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机的简单使用操作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8637193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带机的简单使用操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磁带机的简单使用操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磁带机的简单使用操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磁带机的简单使用操作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磁带机的简单使用操作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磁带机的简单使用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带机的简单使用操作(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磁带机的简单使用操作磁带机的简单使用操作磁带机设备的关联下表举例说明了在 Linux 环境下设备文件是如何和物理设备关联起来的。正如表中看到的那样,设备名是基于位于针对这种设备类型的分层结构的设备的逻辑数字,而不是其物理 ID(SCSI)或者 IDE 通道(ATAPI)。因此,即使某个SCSI 磁带机被分配为 SCSI设备的 ID4,如果它是 SCSI 链的第一个磁带设备,则它将是 /dev/st0, 而不是/dev/st4,这种命名惯例有利于跟踪系统中的磁带设备时也适用, 甚至在拥有多个驱动类型的磁带设备时也适用。同样,在内核下,只支持单个ATAPI设备,版本的内核可以使用多个ATAPI驱动

2、(例如 ht0, ht1,.等)。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文件是如何被命名的, 回卷和不回卷的区别在哪里呢?简单的说, 回卷设备允许在结束操作以后, 自动将磁带回卷到开始处, 而不回卷设备在操作结束以后, 将磁带机停留在当时的位置而不进行回卷操作。 对于大多数简单备份操作, 回卷设备更适合一些,因为在备份操作结束以后其自动回卷以准备取出磁带。而对于那些复杂的备份操作(如附加备份,逻辑搜索及那些高端备份工具的操作),不回卷设备更适合一些。在 UNIX 环境下, 磁带机设备文件和物理设备关联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要和磁带机的类型以及 UNIX 系统的类型而变,下表只举例说明常用的 Sun Solaris

3、 操作系统下磁带机设备文件和物理设备关联的情况。磁带机的命令下面介绍一下磁带机的读写命令和操作管理命令,最常用的磁带机读写命令是 tar, 它可以对磁带进行列目录、读和写目录文件,下面是对磁带机读写命令的介绍:列磁带目录:tar tvf 磁带机设备文件名首次写入磁带:tar cvf 磁带机设备文件名 欲记录的文件或目录名增量写入磁带:tar rvf 磁带机设备文件名 欲记录的文件或目录名读磁带: tar xvf 磁带机设备文件名 欲读出的文件或目录名注:上面的磁带机设备文件名即指磁带机设备在 Linux、UNIX 系统中的关联缩写。磁带机的其他操作命令和更详细的使用说明可参考tar 的 man

4、 page。磁带机读写命令举例:$ tar tvf /dev/rmt/0h/* 列磁带目录*/$ tar cvf /dev/rmt/0h/usr2/ora_bak/full01.dmp.gz /* 首次写入磁带 */$ tar rvf /dev/rmt/0h/usr2/ora_bak/full02.dmp.gz /* 增量写入磁带 */$ tar xvf /dev/rmt/0h /usr2/ora_bak/full02.dmp.gz /* 读磁带 */最常用的磁带机操作管理命令是 mt, mt 命令是操作磁带机的一个很常用的命令, 利用它可以十分方便地管理磁带机设备,下面是对磁带机操作管理命令

5、的介绍:拉紧磁带:mt -f 磁带机设备文件名 retension倒带: mt -f 磁带机设备文件名 rewind列出磁带机状态:mt -f 磁带机设备文件名 status擦掉数据:mt -f 磁带机设备文件名 erase注:关于 mt 命令更详细的使用说明可参考mt 的 man page。磁带机操作管理命令举例:$ mt -f /dev/rmt/0h retension /* 拉紧磁带 */$ mt -f /dev/rmt/0h rewind /* 倒带 */$ mt f /dev/rmt/0h status /* 列出磁带机状态 */$ mt -f /dev/rmt/0h erase /

6、* 擦掉磁带数据 */基本概念磁带是线性存储设备,没有什么分区表的概念,磁头在哪里,就从哪里开始读。磁带机好似只能用 root 用户操作。磁带上可以划分存储空间,每个存储空间有一个file number,从0 开始顺序排列。磁头在存储空间中的位置用block number来表示,0 代表开始,大于0 的整数代表块,比方 39 代表磁头在本 file number 的第 39 块的位置,而-1 则代表磁头位于本file number 的结尾。同样一部磁带机, 用/dev/st0 时是当自动回卷设备使用, 每次操作完成之后, 磁头都返回 file number=0, block number=0,

7、 BOT的位置;而用/dev/nst0 调用时,操作完成时磁头就停在那个位置,不会回到开头。使用 nst 非回卷方式,用tar tvf列文件,只有当block number=0时才能出内容,并且列完之后 block number 为大于 0 的整数,注意这并不代表本段存储空间的结尾-1。由于磁带机本身具有压缩功能, 所以添加文件的时候不建议指定zip 或者 bz2 压缩,因为如果一点点压缩后的数据损坏, 会导致全部内容不可识别; 如果确实需要压缩的话, 可以压缩成本地文件再存储到磁带上,减少对其他文件的影响。自动回卷的使用方式这种方式比较简单,用 tar 直接操作即可,基本上和tar 操作本地

