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第1课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湘教版必修3(湖南专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8551619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第1课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湘教版必修3(湖南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第1课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湘教版必修3(湖南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第1课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湘教版必修3(湖南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第1课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湘教版必修3(湖南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第1课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湘教版必修3(湖南专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第1课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湘教版必修3(湖南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第1课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湘教版必修3(湖南专用)(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第1 1课课必修必修考点1区域的重要特征区域的重要特征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世界上的区域形形色色、有大有小。 特征表现界线有虚有实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这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内部相对一致,区域间差异明显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1.区域的四大特征 2.区域的三个特性 (1)整体性:区域是各地理要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而构成的一个整

2、体,这些要素既包括自然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也包括人文要素(政治、经济、语言、宗教等文化要素)。 (2)差异性:自然差异与人文差异,如:山东省的东西差异(地形、气候、风俗、经济、文化底蕴等)。 (3)开放性:任何区域不是也不可能是独立的,必须与其他区域发生各种联系。 3区域的两个难点 (1)区域范围有大有小,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是绝对的。 (2)区域的类型有均质区和功能区。前者是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其又可划分为自然区域和人文区域。后者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

3、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真题1】(2011天津)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Ac Bd Ce DfDC【思维过程】第(1)题,a区域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北部边缘,绿洲分布较多;b区域位于河西走廊;c区域位于大兴安岭的南端和阴山地区;

4、d区域位于小兴安岭和三江平原的部分地区;e区域位于三江源地区;f区域的北部位于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南部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g区域位于南岭地区。根据以上信息,在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描述最符合实际。第(2)题,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地势高、蒸发量小、湿地广布,近年来破坏较为严重,我国将其规划为生态功能区主要是为了保护湿地、涵养水源。 分析某一区域的特征时应注意:首先要判别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其次,分析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最后,综合分析评价区域特征,抓住区域的优势、劣势、特色及功能,明确发展的方向。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考点2区域发展阶段分析区域发展阶段分析 1.区域

5、发展的主要阶段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2. 区域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 区域发展阶段,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而演变的不同阶段。其发展的区位条件不同,因而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亦不同。【真题2】(2009上海)经过建国以来60年的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正崛起于世界东方。 (1)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我国60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 石油出口量不断增加 铁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 农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 A B C D D (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上海60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 港区布局由

6、沿江向沿海发展 钢铁工业由分散到集中 郊区农业用地面积由小到大 第三产业比重由低到高 A B C DB 【思维过程】 第(1)题,主要考查我国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石油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需要进口;铁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农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随着科技进步,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故答案为D 【思维过程】 第(2)题,主要考查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上海港区布局沿黄浦江向沿长江口发展;钢铁工业由分散到集中;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郊区农业用地面积变小;由于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由低到高。故答案为B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 解答此类题需明确各区域发

7、展阶段的特征和具体表现,并与题中各选项结合起来分析。(2010福建四地六校联考)读下图,回答12题。1.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 ) A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图乙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图甲中的( ) A B C DB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第1题,图中反映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其多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不同,这体现了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第2题,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其与800毫米年等降水

8、量线基本一致。(2010山东烟台高三统考)甲、乙、丙代表三省区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图,图中a、b、c分别为三次产业的产值。据图回答34题。3.三个省区的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江苏陕西西藏 B西藏江苏陕西 C陕西江苏西藏 D陕西西藏江苏B【解析】本题读图时注意两点:一是观测三省区三次产业的比重关系;二是注意图中三省区坐标上的数值不相同。很显然,三省区中,江苏经济总量最大,陕西次之,西藏最少。 4.(承上题)据2008年人口统计,乙省区的人口死亡率高于丙省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B居民的营养水平较低 C老年人口比例较大 D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较多C【解析】江

9、苏的人口死亡率高于陕西,原因是江苏省的经济较发达,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2010广东广州六中期末测试)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56题。5.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B6.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 B C DD【解析】第5题,由材料知,榆

10、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开发初期,最适合发展高耗能工业。第6题,由发展模式图知,煤炭有发电、焦化、化工等多种模式,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延长了产业链,同时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和废气被回收利用,对废水进行处理,既减少了污染,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7.(2010安徽)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

11、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答: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也可从广东等省生产成本高等角度分析);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也可从安徽省劳动力富余等角度分析)(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答: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