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8486804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 : “ “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及其政策含义张车伟张车伟姓名姓名:张车伟职务职务: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作著作:人口与劳动就业问题(副主编)等简介简介:1964年10月27日出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兼职主要兼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口与劳动经济系主任。中国人口年鉴主编。工作经历:工作经历:1987-1996,助理研究员;1996-2001,副研究员;2001-,研究员,中国社会

2、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002001,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学术兴趣学术兴趣:劳动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教育背景:教育背景: 1996-20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1996年5月-1998年5月,中美联合温乐克农业经济博士班,中国农业大学,获博士课程培训证书。张车伟张车伟1994-1995,印度发展研究中心学习,获研究生毕业证书1984-1987,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获生物学哲学硕士学位。1980-1984,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科研成果:科研成果:近5年出版科研成果超过200万字,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等国

3、内高水平经济学刊物上发表论文超过30篇。近期发表了大量关于就业和失业的科研成果,其代表性的成果包括(副)主编人口与劳动就业问题2002年度绿皮书,中国城镇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英文,提交美国中国经济评论,即将发表),应用教育中断来估计中国城镇地区的教育回报以文化大革命作为工具变量的研究(英文,提交美国经济评论),农民收入问题性质的根本转变(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一期,新化文摘转载),失业率定义的国际比较以及中国城镇失业率(世界经济,2003年第五期),中国城镇就业、失业与劳动参与: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路(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5期),就业弹性变化趋势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五期),(我

4、国城镇失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3年)。同时,近些年,作为世界银行专家,多次从事世界银行委托的有关中国劳动力市场及其相关政策的研究并提供咨询。近些年,先后主持了多项与劳动就业问题有关的大型抽样调查,如20002001对中国五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2001年对辽宁工业企业竞争力的调查,2002年对中国城市劳动力的成人基本能力测试调查等,为深一步研究就业和失业问题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数据。目前,正在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我国失业严重地区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北京市政府招标课题北京市失业监测预警体系若干问题研究等等。此外,科研成果多次获奖,曾获得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优

5、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第二获奖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主要参加人)等。内容提要、关键词内容提要、关键词【摘要】【摘要】在分析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抽样调查数据估计了教育回报率及其随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中国目前的教育回报率仍然不高,总体来看,每增加1年教育,个人收入会增加4.34 %;同时,教育回报率还展现出随收入水平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最高95 %收入者的教育回报率是最低5 %收入者的2 倍多。教育回报率变化的“马太效应”意味着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市场失败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要缩小收入差距,人力资本投资必须更多地向穷人倾斜。关键词关键词教育

6、回报率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引言引言问题的提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收入差距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一问题正在对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伤害。(基尼系数)库兹涅兹(1955年)著名的倒U 型收入分配假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会首先随着收入水平增加而逐渐扩大,在达到一定程度后,收入差距会随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缩小并逐渐实现收入均等化。从国际经验来看,收入分配走向均等化的转折点因国家的具体情况而差异很大。(日本、一些拉美国家、中国)一般来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可以被归为这样两类:从非市场性因素来看,政策缺失和错位、市场法规不健全等都会使收入差距拉大。从市场本身来看,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必然使高人

7、力资本存量的个人得到较高的收入,低人力资本存量的人得到较低的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本不平等是收入差距的重要来源。引言引言教育是最常用也是最容易得到的人力资本变量,本文主要研究教育回报率变化及其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分析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基础上,本文运用2004 年取得的最新抽样调查数据,将在估计教育回报率及其随教育程度和收入分布的变化基础上,揭示收入差距扩大的市场机理,从而为如何缩小收入差距提供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引言引言本文剩余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二部分: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部分:理论、方法与数据说明; 第四部分:具体估计教育回报率及其随教育程度的变化; 第五部

