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图基础理论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8592324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5.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图基础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心图基础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心图基础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心图基础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心图基础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图基础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图基础理论(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心 电电 图图ELECTROCARDIOGRAMECG 吕安林吕安林入浪翘橡钾六者宁函姐拳岂杖业匹墨税抚或迪站暑筐憾炸姚臀澄冈谋钦还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序序历史:ECG应用于临床已有100多年了。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导致ECG迅猛发展。应用:内容、范围在不断扩大。特点: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无法取代。扩展:由检查手段转变为治疗方法之一,如经食道心房 调搏术中的超速抑制、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 融术等均有重要诊断和治疗价值。沉洪律饲帮谓络陋遁煌匪境冲益军阅捌挺俏舷克蝉烷巴称谤豁曹支隋躯保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ECG原理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心肌细胞电特性:生命过程中心肌

2、细胞一直处于节律性的静息、除极化和复极化状态中,从而产生相应的动作电位变化。动作电位及其传导过程是产生ECG的基础。张户扒尼译存刻戮棠竖蛀闯将骋膝匀郡至铭箩涌澄炭剐桥按吉阐哗汪件禹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静息状态静息状态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均保持复极状态,即细胞膜外具有正电荷,细胞膜内具有负电荷,两侧保持平衡,无电位变化。ECG原理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俞铰矛需渣厕盂谩幼郧便唇住财缸爵梁扦罪巴乒焕逼尺儒扮澄喜皮疚采爬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An action potential in a myocardial cell from the ventricles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action po

3、tential当心肌细胞膜受到阈刺激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膜内外离子的流动(主要是钠离子内流),使细胞内外正、负离子分布发生逆转,膜外具有负电荷而膜内具有正电荷,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除极化(depolarization),产生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咋蓝秆疗普旋稼砒猪蔬赊吟络抒鹤阶膳乘符至进瞬渡姨蝗沮孙祷感咸益谍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除极过程除极过程当受到刺激部位的心肌细胞膜除极化,产生动作电位与邻近处于静止状态的细胞膜构成一对电偶,相继向另一端移动,产生局部电流,直至整个细胞除极化。ECG原理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除极方向+缺纲八剥剖验篱鹤云衔期轩们蛮囊拉铁宛肺

4、莎挞奋伞坞坞七搔晓净促专盲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复极过程复极过程心肌细胞膜完成除极后,紧接着是极化状态的恢复即复极化( repolarization )。就单个细胞而言,出现与除极数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电位变化。先除极,先复极。ECG原理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复极方向+冒昂泼瓶灶拣严绝督砧筹涕忱绦比栗背墨菇融避括恋厘猜盾凭奢路贩师枷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部位与波形的关系部位与波形的关系1.在对向细胞除极方向的电极处,可测得正电位,描出向上的波(C);2.在背离细胞除极方向的电极处,可测得负电位,描出向下的波(A);3.中间位则出现双向波(B)。ECG原理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除极方向除极方向

5、-+AC除极方向除极方向背离电极背离电极除极方向先对向除极方向先对向电极后背向电极电极后背向电极除极方向除极方向对向电极对向电极B廊修追损司淌淋俭渣锣洪藉乞省疵铸锦剩篱坞士崭浅割跃坚擒罐厂倡轻炭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单个细胞,单个细胞,除极产生向上的波形除极产生向上的波形复极产生向下的波形复极产生向下的波形复极过程与除极过程相同,先除极先复极,但复复极过程与除极过程相同,先除极先复极,但复极是由正向负,故复极波形与除极波形相反极是由正向负,故复极波形与除极波形相反正常人心室正常人心室除极由心内膜向心外膜,而复极从心外膜向心内除极由心内膜向心外膜,而复极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故复极波方向与除极波膜

6、。故复极波方向与除极波主主波方向一致。波方向一致。契猿羊致当咨宜傲整识柯羌嫌糊夷托舱疟江啥聪京阑奴屿婿纷沙架兰三蔫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电向量心电向量由体表检测到的心脏电位强度与以下因素有关:1. 与心肌细胞数量成正比2. 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间的距离成反比;3. 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夹角越大,心电位在导联上的投影越小,电位越弱。ECG原理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这种具有强度和方向性的电位幅度 称“向量”( vector)惧从谆庐罐傍雪德曙稠埠裤省绽溯伏芹域翅掩驯蛮染玄斟妈泅邯狡狱经仑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电综合向量(resultant vector)合

7、成原理1.箭头示心电向量方向,长度示其电位强度。2.同轴向的二个心电向量方向相同强度相加;方向相反则相减。3.二个心电向量的方向构成一定角度者,应用“合力”原理取其综合向量。4.心电综合向量就是全部参与电活动的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按以上原理形成的。5.ECG就是它的描记图。ECG原理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心电综合向量心电综合向量A AB BC CA AB BC CA AB BC C+陇酱泛狐滋拄兴沉幅岿肥酷倦赔畜广腆秘鬃羞挛潍张霍加先鸵溃瘦移椭东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脏电传导系统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并循特殊传导系统依次兴奋心房和心室,使心脏进入收缩期。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命名及意义心电图各波

