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和恢复PPT文档资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8533771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疲劳和恢复PPT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疲劳和恢复PPT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疲劳和恢复PPT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疲劳和恢复PPT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疲劳和恢复PPT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疲劳和恢复PPT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疲劳和恢复PPT文档资料(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疲劳和恢复1.第四节作业疲劳和恢复l当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平衡不能当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平衡不能维持,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时叫维持,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时叫疲劳疲劳。l疲劳是体力和脑力效能暂时的减弱。作业者在疲劳是体力和脑力效能暂时的减弱。作业者在作业中,作业机能衰退,作业能力下降。并伴作业中,作业机能衰退,作业能力下降。并伴有疲倦感等主要症状。有疲倦感等主要症状。l疲劳也可理解为一种状态:原来可轻松完成的疲劳也可理解为一种状态:原来可轻松完成的工作,现在却要花费较大精力,且取得的效果工作,现在却要花费较大精力,且取得的效果不佳。不佳。2.一一、疲劳的分类疲劳分类按疲劳原因分按发生

2、部位分按疲劳程度分生理性疲劳(新陈代谢)心理性疲劳(感情影响)一般疲劳(肌体劳累)过度疲劳(连续长期)重度疲劳(接近病态)精神疲劳(精神压力)肌肉疲劳(肌肉劳累)神经疲劳(用脑过度)3.二、疲劳的特点二、疲劳的特点l1)局部引起的疲劳,可以引起全身症状,也表现出大脑疲劳;l2)不但使作业能力下降,也使作业意志减弱,产生休息的需要;具有防护身体安全的作用;l3)人体疲劳后能够恢复,不会留下损伤痕迹;年轻人比老年人恢复得快;体力上的疲劳比精神上的疲劳恢复得快;l4)心理造成的疲劳常与心理状态同步存在,同步消失;同样由作业内容和环境引起的疲劳,当作业内容和环境改变时,疲劳也可消减;4.l5)感觉和疲

3、劳不一定同时发生,如乐不知疲。l6)疲劳有一定的积累效应,未完全恢复的疲劳可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存在到次日,如次日达到六分疲倦程度,就感到十分疲乏。在重度劳累之后,第二天还感到周身无力,就是积累效应的表现。l7)人对疲劳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如连续几天劳动,反而不觉得累。5.三、疲劳的作用l疲劳是人所共有的现象,是劳动生理的一种正常表现,它是提醒人们应该休息,起着预防肌体过劳的警告作用。l如当大脑皮层的一个区域兴奋太久后,就会进入抑制状态,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保护大脑的作用。6.四、疲劳的产生机理l1)疲劳物质累积机理l2)力源耗竭机理l3)中枢变化机理l4)生化变化机理l5)局部血流阻断

4、机理作业者短时间内从事大强度体力劳动,消耗较多能量,能量代谢需要的氧供应不足,产生无氧代谢,乳酸在肌肉和血液中储积,使人感到身体不适,即产生疲劳感。7.四、疲劳的产生机理l1)疲劳物质累积机理l2)力源耗竭机理l3)中枢变化机理l4)生化变化机理l5)局部血流阻断机理作业者从事轻或中等劳动强度作业,由于时间较长,造成肝糖元耗竭,使人产生全身不适,即产生全身性疲劳。8.四、疲劳的产生机理l1)疲劳物质累积机理l2)力源耗竭机理l3)中枢变化机理l4)生化变化机理l5)局部血流阻断机理前苏联学者认为,全身或中枢性疲劳是强烈或单调的劳动刺激引起大脑皮层细胞贮存的能源迅速消耗,这种消耗引起恢复过程的加

5、强,当消耗占优势时,会出现保护性抑制,以避免神经细胞进一步损耗并加速其恢复过程,这一机理称为中枢变化机理。9.四、疲劳的产生机理l1)疲劳物质累积机理l2)力源耗竭机理l3)中枢变化机理l4)生化变化机理l5)局部血流阻断机理美、英学者认为全身性疲劳是由于作业及其环境所引起的体内平衡紊乱,引起紊乱的原因除包含局部肌肉疲劳外,还有其他许多原因,如血糖水平下降、肝糖元耗竭、体液丧失、体温升高等,此机理称为生化变化机理。10.四、疲劳的产生机理l1)疲劳物质累积机理l2)力源耗竭机理l3)中枢变化机理l4)生化变化机理l5)局部血流阻断机理作业时,肌肉收缩,肌肉变得坚硬,其内压增大,可达几十千帕,引

