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发展心理4(个体心理特点课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8475229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发展心理4(个体心理特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中学生发展心理4(个体心理特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中学生发展心理4(个体心理特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中学生发展心理4(个体心理特点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中学生发展心理4(个体心理特点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发展心理4(个体心理特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发展心理4(个体心理特点课件(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体心理个体心理发展展o如果再回到从前,你会怎么样?n80层楼的故事o有没有方式回到从前n时光机器寻秦记n时光机器.docn寻秦记.doco重点内容n心理发展的含义n发展的关键期n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n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n影响心理发展的环境和遗传因素第一节 心理的发展及其主要观点一.心理发展n含义: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1、连续性与阶段性nP243图图8

2、1心理发展的不同模型(连续发展模型、发展的阶段模型、心理发展的不同模型(连续发展模型、发展的阶段模型、分化层次模型)分化层次模型)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n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中科大少年天才班的思考)发展(中科大少年天才班的思考)http:/ 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o年龄是心理发展的主要参照物,编制了格塞年龄是心理发展的主要参照物,编制了格塞尔行为发育诊断表尔行为发育诊断表P246P2

3、46(适应、运动、语言、个人适应、运动、语言、个人社会行为)社会行为)http:/ 美国北卡罗米纳大学做过一个实验:把美国北卡罗米纳大学做过一个实验:把175175个孩个孩子分两组,一组按一般条件进行教养,另一组从子分两组,一组按一般条件进行教养,另一组从3 3个个月开始进行早期教育。每月开始进行早期教育。每1515个月测一次智商。个月测一次智商。 发现: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的智商平均高出发现: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的智商平均高出1515点,但小学四年级时,逐渐丧失了优势,接受父母点,但小学四年级时,逐渐丧失了优势,接受父母循序渐进教养的孩子都赶了上来。循序渐进教养的孩子都赶了上来。格塞尔成熟论的缺

4、陷:格塞尔成熟论的缺陷: 片面强调生物因素的作用,抹煞了环境片面强调生物因素的作用,抹煞了环境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影响,显然是不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影响,显然是不完善的。完善的。 2、行为主义观o心理发展不过是量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由环心理发展不过是量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o华生华生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学习过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程,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推测刺激(P247婴儿害怕实验)婴儿害怕实验) 华生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儿童生来 其心理类似一块“白板”,心理的发展是在

5、“白板”上建立SR联结的过程。 环境决定论片面夸大了环境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环境决定论片面夸大了环境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作用。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n行为主义观o斯金纳斯金纳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通过强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通过强化可以塑造儿童的行为化可以塑造儿童的行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doco班杜拉班杜拉行为习得是观察学习的结果行为习得是观察学习的结果.儿童既不需要直接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通过观察就可完成学习。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3、精神分析论n弗洛伊德o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的基本动力,心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的基本动力,心理的发展就是理的发

6、展就是“性性”的发展,或称心理性欲的发的发展,或称心理性欲的发展,生命的最初几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展,生命的最初几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o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1)口唇期,01岁;吸吮本能(2)肛门期,13岁;(3)前生殖器期,36岁;亲子依恋(恋母情结)(4)潜伏期,61l岁;平静时期(5)青春期,从1113岁开始。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4、相互作用论n皮亚杰o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n成熟成熟:机体的成长发展的必要条件n自然经验自然经验: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n社会经验社会经验:语言和教育的影响 n平衡化平衡化:决定性因素。思维的本质

7、是适应,可以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来说明图式图式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同化同化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机体已有的模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图式量的变化顺应顺应当机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的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引起图式质的变化适应环境n锤子锤东西图式,玩具锤东西同化,玩具用来压顺应,这个过锤子锤东西图式,玩具锤东西同化,玩具用来压顺应,这个过程程 就是平衡化的过程就是平衡化的过程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5、生态发展观n布朗芬布伦纳布朗芬布伦纳n生态就是指个体正在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五个环境系统分别为:n微系统(microsystem):

8、个体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玩耍地等;n中介系统(mesosystem) :在微系统和外系统间起联系作用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n外系统(exosystem) :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影响的环境,如邻居、传媒、社会福利制度等;n宏系统(macrosystem) :社会中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等;n时序系统(chronosystem) :个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五种环境因素同时存在,并且宏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外系统,并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微系统和中介系统。对个体发展的考察,不应仅停留在微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发展.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一)毕生发展观

