的交往。2.情绪情感问题:情绪情感问题:l期望值适当期望值适当 ;l增加愉快生活的体验;增加愉快生活的体验;l适当的表现;适当的表现;l行动转移。行动转移。3.性困扰问题:性困扰问题:l 对性的好奇与敏感;对性的好奇与敏感;l性欲冲动与困扰;性欲冲动与困扰;l异性交往问题。异性交往问题。中年人的心理卫生

5、中年人的心理卫生一、身心特点一、身心特点l生理功能由盛到衰生理功能由盛到衰l心理能力继续发展心理能力继续发展二、心理健康问题二、心理健康问题1.心理压力超负荷心理压力超负荷l 量力而行量力而行l淡泊名利淡泊名利l学会放松学会放松2.人际关系复杂人际关系复杂l调整认知结构,以诚待人调整认知结构,以诚待人l改善个性品质改善个性品质l提高交往技能提高交往技能 3.家庭与婚姻矛盾家庭与婚姻矛盾l夫妻间的沟通交流夫妻间的沟通交流l良好的子女教育方式良好的子女教育方式 三、更年期心理健康三、更年期心理健康l正确认识更年期的心身反正确认识更年期的心身反应应l规律的生活习惯规律的生活习惯l家庭与社会的关心家庭

6、与社会的关心 老年期心理卫生老年期心理卫生1.孤独心理孤独心理l认识孤独认识孤独l加强交际加强交际2.权威心理权威心理l急流勇退急流勇退l找回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找回自己的兴趣与爱好l坚持用脑坚持用脑3.恐惧心理恐惧心理l 正确对待死亡正确对待死亡l维持适当的性生活维持适当的性生活l家庭和婚姻的和睦家庭和婚姻的和睦医学心理咨询医学心理咨询一、概述一、概述1.咨询:是一种过程。咨询:是一种过程。2.心理咨询:对象是正常人心理咨询:对象是正常人3.医学心理咨询:对象是病人或寻医学心理咨询:对象是病人或寻求医学帮助的人。求医学帮助的人。二、咨询方式二、咨询方式1.门诊咨询门诊咨询2.院内咨询院内咨询3.

7、信件咨询信件咨询4.专栏咨询专栏咨询5.电话咨询电话咨询6.访问咨询以及王上咨询访问咨询以及王上咨询三、咨询范围三、咨询范围l 焦虑障碍焦虑障碍l抑郁障碍抑郁障碍l睡眠障碍睡眠障碍l慢性疼痛慢性疼痛l不明原因的躯体症状不明原因的躯体症状l强迫症强迫症l神经性厌食与贪食神经性厌食与贪食l性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l学习困难学习困难四、原则四、原则1.耐心倾听,鼓励疏泄耐心倾听,鼓励疏泄2.积极支持,建立信心积极支持,建立信心3.解释得当解释得当4.尊重来访者,严守秘密尊重来访者,严守秘密5.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五、需要注意的问题五、需要注意的问题1.坚持生物坚持生物-心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社会医学模式2.

8、防止漏诊器质性疾病防止漏诊器质性疾病3.重视运用心理治疗重视运用心理治疗4.保守秘密保守秘密5.精神药物的应用精神药物的应用6.转诊问题转诊问题心心 理理 应应 激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马现仓马现仓 第一节第一节 总总 论论一、应激概念的演变一、应激概念的演变(一)早期应激的概念(一)早期应激的概念 加拿大学者加拿大学者(Selye H,1907-(Selye H,1907-1982)1982)提出了应激学说,应激是机体提出了应激学说,应激是机体对它提出的各种要求作出的非特异性对它提出的各种要求作出的非特异性反应。他将这称作反应。他将这称作“一般适应综合征一般适应综合征(G

9、ASGAS)”,他将,他将GASGAS分为三个阶段。分为三个阶段。1 1、警戒期、警戒期2 2、阻抗期、阻抗期3 3、衰竭期、衰竭期(二)应激概念的发展(二)应激概念的发展1 1、应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应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刺激物。刺激物。2 2、应激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激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应。3 3、应激是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应激是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中间变量。(三)对心理应激概念的最新认识(三)对心理应激概念的最新认识应激源应激源 应激中间(介)变量应激中间(介)变量 应激反应应激反应 认知心理应激作用过程示意图认知心理应激作用过程示意图生生活活事事件件社会支持社会

10、支持认识评价认识评价认识评价认识评价应对方式应对方式心理反应心理反应行为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生理反应心理应激:个体在察觉需求与心理应激: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二、心理应激研究在临床医学中的二、心理应激研究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意义 第二节第二节 生活事件生活事件一、生活事件概念与分类一、生活事件概念与分类生活事件:是生活中面临的生活事件:是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即进

