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读书笔记-2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8569446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读书笔记-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学免疫学读书笔记-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学免疫学读书笔记-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读书笔记-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读书笔记-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抗体的结构:Ig 单体是由两条重链(50kDa)和两条轻链(25kDa)组成,之间是由二硫键连接,类似于 Y。根据重链分子量不同,可以分为 IgM、IgD、IgG、IgA 和 IgE。 Ig 的重链、 轻链由具有特征折叠的可变区和恒定区结构域组成, 氨基酸序列变化交的区域成为可变区, 比较保守的区域成为恒定区。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各有 3 个高变区。IgD、IgG、IgA 有铰链区,富含脯氨酸而易伸展弯曲,能改变两个Y 形臂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两臂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表位。木瓜蛋白酶可以在铰链区的二硫键氨基侧将IgG 裂解成大小基本相等的三个片段,其中两个结构完全一样,含有抗原结合活性的片段称

2、为 Fab,另一个不含抗原结合活性,很容易形成晶体,称为 Fc 段。J 链是一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链,由浆细胞合成,主要功能是将单体 Ig 分子连接为多聚体。二聚体 IgA 和五聚体 IgM 均含有 J链。Ig 的分泌:分泌片是分泌型 Ig 的组成成分,介导分泌型 Ig 分泌至外分泌液中。 分泌片是为一含糖肽链, 是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胞外段,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Ig 具有同为抗体和抗原的两重特性。一方面作为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与结合抗原;另一方面其本身也是抗原,可刺激不同个体甚至同一个体的 B 细胞分泌抗 Ig 的抗体。2、抗体与抗原的相互作用:Ig 可变区中的高变区(CDR)是抗原结合

3、部位;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方式是表面互补,抗原与抗体结合时,抗原一般都是镶嵌在轻、重链 CDR 形成的凹槽中的。多克隆抗体:每个大分子的抗原应该能够提供多个不同的表位与相应的不同抗体结合,将针对同一抗原的多个不同表位抗体的混合物成为多克隆抗体。抗体与抗原之间是以非共价键的形式相结合,主要包括静电吸引、范德力、疏水键、氢键等。抗原抗体之间作用力大小可以用抗体的亲和力常数来量化,抗体的亲和力是指抗体的一个抗原结合部位与抗原决定基以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强度。亲和常数是反应平衡时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浓度与游离抗原和游离抗体浓度的比值,亲和常数的倒数即为解离常数。此外,抗体的多价性增强了抗体对抗原的结合力。3、抗

4、体抗原结合所致的分子和细胞效应抗体作为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分子,具有两种功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吸引其他效应细胞或者分子清除抗原。Ig 恒定区结构域决定抗体诱导的分子或者细胞效应。抗原的多样性决定了抗体可变区的多样性,而负责吸引体内效应物的恒定区需要有限的变化, 主要发生在不同种类的 Ig 之间。 类型转换: 在 B 细胞应答中, IgM 是最先形成的, 在免疫应答后期,所产生的 Ig 是 IgG, IgA 和 IgE, 不同种类的 Ig 可以具有相同的可变区,但其恒定区不同。引起分子和细胞效应的条件是抗体和抗原结合。抗原和抗体结合后,会发生两种效应:Ig 发生变化;细胞膜上与抗体结合的受体发生聚

5、集。抗体的中和作用:能够封闭病原体的结合位点使其不再感染细胞的效应,其中产生中和作用的抗体成为中和抗体。抗体的中和作用能够阻碍病原体感染靶细胞。此外,抗体和抗原结合后能够机会补体系统以及诱导 Fc 受体对病原体进行清除。4、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IgA: 是黏膜表面和分泌液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 黏膜表面是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IgA 在黏膜局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能够帮助机体抵御病原体经由黏膜上皮特别是呼吸道、肠道以及泌尿生殖道的感染。还能发挥中和作用,防止病原体和毒素进入细胞。结合病原体后具有调理作用, 与黏膜局部的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的 Fc 受体结合进而吞噬病原体。IgD

