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8457805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7.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天体系统A.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单元地球的宇宙环境第 1 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宇宙的组成物质-天体类型多样,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天体。二、天体系统的层次概念: 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饶转, 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级别: 总星系其他恒星河外星系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 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B. 太阳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一种新能源四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大气分层与太阳活动(如图1-1 )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周期约为11 年。2太阳活动的影响(1)原因:太阳活动强烈时,产生的短波辐射和粒子流对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2)表现扰动电离层 ,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磁暴 ,极光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与不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相关五、地球(一)普通性1.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2.表现(1)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 方向一致,轨道近似圆形 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2)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二)特殊性1. 表现:

3、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1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3.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1)宇宙环境:安全的宇宙环境(2)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地表水多以液态存在;体积和质量适中, 引力能使大量气体聚集形成地球大气层,长发育。经漫长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有利于生物的生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稳定的太阳光照第 2 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地球的自转2.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3. 周期 :23 时 56 分 4 秒,即一个恒星日4. 速度(1)角速度:每小时15 度,除南

4、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二、昼夜交替3. 原因: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只照亮地球的一半4. 周期 :约 24 小时三、时差2.成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时刻较早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3.地方时换算:经度没差1 度,地方时相差4 分钟换算原则:东加西减4.区时(1)时区的划分:以经度每15 度范围作为1 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 个时区(2)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3)换算每相差1 个时区,区时就相差1 小时,东早西晚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区时 +( -)两地时区差 1 小时(东“ +”西“”)(4)国际日期变更线:1

5、80经线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5)北京时间 =东 8 区时=120的地方时北京地方时四、地转偏向力:越向两极,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越明显,物体运动方向偏转得越严重。顺着物体前进的方向(或者说看着物体离去),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赤道不偏 (南左北右)。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南岸被河水冲刷较严重;北岸易发育河流三角州。- 产生昼夜现象(晨昏线分地球为昼半球和夜半球)地球自转0- 2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第 3 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方向:自西向东恒星年: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真正周期)1 个恒星年 周期:4.公转特征回归年: 365 日 5

6、时 48 分 46 秒速度近日点 快,时间为1 月初远日点 慢,时间为7 月初轨道: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5.与地球自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度数2326北极星a66 34赤道平面b23 26 黄赤交角黄道平面c(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规律:6.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变化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变化规律:纬度变化:同一时刻,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季节变化节气夏至春、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位置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赤道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南半球无北半

7、球7.昼夜长短的变化(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使晨昏线(圈)以地心为中心在地轴两侧来回摆动所致。- 3 -*d*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2)判断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昼弧等于夜弧,则昼夜等长(3)规律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昼范围达最大(南半球相反)冬半年情况与夏半年情况相反春分日夏至日冬至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夏至日南极圈及其地区出现极 北极圈及其以北象;北极圈地区出现极昼现以南地区出象;南极圈及其夜现象。 以南地区

8、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北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象;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夜现象。5四季更替(1)原因:一年中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2)纬度差异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较大,且两者同时达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面积上获得太阳辐射变化最大,四季更替最为明显。五带的划分天 文 特 征有极昼极夜现象66.5 N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5. N有太阳直射现象气 候 特 征

9、终年严寒四季分明极圈北寒带北北 温 带北归回线终年炎热热带5.S南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5.S有极昼极夜现象归南回线极南 温 带南寒带*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圈- 4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 1 节一、 地球的圈层结构8. 外部圈层 :位于地表以上,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9. 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2)地球内部圈层名称: (如右图)A:地壳B:地幔EC:地核D 是莫霍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岩石圈: 由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组成二、岩石圈的组成(一)三大类岩石:6.岩浆岩成因:岩浆侵入地壳