11、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即应激源。应激源。(一)按事件的生物、心理、社会(一)按事件的生物、心理、社会属性分类属性分类1 1、躯体性应激源、躯体性应激源2 2、心理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3 3、社会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4 4、文化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二)按事件的现象学分类(二)按事件的现象学分类1 1、工作问题、工作问题2 2、恋爱、婚姻和家庭问题、恋爱、婚姻和家庭问题3 3、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4 4、经济问题、经济问题5 5、个人健康问题、个人健康问题6 6、自我实现和自尊方面问题、自我实现和自尊方面问题7 7、喜庆事件、喜庆事件(三)按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分类(三)按事件对个体

12、的影响分类1 1、正性生活事件、正性生活事件2 2、负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四)按事件的主客观属性分类(四)按事件的主客观属性分类1 1、客观事件、客观事件2 2、主观事件、主观事件二、生活事件研究二、生活事件研究(一)生活事件与健康的关系(一)生活事件与健康的关系生活事件是最早被注意到影响生活事件是最早被注意到影响健康的心理应激因素之一。生活事健康的心理应激因素之一。生活事件可以引起个体的应激反应,且可件可以引起个体的应激反应,且可诱发疾病甚至死亡。诱发疾病甚至死亡。国外早已证明那些伴有心理上国外早已证明那些伴有心理上丧失感的生活事件对健康的危害最丧失感的生活事件对健康的危害最大。大。(

13、二)生活事件的量化研究(二)生活事件的量化研究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SRSSSRS)、生活变化单位()、生活变化单位(LCULCU)。)。 第三节第三节 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一、应激反应概念及若干问题一、应激反应概念及若干问题(一)应激反应与心身反应(一)应激反应与心身反应 应激反应:指个体因为应激应激反应: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行为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心身反应。(二)应激反应与健康(二)应激反应与健康1 1、应激反应是个体对变化着的、应激反应是个体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所做出的一种适应,

14、这种内外环境所做出的一种适应,这种适应是生物界赖以发展的原始动力。适应是生物界赖以发展的原始动力。一定的应激反应不但可以看成是及一定的应激反应不但可以看成是及时调整与环境的契合关系,而且这时调整与环境的契合关系,而且这种应激性锻炼有利于人格和体格的种应激性锻炼有利于人格和体格的健全,从而为将来适应环境提供条健全,从而为将来适应环境提供条件。件。2 2、应急反应涉及到个体的心、应急反应涉及到个体的心身功能的整体平衡,应激反应与一身功能的整体平衡,应激反应与一些功能性疾病的症状,即所谓的功些功能性疾病的症状,即所谓的功能性症状或心身障碍心身疾病之间,能性症状或心身障碍心身疾病之间,常常有直接联系。

15、常常有直接联系。(三)应激反应的量化(三)应激反应的量化二、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二、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1 1、焦虑(、焦虑(anxietyanxiety)2 2、恐惧、恐惧 (fearfear)3 3、抑郁、抑郁(depression)(depression)4 4、愤怒、愤怒(anger)(anger)(二)应激的行为反应(二)应激的行为反应1 1、逃避与回避、逃避与回避2 2、退化与依赖、退化与依赖3 3、敌对与攻击、敌对与攻击4 4、无助与自怜、无助与自怜5 5、物质滥用、物质滥用三、应激的生理反应三、应激的生理反应(一)心理(一)心理神经中介机制神经中介机制(二)心理(二)心理神经神经内

16、分泌机制内分泌机制(三)心神(三)心神神经神经免疫机制免疫机制 第四节第四节 认知评价认知评价一、认知评价的概念一、认知评价的概念 认知评价:指个体从自己的角认知评价: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二、认知评价研究二、认知评价研究(一)认知因素在应激中的作用(一)认知因素在应激中的作用 认知应激理论的核心是强调认知应激理论的核心是强调认知因素在应激作用过程的核心认知因素在应激作用过程的核心意义。意义。(二)认知因素的量化问题(二)认知因素的量化问题 第五节第五节 应对方式应对方式一、应对概念和种类一、

17、应对概念和种类 应对: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应对: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二、应对方式研究二、应对方式研究(一)应对与心理应激因素的关系(一)应对与心理应激因素的关系(二)应对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二)应对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三)应对的量化研究(三)应对的量化研究(四)应对指导(四)应对指导 1 1、指导个体通过、指导个体通过“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应对方法,从根本上消除应激源。的应对方法,从根本上消除应激源。 2 2、指导个体进行、指导个体进行“再评价再评价”应应对,使之改变认知评价。对,使

