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浙江大学新课程高三物理高考备考信息报告会(课件)浙教版杨建宋华家池讲座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8558788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月浙江大学新课程高三物理高考备考信息报告会(课件)浙教版杨建宋华家池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3月浙江大学新课程高三物理高考备考信息报告会(课件)浙教版杨建宋华家池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3月浙江大学新课程高三物理高考备考信息报告会(课件)浙教版杨建宋华家池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3月浙江大学新课程高三物理高考备考信息报告会(课件)浙教版杨建宋华家池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3月浙江大学新课程高三物理高考备考信息报告会(课件)浙教版杨建宋华家池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月浙江大学新课程高三物理高考备考信息报告会(课件)浙教版杨建宋华家池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月浙江大学新课程高三物理高考备考信息报告会(课件)浙教版杨建宋华家池讲座(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高考改革和我国高考改革和应对策略应对策略杭州师范大学 杨建宋目目 录录一、推动我国高考改革的巨大动力一、推动我国高考改革的巨大动力二、近年来高考改革的趋势二、近年来高考改革的趋势三、近年来高考浙江物理考题分析三、近年来高考浙江物理考题分析四、浙江高考阅卷情况介绍四、浙江高考阅卷情况介绍五、开展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五、开展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一、推动我国高考改革的巨大动力一、推动我国高考改革的巨大动力1.恢复高考33年后的求稳和求变2.教育创新和教育的规范化的矛盾3.高校和中学对高考功能认识的差异4.公平和强烈的地区差异5.新课程实施后带来的新变化二、近年来高考改革的趋势二、近年来高考改革的趋势

2、1.考试要求多层次化,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2.试行多次高考,改变一考定终身局面3.大学自主招生,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4.各地改革呈现出多样性,专家争议大5.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解读6.2010年浙江省高考改革展望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考“一本”的学生,除了考传统的“3(语、数、外)+X(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外,还要加试“自选模块”,满分从现在的750分上升到810分;“自选模块”共18个,选做6个。考“二本、三本”的学生和现行高考制度一样,只考“3+X”,满分保持750分不变;考“高职高专”的学生只考语文、数学、外语,不再考“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但要加试技术考试,满分为55

3、0分。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特点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特点1、不同批次的学生采用不同考法。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录取重要依据。3、学生可以跨类兼报。4、英语听力和技术考试一年可以考2次。5、改学校集体报名为社会化报名和学校报名相结合的办法。三、近年来高考浙江物理考题分析三、近年来高考浙江物理考题分析1.选择题题型由多选向多选加单选改变2.实验题更强调与实际相联系3.计算题更注重建模和知识的综合运用4.题目格局和考试重点保持相对的稳定性5.作图和图表是常见的表达方式6.选修模块更关注热点问题并比较灵活2009试卷2009年浙江理综物理考题的特点作为浙江省理综自主命题和新课改高考方案实施的第一年,命题

4、总体上承前启后、稳中有新。试卷除新增自选模块物理(B)外,理综(物理)卷的结构与格式保持与往年大致相同,涉及的考试内容比往年略有减少。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联系实际、减少计算量等方面有所创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2009年浙江理综物理考题的特点(1)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考核物理部分试卷考查的力学、电学主干知识约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90%,并且所考具体知识点也非常基本。例如23、25题侧重考查力和运动的核心内容;24题侧重考查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核心内容。2009年浙江理综物理考题的特点(2)注重联系实际和建模思想考核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

5、,考核运用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例如,19题要求学生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条件在不同条件下下选用不同的模型用不同的模型;自选模块物理(B)14题要求学生对实际问题做合理的近似。命题的这一导向,有利于在教学中加强物理与生活、科技的联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2009年浙江理综物理考题的特点(3)注重物理过程和实际动手能力考核物理命题关注知识获取的过程,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例如,22题对游标卡尺考核从关注读数转向正确使用;对灯泡功率的判断可能会使没有真正做过该实验的学生失分。四、浙江高考阅卷情况介绍四、浙江高考阅卷情况介绍1.充分体现公平和公正,上下全力关注2.选择有经验的教师为骨