10、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玄武岩)7.沉积岩成因: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化、岩、页岩、砾岩、石灰岩);8.变质岩成因: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矿物成分和核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大理岩、片麻岩、板岩)。(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6.过程 (如右图)7.意义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地表形态,塑造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实现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地表的环境三、地表形态的塑造6.内、外力作用分类内 力 作用外 力 作用能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相互关系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作用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11、等表趋于平缓;侵蚀、 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的作用下形成(砂7.内力作用的“足迹”地质构造常见类型褶皱向斜断层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或位移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错动背斜成因岩层受挤压向上拱起一般山岭地形表现地形倒置山谷山谷谷地、陡崖、或断块山山岭8.外力作用表现(1)主要表现: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2)主要外力作用(见下表)- 5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作用因素流水侵作用形式作用蚀汇对地貌影响坡面被冲刷, 下切成沟谷, 水流常形成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集使沟谷不断加宽加深堆积流水在搬运过程中, 由于流速降低,山区山口处洪积扇或冲积扇

12、的形成;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所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风力侵在干旱地区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等作用堆蚀积地表形成沙丘、沙垄等减小风在搬运沙石的过程中,当风力或气流受阻时,导致风沙沉积第 2 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一、大气受热过程10.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11.大气直接吸收的很少,且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12.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向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产生地面长波辐射,其中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二、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其

13、中大部分射向地面,被称为大气逆辐射,把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三、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9.方式: 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上升和下沉10.热力环流(1)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2)形成过程:如图; 水平运动表现为风。海陆风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 空气膨胀上升, 近地面气压降低 (高空气压升高) ,风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如图)- 6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山谷风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形

14、成 谷风。 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山坡下滑,流入谷地,风从山顶吹向谷底形成 山风。(如图)城市风: 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四、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3.形成因子 太阳辐射对不同地表纬度加热不均地转偏向力14.分布: 气压带、风带在全球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且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如图所示:15.移动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五、季风环流11.季风概念 :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变化的风。12.成因(1)海陆热力性

15、质差异特点(右图)- 7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表现:(如下图)在图中标出月份及气压中心;一月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二月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风性质向北东南燥温 暖 湿润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致。16.典型的季风比较季节源地东亚季风冬季夏季气候类型成因分布我国东部、 日本 和 朝 鲜 半岛等地蒙古、西伯利西寒 冷 干北部为温带季亚副 热 带 太 平洋风气候,南部为海 陆 热 力亚热带季风气候性质差异蒙古、西伯东低 温 干冬季利北燥南亚亚季风西温 暖 湿夏季赤道附近南润印度洋海 陆 热 力性质差异印度半岛、 中热带季风气 压 带 风 南 半 岛 和 我带

16、 季 节 移动国西南六、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3. 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的影响,气候特点:温暖湿润。14.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气候特点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气候特点温和湿润。15.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影响,气候特点高温多雨;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气候特点低温少雨。- 8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七、锋面系统(锋面 :冷气团与暖气团的交界面)17.特征 :水平范围广,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18.分类 :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运动状况分为三类: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冷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暖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17、锋面图图示符号图示天气图雨区位置天气特过境时天气实例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凝结产生连续性降雨气现象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位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征过境后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置,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降,天气转晴转晴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一场春雨一场暖季的暴雨,冬春季的大风、沙华南地区春暖多雨尘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相遇,势力均衡,锋面相对静止。天气:多形成连续性多云或降水天气,受静止锋影响形成八、 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位置名称气旋北半球反

18、气旋气旋南半球反气旋梅雨天气示意图中心气压分布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东部西部低逆时针辐合偏南风偏北风上升晴朗干燥(如伏旱)高顺时针辐散偏北风偏南风下沉阴雨低顺时针辐合偏北风偏南风上升晴朗干燥高逆时针辐散偏南风偏北风下沉中心气流方向阴雨过境天气(如台风)- 9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第 3 节一、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水圈和水循环19.类型 :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20.环节: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1.意义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改造地表形态,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二、洋流1洋流的概念及分类定义:是

19、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暖流 :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寒流 :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低2洋流的分布规律三、洋流的地理意义全球性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暖流:增温、增湿 对气候的影响意义寒流:降温、减湿寒暖流交汇处: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上升流海区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对航运的影响:顺流航行比逆流航行速度快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污染范围扩大;污染程度降低- 10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差异第 1 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陆地自然带 :陆地上不同地区,因纬度位置