18、之改变认知评价。 3 3、提供或帮助寻求社会支持。、提供或帮助寻求社会支持。 4 4、分散注意,即采用、分散注意,即采用“转移转移”的应对方式,消除焦虑抑郁情绪。的应对方式,消除焦虑抑郁情绪。 5 5、指导个体进行一定的放松、指导个体进行一定的放松训练。训练。 6 6、其它:催眠、暗示、运动、其它:催眠、暗示、运动、抗焦虑药物等。抗焦虑药物等。三、心理防御机制三、心理防御机制(一)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一)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1 1、自恋型、自恋型2 2、神经症型、神经症型3 3、不成熟型、不成熟型4 4、成熟型、成熟型(二)几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二)几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1 1、否认、否认 2

19、 2、退化、退化3 3、幻想、幻想 4 4、转移、转移5 5、合理化、合理化 6 6、反向、反向7 7、升华、升华 8 8、幽默、幽默9 9、潜抑、潜抑 第六节第六节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一、社会支持的概念和分类一、社会支持的概念和分类 社会支持: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社会支持: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系程度。二、社会支持研究二、社会支持研究第七节个性与应激一一 个性与应激因素的关系个性与应激因素的关系1 个性

20、可以影响个体对生活事件的感个性可以影响个体对生活事件的感知,偶尔甚至可以决定生活事件的形知,偶尔甚至可以决定生活事件的形成。成。2 个性影响认知评价。个性影响认知评价。3 个性影响应对方式。个性影响应对方式。4 个性与社会支持有关系。个性与社会支持有关系。5 个性与应激反应的形成和程度也有关个性与应激反应的形成和程度也有关系。系。二二 个性在应激与疾病关系中的作用个性在应激与疾病关系中的作用临床心身相关问题临床心身相关问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马现仓马现仓第一节第一节 心身疾病心身疾病一、概述一、概述(一)心身疾病定义(一)心身疾病定义 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是又称为心理生理疾

21、病,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的一类疾病。狭义概念:心里社会因素在疾病狭义概念:心里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溃疡病等。高血压病、溃疡病等。广义概念: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广义概念: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心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心身障碍)。身障碍)。(二)心身医学和心身疾病(二)心身医学和心身疾病 心身问题一直是医学关注心身问题一直是医学关注的焦点,如中医强调形神合的焦

22、点,如中医强调形神合一论,形衰则神无主,神乱一论,形衰则神无主,神乱则形有所伤。则形有所伤。 西方医学:哲学领域西方医学:哲学领域宗宗教神学教神学心身同一论心身同一论心身心身疾病。疾病。(三)临床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三)临床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 DSM: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心理生理性心理生理性植物神经与内脏反应植物神经与内脏反应影响身体影响身体状况的心理因素状况的心理因素影响医学情况影响医学情况的心理因素。的心理因素。 ICD:心理生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引起生理功能引起生理功能纳入不同分类。纳入不同分类。CCMD:无无心身疾病心身疾病与心理因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神经症及与素有关的

23、生理障碍、神经症及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二、心身疾病的范围二、心身疾病的范围神圣七病:溃疡病神圣七病:溃疡病 、溃疡性结、溃疡性结肠炎、甲亢、局限性结肠炎、肠炎、甲亢、局限性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血压、支气管哮喘。(一)心身疾病的流行情况(二)身心反应特殊医学障碍中的心理因素 1、躯体疾病对病人感知的影响 2、躯体疾病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 3、躯体疾病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 4、不同的躯体疾病可以通过对神经系统的直接、间接作用而影响心理活动。三、心身疾病的发病机理(一)心理动力理论心理动力理论重视潜意识心理冲

24、突在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病。(二)心理生理学派目前的研究表明心理神经中介途径、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和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是心理社会因素造成心身疾病的心理生理中介机制。心理社会因素通过免疫系统与躯体健康和疾病的联系,可涉及三条途径: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2、植物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3、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直接联系,免疫抑制可形成条件反射,改变免疫功能。(三)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说明条件反射是一种独立的生理反应。行为学习理论认为某些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四)综合的心身疾病发病机制1、心理社会刺激物传入大脑2、大脑

