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8583660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本 单 元 围 绕 “ 风趣与幽默”这一主题, 编排了三篇课文, 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极具趣味性的语言,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兴趣,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 杨氏之子 是一篇文言文, 描写了主客双方围绕姓氏展开的一场巧妙对话; 手指一文, 用拟人化的手法和趣味盎然的语言, 把五个性格各异的手指形象写得活灵活现; 童年的发现则是以儿童视角描述“ 我”九岁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有趣过程, 俏皮的语言和幽默的自我调侃令人忍俊不禁。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风趣的语言除了生动有趣、使人发笑之外, 往往还能让读者在一笑之余有所回味。 此

2、前, 三年级上册已经安排过 “ 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等语文要素, 本单元再次聚焦语言, 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风趣, 是对语言感受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围绕语文要素, 课后题和学习提示在编排上各有侧重: 杨氏之子 引导学生通过主客间对话的内容, 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 手指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语句, 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 童年的发现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趣味, 交流感受。分课设计2 1杨氏之子一、学习目标1 . 自主学习字词,学 会 “ 诣” “ 禽” 2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 记 字 形 会 写 “ 梁”“ 诣”“ 禽” 3 个字。2 . 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句

3、子中的停顿,背诵课文。3 .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大意,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二、课时分配2课时。三、学习过程第 1课时( 一)导入课题1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节选自 世说新语的文言文 杨氏之子 。( 学生齐读课题)2 . 理解题目: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 杨”是姓,“ 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 之”的 意 思 是 “ 的” 。那 “ 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 姓杨人家的儿子” 。3 .教 师 介 绍 世说新语 。 世说新语又 称 世说 世说新书 ,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 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杨氏之子选 自 世说新语

4、 言语 。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主要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非常简洁,却说得很得体、巧妙,值得回味。过渡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这篇小故事, 看一看文中的杨氏之子话说得巧妙在哪里。( 二)初读,读准字音,读好节奏1 . 读准字音。( 1 )自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2 )再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 )指名读,相机指导。重点指导:“ 为设果” “ 儿 应 声 答 日 ( 根据意思引导学生确定字音)“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理 解 文 中 的 “ 家禽”与现在指的意思不同)2 .读准节奏。( 1 )教师范读。梁国/ 杨氏子/ 九岁,

5、甚聪惠。 孔君平/ 诣/ 其父, 父/ 不在, 乃/ 呼儿出。为/ 设果,果/ 有杨梅。孔/ 指以示儿/ 日:“ 此/ 是君家果。 儿/ 应声答曰:“ 未闻/ 孔雀/ 是夫子家/ 禽。 ”( 2 )学生练读。( 3 )指名读,教师指导。3 . 齐读。指导学生读好节奏,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三)再读,理解意思,了解故事1 . 回顾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 工具书以及插图等方式理解文言文讲的内容。2 . 学生默读思考,试着理解意思。3 .小组讨论,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录。4 . 全班分享,教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注释中没有给出的内容,以及文言句中有省略的内容的句子。( 1 )甚聪慧:甚

6、( 非常)( 2 )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摆放水果)( 3 )孔指以示儿日。( 孔君平指着什么给孩子看)( 4 )夫子:文中指的是谁?5 . 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文言小故事。6 . 点名讲解这个故事,加深理解。7 . 带着理解再次自由诵读这篇文言文。8 .齐读课文,读好节奏,读出对内容的理解。板书设计:杨氏之子刘 义 庆 世说新语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利用插图第2课时( -)回顾课文,导入新课1 .齐读文章,指名讲一讲这个故事。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杨氏之子 ,从中感受一下其中的对答之妙。( 二)深入品读,体会语言的精妙1 . 浏览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围绕哪句话展开故事的,用直线画出来( 梁国

7、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2 . 默读文章,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杨氏之子特别聪明,说清你的理由,做好批注。3 .班级分享。孔 指 以 示 儿 日 :“ 此 是 君 家 果 。 ”儿 应 声 答 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1)说一说这两句话的意思,为什么从这两句话中感受到了杨氏之子的机智?同在姓氏上做文章。听懂孔君平言外之意杨氏一杨梅一君家果。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水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孔君平一孔雀一夫子家禽。杨氏之子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反驳对方,使之无言以对。反应迅速,才思敏捷。“ 儿应声答日 ,不假思索做出回答,几乎是脱口而出,可以看出其思维敏捷