6、:分泌的细胞较少,主要存在于脾脏和扁桃体中。许多 B 细胞都共表达膜 IgD 和膜 IgM,两者具有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当B 细胞转变成记忆性 B 细胞后,膜IgD 的表达量下降,直至消失,作为B 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标志。IgE:主要由呼吸道和肠道上皮下的浆细胞分泌,在血液中的含量较低,但是会引起非常强的免疫应答反应,与肥大细胞有很大关系,当病原体穿过黏膜表面的 IgA 屏障进入组织后,就会碰到由 IgE 起主要作用的另一个防线,此处有大量的肥大细胞,表面能够表达 Fc 受体与 IgE 结合,当病原体接触 IgE 时会导致肥大细胞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和趋化因子,募集补体和吞噬细胞来清除病原体。I

7、gG: 人体含量最高的 Ig, 在体内分布广泛, 是血液和组织液的主要 Ig。主要是在 B 细胞经过亲和成熟后的再次免疫应答中产生,对抗原的亲和力比较高,是再次免疫应答中的主要抗体。能够活化补体,是很强的调理素,能够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IgM:IgM 的单体主要以膜蛋白的形式和膜 IgD 一起在初始 B 细胞上表达,构成初始 B 细胞的抗原受体库。IgM 的来源:B 细胞对外来抗原的初次免疫应答中;B 细胞在病毒、细菌诱导下经过多克隆活化产生。在早期感染中发挥重要的免疫防御作用。5、人工制备抗体:多克隆抗体: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抗体组成的混合物,具有多抗原表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机体的一种浆

8、细胞仅分泌一种抗体,多克隆抗体实际上是针对于某一抗原的不同抗原决定基产生的抗体混合物,因此如果将这些分泌了抗体的浆细胞分开,就可以得到至分泌一种抗体的细胞,即产生单克隆抗体。6、补体系统的组成补体系统是由固有成分、调控蛋白和受体等组成。固有成分:参与经典激活途径的组分,主要包括 C1q、C1r、C1s、C2、C4;参与凝集素途径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和某些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参与旁路途径的共同成分 C3 及参与 3 条激活途径共同末端通路的 C5、C6、C7、C8、和C9。补体调节蛋白:血浆可溶性因子;细胞膜结合蛋白。补体分子为糖蛋白,由多种细胞合成。某些成分对热不稳定,应保存于-20以下。干

9、细胞和巨噬细胞是产生补体的主要细胞,大部分血浆补体组分由肝细胞分泌,炎症应答的局部组织中,巨噬细胞是补体的主要来源。补体生物合成的特点:补体基因表达存在组织差异,不同细胞各自调控其补体生物合成;补体生物合成收局部组织特异性因子或某些激素调节。7、补体的活化:经典途径: 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 C1q 所启动的活化途径,是体液免疫的主要效应机制之一。反应过程为:C1q 余激活物结合,依次激活 C1r、C1s、C4、C2、C3,形成 C3 转化酶(C4b2a)和 C5 转化酶(C4b2a3b) ,主要激活物质是免疫复合物。MBL 途径:由病原微生物直接激活,参与固有免疫的效应过程。反应过程为: MBL 或纤维胶原素直接识别病原体表面的糖结构, 通过活化 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C4、C2、C3 而形成 C3 转化酶与 C5 转化酶。旁路途经:起始于C3,参与抗病毒的早期防御。反应过程为:B 因子与固相表面的 C3b 结合为 C3Bb,在 D 因子和备解素参与下,形成 C3 转化酶,并通过 C3 正反馈放大环路,产生更多 C3 转化酶和 C3b,多个C3b 与 C3 转化酶结合形成 C5 转化酶。8、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发挥溶解细胞、溶解细菌和溶解病毒的作用发挥调理作用具有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维持免疫自稳具有炎症介质效应充当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补体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