25、皮质联合的信息加工3、传出信息触发应激系统引起生理反应4、心身疾病的发生四、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一)诊断原则1、心身疾病诊断要点(1)疾病的发生包括心理因素,明确其与躯体症状的时间关系。(2)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存在已知的病理生理学变化。(3)排除神经症或精神病2、心身疾病诊断程序(1)病史采集(2)体格检查(3)心理行为检查(4)综合分析(二)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1、心理干预目标(1)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2)消除心理学病因(3)消除生物学症状2、心、身同治原则(三)心身疾病的预防心身疾病的预防应同时兼顾心身两方面。第二节 内科心身相关问题一、心理社会因素与内科疾病的发生发

26、展(一)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二)病前性格1、A型行为与冠心病A型行为:好胜心强 雄心勃勃 努力工作急躁易怒。概括为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敌意倾向。2、其他人格因素与疾病的关系高血压人格:怕羞 完善 沉默 自我控制和爆发溃疡病人格:具有负责、进取、强烈的依赖愿望、易怨恨、常压抑愤怒。糖尿病人格:被动、依赖、不成熟、适应不良、缺乏安全感、优柔寡断和受虐狂的某些行为特征。(三)情绪(四)心理应激(五)生活方式与不良行为(六)心力憔悴二、内科疾病常见的临床心理问题(一)情绪障碍(二)认知功能损害(三)人格改变(四)住院产生的心理问题(五)心理防御机制(六)生活质量下降三、内科疾病的心理干预1、一般性的心理

27、支持和心理咨询2、行为治疗3、放松疗法4、其他心理干预措施 第三节 儿科心身相关问题一、心理社会因素与儿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一)社会因素(二)生活方式(三)情绪(四)人格因素(五)年龄特点二、儿科疾病的临床心理问题二、儿科疾病的临床心理问题(一)儿科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干(一)儿科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干预预(二)若干儿科疾病的临床心理问题(二)若干儿科疾病的临床心理问题 1 1、儿童时期的溃疡病、儿童时期的溃疡病 2 2、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呕吐 3 3、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 4 4、遗尿症、遗尿症第四节 妇产科心身相关问题一、心理因素与妇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一)特殊的心理因素(二)特殊的心身因素

28、二、妇产科疾病的临床心理问题(一)妇产科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干预(二)若干妇产科疾病的临床心理问题1、闭经2、痛经3、经前紧张症4、妊娠、分娩、难产的心理问题5、子宫、卵巢切除综合征6、计划生育中的心理问题 第五节 肿瘤科心身相关问题一、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一)负性生活事件与癌症的发生(二)情绪反应与癌症的发生(三)个性特征、应对方式与癌症的发生(四)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发展(五)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癌症的发生和转归的生物学机制二、癌症的临床心理问题(一)癌症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1、休克恐惧期2、否认怀疑期3、愤怒沮丧期4、接受适应期(二)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1、告诉癌症病人真实信息2

29、、处理病人的情绪问题3、其它临床其它心理问题临床其它心理问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马现仓马现仓第一节第一节睡眠心理睡眠心理一、正常睡眠与梦一、正常睡眠与梦(一)睡眠节律(一)睡眠节律1、慢波睡眠、慢波睡眠2、快波睡眠、快波睡眠3、睡眠的周期:首选进入慢波、睡眠的周期:首选进入慢波睡眠,再转入快波睡眠,然后两种睡睡眠,再转入快波睡眠,然后两种睡眠时相进行交替和循环,直至觉醒。眠时相进行交替和循环,直至觉醒。(二)睡眠的需要量(二)睡眠的需要量(三)睡眠剥夺研究(三)睡眠剥夺研究研究表明,睡眠的作用不仅是研究表明,睡眠的作用不仅是恢复体力与精力,而且与人的心理恢复体力与精力,而且

30、与人的心理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四)睡眠与梦(四)睡眠与梦多数的梦发生于快波睡眠,快多数的梦发生于快波睡眠,快波睡眠与心理生理需要有关。波睡眠与心理生理需要有关。二、睡眠障碍二、睡眠障碍(一)失眠(一)失眠1、失眠的类型、失眠的类型(1)入睡困难型)入睡困难型(2)保持睡眠困难型)保持睡眠困难型(3)早醒型)早醒型2、失眠的原因、失眠的原因(1)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2)环境与外界因素)环境与外界因素(3)疾病和药物因素的影响)疾病和药物因素的影响3、失眠的治疗、失眠的治疗(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2)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3)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二)睡眠觉醒障

