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策划和纳税技巧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8634308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153 大小:6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策划和纳税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税收策划和纳税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税收策划和纳税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税收策划和纳税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税收策划和纳税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收策划和纳税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策划和纳税技巧(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册税务师考试:1、参加考试的报名条件:(1)、经济类、法学类大专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6年;(2)、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4年;(3)、经济类、法学类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或取得非经济类、法学类硕士学位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2年;(4)、取得经济类、法学类硕士学位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1年;(5)(6)、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评聘了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和法律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会计、统计、审计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者,从

2、事税务代理业务满1年。12、免试条件:p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评聘经济、会计、统计、审计、法律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2年税收工作经历者,可免试税法(一)、税法(二)和财务与会计三个科目,只参加税务代理实务和税收相关法律两个科目的考试。23、考试科目p税法(一)p税法(二)p税收相关法律p财务与会计p税务代理实务3、通过条件p报考5个科目的人员必须在连续3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考试;符合免试部分科目的报考人员其报考税务代理实务、税收相关法律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全部通过,方可获得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4、报名时间p具体报名时间由各地省级人事考试中心与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确定,一般每年月份左右,p考试

3、成绩一般是在每年8月中下旬公布5、注意p注册税务师考试难度略高于会计中级职称考试,但比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要小很多6、注册税务师业务代理p(一)办理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和注销税务登记。(二)办理除增值税专用发票外的发票领购手续。(三)办理纳税申报或扣缴税款报告。(四)办理缴纳税款和申请退税。(五)制作涉税文书。(六)审查纳税情况。(七)建账建制,办理账务。(八)税务咨询、受聘税务顾问。(九)税务行政复议。(十)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业务。7课程开始前几个应该了解的概念: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由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用的产品或劳务。是指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用途的产品或劳务。公

4、共产品的特征(1)不可分割性(2)受益的非排他性(3)非竞争性82、市场失灵:不能很好地解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问题;即非有效性;不平等性;不稳定性市场失效:导致生产或消费的无效率93、政府税收一方面,公共产品是人们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公共产品自身的特征及“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通过自愿缴费或市场交易的方式又无法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这样就需要一个超乎于社会各微观主体之上的机构采用强制性手段进行融资解决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这就是政府的税收。事实上,政府正是一方面以税收征收的方式取得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又将征税取得的资金从全社会的角度重新安排,用于公共产品的供给。

5、10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在这个世界上,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两项义务是无法逃避的,那就是“死亡和纳税”11税收定义理解: 税收税收是政府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产品需要,而凭借政治权力(或称“公共权力)无偿的征收实物或者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到了现代社会,税收已成为政府对经济进行 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12西方财政学对税收的定义是p“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的,不考虑特殊利益,按照预定标准所进行的非惩罚性,但具有强制性、从私有部门向公共部门的资源转移。”13 第一,税收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整个社会公共产品的需要; 第二,税收征收的主体只能是代表社会全体

6、成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 第三,政府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力,或说是公共权力; 第四,税收的直接目的是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 第五,税收成为各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手段。144、税收作用机制p1)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p2)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p3)税收的协调作用机制p4)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p5)税收的乘数作用机制155、财政与税收(1)、现代财政包括政府一切经济活动。从经济角度看,政府是最大的经济实体。可以认为,财政是政府作为公共经济主体的全部经济行为,或者说财政就是公共经济。(2)、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16财政的主要经济职能:一、资源配置提高效率二、收入分配的职能增进平等三、稳定经

7、济的职能促进宏观经济的增长与稳定17财政收入一般包括税收、规费、罚没等下表1:2008年上半年各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税种收入的增长率对比表下表2:2008年上半年税收总收入和主要税种收入表18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率主要税种同比增长率上半年GDP(现价)1.%2008年1-5月工业增加值(现价)28%国内增值税22.6%2008年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5.6%2008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2007年下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3.4%企业所得税41.5%(扣除汇算清缴和去年四季度或12月在今年1月份入库的税款,今年当年增长13.68%)2008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

8、20.9%2008年1-5月除石化、电力外,其他行业企业实现利润38.4%2008年1-6月进口额30.6%进口环节税34.7%关税40.2%19税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收增长率(%)税收总收入31425.757890.9433.5国内增值税9484.231746.3922.6国内消费税1346.40209.5218.4外贸企业出口退税-2882.29-188.867.0营业税4050.09825.4425.6企业所得税7912.722319.2541.5个人所得税2136.73457.3527.2关税937.02268.5540.2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3963.591020.2134.7资源税

9、173.0539.0029.1契税735.88150.3625.7证券交易印花税836.86184.5028.3车辆购置税550.05121.8528.5城镇土地使用税427.79289.56209.5土地增值税290.5698.5551.3耕地占用税137.4146.9651.9205、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简称为税制,是国家针对税种结构、税收征收方式和税收收入管理体制而制定的各种税收法规和管理办法的总称。21税制的基本要素税制的基本要素: :1)征税对象2)纳税人(课税主体):v纳税义务人,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v负税人,税款的实际负担者v代收(扣)代缴义务人v代征人3)税率:比

