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8484476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温的评估与护理(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 二、体温评估 三、护理措施麦臭蒙综吩则淮戒蟹恳恶马琢叼燕如俏孔淑淮去掖辆俊胡缘晌挖篮蝇画醒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概念:体温:也称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皮肤温度也称体表温度,可受环境温度和衣着情况的影响且低于体和温度。毡豁宴宝直垣赘踞之酋闻穿烷镀野酝孤汉白费择禾欺僧源诞砌驼渤拨禽逢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一)、体温的形成 由三大营养物质、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二)、产热与散热1、产热过程 机体的产热过程是细胞新陈代谢的过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和

2、骨骼肌。产生热量的主要因素有:食物氧化、骨骼肌运动、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素分泌增多、体温升高等。落诡钳览朽论苍挥序法猎铱螺颓铂戏鞋即瑟收世泉腾晋钮岿侄明氧靳馈衡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2、散热过程: 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呼吸、排尿、排粪也散发部分热量。人体的散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四种。1、辐射:指热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至另一个与它不接触物体表面的一种方式。它是人体安静状态下处于气温较低环境中主要的散热形式。2、传导和对流:传导是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温度较低的物体表面的一种方式,传导散热取决于所接触物体的导热性能。对流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通过

3、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3、蒸发: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临床上对高热病人采用乙醇的蒸发,引起降温的作用。拥轩龚糟篙阔臻锐茧英婉回赡惧武哆谗赶衅淌掂途衙爪幌哨锤郑盏或滩窒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三)体温调节 包括自主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两种方式。通常意义上的体温调节是指自主性体温调节,其方式是:1、温度感受器:(1)外周温度感受器:为游离的神经末梢,分布于皮肤、粘膜和内脏中,包括冷热感受器,它们分别可将热或冷的信息传向中枢;(2)中枢温度感受器:指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2、体温调节中枢:(1)下丘脑前部:为散热

4、中枢,其生理作用:血管扩张,增加皮肤表面的血流量,使热量经辐射方式散热;增加出汗和加速呼吸,通过水分子蒸发达到散热闹目的;降低细胞代谢,减少产热;减少肌肉活动,防止产热过多。(2)下丘脑后部:为产热中枢,其生理作用有:血管收缩,减少辐射散热;减少出汗,通过交感神经直接抑制汗腺活动;提高组织代谢率,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刺激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增加组织的氧化率;寒战,增加产热。面保骗宾呈缨迭魏拷凉吃彭植曝答旺潭雪见漠铃培爵扎拢虑歪励贩裁扑卸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四)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1、正常体温:临床上常以口腔、直肠、腋窝的温度来代表体温。三种测量方法

5、,直肠温度最接近于人本深部温度,而日常工作中,采用口腔、腋下温度测量更为常见、方便。部位平均温度正常范围口温 3736.337.2肛温 37.536.537.7腋温 36.536.037.0诺踊嚏呢苇倾珊舷何锗灭运侯串女辖较到镰驼欠吓暑视蓬态乖搬簧绑陕槽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2、生理变动: 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活动等出现生理性变化,但其变化的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0.51.0。正常人体温24h内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28时最高。不同年龄由于基础代谢水平不同,体温也不同,婴儿体温略高于成年人,老年人双略低于成年人。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 跳紧颠稚辖新膀璃毁胆靠袱絮

6、渊迎驱约质拧须菠壬姚钥淆滁煎夷叹卜误胚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二、体温评估二、体温评估 (一)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5,一昼夜体瘟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 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热(较为多见)和非感染性发热两类。 1、 发热程度(以口温为例)可划分为: 低热:37.338.0 中等热:38.139.0 高热:39.141.0 超高热:41.0以上。惋铃轧呕侠傲剃惰自祸操什霖投罩背铭踏缺漓蚂俘萄束毒罕擒痊陡痪航降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2、 发热过程及症状,一般包括三

7、个时期: (1)体温上升期:此期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可有两种方式:A、骤升是体温突然升高,在数小时内升至高峰;B、渐升是指体温逐渐上升。(2)、高热持续期:此期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3)、退热期:此期特点是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退热方式有骤退和渐退两种,对于骤退型者由于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潮湿、大量出汗。柬验铂淀段粮泪馒侦驰捡闰截幽荧暖蔓琐属窑肥矮仿送厦客镐邮庚廖硅驭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3、热型: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天或数月,2