9、o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o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流体智力中年流体智力中年后下降晶体智力成年后仍可保持增长、学习另一后下降晶体智力成年后仍可保持增长、学习另一种语言)种语言)o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n年龄阶段(接受教育的年龄)年龄阶段(接受教育的年龄);历史阶段历史阶段(战争(战争、经济状况);、经济状况);非规范事件(疾病、非规范事件(疾病、离异)离异)o发展是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的结果发展是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的结果三.人的毕生心理发展历程(二)毕生心理社会发展阶段o埃里克森(

10、新精神分析代表人物之一,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n在人格发展过程中,要经历顺序不变、又相互联系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如果解决了该阶段所要求的任务,就能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否则就形成消极的品质年龄年龄发展关键发展关键发展任务发展任务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婴儿期婴儿期01.5岁岁基本的信任与基本的信任与不信任不信任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儿童早期儿童早期1.53岁岁自主与羞愧、自主与羞愧、怀疑怀疑获得自主感,克服怀疑与羞耻感获得自主感,克服怀疑与羞耻感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学前期学前期36岁岁主动性与退缩主动性与退缩内疚内疚获得主动感,克服

11、内疚感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第四阶段:第四阶段:学龄期学龄期612岁岁勤勉与自卑勤勉与自卑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第五阶段:第五阶段:青春期青春期1218岁岁自我同一与角自我同一与角色混淆色混淆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第六阶段:第六阶段:成人早期成人早期1825岁岁亲密与孤立亲密与孤立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体现着爱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体现着爱情的实现。情的实现。第七阶段:第七阶段:成年中期成年中期2550岁岁亲代性与停滞亲代性与停滞通过生儿育女,获得生殖感而避免停通过生儿育女,获得生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现着关怀的实现。滞感,体现着关

12、怀的实现。第八阶段:第八阶段:成年晚期成年晚期50岁以后岁以后自我统合与绝自我统合与绝望望获得综合的完善感,避免对自己的失获得综合的完善感,避免对自己的失望和厌恶感,体现着智慧的实现。望和厌恶感,体现着智慧的实现。 婴儿出生伊始具备怎样的能力?有生存婴儿出生伊始具备怎样的能力?有生存的先天机制还是完全无助的呢?的先天机制还是完全无助的呢?第二节 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通过以下学习,你会惊奇地发现,婴儿通过以下学习,你会惊奇地发现,婴儿一离开子宫,就表现出通过感官获得信息并一离开子宫,就表现出通过感官获得信息并做出反应的非凡能力,具有做出反应的非凡能力,具有“生存的先天机生存的先天机制制”。第二节

13、认知和语言的发展o1.感知能力的发展n定向反射习惯化定向反射习惯化o同样的刺激物反复呈现,最后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n定向反射去习惯化定向反射去习惯化o当个体对某种刺激物形成习惯后,对出现的新刺激物产生反射行为,表明能对新旧刺激物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物的兴趣的现象称之为去习惯化感知能力的发展感知能力的发展1 1、感觉和运动的发展、感觉和运动的发展 婴儿的视觉系统发育不成熟,只能看清婴儿的视觉系统发育不成熟,只能看清较大较近的物体。较大较近的物体。研究视觉偏爱研究视觉偏爱 婴儿出生前就能听到声音。新生儿(婴儿出生前就能听到声音。新生儿(出生后四出生后四周以内的婴儿)周以内的婴儿)更

14、喜欢母亲的声音,对父亲的声音更喜欢母亲的声音,对父亲的声音没有特别的偏好,说明他们在子宫里就学会了辩识没有特别的偏好,说明他们在子宫里就学会了辩识母亲的声音。母亲的声音。 出生后能对某些声音做出反应,会将头转向声出生后能对某些声音做出反应,会将头转向声音的来源方向。音的来源方向。新生儿对某些味道也有特别偏好。当饮料新生儿对某些味道也有特别偏好。当饮料有甜味时,就会吸吮较长时间。母乳喂养的婴有甜味时,就会吸吮较长时间。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生几天后就能分辨出母亲乳汁的味道。儿出生几天后就能分辨出母亲乳汁的味道。 新生儿嗅觉也很灵敏,可凭借妈妈的特殊新生儿嗅觉也很灵敏,可凭借妈妈的特殊味道找到自己的母亲

