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8471219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4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后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双减”后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双减”后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双减”后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双减”后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减”后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后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减“后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作业原本是教师学校日常教学的“小事”,但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关注的大事、要事。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如何立足“作业”,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助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是广大教师需要思考的新问题。01 在作业目标上, 处理好“学科本位”与“学生立场”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作业,不仅要促进教学提质增效,同时需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要从学科本位学生立场系统设计作业。对数学学科,要确保学科难度不超标、内容不超量。“双减”文件明确分类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总量。在政策范围内,数学学科

2、所能用的时间有了大致的范围,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该做怎样的作业?如何“少而精”,如何体现“能力为重,素养为本”?比如: 布置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作业。刚刚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的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张天孝主编对此特别有经验。他罗列了 100 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一共 369 道算式。一般来看,16+7 和 17+6的价值难分高低。但是在他看来却不一样。像 748*7 这样的算式会用到进位加法算式 28+5 和 49+3,但是不会出现 28+7和 49+8 这样的进位加法。所以同样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有的只在加法当中用到,但是有的会在后续的乘法中用到,从这

3、个角度来说作业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在这 369 道当中会出现在多位数的乘法当中有 60 道。 所以对于作业设计来说,要把力气花在刀刃上。当然,不是做得越多、花的时间越多就越容易学好。在合适的时间内学习“少且重要”的数学才是数学课的理想状态。有时过多机械重复同水平的练习,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甚至迷失好奇心,反而“熟能生厌”。02 在作业内容上, 处理好“基础性作业”与“拓展性作业”关系华罗庚曾说:“学数学不做题,等于入宝山而空返。”在信息化的今天,要帮助学生找到“题海”已不是难事,难的是为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成长的“题组”。“双减”文件明确要求: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

4、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基础性作业是要面向所有人。对于那些“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可以归为探究型作业。在“双减”之下,为什么还要布置探究型作业呢?顾泠沅教授有一项研究,将认知目标及其对应能力表现水平描述为“操作、了解、领会和探究”的四层次框架。在组织的大样本区域小学数学质量监测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操作、了解类的目标达成度较好,而领会和探究的目标相对不足。也就是说,我们常在低水平的层次高频训练,却在高阶思维水平层次低频发展。适当降低这种低阶思维水平的“高频训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更多时间去经历“高阶思维水平”的挑战,应该成为

5、日常作业教学改进的方向。探究性作业并不是每一课学习之后都需要设计,而是要对整个单元的数学教学目标充分解读,再根据单元的基础性练习内容剖析学生还需要经历怎样的思考过程,进而进行相应的探究性作业设计。小学生的探究性作业,不一定要探究出一个新的重要发现,而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基于自身的知识经验去表达,去展现他们个性化的思考结论。比如,人教版三年级的面积单元,我们经过分析发现这一单元的习题已经把本单元需要落实的知识点和生长点都涉及到了。但是,课题组觉得还可以加强习题的开放度,以提升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理解 ,因此设计了一个探究型作业:“画一画, 说道理: 一个平面图形, 周长越长, 面积就越大,有道理吗?

6、很有道理,还是毫无道理,还是有一丢丢道理?请画一画写一写,说明白你的道理”。学生基于自身的知识经验,举例、画图,表达他们自己的看法。不同学力的学生会有不一样的作品呈现,创新火花层出不穷,作品处处现惊喜。这是课堂教学和基础性作业做不到的。数学家陈省身所说“数学好玩”,数学的作业也可以很有意思很有意义的,不仅仅只是做题,可以阅读、实验、游戏、绘本、魔术、可以STEM、可以进行项目化学习。让数学因为作业的形式改变而变得生动活泼、有滋有味。03 在作业评价上, 处理好“作业批改”与“作品展示”的关系作为日常教学来说,做好作业的评价,完成了批改,才算完成“作业程序”。“双减”文件对此也有细致具体的要求:

7、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文件还特别提到:不能要求家长批改和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毫无疑问,批改作业属于教师的工作,“精选、先做、全批”是教师作业布置的基本准则,教师也不会要求家长和学生批改作业来减少自己的工作量,但学生因此就放弃作业的“自我检查”,家长就对孩子的学业“放任不管”,这就是对文件的误读。任何关于学生成长的工作,都离不开学生主体的自主和家校合作形成的合力才能取得更好效果。作业的批改看结果也要看过程。老师批改的一个简单的分或者“*”,反映不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经历和收获,还会掩盖学生作业过程火热的思考、丰富的情感和真切的体验。在批改时,尽

