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8510122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9.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复习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专题一一【专题概览专题概览】三代三代“天予之天予之”“以德配天,敬天保民以德配天,敬天保民”(学在官(学在官府)府) 春秋春秋战国战国百家争鸣,道家义理深奥,百家争鸣,道家义理深奥,“非儒即墨非儒即墨”学术学术格局,法家主导变法运动格局,法家主导变法运动秦朝秦朝以法为教以法为教两汉两汉初初行行黄老之学,继黄老之学,继则则“独尊儒术独尊儒术”魏晋魏晋隋唐隋唐 佛教和道教流行,儒学地位受到挑战,儒释道佛教和道教流行,儒学地位受到挑战,儒释道三教并重,产生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三教并重,产生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宋明宋明 儒佛道结合形成程朱

2、理学,又发展为陆王心学儒佛道结合形成程朱理学,又发展为陆王心学明淸明淸之际之际反思儒学,反封建民主思想萌生反思儒学,反封建民主思想萌生。李贽。李贽“异端异端”学说、黄宗羲反专制、顾炎武重经世、王夫学说、黄宗羲反专制、顾炎武重经世、王夫之唯物论之唯物论一、春秋战国时期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儒学兴起,儒学兴起 (一)(一)成因:成因: 【专线要点提举专线要点提举】 (2 2)政治上,一方面,王室衰微,政治上,一方面,王室衰微,分封分封制和宗法制破坏,制和宗法制破坏,新兴地主新兴地主崛起;崛起;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变革纷争变革纷争的政局,迫使诸侯的政局,迫使诸侯为为寻寻求求安邦定国安邦

3、定国良策良策,采取,采取重士和重士和学术宽容政策,在社会上学术宽容政策,在社会上活跃起来的士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提出主活跃起来的士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提出主张。张。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1 1)经济上经济上,铁器和牛耕推广,铁器和牛耕推广,井田制制崩溃,封建生产方式产生。崩溃,封建生产方式产生。 (3 3)教育教育和学术和学术上,私人聚徒讲学风大上,私人聚徒讲学风大盛,盛,“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平民百姓开局面的打破,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始接受教育,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在社会上形成。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在社会上形成

4、。 张岱年、方克立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认为:春秋战国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一是供了历史舞台,同时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一是礼崩礼崩乐坏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土阶层从沉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土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度中解放出来,产生了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重的宗法制度中解放出来,产生了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文化创造的阶

5、层。二是激烈的精神文化创造的阶层。二是激烈的兼并战争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规模日盛,多因素交织,提供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规模日盛,多因素交织,提供了了文化重组的机会文化重组的机会。三是。三是竞相争霸竞相争霸的诸的诸侯侯列国,尚列国,尚未建立未建立统一的观念形态统一的观念形态,为多种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四,为多种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四是是周天子共主地位丧失周天子共主地位丧失后,世守专职的后,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了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了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社会变革决定

6、学派纷呈,社会变革决定学派纷呈,经济发展造就有闲阶层;经济发展造就有闲阶层;私学勃兴促成知识人群,私学勃兴促成知识人群,科技进步提升认识水平;科技进步提升认识水平;政治分裂宽容思想争鸣,政治分裂宽容思想争鸣,列国相争便利百家并存;列国相争便利百家并存;诸侯重士活跃学术探讨,诸侯重士活跃学术探讨,阶级立场导致主张差异;阶级立场导致主张差异;认知视角促成观点纵横,认知视角促成观点纵横,相斗互学有益相斗互学有益内内涵深蕴。涵深蕴。 (1 1)创立儒家:思想核心是)创立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仁”,要求互相爱护,要求互相爱护,待人宽容;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主张待人宽容;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主张“克己复

7、礼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二)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发春秋发端,战国后期成蔚然大宗端,战国后期成蔚然大宗 1.1.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后人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后人尊称尊称“至圣至圣”,言行载于,言行载于论语论语。 (2 2)兴办教育:兴办教育:首创私人讲学,主张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 ” 。 (3 3) 整理整理典籍典籍:编编订订诗诗书书礼礼易易乐乐和和春秋春秋“六经六经”。孔子的政治思想与社会需要孔子的政治思想与社会需要 材料一材料一 孔子一生屡遇困厄,两次被赶出鲁国,在孔子一生屡遇困厄,两次被赶出鲁国,在卫国遭受铲削足迹的