20、、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又形成与之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 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1三种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定义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规律的更替,即南北更替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沿着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更替,即东西更替山地的垂直地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体沿等高线方向延伸,从山麓向山顶更替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伸展成条带状,沿着纬度变化作有主要成因主要分布地区太 阳 辐 射 从 赤 道低纬和高纬地区向两极递减。 以热量为基础由 沿

21、海 向 内 陆 干中纬度地区湿状况差异大。 以水分变化为基础从 山 麓 到 山 顶 水低纬的高山地区热状况差异大称为非地带性分22.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鲜明,布现象。例如:沙漠中的绿洲;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缺失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的对应关系表 1.气候分布规律图大陆西部大陆中部大陆东部大陆西部表 2.陆地自然带大陆东部带带大陆中部冰原原冰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 带 海 洋温带大陆性气候性气候地中海气侯温 带 落 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苔原气候苔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季风

22、气候亚热带季风温带荒漠阔叶林带带亚热带常绿温 带 落 叶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风热带草原 带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5、垂直地域分异:山麓自然带(基带)与所在水平自然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到两级的分异规律相似。- 11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第 2 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23.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24.整体性(1)、形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大气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

23、系的整体。(2)、表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相一致。例:厄尔尼诺现象。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北干旱地区。还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的影响其他区域。二、地球圈层的能量交换16.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来实现的。其中,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也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17.圈层间的物质迁移: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24、作用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例:西第 3 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 桂林“山水”的成因一、喀斯特地貌1、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作用过程如下:(1)溶蚀作用化学过程:岩石的一些可溶性岩类溶解于水,形成天然溶液随水流失,方程式为 CO2+H2O+CaCO3=Ca(HCO3)2(2)淀积作用化学过程:水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积物,方程式为CaCO3+H2O+CO22 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1)岩石的可溶性(最基本条件)(2)岩石的透水性(3)水的溶蚀力(4)水的流动性3 喀斯特地貌的分类(1)地面喀斯特地貌:峰林、峰丛、孤峰、

25、溶蚀洼地、落水洞溶蚀作用形成(2)溶蚀作用形成:溶洞、地下洞等 地下喀斯特地貌淀积作用形成:石钟乳、石笋、石柱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1、桂林山水是十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它的形成和发育与该地区的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等密切相关,是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产物,也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Ca(HCO3)2=- 12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2、桂林山水形成和发育的条件(1)岩石条件a、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b、特点: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可溶性好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透水性好(2)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暖,全年降水充沛。(3)地形条件北部、东部、西部地势较

26、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因此,漓江谷地自北向南贯穿全境(4)生物条件气候条件生物生长旺盛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土壤和溶水中有机酸含量较高喀斯特地貌发育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 1 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一、认识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2、自然资源的特征二、土地资源与人类- 13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人类文明生产特征采集、狩猎土地对人类的影响土地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人类对土地的影响极小许 多 地 区 水 土 流失、土地沙化,土地质量下降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和生产资

27、种植和养殖源,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工业文明大规模机器生产土地用途多样化,土地质量的含义和判别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原因与途径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人类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正确行为(或措施)适度开发(不超出资源的再生能力);利益兼顾(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用、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后代利益) ;环境保护(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环境的统一);。公众参与(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第 2 节自然灾害与人类

28、洪灾对人类影响较大的一、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与地理环境因素直接关联,按成因可分为:天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二、认识洪水和洪灾洪三、洪灾的形成原因- 14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四、洪灾的防治措施第 3 节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一、全球气候变化引起过去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太阳辐射的变化、海陆分布的变化、地形的变化以及人- 15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类活动的影响等。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时期可归纳为:

