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33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必修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8580363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33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33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33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33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33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33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33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必修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33单元学习总结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网络构建区知识总结区方法探究区网络构建区返回知识总结区线索梳理一、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二战结束后初期(1)世界格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原因:二战后美苏反法西斯同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利益存在根本对立。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2.20世纪六七十年代(1)世界格局: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2)原因:欧共体的成立,西欧走向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的发展。美国发展相对缓慢,自身力量相对减弱。3.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1)世界格局:两极格局瓦解,多

2、极化趋势加强。(2)原因:苏东剧变。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个力量中心形成并发展。二、不同时期新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特点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1)特点:“一边倒”。(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中国只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才能避免在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3)作用: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2.

3、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1)特点:“两只拳头出击”。(2)原因: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威胁中国,苏联对华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我国外交环境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有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锁而独立。(3)作用:中国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20多个国家建交,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3.20世纪70年代(1)特点:“一条线、一大片”,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2)原因:美苏争霸,美趋守势;苏联陈兵中苏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3)作用: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4.20世纪80年代起

4、(1)特点:全方位、“无敌国”外交。(2)原因: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3)作用: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广泛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重点阐释1.比较不结盟运动、欧共体和日本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不结盟运动欧共体、日本性质不同第三世界国家在历史上受过殖民压迫,它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

5、政治经济秩序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方面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都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宗旨不同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为此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形式不同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上的斗争到经济上的竞争从对霸权主义的冲击过程来看,西欧与日本都是从经济上的竞争到外交上的斗争2.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1)革命性其主要原则

6、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政策,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三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2)结盟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一大特点。这一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所决定的。(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返回方法探究区例例题题(2015全国高考)如果以“

7、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解题规范答案一般选择题审题要诀与解答技法一般选择题审题要诀与解答技法1.审题要诀(1)看题干:要做到“四审”,有的放矢。第一,要明确题目结构,找出关键词语,确定答题方向;第二,要界定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以明晰答题范围;第三,要弄清题目的基本类型,结合相应的答题方法进行思考和把握;第四,要明确涉题概念、理论和观点的内涵与外延。(2)审备选项:要“四推敲”备选项,对症下药。第一,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基本常识;第二,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第三,推敲备

8、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第四,推敲备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并列、从属、对立关系。2.解答技法(1)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查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2)转化法:有的题干中的词语是我们平时不经常接触的,此时可以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换位思考。如“功绩”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换成“重大措施”等。(3)参照法:有的选择题中,几个选项直接是有关联的,有的是同类史实,有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有的相互矛盾,解题时可以利用这些“特殊关系”进行推敲、排除,从而确定答案。返回(4)关联法:此法主要是通过联系教材有关内容,进行时空定位,依据推理逻辑作答。此处应注意两点,一是坚持先入为主(没有十足的把握,一般不要轻易修改之前作出的选择),二是防止走极端(如果备选项中出现了“完全”“最”“绝对”之类的关键词,一般有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