31、碍(二)睡眠觉醒障碍1、梦呓、梦呓2、睡行症、睡行症3、梦魇、梦魇4、夜惊、夜惊第二节第二节疼痛心理疼痛心理一、疼痛的心理生物学一、疼痛的心理生物学(一)痛觉特征(一)痛觉特征1、引起疼痛的刺激范围很广,、引起疼痛的刺激范围很广,只要达到组织损伤的程度就会产生痛只要达到组织损伤的程度就会产生痛觉。觉。2、疼痛多种多样,常和其它感、疼痛多种多样,常和其它感觉并存,构成复合感觉。觉并存,构成复合感觉。3、刺激与痛觉之间不存在必然、刺激与痛觉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关系。的关系。4、疼痛具有两种成分,即痛知、疼痛具有两种成分,即痛知觉和痛反应。觉和痛反应。5、疼痛是病人自己主观的,高、疼痛是病人自己主观的,

32、高度个体化的经验,不能被其他人确认。度个体化的经验,不能被其他人确认。6、疼痛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意、疼痛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意义。义。(二)疼痛反应(二)疼痛反应1、心理反应、心理反应2、行为表现、行为表现3、生理反应、生理反应二、心理社会因素对疼痛的影响二、心理社会因素对疼痛的影响(一)社会学习(一)社会学习(二)对处境的认知评价(二)对处境的认知评价(三)注意(三)注意(四)情绪状态(四)情绪状态(五)人格特征(五)人格特征(六)暗示(六)暗示三、疼痛干预三、疼痛干预首先要查明疼痛原因,对于躯体首先要查明疼痛原因,对于躯体疾病引起的疾病引起的“器质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干预重点,干预重点在于治

33、疗躯体疾病。心理干预在于治疗躯体疾病。心理干预1、暗示技术、暗示技术2、行为治疗技术、行为治疗技术3、生物反馈技术、生物反馈技术4、分散注意力、分散注意力5、减轻抑郁情绪的心理治疗和、减轻抑郁情绪的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第三节第三节手术心理手术心理一、手术前焦虑一、手术前焦虑(一)手术前焦虑反应特征(一)手术前焦虑反应特征(二)手术前焦虑反应的原因及影(二)手术前焦虑反应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响因素1、原因、原因2、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三)手术前焦虑与手术结果的(三)手术前焦虑与手术结果的关系关系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效果存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效果存在倒在倒“U”字型函数关系。字型函数

34、关系。二、手术前病人心理问题干预二、手术前病人心理问题干预(一)一般心理支持与指导(一)一般心理支持与指导1、晤谈与评估、晤谈与评估2、提供有关手术信息、提供有关手术信息3、加强病人的社会支持、加强病人的社会支持4、手术室环境、手术室环境(二)行为控制技术二)行为控制技术1、情绪松驰训练法、情绪松驰训练法2、分散注意法、分散注意法3、示范法、示范法4、刺激暴露法、刺激暴露法5、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6、催眠暗示、催眠暗示三、手术后病人心理特征及心理指三、手术后病人心理特征及心理指导导(一)术后病人心理反应特点(一)术后病人心理反应特点1、术后严重心理障碍、术后严重心理障碍(1)术后意识障碍

35、)术后意识障碍(2)术后精神疾病复发)术后精神疾病复发(3)术后抑郁状态)术后抑郁状态2、影响手术预后的心理因素、影响手术预后的心理因素(1)对手术不了解)对手术不了解(2)智力水平低,难以与医护)智力水平低,难以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3)消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4)焦虑过高或过低,情绪不)焦虑过高或过低,情绪不稳定、抑郁、缺乏自信心稳定、抑郁、缺乏自信心(5)治疗和康复动机不足)治疗和康复动机不足(6)对手术的结果期望不切实)对手术的结果期望不切实际际(二)手术后病人的心理指导原则(二)手术后病人的心理指导原则(1)及时反馈手术完成情况)及时反馈手术完成情况(2)正确处

36、理术后疼痛)正确处理术后疼痛(3)帮助病人克服消极情绪)帮助病人克服消极情绪(4)帮助病人做好出院的心理)帮助病人做好出院的心理准备准备第四节第四节康复心理康复心理一、康复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一、康复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一)错误认知问题(一)错误认知问题1、否认、否认2、认同延迟、认同延迟3、失能评价、失能评价4、其它不合理信念、其它不合理信念(二)不良情绪问题(二)不良情绪问题1、焦虑、焦虑2、抑郁、抑郁3、愤怒、愤怒4、过分依赖、过分依赖二、康复心理社会干预二、康复心理社会干预(一)常见康复心理行为问题的处(一)常见康复心理行为问题的处理理1、心理危机处理、心理危机处理(1)分散注意力)