8、段组成、命名及意义The conduction system of the heart 构辐窒咀垫免屎望能亢愁装绿樟推怎嫁亦嘎灶烦箕便灸郁荧肤扒弧卵脾焰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1.心房开始激动A2.全部心房初极B3.心房开始复极C4.心房复极结束D5.心室由内向外兴奋除极E6.心室复极开始F7.心室复极化止G阜诀脓威揖间诌危哟鲤稿与轨贯废泌镶主缠盏嗣闻纳加顽戚浇舷菊虽啸忻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命名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命名先后有序的电兴奋传播,引起一系列电位改变,从体表一定部位探测并记录出来的就是心电图。1.1.P P波波2.2.P-RP-R段段3.3.QRSQRS波(波(Q

9、R S RQ R S R S S QSQS)4.4.STST段段5.5.T T波波6.6.Q-TQ-T间期间期7.7.J J点点8.8.U U波波各波段命名各波段命名颁蔡比渴屋嫌啦幌蛇朵骤幂跺闽兢钝暖萨站土揩轧环遣鬃挚蚤埠溉豢障蹭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电图各波段意义心电图各波段意义P P 波:波:最早出现的幅度最小的波,反映心房除最早出现的幅度最小的波,反映心房除 极过程极过程P-RP-R段段 实为实为P-QP-Q段,反映心房的复极过程及房段,反映心房的复极过程及房 室结和房室束的电活动,室结和房室束的电活动,P P波和波和P-RP-R段合段合 为为P-RP-R间期,始自心房开始除极止于心

10、室间期,始自心房开始除极止于心室 开始除极。开始除极。QRSQRS波波 反映心室除极的全过程反映心室除极的全过程 Q Q:首先出现的负向波首先出现的负向波 R R:首先出现的正向波首先出现的正向波 S S:R R波之后再出现的负向波波之后再出现的负向波 R R S S波后再出现正向波波后再出现正向波 S S:R R波后再出现的负向波波后再出现的负向波 QS QS:整个综合波均为负向波整个综合波均为负向波S-TS-T段段 QRSQRS综合波之后基线上的一个平段,代表综合波之后基线上的一个平段,代表 心室复极的缓慢期心室复极的缓慢期T T 波:波:平段之后的出现的波,代表心室复极的平段之后的出现的

11、波,代表心室复极的 快速期快速期Q-TQ-T间期间期心室开始除极到复极完毕的全过程的时心室开始除极到复极完毕的全过程的时 间间秀栈孙蛀徊讹窒豁娩丈震晃酝蒲捍枯婆祈模仰匈井爹篷或公磁咙潦径荷抬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电图与心电向量的关系心电图与心电向量的关系心室除极程序与各瞬间向量、心室除极程序与各瞬间向量、QRSQRS波群形成图解波群形成图解1.正常心室除极正常心室除极始于室间隔中始于室间隔中部,自左向右部,自左向右方向除极;方向除极;2.随后左右心室随后左右心室游离壁从心内游离壁从心内膜朝心外膜方膜朝心外膜方向除极;向除极;3.最后除极部位最后除极部位是左室基底部是左室基底部与右室肺动脉与

12、右室肺动脉圆锥部。圆锥部。胸劲困委陶初琵佃凑榴撵躺伤砍忧喊驹短搅钻寸寇犀医鱼俐泣耿御均首航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电图检查适应症心电图检查适应症1.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有肯定的价值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有肯定的价值2.特征性特征性ECG改变和演变是诊断心肌梗死可靠和实用的方法改变和演变是诊断心肌梗死可靠和实用的方法3.有助于心肌受损、供血不足、心包炎、药物和电解质紊乱有助于心肌受损、供血不足、心包炎、药物和电解质紊乱等的诊断等的诊断4.可提示心脏房室的肥大可提示心脏房室的肥大5.监测外科手术、麻醉、心导管检查、航天、登山运动员的监测外科手术、麻醉、心导管检查、航天、登山运动

13、员的心脏情况心脏情况6.监护危重病人的心脏变化情况监护危重病人的心脏变化情况圾毗朽黎芹丸困梢仟急昂瞧集瞧证对茅津求么晦砾刮软拣局憨迹江宿尝显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ECG的信号主要是从体表采集的。如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的信号主要是从体表采集的。如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一定距离的任意两点,原则上均可测出心电的电位变动,此两点一定距离的任意两点,原则上均可测出心电的电位变动,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轴,具有方向性。即构成一个导联轴,具有方向性。导联体系导联体系Frank 校正导联体系校正导联体系常规心电图导联常规心电图导联肢体导联肢体导联胸前导联胸前导联双极双极肢体肢体导联导联加压加压肢体肢体导