8、分:具体估计教育回报率随收入水平的变化; 第六部分:为主要结论及其政策含义。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表1 回顾了2002 年以来有关中国个人教育回报率方面的研究,并总结了其所使用的数据、方法和主要结论。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总的来看,有关中国教育回报率的估计结果因方法不同存在着较大差异,例如Li和Luo(2004)使用GMM方法得到的城镇总体教育回报率高达15%,但是使用OLS方法估计得到的教育回报率基本上维持在5%8%之间,这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中国个人教育回报率在改革开放以来呈不断升高的趋势,且教育回报率在性别、文化程度、地区和行业间存在着差异。大多数的研究表明,女性的教育

9、回报率高于男性,城镇教育回报率高于农村,同时大学阶段的教育回报率高于高中之前的回报率。大多数的研究证明教育不仅具有“筛选”的信号作用,而且也能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实际上也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与以往的同类研究相比,本文的贡献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使用了最新的能够代表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数据,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因数据限制而只能把城乡教育回报率分开估计的不足。二是本研究不仅具体地估计教育回报率及其随教育水平的变化,而且还研究教育回报率随收入水平的变化与特征。在已有的文献中,有关个人教育回报率如何随收入水平变化的研究在中国还很少见到。三、理论、方法与数据说明美国经济学家明瑟(Mincer)于19

10、72年提出并首先使用的工资方程假定,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完全由劳动者人力资本和其它个体特征所决定,这样个人收入Yi 就写成一系列人力资本变量H 的函数,即Yi =f (H)。同时对工资方程两端取方差Var (Yi )=M2Var (Hi )(1) M 为人力资本的市场回报。在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上,M 一般为常数。当市场不完善时,工资方程可以写成如下较为复杂的形式:Yi =Mrf (Hi )(2)其中Yi为个体的收入水平,Hi 为人力资本变量,Mr 为人力资本回报变量。如果假定人力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回报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且E(Hi )=H 和E(Mr )=M,则通过对方程式(2)两边同时取方差可

11、得到如下关系式: Var ( Yir ) = 2MVar ( Hir ) + 2HVar (Mr ) + Var ( Hir ) Var (Mr )(3) M 为人力资本回报的期望值,H 为人力资本水平的期望值。从公式(3)可以看出,收入差距不仅依赖于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Var (Hir )和人力资本回报的差异Var (Mr ),而且还依赖于人力资本的均值H 及人力资本回报的均值M 。三、理论、方法与数据说明在实证研究中,明瑟工资方程是用来估计人力资本回报的基本方法,其一般形式为: LnY =X+ (4)在(4)中,LnY 为收入的对数,X 为一系列代表人力资本的变量;为待估计的参数,一般可以被

12、解释为人力资本的回报;为误差项,且E()=0,也就是说需要满足期望值为零的假设。数据说明数据说明: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与台湾省“中央研究院”合作于2004年7月在上海、浙江和福建三省市进行的“家庭动态与财富代际流动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年龄在2568岁的个人。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抽样方法,即按城市化水平进行分层抽样后再分阶段抽取调查样本,共得到有效样本4684个,其中上海为903个、浙江1856个、福建1925个。三、理论、方法与数据说明表2描述了本研究使用的数据及其两个重要变量的基本状况。四、有关四、有关教育回报率教育回报率及其随及其随教育水平教育水平

13、变化的估计变化的估计运用来自上海、浙江和福建的最新调查数据,作者使用前面介绍的明瑟方程对教育回报率进行估计,所估计的具体方程形式如下: LnY = 0 + 1 Edu + 2 Exper + 3 Exper2 + j X + (5) LnY 为月平均工资性收入的对数, Edu 为平均受教育年限, Exper 为工作经验, Exper2为工作经验平方项, X 为其他控制变量,如年龄、性别、地区、职业和行业变量等,为误差项。本文主要通过分组的办法来研究教育回报率随教育程度的变化状况,这里共估计了10 组方程,方程1 5 为不考虑市场分割情况下的估计结果,方程6 10 考虑到市场分割情况下的估计结果

