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件-8系统程序实施、测试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8508124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8系统程序实施、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8系统程序实施、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8系统程序实施、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8系统程序实施、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8系统程序实施、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8系统程序实施、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课件-8系统程序实施、测试(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第八章系统实施、测试、运行与维护系统实施、测试、运行与维护第八章系统实施、测试、运行与维护本章要点1.理解系统实施阶段的作用与主要活动内容2.理解系统测试概念,会使用测试方法对程序进行基本测试3.掌握调试排错方法4.理解系统转换的各种方式特点5.理解系统维护的概念、维护工作的内容和类型及方法8.1 系统实施的任务、特点一、系统实施的任务一、系统实施的任务系统实施系统实施即是将系统设计阶段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实现,并应用到即是将系统设计阶段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实现,并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之中的过程。即,将纸面上的、类似于设计图纸的新的管理实际管理工作之中的过程。即,将纸面上的、类似于设计图纸的新的管

2、理信息系统方案(物理模型)转成可以实际运行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软件,信息系统方案(物理模型)转成可以实际运行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软件,并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之中。并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之中。 系统实施的任务系统实施的任务包括:包括: 设备购置与安装设备购置与安装 程序编制、测试程序编制、测试 人员培训人员培训 数据准备数据准备 系统转换系统转换8.1 系统实施的任务、特点二、系统实施阶段的特点二、系统实施阶段的特点n工作量大;工作量大;n投入的人力、物力多;投入的人力、物力多;n用户有关部门的设备、机构、工作方法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用户有关部门的设备、机构、工作方法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实施小组组成:实

3、施小组组成:n系统分析员、程序设计人员;系统分析员、程序设计人员;n具体的业务人员具体的业务人员n企业中高层领导企业中高层领导规划规划分析分析设计设计实施实施 维护维护影响度人数编码编码8.2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是系统实施阶段的程序设计是系统实施阶段的核心工作核心工作。一、评价编程工作的标准一、评价编程工作的标准1、可维护性;、可维护性;2、可靠性;(容错能力)、可靠性;(容错能力)3、可读性;(容易读懂)、可读性;(容易读懂)程序不仅是给计算机执行的,也是供人阅读的。程序不仅是给计算机执行的,也是供人阅读的。增强可读性的方法:增强可读性的方法:用结构化方法进行程序设计用结构化方法进行程序设计;

4、良好的程序书写格式良好的程序书写格式;程序中包含说明性材料程序中包含说明性材料; 4、效率。(是否有效的利用计算机资源)、效率。(是否有效的利用计算机资源)8.2 程序设计n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1、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 1)任何程序都可由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来实现;)任何程序都可由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来实现; 2)复杂结构可由三种基本结构组合嵌套实现;)复杂结构可由三种基本结构组合嵌套实现; 3)模块单入、单出;)模块单入、单出; 4)严格控制)严格控制GOTO语句的使用。语句的使用。8.2 程序设计n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2

5、、逐步求精的模块化实现、逐步求精的模块化实现 首先调试整个系统的结构及各模块间的接口,确保系统结构和各模块的正确性。 先实现某个层次的所有模块,把整个系统的实施分成若干个“版本”,首先实现系统的轮廓或框架,在此基础上不断添加新的功能,逐步完善,最后达到物理模型所要求的全部功能。8.2 程序设计第一个版本:第一个版本:1 1、2 2、4 4、9 9、1111、1414; 第二个版本:第二个版本:5 5、6 6、7 7、1010、1212、8 8、1313; 第三个版本:第三个版本:3 3、1515、1616、17178.2 程序设计n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3、版本划分原则:、版本划

6、分原则:1)总原则是,先实现控制部分,后实现执行部分。(最主要、最经常的业)总原则是,先实现控制部分,后实现执行部分。(最主要、最经常的业务所必须通过的模块)务所必须通过的模块)2)每个版本实现多少模块、实现哪些模块要根据开发力量、设备、培训等)每个版本实现多少模块、实现哪些模块要根据开发力量、设备、培训等方面的情况确定。方面的情况确定。3)复杂的模块分散在几个版本中逐步实现。)复杂的模块分散在几个版本中逐步实现。4)兼顾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的实现。)兼顾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的实现。5)兼顾硬件、软件、人员培训的情况。)兼顾硬件、软件、人员培训的情况。8.2 程序设计n程序设计风格程序设计风格1、源程

7、序文档化、源程序文档化 1)对程序进行正确的)对程序进行正确的注释注释。 注释注意事项:注释注意事项: (1)注释必须与程序保持一致,修改程序也修改注释。)注释必须与程序保持一致,修改程序也修改注释。 (2)注释是针对一段程序,而不是对每一条语句。)注释是针对一段程序,而不是对每一条语句。 (3)注释应该是为了便于理解程序。)注释应该是为了便于理解程序。 (4)利用缩进和空行等组织形式使程序与注释区分开。)利用缩进和空行等组织形式使程序与注释区分开。 注释分类注释分类:序言式注释和功能性注释。:序言式注释和功能性注释。 2)程序书写格式)程序书写格式缩排式书写。缩排式书写。2、标识符命名规范化