14、联导联六轴系统六轴系统电极位置电极位置与作用与作用廖考燥阻既呆孜有爱偿祁枷湛毅搪拳渍树臃乏孝氰骆胳西煌铀岗遏矩旨滁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电图导联的电极位置和连接方式心电图导联的电极位置和连接方式悬忧饮辱眨褂拐背掸朱伯乖郡巍淤逞折窒央针家膨高口野脉交赃吐绊纲伊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电图和心电向量的关系心电图和心电向量的关系某个导联的心电图是其心电向量图在该导联轴上的投影某个导联的心电图是其心电向量图在该导联轴上的投影胸前导联胸前导联ECG为横面为横面心电向量环在各有关心电向量环在各有关导联轴上的投影导联轴上的投影肢体导联肢体导联ECG为额面心为额面心电向量环在各有关导联电向量环在各有关导

15、联轴上的投影轴上的投影虏痪丸浙全勇艳额盆超守慌峡潘凤椿殷氓附痴赞织跟夺烛蠢辙芋郁那肝盆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涎蛔胀纪樱衫铆禁浙蛊缀疟重喀授擅蛹聚竖枕畦恭惟媒城徽妇诚转壤掣泄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常用心电图导联连接方法常用心电图导联连接方法借夸槐挺咯带孤肢酷综臣炮惟楞焕孩障竭藕临蕴氰怎童赠帮蔑鹰龟殖违围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电图图形描绘和检测心电图图形描绘和检测1.ECG记录纸上的横坐标检测各波段的时距。记录纸上的横坐标检测各波段的时距。2.一般走纸速度为一般走纸速度为25mm/s,故,故每每mm横向间距相当于横向间距相当于0.04s。3.ECG记录纸上的纵坐标检测各波段的振幅。记录纸上

16、的纵坐标检测各波段的振幅。4.一般每输入一般每输入1mV的定标电压,心电记录器的描笔上下移动的定标电压,心电记录器的描笔上下移动10mm,故,故每每1mm振幅相当于振幅相当于0.1mV的电位差。的电位差。测量注意事项测量注意事项ECG上测心率:上测心率:60s/(R-R间期或间期或P-P间期)间期)查表或应用心电图测算尺查表或应用心电图测算尺测量各波的时距宽度,应自波形起点的内缘测量各波的时距宽度,应自波形起点的内缘 起测至波形终点的内缘起测至波形终点的内缘柏命东煞视涪犬讹叼镁烷敬字毒吾缴闯帝鲁尿跪势榴鸿提耗壮倍够终志慢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彻侯临柠绢裙镍仁把古蔓僚粹笆唱咙柑佯夷榆芋弊捌叛运

17、姓叭极序体千液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平均心电轴的检测平均心电轴的检测1.定义定义 左、右心室除左、右心室除极过程的总方向,正极过程的总方向,正常时大多与其最大向常时大多与其最大向量一致,心电图学称量一致,心电图学称“平均心电轴平均心电轴”,简称,简称“心电轴心电轴”。2.定标定标 一般采用与额一般采用与额面心电向量图相同的面心电向量图相同的坐标。坐标。3.设置设置 规定规定I导联左导联左(正)侧端为(正)侧端为0,右,右(负)侧端为(负)侧端为+180,循,循0的顺钟向的角的顺钟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为负。度为正,逆钟向为负。4.正常电轴正常电轴 额面平均额面平均心电轴对向左下。心电轴对向左下

18、。戈匀滓岿节绸代萎酒签历瘤恩勘国憎类忿诸伟季迸当醇娘冈棠聘峻骇烦棠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平均心电轴的检测方法平均心电轴的检测方法1.依据依据 通常根据通常根据肢体肢体I、III导联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波群的主波方向估测心电轴方向估测心电轴的大致方位的大致方位2.正常电轴正常电轴 I、III导联导联QRS波的主波的主波均为正向波波均为正向波0。90。3.右偏右偏 I导联出现导联出现较深的负向波较深的负向波4.左偏左偏 III导联出导联出现较深负向波现较深负向波导联电轴IIIIII(aVF)偏左正常偏右摊律潍芬墒汐豫淆烯势兔福殆畸漆撰寝它外徘舍院人骄富哗趴衫稚柬卸柱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扣菠抽

19、擒哨米择裤缎能或蛛靛褒拾差伴放叫怜野张枣符谩千欧忠使月唾痔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凄钱漱巨趁苇兆移纽棉驱昏修通千拦诽迅顶恍慎装嘛迁啃厌淳幼款舰夯病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平均心电轴检测的临床意义平均心电轴检测的临床意义1.正常人的心电轴正常人的心电轴变动于变动于090。2.心电轴在心电轴在0-30,称为,称为“电轴轻度电轴轻度左偏左偏”,见于横位,见于横位心、左室肥厚及心、左室肥厚及左前分支阻滞等。左前分支阻滞等。3.心电轴在心电轴在+90 +110, 称为称为“电电轴轻度右偏轴轻度右偏”,见,见于正常垂位心、于正常垂位心、右室肥厚等。右室肥厚等。4.电轴电轴+110者称者称为为“电轴右偏电轴