10、率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224)税目5)计税依据6)纳税环节7)纳税期限8)减免和加征9)违章处理236 6、税制结构: 指国家税收由哪些税种组成和各税种要素的具体内容:中央税(国税)地方税(地税)24国税征收的税种有:(1)增值税;(2)消费税;(3)海关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直接对台贸易调节税;(4)企业所得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外资银行、地方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5)证券交易税(未开征前暂收证券交易印花税);(6)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及地方附加;(7)海洋石油资源开发的各项税收;(8)出口产品退税;(9)个体户和集贸市场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11、(10)中央税和共享税滞纳补税罚款收入;(11)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12)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25地税税种:1、营业税2、个人所得税3、土地增值税;4、城市维护建设税;5、车辆使用税;6、房产税;7、屠宰税;8、资源税;9、城镇土地使用税;10、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11、地方企业所得税;12、印花税;13、筵席税;14、地方税的滞补罚收入;15、地方营业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26第一章税收筹划概述什么是税收筹划?某教授主编一本教材出版,参编人员5人,稿酬所得18000元,如何填写稿酬分配表才能纳税最小?(1)均分:每人应分3000元,共应纳税:(3000-800)*20%*(1-

12、30%)*6=1848(元)(2)其中5人800元,第6人14000元,应纳税额为:5人免税第6人应纳税=14000*(1-20%)*20%*(1-30%)*=1568(元)27汤姆林爵士针对“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一案p“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事业。如果依据法律所做的某些安排可以少缴税,那就不能强迫他多缴税收。”281947年美国法官汉德:“法院一直认为,人们安排自己的活动,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是不可指责的。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做,不论他是富人还是穷人,而且这样做是完全正当的,因为他无须超过法律的规定来承担国家的税收。税收是强制课征而不是无偿捐献,以道德的名义来要求税收纯粹是奢谈”。29税收

13、筹划概念(TaxplanningTaxsaving)p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30税收筹划的特点p合法性p预期性p风险性p目的性p收益性31p野蛮者抗税p愚昧者偷税p糊涂者漏税精明者?32p高税率严重后果逃避税收采用现金结算、隐瞒利润资本外流等黑市经济活动p美国:,每人有人p俄罗斯:亿美元33税收筹划与偷税偷税: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

14、税款的行为法律责任:追缴偷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的10%以上不满30%,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或者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的30%以上且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34税收筹划与欠税欠税: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而发生的拖欠税款的行为。法律责任: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故意欠税:不能获得减税、免税待遇,停止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逃

15、避追缴欠税罪: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税款的行为。应同时具备的四个条件:有欠税的事实存在转移或隐匿财产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数额在1万元以上法律责任:数额在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35税收筹划与抗税抗税:以暴力或威胁的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法律责任:行政责任: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刑事责任36税收筹划与骗税骗税:采取弄虚作假和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免)税或减免税款的行为法律责任:行政责任: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刑事责任37税收筹划

16、与避税p合法38案例p国家对生产某种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要征收环保税,一个生产污染产品的企业如何进行决策才能不缴税?研制开发并生产绿色产品继续生产不“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通过隐瞒污染手段,继续生产该产品筹划避税偷税39税收筹划的原则税收筹划的原则p法律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规范性原则p财务原则财务利益最大化稳健性原则综合性原则p社会原则p经济原则便利性原则节约性原则股权融资还是债务融资?40税收筹划的分类税收筹划的分类1.按税收筹划服务对象分类法人、非法人2.按税收筹划的区域分类国内、国外3.按税收筹划的对象分类一般税收筹划、特别税收筹划4.按税收筹划的人员划分内部、外部5.按税收筹划采用的方

17、法分类技术派、实用派6.按税收筹划实施的手段分类政策派、漏洞派7.按企业决策项目投资、经营、成本核算、成本分配41税收筹划的经济和社会效应1.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利2.促进国家税收政策目标的实现3.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4.促进税制的不断完善42税收筹划产生的原因和实施条件纳税人的权利p延期申报权p延期纳税权p申请减免税权p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p委托税务代理权p要求赔偿权p保密权p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权43税收筹划产生的原因税收筹划产生的原因p国家间税收管辖权的差别p税收执法效果的差别p税制因素各国税法要素界定不同税基、税率、税收优惠不同税收制度因素税种的税负弹性纳税人定义上的可变通性课税对象金额上的可

18、调整性税率上的差异性税收优惠如何利用税收管辖权的不同进行筹划?44请思考请思考某从事涉外服务的公司,主要为外国驻华机构提供各种服务人员。派出人员的工资、福利由服务公司统一支付,服务公司根据派出人员的情况向驻华机构收取劳务费用。如何才能减轻服务公司的税负呢?45案例案例某报纸专栏记者的月薪为500000元,请考虑该记者与报社采取何种合作方式才能税负最轻?调入报社特约撰稿人投稿工资劳务报酬稿酬(500000-800)*45%-15375=209265(元)500000*(1-20%)*40%-7000=153000(元)500000*(1-20%)*20%*(1-30%)=56000(元)46其他

19、因素其他因素p税法相对稳定性与现实活动的复杂性p各国对避税的认可程度及在反避税方法上的差别p通货膨胀p关境与国境的差异p技术进步p资本流动47请思考请思考p如何更好地利用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这一优惠政策?p如何更好地利用购置设备的抵免政策?48实施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实施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级别高的优于级别低的法律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国际法优于国内法法律不溯及既往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具备相当的收入规模具备税收筹划意识49税收筹划的税种选择税收筹划的税种选择p不同税种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影响p不同税种的税负弹性50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p正视税收筹划的风险性p了解理论与实