29、冷暖交替、 周期不一。变化情况4地质气候总体表现为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整个地质时期,主要经历了四次大冰期和时期次间冰期。当前气候为温暖的间冰期。人类最近几千年来,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也发生过显著的变化。近500 年来,全球气候历史经历了 3 次寒冷期( 15世纪、17 世纪和 19 世纪)和3 次温暖期( 16 世纪、18 世时期纪、20 世纪)。当前气候正处在比较温暖的时期。仪器百余年来,气象仪器观测得到的气候资料表明,19世纪末到20 世纪 40年代,是观测世界性的气候增暖时期;20 世纪 40 年代之后,全球气候又逐渐变冷;从20 世纪时期70 年代开始,气温又逐步回升,并呈现加速态势。二

30、、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1)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2)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锐减,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和某些脆弱性物种的灭绝;(2)导致海平面上升,造成沿海低地被淹没;(3)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性事件的增加;(4)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四、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1)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2)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3)植树造林;(4)加强国际合作。CO2、甲烷 ) ;CO2的浓度逐年增加。吸收 CO2的能力大减,使大气中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 1 讲25. 人类社会初期(1)特点:人口增长十分缓慢(2)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

31、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26. 产业革命后(1)特点: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2)原因: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需求量增加,生活条件提高和医疗卫生水平进步。2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特点: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2)原因:科技进步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16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28.概念:又称人口再生产类型,反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注: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

32、率人口死亡率29.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1)原始低增长阶段:特征:农业社会,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长状态。原因:丰收或灾荒,战争或瘟疫影响(2)加速增长阶段:特征:工业化初期;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提高原因:科技发展和某些疾病得到控制(3)增长减缓速阶段:特征:始于20 世纪 50 年代; 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降至低水平(4)低速增长阶段:特征:现代发达国家;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有些国家出现零或负增长,人口增长减缓。原因:生活水平提高,观念的转变,保险福利发展,国家人口政策的实施;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增长处于相对静止或低速增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人口增

33、长模式人口再生产类型原始低增高高低原始型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传统型生产力发展,生活增长减缓阶段长阶段高低高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差分布: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一些土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家经济、 社会、 文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庭观念改变,社会保障化、教育等原因原因善,死亡率下降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分布: 德国, 英发达国家 18 世纪末发达国家20 世纪 50 年代前后进入这个阶段。到 19 世纪初进入这个阶段。国 和 法 国 等 欧分布洲 发 达 国 家 目分布:大多数发展中国分布:非洲东部的家目前处于这个阶段。前 已 进 入 这 个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家阶段

34、。*- 17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注意:1、 目前一般将65 岁及 65 岁以上 的人口定为老年人口,并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的老年人口达到7% 定位 老龄化的开始,等于或大于10% 定为严重的老龄化。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 的高低。3、根据国家类型或发展程度,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多为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三、 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发展中国家问题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青少年儿童比重大危害加大对资源、环境、经济、就业的压力造成人口增长惯性措施计划生育劳动力、 国防兵员不足青壮年及社会负担过重社会赡养的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过大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建立健全社会

35、养老保障体制。推迟退休。人口增长缓慢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第 2 讲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一、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 :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 的人口移动现象。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 )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3、人口迁移的分类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划分国际迁移省级迁移国内迁移县际迁移根据人口迁移的方向来划分: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城市、城市农村。时期人 类 社会早期4、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迁移迁出地特点迁入地区原因区食 物 或 耕受天然食物吸引;农 业 社 会 主 要 因

36、规模小、距离短地 丰 富 地为土地开垦、 逃避区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意义15-19 世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纪(二战为主前)第二次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世 界 大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战以后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旧大陆美洲、大洋欧 洲 殖 民 主 义 扩(亚非洲 等 新 大工业文明,也改张、新大陆的开发欧)陆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拉 丁 美西 欧 、 北洲 、 亚美、西亚、洲、非洲北非等迁 入 地 区 经 济 发调整了劳动力空展快间分布不均二、人口流动1、人口流动: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外出的活动,而不更改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2、强度: 取决于

37、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18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3、民工流出现的时间方向改革开放后(20 世纪 80 年代)农村到城市,内地到沿海,山区到平原,落后地区到发达地区主要迁出地主要迁入地四川、江西、河南、安徽、贵州等长三角 (上海)、珠三角(广州) 、北京等主要方式主要目的自发流动务工和经商主要原因城乡经济水平差距大,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城市有些行业劳动力相对短缺。提供大量劳动力,缓解了城市部分行业劳动力供需矛盾积极影响影响消极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农、牧、渔和副业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城乡思想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城市文化向