14、。综合表3 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在不考虑市场分割影响的情况下,总体教育回报率高达10.14 % ,其中,初中阶段的教育回报率最高达到9.7 % ,高中阶段次之为8.03 % ,大专及以上阶段为5.26 % ,小学阶段最低,仅仅为4.12 %。但当考虑了市场分割因素后,教育回报率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总体教育回报率减少到只有4.34 % ,分教育程度来看,高中、初中和小学教育回报率都很低且在统计上都不太显著,高中最高也只有2.5 % ,但是,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回报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到6.42 % ,且在统计上非常显著。考虑到市场分割的估计结果说明,市场分割因素对教育回报率的估计影响非常大,且这

15、种影响对低教育程度者的影响要大大高于高教育程度者。这意味着受过较低教育程度的劳动者的教育回报更多地是通过选择就业途径(如选择地区、行业和职业) 而实现的。四、有关四、有关教育回报率教育回报率及其随及其随教育水平教育水平变化的估计变化的估计能够保持和按教育程度分组估计相同含义且可以把同组内不同教育程度影响分解开来的办法就是使用交叉项的方法,即通过设置代表某一类教育程度的虚拟变量,然后把这一虚拟变量与教育年限变量的乘积放入方程中,这样,所估计的方程就变成了如(6)所示。 LnY =0+1Di +2Edu +3Di*Edu +4Exper +5Exper2+j Zj + (6)Di 为某一级教育程度

16、的虚拟变量,Edu 为受教育年限变量,Exper 为工作经验,Di* Edu 为教育程度虚拟变量与受教育年限变量的交叉乘积,Zj 为其他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地区、职业和行业等,为误差项。作者这里共估计了6组方程。其中方程(1)(3)为一般分组方法模型,被称为一般模型;方程(4)(6)为交叉项分组方法模型,被称为交叉项模型。估计结果被汇总在表4之中。在一般模型的估计中,初中以上教育程度者教育回报率为6.53%,高中教育程度者教育收益率高达8.91%,大专教育程度者教育回报率为6.42%。考虑到前面估计的总体(小学以上教育程度者)的教育回报率为4.34%(参见表3方程(6)的结果),较高教育

17、阶段的回报率都高于平均(总体)回报率,其中,高中以上教育程度者的回报率最高,是平均回报率(小学以上教育程度者)的2倍多,初中以上教育程度者的回报率是平均回报率的1.5倍,大学以上教育程度者回报率是平均水平的1.48倍。一般模型的分组并不能把同组内较低教育程度的影响剔除,而交叉项分组办法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四、有关四、有关教育回报率教育回报率及其随及其随教育水平教育水平变化的估计变化的估计交叉项模型所估计的教育回报率分别为:初中以上教育程度组为0.0254+0.0448=0.0702,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组为0.0275+0.0590=0.0865,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组为0.0314+0.0103

18、=0.0417。能得到和一般模型相似的结果.交叉模型估计结果还能分辩出不同教育程度回报率的差异。综上,本文所估计的中国目前的教育回报率并不高,平均来看,每增加一年教育程度,个人收入大约只增加4.34%,但是,不同教育阶段教育回报率的差异很大,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回报率最高,达到8.9%,是平均教育回报率的2倍,与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相比,每增加一年高中以上教育,个人收入要多增加5.9%.国际上教育回报率变化的一般趋势是,初等教育回报率最高,高等教育次之,中等教育最低。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教育回报率的变化不同于国际上的一般趋势,更多地表现为教育程度越高、教育的边际回报也越高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

19、大力投资于人力资本固然是促进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水平增加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看,只要劳动者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存在着差异,则教育回报率的上述变化趋势就会起到加剧收入差距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似乎是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驱动力五、有关五、有关教育回报率教育回报率随随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变化的估计变化的估计运用分位数回归技术,作者估计了前面的明瑟工资方程,结果总结在表5中。从得到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教育收益率确实随着收入分布状况而变化,表现为收入越高的人教育回报率越高,而收入越低的人教育回报率也越低。表6的结果告诉我们,教育回报率确实随收入水平的增高而增高,最低收入5%的人教育