20、践的差异p关注税收法律的变化p树立正确的税收筹划观51税收筹划的工作步骤税收筹划的工作步骤p熟练把握有关法律规定p了解纳税人的财务状况和要求p签订委托合同p制定筹划计划并实施52税收筹划原理:绝对节税原理税收筹划原理:绝对节税原理p直接节税原理:直接减少某一个纳税人税收绝对额的节税p间接节税原理:指某一个纳税人的税收绝对额没有减少,但这个纳税人的税收客体所负担的税收绝对额减少,间接减少了另一个或一些纳税人税收绝对额的节税。53相对节税原理相对节税原理是指一定纳税总额并没有减少,但因各个纳税期纳税总额的变化而增加了收益,从而相当于冲减了税收,使税收总额相对减少。相对节税原理主要利用的是货币的时间

21、价值。54例1:假设一个公司的年度目标投资收益率为10%,在一定时期所取得的税前所得相同。如果税法允许这个公司某年的某笔费用可以选择三种方法扣除:分期平均扣除;余额递减扣除;一次性扣除。其结果假定是: 方案1:公司第1、2、3年都缴纳的所得税200万元,即方案1的T1-1=T1-2=T1-3=200万元;方案2:的T2-1=100万元,T2-2=100万元,T2-3=400万元; 方案3:的T3-1=0元,T3-2=0元,T3-3=600万元。纳税人采用不同方案在一定时期的纳税绝对总额是相同的。55(1)3年的预期税收Ti为方案1T1=T1-1+T1-2+T1-3=200+200+200=60

22、0(万元)方案2T2=T2-1+T2-2+T2-3=100+100+400=600(万元)方案3T3=T3-1+T3-2+T3-3=0+0+600=600(万元)56(2)把预期税收按目标投资收益率折算成现值PWi方案1T1预期税收现值为:PW1=200+200/1.10+200/(1.10)2=547.11(万元)方案2T2预期税收现值为:PW2=100+100/1.10+400/(1.10)2=521.49(万元)方案3T3预期税收现值为:PW3=0+0+600/(1.10)2=495.87(万元)57(3)节税方案的相对节税额Si为:方案2相对节税额S2=T1-T2=547.11-521

23、.49=25.62(万元)方案3相对节税额S3=T1-T3=547.11-495.87=51.24(万元)58风险节税风险节税p风险节税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去获取超过一般节税所节减的税额。风险节税主要是考虑了节税的风险价值。59例2:2:一个纳税人节税方案1:p第一年要缴纳所得税100万元的概率为30%,缴纳所得税120万元的概率为50%,缴纳所得税150万元的概率为20%;p第二年要缴纳所得税120万元的概率为20%,缴纳所得税150万元的概率为40%,缴纳所得税180万元的概率为40%;p第三年要缴纳所得税150万元的概率为20%,缴纳所得税180万元的概率为60

24、%,缴纳所得税200万元的概率为20%;60节税方案2:p第一年要缴纳所得税60万元的概率为40%,缴纳所得税80万元的概率为40%,缴纳所得税100万元的概率为20%;p第二年要缴纳所得税80万元的概率为20%,缴纳所得税100万元的概率为50%,缴纳所得税120万元的概率为30%;p第三年要缴纳所得税180万元的概率为30%,缴纳所得税200万元的概率为60%,缴纳所得税220万元的概率为10%,这个纳税人的年目标投资收益率为10%,纳税人采用不同方案在一定时期所取得的税前所得相同。p如何进行方案的选择呢?611.计算采用节税方案后3年的税收期望值E方案1E(T1-1)=100*0.3+1

25、20*0.5+150*0.2=120(万元)E(T1-2)=120*0.2+150*0.4+180*0.4=156(万元)E(T1-3)=150*0.2+180*0.6+200*0.2=178(万元)其中:T1-n为方案1第n年要缴纳的税收,n=1,2,362方案2E(T2-1)=60*0.4+80*0.4+100*0.2=76(万元)E(T2-2)=80*0.2+100*0.5+120*0.3=102(万元)E(T2-3)=180*0.3+200*0.6+220*0.1=196(万元)其中:T2-n为方案2第n年要缴纳的税收,n=1,2,3632.把税收期望值按目标投资收益率折算成现时价值P

26、WiT1期望税收现值PW1=120/1.10+156/( 1.10)2+178/( 1.10)3=371.75(万元)T2期望税收现值PW2=76/1.10+102/( 1.10)2+196/( 1.10)3=300.65(万元)其中:T1为方案1纳税人一定时期的纳税总额T2为方案2纳税人一定时期的纳税总额643.计算考虑确定性风险因素情况下方案2多节减的税额Si 方 案 2多 节 减 的 税 额 S2=T1-T2=371.75-300.65=71.1(万元)这样,我们通过计算可使各个可供选择的节税方案中确定性风险因素数量化,以此作为节税的依据。此例中,我们应该选择方案2,因为它比方案1节减更

27、多的税收。65例例3:p假定一个纳税人不确定性节税方案1:可节减所得税S1=100万元的概率P1=30%,可节减所得税S2=120万元的概率P2=50%,可节减所得税S3=150万元的概率P3=20%;p节税方案2:可节减所得税S1=60万元的概率P1=30%,可节减所得税S2=140万元的概率P2=60%,可节减所得税S3=180万元的概率P3=10%。这个纳税人在一定时期所得的税前所得相同。66 (1)计算节税方案的节税期望值E 方案方案1 1E1=100*0.3+120*0.5+150*0.2=120(万元) 方案方案2 2E2=60*0.3+140*0.6+180*0.1=120(万元

