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基础复习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8517840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9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学基础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药学基础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药学基础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药学基础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药学基础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药学基础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学基础复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医学:是认识、保持和增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促使机体健康康复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药学:是以现代化、医学为主要理论知道,研究,开发和生产用用于预防疾病厌恶的一门科学。第二章第一节细胞和基本组织一、细胞1、主要细胞器及功能线粒体:使细胞内能量储存和供给的场所,有“动力共厂”之称;内质网:合成脂类和胆固醇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的分泌活动有关:溶酶体:是细胞的重要消化器官;中性体:与细胞的分裂有关。2、细胞的增殖增值周期分为间期和分裂期间期: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 期) :特点:S 期末,细胞核 DNA含量增加一倍DNA合成后期(G2期) :为细胞分裂准备物

2、质条件分裂期(M 期) :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二、基本组织1、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上皮组织:可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单层扁皮上皮单层立方上皮被覆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在呼吸道黏膜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在呼吸道黏膜变移上皮:此类上皮衬贴在排尿管道的腔面变移上皮:此类上皮衬贴在排尿管道的腔面复层扁皮上皮外分泌腺腺上皮内分泌腺结缔组织:是由大量细胞间质和散在其中的细胞组成的组织一般特征:种类较多,细胞数量较少,分数而无极性分布,位于细胞间质中。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以及血液和淋巴。肌组织:主要由

3、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组成。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神经组织:主要由心肌纤维组成:平滑肌:主要由平滑肌纤维组成。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第二节人体解剖与生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两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1、 切面术语:矢状面、冠状面(又称额状面) 、水平面(又称横切面) 。2、 运动系统的解剖与生理运动系统:包括骨骼、骨连结和肌肉三部分。它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轮廓,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对身体起着运动、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系统。在运动中,骨起着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动力1器官。(1)骨骼骨的分类:成人有大小骨 206

4、块,可分为躯干骨、颅骨、上肢骨和下肢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2)骨连结关节的主要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3)肌肉分为平滑肌和横纹肌3、 皮肤的解剖与生理结构:包括真皮、表皮和皮下组织4、 耳的生理功能:听觉和身体的平衡第三节常见的基本病理变化1、 疾病的概念:2、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疾病时稳态的紊乱;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疾病过程中的损害与抗损害反应。3、 疾病的结局可为康复或死亡:死亡分为三个阶段:濒死期;表现:意识模糊或丧失,反射迟钝,心跳微弱,血压下降临床死亡期 表现: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生物学死亡期 表现:各器官组织的代谢活

5、动完全停止,并出现尸冷,尸斑,尸僵等变化4、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1)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性反应:包括肥大、增生、化生和萎缩。肥大:细胞、组织或器官因适应环境的改变而体积增大增生:器官或组织内细胞数目增多,是该组织器官体积增大花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由于适应环境的改变或受理化因素刺激而转变成另一种相同类型的组织的过程萎缩:正常发育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体积缩小。(2)组织和细胞的损失:包括变性(常见的变性有: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粘液样变性、病理性钙化)和坏死(凝固性坏死、液化样坏死、坏疽、凋亡) 。变性:是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致细胞功能下降并出现的一系列形态学变化坏死:活体内

6、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坏死的四种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纤维包裹、钙化和囊肿形成(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包括局部充血、局部贫血血液性状异常和血管内容物的异常(如血栓形成、栓塞及梗死)血管壁的通透性和完整性的异常血栓形成的条件: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或不规则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栓的类型:白色血栓,混合栓体,红色栓体、透明血栓。栓塞:常见的类型有: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其他类型的栓塞。5 炎症概念:是机体对各种致炎刺激物引起的损害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复杂过程,是极为常见的和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炎症介质:致炎因子通过一系列内源性化学因子介导引起局部组织发生急性炎症,这类化学因子称为炎症介质

7、。(1)常见的炎症介质及其作用; 血管活性胺:包括组胺(可使细动脉扩张和细静脉通透性升高,对嗜酸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和 5-羟色胺(与血管通透性升高有关)前列腺素和白细胞素:使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白细胞渗出及发热、疼痛等作用。溶酶体释放的介质:具有损伤组织、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促进白细胞趋化、发热等作用。细胞因子(2)急性炎症的类型:变质性炎;渗出性炎2(3)炎症的经过和结局炎症的蔓延方式:局部蔓延;淋巴道蔓延;血道蔓延。5、 发热概念:发热是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 0.5时,称发热。(1)发热的原因与机制(2)发热的发展