20、回报率只有2.7%,而最高收入95%的人的教育回报率最高达到6.53%;同时,收入水平高的人也倾向于受到更多的教育,最低收入10%的人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4.09年,而最高收入90%人的受教育年限则高达10.83,后者是前者的2倍多。可见,中国教育回报率随教育和收入水平的变化规律起到了一种加剧收入差距的作用。图1具体地描绘了每增加一年受教育年限会导致不同收入水平者月平均收入会增加多少元。从该图可以清楚地看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每增加一年受教育年限所带来的收入效益呈现指数式增长,呈现出明显的让“富有者更富有、贫穷者更贫穷”的“马太效应”。五、有关五、有关教育回报率教育回报率随随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变

21、化的估计变化的估计六、“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综合本文的研究发现,主要结论可以被归纳为这样几点。1.这说明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中,教育对收入的影响在相当大程度上是通过影响就业途径如选择就业地区和选择职业和行业等来实现的,中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多重分割。2.与世界上教育回报率变化的一般趋势不同,中国的教育回报率呈现出随教育程度升高而增加的现象,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者的教育回报率平均来说要比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者高5.9%。3.教育回报率不仅随教育程度变化而变化,而且还随收入水平而变化,最低收入5%的人教育回报率只有2.7%,而最高收入95%的人的教育回报率最高达到6.53%,收入、教育程度以及教育

22、回报率之间展现出一种让“贫穷者更贫穷、富有者更富有”的“马太效应”。六、“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本文的研究发现具有这样几个明确的政策含义:第一,教育回报率随教育程度增加而增加意味着教育在中国具有边际效益递增的特点,投资于教育因而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提高教育水平不仅有助于个人收入的提高,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最终会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第二,在中国目前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低于初中(大约为8.5年)的情况下,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教育回报率最高意味着收入差距扩大有着来自市场力量的驱动,这表明中国目前似乎正处在库兹涅兹曲线中收入差距不断上升的发展阶段。第三,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发展阶

23、段,要想有效地遏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就必须快速提高劳动者尤其是低教育水平和低收入水平的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如果无法使这部分人的教育水平尽快提高到一定程度如高中阶段,收入差距就不可能呈现出缩小的趋势。六、“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克服这种市场失败的根本办法就是要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减少人力资本的不平衡来减弱收入差距扩大的驱动力,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实施向人投资的战略,同时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还必须更多地向穷人和弱势群体倾斜。具体来说,着眼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可以考虑这样两个建议:一是考虑把国家义务教育提高到高中阶段,本文的实证结果意味着,只有当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达到高中阶段以上时,

24、收入差距才有可能收敛;二是在实施向人投资战略的过程中必须要扩大向贫困地区和低收入群体财政转移支付,确保其完成义务阶段的教育,因为只有在低收入水平群体人力资本改善速度超过总体人口平均速度的情况下,收入差距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也才有可能呈现缩小趋势倒 u 假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库兹涅茨在 1955 年发表的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的论文中,提出了收入差距的“倒 u 假说”。 西蒙库兹涅茨在对收入差距的研究中发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具有随着经济增长先逐渐增大、后逐渐缩小的规律。如果以收入差异为纵坐标,以人均收入为横坐标,则两者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该曲线被称为库兹涅茨曲线(KC)。在库兹涅茨看

25、来,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长期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库兹涅茨在解释倒u 假说时,认为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逐步恶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储蓄和积累集中在少数富裕阶层,而储蓄和积累又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因而在经济增长中必然是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而城市的居民收入比农村更加不平等,所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收入分配的恶化。倒 u 假说他认为现实中有一些因素能够抵消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从而使收入不平等的状况由恶化向逐步缓和转变。这些因素是:(1)法律干预和政治决策,如遗产税、累进所得税制和救济法的实施;(2)人口中富人

