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人类行为与风险环境.ppt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8632007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论人类行为与风险环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导论人类行为与风险环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导论人类行为与风险环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导论人类行为与风险环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导论人类行为与风险环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论人类行为与风险环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论人类行为与风险环境.ppt(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行为与风险环境36课时金小红课课 程程 性性 质质 与与 地地 位位人类行为与风险环境是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中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开拓学生视野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是在其他主干课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研究活动的拓展。学生需要学习与了解相应的其他相关课程,如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教学要求与方法教学要求与方法全程参与学习注重分析与思考能力的培养 鼓励探究式学习 注重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启发式课课 程程 内内 容容 安安 排排导论(2学时)人类行为维度(6学时)生物(2学时)心理(2学时)社会环境(2学时)青少年行为与社会环境(14学时

2、)家庭(第一组) (2学时)学校(第二组) (2学时)同辈群体 (第三组) (2学时)大众传媒及网络(第四组) (2学时)社会文化 (第五组) (2学时)社区(第六组) (2学时)社会制度(第七组) (2学时)青少年行为与社会风险环境(10学时)风险理论 风险环境:家庭变迁,学校压力,网络及传媒影响,亚文化同辈群体,多元文化冲击,制度风险,组织化风险作业准备(4学时)成绩评定与考试成绩评定与考试出勤:20%(累计缺勤三次者做不及格处理)课后准备与课堂讲授:30%(未参与者平时成绩为0)期末论文:50%课后准备与课堂讲授分成七个小组每个小组做好两次课堂汇报的准备,作为期中考察,题目为“?”期末论

3、文:在期中考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论文参考资料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王宏亮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王瑞鸿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人的成长与发展,毛晓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晓文主编,青少年发展研究与学校生态文化建设,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版 。卓彩琴,招锦华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家庭治疗策略分析基于三个典型家庭治疗案例的质性研究 河南社会科学 2008.1。丁文 徐泰玲 著,当代中国家庭巨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潘允康.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家庭社会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约瑟夫-米库西著 李春玲译 青少年的家庭治疗:打破对抗与控制的循环怪圈 同济

4、大学出版社 2007. 彼得.泰勒.顾柏编著,马继森译,新风险 新福利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彼得.泰勒.顾柏编著,黄觉译,社会科学中的风险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尼克.皮金等编著,谭宏凯译,风险的社会放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不公平竞争与社会风险,冯必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徐安琪等著,风险社会的家庭压力和社会支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郝大海著,流动的不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蔡定剑主编,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法律出版社2009.刘挺著,经济全球化与社会风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丁元竹等著,中国2010年风险

5、与规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张鸿燕著,网络环境与高校德育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孙东东著,追求阳光心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美)阿内特著,段鑫星等译,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雷厉,张雷著,青少年心理发展北京大学心理学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吉沅洪编著,树木:人格投射测试,重庆出版社2007.(美)库恩等著,郑钢等译,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11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版)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爱尔兰)卡尔著,张建新等译,儿童和青少年临床心理学(上、下册)当

6、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导论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米兰昆德拉从自然崇拜-神学-理性精神的唤起-理性的滥用-反思理性精神经常会产生非理性的后果:从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到“摸着石头过河”到科学发展观(戒烟令)人类在思考什么?人类的基因问题,人是怎么来的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人是与环境如何互动的人的生命历程是怎样的心理问题与社会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生物学的还原主义(达尔文,斯宾塞)心理学的个人主义方法(斯金纳,皮亚杰)社会学的集群主义方法(涂尔干,孔德)生物心理社会互动案例一思考:视频中的人们的行为反应出什么信息?人类行为与环境关系的解释“二元论”?“二元性”?环境不仅影响人们的行为,

7、而且影响我们对他们的反应。案例2思考:这里从心理学的角度已经很难去解释很多社会弱者的现实困境和遭遇,社会环境因素在这里的地位尤为重要。当弱势群体已经作为一个阶层现象出现时,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尤其应该对环境因素敏感。第一讲导论第一节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界定第二节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第三节 人类行为问题的评估维度导论 第一节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界定一、人类行为的定义二、人类行为的特点三、人类行为的分类四、人类行为的一般过程五、社会环境的界定导论第一节一、人类行为的定义 精神分析学家:由本能所引起的结果;认知成熟论者:认知能力成熟后对环境的反映;社会学家:价值观及态度的表现社会工作者

8、:发展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等相互作用;本文的定义:人类为满足需要而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尝试用各种理论说明穿衣这种行为现象?自己用以上的观点分析身边感兴趣的行为现象?导论第一节二、人类行为的特点1.适应性:人类行为能够而且必须适应社会环境并做出反映2.多样性:人类行为是复杂的过程3.变化性:变化持续不断(因自身生理结构机能、社会生活条件影响)4.可控制性:有目的控制和调节行为;5.整合性:多学科整合研究。导论第一节三、人类行为的分类1.正常行为、异常行为2.划分标准:统计规律、社会规范、行为适应性、个体主观感受等;3.标准的使用:综合应用你身边有哪些异常行为

9、?举例说明?你为什么说这些是异常行为?特别注意!定义异常行为的标准其实也都是相对的,在特定时空背景下个体的正常行为在其它场景中却可能被视为异常。从社会工作角度而言,任何人都是独特的,所谓异常只是与大众存在差异,并不必然代表个体一定有问题。正常与异常之分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类型划分,不应轻易做出价值判断,而对于划分标准的判定,不能武断,需要综合参考运用,并留意相关的伦理和价值问题。导论第一节四、人类行为的一般过程需要动机行为目的需要:激起行为的最基本原因,包括生理的以及社会性需要。动机:达到预期目的的愿望。手段:达到目的的方法以及措施。导论第一节五、社会环境的界定1.界定:社会环境是由影响人类行为的