8、。婉转回答,应答得体。比 较 “ 孔 雀 / 是 夫 子 家 / 禽 ”和 “ 未 闻 / 孔 雀 / 是 夫 子 家 / 禽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体 会 “ 未闻”的语气委婉。联系孔君平的身份,是客人,是长辈,感受杨氏之子如此回答有礼有节。( 2 )自由朗读,感受杨氏之子的“ 甚聪慧” 。( 3 )齐读再次感悟。( 4 )试着背诵文章。( 三)拓展阅读选 自 世说新语言语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 “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徐曰:“ 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1 .试着说说故事的内容。2 . 你从哪儿感受到其中的应答之妙。拓展阅读: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与同列戏云

9、:“ 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日:“ 眼中人是面前人。 ” 一坐称为的对。北 宋欧阳修 归田录板书设计:杨氏之子杨氏-杨梅 君家果甚聪慧孔君平孔雀夫子家禽。2 2 手指一、学习目标1 .自主学习字词,认 识 “ 拇” “ 弦”等14个生字,包括多音字“ 薄 正确书写, , 拇, , , , 搔”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 拇指”“ 接触”等9个词语。2 . 默读课文,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3 . 能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并能摘抄表现风趣的语句。4 .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

10、人,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二、课时分配2 课时。三、学习过程第 1课时( 一)激趣导入1 . 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2 .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丰子恺的这篇文章 手指 ,看看这样普通的事物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3 . 了解作者。丰子恺( 1 8 9 8 1 9 7 5 ) , 原名丰润,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 漫画家、作家、书法家和翻译家。他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他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 缘缘堂随笔 缘缘堂再笔 随笔二十篇 甘美的回忆 率真集等。(- )整体感知1 . 检

11、查预习。( 1 )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 检查预习。字音:窈窕、秽物、薄弱、单薄、琴弦、爱憎。字形:搔、貌、享。( 3 ) 进行字词练习,教师相机指导。2 . 浏览课文,想一想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直线画出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3 .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剩下的部分又讲了什么?第 2 至 5自然段围绕这一句具体展开叙述, 分别讲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一个自然段阐明了一个道理:“ 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

12、丑之分了第 一 部 分 ( 第1自然段)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总写)第 二 部 分 ( 第2至5自然段) :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 分写)第三部分( 第6自然段) :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 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 美丑之分了。 ”( 总写)( 三)总结文章就是这样按照总分总的顺序, 先总写 然后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文章结构严谨,是我们学习写作非常好的例文。板书设计:手指不同姿态不

13、同性格 总分总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2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手指 ,看一看五个手指各有什么特点,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二)了解特点,品悟写法1 .默读课文,想一想,五根手指姿态和性格各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请同学们做好批注。2 .学生默读批画。3 .全班进行交流。( 1 ) 姿态特点。大拇指:姿态不美。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食指:不窈窕,直直落落。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中指:相貌堂皇。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

14、,无如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小结: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特点,栩栩如生。( 2 ) 不同性格。大拇指: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 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排比句加强了语势,强调了拇指的肯吃苦,有极强的说服力,赞美了其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品质。食指: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 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囹 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 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排比强调了干活以食指为主、工作复杂,赞美其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精神。中指: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

15、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其干活不出力,性格很高傲的特点。无名指和小指: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 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设问句一问一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所以无名指和小指是最优美的。4. 总结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将五根手指的特点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刻画得栩栩如生。( 三)感悟道理1 ,再读课文,通过每根手指的特点,你联想到哪些人?2. 作者从这不同姿态和性格的手指中悟出了什么特点?手指的全体, 同人群的全体一样, 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 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

16、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以 “ 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比喻修辞手法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浅显易懂。板书设计:手指各 有 所 长 各 有 所 短团结就是力量2 3童年的发现一、学习目标1 .自主学习字词,会 认 会 写 “ 胚 、祸”等10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 .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3 .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 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二、课时分配1课时。三、学习过程( 一)课题质疑,导入新课1 .

17、 了解作者。费奥多罗夫是俄国儿童文学作家, 他是一位极富创见的思想家, 一个独特的哲学体系和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最大胆的乌托邦的创始人, 也是俄国最早提出飞向宇宙的宇航学奠基人。费奥多罗夫学问渊深,博览书史。2 .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流利。2 . 教师重点指导:胚胎、困窘、情不自禁、绞尽脑汁、驱逐。3 . 浏览课文,看一看“ 我”的发现是什么,用直线画出相应的句子。( 1 )“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里 ”( 2 )你从中体会出了 “

18、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 骄傲 自傲)( 3 )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4 . 文中哪个自然段具体写了胚胎发育的规律?“ 哈 !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 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5 . 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边读边进行批画。( 1 )学生默读思考,进行阅读批画。( 2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3 )班级分享。( 3 至 1 3 自然段重点写了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