6、干,队伍素质高3.全面实现电脑阅卷,实行多评制度4.检查监督到位,评分的误差很小5.对问题试卷责任到人,无一遗漏疏忽6.保密工作十分严格五、开展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五、开展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1.坚持打好学科基持打好学科基础不不动摇,提高解决,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能力2.深刻理解理深刻理解理综新新课程改革内涵,程改革内涵,转变教学教学观念念3.准确把握和落准确把握和落实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强化解化解题规范范4.注重注重联系系实际,强化学生化学生实践践动手能力手能力1、坚持打好学科基持打好学科基础不不动摇,提高解决,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能力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最鲜明的特点是基础性和能力性,多数教师和学

7、生都感到试题的难度在下降,因此加强学科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要坚持打好学科基持打好学科基础不不动摇。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并不是每位教师和考生都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还有不少教师认为只有知识的难度才能增加试题的“综合”性,或者说“综合”必然会增加试卷的难度,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味地拔高、加深。1、坚持打好学科基础不动摇,提高解决问题、坚持打好学科基础不动摇,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能力其实,由于“理综”注重以问题立意命题,已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难点,我们的教学要是要立足于设法夯实学科基础。在教学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考试命题中以能力立意,无疑都是正确的,但应充分认识到比较强的

8、能力是建立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之上。脱离了知识基础的能力是虚无飘渺的,是空中楼阁。2、深刻理解理、深刻理解理综新新课程改革内涵,程改革内涵,转变教学教学观念念实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迫切要求转变观念,以适应新的需要。(1)充分认识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新世纪更要求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更应强调教学的基础性、全体性、全面性和可持续发展性。(2)为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我们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变学生的接受性、维持性学习为探索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学习。2、深刻理解理综新课程改革内涵,转变教学观念、深刻理解理综新课程改革内涵,转变教学观

9、念(3)需要在理论上认识到原有的各学科知识体系有其长处,同时也有不足之处,如学科体系的相对封闭,而科技的发展需要打破封闭的学科体系,要适当考虑现实问题的综合性需要。(4)必须坚持以发展学生为本。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高考已由过去的选拔少数精英转变为大众化考试,因此我们的高中教学更需面向全体学生。3、准确把握和落准确把握和落实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强化解化解题规范范各学科均有自己的各种规范要求,“理综”特别强调三学科共同的规范化要求,例如计量单位规范、实验操作规范、学科用语规范和解题格式规范,这里十分重要的是三学科的协调。从考生的失分情况分析,有相当数量考生是由“低级错误”造成的失分

10、。所谓的低级错误,无非是专业基本用语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运算能力极弱等。其中除了部分考生粗心大意造成的以外,大部分都是由于平时教学要求不严格、基础训练不扎实所造成的,所以在教学中加强对基本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加强规范用语的训练、学会用学科术语回答问题,掌握理科实验的最基本的方法,仍然是理科各科教学中应常抓不懈的环节。3、准确把握和落实教学基本要求,强化解题规范、准确把握和落实教学基本要求,强化解题规范从近年理科综合评卷情况看,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均存在解题不规范的问题。解题能否规范,直接反映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生的思维过程如何。物理学科的题目解答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解题不规

11、范的考生,大多都是概念不清、思维混乱。化学学科答题中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够准确,基本实验现象不能与结果很好吻合,设计的实验方案缺乏可操作性。生物学科更是存在学生不会用专业术语来回答问题,口语化答题较为严重。因此,中学教师首先应从自身做起,引导学生注意解题规范。4、注重、注重联系系实际,强化学生化学生实践践动手能力手能力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之一是联系实际,而目前教学的薄弱点就在联系实际上,因此高中理、化、生三学科的教学更需强调联系实际,强化实验。(1)扩大师生的知识面。要向学生提供学科前沿领域的专题性科普资料,要求学生学会背景材料的阅读,学会对背景材料的处理和运用,作为教师更需及时了解科技发

12、展的新动向。(2)在高三复习阶段重做高中阶段已做过的重要实验,开放实验室。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他们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同时要求在实验中做到“一个了解、五个会”。即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4、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3)以实验带复习,设计新的组合实验。在实验中进一步树立动手操作意识;安全规范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创新质疑意识。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明确认识所谓知识包括结论、过程和质疑三要素,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打下基础。(4)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视角地观察、思考、理解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问题,学会知识的应用,积极开展课外的研究性课题实践活动。 谢谢各位!再各位!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