6、起部分或全部血流阻断。能量代谢在缺氧或无氧状态下进行,血液中产生乳酸堆积,产生局部疲劳感。一般认为机体疲劳是上述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11.五、疲劳自觉症状身体症状精神症状感觉症状(1)头晕头脑不清眼睛疲劳、恍惚(2)头痛思想不集中不愿思考 眼睛发滞、发干(3)全身不适不爱说话动作笨拙、失误(4)身体局部不适或痛焦躁脚下不稳、摇晃(5)肩膀酸痛困倦味觉不灵(6)呼吸困难精神涣散眩晕(7)腿软对事冷漠眼皮及其他部位发抖(8)口粘、口干易忘事听觉迟钝、耳鸣(9)打呵欠常出错手脚打颤(10)出冷汗对事放心不下动作不准12.六、测定疲劳的方法l1)心率(脉博数)测定法l心率和劳动强度密切相关。作业停止后

7、,心率可在几秒至十几秒内迅速减少,然后缓慢地降到原来水平。心率的恢复要滞后于氧耗的恢复,疲劳越重,氧债越多,心率恢复得越慢。其恢复时间的长短可作为疲劳程度的标志和人体素质(心血管方面)鉴定的依据。13.六、测定疲劳的方法l1)心率(脉博数)测定法l2)呼气分析法l3)触两点辨别阈法l4)膝腱反射阈测定法l5)反应时间测定法l6)频闪融合阈值测定法l7)色名读唱时间法判别力测定l8)皮肤电流测定法随着活动时间延长和强度的增大,机体对氧的需求也增加。因此,可通过对呼出气体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分析确定能量代谢率,进而推算疲劳程度。14.五、测定疲劳的方法l1)心率(脉博数)测定法l2)呼气分析法l

8、3)触两点辨别阈法l4)膝腱反射阈测定法l5)反应时间测定法l6)频闪融合阈值测定法l7)色名读唱时间法判别力测定l8)皮肤电流测定法当皮肤表面上的两个点同时受到刺激时,如果两点间距离在50 mm以上;任何人都能清楚地感受到两点的刺激。但是,当两点距离缩短到一定值以后(正常情况下小臂约为20 mm),只感觉是一个刺激点,其值称为两点辨别阈值。作业疲劳越甚,感觉越迟钝,此值上升越多。15.六、测定疲劳的方法l1)心率(脉博数)测定法l2)呼气分析法l3)触两点辨别阈法l4)膝腱反射阈测定法l5)反应时间测定法l6)频闪融合阈值测定法l7)色名读唱时间法判别力测定l8)皮肤电流测定法随活动者疲劳产

9、生程度的增强,机体的反射机能下降,通过捶击膝腱来测定因疲劳造成的反射机能的钝化程度。疲劳时膝键反射阈增大,轻度疲劳可引起阈值增加5 0 - 10 0,重疲劳阈值增加150-300。16.六、测定疲劳的方法l1)心率(脉博数)测定法l2)呼气分析法l3)触两点辨别阈法l4)膝腱反射阈测定法l5)反应时间测定法l6)频闪融合阈值测定法l7)色名读唱时间法判别力测定l8)皮肤电流测定法人体疲劳后,人的感觉器官对光、声、电等的反应速度降低,显示出反应时间延长。可以用机械式或电子式反应时间测定仪测定人作业前后的反应时间的长短作为疲劳判定的依据。17.六、测定疲劳的方法l1)心率(脉博数)测定法l2)呼气

10、分析法l3)触两点辨别阈法l4)膝腱反射阈测定法l5)反应时间测定法l6)频闪融合阈值测定法l7)色名读唱时间法判别力测定l8)皮肤电流测定法受试者观看一个频率可调的闪烁光源,记录工作前、后受试者可分辨出闪烁的频率数。具体做法是先从低频闪烁做起,这时视觉可见仪器内光点不断闪光。当增大频率,视觉刚刚出现闪光消失时的频率值叫闪光融合阈;光点从融合阈值以上降低闪光频率,当视觉刚刚开始感到光点闪烁的频率值叫闪光阈。闪光阈和融合阈的平均值叫临界闪光融合值(cff)。人越疲劳,闪光融合值越低,说明视觉神经出现钝化。这一方法对在视觉显示终端(VDT)前面的工作人员的疲劳测定最为适用。一般测定日间或周间变化率

