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能力解读专项提高课件.ppt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8574596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能力解读专项提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新课标)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能力解读专项提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新课标)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能力解读专项提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新课标)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能力解读专项提高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新课标)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能力解读专项提高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能力解读专项提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能力解读专项提高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能力解读专项提高一二三四2二三四一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高考能力要求最基本的层次,无论哪一级别的考试,无论题目难易,解题的第一步都需要从题目题干材料、图像图表材料、设问选项中获取最基本的地理信息。有效地理信息的获取和正确解读是成功解题的基础。高考试题中地理信息的载体形式多样,解题时根据地理信息载体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3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1.文字背景材料中的信息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文字材料都是经过精心组织的,无效的或有一定干扰作用的信息很少,解题时需要仔细阅读,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解读信息要注意“显性信息”

2、和“隐性信息”的挖掘。如果忽视材料的存在或者不能快速准确提取出有效的地理信息就会影响解题的准确性和答题速度。如“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信息解读为“此时当地地方时为12时左右”;“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信息解读为“适于生长在温带季风气候、山地阳坡地带”。其基本过程是:细致阅读文字背景材料全面标注关键词对关键词句或关键词语进行综合判读整理解读关键地理信息4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2.试题设问中的信息设问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解题时要认真阅读题干,从题干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地理信息,明确考查的具体知识点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理解命题的考查意图。如“图中

3、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实际告诉我们“地球自转角度为50”。基本思路是:地理设问反映试题考查意图研读设问中的“指向性”词语将“时间”和“空间”信息整合,关联到设问要求上,把握好“行为动词”5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3.地理图形表述语中的信息试题中通过对图形加以说明、解释的文字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试题也越来越多,其意图主要说明地图表示的区域、地图的类型和地图中的地理要素等信息。要突破一般思维方式将图文结合综合阅读、理解题意,如“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中的爬升沙丘”说明“图中沙丘位于河流中游沿岸,并非洪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并且由河谷低处向高处运动”。6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4.地图中的

4、信息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判读时要注意结合图例,分清主次,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从地图上获取有效信息,然后再按设问的要求进行分析,排除干扰,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如2017年全国卷第45题图。7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图中信息有“伊瓦洛位于68N70N,纬度高,气温低,冬季降雪量大,路面冰雪覆盖”。据此可得出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冰雪路面。8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5.地图和表格组合中的信息将地图和表格组合起来构成一种新情景提供信息是高考试题图表化的表现。解答时关键是从表格的数据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如2016年天津卷第13题中的巴西地形示意图与巴西和中国农业状况对比表。从耕地面积

5、表中可以看出巴西与中国耕地面积的差异及粮食作物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的差异;从粮食产量表中可以看出巴西与中国粮食总产量的差异;对比两个表格可以得出巴西与中国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作物产量的差异。9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注:巴西粮食作物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60%,中国约占70%耕地面积(万公顷) 10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6.试题答案、选项中的信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属于组合式的试题,在设问时各题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前一题的答案往往为解答后一题提供信息。如果前一题解答错误就会为下一题提供一个错误的信息。粮食产量(万吨) 11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典例1(2018全国卷,68)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

6、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B.T1C.T2D.T3(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13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分析推理分析推理 14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15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答案:(1) A(2)A(3)D

7、方法总结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三项能力的重要前提。没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或这方面能力不强,就谈不上调动和运用知识等其他三项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有以下五点要求。(1)要了解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针对信息的形式和特点对其进行概括和整合,并分析信息的空间、属性和时间等特征,明确试题的要求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分析、是判断还是推理、是演绎还是归纳、是比较还是综合等,进而明确试题考查的内容和意图。16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2)掌握好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解读方法。解读文字材料要注意从中提取关键的词语,对解题起提示性作用

8、的词语最好能做上记号。解读图表信息时要遵循各种图表的解读方法和技巧,一般来说解读图表信息时可以按照明确图名或表名关注图例分析图中或表中信息的步骤。(3)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在平时复习时一定要重视主干知识的复习,构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储备丰富的知识。要全面、准确、牢固地把握基础知识并形成知识体系,在体系中突出主干知识,这是为形成综合性信息解读所做的知识准备。17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4)加强迁移能力的培养。平时复习时要加强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重组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进行纵、横向的串联、比较、发散、迁移、升华、深入理解,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

9、有“热点”意识,强化知识的具体应用,加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加强能力的专项训练,逐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基本步骤是:审材料析图像读设问提信息找关键解题意调原理。18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2016年国务院同意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方案,提出做好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建设的要求。天际线是西方城市规划学者的定型理念,它是城市里面高楼大厦构成的整体结构,又称城市的全景。下图为南京市20002012年城市天际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题。19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1.南京市江北新区开发的最大优势是()A.交通便利B.资源丰富C.土地成本低 D.科技力