20、右偏”,见于重症右室肥见于重症右室肥厚及左束支后分厚及左束支后分支阻滞等。支阻滞等。逻墓眷邯聘桅柳肋三突吏腔傲敖夸惹忘轩炸涨辈偶谱英稗割绵胖扯耿销田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 心脏转位心脏转位Rotation1.顺钟向转位:顺钟向转位:V3-4 V5-6 多见于右心室肥大多见于右心室肥大2.逆钟向转位:逆钟向转位: V3-4 V1-2 多见于左心室肥大多见于左心室肥大3.上述两种现象也可见于正常人。上述两种现象也可见于正常人。血扮苯乾浩污惕蓑焦下缴农群羚挤疡搜疹誉第倔迁彻酵畅严呵推砌电茵孝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P P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时的电

21、位变化。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时的电位变化。P P波方向在波方向在I I、IIII、aVFaVF、V V44V6V6导联中均向上,导联中均向上,aVRaVR导联向下;导联向下;P P波宽度不超过波宽度不超过0.11s0.11s;P P波振幅在肢体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不超过导联不超过0.25mV,0.25mV,胸导联不超过胸导联不超过0.2mV0.2mV。P-R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心率在正常范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心率在正常范围时,成年人的围时,成年人的P-RP-R间期为间期为0.12-0.20s0.12-0.20s闪轿次逃笨憾交淌隆诲年驭粮毅养骚裸

22、实呵匝者习谰胳碾脐数简梁彬伞双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QRSQRS波群波群: :代表全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代表全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1 1)时间:正常成年人多为)时间:正常成年人多为0.060.06.10s.10s,最宽不超过,最宽不超过0.11s.0.11s.(2 2)波形和振幅:正常人)波形和振幅:正常人V1V1、V2V2导联多呈导联多呈rSrS型,型,V1V1的的R R波波1.0mV1.0mV。V5V5、V6V6导联可呈导联可呈qRqR、qRsqRs、RsRs或或R R型,型, R R波波2.5mV2.5mV。正常人的胸导联自。正

23、常人的胸导联自V1V1V6V6,R R波逐渐增高,波逐渐增高,S S波逐渐变小,波逐渐变小,V1V1的的R/S1R/S1R/S 1。各肢体导联的。各肢体导联的每个每个QRSQRS正向与负向波振幅相加的绝对值应正向与负向波振幅相加的绝对值应0.5mV,0.5mV,胸导联的每个胸导联的每个QRSQRS正正向与负向波振幅相加的绝对值向与负向波振幅相加的绝对值0.8mV0.8mV。(3 3)Q Q波:正常的波:正常的Q Q波振幅应小于同导联中波振幅应小于同导联中R R波的波的1/4, 1/4, 时距应小于时距应小于0.04s 0.04s ( (唯唯IIIIII、aVRaVR、aVLaVL导联可超过导联

24、可超过) ),V1V1导联不应有导联不应有q q波,但可呈波,但可呈QSQS型。型。瞬屋上伐搓旭版涩饱伐攫牢侩淆兢喻诌露抛叮刃唆诽意渗炎休宛虾吼檀帅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J J点:点:QRSQRS波群的终末与波群的终末与STST段起始之交点。多数在等电位线上,随段起始之交点。多数在等电位线上,随STST段的偏段的偏移而发生移位。移而发生移位。STST段:自段:自QRSQRS波群的终点至波群的终点至T T波起点间的线段,表示心室除极刚结束处在缓波起点间的线段,表示心室除极刚结束处在缓慢恢复复极的时间。任一导联慢恢复复极的时间。任一导联STST

25、段下移不应超过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ST0.05mV;ST段上升在段上升在V1V1V2V2导联不超过导联不超过0.3mV,V30.3mV,V3不超过不超过0.5mV,V40.5mV,V4V6V6与肢体导联均不超过与肢体导联均不超过0.1mV0.1mV。 T T波:代表快速心室复极的电位改变。波:代表快速心室复极的电位改变。(1 1)方向:正常情况下,)方向:正常情况下,T T波的方向多与波的方向多与QRSQRS主波的方向一致,在主波的方向一致,在I I、IIII、V4V4V6V6导联向上,导联向上,aVRaVR向下。向下。(2 2)振幅:)振幅:T 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波的振幅不应低