15、。味道找到自己的母亲。婴儿通常用嘴和手的触觉了解自己及环婴儿通常用嘴和手的触觉了解自己及环境,他们表现出许多学习能力:对重复出现境,他们表现出许多学习能力:对重复出现的刺激会习惯化并形成期待;通过主动的探的刺激会习惯化并形成期待;通过主动的探索进行知觉学习。索进行知觉学习。 运动的发展从新生儿反射开始,力量、运动的发展从新生儿反射开始,力量、姿势控制、平衡和知觉技能的发展等都会影姿势控制、平衡和知觉技能的发展等都会影响运动发展的结果和模式。响运动发展的结果和模式。2 2、空间知觉的发展、空间知觉的发展(1 1)形状知觉)形状知觉 最初两月,婴儿只关注物体的边缘,两月后,开最初两月,婴儿只关注物

16、体的边缘,两月后,开始关注事物的整体。始关注事物的整体。* * 偏爱整体面孔,不喜欢面孔特征随便排列的面孔。偏爱整体面孔,不喜欢面孔特征随便排列的面孔。* * 偏爱人类(特别是母亲)的面孔,而非视觉上相似的圆偏爱人类(特别是母亲)的面孔,而非视觉上相似的圆形。形。(2 2)深度知觉)深度知觉 出生出生4 4个月的婴儿,才能聚合来自双眼的个月的婴儿,才能聚合来自双眼的信息,形成深度知觉。信息,形成深度知觉。被试:被试:6 61414个月的婴儿。个月的婴儿。结果:大多数婴儿不朝母亲结果:大多数婴儿不朝母亲那边爬,而是朝相反方向那边爬,而是朝相反方向爬,还有一些婴儿哭叫起爬,还有一些婴儿哭叫起来。这

17、表明,婴儿具有深度来。这表明,婴儿具有深度知觉。知觉。吉布森和沃克吉布森和沃克 “ “视崖视崖”实验实验(3)方位知觉的发展)方位知觉的发展第一阶段:第一阶段:57岁儿童能辨认自己的左、右,但不岁儿童能辨认自己的左、右,但不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第二阶段:第二阶段:79岁儿童不仅能辨别自己的左右,还岁儿童不仅能辨别自己的左右,还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第三阶段:第三阶段:911岁儿童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能正岁儿童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能正确指出三件并排物体的左右相对位置。确指出三件并排物体的左右相对位置。 在教学中须有意识地指导儿童正确的知在教学中须有意识地指导

18、儿童正确的知觉方位,特别要注意方位知觉困难造成的学觉方位,特别要注意方位知觉困难造成的学习上的错误,如初入学的儿童经常是习上的错误,如初入学的儿童经常是“d”d”与与“b”b”,“ “ p”p”与与“q”q”不分等。不分等。 o2.记忆的发展n量的发展量的发展o记忆范围,记忆广度,记忆存储的时间n质的发展质的发展o从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记忆发展o个体记忆组织性的提高n元记忆元记忆o陈述性元记忆知识意识到记忆的真实、长时信息o记忆监控阅读自己的记忆状态,评估、预测这种状态的影响o记忆策略的调节与控制o3.思维的发展n皮亚杰o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每一阶段都有独特的图式或认知结构,图式或认知结

19、构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 J.Piaget(18961980)J.Piaget(18961980)o四个阶段n1、感知动作阶段(02岁):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思维与动作密切相连。n最初几月,婴儿大部分行为以天生的运动活动.如吸吮、观看、抓握等为基础,并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但尚无表象、思维和言语。 “客体永久性”:客体从视野中消失后,个体仍然认为该客体是客观存在的 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最重要的认知发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最重要的认知发展是获得了对抽象物体形成心理表征的能展是获得了对抽象物体形成心理表征的能力,即发展出客体永存的能力。力,即发展出客

20、体永存的能力。 和宝宝和宝宝“藏猫猫藏猫猫”时,你一躲开,他看时,你一躲开,他看不见了,也就不找了,以为世界上不存在不见了,也就不找了,以为世界上不存在“你你”这个人了。可在这个人了。可在1 1周岁左右时,你再和周岁左右时,你再和宝宝做游戏,你叫他一声,然后躲起来,宝宝宝做游戏,你叫他一声,然后躲起来,宝宝就会用眼睛到处找。宝就会用眼睛到处找。 客体永存客体永存挡住后,为什么没兴趣了?挡住后,为什么没兴趣了? 客体永存的建立是儿童自我发展的里程客体永存的建立是儿童自我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儿童已把主客体分化开来,从以碑,标志着儿童已把主客体分化开来,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把自己看作无数客体中的自我

