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ppt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8525062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塞山怀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西塞山怀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西塞山怀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西塞山怀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西塞山怀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塞山怀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塞山怀古ppt(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西 塞塞 山山 怀怀 古古西塞山怀古西塞山怀古解题:解题: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势险峻,是六朝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有名的军事要塞。 西塞山由西塞山由于崖陡水急,易守难攻,并由绵延起伏的黄于崖陡水急,易守难攻,并由绵延起伏的黄荆山作依托,成为扼守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荆山作依托,成为扼守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历史上在此出战事一百多次。历史上在此出战事一百多次。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指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指南京南京。六朝古都,是指。六朝古都,是指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曾在南京建都;十朝都会

2、,则是除了前述六个曾在南京建都;十朝都会,则是除了前述六个政权外,还有南唐、明初、太平天国、民国时政权外,还有南唐、明初、太平天国、民国时期把南京作为首都。期把南京作为首都。石头城石头城/台城台城/乌衣巷乌衣巷/朱雀桥朱雀桥/西塞山西塞山/凤凰台凤凰台/长长江江/秦淮河秦淮河/后庭花后庭花/六朝旧事六朝旧事刘禹锡(刘禹锡(772842772842)字)字梦得梦得,洛,洛阳人。他是阳人。他是中唐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进时期杰出的诗人、进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晚年曾任太子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晚年曾任太子宾客,后世称宾客,后世称刘宾客刘宾客。刘禹锡与白居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易齐名, ,世称世称“刘白刘白”

3、。与柳宗元并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刘柳”。白居易则称他为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诗豪”。讽喻诗、竹枝词、怀古诗是刘禹锡诗讽喻诗、竹枝词、怀古诗是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的作品,尤其是后两者集中最有成就的作品,尤其是后两者在中国诗歌史上更有突出的地位。刘在中国诗歌史上更有突出的地位。刘禹锡一向反对藩镇割据,渴望四海统禹锡一向反对藩镇割据,渴望四海统一,一,西塞山怀古西塞山怀古就表达了诗人这就表达了诗人这种强烈的愿望。种强烈的愿望。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刘禹锡是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中的主将,刘禹锡是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中的主将,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在那里过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在那里过了十年谪居生

4、活后被召回长安。初回京师,了十年谪居生活后被召回长安。初回京师,游玄都观,写了游玄都观,写了戏赠看花诸君子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一诗,表现了他的傲岸不屈:表现了他的傲岸不屈: 紫陌红尘拂面来,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尽是刘郎去后栽。 戏赠看花诸君子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尽是刘郎去后栽。诗人用桃花比喻朝中新得势力的权贵,诗人用桃花比喻朝中新得势力的权贵,用看花人比喻那些趋炎附势、奔走权用看花人比喻那些趋炎附势、奔

5、走权门之徒。一句门之徒。一句“尽是刘郎去后栽尽是刘郎去后栽”更更是令他的政敌难以忍受,满朝中红极是令他的政敌难以忍受,满朝中红极一时的权贵们,你们哪一个不是我刘一时的权贵们,你们哪一个不是我刘禹锡被排挤后才爬上去的!此诗传出,禹锡被排挤后才爬上去的!此诗传出,执政者当即以执政者当即以“语涉讥讽语涉讥讽”再贬刘禹再贬刘禹锡等为远州刺史,三月又远去连州。锡等为远州刺史,三月又远去连州。 如果说,刘禹锡在被贬十年后能写如果说,刘禹锡在被贬十年后能写下这样富有战斗性的篇章是很可贵的话,下这样富有战斗性的篇章是很可贵的话,那么更为可贵的是,他因写那么更为可贵的是,他因写戏赠看花戏赠看花诸君子诸君子被贬十

6、二年后,重回京城,又被贬十二年后,重回京城,又写了一首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再游玄都观,锋芒不减当,锋芒不减当年:年: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玄都观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作者还是用桃花比新贵,用种桃道士比喻打击当时作者还是用桃花比新贵,用种桃道士比喻打击当时革新运动的当权者。这些人,经过二十多年有的死革新运动的当权者。这些人,经过二十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势了,就连皇帝

7、也由宪宗、穆宗、敬宗了,有的失势了,就连皇帝也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换了四个,刘禹锡作这首诗,是有意重提旧而文宗换了四个,刘禹锡作这首诗,是有意重提旧事,表示丝毫不为十四年前因诗得祸而悔恨,不会事,表示丝毫不为十四年前因诗得祸而悔恨,不会因屡遭贬谪而屈服,而为再题笔赋诗而欣喜。但是,因屡遭贬谪而屈服,而为再题笔赋诗而欣喜。但是,这个这个“再游再游”又引起执政者的又引起执政者的“不悦不悦”。他又被派。他又被派出长安,到东都洛阳做出长安,到东都洛阳做“太子宾客太子宾客”这一闲散的官。这一闲散的官。刘禹锡这位有刘禹锡这位有“宰相之器宰相之器”的诗人,被的诗人,被贬前后共达二十三年之久贬前后共达二十