10、量雄厚2.为增强南京市中心区对城北的辐射带动作用,南京市亟需加强的是()A.环境保护B.产业调整C.市场开拓D.交通建设3.据图判断20002012年南京城区建设发展最快的方向是()A.东南 B.西南C.西北 D.东北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由图可知,森林、草原面积不断下降,而耕地和牧场面积不断增加,这主要是人口增加导致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河流的含沙量会增加;植被破坏后,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发生旱涝灾害的频率会增加,水资源短缺会加剧。 答案解析关闭1.C2.D20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下

11、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流域等流时线(汇流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图。读图,完成第45题。214.据图中信息判断()A.该河流干流由东南流向西北B.该流域S1、S2、S3范围中,河床坡度较缓的是S3C.该河流干流长度约为20千米D.该图不能为防洪提供决策参考5.当该流域等流时线为一年中最密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B.福建正值台风多发季节C.该流域河流含沙量最大D.该流域面积最大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4题,等流时线数值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由此判断该河流干流由西北流向东南;该流域S1、S2、S3范围中,S3处等流时线最密集,即与S1、S2相比,相等时间间隔内流过

12、的距离最短,流速最慢,河床(地形)坡度最缓;通过测量图上距离,结合比例尺,该河流干流长度约为60千米;通过该图可以推出河流流速快慢,能为防洪提供决策参考。第5题,当该流域等流时线为一年中最密集时,相等时间段内流过的距离较短,说明此时河流流速慢,流量小,为北半球冬季,该地日出日落方向偏南,即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福建夏秋季节台风多发;此季节降水量小,河流含沙量较小;流域面积与等流时线无关联性。 答案解析关闭4.B5.A22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这一层级能力要求是成功解题的第二步。被调动的基本知识来自平时学习、复习过程的储备;基本

13、技能则来自于平时多次的严格训练。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与所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对接、整合的过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知识间结构联系,形成知识树例如天气系统知识点的考查,呈现方式有数据表格、剖面图、等压线图、模式图等,考核重点是天气系统类型和天气特征。只要把握三类锋面和气旋、反气旋在气压、气温、阴晴、风力等方面的特征差异,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并能将试题形式与所学知识快速地联系起来。23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2.准确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加以认识和说明问题“认识”和“说明”是试题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它决定了应用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角度、广度和深度。如设问中有“是什么”“为什么”

14、等问题,“是什么”主要是考查对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的掌握,而“为什么”则强调如何运用知识,所以在认识和说明问题时应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3.用综合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个地理问题的解答,往往需要综合学科内知识和跨学科综合的形式,比如大气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要运用多种知识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只有重视基础并理解其内在联系,将原有平面的知识结构提高到立体知识结构的层面上,才能灵活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多角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24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典例2(2015全国卷,1011)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

15、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5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26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分析推理分析推理 27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28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答案:(1)D(2)B 29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方法总结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四种方法(1)注重知识的储备和整理。复习中不但要

16、注重基础知识,更要注意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实际应用领域。既要认识地理现象的规律性和普遍性,又要认识不同地理事物的特殊性和差异性。30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2)以热点问题为中心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把与热点问题有本质联系的主干知识迁移、重组,形成具有综合思维价值的知识新体系,这样在强化主干知识、揭示知识内在联系的同时,更强调以热点为中心,形成多角度、成系列、完整的知识新体系,更利于理解、运用主干知识,实现基础知识牢固化、分散知识组合化、理论知识实用化,从而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对河流复习可进行如下串联整合:31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3)以常考知识为依托构建

17、考点模块。对高频考点知识或问题要善于归纳和整理,并进行有效的开发、分解或聚合,形成多用、常用的答题“模块”,便于检索,应于变化,随时调用,使其在新问题上可以共享,是运用待命的“常规武器”,以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如在分析气候形成的因素时,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纬度:主要决定热量带。大气环流:主要决定降水。包括气压带、风带、季风。下垫面:洋流、地形、地势、海陆位置。人类活动。32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4)进行规范的针对训练。通过仿真训练总结调动和运用知识的经验,摸索、感悟并形成规范的操作步骤和技巧规律,从而能够娴熟地调动和运用知识,提高解题效率。33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下图为世界某科

18、技公司的清洁能源开发计划图。读图,完成第12题。34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1.青藏高原B类能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B.纬度低,多晴朗天气C.内陆地区,热力环流强D.高差大,河流流量大2.D类能源丰富的地质条件是()A.地壳断裂下陷B.喀斯特地貌广布C.板块生长边界D.地壳活动地带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由图可知,B类能源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印度河中下游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可以判定是太阳能。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是主要作用。第2题,D类能源丰富的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喜马拉雅山两侧的板块交界处,是地热资源,地壳活动地带地热资源丰富。 答案