21、为中心转变为把自己看作无数客体中的一个。一个。n2、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思维与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操纵头脑中的表象http:/ 1)开始用表象和语言进行交际,描述外部开始用表象和语言进行交际,描述外部世界和不在眼前的事物。世界和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表象进行思维,借助于表象进行思维,开始运用象征符号,但还不能进行心理运算思开始运用象征符号,但还不能进行心理运算思维。维。在游戏时,儿童用小木凳当汽车,在游戏时,儿童用小木凳当汽车,用竹竿做用竹竿做马,木凳和竹竿是符号,汽车和马是符号象征的东马,木凳和竹竿是符号,汽车和马是符号象征的东西。儿童已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凭着符号对客观事西。儿童已能

22、将二者结合起来,凭着符号对客观事物加以象征化。皮亚杰认为这就是思维的发生,同物加以象征化。皮亚杰认为这就是思维的发生,同时意味着儿童的符号系统开始形成。时意味着儿童的符号系统开始形成。(2 2)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结构。)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结构。问:你有兄弟吗?问:你有兄弟吗?儿童:有。儿童:有。问:他叫什么名字?问:他叫什么名字?儿童:叫吉姆。儿童:叫吉姆。问:吉姆有兄弟吗?问:吉姆有兄弟吗?儿童儿童 :没有。:没有。(思维不可逆)(思维不可逆)(3 3)自我中心性,这个年龄儿童常似乎与自)自我中心性,这个年龄儿童常似乎与自 己说话,而不是与他人交流。己说话,而不是与他人交流。 汤

23、姆汤姆4 4岁时,第一次看到大海。海浪奔腾不息的岁时,第一次看到大海。海浪奔腾不息的怒吼使他害怕。他转过身来问爸爸,怒吼使他害怕。他转过身来问爸爸,“大海什么时大海什么时候才停息呢?候才停息呢?”父亲回答说:父亲回答说:“它不会停息它不会停息”。汤。汤姆接着奇怪的问,姆接着奇怪的问,“就连我们睡着时也不停息就连我们睡着时也不停息吗?吗?” 汤姆被一只又大又黑、嗡嗡作响的苍蝇汤姆被一只又大又黑、嗡嗡作响的苍蝇吵得烦死了。他挥舞双臂,仍无济于事。最吵得烦死了。他挥舞双臂,仍无济于事。最后他试着采取一种新办法,后他试着采取一种新办法,“苍蝇,苍蝇,”汤姆汤姆劝说到,劝说到,“回你妈妈那儿去吧。回你妈

24、妈那儿去吧。” 皮亚杰将此阶段的思维称为半逻辑思皮亚杰将此阶段的思维称为半逻辑思维,与感知运动阶段无逻辑、无思维相比,维,与感知运动阶段无逻辑、无思维相比,这是一大进步。这是一大进步。o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个体的思维具有了内化性、可逆性、守恒性和整体性等特征n守恒:儿童认为物体尽管从外表看来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但实质上物质含量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n儿童理解了守恒,思维可逆,开始了心理运算(可用心理活动代替物理活动),但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在纯粹言语叙述的情况下进行推理较困难。 如果某儿童看见如果某儿童看见A比比B高,又看见高,又看见B比比C高,就会推理说,高,就会推理说,

25、 A A最高,而不用实际比较最高,而不用实际比较这三个人。(用心理活动代替物理活动)这三个人。(用心理活动代替物理活动) 但这个问题如果是用言语表述的,则孩但这个问题如果是用言语表述的,则孩子还是不能做出正确推论。子还是不能做出正确推论。o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个体的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着眼于抽象概念上n思维更具有灵活性、系统性和抽象性应按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例应按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例如,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对加减法运算的学如,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对加减法运算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但若把这种知识硬塞给处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但若把这种知识硬塞

26、给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无助于儿童的发展。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无助于儿童的发展。 皮亚杰的理论对教育学的贡献皮亚杰的理论对教育学的贡献 4.4.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新生儿:哭,呼吸开始并锻炼发声器官。新生儿:哭,呼吸开始并锻炼发声器官。一月后:出现类似于元音和辅音的反射性声音。一月后:出现类似于元音和辅音的反射性声音。6 6、7 7月:发音中出现类似于成人语言中使用的音月:发音中出现类似于成人语言中使用的音 节,如节,如mama mama 等,对婴儿而言没有意义。等,对婴儿而言没有意义。8 8、9 9月:咿呀学语,学会调节和控制发音器官的活月:咿呀学语,学会调节和控制发音器官的活 动。动。9