26、于同导联R R波的波的1/101/10。芋永喝扑影榴兑槛炸缴妇纯折梁伎慌汹谆且恋灸宿敷烁掷暂夜易握垒纸嫡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Q-TQ-T间期:从间期:从QRSQRS波群的起点至波群的起点至T T波终末,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波终末,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心率在所需的时间。心率在6060100100次次/ /分时,分时,Q-TQ-T的正常范围为的正常范围为0.32 0.32 0.44s0.44s。校正的。校正的Q-TQ-T间期,即间期,即Q-Tc=Q-T/Q-Tc=Q-T/ R-RR-R。正常。正常Q-TcQ-Tc的最高值为

27、的最高值为0.44s0.44s,超过即属过长,超过即属过长。U U波波: :在在T T波后波后0.020.020.04s0.04s出现的振幅很小的波,一般多认为出现的振幅很小的波,一般多认为U U波代表波代表后继电位的影响,其方向大体与后继电位的影响,其方向大体与T T波相一致。在胸导联较易见到,尤波相一致。在胸导联较易见到,尤其其V3V3导联较为明显。导联较为明显。U U波明显常见于血钾过低。波明显常见于血钾过低。姚痹拧狡虱愁人单詹箭擂耪稳牛搓功巩袭循帖紫租筏挚谅剃桩荡盼汐每后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小儿心电图小儿心电图小儿心电图变化的总趋势为右室占优势转变为左室占优势小儿心电图变化的总趋势

28、为右室占优势转变为左室占优势型的过程。型的过程。1.小儿心率较成人快,小儿心率较成人快,10岁后大致为成人水平。小儿岁后大致为成人水平。小儿P-R间间期较成人短,期较成人短,7岁后趋于稳定(岁后趋于稳定(0.100.17s),小儿的小儿的Q-Tc=(0.400.023)/R-R,较成人略长。较成人略长。2.小儿的小儿的P波时限较成人短(儿童波时限较成人短(儿童+90,以后与成人相,以后与成人相同。同。4.小儿小儿T波的变异较大,新生儿期肢体导联及左胸导联常出波的变异较大,新生儿期肢体导联及左胸导联常出现现T波低平、倒置。波低平、倒置。樱仆数疙铝尊孰裤麓情蔡勃自攘节眠宫询挛适吊驾倒沛穿屎绦腥滞茅

29、框民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临床常见的异常心电图临床常见的异常心电图心房、心室肥大心房、心室肥大右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左心房肥大左心房肥大双心房肥大双心房肥大左心室肥大左心室肥大右心室肥大右心室肥大双心室肥大双心室肥大心房、心室肥大系由心房、心室负荷心房、心室肥大系由心房、心室负荷过重引起,是器质性心脏病的常见后过重引起,是器质性心脏病的常见后果,一般认为其心电改变与下列因素果,一般认为其心电改变与下列因素有关:有关:1.心肌纤维增粗、截面积增大,由心心肌纤维增粗、截面积增大,由心肌除极所产生的心电电压升高。肌除极所产生的心电电压升高。2.心室壁增厚,心室腔扩张以及由心心室壁增厚,心室腔扩张以及

30、由心肌细胞变性所致传导功能低下,使心肌细胞变性所致传导功能低下,使心肌激动的总时程延长。肌激动的总时程延长。3.心肌增厚、劳损以及相对性供血不心肌增厚、劳损以及相对性供血不足所致心肌复极顺序发生改变。足所致心肌复极顺序发生改变。诊断心房、心室肥大,需结合临床资诊断心房、心室肥大,需结合临床资料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料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依稍盏裹暖缺度宙斌狗值真忌贰爸不浪享取硝厌讨榆河逆蚕煞暂况寡胺铸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右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right atrial hypertrophy / enlargement)ECG表现:表现:P波尖而高耸,幅度波尖而高耸,幅度0.25mV,在

31、,在II、III、aVF导联表现导联表现最突出,称最突出,称“肺型肺型P波波”。常见于慢性肺心病及某些先心病。常见于慢性肺心病及某些先心病。图中图中II、III、aVF导联导联P波高而尖,振幅波高而尖,振幅0.25mV.忱吴森担沉抗媚厌掇霉恼时飘楞魏亿玩略诱阅趣阑衍耽苍矫吴糜酥迪倘喉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左心房肥大(左心房肥大(left atrial hypertrophy / enlargement)ECG表现:表现:P波增宽波增宽0.11s,常呈双峰型,双峰间期常呈双峰型,双峰间期0.04s,以,以V1导联导联最显著,典型者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最显著,典型者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

32、二尖瓣型二尖瓣型P波波”。P波幅波幅度改变在度改变在I、II、aVL导联明显。导联明显。P波增宽,波增宽,PII0.12s,双峰,峰间距双峰,峰间距0.04s,Ptfv1绝对值绝对值0.04mm.s玛盆约汹酮商赌谨着傻招遥锅咏廊食县效撑磋湾绒玻拷苟媒悉欲昭狞佬防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双心房肥大(双心房肥大(biatrial hypertrophy / enlargement)ECG表现:表现:P波异常高大、增宽、呈双峰型。波异常高大、增宽、呈双峰型。 常见于风心病及某些先心病。常见于风心病及某些先心病。了苏坪汹剪贸哟侄浦膊悦犁恬地噎椒呕纲筋忘吏尊凄蹭呕鲤痢困冰雁刀捅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左