19、解析关闭1.A2.D35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三)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着眼于考查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描述和阐释能力必须经过平时复习过程中多次、严格、规范的训练才能形成,在术语运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方面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描述是指对有关事物进行细致、全面、准确的表述。在地理学中,通常是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方式来表述试题图形呈现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地理过程等。36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一起作为高考文综中的四项能力要求之一,但二者处于两个不同的思维层面上,有着

20、本质的区别:描述事物即表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侧重于对地理概念和地理术语的把握程度,通常指对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状态的表述;阐释事物即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侧重于对地理规律、原理、成因理解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是对地理事物形成的影响因素或成因等问题的解释说明。具体包括以下内容。37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1.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2.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的定量表述。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要善于概括归纳,抓住实质、形成主线、把握要点。3.把烦琐的内容进行简化。讲究逻辑清晰;要以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为依据,由因到果(由果到因)、由大到小、由前到后等环环相扣、层层分析,将要点整理成逻辑顺畅、层

21、次分明的论述。切忌思路混乱、语无伦次。38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典例典例3(2017全国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39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

22、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40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分析推理分析推理第一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1.题干信息(1)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且质量高。(2)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说明国内外市场广阔。(3)20世纪90年代,该地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4)受国家政策影响,小焦化厂逐步关停,形成了大型的焦化园区,这样的变化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41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2.图像信息 42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3.设问信息(1)分别从规模小、数

23、量多两个方面分析。(2)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3)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4)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减少污染的措施。第二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1.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煤矿众多;我国钢铁工业发达,对冶金焦需求量大。2.小焦化厂技术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废弃物排放量大。3.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包括汽车尾气污染和运输中煤炭散落、煤粉飘浮产生的污染。4.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运输过程中可以通过专业化的运煤铁路线减轻对环境的影响。43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第三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1.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为众多的小焦化企业提供了原料;

24、小企业依煤而建,投资少,费用低;图示信息显示,焦化厂的产品为钢铁厂的原料,而我国钢铁工业发达,因此对冶金焦的需求量大;国家当时的政策也会影响焦化企业的布局。2.读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焦化厂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泛,且当时技术水平落后,耗能大,能源利用率低,因此废弃物排放多,且污染面积大。3.图中显示,20世纪90年代冶金焦运往钢铁厂的主要运输方式为公路运输,运输所需要的车辆多,且焦化厂布局分散,运输总长度大,导致运输过程中汽车尾气排放量大;另外,运输过程中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也会产生环境污染。4.针对生产过程中技术水平落后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采用清洁生产的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针对

25、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可以采用专用铁路封闭运输煤炭资源。44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答案: (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邻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

26、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45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方法总结强化提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的四大技巧(1)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前提是把握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并理解、掌握地理规律与原理,而理解、掌握地理规律和原理,是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关键。在平时复习时要善于从过程中归纳地理规律和原理,正确理解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做题时要全面思考,总结规律,掌握思路,提高概括能力。(3)要多角度训练,促进知识迁移。特别是对于一些可

27、从多角度思考的地理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一题多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以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4)注意把握描述和阐释的表达技巧。在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审题,要全面完整、层次分明、语言规范,要用词恰当、表述准确,特别要注意使用地理术语,要注意仔细推敲文字,准确地说明地理特征。46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 (2018江西南昌十中检测)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拥有奇特的水体景观。但近年来湖泊、瀑布水位显著下降,严重影响了其独特的景观和生态环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九寨沟降水量柱状和气温曲线统计图47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材料二 水循环示意图

28、(1)分别代表水循环的什么环节?(2)九寨沟湖泊14月为枯水期,各湖泊水位多在4月份达到年内最小值;5月份各湖泊水位明显升高。请结合材料一简析九寨沟湖泊水位出现这种变化特征的成因。(3)610月为九寨沟湖泊丰水期,请结合材料二简析这种水位变化特征是通过哪些水循环过程形成的。48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解析: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

29、的小循环。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九寨沟的湖泊,其主要的补给不论是降水补给,还是冰雪融水补给,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此湖泊水位季节变化明显。49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答案:(1)植物蒸腾、大气降水、地表水蒸发、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水分下渗、地下径流。(2)14月,气温低,高山冰雪融水量极少,九寨沟区域降水较少,导致补给湖泊的地表径流(过程)和地下径流(过程)量小于湖泊的蒸发(或过程)、下渗(过程)。至4月这种损失累积至最大,湖泊水位达到年内最小值。5月份,降水明显增加,气温回升致使冰雪融化,湖泊的地表径流(过程)和地下