8、量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尊重。有时一句话,足以鼓励学生的斗志;一个符号,可以缓解学生的焦虑;一个图示,能激活学生的思路。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也主张结合现实生活,要与其他学科跨学科融合。在作业设计和评价上也要与之相匹配,原本单一的“作业”从某种程序开始转向“作品展示”。“一次手工制作的学具”“一次精彩的成果报告”“一个创意的解题思路”“一次项目学习的成果”,用图画、视频、音频或实物作品记录下来,都可以作为学生作业的作品。如果我们保持欣赏的眼光,学生的每一份作业都是一件作品,哪怕是一道简单的习题。如在认识圆柱之后,设计“圆柱与长、正方体有异同之处?”这一问题。学生展现出了以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与思考路径

9、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要大胆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他们从来都不会让我们失望。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中,学生用毛线绕出一朵花、用小木棒搭出一座桥、用纸箱板造出一幢小房子是数学项目组的作业,也是跨学科综合实践的作品,如下图。数学课程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作业设计的角度来说,人人可以做不同的作业,要提高作业的差异化水平和个性化水平。未来,如果有信息技术的支撑,基于大数据的作业设计将会更智能,更能促进学生充分的成长。双减后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思考作业原本是教师学校日常教学的“小事”,但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关注的大事、要事。作业是学校

10、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如何立足“作业”,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 助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是广大教师需要思考的新问题。一、在作业目标上,处理好“学科本位”与“学生立场”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作业,不仅要促进教学提质增效,同时需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要从学科本位学生立场系统设计作业。对数学学科,要确保学科难度不超标、内容不超量。“双减”文件明确分类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总量。在政策范围内,数学学科所能用的时间有了大致的范围,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该做怎样的作业?如何“少而精”,如何体现“能力为重,素养为本”?比如:布置

11、100 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作业。刚刚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的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张天孝主编对此特别有经验。他罗列了 100 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 进位加法一共 369 道算式。一般来看,16+7 和 17+6 的价值难分高低。 但是在他看来却不一样。像 748*7这样的算式会用到进位加法算式 28+5和49+3,但是不会出现 28+7 和 49+8 这样的进位加法。所以同样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有的只在加法当中用至 I,但是有的会在后续的乘法中用到,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业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在这 369 道当中会出现在多位数的乘法当中有 60 道。所以对于作业设计来说,要把力气花在刀刃上

12、。当然,不是做得越多、花的时间越多就越容易学好。在合适的时间内学习“少且重要”的数学才是数学课的理想状态。有时过多机械重复同水平的练习,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甚至迷失好奇心,反而“熟能生厌”。二、二、 在作业内容上,在作业内容上, 处理好“基础性作业”与“拓处理好“基础性作业”与“拓展性作业”关系华罗庚曾说:“学数学不做题,等于展性作业”关系华罗庚曾说:“学数学不做题,等于入宝山而空返入宝山而空返。”在信息化的今天,要帮助学生找到“题海”已不是难事,难的是为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成长的“题组”。“双减”文件明确要求: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 鼓励布置分层、

13、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基础性作业是要面向所有人。对于那些“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可以归为探究型作业。在“双减”之下,为什么还要布置探究型作业呢?顾泠沅教授有一项研究,将认知目标及其对应能力表现水平描述为“操作、了解、领会和探究”的四层次框架。在组织的大样本区域小学数学质量监测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操作、了解类的目标达成度较好,而领会和探究的目标相对不足。也就是说,我们常在低水平的层次高频训练,却在高阶思维水平层次低频发展。适当降低这种低阶思维水平的“高频训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更多时间去经历“高阶思维水平”的挑战,应该成为日常作业教学改进的方向。探

14、究性作业并不是每一课学习之后都需要设计,而是要对整个单元的数学教学目标充分解读,再根据单元的基础性练习内容剖析学生还需要经历怎样的思考过程,进而进行相应的探究性作业设计。小学生的探究性作业,不一定要探究出一个新的重要发现,而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基于自身的知识经验去表达,去展现他们个性化的思考结论。比如,人教版三年级的面积单元,我们经过分析发现这一单元的习题已经把本单元需要落实的知识点和生长点都涉及到了。但是,课题组觉得还可以加强习题的开放度,以提升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理解,因此设计了一个探究型作业: “画一画,说道理: 一个平面图形,周长越长,面积就越大,有道理吗?很有道理,还是毫无道理,还是有一丢丢道理?请画一画写一写,说明白你的道理”。学生基于自身的知识经验,举例、画图,表达他们自己的看法。不同学力的学生会有不一样的作品呈现,创新火花层出不穷,作品处处现惊喜。这是课堂教学和基础性作业做不到的。数学家陈省身所说“数学好玩”,数学的作业也可以很有意思很有意义的,不仅仅只是做题,可以阅读、实验、游戏、绘本、魔术、可以 STEM、可以进行项目化学习。让数学因为作业的形式改变而变得生动活泼、有滋有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