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课件 5、3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1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8548072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9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电保护课件 5、3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继电保护课件 5、3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继电保护课件 5、3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继电保护课件 5、3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继电保护课件 5、3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继电保护课件 5、3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保护课件 5、3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53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 对于容量较大的变压器,纵差保护是必不可少的主保护。它用来反应变压器绕组、套管及引出线的各种故障,且与瓦斯保护相配合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使保护的性能更加全面和完善。 一、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特点 两侧电流互感器TAI和TA2之间的区域为差动保护的保护范围,保护动作于断开两侧断路器QFI、QF2。QF1QF2TA1TA2K1KDTg:10Tg:10号机厂用主变,号机厂用主变,T35:6T35:6千到千到380v380v的厂变。(唐电老厂)的厂变。(唐电老厂) 变压器差动保护其差动回路中的不平衡电流大,必须采取措施躲开不平衡电流或设法减小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一)变压器励磁涌流

2、的特点及减小其对纵差保护影响的措施 1励磁涌流的产生及特点 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只通过变压器的原边线圈,它通过电流互感器进入差动回路形成不平衡电流,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其值很小,一般不超过变压器额定电流35。当发生外部短路时,由于电压降压,励磁电流更小,因此这些情况下对差动保护的影响一般可以不考虑。 当变压器空载合闸或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过程中,由于变压器铁心中的磁通量的突变,使铁心瞬间饱和,这时将出现数值很大的励磁电流,可达510倍的额定电流,称为励磁涌流。此电流通过差动回路,如不采取措施,纵差动保护将会误动作变压器励磁电流形成的不平衡电流IopKD 励磁涌流具有如下特点: (1)其值在初始很大

3、,可达额定电流的5一10倍。 (2)含有大量非周期分量和高次谐波分量,且随时间衰减。 在起始瞬间,励磁涌流衰减的速度很快,对于一般的中小型变压器,经0.51秒后,其值不超过额定电流的0.250.5倍,大型变压器励磁涌流的衰减速度较慢,衰减到上述值要23s,即变压器的容量越大,衰减越慢,完全衰减需要十几秒时间(3)其波形有间断角,2减小励磁涌流影响的措施 在变压器差动保护中,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励磁涌流的影响,必将导致保护的误动作。根据励磁涌流的特点,可采取下列措施。 (1)利用延时动作或提高保护动作值来躲过励磁涌.但前者失去速动的优点,后者降低了保护动作的灵敏度。 (2)利用励磁涌流中的非周期

4、分量,采用具有速饱和变流器的差动继电器构成差动保护。 (3)利用励磁涌流中波形间断的特点,采用能有鉴别间断角的差动继电器构成差动保护。 (4)采用二次谐波制动的差动继电器。(二)变压器两侧接线组别不同引起的不平 衡电流及消除措施 电力系统中常用的Y,dll接线的变压器,由于三角形侧的线电流比星形侧的同一相线电流相位超前300,因此如果两侧电流互感器都按通常接线方式接成星形,则即使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的数值相等,在差动保护回路中也会出现不平衡电流 为了消除此不平衡电流,可采用相位补偿法。即将变压器星形侧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接成三角形,而将变压器三角形侧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接成星形,从而将电

5、流互感器二次测的电流相位校正过来。(三)电流互感器的实际变比与计算变比不 等引起的不平衡电流及减小影响的措施利用差动继电器中平衡线圈消除不平衡 电流影响原理图I2YI2(四)两侧互感器型号不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及采取 的措施 此不平衡电流是由两侧互感器的相对误差引起的,型号相同的相对误差较小,型号不同则相 对误差就会较大。 此不平衡电流应在保护的整定计算中予以考虑,既适当增加保护的动作电流。计算时引入同型系数Kss .若同型Kss取0。5,若不同型Kss取1。(五)变压器调压分接头改变产生的不平衡电流及解决的方法 带负荷调压的变压器在运行中常常需要改变分接头来调电压,这样就 改变了变压器的变比原已调整平衡的差动保护;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电流。 此不平衡电流采用提高动作电流来解决。 二、BCH-2用型差动继电器构成的变压器 差动保护的接线QF1QF2+KD1KD2KD3KSKOM 作业1、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保护范围。2、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特殊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