8、污辱,在宋国受到砍倒大树的羞辱,卫国遭受铲削足迹的污辱,在宋国受到砍倒大树的羞辱,最严重一次是困于陈蔡绝粮七日,靠野菜汤度生,跟从的最严重一次是困于陈蔡绝粮七日,靠野菜汤度生,跟从的学生饿倒很多。学生饿倒很多。 “ “ 如丧家之犬(流浪狗如丧家之犬(流浪狗 )” “” “天之丧天之丧斯文斯文” ” 的喟叹见其狠狈。的喟叹见其狠狈。 材料二材料二 纪念孔子诞辰纪念孔子诞辰25402540周年邮票周年邮票“周游列国周游列国” ” 与与“杏坛讲学杏坛讲学” ” ,孔子政治上失意而教育上得意。,孔子政治上失意而教育上得意。 分析:分析: 在春秋社会大动荡和大变革背景下,孔子强调在春秋社会大动荡和大变革

9、背景下,孔子强调仁,要统治者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深仁,要统治者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具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具有进步意义。有进步意义。 面对周王室衰落,分封制、井田制破坏和诸侯面对周王室衰落,分封制、井田制破坏和诸侯争霸兼并的现实,各个诸侯国急需富国强兵之术,争霸兼并的现实,各个诸侯国急需富国强兵之术,纷纷冲破周礼制约,孔子希望通过恢复周礼,约束纷纷冲破周礼制约,孔子希望通过恢复周礼,约束私利和欲望以稳定社会秩序的主张不合时宜

10、,以仁私利和欲望以稳定社会秩序的主张不合时宜,以仁德治天下的条件也不具备,自然要被冷落。德治天下的条件也不具备,自然要被冷落。 2.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有“亚圣”之称。 (1)主张实行“仁政”。 (2)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3)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仁政能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3.3.荀子荀子: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赵国人,兼容法家兼容法家。 (1)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仁义”和和“王道王道”,以德服人;,以德服人; (2)提出提出“君舟民水君舟民水”之之喻;喻; (3)认为认为“性本恶性本恶”,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向善。调用礼乐来规范

11、人向善。 其它:其它:政治主张政治主张“隆礼重法隆礼重法” ” 。哲学。哲学思想思想认为认为“天行有常天行有常”,主张,主张“制天命而制天命而用之用之” ” ,具有唯物思想。,具有唯物思想。 郭沫若:郭沫若: “ “汉代儒家总汇百家而荀子实汉代儒家总汇百家而荀子实开其先河开其先河”。荀子是一位以儒为主,使得儒。荀子是一位以儒为主,使得儒法合流;以礼为主,使礼法统一的先导。法合流;以礼为主,使礼法统一的先导。 荀卿美誉荀卿美誉“最为老师最为老师” ” ,韩非、李斯为名徒韩非、李斯为名徒。其思其思想被儒家学派视为异端,长期不被重视。想被儒家学派视为异端,长期不被重视。 (三)(三)道家思想道家思想

12、春秋发端,战国春秋发端,战国发发展展 (3)社会动荡根源于人们行为违背自然,提出“无为而治” 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1.老子:春秋晚期楚国人,创道家学派,著有道德经。(1)认为世界万物本原是“道” 。(2)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 (4)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对立面都相互依存并不断转化。 (1)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2)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2.庄子:战国时期。 (四)墨家(四)墨家战国发端并成显学,战国发端并成显学,“非儒即墨非儒即墨” ” 。 墨子:创立墨家。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 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

13、在当时影响很大。 韩非: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法、术、势) 迎合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五)法家的发展(五)法家的发展主导战国变法运动主导战国变法运动 法家的职业本来是替君主做参谋。 (张荫麟(张荫麟中国史纲中国史纲第六章)第六章)(六)影响:(六)影响: 3.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开创了思辨、讨论的学术风气,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1.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当时改革