28、)说明:期望值E=(Si*Pi)i=1,2,3n其中:Si=第i种情况节减的所得税Pi=第i种情况的概率n=情况的数量67(2)计算节税方案的风险程度(标准离差) 方案方案1 11=(100-120)2*0.3+(120-120)2*0.5+(150-120)2*0.20.5=17.32(万元)方案方案2 22=(60-120)2*0.3+(140-120)2*0.6+(180-120)2*0.10.5=40.99(万元) 说明:标准离差=(Si-Ei)2*Pi0.5p 在上面的例子里,我们看到两个方案的节税期望值是相同的,但方案2的风险程度明显要高于方案1,因此,我们要选择方案1。68例例4

29、:p 一个跨国纳税人不确定性节税方案1:可节减所得税S1=100万元的概率P1=30%,可节减所得税S2=120万元的概率P2=50%,可节减所得税S3=150万元的概率P3=20%;p节税方案2:可节减所得税S1=100万元的概率P1=30%,可节减所得税S2=140万元的概率P2=60%,可节减所得税S3=180万元的概率P3=10%。这个跨国纳税人在一定时期所取得的税前所得相同,其目标节税额St为100万,目标节税率st为10%,无风险节税额St为60万,无风险节税率st为6%。69 (1)计算节税方案的节税期望值E方案1E1=100*0.3+120*0.5+150*0.2=120(万元

30、)方案2E2=100*0.3+140*0.6+180*0.1=132(万元)70(2)计算节税方案的标准离差方案11=(100-120)2*0.3+(120-120)2*0.5+(150-120)2*0.20.5=17.32(万元)方案22=(100-120)2*0.3+(140-120)2*0.6+(180-120)2*0.10.5=26.83(万元)说明:标准离差计算公式见上例71(3)计算节税方案的风险程度(标准离差率)V。方案1V1=17.32/120*100%=14.43%方案2V2=26.83/132*100%=20.33%说明:标准离差率Vi=i/Ei(i=1,2)72(4)计算

31、节税方案的风险节税系数b。方案1b1=(10%-6%)/14.43%=27.72%方案2b2=(10%-6%)/20.33%=19.68%说明:风险节税系数bi=(st-sf)/Vi(i=1,2).其中:st=目标节税率sf=无风险节税率 V=标准离差率73(5)计算节税方案的风险节税率sr。 方案1sr1=27.72%*14.43%=4% 方案2sr2=19.68%*20.33%=4% 说明: 风险节税率sr=bi*Vi(i=1,2).其中:b=风险节税系数V=标准离差率74(6)计算节税方案的风险节税额(风险价值)Sr。方案1Sr1=120*4%/(6%+4%)=48(万元)方案2Sr2=

32、132*4%/(6%+4%)=52.8(万元)说明:Sri=(Ei* sri)/(sf+ sri) (i=1,2).75(7)计算考虑风险的最低节税额 minSr。 方案1minSr1=60+48=108(万元)方案2minSr2=60+52.8=112.8(万元) 说明:minSri=Sf+Sri(i=1,2).76p 从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节税方案的期望节税额都大于考虑风险的最低节税额,因此都超过了目标节税额,可以采用。但节税方案2的风险程度要大于方案1,而方案2可以获取更大的风险价值。至于到底哪个方案更好些,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取决于企业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了。稳健的企业决策人员

33、可以选择方案1,因为方案1的风险小;愿意冒险去追求最大财务利益的企业决策人员可以选择方案2,因为它有更大的风险价值。77第章第章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p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免税技术减税技术税率差异技术扣除技术抵免技术退税技术p纳税递延p税负转嫁p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78税收优惠与税收利益税收优惠与税收利益p税收优惠: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社会策略经济目的,而对纳税人实行的税收鼓励。p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税收优惠手段的差异p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方向79案例案例p北京市某企业原是街道自办的小旅店,由于经营有方,该企业又新建了一个快餐店和一个国内旅行社。由于该企业在最初经营时,为解决

34、街道残疾居民的就业困难,招收了不少聋哑人员,从事后勤工作,属于民政福利企业,因此企业在员工福利与劳保等方面的负担较重。现在,新业务刚开展,还没有步入正轨。由于各方面负担较重,该企业深切感到应进行纳税筹划,尽量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达到节税的效果。80p该企业通过向税务专家进行咨询,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现有员工80人,其中包括聋哑员工22人,已占员工总数的27.5,因此,只需再招收10名聋哑员工,就可使残疾员工占企业员工比例达到35,从而符合税法关于营业税减免优惠的规定,可免征营业税,大大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81免税技术p免税:国家对特定的地区、行业、企业、项目或情况(特定的纳税人或纳税人的特定应税项

35、目,或由于纳税人的特殊情况)所给予纳税人完全免征税收的照顾或奖励措施。照顾性免税奖励性免税82p免税技术:指在合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纳税人成为免税人,或使纳税人从事免税活动,或使征税对象成为免税对象而免纳税收的税收筹划技术p免税技术的特点属于绝对节税技术简单适用范围狭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p免税技术的方法尽量争取更多的免税待遇尽量使免税期最长化83案例案例p某橡胶集团位于某市A村,主要生产橡胶轮胎、橡胶管和橡胶汽配件。在生产橡胶制品的过程中,每天产生近30吨的废煤渣。为了妥善处理废煤渣,使其不造成污染,该集团尝试过多种办法:与村民协商用于乡村公路的铺设、维护和保养;与有关学校联系用于简易球场、操场

