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中篇课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8586999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学中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医养生学中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医养生学中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中医养生学中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中医养生学中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学中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学中篇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1中医养生学中篇第八章 药物扶正第一节 扶正药物的类别一、补气类二、养血类三、助阳类四、滋阴类2中医养生学中篇 虚证是临床上出现的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实质上包括了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不足及其功能的减退,同时也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 3中医养生学中篇 概括起来,虚证不外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四种类型。相应的,补虚药亦可根据其作用和应用范围的不同而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和补阴药四类。4中医养生学中篇一、补气药含义:凡具有补气作用,以治疗气虚证为主的药物,称补气药。气虚证是脏腑

2、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常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补气药性多甘温或甘平,能补益脏腑之气,特别是肺、脾之气,故多归脾、肺二经。部分药物同时还能补心气、补肾气、补元气。5中医养生学中篇人参本经【药性药性】甘,微温。甘,微温。归肺、脾、心、肾经。归肺、脾、心、肾经。【功效功效】大补元气大补元气补益脏气补益脏气生津止渴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安神益智6中医养生学中篇西洋参西洋参【药性药性】甘、微苦,寒。甘、微苦,寒。归肺、心、肾、脾经。归肺、心、肾、脾经。【功效功效】补益元气补益元气清火生津清火生津补气养阴补气养阴7中医养生学中篇党参增订本草备要【药性药性】甘,平。甘,平。归脾、肺经。归脾

3、、肺经。【功效功效】补脾肺气补脾肺气补血补血生津生津8中医养生学中篇黄芪本经【药性药性】甘,微温。甘,微温。归脾、肺经。归脾、肺经。【功效功效】补脾升阳补脾升阳益肺固表益肺固表利尿消肿利尿消肿托毒生肌托毒生肌9中医养生学中篇白术本经【药性】甘、苦,温。归脾、胃经。【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尿,止汗,安胎。10中医养生学中篇灵芝本品入五脏肾补益全身五脏之气,所以无论心、肺、肝、脾、肾脏虚弱,均可服之。11中医养生学中篇茯苓神农本草经【药性】 甘、淡,平归脾、肾、心经。【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12中医养生学中篇山药本经【药性】甘,平。归脾、肺、肾经。【功效】补脾肺肾气,益脾肺肾阴。

4、13中医养生学中篇五味子五味子本经 【药性药性】酸、甘,温。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归肺、心、肾经。【功效功效】收敛固涩收敛固涩(敛肺、涩肠、固精),(敛肺、涩肠、固精),益气滋肾,益气滋肾,生津止渴生津止渴,宁心安神。宁心安神。 14中医养生学中篇胡颓子性能甘、酸,性平。【功效】生津止渴,收敛止泻,敛肺止咳。15中医养生学中篇大 枣 本经【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胃、心经。【功效】补气健脾,养血安神。 16中医养生学中篇蜂蜜 本经【药性】甘、平。归肺、脾、大肠经。【功效】补脾肺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通便,解毒。17中医养生学中篇二、补血药含义:以滋养营血,纠正营血亏虚为主要功效,常用治

5、血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血药。适应证:广泛用于各种血虚证。药性特点:甘温质润,入心、肝血分。18中医养生学中篇熟地黄熟地黄本经本经【药性】甘,微温。归肝、心、肾经。【功效】补阴血,益肾精。 19中医养生学中篇(制)(制)何首乌何首乌日华子本草日华子本草【药性药性】甘、涩,微温。归肝、肾、心经。甘、涩,微温。归肝、肾、心经。【功效功效】补血,益精,截疟。补血,益精,截疟。 20中医养生学中篇白芍本经【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21中医养生学中篇阿胶阿胶本经本经【药性药性】甘,平。归肺、心、肝、肾经。甘,平。归肺、心、肝、肾经。【功效功效】补血,止血,滋阴。补血,止血,滋阴。22中医养生学中

6、篇楮实子【药性】甘,寒。归肝、脾、肾经。【功效】补虚劳,益颜色,充饥明目。 23中医养生学中篇当归当归本经本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24中医养生学中篇枸杞子本经【药性】甘,平。归肝、肾经。【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明目。 25中医养生学中篇三、补阳药含义:凡以补助阳气,纠正阳气虚衰的病理偏向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阳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阳药。本类药物均具有补阳的功效。补阳补阳补肾阳补肾阳补脾阳补脾阳补心阳补心阳肾阳虚肾阳虚脾阳虚脾阳虚心阳虚心阳虚26中医养生学中篇补阳药概述功效主治:补肾阳为主,主要用于肾阳虚之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宫冷不孕、尿频遗尿、白带清稀、苔白脉迟等。亦

