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辅导】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8475700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辅导】(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格与心理健康 1身心健康一、关于人格一、关于人格(一)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 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 为,使他具有区别与别人的、 独特的心理品质。2身心健康 (二)人格的特点 独特性; 整体性:各种心理特征构成有机整体; 稳定性:它的影响是一贯的,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功能性; 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自然性说明人格形成以神经系统的成熟为基础;社会性说明人格的社会制约性。3身心健康 (三)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主要包括人格的倾向性、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人

2、格的倾向: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格倾向决定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4身心健康(三)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婴儿前期(0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婴儿后期(24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幼儿期(47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5身心健康 童年期(7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3、; 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成年早期(1825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6身心健康 成年中期(2550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成年后期(50岁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和贤明。7身心健康二、人格(气质、血型)类型及特点二、人格(气质、血型)类型及特点 (一)S型人格(多血质、B型血): 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言语行动敏捷, 反映速度、注意力转移

4、速度都比较快,行为外向;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善交际,不怯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8身心健康(二)C型人格(胆汁质、O型血) 胆汁质的人一般感受性低而耐受力高,显得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直爽热情,情绪兴奋性高,但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难于自我克制。9身心健康 (三)M型人格(抑郁质、A型血) 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力低;多疑多虑,内心体验极为深刻,行为极端内向;敏感机智,胆小,孤僻,情绪兴奋性弱,寡欢,爱独处,不爱交往;做事认真仔细,动作缓慢,防御反应明显。10身心健康 (四)P型人格(黏液质、AB型或外B内A) 粘液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高,反应速度慢,情

5、绪兴奋性低但很平稳;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头脑清醒,做事有条不紊,踏踏实实,但容易循规蹈矩;注意力集中,稳定性强;不善交谈,交际适度。 以上是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大多数人是中间型或混合型的,具体情况应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区别对待。11身心健康四、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四、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一)心理不健康 心理不健康按其程度,可分为:一般性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及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这三种心理问题的鉴别如下表:12身心健康三种心理问题的鉴别 鉴别标准 类别刺激性质持续时间反应程度是否泛化社会功能一般性心理问题小1-2个月不太强烈反应对象未被泛化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交,但效率下降严重心理问题 大

6、2-6个月强烈反应对象未被泛化对生活、学习、社交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时,我们也把有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的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列入这一类。13身心健康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一)心理活动强度 指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这种抵抗能力,或者说心理活动强度,主要与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性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14身心健康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2)心理活动耐受力 我们把长期接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心理

7、活动的耐受力。15身心健康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三)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16身心健康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四)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 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做工作,经常“开小差”,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我们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17身心健康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五)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

8、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18身心健康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六)康复能力 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回忆起这次创伤,他们表现得较为平淡,原来的情感色彩也很平淡。19身心健康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七)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从他的自控能力如何进行判断。20身心健康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八)自信心 “自信心”实质上是正确自我认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一个人缺乏自信,不能在生活时间中不断提高自信心,我们就可以说,此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21身心健康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九)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支柱,适度的社会交往十分重要,否则就会产生“接触不良”或“狂躁状态”。22身心健康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五、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十)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 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发生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采取各种方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这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23身心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