8、三年之久, ,身处逆境的他并没身处逆境的他并没有意志衰退,却依然不屈。有意志衰退,却依然不屈。酬乐天扬州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逢席上见赠是他逆境不衰的最好写照:是他逆境不衰的最好写照: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太康元年(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晋武帝命王濬率领高大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领高大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东吴的

9、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东吴。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直往)三山,直取结果顺流鼓棹,径造(直往)三山,直取金陵。金陵。 背景链接:背景链接:2、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这种景象只是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昙花一现,8

10、21821822822年河北三镇又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总的来看,诗人所恢复了割据局面。总的来看,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处的时代是一个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时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时代。代。3、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这首动人山,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这首动人心魄的诗篇。心魄的诗篇。一读诗歌一读诗歌 理解大意理解大意王濬率领高大的战船,顺江而下,讨王濬率领高大的战船,顺江而下,讨伐东吴,金陵城中

11、的王气黯然消失。伐东吴,金陵城中的王气黯然消失。千丈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千丈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子挂在石头城上。人生中有几回伤感子挂在石头城上。人生中有几回伤感往事,山形依然没有改变,枕靠在长往事,山形依然没有改变,枕靠在长江上。从今以后天下统一,旧日的堡江上。从今以后天下统一,旧日的堡垒在一片芦荻草中显得凄凉萧瑟。垒在一片芦荻草中显得凄凉萧瑟。 诗文解释诗文解释王濬楼船下益州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一片降幡出石头 怀怀古古:人世几回伤往事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

12、荻秋故垒萧萧芦荻秋感感今今:二读诗歌二读诗歌 评品赏析评品赏析1 1、“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这一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 “ “下下”和和“收收”字用得好。字用得好。“下下” ” 渲染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渲染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势,给人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之感;进军气势,给人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之感;“黯然收黯然收”中一个中一个“收收”字,既表明吴国军队字,既表明吴国军队望风望风披靡、兵败山倒披靡、兵败山倒的情态,又预示吴国走向失败的的情态,又预示吴国走向失败的必然命运。必然命运。益州金陵益州金陵, ,相距遥遥相距

13、遥遥, ,一一“下下”即即“收收”, ,何其速也何其速也! !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 ,一方是闻风丧胆。一方是闻风丧胆。诗人不从眼前的具体景物落笔,而是用简练的笔墨描诗人不从眼前的具体景物落笔,而是用简练的笔墨描写了发生在西塞山一带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展示出一写了发生在西塞山一带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展示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风云画卷。幅气势磅礴的历史风云画卷。 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从色彩上看, ,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

14、趾高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对比的手法。对比的手法。 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失败者黯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 2 2、“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一联一联将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什将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么手法?思考:孙皓政权占据形胜之地,又有强思考:孙皓政权占据形胜之地,又有强大防御工事,为什么会灰飞烟

15、灭呢?大防御工事,为什么会灰飞烟灭呢?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不是地形的险要,而是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不是地形的险要,而是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它防御工事都形同虚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它防御工事都形同虚设。就孙浩而言,兵非不多,将非不广,地非设。就孙浩而言,兵非不多,将非不广,地非不险,城非不固,但由于他内政不修,荒淫误不险,城非不固,但由于他内政不修,荒淫误国,国,“或剥人之面,或凿人之眼或剥人之面,或凿人之眼”“是以上下是以上下离心,莫为皓尽力离心,莫为皓尽力”3 3、“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 什么手法?感慨什么?什么手法?感慨什么?对比、拟人。江山

16、依旧,人事全非。金对比、拟人。江山依旧,人事全非。金陵政治风云几经变幻,六朝相继覆灭,而江陵政治风云几经变幻,六朝相继覆灭,而江流滔滔,山形依旧。流滔滔,山形依旧。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但是人们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循环往复地但是人们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循环往复地因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因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几回几回”二字二字概括了六朝政权更迭的历史,不仅包括晋吴概括了六朝政权更迭的历史,不仅包括晋吴更替的历史感叹,亦包括古人伤古人,今人更替的历史感叹,亦包括古人伤古人,今人伤古人,未来人伤今人的普通而深刻的意义。伤古人,未来人伤今人的普通而