38、多元化发展给城市的住房、交通、医疗卫生、教育、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带来影响压力。三、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1、自然化境因素(1)气候: 主要因素(2)淡水: 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 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条件(3)土壤: 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4)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2、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时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2)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相对的缩小了地区间的差距,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3、政治因素(1)政策: 国家

39、人口流动政策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的影响。(2)战争: 破环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导致大量人口迁移。(3)政治中心的变革:一个国家政治中心的变革也常引发人口迁移。4、社会文化因素(1)文化教育的发展: (2)家庭和婚姻:四、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对迁出地 :利: 缓解人地矛盾,合理安排劳动力弊: 高技术人才流出,造成人才外流对迁入地利: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资源的开发高技术人才迁入,节省教育和培训成本弊: 给资源与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加大社会治安管理难度- 19 -*增加经济收入加强迁出地与外界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保护生态环境带来留守家庭与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可能

40、造成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第 3 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人口分布1、 人口分布:是人口在一定时期内的空间分布格局,一般用人口密度来衡量。2、 人口密度:是一定时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规律:中低纬规律(北半球)2、世界人口分布密集地区:和大西洋沿岸地区3、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分界线;黑河- 腾冲(1)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2)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3)经济发达和交通便捷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4)汉族地区的人口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41、三、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人口分布最基本 的因素,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影响逐渐减小。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矿产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其中,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3、其他因素: 历史因素以及宗教、习俗等文化因素。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个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2、环境人口容量(1)概念: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10 亿,我国为

42、16 亿。 环境人口容量(警戒值,最大值)(2)影响因素: 资源丰富程度(首要因素)、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成负相关)(3)特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3、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值的虚数。我国为 8-9 亿。备注:人口的合理容量是讨论一个地区应适宜保持多少人口,而环境人口合理容量则是讨论一个地区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一般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全球为人口密度 =人口总数 /面积近海岸规律低平原规律北美洲五大湖亚洲东部亚洲南部

43、欧洲西部(西欧)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 1 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1、城市的起源: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基本条件( 1)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剩余农产品的出现,是城市产生的基本前提。(2)社会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及商业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2、世界城市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20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1)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2) 产业革命以后,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乡差距逐渐扩大。(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

44、市发展迅速,出现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及专业化城市。二、城市化及其特点、进程1、概念: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城市化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通常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4、城市化的新特点: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城市化特点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发展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起步早工业化早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

45、迅速增长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家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中国城市发展不合理导致大量土地被占用,耕地面积减少。造成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水资源短缺。资源短缺,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质恶化有些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地面下沉, 或海水入侵而导致地下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第 2 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一、城市的区位选择(一) 城市区位的含义: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二)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A、河流 :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沿河分布;有

46、便利的水运处、河口位置等;具有防御的功能- 水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交汇-河心岛等从降水看, 主要分布在降城市区位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B、气候 :气温适宜,降水适度的地区世界大城市分布从气温看,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水较多的临海边缘地带。C、地形 :城市多分布在沿海的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物产丰富,自然环境优越,便于建筑物、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外联系方便。D、矿产资源 :铁矿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石油城市:大庆、克拉玛依等。北海的石油使英国阿伯丁- 21 -*)但巴西位于热带地区,平原地区湿热,而高原地区反而凉爽并能免受蚊虫的侵扰,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

47、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发展成新型的石油工业城市。2、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河流大道汇合处;公路铁路枢纽及沿线;(2)以政治为中心而建的城市:(古代)西安、雅典、罗马; (现代)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伊斯兰堡(3)宗教城市麦加、拉萨、梵蒂冈、耶路撒冷;(4)军事重镇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城市逐渐衰落)军事、宗教 -影响减弱交通、政治、自然资源-始终起重大作用科技、文化、旅游-新增长的因素(日本的科学城-筑波;中国旅游胜地- 广西桂林)二、城市体系:1、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2、城市活动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本身服务-居住