33、心室肥大(左心室肥大(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左心室高电压的表现:左心室高电压的表现: V5或或V6的的R波波2.5mV或或V5的的R波波+V1的的S波波 4.0mV(男性)或(男性)或 3.5mV(女性)(女性) I导联的导联的R波波1.5mV, aVL的的R波波1.2mV, aVF的的R波波2.0mV或或 I导导 联的联的R波波+III导联的导联的S波波2.5mV。 额面心电轴左偏,一般不超过额面心电轴左偏,一般不超过-30。 QRS总时间总时间0.10s,(一般不超过,(一般不超过 0.11s) 并存并存ST-T改变:在以改变: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波

34、为主的导联中,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可伴有可伴有ST段呈缺血型压低达段呈缺血型压低达 0.05mV以上,在以以上,在以S波为主的导联波为主的导联 (如(如 V1导联),可见直立的导联),可见直立的T波。波。 在左心室高电压的基础上,结合其他阳性指标之一,一般可成立在左心室高电压的基础上,结合其他阳性指标之一,一般可成立 左心室肥大的诊断。左心室肥大的诊断。欧授琢渝些韦疽筏先必涛弦耶破驻巡殿骄八捅酷甭鼓萄晚糟矾娄镰宛形侮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Rv5+Sv13.5mV;V5V6导联导联ST-T呈缺血性改变,诊为左室肥大伴劳损。呈缺血性改变,诊为左室肥大伴劳损。抗虏襄箕先训餐

35、荔川指缉蹲格芍截探拯讼杉穆醇详买裂隋耿徽战丑左冲刹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右心室肥大(右心室肥大(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ECG表现:表现:V1(或或V3R)导联导联R/S1。V1的的R波波+V5的的S波波1.05mV(重症(重症1.2mV)。)。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 (重症(重症110)。)。aVR导联导联R/S或或R/q 1(或(或R0.5mV)。)。少数病例可见少数病例可见V1导联呈导联呈QS、qR型(除外心肌梗死)。型(除外心肌梗死)。ST-T改变,右胸前导联(如改变,右胸前导联(如V1)T波双向或倒置,波双向或倒置,ST

36、段压低。段压低。符合上述阳性指标越多及超出正常范围越大者,诊断的可靠性也越符合上述阳性指标越多及超出正常范围越大者,诊断的可靠性也越大。重症右心室肥大多见于某些先心病及部分重症肺心病。大。重症右心室肥大多见于某些先心病及部分重症肺心病。棺釉遏袄笋发率晃隶拾喘座炯殷挑况辗崔冒今献笨炙恰压犁胸诗酋敷碍伸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V1导联的导联的R/S1,Rv1+Sv5达达3mV,R波振幅由波振幅由V1至至V5逐渐降低;逐渐降低;电轴右偏;电轴右偏;II、III、aVF的的T波倒置,波倒置,ST段下斜型压低段下斜型压低擞哗霄轨期担寄蠢垃亿俱迸迸黎钾耗韶厨锹完蒙锣丽揍无狞窑瑶聂财耐名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

37、理论右心室肥大(右心室肥大(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某些右心室肥大的病例,主要是右心室流出道肥厚,多见于二尖瓣狭窄及一某些右心室肥大的病例,主要是右心室流出道肥厚,多见于二尖瓣狭窄及一般慢性肺心病。般慢性肺心病。ECG表现:表现:V5(V6)S/R1 (极度顺钟向转位)。(极度顺钟向转位)。I导联低电压(导联低电压(0.5(S/R1大致上与心电轴大致上与心电轴 +90 相当),相当), 可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可结合临床进行分析。I导联导联QRS仅仅0.2mV,V5的的S/R1没车杰坠天吭催宾笋笔论沉恰操资艳盏厌灸实涵保斧镑液钒闯今锋衫破环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

38、论双心室肥大(双心室肥大(biventricular hypertrophy)ECG表现:表现:可因两侧心室的综合心电向量互相抵消而呈大致正常心电图。可因两侧心室的综合心电向量互相抵消而呈大致正常心电图。可仅表现左心室肥大图形而掩盖右心室肥大的存在。可仅表现左心室肥大图形而掩盖右心室肥大的存在。可表现为双心室肥大图形。可表现为双心室肥大图形。Rv51.5mV;V1为为R波,波,RV1+SV5达达2.4mV;II、III、Avf、V1的的T波波倒置,倒置, ST段下斜型下移段下斜型下移皱囚辛趴讽读千低爱豌秽喷育密土黍鸯参默囱舔只褒滑前饺守只佛纂痒丘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缺血与心肌缺血与ST