26、的比重由于其比穷人更倾向于控制生育而下降,导致若干年后固定比重的最富裕阶层中有收入相对较低的人口进入,从而使这一阶层的相对收入份额下降;(3)技术进步和新兴行业的不断出现,不可避免地导致来源于旧行业的财产和收入的比重在总收入中逐步减少。 倒 u 假说由于库兹涅茨占有资料和国别案例的不充分,他所提出的“倒 u假说”是否有普遍性,一直在经济学界备受争议。有些经济学家赞同这一理论,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他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中,得出了与库兹涅茨一致的看法。刘易斯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两种收入差距将不断扩大: 一是资本家阶级同劳动阶级之间收入相对份额的差距扩大,而且越来越大; 二是在劳动

27、阶级内部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即现代工业部门工人的工资高于传统农业部门农民的收入。 随着经济继续发展,现代部门吸收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工人的工资将逐步上升,劳动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收入差距将可能缩小或不变,社会总收入差距可能停止上升,处于稳定时期。当经济发展进入较高级阶段时,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逐步消失,劳动从无限供给变为稀缺要素,而资本要素则处于相对充裕的状态,这时,工资上升,劳动阶级的收益上升,而资本家阶级的收益则下降,整个社会总收入差距将下降。 倒 u 假说但是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在研究分析中发现了许多倒 u 假说的反例。最典型的例子是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过程。在工业化初期,它们的收入不平等

28、程度都有所改进而不是恶化,其中台湾省的情况特别突出。从 20世纪 50-70 年代,台湾的经济迅速增长,人均GDP从1964年的 500美元上升到1974年的 1000多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6.6%,而收入不平等现象却在不断改善,基尼系数从1953 年的0.57下降到1972年的0.42。另外,日、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期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也没有象“倒 u假说”所说的那样逐渐缩小,相反却出现了扩大趋势。 明瑟方程的推导明瑟(Mincer,1974)模型可以从教育投资及其创造的收入之间的关系推导而来: 设教育投资或全部成本为I,那么在第一年(期)的成本为, I1=Y0+0 (1) 式(1

29、)实质上假设接受教育的全部成本(投资)仅仅是所放弃的、第0年(期)的收入(Y0), 而教育的直接投资为零(指教育设备、教师工资、维修费用和学生的费用支出等为零),即式(1)中右方第二项。将教育的直接成本假设为零是明瑟模型区别于其它教育回报率计算方法的最大特点。 教育投资要有回报,令教育投资(放弃的收入)及其利息等于教育投资所创造的(未来)收入。这又被称为创造收入的方程,其形式是: Y1=Y0+r1Y0 (2) 如果在S年内上学,则连续投资不可避免, Y2=Y1+r2Y1 (3) Y3=Y2+r3Y2 (4) 假设r1=r2=r,即教育投资利息率相同,则有Ys=Y0(1+r)s (5) 对两边取

30、自然对数,则有LnYs=LnY0+ Ln(1+r) (6) 令式(6)中的LnY0=a,b=Ln(1+r),S仍然代表受教育年数,则有明瑟模型: LnY=a+bS (7) 上式只要添上一个误差项则是回归方程,a和b是待估参数。b就是一种近似的接受过S年教育的回报率。称之为“近似”,乃因为教育的直接成本被假设为零。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下图),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

31、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洛伦茨曲线图中,0M为45度线,在这条线上,每10%的人得到10%的收入,表明收入分配完全平等,称为绝对平等线。OPM表明收入分配极度不平等,全部收入集中在1个人手中,称为绝对不平等线。介于二线之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就是洛伦茨曲线。它表明: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平等线OM越接近,收入分配越平等;与绝对不平等线OPM越接近,收入分配越

32、不平等。人口累积收入累积00203407.560298048100100基尼系数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公式是:公式中:是按收入分组后各组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是按收入分组后,各组人口所拥有的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重;是从i=1到i的累计数,如,=Y1+Y2+Y3.+Yi。收入累计比重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

33、;反之亦然。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基尼系数都超出0.4。我国目前基尼系数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0.4,达到了0.46。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3%,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

34、: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基尼系数0.4的国际警戒标准在我国基本适用。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在单独衡量农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0.4;而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0.5,实际工作中按0.45操作。 基尼系数历年中国居民的基尼系数改革开放以来,从1978年到1999年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124,0.2407,0.2406,0.2417,0.2416,0.2439,0.2267,0.3042,0.3045,0.3026,0.3099,0.3099,0.3072,0.3134,0