27、91111月:能听懂一些话并做出相应反应(对他说月:能听懂一些话并做出相应反应(对他说 “ “拍拍手拍拍手”,就会做相应动作)。是对包,就会做相应动作)。是对包 括词语在内的整个语境的反应。括词语在内的整个语境的反应。1111个月:词语从情境中分离,开始真正理解词的意个月:词语从情境中分离,开始真正理解词的意义。义。11.51.5岁:单词句时期,可说有意义单词,通常是单岁:单词句时期,可说有意义单词,通常是单 音重叠,如音重叠,如“球球球球” ” 。1.51.52 2岁:双词句时期,如岁:双词句时期,如“车车开开车车开开”等,电报等,电报 句。句。2 2岁后:出现结构完整的简单句,复合句也逐步

28、出岁后:出现结构完整的简单句,复合句也逐步出 现。简单句和复合句保持同样的发展趋势。现。简单句和复合句保持同样的发展趋势。 儿童迅速掌握语言规则的原因儿童迅速掌握语言规则的原因* * 斯金纳认为,儿童自发地发出各种声音,近似于成人斯金纳认为,儿童自发地发出各种声音,近似于成人说话的声音或多或少地得到奖励或强化,语言在此说话的声音或多或少地得到奖励或强化,语言在此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 *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学习语言大部分是因为观察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学习语言大部分是因为观察与模仿。与模仿。乔姆斯基认为,儿童迅速掌握语言规则的答案存在于乔姆斯基认为,儿童迅速掌握语言

29、规则的答案存在于人类的基因中人类的基因中 例如,聋童不能获得口头语言,这些儿童创造自例如,聋童不能获得口头语言,这些儿童创造自己的手势系统且有规则的语法结构。己的手势系统且有规则的语法结构。 乔姆斯基认为,随儿童脑的成熟,在一定条件乔姆斯基认为,随儿童脑的成熟,在一定条件下,儿童先天加工语言符号的大脑内在机制被激发,下,儿童先天加工语言符号的大脑内在机制被激发,便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便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o5.心理理论的发展n个体对心理现象和心理状态的认识,他建立在心理与客观世界相区分以及信念和愿望是人类行为之源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之上在婴幼儿和童年早期发展较快,以后逐渐减缓在婴幼儿和童年早期发展

30、较快,以后逐渐减缓第三节第三节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一、情绪的发展一、情绪的发展新生儿:布里奇斯认为,新生儿的情绪是杂乱无章新生儿:布里奇斯认为,新生儿的情绪是杂乱无章 的未分化的反应,通过成熟与学习,不同的未分化的反应,通过成熟与学习,不同 性质的情绪才分化出来,如性质的情绪才分化出来,如3 3个月时兴奋分个月时兴奋分 化为痛苦与快乐,化为痛苦与快乐,8 8、9 9个月时,痛苦又分个月时,痛苦又分 化为怕、怒和厌恶等负性情绪。化为怕、怒和厌恶等负性情绪。6 6个月到个月到1.51.5岁:出现依恋和怯生。岁:出现依恋和怯生。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母亲(或另一主要照依恋:婴儿寻

31、求并企图保持与母亲(或另一主要照 料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倾向。表现:啼料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倾向。表现:啼 哭、笑、吸吮、咿呀学语、身体依偎和跟随哭、笑、吸吮、咿呀学语、身体依偎和跟随 等行为。等行为。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依恋是儿童生存的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依恋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要,有力支持这一观点的是哈罗的幼基本需要,有力支持这一观点的是哈罗的幼猴依恋实验。猴依恋实验。Harlow的实验结果:如果强迫婴猴做选择,它们宁愿同软布结果:如果强迫婴猴做选择,它们宁愿同软布“母亲母亲”接触而不喜欢金属接触而不喜欢金属“母亲。母亲。推断:身体接触比食物喂养对依恋的形成作推断:身体接触比食物喂养对依恋的形成