37、分散注意力(2)成功感)成功感(3)易受暗示)易受暗示2、心理治疗方法应用、心理治疗方法应用(二)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二)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三)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三)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作用第五节第五节药物心理药物心理一、药物心理效应一、药物心理效应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因素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因素1、医患关系、医患关系2、病人的认知态度、病人的认知态度3、个性特征、个性特征4、药名、剂型、包装、药名、剂型、包装5、其它、其它二、安慰剂二、安慰剂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马现仓马现仓 第一节第一节 总总 论论一、异常心理概述一、

38、异常心理概述 异常心理:指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异常心理:指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发生异常改变,又称变态心心理特征发生异常改变,又称变态心理。理。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一)经验标准(一)经验标准(二)统计学标准(二)统计学标准(三)医学标准(三)医学标准(四)社会适应标准(四)社会适应标准三、异常心理的理论模式三、异常心理的理论模式(一)医学理论模式(一)医学理论模式(二)心理动力学模式(二)心理动力学模式(三)行为理论模式(三)行为理论模式(四)人本主义理论模式(四)人本主义理论模式(五)社会文化理论模式(五)社会文化理论模式(六)生物(六)生物心理心理社会理论模社会理论

39、模 式式(七)认知理论模式(七)认知理论模式四、异常心理的分类四、异常心理的分类(一)现象学分类(一)现象学分类 1 1、认知过程障碍、认知过程障碍 2 2、情感过程障碍、情感过程障碍 3 3、意志行为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4 4、意识障碍、意识障碍(二)精神病学分类(二)精神病学分类 ICD-10ICD-10;DSM-DSM-;CCMD-CCMD- 第二节第二节 焦虑性障碍焦虑性障碍 一、心理社会因素与焦虑性障碍一、心理社会因素与焦虑性障碍(一)概念:(一)概念: 焦虑(焦虑(anxietyanxiety): :过分担心发生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

40、果的心境。(二)分类(二)分类 1 1、现实性焦虑、现实性焦虑 2 2、神经症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 3 3、道德性焦虑、道德性焦虑(三)焦虑的原因及其心理学理论(三)焦虑的原因及其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是由潜意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是由潜意识之间的矛盾冲突引起的。识之间的矛盾冲突引起的。Freud SFreud S认为由于内心的矛盾冲突引起焦虑的认为由于内心的矛盾冲突引起焦虑的来源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焦虑,来源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焦虑,即由对外界危险的知觉引起现实性焦即由对外界危险的知觉引起现实性焦虑,对本能冲动的恐惧引起神经症性虑,对本能冲动的恐惧引起神经症性焦虑,对超我的恐惧引

41、起道德性焦虑。焦虑,对超我的恐惧引起道德性焦虑。二、焦虑性障碍的心理干预二、焦虑性障碍的心理干预体现在预防和治疗的各个环节,体现在预防和治疗的各个环节,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抗焦虑药物抗焦虑药物心理治疗心理治疗 第三节第三节 抑郁性障碍抑郁性障碍一、心理社会因素与抑郁性障碍一、心理社会因素与抑郁性障碍(一)概念:(一)概念: 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多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多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二)病因(二)病因 1 1、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 2 2、心理学病因理论、心理学病因理论 3 3、社会因素、社

42、会因素二、抑郁性障碍的心理干预二、抑郁性障碍的心理干预有自杀意念或企图时,应积极采有自杀意念或企图时,应积极采取预防自杀措施,立即住院和进行药取预防自杀措施,立即住院和进行药物治疗。中等程度的抑郁,进行心理物治疗。中等程度的抑郁,进行心理治疗。认知疗法是抑郁症心理干预的治疗。认知疗法是抑郁症心理干预的有效方法。有效方法。 第四节第四节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一、心理社会因素与人格障碍一、心理社会因素与人格障碍(一)概念与特征(一)概念与特征 1 1、人格障碍(、人格障碍(personality personality disorderdisorder) 指从童年或少年期开始,并持续指从童年或少年期开

43、始,并持续终生的显著偏离常态的人格。终生的显著偏离常态的人格。 2 2、人格障碍的特征、人格障碍的特征 人际关系差人际关系差 行为异常行为异常 没有责任感没有责任感 表现出仇视,猜疑和偏颇的表现出仇视,猜疑和偏颇的看法看法(二)人格障碍的分类(二)人格障碍的分类 1 1、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 2 2、分裂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 3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4 4、冲动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 5 5、癔症型人格障碍、癔症型人格障碍 6 6、强迫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 7 7、焦虑型人格障碍、焦虑型人格障碍 8 8、依赖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三)人格障碍