8、、标识符命名规范化 原则:原则: 1)尽量见名知意;)尽量见名知意; 2)尽量简短;)尽量简短; 3)统一标准,层次分明。)统一标准,层次分明。 4)用途专一。)用途专一。3、避免使用、避免使用GOTO语句语句8.3 系统测试一、测试概念一、测试概念 为了发现错误而有控制地执行程序的过程。为了发现错误而有控制地执行程序的过程。 目的:目的:是发现错误,而不是证明程序没有错误。是发现错误,而不是证明程序没有错误。二、系统测试的类型二、系统测试的类型1、模块测试、模块测试(即单元测试)(即单元测试)2、联合测试、联合测试(即联调,方法:自顶向下、自底向上)(即联调,方法:自顶向下、自底向上)3、系

9、统测试、系统测试(软、硬件及人员作为整体的测试)(软、硬件及人员作为整体的测试)4、验收测试、验收测试(以用户为主,输入实际数据进行)(以用户为主,输入实际数据进行)8.3 系统测试三、测试的原则三、测试的原则1、尽量避免原开发人员参与测试;、尽量避免原开发人员参与测试;2、应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测试;、应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测试;3、测试用例应由测试输入数据和对应的预期输出结果、测试用例应由测试输入数据和对应的预期输出结果 组成。组成。4、在设计测试用例时,不仅应当包括合理的输入数据,而、在设计测试用例时,不仅应当包括合理的输入数据,而且也应当包括不合理的输入数据。且也应当包括不合理的输入数据。

10、5、测试报告应长期保存。、测试报告应长期保存。8.3 系统测试四、测试方法四、测试方法n人工测试:人工测试:个人复查、会审、走查。个人复查、会审、走查。n机器测试:机器测试:p 黑盒法黑盒法: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仅依据需求规格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仅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功能是否符合要求。说明书,检查程序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主要发现以下错误: 是否有错误或遗漏的功能 能否输入,输出是否正确 是否出现运行错误(初始化、运行中、终止) 运行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常用方法:等价分类法、边界值分析法p白盒法:白盒法:根据一个软件的内部控制结构,测试是否依据根据一个软件的内部控制结构,测试是否

11、依据设计正确地执行。查看检查点状态是否与预期的值一致。设计正确地执行。查看检查点状态是否与预期的值一致。常用方法:语句覆盖、判断覆盖、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8.3 系统测试(一)黑盒测试n 等价分类法: 根据规格说明书,将测试用例划分为有效等价类(合理的有意义的数据)和无效等价类。从等价类中选择代表值进行测试。n 边界值测试法。 程序往往在处理边缘情况时发生错误。 边界值的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有可能为: (1)数值取值的边界; (2)数据记录的边界; (3)文件记录的边界等。8.3 系统测试(二)白盒测试(二)白盒测试1)语句覆盖)语句覆盖 所设计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的每条语句至

12、少能执行一次。测试用例:测试用例:A=2A=2,B=0B=0,X=3X=3检错能力弱检错能力弱8.3 系统测试2)判断覆盖)判断覆盖指设计测试用例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取“真”值和取“假”值的每一个分支至少通过一次。测试用例:测试用例:A=3A=3,B=0B=0,X=1X=1(acdacd) A=2 A=2,B=1B=1,X=3 (abe)X=3 (abe)8.3 系统测试3)条件覆盖)条件覆盖指执行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断中的每个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被执行一次。测试用例:测试用例:A=2A=2,B=0B=0,X=4X=4 A=1 A=1,B=1B=1,X=1X=1程序共有四个条件: A1, B=0

13、, A=2, X1第一个判断条件的取值有: A1, A1, B=0, B 0第二个判断条件的取值有: A=2,A2, X1, X1条件覆盖比判断覆盖严格,但满足条件覆盖不一定满足判断覆盖。如测试用例:A=1,B=0, X=3(abe) 和 A=2, B=1, X=1(abd)8.3 系统测试4)条件组合覆盖)条件组合覆盖指执行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每个判断的所有可能的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测试用例:A=2,B=0,X=4 A=2,B=1,X=1 A=1,B=0,X=2 A=1,B=1,X=1 第一个判断条件组合有第一个判断条件组合有: ( A1, B=0) ( A1, B 0) (A1, B