8、文件相同。往新磁带上存储文件,注意如果磁带上已有文件,会被覆盖掉:tar cvf /dev/st0 file_to_store向磁带上添加文件:tar rvf /dev/st0 file_to_store更新磁带上的同名文件:tar uvf /dev/st0 file_to_store列出磁带上的现有文件:tar tvf /dev/st0删除磁带上的文件:tar vf /dev/st0 -delete file_to_delete但我使用这个命令的时候总是提示错误,文件倒是删掉了,可查看的时候也总有错误信息,难道是无法删除, 或者只能全部xvf出来再存到磁带上?不过我们也应当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9、每次向磁带机存储文件的时候一定要在文件名中带上日期标记。非自动回卷的使用方式一般这样使用,都是用到多个存储空间file number的时候;如果还是一个存储段,只是手工移动文件指针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在操作上,文件的存储方式和自动回卷是基本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要注意磁头的位置, 并且手工进行必要的位移, 以一个新磁带的操作为例来说明 status 我只截取有用的部分显示:# mt -f /dev/nst0 statusfile number = 0block number = 0General status bits on (41010000):BOT ONLINE IM_REP_EN存入一个新

10、的文件 A:# tar cvf /dev/nst0 AA# mt -f /dev/nst0 statusfile number = 1block number = 0General status bits on (81010000):EOF ONLINE IM_REP_EN注意这时磁头已经移动到了第二段存储空间了,现在再存入一个新的文件 B,当然 B 和 A是不在一个存储空间中的:# tar cvf /dev/nst0 BB# mt -f /dev/nst0 statusfile number = 2block number = 0General status bits on (8101000

11、0):EOF ONLINE IM_REP_EN磁头又移动到第三段存储空间了, 如果要查看刚刚存的第二段存储空间中的内容, 需要先移动磁头:# mt -f /dev/nst0 bsf 2# mt -f /dev/nst0 statusfile number = 0block number = -1General status bits on (1010000):ONLINE IM_REP_EN# mt -f /dev/nst0 fsf 1# mt -f /dev/nst0 statusfile number = 1block number = 0General status bits on (8

12、1010000):EOF ONLINE IM_REP_EN由于有存储空间结束标记, 所以这里采用退 2 进 1 的方式, 详细的磁头移动方式可以看manmt。然后查看文件列表:# tar tvf /dev/nst0-rw-r-r- root/root 21194792 2007-10-24 11:37 B# mt -f /dev/nst0 statusfile number = 1block number = 2070General status bits on (1010000):ONLINE IM_REP_EN列出文件列表之后,磁头停在了文件结束的位置, 但不是存储空间的结尾。 现在移动磁

13、头到本段存储空间的开始,并且添加文件C:# mt -f /dev/nst0 bsf 1# mt -f /dev/nst0 statusfile number = 0block number = -1General status bits on (1010000):ONLINE IM_REP_EN# mt -f /dev/nst0 fsf 1# mt -f /dev/nst0 statusfile number = 1block number = 0General status bits on (81010000):EOF ONLINE IM_REP_EN# tar rvf /dev/nst0

14、CC# mt -f /dev/nst0 statusfile number = 2block number = 0General status bits on (81010000):EOF ONLINE IM_REP_EN首先还是要移动磁头,到这里基本上可以发现mt 的 fsf 和 bsf 的规律了,fsf 是磁头向前移动,并且总是停留在 block number =0 的位置,而 bsf 是磁头向后移动,总是停留在 block number =-1 的位置。添加完成文件之后,磁头又定位到了第三个存储空间 下一个的开始。现在我们依然是移动磁头到第二段存储空间开始,并且用覆盖方式添加文件D:#

15、mt -f /dev/nst0 bsf 2# mt -f /dev/nst0 fsf 1# mt -f /dev/nst0 statusfile number = 1block number = 0General status bits on (81010000):EOF ONLINE IM_REP_EN# tar cvf /dev/nst0 DD# mt -f /dev/nst0 statusfile number = 2block number = 0General status bits on (81010000):EOF ONLINE IM_REP_EN文件 D 是用覆盖方式添加的,所

16、以刚刚添加的文件B 和 C 现在应该都消失了:# mt -f /dev/nst0 bsf 2# mt -f /dev/nst0 fsf 1# mt -f /dev/nst0 statusfile number = 1block number = 0General status bits on (81010000):EOF ONLINE IM_REP_EN# tar tvf /dev/nst0-rw-r-r- root/root 34201298 2007-10-24 11:57 D# mt -f /dev/nst0 statusfile number = 1block number = 334

17、1General status bits on (1010000):ONLINE IM_REP_EN完成,回卷磁带,从开始一直tvf:# mt -f /dev/nst0 rewind# tar tvf /dev/nst0-rw-r-r- root/root341054 2007-10-24 11:37 A# tar tvf /dev/nst0# tar tvf /dev/nst0-rw-r-r- root/root 34201298 2007-10-24 11:57 D# tar tvf /dev/nst0# tar tvf /dev/nst0# tar tvf /dev/nst0tar: /

18、dev/nst0: Cannot read: Input/output errortar: At beginning of tape, quitting nowtar: Error is not recoverable: exiting now# mt -f /dev/nst0 statusfile number = 2block number = -1General status bits on (9010000):EOD ONLINE IM_REP_EN现在,能看懂这个了么?我用空行隔开的位置正好是block number 为 0 的位置。还有一些其他的操作就比较简单了:出带,将磁带卷至初始位置然后从磁带机内弹出# mt f /dev/nst0 offline清除磁带中的所有内容,特慢,还伤带,轻易不要用# mt f /dev/nst0 era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