36、的修建等,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废煤渣的排放未能达标,使周边乡村的水质受到影响,因污染问题受到环保部门的多次警告和罚款。如何治污,拟定两个方案:把废煤渣的排放处理全权委托给A村村委会,每年支付该村委会40万元的运输费用用40万元投资兴建墙体材料厂,生产“免烧空心砖”。84方案二方案二p销路好p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能获得一定的节税利益。利用废煤渣等生产的建材产品免征增值税p彻底解决污染问题p部分解决了企业的就业压力实务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第一,樯体材料厂实行独立核算、独立计算销售额、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第二,产品经过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的审定,获得认定证书 第三,向税务机关办理减免税手续 8

37、5案例案例pA,B、C、D四个国家的公司所得税的普通税率基本相同,其他条件基本相似。A国某企业生产的商品90%以上出口到世界各国。A国对该企业所得是按普通税率征税;B国出于鼓励外向型企业发展的目的,对此类企业减征30%的所得税,减税期为5年;C国对此类企业有减征50%,减税期为3年的规定;D国对此类企业则有减征40%,而且没有减税期限的规定。A企业应该如何选择投资地?86减税减税技术技术p减税:国家对特定的地区、行业、企业、项目或情况(特定的纳税人或纳税人的特定应税项目,或由于纳税人的特殊情况)所给予纳税人减征部分税收的照顾或奖励措施。照顾性免税奖励性免税p减税技术:指在合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

38、纳税人减少应纳税收而直接节税的税收筹划技术p减税技术的特点属于绝对节税技术简单适用范围狭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p免税技术的方法尽量争取更多的减税待遇并使减税最大化尽量使减税期最长化87税率差异技术税率差异技术p尽量寻求税率最低化p尽量寻求税率差异的稳定性和长期性p某计算机公司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该公司既销售计算机硬件,也从事软件的开发与转让,某月硬件销售为18万元,另接受委托开发并转让软件取得收入2万元,该企业应作何税收筹划?88扣除技术扣除技术p扣除技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扣除额增加而直接节税,或调整各个计税期的扣除额而相对节税的税收筹划技术。p扣除技术的特点:可用于绝对节税和相对节税技

39、术较为复杂适用范围较大具有相对稳定性p扣除技术要点扣除项目最多化扣除金额最大化扣除最早化89例如:1)可以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年限:在具备不同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可供选择的时候,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税收的优惠政策,使得折旧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的现值达到最大.902)尽量采用备抵法核销坏账:直接核销法和备抵转销法计入当期的管理费用水平不尽相同,备抵法事先计提坏账,费用前置所产生的税收利益,相当于获取了一笔长期的无息贷款.913)巧妙安排税前限额扣除项目: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借款利息,计税工资等经常发生超过税法扣除标准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现象,导致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加重了企业税负.在

40、所得税筹划中,应当严格区分业务招待费与会务费,差旅费,尽可能减少业务招待费用.通过企业经营决策的改变,打破借款费用,计税工资等税前扣除的限制,成功地节税.92案例:p某企业现有职工人数500人,人均月工资750元,当地的计税工资标准为800元/人/月.当年度企业拟向职工集资人均20000元,共10000000元.p甲方案,集资的年利率为10%,支付集资利息1000000元;当年度企业的税前会计利润为700000元;p乙方案,按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7%集资,每年支付集资利息700000万元,减少的30万元利息支出,用来增加职工的工资,因此,人均月工资增加到800元,另外,增加了工会经费,职工教育

41、经费,职工福利费三项经费的计提,共52500元,当年度企业的税前会计利润变为647500元(700000-52500),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3%.93计算分析不同方案的纳税结果如下:p甲方案应纳税所得额=700000+10000000(10%-7%)=1000000(元)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100000033%=330000(元)企业的净利润=700000-330000=370000(元)企业为职工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100000020%=200000(元)94p乙方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647500(元)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64750033%=213675(元)企业的净利润=6475

42、00-213675=433825(元)企业为职工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70000020%=140000(元)95分析:企业若采用乙方案 p企业的净利润增加=433825-370000=63825(元)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增加52500(元)职工个人收人增加=200000-140000=60000(元)合计:176325元企业所得税少纳=330000-213675=116325(元)个人所得税少纳200000-140000=60000(元)合计176325元96抵免技术抵免技术p税收抵免:从应纳税额中扣除税收抵免额避免双重征税的税收抵免:免税法、费用法、抵免法税收优惠或奖励的税收抵

43、免:设备购置投资抵免p抵免技术: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税收抵免额增加而绝对节税的税收筹划技术p抵免技术特点:绝对节税技术较为简单适用范围较大具有相对确定性p抵免技术要点抵免项目最多化抵免金额最大化97p某企业,目前的设备状况已经非常老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很差,已经到了必须更新设备的程度,他们拿出的更新改造计划属于国家鼓励的当前工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重点中的项目,但在是使用进口设备还是使用国产设备的问题上一直未做决定。为此该企业财务部门做了以下工作:98p首先,他们从企业的技术部门了解到,不论是进口设备还是国产设备均能满足企业生产工艺对技术的要求,进口设备技术装备较高可能会造成技术上的浪费,且购买进