44、形成的心理社会因素(三)人格障碍形成的心理社会因素原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原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它是在大脑先天性缺陷的基础上,为它是在大脑先天性缺陷的基础上,受心理社会因素及其他环境有害因素受心理社会因素及其他环境有害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社会与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心理社会与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可能是人格障碍形成的关键化影响,可能是人格障碍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性因素。 父母离异或被父母抛弃是儿童父母离异或被父母抛弃是儿童产生人格障碍的首要原因。在儿童产生人格障碍的首要原因。在儿童时期的家庭教育方面,父母的养育时期的家庭教育方面,父母的养育方式无疑是形成人格障碍的重要

45、原方式无疑是形成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因。二、人格障碍的心理干预二、人格障碍的心理干预人格障碍形成以后,其矫正工人格障碍形成以后,其矫正工作的难度很大,预防比治疗更具有实作的难度很大,预防比治疗更具有实际意义。际意义。 第五节第五节 性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一、性心理障碍概述一、性心理障碍概述(一)概念:(一)概念: 泛指在两性行为方面的心理和泛指在两性行为方面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偏离为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偏离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的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的一组心理障碍,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一组心理障碍,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干扰和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性活干扰和不同

46、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性活动。动。(二)判断标准(二)判断标准(三)分类(三)分类 1 1、性指向障碍、性指向障碍 2 2、性偏好障碍、性偏好障碍 3 3、性身份障碍、性身份障碍 4 4、其他、其他(四)性心理障碍的心理学解释(四)性心理障碍的心理学解释(五)性心理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五)性心理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二、常见的性心理障碍及心理干预二、常见的性心理障碍及心理干预(一)常见的性心理障碍(一)常见的性心理障碍1 1、同性恋、同性恋2 2、恋物癖、恋物癖3 3、异装癖、异装癖4 4、露阴癖、露阴癖 5 5、窥阴癖、窥阴癖 6 6、摩擦癖、摩擦癖 7 7、性施虐癖和性受虐癖、性施虐癖和性受虐癖

47、8 8、易性癖、易性癖(二)性心理障碍的心理干预(二)性心理障碍的心理干预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有效。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有效。 第六节第六节 不良行为不良行为一、酒瘾一、酒瘾(一)概念:(一)概念:心理依赖心理依赖生理依赖生理依赖耐受性耐受性(二)对酒瘾的心理干预(二)对酒瘾的心理干预行为疗法中的厌恶疗法。行为疗法中的厌恶疗法。 二、烟瘾二、烟瘾三、药物依赖三、药物依赖(一)概念(一)概念药物依赖:是一种强烈地渴药物依赖:是一种强烈地渴求并反复地应用药物,以获取快感求并反复地应用药物,以获取快感或避免不快感为特点的一种精神和或避免不快感为特点的一种精神和躯体的病理状态。躯体的病理状态。(二)分

48、类(二)分类1 1、阿片类药物成瘾、阿片类药物成瘾2 2、大麻依赖、大麻依赖3 3、可卡因、可卡因4 4、苯丙胺、苯丙胺5 5、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依赖、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依赖6 6、致幻剂成瘾、致幻剂成瘾7 7、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三)药物依赖的心理干预(三)药物依赖的心理干预药物成瘾的治疗和康复分为药物成瘾的治疗和康复分为脱毒、康复、回归社会照顾三个阶脱毒、康复、回归社会照顾三个阶段,心理干预贯穿于始终段,心理干预贯穿于始终。 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马现仓马现仓第一节第一节病人心理病人心理一、社会角色与病人角色一、社会角色与病人角色(

49、一)社会角色(一)社会角色(二)病人角色(二)病人角色1、帕森斯(、帕森斯(parsonsT)(1)病人可以以常态的社会角色)病人可以以常态的社会角色中解脱出来,免除原有的社会责任和中解脱出来,免除原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义务。(2)病人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是没)病人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是没有责任的。有责任的。(3)病人应该努力使自己痊愈,)病人应该努力使自己痊愈,有接受治疗、努力康复的义务。有接受治疗、努力康复的义务。(4)病人应求得有效的帮助并在)病人应求得有效的帮助并在治疗中积极配合,主要是寻求医生的治疗中积极配合,主要是寻求医生的诊治并与医生合作。诊治并与医生合作。2、弗雷德森(、弗雷德森(Fr