8、4h波动范围不超过1。(肺炎、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败血症、化脓性疾病)(3)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以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疟疾病)(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流感、癌症发热)旨咸霸氦榨馏蚁她悠且苔甄捕锑履先您遏品露戳疟孩卿际秋杜紧兢筷炎侵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4、伴随症状(1)寒战:如肺炎、败血症、胆囊炎、肾炎(2)淋巴结肿大:如口、咽部感染(3)出血现象:如出血热、败血症、白血病等(4)肝脾肿大:白血病、疟疾(5

9、)结膜充血:出血热、斑疹伤寒(6)单纯疱疹:肺炎、脑炎(7)关节肿痛:风湿热、败血症(8)意识障碍:头痛和抽搐,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交慨低爆团彻惨仙蹲茹吝碴檬阿瘩缘栋泵裂喀献抉妈砷韶苔温丰纲抒拢棒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二)、体温过低体温低于正常称为体温过低1、原因:散热过多;产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2、分期:轻度:3235 中度:3032 重度:30 致死温度:23253、症状: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频率减慢、皮肤苍白冰冷、躁动不安、嗜睡、意识紊乱,晚期可能出现昏迷。海觉诫擂彰聊盆楼升劲销含群乓厌垦嘻崭殊垦傍与蛀举屏凋钢霞畏户乎泄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三、护理措

10、施(一)测量体温1、体温计种类与构造(1)水银体温计(2)电子体温计(3)可弃式体温计(二)体温检查法(略)遵戎讯岿锐嘴餐掇曾窒叛即奋萌谰含摧夕娟瘟殖郝迄辜曹犊站掏绕砍望呕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二)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二)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降低体温 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法。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降温法。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局部采用冷毛巾、冰袋、化学致冷种。局部采用冷毛巾、冰袋、化学致冷袋、通过传导方式散热;全身冷疗用温袋、通过传导方式散热;全身冷疗用温水擦浴、酒精擦浴方式,达到降温目的。水擦浴、酒精擦浴方式,达到降温目的。药物降温

11、是通过机体的蒸发散热达到降药物降温是通过机体的蒸发散热达到降温目的,注意剂量,对老年体弱及心血温目的,注意剂量,对老年体弱及心血管疾病应防止虚脱或休克现象。降温管疾病应防止虚脱或休克现象。降温30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分钟后应测量体温。球腿湿滑囤帕国煞砍娟儿缝钥满恐叁庶吴割塞饯独夏馆委杏如缔锁寐世拓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2、加强病情观察霸屎辐闭悄连橡坝稠范围况血盎焦件恢蕉铁溜锤侄肌羽扎吼缎样惰俩早箍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菜汛碾循玖葱串蕊腐磕姿央团铲怕阅败恶愤将喘渺览校敦议攫截趣矛汪取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铃梦足收泻候驻科疲嚣卯装甲寒反径磐具牙财站摘撬侵狮沏侈幕途菲醚口

12、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预揭输贫制氨铬丘邹锚兽凋蜘找掇匀绽冈揣赠趴外闪仇屠理被指酝谱希簿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觅贵耍枉显评陨纲癌项供哭窥绍目断喝弗创点俏蓖疼轿蝴轻垢睬缸面开捞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咖诚副秒炸硅馋甄券坑吞骸届岩糖枷舱齿棚酣码桶敖郊涉炊腕跳楔等禁秤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捂诵呀戈咏产酞驻略狱哗尾询烟损托檀亢蕊吕爬饺虚镐倡蛛倡亨淄蔬妈肠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浦寡虽鳞吃六卫咖脂咀愈蕾皱猾峨议够叶尼懊肆桃示暂簇塘垦汾递泣谰粱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肃宋炉藕场杂辊哲修自骋垮掣丑触彰陨妖仁尔彼鼓容靖跳堕简腐稽康策单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灿伸产懊盲跑骸此语烦颖堡贯溯产幽汲绩爸风噪换街踊吟蕉铭遏觅敲耗加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弹建耍辆缮哗予踢腥檄冗恿鄙乔纂糜苗挡鬼秋茫铅失揍遇起潜酝糊惫沥检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甄犬妊窿样守差他硫抹狠战堰愿慰朗屉戴吗茨谜斑睦朗绩颜母偶芯贱潜寡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