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疫论》逐邪理论谈流感的防治.课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8492022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温疫论》逐邪理论谈流感的防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从《温疫论》逐邪理论谈流感的防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从《温疫论》逐邪理论谈流感的防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从《温疫论》逐邪理论谈流感的防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从《温疫论》逐邪理论谈流感的防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温疫论》逐邪理论谈流感的防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温疫论》逐邪理论谈流感的防治.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温疫论逐邪理论谈流感的防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平安教授第1页,共38页。第一部分简述温疫论逐邪法第2页,共38页。简述温疫论逐邪法温疫论是祖国医学文献中一部论述急性传染病的专著,提出了诊治温疫病较完整的学术见解,对传染病学的发展有较大贡献。作者吴有性,字又可,(公元15821652年,即明万历十年清顺治九年),江苏吴县人。第3页,共38页。简述温疫论逐邪法所处年代,明末清初,战争、灾荒连年不断,各种传染病广泛流行。据明史记载,从永乐六年到崇祯十六年(1408年至1643年)二百多年里,共发生大的温疫流行十九次,死人无数。在温疫论成书的1642年前后,吴又可从事医疗活动的江南一带,严重温疫

2、更是连年不断,猖狂流行。第4页,共38页。简述温疫论逐邪法据吴江县志记载:“连年瘟疫流行,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者。” 在这“千村辟历人遗失,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凄凉情况下,吴又可刻苦钻研前人及民间有关传染病的治疗经验,不怕传染,不辞辛苦,深入疫区和病家为患者诊治疫病。第5页,共38页。简述温疫论逐邪法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和临床实践,他认识到到以仲景伤寒之法治当时流行的温疫病,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并观察到,当时的不少医家,因误治和失治而枉死者不可胜计。深感“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原无明论,是以投剂不效。”因而“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

3、传变之体,平日所用历验方法”整理成文,著成温疫论。第6页,共38页。简述温疫论逐邪法温疫论对温疫病的认识有诸多创新,最突出的是病因和治则方面。在温疫病因方面提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突破了“百病皆生于六气”之说的局限。第7页,共38页。简述温疫论逐邪法且不是因“四时不正之气”而引起,更强调“盖非五运六气所能定”,而是感染了“戾气”(或疠气、疫气、杂气)所致。这种戾气虽然不可见、不可触、不可闻、不可嗅,但有其物质基础。“夫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夫物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 ”。相信药物是能

4、够制服这种戾气的,人力可以战胜疾病。第8页,共38页。简述温疫论逐邪法吴氏还观察到,戾气有多种多样,感染不同的戾气,会产生不同的病症,且不同的戾气对某些特别的脏腑有特异性或易感性。第9页,共38页。简述温疫论逐邪法对疫病的治疗原则,吴氏强调逐邪为第一要义。认为“大凡客邪贵乎早逐,乘人气血未乱,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人不至危殆,投剂不至掣肘,愈后亦易平复。欲为万全之策者,不过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耳。”“邪不去则病不愈”,这是贯穿温疫论全书的观点,逐邪之法,重视攻下,尤推崇于大黄之类的药物。第10页,共38页。简述温疫论逐邪法认为“温疫可下者,约三十余证,不必悉具,但见舌黄心腹痞满,便于达原

5、饮加大黄下之。”主张“急证急攻”,“勿拘于下不厌迟之说”,“注意逐邪,勿拘结粪”,强调“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邪为本,热为标,结粪又其标也,能早去其邪,安患结粪也”。第11页,共38页。简述温疫论逐邪法尽管如此,吴氏对运用攻下逐邪法还是慎重的,他告诫说:“要谅人之虚实,度邪之轻重,察病之缓急,揣邪气离膜原之多寡,然后药不空投,投药无太过不及之弊”。可见吴氏运用攻下法,既积极大胆,又郑重谨慎,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可想而知。第12页,共38页。简述温疫论逐邪法关于汗解。温疫论传变不常曰:“疫邪为病,有从战汗而解者;有从自汗、盗汗、狂汗而解者;有无汗竟传入胃者;有自汗淋漓热渴反甚,终

6、得战汗而解者;有胃气壅郁,必用下乃得战汗而解者;有表以汗解,里有余邪,不因他故,越三、五日前证复发者。”第13页,共38页。简述温疫论逐邪法在温疫论中专篇论述“汗”的有:“发斑战汗合论”,“战汗”,“自汗”,“盗汗”,“狂汗”,“夺液无汗”等。可见吴氏对邪从汗解之重视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表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此,温疫病有表证者,取汗以解,是逐邪外出的有效治法。第14页,共38页。简述温疫论逐邪法然而,如何汗解,吴又可奋斗一生,终未找到最佳方案。在温疫论温疫初起中说:“温疫初起虽有头疼身痛,此邪热浮越于经,不可认为伤寒表证,辄用麻黄、桂枝之