48、、幼儿园、小学等;另一部分是为城市本身以外的地主要动力。3、城市体系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有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称为城市体系在城市体系中, 城市的等级不同,其功能和服务范围也不同。城市的等级愈高,其服务范围就愈大,数目越少;城市的等级愈低,服务范围就愈小,数目越多。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4、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研究德国南部城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中心地的概念(中心地是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在实际生活中,中心地可以使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内的商业中心。)(

49、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克里斯泰勒认为,市场原则是中心地布局的重要原则,在理想化的均质平原上, 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一般选择最接近的中心地,中心地服务范围在空间上呈六边形,中心地则位于正中。中心地等级高低服务范围大小数量少多)提供服务职能的高低高级低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远近区服务 -大学、大型工业基地、国家级研究所等。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也是城市发展的山海关3、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内河航运地位的下降,铁路的兴起,济宁、扬州也(3)作用:被成功运用到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布局等方面。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了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

50、、中小城市、小城镇等各具特色、多层次的城市体系。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1、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上海具有次一级中心和一般城市所不具备的高级职能。2、南京和杭州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实力方面,较大。居第二层次, 是该地区的副中心城市。3、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城市属第三层次,其制造业功能比较突出,而且受上海影响- 22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4、镇江、扬州、南通等则属更次一级城市,其辐射范围主要局限于市域内大多数城镇和乡村。第 3 节 城市空间结构一.城市功能区30.定义:城市功能区 ,即城市的各项活动之间竞

51、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31.组成城市地域的三种主要功能区:3、中心商务区(CBD)(1)世界著名的CBD 有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日本东京新宿区和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等。(2)特征: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白天多, 夜晚少);建筑物高大密集;内部分区明显(特别是在垂直方向)。18.城市功能区的总体特点功能区位置原因特点位于城市中心商业住宅区区与外围的工业区中间8.接近工作场所9.环境适宜居住城 市 最 基 本 的 功 能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工业区一般分目前,工业区布在市区外缘, 干线两侧9.能够减小对城内的污染10.交通便利11.集约效益与规模效益城市中最基

52、本的生产功能区多分布于交通便捷商业区的市中心、 交通干线 有利的交通条件,便于居民消费两侧和街角路口处。人员流动大, 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是城市的核心区。连片分布无明确界线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为各类城市所共有;有的还有行政区、区。二. 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1、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2 、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分化影响显著。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程度等条件不同,造成土地价格或地租水平的不同。商业、工业、住宅对用地的

53、竞争能力不同,主要表现为支付土地租金的能力,即付租能力差异。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地- 23 -文化*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如图所示)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职业、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种族、宗教信仰等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从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如下表:住宅区分化社会阶层高收入阶层低收入阶层类型高级住宅区特点区位建筑面积大,设备齐全,环境优雅背向破旧拥挤,环境差发展低级住宅区种族在北美和欧洲表现的尤其明显

54、,像唐人街、黑人区等4、行政因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通过合理引导, 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如住宅区、商业区、文化区、工业区、行政区等。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城建设,行政干预有可能促成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分化注:城市空间结构实质上是不同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城市空间结构图形形成原因模式距 城 市 中 心 距 离的 远 近 及 收 入 水平各功能区呈同心圆分布1. 都是以中心商务区作为模式的核心扇形模式交通线的出现功能区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32. 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布正好相多核心模式城市规模扩大, 市中心地价过高城市围绕多个核心发展反主要特点共同特

55、点同心圆模式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城市作为一种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建筑景观:杭州为“天人合一 ”的“山水 城市 ”城市有组织的融入自然环境之中,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北京市中心为皇宫建筑群以皇宫为中心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中心最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格局: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的发展;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城市中心建筑物最高,反映了工业化以来物质文明少高大建筑。教堂等建筑 城

56、市历史悠久,格局与建筑风格已形成,中心华国会大厦居于*- 24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 1 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 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2、 农业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3、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自然条件。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种类、分布、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农在古代 , 自。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发展变化复种指数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地形坡度大于18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的山