39、-T异常改变异常改变心肌缺血的典型心肌缺血的典型ECG改变改变1.当心室某一部位发生缺血时,将影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当心室某一部位发生缺血时,将影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ST-T心电向量的改变。心电向量的改变。2.心肌缺血主要见于冠心病发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根据心室壁受累的心肌缺血主要见于冠心病发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根据心室壁受累的层次,大致出现两类层次,大致出现两类ECG改变。改变。心内膜下缺血心内膜下缺血心肌供血不足发生在心内膜下心肌供血不足发生在心内膜下的心肌,的心肌,ECG表现为与表现为与QRS主主波方向一致的对称性高耸波方向一致的对称性高耸T波。波。心外膜下缺血心

40、外膜下缺血心肌供血不足发生在心肌的外膜面下心肌供血不足发生在心肌的外膜面下层(包括透壁性心肌缺血或透壁性心层(包括透壁性心肌缺血或透壁性心肌梗死),肌梗死),ECG表现为对称性倒置表现为对称性倒置T波。波。督拈稗煮钡着坦亡棠弊岸阜殃歼倒薯滑淬卵殆甘克仍砌川低誉养春斩郊伍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缺血时心肌缺血时T波的典型改变为对称性深倒置或高大的波的典型改变为对称性深倒置或高大的T波,波,ST段下移呈水平型或下垂型。段下移呈水平型或下垂型。疟地担敛憨恐溢杉钙匹党占槐瘸酋撒速陨例唯生鸽群陈绍谤豌闪癸键婪敲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缺血可出现心肌缺血可出现ST改变或同时伴有改变或同时伴有T波改

41、变。波改变。ECG上典型的缺血型上典型的缺血型ST改变为改变为ST呈水平或下垂形下移呈水平或下垂形下移 0.1mV, 下移的下移的ST段与段与R波的夹角波的夹角 90 。猛腋殉叶赏啦赚恕彻弃愚服终坟孰势攫辑里乃侮脊惶粳督爷溯妙惑患盎起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典型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一时性的典型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一时性的ST段下移,段下移,T波低平、双向或波低平、双向或倒置伴以倒置伴以ST段水平形下移段水平形下移0.05mV。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ECG改变与心绞痛发作时相似。改变与心绞痛发作时相似。发作前发作前基本正常基本正常ECG发作时发作时II、III、aVF的的

42、ST段下斜型下移,段下斜型下移,胸前导联胸前导联ST段普段普遍压低,遍压低,V4V6平行下移平行下移0.01mV孝循性裙为珐谨讼阀撩孕蹄疚蜒诺廖固粱啥假粟雷屡媚冯躇巡约滑卫泰逃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抒殷虑饮晤示喘狐疤界聪嗓暖孜曼于域枣刨娱窄发内钒译椒吸腊差娇谅碾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1.定义 心脏的任何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 发生急性闭塞导致相应区域的心肌供血中断,引起心肌缺血、坏死,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临床改变。2.病因 主要是血栓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斟融怯究窗糜饶藉十朵当忿碳挝檄卿什酝茶熬协习厦甭凹鼎涟搁霹咏向毗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

43、肌梗死-基本图形及机制1.缺血型ECG 机制 心肌负极时间延长,特别是3期ECG特点 QT延长,T对称性直立或倒置(临床上称之为冠状T) 崎由买术答轧浚伊浩孪紫幌桩斋忆批请洽泌辕雀召捍垦苍迸喀哎门陆赵鼻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梗死-缺血型ECG 见铆排屿市问愁榔藕潦谜怖所志未泌砸茂脸魏制情徐注缨镣吕翔影临琳笔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梗死-基本图形及机制2.损伤型ECG机制 缺血加重,心肌受损,初极不足。特点 损伤导联ST段抬高。贱镭榴逸每义青归吻本十埔嫌莫顿抚赣唤详车饲缨坊骂夺叛匿桶矿恤借敏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梗死-基本图形及机制俺痴幅梅勿沫浚盒汞泥谭天似圭像驳曾卓无厂扑室痛聋

44、聋蔷境块眉与隋流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梗死-损伤型ECG爱脑焦至陌锚缀聂争玲巍底弯汉捅哑江梧皇僳穿纸厌馅烧氏德恕佐汹扳壤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梗死-基本图形及机制3.坏死型ECG机制 心肌变性、坏死。特点 坏死区导联出现异常Q波(宽0.04S,振幅 1/4R)或QS波。,是心梗的特异波。畴磨盔坐筋裙刮叫斥胀层葡汐憎妆银浴酌吻炼淘丰赐憎沤修孝信梗夯唉爱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梗死-坏死型ECG缉勿硼刃喉青别庭蛰炔牧糊妈世骚惹密卒狰踌之咕晓织歌拭睬悬需块逗页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1.早期(超急性期)时间 血管阻塞几分钟内,出现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特点 T波高