32、作用更重要。用更重要。(一)(一)婴儿期依恋的发展阶段婴儿期依恋的发展阶段 1 1、对人不分化的反应阶段(、对人不分化的反应阶段(0 03 3月)月) 婴儿对任何人的反应都没区别,都以相同的方婴儿对任何人的反应都没区别,都以相同的方式如抓握、微笑等作出反应。式如抓握、微笑等作出反应。2 2、 对人分化的反应阶段(对人分化的反应阶段(8 8月)月) 婴儿看到亲人或经常照顾者会发自内心地微婴儿看到亲人或经常照顾者会发自内心地微笑,看到陌生人时,会谨慎地注视对方,但并不排笑,看到陌生人时,会谨慎地注视对方,但并不排斥陌生人。斥陌生人。3 3、对特定的人的反应阶段(、对特定的人的反应阶段(8 8月月岁

33、)岁) 婴儿对母亲产生依恋行为,依恋产生的婴儿对母亲产生依恋行为,依恋产生的标志是分离焦虑(母亲离开时,婴儿大哭大标志是分离焦虑(母亲离开时,婴儿大哭大闹、喊叫等)和怯生(当陌生人靠近,婴儿闹、喊叫等)和怯生(当陌生人靠近,婴儿就哇哇大叫甚至哭闹不安,并转而寻求母亲就哇哇大叫甚至哭闹不安,并转而寻求母亲的所在)。的所在)。4 4、交互关系形成期(、交互关系形成期(2 2岁以后)岁以后) 随着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儿童能更随着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儿童能更好地理解影响父母离开和出现的因素,分离好地理解影响父母离开和出现的因素,分离焦虑逐渐下降,依恋对象的范围也由母亲扩焦虑逐渐下降,依恋对象的范围

34、也由母亲扩展到家庭其他成员。展到家庭其他成员。(二)依恋的类型(艾恩斯沃斯)(二)依恋的类型(艾恩斯沃斯)1 1、A A型(回避型)型(回避型) 约占约占20%20%,此类儿童没有与母亲建立真,此类儿童没有与母亲建立真正的依恋关系,易与陌生人相处和适应陌生正的依恋关系,易与陌生人相处和适应陌生环境,与母亲分离时并不表现出焦虑环境,与母亲分离时并不表现出焦虑 。2 2、B B型(安全型)型(安全型) 约占约占70%70%,陌生情景中,母亲在场时,幼,陌生情景中,母亲在场时,幼儿可自由探索,似乎把母亲当作安全基地。当儿可自由探索,似乎把母亲当作安全基地。当母亲离开独自与陌生人在一起时,会焦虑哭母亲

35、离开独自与陌生人在一起时,会焦虑哭泣,寻找母亲。与母亲团聚时,很兴奋,立即泣,寻找母亲。与母亲团聚时,很兴奋,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近,哭泣也立即减弱或停止。寻求与母亲的接近,哭泣也立即减弱或停止。3 3、C C型(反抗型)型(反抗型) 约占约占10%10%,此类儿童反应矛盾。母亲在场,此类儿童反应矛盾。母亲在场时,担心母亲离去。同母亲分离后,感到强时,担心母亲离去。同母亲分离后,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烈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试图主动接近母亲,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甚至有时推开或打母亲。安慰进行反抗,甚至有时推开

36、或打母亲。婴儿期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入幼儿园后,自婴儿期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入幼儿园后,自尊水平、社会能力、与别的小朋友的合作性、受小朋尊水平、社会能力、与别的小朋友的合作性、受小朋友的欢迎程度、同情心等都较高。友的欢迎程度、同情心等都较高。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较孤立,不喜欢与人合作。回避型依恋的孩子较孤立,不喜欢与人合作。 反抗型依恋的儿童表现出较多的攻击行为,对反抗型依恋的儿童表现出较多的攻击行为,对幼儿园适应困难。幼儿园适应困难。二、自我意识与性格发展二、自我意识与性格发展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 人类特有的意识,是对自己的各方面如物质自人类特有的意识,是对自己的各方面如物质自我、社会自我、

37、精神自我等的认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等的认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自我知觉、自我表自我知觉、自我表象、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象、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自我体验、自我控、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制。 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自我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自我意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有一个萌芽、意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有一个萌芽、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 新生儿没有自我意识,只有一些简单、片新生儿没有自我意识,只有一些简单