7、类强发其汗,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减”。他熟视当时许多医师用伤寒辛温发汗法治疗温疫病沉痛教训。第15页,共38页。简述温疫论逐邪法他说:“崇祯辛巳疫气流行,始发之际,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者”,病者“不死于病,乃死于医”。吴氏认为,时疫汗解,不可苛求,必待伏邪中溃,表里之气相通,邪气自内外达,才能从汗出而解,强调温疫汗不厌迟。第16页,共38页。简述温疫论逐邪法吴鞠通创银翘散为治温病表证之名方。其意是辛凉宣散,逐邪透表,汗出而解,和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相呼应。但在银翘散的方论中,特别强调:“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所述忌辛温发汗的观点,与吴又可如出一辙。第17

8、页,共38页。简述温疫论逐邪法本人认为,温病或温疫,邪在表者,并非不可取汗。关键是如何取汗。用辛温发汗法治疗温病,如火上加油,是谓妄汗,当然应忌。而用清热解毒,宣肺透表,使邪热外达,以获正汗,临床实践证明,是完全可行的。这里的关键,是“妄汗”与“正汗”之别。第18页,共38页。第二部分流感防治述要第19页,共38页。流感防治述要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是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其发热、传染性强,属于中医“瘟疫”范畴。2009年春季开始流行于全世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由人流感、禽流感、北美洲及亚/欧猪流感四个流感基因片段重新组合的病毒。这是一种以前在人或动物

9、身上从未发现过的新病毒。人体对这种病毒的免疫力很低或者根本没有。因此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性很强,人传人机会可能高达33%,高于季节性流感一倍。第20页,共38页。流感防治述要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靠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奥斯他伟(达菲)。一旦病毒变异或达菲耐药则会带来很大麻烦。中医药防治流感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尤其近期,在政府支持下开展科研与临床攻关,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都证明中医药在防治甲流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和优势。第21页,共38页。流感的病因病机风热疫毒犯肺是甲流病因病机的核心流感病毒乃疫疠之气。吴又可在瘟疫论中指出:“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疫者感天地之

10、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这种疫疠之气的传染性和甲流极为相似,结合临床发病特点,可以称之为“风热疫毒”。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特点是决定甲流发病规律的主要因素。无论南半球或北半球,无论冬季和夏季,都是一致的。 第22页,共38页。流感的病因病机感邪之后,表证短暂,很快入里,主要表现为风热疫毒侵犯肺卫,表里同病,以肺热里证为主。就其病情,80%以上的病人,病情温和,容易治愈,但也有部分原有慢性病、肥胖、妊娠等高危人群感染之后可以发展成重症或危重症,甚至死亡。根据美国对死于甲流的90人尸检发现:甲流病毒深藏在肺部深处,损坏肺泡,造成肺损伤和间质病变,他们的血液中也含有大量病毒。这和叶

11、天士所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是一致的。说明,风热疫毒犯肺是甲流病因病机的核心。第23页,共38页。流感的治疗驱除毒邪是治疗甲流的关键甲流是疫毒引起的瘟疫,风热疫毒贯穿本病始终。因此,治疗原则以驱除毒邪为主,毒去则正安,毒去则正复。吴又可在瘟疫论中说:“客邪贵乎早逐”、“邪不去则病不瘳(愈)”,强调驱除毒邪为第一要义。所谓毒邪,就甲流而言,我认为有二:一是甲流病毒本身,侵入人体,直接伤人正气;二是病毒侵入人体之后产生的全身炎性综合征,继而产生炎性介质、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引起的第二次创伤。第24页,共38页。流感的治疗实验和临床都证明,中药复方有抗流感病毒作用,通过清热解毒、宣肺透邪、化

12、瘀利水等治疗,可以把病毒及其在体内代谢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可以认为,中医药可以抗甲流病毒,也能治甲流病,具体证治,简述如下。第25页,共38页。流感的治疗轻症:风热疫毒犯肺轻症:风热疫毒犯肺发病早期,症见:发热或高热无汗,咽红咽疼,咳嗽,痰少而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目赤,舌红,苔薄黄或腻,脉浮数或滑数。治宜辛凉清解、宣肺透邪。处方:银花15克,连翘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青蒿15克,炙麻黄6克,炒杏仁9克,生石膏30克先下,薄荷6克后下,生甘草6克,贯众10克。水煎服,一日12剂,分24次温服。第26页,共38页。流感的治疗咳嗽痰粘者加浙贝10克,桔梗6克;咽红咽痛甚者加牛蒡子10克

13、,玄参15克;头痛目赤者加菊花10克,桑叶15克;口渴热甚者加知母10克,天花粉15克;便秘或粘滞不爽者,加酒大黄5克;老年人、气阴虚者,加党参10克,玉竹10克;第27页,共38页。流感的治疗孕妇去贯众,加白术10克,苏叶10克;肥胖、痰湿盛者,加藿香10克,莱菔子10克;有慢阻肺、哮喘者,加莱菔子10克,瓜蒌15克;有慢性冠心病者,加瓜蒌15克,薤白15克;有糖尿病者,加苍术10克,元参15克;有慢性血液病、肿瘤术后及放化疗患者,加生黄芪20克,大枣15克,鸡血藤20克; 第28页,共38页。流感的治疗有慢性肾脏病者,加生黄芪20克,酒大黄6克;有慢性神经系统疾病者(如中风、多发性硬化),