19、 )第一阶段:发现梦中飞行。第二阶段:向老师请教,激发了想象力。第三阶段:自己观察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答案。( 汇报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具体段落进行概括提炼。 )( 三)结合课文,赏析作者1 . 默读课文,思 考 从 “ 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们发现文中的“ 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 . 交流汇报。( 1 )“ 我”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小朋友。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人是由细胞构成的. 正好是九个月。( 2 ) “ 我”是一个执着探索的小朋友。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岂止是鸟!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我渴

20、望弄明白, 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瓜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3) “ 我”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小朋友。听完这句话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四)体会发现被证实后的感受1 . 作者的发现是怎样被证实的?2 . 理解。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其一,他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 布鲁诺、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家都有过这样的遭遇. . . . .)其二, 他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列在一起, 这是真正能让自

21、己得到安慰的理由。小结: 作者一语双关,语言幽默,用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骄傲和愤懑。板书设计:童年的发现执着探究富于幻想幽默开朗习作:漫画的启示一,教学目标1 . 能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和可笑之处。2 . 仔细观察图意,体会画家的用意,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3 . 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漫画,体会画家的用意,学会从不同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写清自己的思考。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明确习作内容1 . 本单元习作内容为 漫画的启示 。2 .漫画的特点。( 1 )什么是漫画?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

22、性或批评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 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2)漫画和其他图画的不同?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能让我们有所思考,获得生活的启示。( 二)分析两幅漫画1 .(出示教材中提供的两幅漫画) 认真观察这两幅漫画, 看看画了什么有趣的内容,用简单的话进行描述。第一幅漫画呈现的是一人给小树苗浇水, 另一人坐在小树苗下等着乘凉的情景, 图上的提示语是两人间的对话。只有当小树长成大树时, 才能给人遮阳, 但那得是好多年以后的事了, 所以坐在刚种的树下等着乘凉就显得特别可笑。第二幅漫画呈现了四个身强力壮的人站在“ 母子上车处”候车, 而怀抱婴儿的妇女只能

23、站在一边, 眼巴巴地看着本应属于自己的候车处被挤占。2 . 借助漫画的标题和简单的文字,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第一幅漫画嘲讽了那些不想付出劳动, 一心只等着坐享其成的人, 也可以说是嘲讽了这种刚栽下树就想乘凉、 不顾事物发展规律的行为。第二幅图上的文字“ 假文盲”是这幅漫画的题目,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那些人并非真的是文盲、 看不懂告示牌上的文字, 而是为了自己方便, 故意不理会应遵守的公共规则。 这幅漫画辛辣地讽刺了社会上那些无视规则 有意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 三)写清漫画内容,写出自己的思考以 假文盲为例。1 . 漫画内容写具体。( 1)读懂漫画中的文字“ 假文盲” ,即

24、他们不是真的文盲,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假装不认识而已。“ 母子上车处” ,即这里是带着孩子的妈妈排队上车的地方。( 2 )观察图画:图画中有几类人?具体有些什么人?怎样把这些人物写具体?细节描写:语言 动作 神态、心理等。表现手法:比喻、夸张 对比等修辞手法。写作方法:点面结合,突出重点,顾及全局。( 3 )说一说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2 .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漫画的含义。( 1 )从这幅漫画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2 )生活中有没有与漫画中类似的人或事? ( 如公交车上的特设专座. . . . .)( 3 )你是怎样看待的? ( 所见、所闻、 所感)板书设计:漫画的启示抓住细节写好画面联系生活写好启

25、示第 2 课时( 一)复习习作要求1 . 本次习作是写 漫画的启示 ,我们回顾一下怎样才能写好漫画。2 .习作要求。( 1 )仔细观察漫画,看看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 2 )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 3 )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 二)组内交流,互相点评出示点评提示:( 1 )描述漫画内容,写出漫画启示,联系生活思考。( 2 )细节描写以及修辞手法运用让语言更生动。( 3 )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写好场面。1 . 小组共同评议组内同学习作,提出两点优点,一点修改建议。2 . 评选出组内习作的最佳片段,并说明理由。3 , 评选出最佳习作,共同做好赏析批注,方便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1 . 每组分享最佳片段,全班交流其优点。2 , 每组分享最佳习作并进行习作点评。( 四)修改习作1 . 学生默读习作,根据交流建议进行修改。2 . 把自己独立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小组同学听,和同学一起分享习作成功的快乐。板书设计:漫画的启示漫画内容:细节、修辞、点面结合受到的启示:联系生活,写好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