44、口设备所需投资额还略高于购买国产设备的投资额。99p其次,他们根据企业的采购计划、预计实现利润等情况对企业未来5年的企业所得税情况进行了一个详细的测算,计算过程如下:100p1、采购设备前一年,该企业应缴企业所得税为180万元。p第1年拟采购设备1000万元,当年应缴企业所得税为100万元,p对第1年来说,企业采购国产设备或是进口设备效果是相同的,即均需缴纳10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因为该企业无新增企业所得税,但第1年投资于国产设备的投资额可用此后5年内新增的企业所得税进行抵免。101p2、第2年企业拟采购设备1500万元,当年企业测算的效益已有所好转,应缴纳企业所得税600万元,如果采购的是进

45、口设备,则该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600万元。而采用国产设备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计算如下:102p企业第1年未抵免的企业所得税为100040%=400万元第2年投资可抵免的企业所得税为150040%=600万元;p第1年该企业可抵免所得税为400-180=220万元p第2年该企业可抵免所得税为600-100=500万元p第2年该企业共可抵免企业所得税220+500=720万元,p由于720万元大于该企业当年实现的企业所得税600万元,故该企业第2年可抵免企业所得税600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0元。103p3、第3年该企业投资3500万元,经测算当年应缴企业所得税800万元,如采购的是进口设备,则

46、该企业当年应缴纳企业所得税800万元。104p而采用国产设备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计算如下:第3年企业共可抵免企业所得税3500*40%1400万元,由于1400万元大于该企业当年实现的企业所得税800万元,故该企业第3年可抵免企业所得税800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0元。105p4、若该企业第4年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为1500万元,则企业第4之年可抵免1500-(720-600)-(1400-800)780万元,余下的尚未抵免的企业所得税可用以后年度继续抵免。106p这5年的测算情况见下表:p单位:万元p项目第0年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合计p国产设备投资额1000150035006000p可抵免所

47、得税40060014007203080p当年应缴纳所得税18010060080015003180p当年可抵免所得税-220-500-800-720-2040p实际应缴所得税0000780780107p这样算下来,企业若采用进口设备,则5年下来需缴纳企业所得税2660万元,而采用国产设备,企业只需缴纳企业所得税760万元,5年共可节约企业所得税1900万元,在往后的3年内还可继续抵免企业所得税500万元。面对税收筹划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领导当然采纳了财务部门的意见。108案例案例2:p某企业筹资3000万元,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p一是购买设备用于技术改造(假设设备购置前一年企业利润额为

48、0) ;p二是投资新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并实行2年免税政策。p假设两个方案的投资收益相同,第1-5年的利润情况如下:第一年 200万元第二年 300万元第三年 800万元第四年 1200万元第五年 1500万元该选择哪个方案?109第一方案的税后净利润:五年应纳税额=4000*33%-3000*40%=120(万元)净利润=4000-120=3880(元)第二方案的税后净利润:五年应纳税额=(800+1200+1500)*15%=525(万元) 净利润=4000-525=3475(万元)110退税技术退税技术p多缴税款的退还p再投资退税(外商投资企业)p出口产品111p退税技术

49、的特点绝对节税技术较为简单适用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风险性p退税技术要点尽量争取退税项目最多化尽量使退税额最大化112案例一p某国投资者在上海、苏州、成都分别设立三家外商独资企业,后又在上海设立投资控股公司,并由投资公司统一负责三户独资企业的投资管理事宜。2003年该投资者决定用苏州公司的税后利润在武汉再投资兴建一家外资工厂。根据公司内部制度,投资公司下的三户企业的每年税后利润必须要汇总到投资公司统一管理使用,因此苏州厂的税后利润先汇到上海的投资公司,再经由投资公司将款项转到武汉建厂。由于苏州厂的税后利润未直接付到被投资企业的账面上,从而无法证明用于再投资的那一部分就是源于苏州厂的利润,外方投资者

50、在申请再投资退税时未能通过税务机关的审批。113案例二p某国投资者在上海设立B公司,B公司“两免三减半”优惠期已过,账面累计未分配利润5000万元,2004年进入全额征税期。2004年该投资者在南京又投资设立一外商独资企业C,注册资金500万美元,计划用现汇投资。在首批资金300万美元到位后,由于资金紧张,决定用从B公司分配的税后利润200万美元再投资到C公司。114案例三p某国投资者在上海设立独资公司,公司“两免三减半”优惠期已过,账面累计未分配利润5000万元,其中两年免税期间的利润2000万元,减半征税期间的利润3000万元。投资者决定用税后利润对本公司进行增资2500万元。由于企业事前

51、未筹划,在办理再投资退税时仅获得对500万元税后利润作为计算基数计算退税。115p因为企业未明确用哪年的税后利润进行增资,税务机关则从第一年往后推,前面两年免税期的税后利润2000万元因未涉及实际税款入库不办理退税,结果仅就剩余的500万元作为第一年减半期利润计退税。如果企业明确用于再投资的利润是属于三年减半期的,则可以就2500万元享受再投资退税。116p关于再投资方式的理解。再投资方式有增加原利润获得企业(以下简称本企业)的注册资本、增加其他已存在外资企业的注册资本或新建一家外资企业三种方式。对于前两种方式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增加”二字,即不管是再投资于本企业或再投资于它企业,一定要在其原有

