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八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课时 区域差异与区际联系(选考部分B版)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8494725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八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课时 区域差异与区际联系(选考部分B版)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浙江省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八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课时 区域差异与区际联系(选考部分B版)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浙江省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八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课时 区域差异与区际联系(选考部分B版)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浙江省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八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课时 区域差异与区际联系(选考部分B版)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浙江省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八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课时 区域差异与区际联系(选考部分B版)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八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课时 区域差异与区际联系(选考部分B版)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八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课时 区域差异与区际联系(选考部分B版)课件 新人教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区域差异与区际联系加试要求1.比较不同区域的差异。2.分析区域合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点一比较不同区域的差异知识梳理一、中国四大区域概况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秦岭秦岭淮河淮河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年等降水量线昆仑山脉昆仑山脉横断山脉横断山脉夏季风夏季风二、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1东部季风区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青藏高寒区南米北面体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差异,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条件有哪些?答案长江三角洲水热充沛,雨热同期,符合水稻生长所需的条件;人口稠密,地块较小,而水稻管理需要大量劳动力,可以满足水稻精耕细作的需要;水稻单产较高,可以满足较多人口生活需要。方法指津区域

2、差异比较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找出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区域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地采取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的分析则应从分析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出发,同时注意分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3)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农业气候、地形

3、、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开放程度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位置、经济、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线网密度、通达度等差异应用突破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下图)。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

4、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解析由经纬度位置可知,甲地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热量不足,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但地势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带热量条件较好,因此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乙地位于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水源成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灌溉水源较为充足的河流沿岸和有高山冰雪融水的山麓绿洲地带。答案特点:甲地形区: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地形区: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带。原因: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

5、足,故种植业沿盆周山麓地带分布。考点二区域合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知识梳理1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 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对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代替煤炭,有利于改善 ;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资源资源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大气质量大气质量3

6、南水北调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有利于回补地下水;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不利影响:中线和东线使北方灌区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中线还会对汉江中下游的水位、流量等产生较大影响。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4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从区域产业发展来看(2)从地域分布来看发达地区往往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资源密集型产业,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发展过程低级阶段重化工阶段高科技产业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污染严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不利影响趋于减少产业类型 密集型资源密集型 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三废三废劳动劳动资金资金劳动劳动1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除南水北调外,还应采

7、取哪些节水措施?答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2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对中西部地区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有哪些影响?答案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入,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人口迁入会增加,迁出会减少。因为工业的发展必然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方法指津1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1)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存在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

8、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图:(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本地少;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开源节流。如(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4)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安全系数高;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2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方法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从输出地、沿线、输入地三个方面分析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从

9、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和描述),如下表所示:对调入地区对调出地区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开发经济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利于生态环境保护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总体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因此,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具体如下:应用突破(2012浙江文综)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题。材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分析深圳市需转出企业的主要原因。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解析随着深圳经济的发展,工业升级换代,化学、造纸工业污染严重。从环境承载力、交通条件来看,汕尾市位于沿海地区,位置优越,对外开放程度高,基础好,交通便利等,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汕尾市。答案主要原因: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较重等。汕尾市。理由:化工、造纸工业污染性较强,且运输量较大;汕尾市相对于英德市环境承载力较大,水运条件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