38、、片断的感觉、动作和本能的反射。他们认识不到断的感觉、动作和本能的反射。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存在,分不清自己的身体与外界有什么自己的存在,分不清自己的身体与外界有什么区别,吮吸自己的指头和吮吸母亲的乳头一区别,吮吸自己的指头和吮吸母亲的乳头一样。样。新生儿的自我意识新生儿的自我意识 随着神经系统的完善,到随着神经系统的完善,到1 1岁左右产生了自我岁左右产生了自我感觉,逐渐能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别开,将自己感觉,逐渐能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别开,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 例如,儿童发现咬自己的手与咬别的东西感觉例如,儿童发现咬自己的手与咬别的东西感觉不一样;自己推皮球

39、,皮球就滚动了等。认识到自不一样;自己推皮球,皮球就滚动了等。认识到自身是动作的主体。身是动作的主体。幼儿的自我意识幼儿的自我意识 儿童儿童3 3岁左右会用岁左右会用“我我“来表示自己,说明开始来表示自己,说明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化为把自己当作主体。这是自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化为把自己当作主体。这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质变,人的自我意识从此萌生。我意识发展中的质变,人的自我意识从此萌生。幼儿的自我意识幼儿的自我意识童年自我意识的特点童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 心理活动主要指向外部行为而非自己内心品质。心理活动主要指向外部行为而非自己内心品质。(问(问“为为什么你是好孩子什么你是好孩子?”?”回答回答

40、“我不打架我不打架” ” 。中学生则说。中学生则说 “ “我听话,遵守纪律我听话,遵守纪律”。)。)* * 转达成人对他的评价转达成人对他的评价(他们评价自己是好孩子,是因为(他们评价自己是好孩子,是因为“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老师说我是好孩子”)。)。* * 意识不到自己面临的各种矛盾,没有忧愁意识不到自己面临的各种矛盾,没有忧愁(快乐时代)。(快乐时代)。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集体的关系。比如,会发现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集体的关系。比如,会发现自己能想出某个主意,而别人想不出,从而感到自自己能想出某个主意,而别人想不出,从而感到自豪、得意。豪、得意

41、。*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对周围人的个性品质等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对周围人的个性品质等感兴趣,欣赏文艺作品时,开始关注人物的内心体感兴趣,欣赏文艺作品时,开始关注人物的内心体验、动机、想法、个性特点等。验、动机、想法、个性特点等。高中阶段把主要朝向外部的认识活动转向自己高中阶段把主要朝向外部的认识活动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比如,会提出一系列问题:的内心世界。比如,会提出一系列问题: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长相、脾气、性格怎样?我的长相、脾气、性格怎样?我有什么样的特长和才能?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我有什么样的特长和才能?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何?我

42、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何?我怎样走人生之路?我怎样走人生之路?青年初期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年初期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年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突出特征是自我意识的分化与统一。自我意识突出特征是自我意识的分化与统一。自我意识由完整的自我分为由完整的自我分为“理想的我理想的我”和和“现实的我现实的我”或或分成分成“主体我主体我”(我是什么)和(我是什么)和“客体的我客体的我”(别(别人怎样看我)等。人怎样看我)等。 自我意识的分化是自我意识走向成熟的标志。自我意识的分化是自我意识走向成熟的标志。 青年时期,现实的我往往落后于理想的青年时期,现实的我往往落后于理想的我,二者间的矛盾使青年很痛苦并进入

43、内心我,二者间的矛盾使青年很痛苦并进入内心动荡不安、情绪体验错综复杂的时期。动荡不安、情绪体验错综复杂的时期。 为解除自我意识分化带来的矛盾,促使青年去为解除自我意识分化带来的矛盾,促使青年去求得自我意识的重新统一。统一类型:求得自我意识的重新统一。统一类型:* * 积极统一:现实的我能与理想的我趋于一致,则积极统一:现实的我能与理想的我趋于一致,则 心情舒畅。心情舒畅。* * 消极统一:不惜牺牲理想自我而趋同现实自我以消极统一:不惜牺牲理想自我而趋同现实自我以 达统一,胸无大志,悲观失望。达统一,胸无大志,悲观失望。* * 难以统一:往往内心苦闷,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难以统一:往往内心苦闷,产

44、生强烈的失落感和 失败感。失败感。三、性格的发展三、性格的发展 性格的形成有遗传影响,但主要靠生活环境和性格的形成有遗传影响,但主要靠生活环境和教育。性格的形成在婴幼儿时期是关键;一旦形教育。性格的形成在婴幼儿时期是关键;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强大的外来影响下,某些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强大的外来影响下,某些性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性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人的性格非常复杂,由许多特征综合反映:人的性格非常复杂,由许多特征综合反映:*对现实的态度:对人对己、对工作、对团体的态度。对现实的态度:对人对己、对工作、对团体的态度。*意志方面:如道德规范、行为控制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方面:如道