52、资本基础上增加其注册资本。如果用税后利润去投资购买国内已设立的某企业股权,则不能享受再投资退税。117案例四p某中外合资企业,2003年3月外方将2002年的投资所得150万元,再投资于该企业,预计经营期为15年,适用税率为30%,地方税率为3%可退税额150(130%3%)30%40%26.86万元118p纳税筹划方法:(1)在设立外资企业时争取被认定为产品出口企业或先进技术企业,取得利润再投资于本企业时,到有关部门办理扩建的企业为产品出口企业或技术先进企业的证明后,可以按“再投资举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技术先进企业”,享受100%退税的优惠政策,这样其可退所得税税额如下:可退税额150(1

53、30%3%)30%67.16(万元)119纳税期的递延纳税期的递延p即允许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或延迟缴纳税款。p方法递延项目最多化递延期最长化120税负转嫁税负转嫁p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一般包括前转和后转两种基本形式.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与价格升降紧密联系;它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也是经济利益的一种再分配,其结果必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即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121前转前转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顺着商品流转方向,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办法,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

54、负担。后转后转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逆商品流转的方向,以压低购进商品价格的办法,向后转移给商品的提供者。122p混转p混转又叫散转,是指纳税人将自己缴纳的税款分散转嫁给多方负担。p例如织布厂将税负一部分用提高布匹价格的办法转嫁给印染厂,一部分用压低棉纱购进价格的办法转嫁给纱厂,一部分则用降低工资的办法转嫁给本厂职工等。123p税负转嫁的方式税负转嫁方式主要有前转、后转、混转、旁转、消转、税收资本化等方式。124p旁转p旁转是指纳税人将税负转嫁给商品购买者和供应者以外的其他人负担。例如纳税人用压低运输价格的办法将某课税对象的税负转嫁给运输者负担。125p消转p消转是指纳税人用降低课税品成本的办法使

55、税负在新增利润中求得抵补的转嫁方式。即纳税人在不提高售价的前提下,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将所缴纳的税款在所增利润中求得补偿。p但消转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生产成本能递减、商品销量能扩大、生产技术与方法有发展与改善的余地、物价有上涨趋势以及税负不重等。126p税收资本化p纳税人以压低资本品购买价格的方法将所购资本品可预见的未来应纳税款,从所购资本品的价格中作一次扣除,从而将未来应纳税款全部或部分转嫁给资本品出卖者。127p比如某一工业资本家甲向另一资本家乙购买一幢房屋,该房房价值50万元,使用期限预计为10年,根据国家税法规定每年应纳房产税万元。甲在购买之际将

56、该房屋今后10年应纳的房产税10万元从房屋购价中作一次扣除,实际支付买价40万元。对甲来说,房房价值50万元,而实际支付40万元,其中的10万元是甲购买乙的房屋从而“购买”了乙的纳税义务,由乙付给甲以后代乙缴纳的税款。实际上,甲在第一年只须缴纳万元的房产税,其余的9万元就成为甲的创业资本。这就是税收资本化。它一般表现为课税资本品价格的下降。128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商品供求弹性商品供求弹性供需弹性是影响税负转嫁最直接的因素,一般说来,对商品课征的税收往往向没有弹性的方向转嫁,税负转嫁与供需弹性存在方向相反的关系。需求弹性越大,税负越向供给者转嫁;供给弹性越大,税负越向需求者转嫁

57、。此即为税负转嫁的一般法则。129p价格自由变动p价格自由变动是税负转嫁的基本前提条件。税负由卖方自己负担,课税以后,若价格增高,税负便有转嫁的条件。若价格增加少于税额,则税负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若价格增加多于税额,则不仅税负转嫁,卖方还可以获得额外收益。因此可以说,没有价格自由波动,就不存在税负转嫁。130p成本变动p在成本固定、递增和递减三种场合,税负转嫁有不同规则。成本固定的商品,所课之税有全部转嫁买方的可能;成本递增商品,所课之税转嫁于买方的金额可能少于所课税款额;成本递减商品,不仅所课之税可以完全转嫁给买方,还可获得多于税额的价格利益。131p课税制度的关系p间接税税负易于转嫁,直接

58、税税负不易转嫁。如对人的所得课税,较难转嫁;而对于商品课征的消费税等,则较易转嫁。课税范围广的,即课税能遍及同一性质所有或大部分商品的,转嫁易,反之则难转嫁。如茶和咖啡同属饮用商品,如果课税于茶而咖啡免税,当茶价增加时,饮茶者改饮咖啡,以致茶的消费减少。此时茶商则不敢把全部税款加于茶价之内,也即转嫁较难。132市场结构与税负转嫁市场结构与税负转嫁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税负转嫁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税负转嫁完全竞争指的是一种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任何单个厂商都无力控制价格,市场价格是由整个行业的供求关系所决定,价格一旦决定之后,对于每一个生产者而言,这一价格便是

59、既定的。因而在政府征税以后,任何个别厂商都不能把商品价格提高若干而把税负向前转嫁给消费者133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税负转嫁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税负转嫁垄断竞争指的是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商品的差异性是这一市场结构的重要性内容。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可以利用自己产品的差异性对价格作出适当调整,借以把税负部分地向前转嫁给消费者。但由于没有形成垄断市场,不能完全转嫁出去保留垄断利润,因此只能实现部分税负转嫁。134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的税负转嫁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的税负转嫁寡头垄断指的是少数几个生产者供给某种商品的大部分,这几个生产者的产量在该行业的总产量

