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8592580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题解构视角拓展1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答案】D22.(2012年浙江理综)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3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答案】D43.(2011年江苏高考)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

2、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5第九单元第九单元 考向案考向案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生物生物学车问答 学车问题回答驾驶员模拟考试2016 科目一 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6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答案】AB74.(2012年山东理综)下图中,曲线、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

3、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8(1)图中曲线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9(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10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

4、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答案】(1)就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基因频率(2)增加(种间)竞争(3)信息传递(4)11高频考点 真题索引 情境构造角度切入12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2012,全国新课标卷,6用图形展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分析种群年龄组成与种群密度的关系以年龄组成为切入点2012,浙江卷,5题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对有关叙述进行分析和判断以中间关系对种群数量的变化为切入点13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2011,江苏卷,25用图形展示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分析变

5、化情况以种群密度的变化为切入点2012,山东卷,26本题以种群的数量变化为背景,用曲线、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14角度探究:切入角度说明种群的特征引导学生理解种群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特征种群数量变化以种群的特征为主线,理解种群密度的变化、种群增长曲线及实践应用15案例落实:1.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右图表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有关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16A.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B.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C.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

6、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性别比例17【思路剖析】以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的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由题意可知,当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故选项A错误;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年龄组成是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C、D错误。【答案】B181.沙棘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沙棘木蠹蛾引起沙棘大面积死亡。研究者发现,某市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受害程度有显著差异,如右图所示:19(1)为了计算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

7、林的有虫株率,研究者可采用法分别对两地的沙棘林进行种群密度调查。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沙棘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20A.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为“J”型增长B.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21达到最大值C.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D.根据“J”型增长数学模型Nt=N0t,知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速率不能用图乙表示(2)已知每个有虫株上的虫数大致相同,那么据上图可知,20012005年,山坡地的沙棘木蠹蛾种群呈增长,在年22(3)研究者为了研究沙棘的抗虫机理,对河滩地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获得如右图所示

8、数据。在干旱的气候下,23沙棘木蠹蛾的发生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4)研究者同时对山坡地和河滩地的土壤条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地点土壤肥力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 氮含量/%表层60cm/%山坡地0.5950.0157.0河滩地0.2020.00315.024因此认为决定沙棘抗虫性的关键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沙棘均分为A、B两组,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B组,结果A组抗虫性显著高于B组,证实了研究者的假设。【思路剖析】(1)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最快,对应乙图中的F点,但AC段有环境阻力,不能看作“J”型增长,A项错误;乙图中G点种群增长

9、速率为零,种群数量将25不再增加,B项正确;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可以保证持续高产,C项正确;“J”型增长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大,D项正确。(2)从图中可以看出,20012005年,山坡地的沙棘木蠹蛾种群呈“S”型增长。在20022003年(区段),其斜率最大,因此该时间区段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3)从曲线图可以看出,蛾的发生程度与雨量大小呈负相关,因此在干旱的气候下,沙棘木蠹蛾的发生量增多。(4)若要验证沙棘抗虫性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设置对照处理时,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B组土26壤含水量与山坡地相同(或土壤含水量低于河滩地),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

10、结果A组抗虫性显著高于B组,证实了研究者的假设。【答案】(1)样方(取样调查)A(2)“S”型20022003(3)增多(4)土壤含水量与山坡地相同(或土壤含水量低于河滩地),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27高频考点二: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含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285.(2012年海南高考)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答案】B296.(2012年福建理综)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

11、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30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答案】C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317.(2010年海南高考)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年数物种数量植物类别14152540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32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答案】B338.(2011年广东理综

12、)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有何变化?。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34何变化?。该污染物通过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35(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种群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请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

13、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水平上研究的结果。36(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若想探究海洋底泥中是否存在分解三丁基锡的细菌,以便用于今后的生态修复,筛选目标菌株的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NaCl、H2O和琼脂。37受损害,前者受损害程度更为严重食物链(2)种群数量逐渐下降(3)群落(4)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三丁基锡【答案】(1)繁殖功能下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38高频考点 真题索引 情境构造角度切入群落的结构和演替2012,海南卷,17分析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以群落演替类型及人类活动对群落

14、演替的影响为切入点2012,福建卷,3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对结果进行分析以物种丰富度的调查为切入点2010,海南卷,19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结合表中的数据,分析群落变化以群落演替为切入点2011,广东卷,28用图形表示油漆中的有机锡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分析其对生殖、免疫、生物富集、种群数量的变化影响本题以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对海洋生物的毒害为切入点39角度探究:切入角度说明群落的结构特征引导学生理解比较种群和群落的概念,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群落的演替引导学生了

15、解群落演替的类型,分析生命系统的发展变化并探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40案例落实:2.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41生物种类地点A(山腰) 地点B(山腰) 地点C(山腰)草3种5种9种蕨类7种5种8种灌木15种4种2种松树0种2种0种落叶树20种5种0种42非生物因素地点A(山腰)地点B(山腰)地点C(山腰)风速低高高距地1.5m的光强低中高土壤湿度/%48351543土壤的有机质/%6.53.82.5土壤深度/cm 3001005)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目前此森林中

16、最具优势的植物为。82(3)若此森林不受干扰任其自然消长,则再过25年后上述木本植物中,将成为此森林的优势植物。(4)上述四种植物中,哪两种是火灾后最先出现的优势树种?。【答案】(1)D(2)赤杨(3)栎树(4)赤杨、松树8312.(能力综合,18分)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兴趣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了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图。请回答:84试管编号培养液(mL)酵母菌母液(mL)培养温度()A1、A2、A3100.120B1、B2、B3100.110C1、C2、C3100.1585(1)上图中代表A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17、。曲线c酵母菌数量达到的最大值比曲线a大的原因是。86(2)该兴趣小组探究的课题是:。该实验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3)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至少列举出两种)。(4)参照上面实验,设计一个表格,用来记录改进后的实验数据。(5)在用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87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个。88等(4)不同温度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记录表(见下表)(5)2107【思路剖析】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1650101030.4=2107个。【答案】(1)cA组的培养温度更适合酵母菌的繁殖,环境阻力小(2)探究温度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缺少高于20的温度组合(3)培养液的量、酵母菌母液的量、培养液的pH、溶氧量89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