14、变法的舆论准备,促进了社会变革的进一步发展。 二、二、秦朝:尚法排儒秦朝:尚法排儒 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燔诗书而明法令” ” ,实行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使,实行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使法家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思想占统治地位。 秦朝统一后,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控制,秦朝统一后,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严禁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严禁私学。 三、三、汉朝:汉朝: 从信奉道家无从信奉道家无为到确立儒学正统地位为到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1. 1. 背景:背景: (1)秦朝以法为教,焚书坑秦朝以法为教,焚书坑儒,暴政猝亡;儒,暴政猝亡;

15、 (3 3)经济实力恢复和增强后,王国问题、)经济实力恢复和增强后,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社会危机威胁着社会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社会危机威胁着社会稳定,时代呼唤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稳定,时代呼唤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 (2 2)汉初经济凋敝,奉行道家)汉初经济凋敝,奉行道家“无为无为而治而治”,与民休息,经济恢复,社会繁荣,与民休息,经济恢复,社会繁荣,国力日盛;国力日盛; 2.过程: (1)董仲舒改造儒学,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

16、想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 针对巩固统治秩序需要,提出“三纲五常” 的社会道德标准。 一所外国孔子学院一所外国孔子学院教学板书内容教学板书内容 Three bonds: the ruler is the bond of the minister, the father is the bond of the son, and the husband is the bond of the wife.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主张并采取措施: 思想方面:推崇儒学思想,也采纳法家重农抑商,以严峻刑法统治人民的思想等。 政治方面: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

17、准。 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设立“五经博士”,并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推广儒学教育。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顾颉刚3. 影响: (1)巩固汉朝中央集权政治。 (2)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推崇的正统思想,构成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东汉明帝崇儒好学,精通东汉明帝崇儒好学,精通春春秋秋和和尚书尚书,两次亲到太学讲,

18、两次亲到太学讲经。史载:经。史载: 汉明帝汉明帝“游意经艺,每游意经艺,每乡射礼毕,正坐自讲,诸儒并听,乡射礼毕,正坐自讲,诸儒并听,四方欣欣四方欣欣”。一次为诸儒讲论经典,。一次为诸儒讲论经典,“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而观听者盖亿(以)万计人圜桥而观听者盖亿(以)万计”。 四、魏晋:儒学占主导,佛、道盛行一四、魏晋:儒学占主导,佛、道盛行一时,时,并称并称三教三教,互互相相渗渗透透 从南北朝开始,儒、佛、从南北朝开始,儒、佛、道并称三教道并称三教, , 孔子、释迦牟尼、孔子、释迦牟尼、老子并称老子并称“三圣三圣”。儒教以孔。儒教以孔子为至圣先师,有神论

19、者则把子为至圣先师,有神论者则把孔子神化为承受天命的教主,孔子神化为承受天命的教主,儒教又叫儒教又叫“圣教圣教”。北魏恒山。北魏恒山悬空寺三教殿描绘出儒、佛、悬空寺三教殿描绘出儒、佛、道三教共荣的图景。道三教共荣的图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渴求宗教,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获得新发展,佛教吸收儒学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经过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儒学不仅是汉族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佛教的兴盛,也使儒家思想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五五、隋唐:三教共荣和合一趋、隋唐:三教共荣和合一趋势势 隋朝儒学家提

20、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韩愈首倡复兴儒学。乐山大佛 1产生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获得新发展,佛教、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韩愈首倡复兴儒学。六、宋明:从理学到心学 (1)程朱理学: 北宋时期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2. 发展过程: 主要观点: 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 道德规范三纲五常就是天理,人性本来与

21、天理一致,被后天的欲望蒙蔽,要“存天理,灭人欲”。 提出“格物致知”以明德的认识论。(2)陆王心学: 南宋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被称为“心学”。 明中期王阳明集心学大成,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明朝丁云鹏明朝丁云鹏三教图三教图,又叫又叫三圣图三圣图,将孔子、,将孔子、佛陀、老子三圣之像巧妙、佛陀、老子三圣之像巧妙、和谐地置于一图之中,以彰和谐地置于一图之中,以彰显三家难分难舍的融洽关系显三家难分难舍的融洽关系。 (1)程朱理学是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