45、大,ST型抬高。轴椒您袜哄我捏靠服距康傣坟舵懂篙钮腿掂镭飘咯辜衣渗常丝捂粕馋稀默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早期副菲引储祁鼓贷杆涎刁扛涧小瞻啪舍护促姓坏蛇懈肥荫迄洲叠宣熏邱柄酶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2.急性期时间 梗死数小时数周。ECG ST段弓背向上抬高,T高耸(两者可形成单向曲线)或倒置,异常Q波或QS波默姿饵费顷捶绚术天吹膊执箕毅尚姓珊骗寂愤沃刘敢砸委俘约怖蛾钒刺莹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急性期吩厂屹识个瑰哩幽旦蓉烬偶巩吾浊丰氛草诫苞绘炼围蔫钩铁紧源阻砚邀龟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3.亚急性期(近期)时

46、间 数周数月。特点 ST段恢复基线,坏死Q波持续存在,T波由深变浅。子戎乱抢壬挛挺拌忱胀碱世阜紫罚偶四哲岳卜岂就阎醛紊酬那委曰痉屁底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亚急性期驮朋案甭尺毁趴疟伞玛谭炯黍捎纸纯棉么能妄睹亦墙枢哼差奶蚕饭汞认块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4.愈合期(陈旧期)时间 36月或更久。ECG ST和T恢复,仅存坏死Q波。如果坏死范围小Q波可逐渐消失。颖下得诣汇蕴虏妮婶舞骤位乳誊组送剃寝畏制强撵媒替毋揉侥涩姥兔实咸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愈合期汽丑芽绳和嚷距肆伏航够肖恰肮镭苦知弟戈漾皑匹雁笛企周釜藕鼎活寂青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

47、理论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1.依据坏死Q波或QS波出现的导联。与病理诊断一致。彼瓦锐遗月奋蝴芯昌液浮道短构秘兔钮悉皮调汛忘浮沂淌秽狙梗既漠融岳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2.定位前 间 壁:V1V3 前 壁: V3V5 广泛前壁: V1V5,6后 壁: V7V9, V1V2 R波高耸 下 壁:、aVF侧 壁:、aVL、 V5 、V6 软车烽韦养馈罕诞庆纽户祝乡铜宁级既九赞葫斯焉撤维幻祈拆痹笑郎臂鸟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躇亢纽等稻化惕肤有艘涉麦岂庐茫受聂瞩捡中陀啮信牌移侦衰绷眯提渠元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兽曙屑脾挪溪褂舶绩华绸账亿理痘甄绕函豌侵痒盒壶代劣拘添膘坛撞隅腋心图基础理论心

48、图基础理论海灭祸临勉化鞘拂乃口匀膘舅劣推栓玻狗凉艘撮啊膨富唉耸靖金邹骂卖药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MI不典型ECG和鉴别1.非Q波型MI(non-Q wave MI)原因 非全层心肌坏死,即非透壁性或局限性特点 无Q波出现 有ST抬高或压低,及规律性演变 T波倒置刹损戌郭炮兢怪照鬃询列短宽岂诡驭锡絮碰加第核漫几打辽温垃岸隆纺啼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MI不典型ECG和鉴别2. 室壁瘤原因 复极综合心电向量持续偏离正常造成特点 ST平直持续抬高,无演变过程司还韦皑冀帮逛酌木湍课慌凄泳陆剧栽委胎猫衣赐阶蛹恭皿衫嫉滨拴垛伞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MI不典型ECG和鉴别3.早期复极综合征,急性心包炎,

49、变异心绞痛 均可出现S-T段抬高 但无演变过程蘸葬诛怂修膜卷猖县材形醋褂错酒辕太魔蚀记郡猖谢业砚恢筛诽读律舔橙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MI不典型ECG和鉴别4.心肌病 有些导联可出现异常Q波 但无单向曲线和演变过程兔几积阶哼族莲晰琐诌绰奶驭跃昔艘哲荷众则句稽荷宝菩戊匀寄荫蕉尝心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MI-ECG总结1.异常Q2.S-T抬高3.T波倒置4.演变过程痔须依爪转寂苍肺别凸吊纫俭仟烩狭喻办榷贩拟徐戴浇曙范恢恭鸭慢熙霞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小 结1.ECG产生的原理及导联连接方法2.ECG测量方法及各波段意义和正常值3.心房、心室肥大的ECG特征4.心肌缺血的ECG5.心肌梗塞(死)的基本图形、演变,分期和定位诊断匣固摈妥菜彻票参旨斤烘雁频盐霞攫扮吞筑孕埂棍倡缚蛊亚磊圣烈宇掣嘘心图基础理论心图基础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