7、可用于脾肾阳衰之腹泻及肺肾两虚的虚喘。药性特点:补阳药味多甘、咸或辛,性皆温热,多归肾经。27中医养生学中篇紫河车【药性药性】甘、咸、温,甘、咸、温,归肺、心、肾经,归肺、心、肾经,【功效功效】补肾益精,补肾益精,益气养血益气养血28中医养生学中篇1.鹿茸本经【药性药性】甘、咸,温。甘、咸,温。归肾、肝经。归肾、肝经。【功效功效】补肾阳,补肾阳,益精血,益精血,强筋骨,强筋骨,固冲任,固冲任,托毒生肌。托毒生肌。29中医养生学中篇肉苁蓉本经【药性】甘、咸,温。甘、咸,温。归肾、肝、大肠经。归肾、肝、大肠经。 【功效】补肾阳,补肾阳,益精血,益精血, 润肠通便。润肠通便。30中医养生学中篇巴戟天

8、 本经 【药性药性】甘、辛,微温。甘、辛,微温。归肾、肝经。归肾、肝经。【功效功效】补肾阳,补肾阳,益精血,益精血,强筋骨,强筋骨,祛风湿。祛风湿。 31中医养生学中篇淫羊藿本经【药性药性】辛、甘,温。辛、甘,温。归肾、肝经。归肾、肝经。【功效功效】补肾壮阳补肾壮阳 , 强筋骨,强筋骨, 祛风湿祛风湿 。32中医养生学中篇五加皮五加皮 本经 【性能性能】辛、苦、甘,温。归肝、肾经。辛、苦、甘,温。归肝、肾经。【功效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33中医养生学中篇补骨脂药性论【药性】辛、苦,温。归肾、脾经。【功效】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34中医

9、养生学中篇菟丝子菟丝子本经本经【药性药性】甘、涩,温。甘、涩,温。归肾、肝、脾经。归肾、肝、脾经。【功效功效】补肾固精,补肾固精,养肝明目,养肝明目,止泻,安胎止泻,安胎。35中医养生学中篇杜仲本经【药性】 甘,温。 归肝、肾经。 【功效】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 36中医养生学中篇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增订本草备要增订本草备要【药性药性】甘,平。甘,平。归肾、肺经。归肾、肺经。【功效功效】益肾助阳,益肾助阳,补肺平喘补肺平喘止血化痰止血化痰37中医养生学中篇四、补阴药凡以补阴滋液,生津润燥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阴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阴药。阴虚证多发生于热病后期及慢性病证。多见肺阴虚、胃阴虚、肝阴虚和肾

10、阴虚。补阴药常分为两类,一为生津补液类,一为滋阴益精类。38中医养生学中篇麦冬本经【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39中医养生学中篇天冬本经【功效】养阴润肺,滋肾降火,益胃生津。40中医养生学中篇北沙参本草汇言【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41中医养生学中篇南沙参本经【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功效】养肺胃阴祛痰益气 42中医养生学中篇玉竹本经【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肺、胃经。【功效】滋阴润肺,养胃生津。43中医养生学中篇百 合 本经【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入肺、心经。【功效】养阴润肺,止咳祛痰,清

11、心安神。44中医养生学中篇黄精名医别录【性味归经】 甘,平。 归脾、肺、肾经。【功效】 滋肾润肺 , 补脾益气 。45中医养生学中篇龟甲本经【性味归经】甘、咸,寒。入肝、肾、心经。【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46中医养生学中篇鳖甲本经【性味归经】咸,寒。入肝、肾经。【功效】滋阴潜阳,清退虚热,软坚散结。47中医养生学中篇女贞子本经【性味归经】甘、苦,凉。入肝、肾经。【功效】滋补肝肾,明目。48中医养生学中篇 墨旱莲新修本草 【性味与归经】甘、酸,寒。入肝、肾经。【功效】滋补肝肾,凉血止血。49中医养生学中篇第八章 药物扶正第二节 扶正药物的运用原则一、适时用药二、因人用药三

12、、进补顾胃四、忌偏忌滥50中医养生学中篇第九章 起居调摄第一节 起居有常 安卧有方一、起居有常二、安卧有方1.睡前调摄2.睡眠宜忌3.醒后保养51中医养生学中篇第九章 起居调摄第二节 谨防劳伤一、慎房帏1.顺应天性,不宜禁欲2.节制房事,保精养生二、防劳伤52中医养生学中篇第九章 起居调摄第三节 居处与衣着宜忌一、居处适宜1.住宅的规模与布局2.居处环境二、衣着合体1.根据季节变化选择衣着2.根据生理需要选择式样53中医养生学中篇第十章 谨避外邪第一节 避四时不正之气一、酷暑二、严寒第二节 避疫气第三节 避雾露54中医养生学中篇第十章 谨避外邪第四节 避其他有害因素一、噪声二、空气污染三、水源污染55中医养生学中篇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56中医养生学中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