8、过程:体温上升期;发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3)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的变化代谢变化:糖和脂肪代谢:血糖增高,糖原储备减少,组织内乳酸增加;脂肪分解代谢显著增加;蛋白质代谢:分解增强,血中非蛋白氮升高;维生素代谢增强水和电解质代谢各系统功能变化:神经系统:可引起头疼、头昏、失眠和烦躁不安;循环系统:体温上升,心率加快;消化系统:消化腺分泌减少和肠胃运动减弱,使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异常;呼吸系统:发热时,呼吸加快,可能引起呼吸性碱中毒;泌尿系统:发热早期尿量减少,尿的密度增加,高热时可产生轻度尿蛋白。6、 缺氧定义:当组织和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

9、都可能发生异常变化常见的血氧指标:血氧分压;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氧离曲线7、 休克定义: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后出现的以组织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致使个重要器官功能代谢发生严重障碍和结构损害的一个全身性病理过程。(1)休克的发展过程及机制休克过程可分为三期:微循环缺氧期;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衰竭期8、 肿瘤概念:是机体在各种志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的过度增生和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肿瘤的生长方式;良性肿瘤呈膨胀性增长,生长缓慢;恶性肿瘤呈浸润式增长,生长快良性肿瘤仅在原发部位不断生长增大,并不扩散: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有: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

10、种植性转移第五章 呼吸系统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结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部两部分组成1, 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组成第二节 呼吸生理人的呼吸过程是由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和组织换气四个连续阶段构成的1、 肺容量、肺活量肺容量是指肺能容纳的气体量,主要由: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四个部分组成。肺活量:补吸气量、潮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与体征包括:咳痰、咳嗽、哮喘、咯血、呼吸困难3第五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临床表现: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细菌性扁桃体炎2、 慢性支气管炎:3、 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咳嗽

11、、胸闷或连续喷嚏等。如不及时治疗,会迅速出现喘息。急性发作时患者有气急、哮鸣、咳嗽、多痰症状。严重者有唇指紫绀。第六章消化系统消化方式: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第一节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1、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2、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胆囊和输胆管道、胰第二节消化系统的生理作用1、 胃内消化胃酸当然生理作用: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变成活性的胃蛋白酶;为胃蛋白酶的作用提供最合适的PH;促进食物中蛋白质变性,使之易消化;高酸度有抑菌和杀菌作用;盐酸进入小肠后,引起促胰腺液、缩胆囊液等激素释放,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酸性环境有助于钙和铁在小肠中吸收。2、 胃运动主要形式

12、: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蠕动在三种营养食物中,糖类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最慢。3、 小肠内消化由于胰液中含有水解三大类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酶,故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食物最全面、消化力最强的一种。第三节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 恶心与呕吐;腹痛;腹泻;便秘;呕血与黑便;黄疸(是指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巩膜、粘膜、皮肤以及其他组织发生黄染的现象。 )第四节消化系统疾病1、消化性溃疡:是指在某种情况下,胃肠粘膜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二形成的慢性溃疡。临床表现: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体征不明显。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表现:脾肿大、侧支循环建立、腹水。第七章循环系统第一节 循环系统

13、的解剖和生理1、 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成为心动周期。2、 心肌组织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3、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P183)4、 血管: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P190)动脉的特点:毛细血管的特点静脉的特点45、 微循环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及功能迂回通路: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直捷通路: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返回心脏,以保证体循环血量的相对恒定动静脉短路:在体温调节方面其重要作用第二节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心悸、紫绀第三节常见循环系统疾病1、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表现为收缩压或舒张压

14、高于正常或两者均高,其本身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并降低患者的生活、工作质量,长期高血压可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临床表现:缓进型高血压:a、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出现头晕、头疼 ,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b、脑部表现:血压急剧升高,引起剧烈头疼,视力模糊、面色苍白、耳鸣、眩晕,并可出现急性心、脑、肾功能不全。 急进型高血压:血压明显升高,有头疼、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状,视力迅速减退,眼底有视网膜出血及渗出,迅速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2、 心律失常定义: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中任一环节发生的异常。3、 心力衰竭定义:

15、是指各种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性障碍,心脏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根据心力衰竭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根据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可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根据主要受累的心脏不同,可分为左心心衰、右心心衰和全心心衰。临床表现:左心心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咯血、疲乏无力、头晕失眠等:右心心衰:上腹部胀满、颈静脉充盈、水肿、胸水和腹水、紫绀、神经过敏、失眠 等症状。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定义: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官腔狭窄或阻塞,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发生于