17、深刻的意义。 4 4、“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本句表现作者什么情感?本句表现作者什么情感?这里有赞颂,有庆幸但更深层次的是这里有赞颂,有庆幸但更深层次的是提醒,是警诫。安史之乱使唐朝岌岌可危;提醒,是警诫。安史之乱使唐朝岌岌可危;乱后,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乱后,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眼前的升平景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眼前的升平景象不知道哪天会被烽火打乱;如今长满芦象不知道哪天会被烽火打乱;如今长满芦苇的故垒,不知道哪天又会变成战争的前苇的故垒,不知道哪天又会变成战争的前沿。作者把对历史的追怀、对现实的

18、忧虑,沿。作者把对历史的追怀、对现实的忧虑,巧妙地融进一片秋色之中。巧妙地融进一片秋色之中。前四句语言雄壮豪迈,气势磅礴。前四句语言雄壮豪迈,气势磅礴。后四句语言含蓄厚重,苍凉慷慨。后四句语言含蓄厚重,苍凉慷慨。 刘刘禹禹锡锡所所处处的的中中唐唐是是藩藩镇镇割割据据的的时时代代,其其间间虽虽然然在在唐唐宪宪宗宗时时期期出出现现过过短短暂暂的的统统一一,但但至至刘刘禹禹锡锡写写作作此此诗诗时时的的唐唐穆穆宗宗长长庆庆四四年年(824)(824),河河北北三三镇镇又又恢恢复复到到了了割割据据状状态态。金金陵陵( (今今南南京京) )虽虽是是六六朝朝古古都都,但但都都是是割割据据一方的政权。一方的政

19、权。 诗诗人人在在诗诗中中将将批批判判的的锋锋芒芒指指向向地地方方割割据据势势力力,因因此此诗诗人人的的怀怀古古其其实实是是在在慨慨今今;四四海海为为家家,江江山山一一统统是是诗诗人人所所极极力力赞赞扬扬的的。同同时时,六六朝朝灭灭亡亡的的历历史史教教训训,也也是是对对当当朝朝统治者的忠告,有一箭双雕的效果。统治者的忠告,有一箭双雕的效果。三读诗歌三读诗歌 把握寓意把握寓意 借古讽今: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大借古讽今: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大都博古通今,对现实有较多深刻的体察,而他们大都博古通今,对现实有较多深刻的体察,而他们大多数又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时。心中多数又仕途

20、坎坷,怀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时。心中郁积不满,但又不可明说,特别是揭露时弊,指斥郁积不满,但又不可明说,特别是揭露时弊,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说,于是他们往往从历史人物和事朝政更是不便明说,于是他们往往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曲。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曲。借古讽今之诗,乃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方面借古讽今之诗,乃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鉴戒。借古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鉴戒。借古是为了讽今,鉴古观今,两相对照,或颂古非今,是为了讽今,鉴古观今,两相对照,或颂古非今,或贬古刺今,以表达诗的题旨。理解鉴

21、赏这类诗词,或贬古刺今,以表达诗的题旨。理解鉴赏这类诗词,必须时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心境。必须时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心境。 课堂总结课堂总结怀古怀古:点:王点:王濬濬灭吴灭吴 面:人世几回伤往事面:人世几回伤往事 感今感今:兴亡的决定因素:人事而非地形兴亡的决定因素:人事而非地形 渴望四海统一渴望四海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反对藩镇割据 阅读下面两首同题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台城韦庄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台城 刘禹锡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台城六代竞豪华,

22、结绮临春事最奢。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只缘一曲后庭花。【注释注释】台城:六朝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 结绮临春:陈后主结绮临春:陈后主营造的两座楼阁。营造的两座楼阁。()这这两两首首怀怀古古诗诗寄寄托托了了作作者者怎怎样样的的感慨?感慨?()这两首诗所用()这两首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具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体诗句加以分析。(1 1)这这两两首首怀怀古古诗诗寄寄托托了了作作者者怎怎样样的的感感慨?慨?答:吊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答:吊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2 2)这两首

23、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这两首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韦庄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阴雨、江草、韦庄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阴雨、江草、鸟鸣、柳阴等景物,渲染出一幅凄清而令人伤感鸟鸣、柳阴等景物,渲染出一幅凄清而令人伤感的画面。的画面。 或:通篇侧面烘托,以自然景物的或:通篇侧面烘托,以自然景物的“无无情情”反衬人的无限伤痛与感慨。反衬人的无限伤痛与感慨。刘禹锡诗:重在对比,前两句回忆昔日的繁华,后刘禹锡诗:重在对比,前两句回忆昔日的繁华,后两句写今日的荒凉及缘由。两句写今日的荒凉及缘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春日秦国

24、怀古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春日秦国怀古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