11、,也可分时间段测定。18.六、测定疲劳的方法l1)心率(脉博数)测定法l2)呼气分析法l3)触两点辨别阈法l4)膝腱反射阈测定法l5)反应时间测定法l6)频闪融合阈值测定法l7)色名读唱时间法判别力测定l8)皮肤电流测定法通过检查作业者识别各种颜色的准确性和速度来判断其疲劳程度。当作业者疲劳时,读的速度减慢或读错机会加大。此法可以较好地测定精神上的疲劳。19.六、测定疲劳的方法l1)心率(脉博数)测定法l2)呼气分析法l3)触两点辨别阈法l4)膝腱反射阈测定法l5)反应时间测定法l6)频闪融合阈值测定法l7)色名读唱时间法判别力测定l8)皮肤电流测定法人体疲劳后,皮肤电传导性提高,电流增大,通

12、过测定作业前后皮肤电流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疲劳程度。20.七、影响疲劳的因素l1、劳动速度、强度和时间l2、照明、气候、温湿度l3、精神面貌和工作动机l4、作业的单调性l5、性格和智力l6、年龄、健康状况疲劳程度的轻重与劳动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体力劳动以不快不慢的速度进行,维持时间最长久,不易疲劳。重体力劳动因节律太快,消耗体力太多,无法维持高速度的工作,为了减轻疲劳,只能以较低速度工作。21.七、影响疲劳的因素l1、劳动速度、强度和时间l2、照明、气候、温湿度l3、精神面貌和工作动机l4、作业的单调性l5、性格和智力l6、年龄、健康状况生理性疲劳除了与劳动方式、速度、强度和时间有关外,

13、还与照明、气候、温度、湿度等工作环境因素有关。这些环境条件一旦超限,就出现疲劳。如在昏暗灯光下看书,视觉易疲劳,在高分贝噪声中,身心易疲劳;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生产环境中,肌体易疲劳;因家务事多等易精神疲劳。22.七、影响疲劳的因素l1、劳动速度、强度和时间l2、照明、气候、温湿度l3、精神面貌和工作动机l4、作业的单调性l5、性格和智力l6、年龄、健康状况精神面貌和工作动机等心理因素对疲劳感的出现也起作用。对工作厌倦、缺乏认识和兴趣而不安心工作,极易出现疲劳感。有时工人可能觉得已经疲劳,但其工作表现并没有改变;有时工人的工作表现已经弱化,但本人却还是干劲十足,不觉疲劳。这和工人的劳动态度、精神

14、境界有密切关系。23.七、影响疲劳的因素l1、劳动速度、强度和时间l2、照明、气候、温湿度l3、精神面貌和工作动机l4、作业的单调性l5、性格和智力l6、年龄、健康状况单调作业容易引起心理性疲劳。而所做工作的效率也对疲劳的出现有影响。如工人在8h,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工作效率逐渐下降;但在工作结束前的短时间内,工作效率又一次出现回升,这说明效率会掩盖疲劳。24.七、影响疲劳的因素l1、劳动速度、强度和时间l2、照明、气候、温湿度l3、精神面貌和工作动机l4、作业的单调性l5、性格和智力l6、年龄、健康状况性格差异和智力水平的高低使人们在工作中产生厌倦和疲劳的程度不同。如智商水平越高的人,对单调

15、重复的事容易感到不满足而产生厌倦感;智商水平低的人则不易有那样的情绪。生性好动的人,工作中易感疲劳;性格沉静安分的人,工作中不易感疲劳。25.七、影响疲劳的因素l1、劳动速度、强度和时间l2、照明、气候、温湿度l3、精神面貌和工作动机l4、作业的单调性l5、性格和智力l6、年龄、健康状况疲劳的产生还与年龄、健康状况有关,如青年作业人员作业中产生的疲劳较老年人小得多,而且易于恢复。这很容易从生理学上得到解释,因为青年人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比老年人旺盛许多,供血、供氧能力强。某些强度大的作业是不适于老年人的。26.八、疲劳的改善和消除l劳动生产率、工伤事故都与疲劳密切相关。l病态疲劳出现,首先要查明