16、左冠状动脉降支,其次是右冠状动脉旋支。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5、 高脂蛋白血症定义:由于脂肪代谢或 转运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可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兼有。第八章 泌尿系统第一节泌尿系统结构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第二节尿的生成与派出1、 尿的生成包括肾小球的过滤、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以及肾小管的分泌。2、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浆体渗透压+囊内压)3、 肾小球的滤过率:是指 1min 内经两肾所生成的原尿量4、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7、:滤过膜的改变;有效滤过压得改变第三节泌尿系统常见症状和体征5 水肿高血压尿路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排尿异常第四节泌尿系统常见疾病1、 急性肾小球炎临床表现:血尿、水肿、高血压2、 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3、 肾病综合症:是多种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临床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明显水肿和高脂血症。4、急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表现(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5、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表现:胃肠道:尿毒症最早和最突出的表现 神经系统:早期表现为头昏、头痛、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血液系统:贫血;心血管系统:高血压症状;呼吸系统:鸟毒性

18、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胸膜炎等;皮肤:皮肤瘙痒;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表现: a、脱水与水肿; b、低纳或高钠血症; c、低钾或高钾血症;d、低血钙、高学磷;e、代谢性酸中毒。第九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第一节 血液系统的解剖和生理1、 血液的成分:血液由液体成分血浆和有形成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液水(91-92)电解质血浆晶体物质葡萄糖等维生素溶质(8-10)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细胞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蛋白血浆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2、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中无机盐及非电解质组成)和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质等胶体物质形成) 。3、血液凝固过程:可

19、分为三个主要的步骤:第一步:凝血原酶激活物的形成第二步:凝血原酶Ca2+凝血酶第三步:纤维蛋白原Ca2+纤维蛋白第二节:血液 系统常见疾病1、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容积比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6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 B12缺乏或其他原因引起 细胞核 DNA 合成障碍所致的一类贫血。此类贫血的共同特点为外周血呈大细胞性贫血,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3、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分类和生理功能1、 脊神经:脊神经与脊髓相连,共有 31 对:颈神经 8

20、 对,胸神经 12 对,腰神经 5 对,骶(di)神经 5 对,尾神经 1 对。2、 脑和脊髓的被膜:共有三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3、神经系统功能概述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适当反应,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活动的形态学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五个部分。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反射才能完成。4、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通椎体系和椎体外系下传而实现的。第二节神经系统常见症状包括 意识障碍、眩晕、昏厥、头痛第三节神经系统常见疾病1、神经衰弱:是一种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

21、,使大脑功能轻度障碍所导致的精神活动能力减弱的神经症。临床表现:衰弱症状:主要指精神易疲乏、脑力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兴奋症状:指精神易兴奋,回忆及联想增多且控住不住;情绪症状:易烦恼,易激怒;紧张性疼痛:头痛,肢体肌肉酸痛;睡眠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2、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睡眠过多及异常睡眠行为3、帕金森病:临床表现: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他部分的骨骼肌张力增高、震颤及运动障碍等。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4、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具有突发性、暂时性和反复发作性三个特点。5、急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患者很快昏迷,并有呼吸深而慢

22、、面部潮红、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表现。内囊出血: “三偏症” :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脑桥出血:双侧面肌及四肢肌瘫痪,健反射增强,病理反射阳性,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脑室出血: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 ,很快进入深昏迷,并可有全身强直性痉挛发作小脑出血:表现为眩晕、头痛、呕吐、共济失调、瞳孔缩小、脑膜刺激征阳性。6、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膜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7、脑栓塞:是心脏、肺、外伤手术、气体等栓子随血流入脑血管,引起血供障碍,导致该部位坏死或软化。8、脑血栓形成:是由于闹脉动粥样硬化,使血管内腔逐渐狭窄乃至完全闭塞所引起的疾病。9、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3、是指在短时间内因脑内血流量减少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7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第一节激素1、激素的共同特点:信息传递作用;作用有相对的特异性;作用的高效能;相互作用。第二节内分泌腺及其生理作用1、糖皮质激素生理效应: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水盐代谢:核酸代谢:糖皮质激素能增加机体应激功能对血细胞的作用:第三节内分泌系统疾病1、糖尿病:临床表现: “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并发症:心脑血管病变、肾病变、眼部病变、神经病变、酮症酸病变、高渗性非酮症昏迷。2、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表现:神经系统:病人易神经过敏、急躁、失眠、激动、思想不集中;代谢亢进:出现怕热、多汗、低热、食欲亢进而体重下降、疲乏无力;突眼症:心血管系统:病人有心悸、胸闷,运动时易急促,脉率加;晚期心脏肥厚扩张,易发生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甲状腺危象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