14、加川芎10克,丹参15克;有高血压者,加杜仲10克,茺蔚子10克;有慢性肝病者,加炙鳖甲15克,郁金10克。第29页,共38页。流感的治疗孕妇是高危人群,一旦感染甲流,应及早诊断治疗,可参照本文诸方应用,但必须注意保胎,凡有损伤胎元,引发子宫收缩的药物,都应禁用或慎用,不可因有“有故无殒”之说而妄用峻烈之品,以免发生事故。对于身患慢性病而发生甲流者,如能个体化辨证施治,兼顾标本,则更好。 第30页,共38页。流感的治疗重症:毒热壅肺,瘀血阻络重症:毒热壅肺,瘀血阻络发病的早中期,症见:高热无汗,头痛身楚,频繁咳嗽,痰粘难咳,气短,呼吸急促,活动则喘,倦怠乏力,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解毒清热,化

15、瘀泻肺。处方:炙麻黄6克,生石膏30克先下,黄芩10克,银花15克,金荞麦15克,葶苈子30克,桑白皮15克,紫苑15克,马鞭草15克,丹参15克,酒大黄6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一日12剂,分24次温服。第31页,共38页。流感的治疗危重症可分为两个证候危重症可分为两个证候1毒损肺络,津血渗漏。毒损肺络,津血渗漏。发病中期,多发于高危人群。症见:高热,咳嗽频繁,痰中带血或泡沫血痰,粉红或鲜红色,心慌,呼吸急促,气喘不能活动,口唇紫绀,脉细数。治宜解毒泻肺,凉血化瘀。处方:炙麻黄6克,黄芩10克,大青叶10克,金荞麦20克,马鞭草30克,葶苈子30克,丹参15克,法半夏10克,金银花20克,生

16、晒参10克,酒大黄3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一日12剂,分24次温服。第32页,共38页。流感的治疗以上重症及危重症,如果出现腹胀如鼓,不排便,不排气,肠鸣音消失,可用灌肠方:酒大黄15克,桂枝15克,厚朴10克,莱菔子15克,枳实10克,蒲公英30克,煅龙牡各30克,浓煎150ml,结肠滴注,每天一至两次。以上重症和危重症可选用痰热清、热毒宁、血必净等静脉给药。有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加减用药参考轻症。 第33页,共38页。流感的治疗2毒邪内陷,气阴外脱。毒邪内陷,气阴外脱。发病后期,症见:呼吸急促,咳粉红色泡沫痰,口唇紫绀,皮肤发花,汗出尿少,神识昏蒙。若胸腹灼热,手足厥冷,肤温汗黏,汗珠如油,

17、舌红少津,脉细促,系热深厥深,真热假寒。治宜清里热,固阴竭。处方:生晒参15克,西洋参15克,银花20克,黄芩10克,山萸肉30克,枳实15克,五味子10克,酒大黄6克,生甘草6克,加水浓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第34页,共38页。流感的治疗若皮肤湿凉,汗出清冷,喜暖畏寒,面色苍白,两颧泛红,手足反温,舌淡脉浮大者,为真寒假热,虚阳外脱。治宜补元气,摄虚阳。处方:红人参20克,炮附子10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葱白15克,山萸肉15克,煅龙牡各30克,加水浓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阴竭?是阳脱?必须分辨清楚。若阴竭证误用姜附,可能祸不旋踵。第35页,共38页。

18、流感的预防“避其毒气”是预防甲流传染的中心预防甲流,西医主要用疫苗,确有特异性预防效果,但也有不良反应和禁忌症。而且一旦病毒变异,疫苗即失效。中医预防甲流,靠综合作用,我认为有三条:其一,从饮食起居、精神调养、适当运动,有一个良好而科学的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状态,即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其二,“避其毒气”,不和甲流病毒接触,没有病毒侵入何以得甲流?避“毒气”有多种方法,如勤洗手,常开窗通气,保持空气清新,不到人多聚集处“扎堆”,不探视或接近甲流病人等皆属必要; 第36页,共38页。流感的预防其三,一旦接触病人,或者某种原因感染了甲流病毒,就要对密切接触者用中药预防。实验证明,某些预防甲流的中药方,如北京市中医局的预防二号方,由大青叶、紫草、生甘草组成,对甲流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且无不良反应,连服7天,度过流感潜伏期,如不发病,岂不是达到预防作用了吗?当然“避其毒气”,不与甲流病毒接近,应是中医预防甲流的中心和关键。第37页,共38页。第38页,共3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