16、原因对症治疗。而心理性疲劳,则应注意心理调节和治疗。 27.八、疲劳的改善和消除l1)工间休息l2)合理的膳食l3)正常科学的作息时间l4)改进工作环境条件l5)脑体结合l6)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工间休息是减轻体力劳动疲劳的有效方法,例如让操作风动工具等强振动环境中的工人,进行工间休息,可减少事故发生率。且振动的频率越高,休息次数和时间相应地增加和延长。28.工间休息方法:1、工间休息应该在劳动者感到疲劳前开始;2、劳动者越感劳累,工间休息时间就应相应长一些。3、意大利人马慈拉研究发现,工作间隙中,多次短期积极休息,比一次长的休息好处更多。工作时间适度或适当减少,能使工人聚精会神,努力工作,产量

17、提高。有人对化铁炉操作工人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用工作1h的方法来安排工作,把全班分成四段,中间穿插四次休息时间,实行这种“一小时休息制”以后,平均心律恢复曲线在下午曲线的水平就显著降低。若工作半小时后,休息30min,把整个班分为8个,中间穿插8次休息,实现这种“半小时定期休息制”,能够得到满意的心血管反应。 29.八、疲劳的改善和消除l1)工间休息l2)合理的膳食l3)正常科学的作息时间l4)改进工作环境条件l5)脑体结合l6)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合理的膳食也可以减少疲劳。过重的体力活动要消耗大量的蛋白质和糖,饮食中应该注意加以补充。30.八、疲劳的改善和消除l3)正常科学的作息时间坚持正常的

18、作息时间,符合生物节律要求,也能减轻疲劳。1、减少轮班工作制度 。2、延长工作时间以提高产量的做法是不足取的。除特定情况外,延长工作时间往往得到的是废品率增高和安全性下降而且增加成本、降低工效。因为作业人员从生理和心理上是不可能连续工作的,过一定时间,效率就将下降,差错就会增多,这时仍不及时休息,还会引起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事故31.八、疲劳的改善和消除l1)工间休息l2)合理的膳食l3)正常科学的作息时间l4)改进工作环境条件l5)脑体结合l6)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改进工作环境条件是减轻疲劳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模拟自然环境或向车间送新鲜空气或向车间输送空气负离子。利用空气负离子能净化空气、除尘

19、,消除人的生理性疲劳。32.八、疲劳的改善和消除l1)工间休息l2)合理的膳食l3)正常科学的作息时间l4)改进工作环境条件l5)脑体结合l6)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消除脑力疲劳最积极的方法是体育锻炼,尤其是放松式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散步等,这些活动能促进大脑营养状况改善,调节其功能,有助于大脑的镇静与放松。欣赏音乐和文艺活动,体力疲劳会消除得更快。33.八、疲劳的改善和消除l1)工间休息l2)合理的膳食l3)正常科学的作息时间l4)改进工作环境条件l5)脑体结合l6)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是减轻疲劳、提高作业安全可靠性的根本措施。目前美国矿井下,由于机械化水平很高,只有机

20、械化程度较低的顶板管理中事故居首位。各国发展的趋势,都倾向于由机器人去完成危险、有毒和有害的工作。34.疲劳与安全疲劳与安全 1睡眠休息不足、困倦引起事故睡眠休息不足、困倦引起事故(例1)这类事故多见于夜班或长时间作业未得休息的情这类事故多见于夜班或长时间作业未得休息的情况,多为技术性作业事故。况,多为技术性作业事故。如某矿的卷扬机司机,白天休息不充分,夜班时打盹,开动如某矿的卷扬机司机,白天休息不充分,夜班时打盹,开动卷扬机后即进人半睡眠状态,以致造成过卷事故,拉断卷扬机后即进人半睡眠状态,以致造成过卷事故,拉断钢绳,坠入井底。钢绳,坠入井底。类似事故不胜枚举。又如某个体汽车司机昼夜连续行车