14、=0) (A1, B 0)第一个判断条件组合有:第一个判断条件组合有: (A=2 , X1) (A=2, X 1) (A2, X1) (A2, X1)8.3 系统测试5)路径覆盖指执行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它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路径有:abd, ace, abe, acd测试用例:A=2, B=0, X=3 (ace)A=1, B=0, X=1 (abd)A=2, B=1, X=1 (abe)A=3, B=0, X=1 (acd)路径多的程序不宜使用。8.3 系统测试五、排错1、概念: 指确定错误的位置和性质,并改正错误。又称调试。2、常用方法1)强行排错法(试探法) 猜想大概位置,通过输出

15、相关数据查错。2)回溯法(跟踪法) 人工沿控制流程进行跟踪3)归纳法(假设验证法) 分析输入与输出数据的规律,提出出错假设,进行测试,循环进行,最终确定位置。4)演绎法 首先提出所有可能出错假设,按可能性大小,逐个测试,直到找到错误原因。8.4 系统转换一、系统转换的基本条件 系统转换是由现行系统的工作方式向所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方式的转换过程,也是系统的设备、数据、人员、组织机构等的转换过程。 系统转换的基本条件: 系统设备:系统实施前购置、安装、调试完毕。 系统人员:系统转换前配齐并参与各管理岗位工作。 系统数据:系统转换所需各种数据按照要求各式输入到系统之中。 系统文件资料:用户手册、

16、系统操作规程、系统结构与性能介绍手册。组织机构:已经改造和调整。8.4 系统转换二、系统转换方式 1、直接转换: 在确定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准确无误时,在某一时刻终止现行系统,启用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这种转换方式费用低,方法简单,但风险大。适合于处理过程不太复杂的小型简单系统或原系统无法再使用。 2、并行转换: 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现行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在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准确无误时,替代现行系统。这种转换方式有利于减轻管理人员心理压力、安全性较好,但费用高。适合于处理过程复杂、数据重要的系统。3、分段转换: 分阶段将新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替代现行系统。这种转换方式安全性较好,但费用高

17、。适合于处理过程复杂、数据重要的大型复杂系统。一般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系统转换。8.4 系统转换三、转换注意的问题1、及早准备基础数据;2、做好人员培训 培训对象:操作员、用户各个层次管理人员。培训时间:编程和调试阶段开始。培训内容:系统整体结构和系统概貌;系统分析设计思想和每一步的考虑系统操作方式和输入方式;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故障排除;文档资料的分类及检索方式;数据收集、数据规范、统计渠道、统计口径等;运行注意事项。8.5 系统维护一、系统维护的概念 系统维护是为了适应系统的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变化 、保证系统正常工作而对系统所进行的修改。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2/32/3以上的经费用在维护上;在

18、人力资源分布上,90%90%的软件人员从事系统维护工作。8.5 系统维护二、系统维护的内容 1、程序的维护(它是系统维护的主要工作) 2、数据文件的维护 3、代码的维护 4、机器、设备的维护三、系统维护的类型 1、更正性维护 2、适应性维护 3、完善性维护 4、预防性维护8.5 系统维护四、系统维护的管理(审批手续) 1、提出修改要求 2、领导批准 3、分配任务 4、验收成果 5、登录修改情况8.5 系统维护五、修改程序的副作用1、修改代码的副作用引入错误2、修改数据文件的副作用引入数据结构、类型不匹配类错误3、对文档的影响功能、性能、缺省条件、错误信息等描述与程序不一致。措施:1、按模块把修

19、改分组2、按自顶向下地顺序进行修改3、每次仅修改一个模块4、根据已修改模块确定关联模块,从而进行必要修改。5、文档进行必要的修改。8.6 系统可靠性一、系统可靠性 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应用环境中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能力。度量指标:平均无故障时间、平均故障维修时间等。 增强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冗余技术、动态检测及自动校正技术。8.6 系统可靠性二、系统安全性1、概念: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组成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能够受到妥善的保护,不因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信息系统能正常运行。2、分类: (1)实体安全,(场地及存储安全) (2)数据安全 (3)运行安全

20、3、安全影响因素(1)自然不可抗拒因素;(2)硬件和物理因素;(3)软件因素;(4)数据因素(5)计算机病毒与犯罪(6)人为因素8.7 系统评价一、评价内容:1、系统运行的一般情况; 从系统目标及用户接口方面考查系统,包括 (1)系统的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用户付出的资源是否控制在预定界限内,资源的利用率是否达到要求; (3)用户对系统工作情况的满意程序如何。2、系统的使用效果 从系统提供的信息服务的有效性方面考查系统,包括: (1)用户对所供的信息的满意程度; (2)提供信息的及时性: (3)提供信息的正确性、完整性。8.7 系统评价3、系统的性能 (1)计算机资源的利用情况; (2)系统可靠性、安全性、 (3)系统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可维护性4、系统的经济效益 (1)系统费用 (2)系统收益 (3)投资效益分析n系统实施的任务、特点n系统测试的类型n常用测试方法(黑、白盒)n白盒测试的常规方法n系统转换方式n系统维护的类型、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