60、中各占有较大的份额,从而可对市场的价格和产量发挥重要影响的一种市场结构。寡头竞争的价格波动不象一般竞争工业那样大,他们总是互相勾结,对价格升降采取一致行动。自动按某一公式各自提高价格,而把税负向前转嫁给消费者负担135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下的税负转嫁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下的税负转嫁完全垄断指的是一种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被一家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结构下,生产厂商实际上是自行定价,以达到最大利润或超额利润的目的。如果某袭断产品为绝对必要品,且需求无弹性,又无其他竞争性的代用品,则垄断者可随意提价,不会影响销售量,税负就会全部向前转嫁给消费者。如果需求有弹性,垄断厂商不能把税额全部向前转嫁给消费者

61、,而只能是部分前转,部分后转。因为如全部前转,可能引起价格太高,消费减少,得不到最大利润。136课税制度与税负转嫁课税制度与税负转嫁课税范围1、课税商品范围广的,税负容易转嫁;课税商品范围窄的,税负转嫁较困难。2、就不同课税商品而言,对生产资料课税,税负转嫁次数多,转嫁速度快;对生活资料课税,税负转嫁次数少,转嫁速度慢。3、就同类商品而言,对其全部课税税负易于转嫁;只就其中部分或其一种商品课税,税负不易转嫁。4、就消费品而言,对生活必需品课税,由于消费是必不可少的,故消费基础广,税负易于转嫁;对奢侈品课税,由于消费可有可无,故消费基础窄,税负不易转嫁。137课税方法从量课税,负税者容易感觉,课

62、税加价,消费者可能少买或不买高价商品,或采用代用品,因而税负转嫁趋势较弱。而从价课税,一般昂贵商品税重,廉价商品税轻,课税加价,负税者不易觉察,因而税负转嫁趋势较强。138税率实行比例税率,价格与税负相辅相成,同种商品,价重税负多,价低税负少,税负易于转嫁。实行定额税率,价格与税负相背,同种商品,价高税负轻,价低税负重,因而高价商品税负容易转嫁,低价商品税负较难转嫁。139税负轻重税负轻重是税收转嫁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种商品税负很重,出卖者试图转嫁全部税负就必须大幅度提高价格,势必导致销售减少,但为了保持销路,又不得不降低价格,其结果税负只能部分转嫁或不能转嫁

63、。然而对于税负很轻的商品来说,课税后加价幅度较少,一般不致影响销路,全部税负能顺利地转嫁给购买者负担。140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p独资企业p合伙企业p公司企业141案例p某纳税人甲经营一家企业,年盈利400000元,该企业若采用合伙形式经营(假设由4人合伙设立),依现行税制规定需缴纳个人所得税133250元(400000356750),税后利润为266750元。若按公司企业形式组织经营,则除缴纳公司所得税132000元(40000033)税后利润268000元外,假设全部作为股息分配,则还需缴纳个人所得税87050元(268000356750),其税后净收益为18095

64、0元(26800087050)。142分、子公司的税收待遇分、子公司的税收待遇p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在设立地负全面纳税义务p分公司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负有限纳税义务,其利润、亏损与总公司合并计算143案例1p甲、乙、丙为集团公司内部三个独立核算企业,彼此间的业务关系是:甲企业生产的产品可以作为乙企业的原材料,而乙企业生产的产品的80提供给丙企业,三个企业均适用17的增值税,且所得税率均为33,其他有关资料见表144p企业类别增值税率()所得税率()销售数量正常市价转移市价p甲173310001000800p乙1733100014001200p丙1733100018001800p注:甲企业进

65、项税额100000元,市场利率24145如果三个企业均按正常市价结算货款p甲企业应纳增值税额:p1000100017(17)-100000p145300-10000045300(元)p乙企业应纳增值税额:p1000140017(17)-145300p203418-14530058118(元)p丙企业应纳增值税额:p800180017(17)-20341880p209230-16273446496(元)p合计应纳增值税额149914元。146当三个企业采用转移价格时p甲企业应纳增值税额:p100080017%(17%)-100000p116240-10000016240(元)p乙企业应纳增值税额

66、:p(80012002001400)17%(17%)p-116240=63930(元)p丙企业应纳增值税额:p800180017(17)-8001200p17(17)p209230-13948869744(元)p合计应纳增值税额149914元。147评价:p由于三个企业的生产具有连续性,这就使得本应由甲企业当期应纳的税款相对减少29060元(4530016240),即延至第二期缴纳(通过乙企业);当然这使得乙企业第二期与丙企业第三期纳税额分别增加了5812元和23248元,148案例2p昆明某公司为了利用深圳特区少征所得税的优惠,在深圳特区设立一子公司,现公司把成本为万元应按万元作价的一批货物

67、,压低按万元作价,销售给深圳子公司,该子公司最后以万元的价格出售货物。149原来:p公司原原应交所得税款为:(-)(万元)p子公司所得应纳税款为(假定此公司为新设,已是盈利第年,税率为):p(-)(万元)p该集团公司应负担税款总额为:(万元)150现在:p压低转让定价后,则p公司实际应交纳的税款为:(-)(万元)p子公司实际交纳税款为:(-)(万元)p该集团公司应负担的税款总额为:(万元)151p假设各期企业(设备)生产周期为个月,相对增加金额折合现值使纳税负担相对下降元(-)(6)(3次方)-(6)(次方),相对节省的元无疑可以给集团公司带来新的投资收益。152p通过上面对压价前后各公司纳税情况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总公司及子公司通过转让定价,总税负减少的数额为:p-(万元)p只要子公司暂时不把总公司应得的股息汇回昆明,总公司减轻税负的目的就能实现。1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