21、,最类似事故不胜枚举。又如某个体汽车司机昼夜连续行车,最后困倦不支,车辆失去控制,坠入公路桥下,车毁人亡。后困倦不支,车辆失去控制,坠入公路桥下,车毁人亡。体力为主的劳动,事故危险性小。立位工作比坐位工作更安体力为主的劳动,事故危险性小。立位工作比坐位工作更安全,因为坐位技术性作业者更易因困倦而入睡,因为在全,因为坐位技术性作业者更易因困倦而入睡,因为在极度疲劳和困倦时,往往无法自我控制。极度疲劳和困倦时,往往无法自我控制。35.2反应和动作迟钝引起的事故反应和动作迟钝引起的事故(例例2)疲劳感越强,人的反应速度越慢,手脚动)疲劳感越强,人的反应速度越慢,手脚动作越迟缓。作越迟缓。某钢厂厂区内

22、铁路纵横交错,道口很多。疲劳状态某钢厂厂区内铁路纵横交错,道口很多。疲劳状态下的工人在下班途中或作业中常不能敏锐地觉察下的工人在下班途中或作业中常不能敏锐地觉察侧面和后面来车,因而引起伤亡事故。如有一次侧面和后面来车,因而引起伤亡事故。如有一次调车中,将正在操作没有觉察躲避的操作工轧倒调车中,将正在操作没有觉察躲避的操作工轧倒致死。致死。又如某矿井,三名工人因疲劳靠在矿定处休息,突又如某矿井,三名工人因疲劳靠在矿定处休息,突然矿壁塌落,一名坐着休息的工人被砸死,二名然矿壁塌落,一名坐着休息的工人被砸死,二名立位工人受重伤。一方面是因为疲劳,没有正确立位工人受重伤。一方面是因为疲劳,没有正确选择

23、休息地点;另一方面是因为疲劳后感官敏感选择休息地点;另一方面是因为疲劳后感官敏感度下降,不能及时觉察塌落预兆。度下降,不能及时觉察塌落预兆。 36.3疲劳心理作用疲劳心理作用(例(例3)疲劳常造成心绪不宁,思想不集中,)疲劳常造成心绪不宁,思想不集中,心不在焉,对事物反应淡漠、不热心,视力心不在焉,对事物反应淡漠、不热心,视力听力减退等。听力减退等。如某建筑工地拆除方形脚手架,事先约定,上如某建筑工地拆除方形脚手架,事先约定,上部每扔下三根木杆,下部人员进入脚手架下部每扔下三根木杆,下部人员进入脚手架下抽取木杆一次。但是因下部作业的工人上班抽取木杆一次。但是因下部作业的工人上班前通宵赌博,过度

24、疲劳,精神恍惚。工作几前通宵赌博,过度疲劳,精神恍惚。工作几个周期后下部没有反响,上部作业人员下来个周期后下部没有反响,上部作业人员下来才发现下面的工人已被脚手杆打死。才发现下面的工人已被脚手杆打死。 37.4、环境因素加倍疲劳效应、环境因素加倍疲劳效应例例如如,各各工工业业部部门门在在高高温温季季节节(七七八八月月份份)事事故故发发生生率率较较高高;室室外外作作业业则则在在寒寒冷冷季季节节事事故故率率增增大大。下下图图是是某某大大钢钢铁铁企企业业30年年来来事事故故率率随随气气温温和和月月份份变变化化的的统计图。统计图。38.5疲劳与机械化程度疲劳与机械化程度历史地分析事故发生率,可以发现:

25、手工劳动历史地分析事故发生率,可以发现:手工劳动时期事故率低,高度机械化、自动化作业事故时期事故率低,高度机械化、自动化作业事故率也较低;半机械化作业事故率最高,其中包率也较低;半机械化作业事故率最高,其中包含许多人机学问题。含许多人机学问题。半机械化作业时,人必须围绕机机械进行辅助作业,由半机械化作业时,人必须围绕机机械进行辅助作业,由于人比机械力气小,动作慢,所以往往用力较大造成于人比机械力气小,动作慢,所以往往用力较大造成疲劳,再加人机界面上存在问题就会导致事故发生。疲劳,再加人机界面上存在问题就会导致事故发生。例如:鞍山市(包括鞍钢)例如:鞍山市(包括鞍钢)19841987年年4年间的死亡年间的死亡事故中,事故中,70%属于半机械化作业。具体事故多在人机属于半机械化作业。具体事故多在人机配合上,作业人员奋力强作,力所不及情况下发生事配合上,作业人员奋力强作,力所不及情况下发生事故。故。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