10、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社会系统。2.划分:常规事件和非常规事件 常规事件:以类似的方式发生于某一特定的群体中的大多数人身上的事件; 非常规事件:是指对人类行为有重大影响的不寻常事件。导论第二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一、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环境因素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研究取向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研究的基本假设导论第二节一、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环境因素1.生物过程是基础,如性别、生理机能(运动、健康、年龄、疾病等),遗传因素的作用,离开了社会因素,遗传是无意义的 ;(案例3)2.心理过程是核心(分享1)。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人格是整合性的心理结构,为人们在社会文化情境中的行为提供了稳固的

11、反应模式;3.社会因素是根本:行为的塑造过程。导论第二节一、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环境因素3.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模式、背景、互动、结构(2)学校:系统教育、社会规范(3)同辈群体:行为影响(4)工作单位:学习、建立社会关系(5)大众传播媒体: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积极的和消极影响)(6)社会角色:角色行为(7)社区:全方位(8)文化:全方位导论第二节一、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是根本:(1)提供发展空间和方式(2)是人类成长的有力支持(3)为人类成长提供参照标准(4)个人问题的真正原因是社会导论第二节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研究取向1.生物生理学取向:强调遗传2.心理学取向:强

12、调学习3.社会学取向:用互动理论解释4.文化人类学取向:用文化解释(比如有些地方女性的割礼,是对女性社会地位的保护,而其他地方却认为是保护)5.行为科学取向:综合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6.社会工作取向:第四节第三节 人类行为问题的评估维度(社工)生物生理维度:1.出生前的成长与发展,评估包括:母亲孕期中的营养状况;母亲及父亲的健康状况;怀孕的时间长度,产前母亲的物质滥用情况,孕期并发症,家庭遗传史,遗传异常,染色体异常及出生时的生理缺陷。2.发展阶段史,评估包括:什么时候开始走第一步路,说第一句话,自己吃法,自理,何时开始出现第二性征;3.总体的健康状况:体重的稳定性,经期的

13、规律性,睡眠的规律性,生理活动水平和营养水平,是否存在生理障碍,是否使用烟草、酒精和药品等,日常活动能力等;4.一般性健康状况:家庭心脏病史,呼吸系统问题,癌症,糖尿病,近亲的健康状况,是否存在与某种重大疾病相关的症状等。第三节 人类行为问题的评估维度心理学维度:1.认知发展与信息处理:认知发展与信息处理: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完成与年龄相符的任务的能力和记忆力;学习能力,在校表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洞察和反思的能力;2.交流:交流:双语期望,语言应用,总体的语言与非语言自我表达能力。3.态度与情感:态度与情感: 自我觉察:自我觉察:对自身的正面与负面特点的觉察,对自己与他人的看法,自己与他人对自己

14、的期望的比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觉察能力; 情绪反应情绪反应:愤怒,悲伤,受挫感等过激情绪;自我陈述自我陈述:自言自语的内容,不合情理的念头,等对别人的觉察:对别人的觉察:对他人的看法,对别人对他的期望的看法,等心理学维度:心理学维度:4.社会认知与调节:社会认知与调节: 关于他人的社会认知:关于他人的社会认知:对社会互动的理解,对朋友关系的看法,对他人的期望; 同情能力:同情能力:选择立场的能力,道德感,对他人的人际理解; 现实基础:现实基础:认知功能,辨别现实的能力,思想和觉察的内容; 社会技能:社会技能:社会互动,社会技能知识,有效交流的能力; 解决社会问题的技能:解决社会问题的技能:创

15、造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思考事件结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步骤; 不适行为模式:不适行为模式:对问题情景的行为反应,不良行为,渴望的行为改变模式;5.心理经历:心理经历:过去的生活经历:过去的生活经历:童年期重要事件的描述,和父母及其他人的生活经历,与同辈群体的生活经历,心理环境,过去的精神病确诊史,服用各种药物的历史; 现在的生活经历现在的生活经历:对最近几年重大事件的描述,生活中周围人群的生活经历,近期服用药物的情况。社会维度:社会维度:1.家庭、群体、支持系统与社会环境家庭、群体、支持系统与社会环境 家庭边界,系统和子系统:家庭边界,系统和子系统:开放与封闭的家庭系统,家庭结构,家庭的自身定义

16、;交流模式:交流模式:互动的内容和过程,冲突模式,对感情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家庭角色:家庭角色:内部的角色分配,角色的满意度,角色期待和定义,权力的分配,角色紧张,角色支持;互动群体:互动群体:同辈群体与业缘群体的互动模式,群体规范与其他群体的动态影响,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有用的支持系统:有用的支持系统:社会支持,制度支持,资源获得途径,支持系统障碍,对新的资源和支持系统的需求;社区及其他环境对问题的影响:社区及其他环境对问题的影响:谁在外部环境中觉察到了案主的不良反应,可能影响行为的外部因素(失业,衰老,迁居等);环境的压力因素(贫困,等),对社区和邻里的认同感,等;社会维度:社会维度:2.多元文化与性别问题:多元文化与性别问题:人种和性别认同,性取向,语言障碍,人种群体内外的互动频繁程度,以及受文化,性别或者性取向因素影响的社会期望;3. 社会背景:社会背景:高失业率,离婚,贫困,歧视,社会制度的不完善,邻里关系淡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