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哮病0001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8631922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哮病000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哮病000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哮病000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哮病000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哮病000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哮病00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哮病000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哮病细目一:概述一、哮病的概念及源流1.哮病的概念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临床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2.哮病的源流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 黄汤主之”, 明确指出了哮病发作时的特征及治疗,并从病理上将 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证。元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丹溪心法有专篇论述,认为“哮 喘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 疗原则。明虞挎医学正传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指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二、哮病与西医病名的关系细目二:病因病机一、哮病的常见病因外因:外感风寒

2、或风热之邪,或因吸入烟尘、花粉、动物毛屑、异味气体等。内因:饮食不当,过食生冷,或嗜食酸咸甘肥,或进食海膻发物;体虚病后,素质不强,或病后体弱。一般而言,素质不强者多以肾为 主,而病后所致者多以肺为主。二、哮病的主要病机、“夙根”与诱因及转化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基本病机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如朱丹溪指出:“哮喘专主于痰”。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哮病的诊断要点二、哮病与喘证、支饮的鉴别1.哮病与喘证的鉴别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 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

3、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2.哮病与支饮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一、哮病的辨证要点发时以邪实为主,当分寒、热、寒包热、风痰、虚哮等五类,注意是否兼有表证。而未发时以正虚为主,应辨阴阳之偏虚,肺脾肾 三脏之所属。若久发正虚,虚实错杂者,当按病程新久及全身症状辨 别其主次。二、哮病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治疗原则当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基本原则。三、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1.冷哮证主症: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 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治法:宣肺散寒,

4、化痰平喘。代表方: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常用药:麻黄、射干、干姜、细辛、半夏、紫菟、款冬、五味子、大枣、甘草。2.热哮证主症: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 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代表方: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常用药:麻黄、黄苓、桑白皮、杏仁、半夏、款冬、苏子、白果、甘草。3.寒包热哮证主症:喉中鸣息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咯痰不爽,痰黏色黄,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苔白腻、罩黄,舌尖边红,脉弦紧。治法:解表散寒

5、,清化痰热。代表方: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常用药:麻黄、石膏、厚朴、杏仁、生姜、半夏、甘草、大枣。4.风痰哮证主症: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或鸣声如吹哨笛,喘急胸满,但坐不得卧,咯痰黏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无明显寒热倾向, 面色青黯,起病多急,常倏忽来去。舌苔厚浊,脉滑实。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代表方:三子养亲汤加味。常用药:白芥子、苏子、莱藤子、麻黄、杏仁、僵蚕、厚朴、半夏、陈皮、茯苓。5.虚哮证主症: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 发作频繁, 甚则持续喘哮,口唇爪甲青紫,咯痰无力,痰涎清稀或质黏起沫,面色苍白或倾红唇紫, 口不渴或咽干口渴, 形寒肢冷或烦热, 舌

6、质淡 或偏红,或紫黯,脉沉细或细数。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代表方:平喘固本汤加减。常用药:党参、黄芷、胡桃肉、沉香、坎脐、冬虫夏草、五味子、苏子、半夏、款冬、橘皮。四、哮病缓解期肺脾气虚、肺肾两虚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1.肺脾气虚证主症: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白汗, 怕风,常易感冒,倦怠无力,食少便潸,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代表方:六君子汤加减。常用药:党参、白术、山药、意苞仁、茯苓、法半夏、橘皮、五 味子、甘草。2.肺肾两虚证主症: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咯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酸腿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倾红, 口干,舌质红 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治法:补肺益肾。代表方: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常用药:熟地、山萸肉、胡桃肉、人参、麦冬、五味子、茯苓、 甘草、半夏、陈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