50、ederson)(1)个体疾病表现的严重程)个体疾病表现的严重程度度(2)进入疾病角色后应承担)进入疾病角色后应承担的义务和获益有所不同。的义务和获益有所不同。3、作者的观点、作者的观点(1)有生理或心理的异常或出)有生理或心理的异常或出现有医学意义的阳性体征。现有医学意义的阳性体征。(2)应得到社会承认,主要是)应得到社会承认,主要是医生以有关医学标准确认其疾病状医生以有关医学标准确认其疾病状态。态。(3)处于病人角色的个体有其)处于病人角色的个体有其特殊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特殊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三)病人的角色适应问题(三)病人的角色适应问题不能顺利实现角色转移的常见类不能顺利实现角

51、色转移的常见类型型1、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冲突2、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缺如3、角色行为减退、角色行为减退4、角色行为强化、角色行为强化5、病人角色恐惧、病人角色恐惧二、病人的心理需要二、病人的心理需要1、需要恢复生理、心理的正常、需要恢复生理、心理的正常功能功能2、需要良好的医疗条件以确保、需要良好的医疗条件以确保病人的安全病人的安全3、需要尊重和受到平等的对待、需要尊重和受到平等的对待4、需要保持社会联系和交往、需要保持社会联系和交往5、需要被关怀、被接纳、保持、需要被关怀、被接纳、保持感情交流感情交流三、病人心理特点和求医行为三、病人心理特点和求医行为(一)病人的认知活动特征(一)病人

52、的认知活动特征1、感知方面、感知方面主观感觉异常主观感觉异常记忆方面记忆方面思维方面思维方面(二)病人的情绪特征(二)病人的情绪特征1、焦虑、焦虑2、抑郁、抑郁3、恐惧、恐惧4、愤怒、愤怒(三)病人的意志行为特点(三)病人的意志行为特点1、意志行为主动性降低、意志行为主动性降低2、自我控制能力下降、自我控制能力下降3、意志的坚韧性下降、意志的坚韧性下降(四)病人的个性改变(四)病人的个性改变(五)求医行为与遵医行为(五)求医行为与遵医行为1、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有:、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有:(1)动机)动机(2)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疾病的认知程度(3)经济因素)经济因素(4)求医条件)求医条件(5

53、)心理因素)心理因素(6)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2、遵医行为及影响因素、遵医行为及影响因素不遵医行为产生的原因:不遵医行为产生的原因:(1)医患关系不良,病人对医)医患关系不良,病人对医生缺乏信任生缺乏信任(2)病人不能很好的理解医嘱)病人不能很好的理解医嘱(3)治疗效果不好,使病人对)治疗效果不好,使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治疗失去信心(4)病人缺乏医药知识,对)病人缺乏医药知识,对不遵医的后果认识不足不遵医的后果认识不足(5)由于以往不良经验或对)由于以往不良经验或对治疗的偏见治疗的偏见(6)由于病人的继发获益,)由于病人的继发获益,医疗费用等方面原因而拒绝治疗医疗费用等方面原因而拒绝治疗第

54、二节第二节医患关系医患关系一、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一、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一)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二)人际吸引(二)人际吸引二、医患关系二、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的三个基本模式医患关系的三个基本模式模式病人模式病人医护人员的作用医护人员的作用病人的作用病人的作用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模式原型模式原型主动主动被动被动对病人做某事对病人做某事接受(不能反应或接受(不能反应或无反应)无反应)麻醉、严重外伤麻醉、严重外伤昏迷、谵妄等昏迷、谵妄等父母父母婴儿婴儿指导指导合作合作告诉病人做什么告诉病人做什么合作者(服从)合作者(服从)急性感染过程急性感染过程父母父母儿童儿童共同参与共同参与帮助病人自助帮助病人自助合

55、作关系的参加者合作关系的参加者(利用专家的帮助)(利用专家的帮助)大多数慢性疾患大多数慢性疾患成人成人成人成人三、临床医学中的人际交往三、临床医学中的人际交往(一)言语交往(一)言语交往1、交谈的原则、交谈的原则(1)尊重病人)尊重病人(2)有针对性)有针对性(3)及时反馈)及时反馈2、交谈过程、交谈过程(1)交谈初期:开放式语谈)交谈初期:开放式语谈(2)交变中期:)交变中期:“半结构式半结构式”讨论讨论(3)交谈末期)交谈末期3、交谈技巧、交谈技巧(1)注意倾听)注意倾听(2)体会病人的感受)体会病人的感受(3)善用问句引导话题)善用问句引导话题(4)及时和恰当的反应)及时和恰当的反应(5)抓住主要问题)抓住主要问题(二)非言语交往(二)非言语交往1、面部表情、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身段表情3、目光表情、目光表情4、人际距离与朝向、人际距离与朝向5、语调表情、语调表情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1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