2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4)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 3. 地位: 弘扬道德自律,注重气节,报效社会的风尚。 东周出孔丘,东周出孔丘, 南宋有朱熹;南宋有朱熹; 中国古文化,中国古文化, 泰山与武夷。泰山与武夷。 蔡思尚题紫阳书院蔡思尚题紫阳书院 北宋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周敦颐爱莲说:“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七七、明清之际:进步思

23、想家对儒学的反思、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反思1.原因 (1)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江南一带资本主义萌芽,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3)明末统治者日益腐败,朝政混乱; (4)明亡的历史让一些士人看到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宋明理学弊端。 顾炎武:顾炎武:“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日知录日知录) (1)李贽:明朝后期,著有藏书焚书。 自称为异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

24、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2.主要代表 (2)黄宗羲:明清之际 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倡导经世致用,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日知录区别亡国与亡天下,(亡国是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指整个民族的沦亡,)表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思想。(3)顾炎武:明末清初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在认识论方面,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启

25、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王夫之:明末清初3. 重要意义: (1)性质: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2)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儒家学说影响力穿越时空的缘由儒家学说影响力穿越时空的缘由材料一材料一 近现代儒学影响的变迁近现代儒学影响的变迁开眼看世界开眼看世界恪守纲常伦理,主张师夷长技。恪守纲常伦理,主张师夷长技。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中体西用。中体西用。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把西学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把西学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的道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祭孔,激进知识分子提出袁世凯祭孔,激进知识分子提出“打

26、打倒倒孔家店孔家店”的口号,彻底否定儒家思想。的口号,彻底否定儒家思想。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和评法批儒运动,赞扬法家进步,批批林批孔和评法批儒运动,赞扬法家进步,批判儒家。判儒家。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国家宣扬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国家宣扬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八荣八耻八荣八耻” 的政治理念。祭孔仪式和尊孔读经的政治理念。祭孔仪式和尊孔读经复兴国学之风兴起,全球孔子学院不断增加。复兴国学之风兴起,全球孔子学院不断增加。人间人间神界神界鬼域鬼域 陈独秀:陈独秀:“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

27、之孔道,支配今世之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故不能已于一言。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故不能已于一言。” 吴虞:吴虞:“不佞常谓孔子自是当时之伟人,然欲坚执其学不佞常谓孔子自是当时之伟人,然欲坚执其学以笼罩天下后世,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以笼罩天下后世,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得不攻之者,势也。得不攻之者,势也。” 袁世凯祭孔引发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祭孔引发新文化运动材料二材料二九一三事件引发批林批孔运动九一三事件引发批林批孔运动材料三材料三 祭孔仪式图片:祭孔仪式图片:尊孔读经复兴国学尊孔读经复兴国学

28、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体现:以德治国、以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体现: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人为本、和谐社会、“八荣八耻八荣八耻”。材料四材料四孔子学院分布图孔子学院分布图 材料五材料五 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末,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年代末,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提出巴黎集会发表宣言提出“人类要在人类要在2121世纪生存下去,就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到必须到2500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机会。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机会。” 分析:分析: 1.1.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自我更新。要的变

29、化而不断自我更新。 2.2.儒家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儒家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仁”为核心的为核心的“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适应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统治需要,得在根本上适应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统治需要,得到专制君主推崇,独尊儒术和到专制君主推崇,独尊儒术和以儒为师的以儒为师的教育教育格格局局,使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使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 3.3.儒家的政治伦理和价值观念,促使共同民族儒家的政治伦理和价值观念,促使共同民族心理形成,为中华民族提供凝聚力。心理形成,为中华民族提供凝聚力。 4.4.儒家儒家 “

30、仁者爱人仁者爱人”、“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民本思想民本思想”等,对今天建立等,对今天建立“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以人以人为本为本”,对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5.儒家文化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儒家文化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弘扬儒学弘扬儒学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儒学作为封建文化主体,宣扬纲常礼教,维护儒学作为封建文化主体,宣扬纲常礼教,维护等级尊卑,倡导愚忠愚孝,束缚人的思想,促使保等级尊卑,倡导愚忠愚孝,束缚人的思想,促使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形成,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守、封闭的民族性格形成,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是近代遭到一再批判的重要原因之一,也的形成,是近代遭到一再批判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要扬弃的方面。是要扬弃的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