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十章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8610393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42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第十章可编程序控制器PL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学课件第十章可编程序控制器PL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学课件第十章可编程序控制器PL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学课件第十章可编程序控制器PL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学课件第十章可编程序控制器PL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十章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十章可编程序控制器PL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第十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PLC)第一节第一节 PLC 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二节第二节 PLC PLC的编程的编程第一节第一节 PLC 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一、一、PLCPLC的基本结构的基本结构1 1 CPUCPU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输入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 用扫描方式接收现场输入装置的状态或数据 从存储器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命令解释后按指令规定的功能产生有关的控制信号,完成数据的各种逻辑或算术运算等任务根据运算结果更新有关标志位的状态和输出状态寄存表的内容,再由输出状态表的位状态或数据寄存器的有关内容实现输出控制、制

2、表打印、数据通信等功能2 2 存储器存储器 用来存放系统工作程序,调用管理程序和各种系统参数3 3 输入输入/ /输出(输出(I/OI/O)接口)接口 通过输入接口把工业设备或生产过程的状态或信息送 入CPU; 通过用户程序的运行,把结果通过输出接口 输出给执行机构4 4 电源电源 分为两种: (1)外部电源或称用户电源 (2)内部电源5 5 编程器编程器 其主要任务是输入程序、调试程序,并可用来监视PLC 的工作状态、显示错误信息等 二、二、PLCPLC的基本工作原理的基本工作原理1 1 PLCPLC的扫描的扫描 采用的是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CPU是不能同时去执行多个 操作的,它只能按程序规定

3、 的顺序依次执行各个操作 2 2 PLCPLC的工作过程的工作过程 就是程序执行过程 它是一种循环过程,每一次 循环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扫 描周期第二节第二节 PLC PLC的编程的编程一、一、PLCPLC的常用编程语言的常用编程语言 1 1 梯形图梯形图 梯形图的表达形式梯形图的表达形式 梯形图按照从左到右、从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左母线右母线线圈常开触点常闭触点梯形图语言的编程规则梯形图语言的编程规则(1)梯形图中的每个逻辑行,要以左母线为起点、右母 线为终点. 在一个逻辑行中,各种符号应从左到右 横向排列 (2)线圈及命令框必须位于一行的最右端(或与右母线 连接),在它们的右边不允许再有任何触

4、点存在 (3)触点可以任意串联或并联,但线圈只能并联而不能 串联 (4)同一个触点的使用次数不受限制,而同一线圈则一 般不能重复使用 (5)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而不应画在垂直分支上 (6)每行串联的触点数目和沿垂直方向的并联触点数 目,不同的编程器有不同的限定 (7)当有几个串联支路相并联时,宜将含有触点最多的 那个串联支路画在梯形图的最上面;当有几个并联 电路相串联时,宜将含有触点最多的并联支路画在 梯形图的最左面 (8)程序结束时要有结束标志END (9)梯形图中的元件,是PLC的内部的软元件而不是实 际元件,用户程序执行时所依据的输入、输出状 态,是相应映象寄存器中的状态,而不是PLC外

5、 的实际开关在当时的状态 (10)PLC按照循环扫描方式沿梯形图从左到右、从上而 下顺序执行程序 梯形图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图的差别梯形图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图的差别 (1 1)组成元件不同 (2 2)工作方式不同 (3 3)设计难度不同 (4 4)对常闭输入触点的编程处理2 2 语句表语句表格式为:操作码 操作数操作码用助记符表示,指示CPU要完成的各种操作功能 操作数给出了操作码指定的某种操作的对象或执行操作所需的数据 3 3 控制系统流程图控制系统流程图 控制系统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块,每一块又是由几个条件、几个动作按照相应的逻辑关系、动作顺序连接组合而成块与块之间可以顺序

6、执行,也可以按条件判断分别执行或者循环转移执行 4 4 逻辑功能图逻辑功能图逻辑功能图是一种用逻辑功能符号来表达PLC指令的图形语言 用一个框表示一种功能,框内的符号表达了该框的逻辑运算功能 二、二、PLCPLC的基本编程指令的基本编程指令F1系列PLC的基本编程指令:1 触点取用和线圈输出指令LD、LDI、OUT2 触点串联指令AND、ANI3 触点并联指令OR、ORI4 支路并联连接指令ORB5 支路串联连接指令ANB6 主控触点指令MC、MCR7 复位指令RST8 条件跳步及跳步结束指令CJP/EJP9 置位及复位指令S/R10 移位指令SFT11 脉冲输出指令PLS12 空操作指令NOP13 程序结束指令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