35、.3292,0.3210,0.3415,0.3229,0.3285,0.3369,0.3361;同期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为:0.16,0.16,0.15,0.15,0.15,0.16,0.19,0.19,0.20,0.23,0.23,0.23,0.24,0.25,0.27,0.30,0.28,0.28,0.29,0.30,0.295。年份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年份全国居民基尼系数19970.370620010.403119980.378420020.432619990.389220030.438620000.408920040.438720050.47基尼系数专家对基尼系数现状的应对措施1.改变现行税制

36、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制度缺陷,完善税收调节体系,使税收调节分配的功能在居民收入、存量财产、投资收益等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发挥。针对我国税收调节存在单一、缺失、弱化的状况,建立多税种,立体式、全过程的税收调节体系。要完善税收政策,逐步建立一个综合协调配合,覆盖居民收入运行全过程,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以财产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两翼,以其他税种为补充的收入分配税收调控体系。2.运用综合调控手段,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调控。一是加快个人所得税改革,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二是深化消费税制改革。充分发挥消费税商品课税再分配功能,对必需品适用低税率或免税,对奢侈品适用高税率。三是可考虑对储蓄存款利息课征的

37、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以及开征物业税、遗产税等税种。3.把“富民优先”作为经济发展新阶段以及解决基尼系数拉大问题的重大经济政策,对低收入者实施积极的税收扶持政策。一是完善支持农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措施。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弱质产业特性,要求政府在取消农业税之后,进一步在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健全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具体讲要对农业生产资料采取更加优惠的增值税税率,降低生产资料价格,减轻农民负担。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使民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解决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三是加大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

38、税收支持力度,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四是建议开征社会保障税。基尼系数4.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对非常态高收入阶层收入的监管目前,高收入阶层主要为企业家、影视歌星球星、垄断行业从业者、政府官员“寻租”灰色收入者、非法地下经济暴发户等。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监控机制,做好个人所得税税源监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一是要加强对垄断收入的监管。二是要积极推行存款实名制,并逐步创造条件实行金融资产实名制,限制非法收入。三是对黑色收入和腐败收入、灰色收入、钻各种政策空子所得的非常态收入要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打击和取缔。当然,在解决贫富悬殊、化解基尼系数“越警”方面,税收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必须和政府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一

39、起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分位数回归分位数回归分位数回归法最早是由R.Koenker和G.Bassett在1978年提出的,随后在人们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回报率变动计量中,分位数回归法是把个体收入分布中处于不同分位点上的自变量的不同作用考虑在内,利用明瑟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不同分位点上的教育回报率。分位数回归的基本模型可表述为:lnwi =xi +i 且Quant(lnwi |xi ) =xi 其中, xi 是外生变量的向量, 是参数向量。Quant(lnw|x) 表示:在已知x 时, lnw 的条件分布的第分位。

40、在回归中第分位所得的各项系数值必须要满足下列条件:Minlnwi -xi +(1-) lnwi -xi Rk i : y i xi i : y i xi 马太效应:好的愈好,坏的愈坏,马太效应:好的愈好,坏的愈坏, 多的愈多,少的愈少多的愈多,少的愈少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它表达的是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

41、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它是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K.Merton)在1973年正式提出的。“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也可以说明马太效应,比如说:地价越拍越高,房子越涨越抢,越抢越涨。前一阵的股票热现象,在股市狂潮中,最赚的总是庄家,最赔的总是散户。于是,不加以调节,普通大众的金钱,就会通过这种形态聚集到少数人群手中,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马太效应可以归纳于:“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马太效应对于领先者来说就是一种优势的累计,当你已经取得一定成功后,那就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强者总会更强,弱者反而更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者随着积累优势,将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所以你不想在任何所在的领域的被打败的话,你就要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头羊,并且不断地扩大。当你成为领头羊后,即便你的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THEEND再次再次感谢各位!感谢各位!老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金融/商业/投资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