45、德规范、行为控制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等。毅力等。*情绪方面:如不同情绪体验、控制水平和自我调节能情绪方面:如不同情绪体验、控制水平和自我调节能力等。力等。(一)生物特征与性格(一)生物特征与性格 遗传素质是性格形成的自然基础。遗传素质是性格形成的自然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和切斯发现,儿童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和切斯发现,儿童早期的行为反应差异主要通过早期的行为反应差异主要通过“气质气质”来表来表现,认为婴儿的气质分三种:现,认为婴儿的气质分三种:* * 容易护理儿童:活动水平适中,饮食、大小便有节律,对容易护理儿童:活动水平适中,饮食、大小便有节律,对外界事物积极探索,对新环境易适应,情绪平和

46、乐观,外界事物积极探索,对新环境易适应,情绪平和乐观,爱与人交往。爱与人交往。* * 困难儿童:活动多变,节律性较差,不易预测和把握。困难儿童:活动多变,节律性较差,不易预测和把握。不敢探索新的事物,对新环境适应慢,对新奇的事物或不敢探索新的事物,对新环境适应慢,对新奇的事物或人易产生退缩行为,心境较消极。人易产生退缩行为,心境较消极。* * 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活动行为介于上述两种类型之间,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活动行为介于上述两种类型之间,属于慢性子的人。属于慢性子的人。 困难型儿童在学校中易出现适应不良等问题,困难型儿童在学校中易出现适应不良等问题,容易护理儿童日后出现行为问题的比率低,慢

47、慢活容易护理儿童日后出现行为问题的比率低,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在学前期未表现出适应问题,但入学跃起来的儿童在学前期未表现出适应问题,但入学后,大多数出现了适应困难。后,大多数出现了适应困难。(二)家庭与性格发展(二)家庭与性格发展 家庭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水家庭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水平、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家庭气氛、儿童在家平、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家庭气氛、儿童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与所处的地位等都对儿童性格形成庭中扮演的角色与所处的地位等都对儿童性格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同伴和集体对性格形成的影响三)同伴和集体对性格形成的影响 从社会学习的

48、观点看,同伴间的互动往从社会学习的观点看,同伴间的互动往往强化或惩罚了某种行为,从而影响了该行往强化或惩罚了某种行为,从而影响了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为出现的可能性。(四)个人主观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四)个人主观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自我意识、已有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个体的自我意识、已有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对接受社会影响有决定性的作用。等对接受社会影响有决定性的作用。第四节 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和环境因素o遗传因素n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n选择性繁殖(屈赖恩,7代老鼠走迷宫P266)n家谱调查法(高尔顿,调查977名英国名人,亲属中332人也同样出名,而对照组只有1

49、个名人)n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普通兄弟姐妹的比较(P267)n包含两大类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它们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o领养家庭(环境相同,遗传不同)n1.胎内环境的影响母亲的年龄、母亲服药、母亲的情绪n2.早期经验的作用o丰富环境贫瘠环境:网络、电视的影响o早期依恋的模式对个体人际关系的影响o延迟满足oo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oo敏化效应敏化效应:以前经常遇到的压力和逆境会使个体在今后面临类似消极经历时产生更为脆弱的感受。oo钢化效应钢化效应:先前的压力和逆境使个体对今后类似消极经历的耐受性 提高,从而更能成功应对环境因素n遗传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oo被动式影响被

50、动式影响:由儿童的父母提供成长的环境;遗传与环境的作用难以区分。其作用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oo唤起式影响:唤起式影响:由于个体的遗传特征影响了作用于他/她的环境因素;性格活泼的、容易合作的儿童更容易得到父母等人的关注。其作用在个体整个发展过程中持续存在oo主动式影响:主动式影响:主体在其遗传特征的影响下,对环境因素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其作用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n遗传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o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如感知、动作、基本语言等),遗传与成熟的制约性较大o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能力、道德、情感等)则更多地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n遗传提供了发展的一个区间,环境决定个体达到区遗传提供了发展的一个区间,环境决定个体达到区间的上限、下限或中间的哪一个范围间的上限、下限或中间的哪一个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