30、径流(过程)补给量增加,水位明显升高。(3)610月为夏季,海洋蒸发(过程)旺盛,大量水汽通过夏季风(过程)输送到九寨沟流域,形成大量降水(过程),通过地表径流(过程)和地下径流(过程)大量补给湖泊。50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这种问题可以是理论性的地理问题,也可能是实践性的地理问题。这一能力要求是高考中最高层次的要求。对创新思维能力、组织论据论证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都很高,一般来说,这种问题最贴近实践生活。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基本要求是用确切的、已知的、低层次的事物、原理、规律等来说明尚不明确的、未知的、高层次的地理问题。“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31、主要有三个基本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密。追求论证观点、表述和内容上的有机结合。表达主要观点的用词清晰贴切,主要体现在选择最准确的地理术语上,如“高温”与“炎热”、“温和”与“寒冷”等与“气温”有关的地理术语;“干旱”与“少雨”、“伏旱”与“春旱”等与“降水”有关的地理术语。51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熟记和深刻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内涵与外延)是用词清晰贴切的前提,因而在平常的学习中应该有意识地积累并领会这些术语的使用范围,以便在答题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地理素养”。避免在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时出现不能正确使用地理术语、答题效率低、层次性和逻辑性差、语言叙述前后矛盾、以原理代替答案、不能结合

32、具体的区域问题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要点不全面、遗漏知识点等问题。52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典例典例4(2017全国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33、。53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54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分析推理分析推理第一步:获取信息1.题干信息(1)“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说明了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2)剑麻可以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3)非洲的坦桑尼亚剑麻产量大。(4)农场需要雇佣工人,能够增加就业,且能带来经济效益。(5)该公司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

34、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55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2.图像信息 56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3.设问信息(1)答题的角度是“气候条件”和“用途”,答题的方向是产量低和需求量大的原因。(2)比较法分析该地与其他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差异。(3)“及时”是关键词,说明剑麻不易储存。(4)当地获得的利益主要是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利益。57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第二步:解读信息第(1)题,逻辑上需要从两个方面解答:一是生产条件及产量,二是市场需求量。从材料“热带经济作物”可知,剑麻需要热带地区的生长环境,而我国热带地区的生长环境可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热带面积较小,二是热带区域的气候具有水热条件季节变化大的特点

35、(劣势)。结合材料中的信息“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联系我国船舶、汽车、光缆制造等行业的发展得出我国对剑麻纤维的需求量较大。第(2)题,抓住关键词“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从交通(陆路和海路)条件和剑麻生产条件(河流可提供灌溉和剑麻浸泡的水源)进行分析。第(3)题,主要从剑麻作为农产品容易腐烂变质和热带气候条件对剑麻腐烂变质的加速作用进行分析。第(4)题,主要从社会(就业)、经济(税收)和基础设施(修建学校、卫生所等)三方面作答。58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答案: (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

36、麻质量较差。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59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方法总结提高“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四大技巧(1)深入理解和把握核心地理概念。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坚实基础。对相近的地理概念,如天气与气候、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等进行准确、快速的区分,是学习和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中心环节,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入场券”。(2)构建高质量的

37、地理知识结构。在理解主干知识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一定的线索将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既体现主干基础知识,又反映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知识网络。可以为提高知识迁移、重组甚至创造性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理论底蕴,完成由“学”知识到“用”知识的过程。60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3)要把握地理图形语言。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准确理解和把握图形语言是高效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前提,结合图形语言的空间想象、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的效率。(4)一定的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技巧。具备了以上方面的基础和能力之后,具体的论证过程还需要

38、一定的技巧,也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论证方式。61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62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瓜德尔港毗邻巴基斯坦和伊朗边界,靠近霍尔木兹海峡。2013年2月18日,巴基斯坦正式向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移交瓜德尔港的运营权。中国可利用在瓜德尔港的影响力,铺设通往中国喀什的石油管道和铁路,翻越帕米尔高原,连接两大沙漠。材料二 下图为瓜德尔港相关区位图。63二三四典型例题迁移训练一(1)若修建中巴铁路和石油管道,试分析需要克服哪些自然障碍。(2)分析瓜德尔港的优势条件。(3)喀什准备在管道建成后大力发展炼油业,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答案解析解析

39、关闭第(1)题,沿线经过高原、山地,沙漠广布,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条件差。第(2)题,从陆域、水域两方面分析瓜德尔港的区位优势。第(3)题,优势在于缩短了运油路线,成本降低,石油安全性提高;同时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限制因素在于当地水资源不足,远离消费市场,并且炼油业污染严重。 答案解析关闭(1)地势起伏大,管道铺设困难;沿线高寒、缺氧、多风沙,气候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国外施工,后勤保障不便。(2)海湾宽阔,风浪小;深水港,利于大型船舶靠岸;纬度低,终年不冻;靠近世界主要运油航道霍尔木兹海峡,来往船舶多;附近有机场、公路,利于港口物资补给;经济腹地广。(3)可行。管道修建后,原料充足;路途短,运费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不可行。距消费市场远;当地水资源不足;污染当地环境。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