57、地不宜发展种植业,植业然 条 件对 农 业区 位 选择 的 影重要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变化而有所不同响 最 为 土壤土壤的酸碱性、肥力、土层的厚度、土壤的质地等都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水源产的限制性因素可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酸性土壤适宜种植茶树、柑橘;碱性土壤适宜种植甜菜、沙棘、枸杞)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在年降水量小于250mm 的地区,农业应布局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2)社会经济条件农业区位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此类农业必须有快捷

58、便利的交通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关注市场动态, 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分布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发展变化随 着 社 会进步,社会经 济 条 件对 农 业 区位 选 择 的 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敢影 响 越 来 于农业生产越突出 劳动力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响应政府的决策, 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水稻种植分布在劳动力丰富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城郊农业以产品价格较高的乳、肉、蛋等产品为主土地价格(3)技术条件农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区位因素机械化肥冷藏机械代替了人力和畜力,是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提高了农业的产量良种技 术 条 件 的 发 展 和

59、改随 着 社 会 的 进进,通过影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提高了单产农业区位的选择步,技术条件对农 业 的 影 响 越来越突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发展变化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25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二、农业地域类型1、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农业生产类型。2、 农业地域类型(1)水稻种植业A 分布:东亚、南亚、东南亚;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B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气候自然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人均耕地生活习惯食物偏好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主要集中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地形平坦条件耕作历史悠久,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人

60、口密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稻米是当时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C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一大一小一高三低):特点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原因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以家庭经营为主, 人均耕地少, 每户耕种的田地少单产高,商品科技水平低精耕细作,但人口多,以自给为主,率低凭传统经验田块规模小,经济水平低,以体力劳动为主(2) 商品谷物农业A. 劳动对象:小麦、玉米特点: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措施政府大力投资兴修水利适度规模经营机械化水平低B.主要分布国家:美国、加拿大、阿根廷、

61、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C.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区位条件地势平坦开阔主要影响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条件条件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社会交通便利经济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科技先进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条件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为大规模经营创造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混合农业A.概念: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B.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我国的珠

62、江三角洲C.澳大利亚混合农业自然土壤肥沃*- 26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分布优点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主营带是墨累达令盆地经营方式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以有效的、合理的安排农业活动农业有很大的灵活性,市场适应性强不利条件解决措施水源和灌溉问题政府实施东水西调促进农业发展(4)大牧场放牧业:A.分布:牧牛业主要分布在美国、阿根廷等国;牧羊业主要分布在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区位优势:气候温和湿润,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廉价距海港近,出口便利三、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环境

63、的变化。2、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3、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如大量施用化肥使土壤板结;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和土壤遭受污染)第 2 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1、 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动力、原料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府政策、劳动力(质量、数量)区位因素,土地价格、资金、管理、主要影响技术、工农业基础、个人偏好、工业惯性、文化传统、消费习惯等土地水源劳动力土地的数量、质量、区位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工业生产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近河、湖分布一个地

64、区的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等对工业趣味的选择有一定影响政策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很大动力运输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应考虑接近能源供应地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便捷的交通作为保证。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区,对工业吸引力强市场环境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到的加强,环境质量已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二、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1、工业联系工业地域的形成(1)产品联系:依靠其他部门提供原料或配套产品,部门之间够成产业链。

65、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2)空间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出于劳动力成本的考虑,在空间上集聚。(3)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等联系。- 27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2、工业集聚和工业扩散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发生的近距离急剧的现象(1)工业集聚目的: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次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原因:工业过分集中,出现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2)工业扩散料、燃料供应紧张等问题。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备注:工业集聚可以获得规模效益,为什么还会出现工业的分散呢?二者有什么联系?工业集聚虽然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

66、,提高利润, 获得规模效益。但是,如果工业部门过分集中,就会出现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拥堵以及原料、燃料供应困难等问题,工业因此出现扩散的趋势。由于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的建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工业扩散提供了条件。二者的关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一般来说,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表现为集聚,到工业化后期,区域工业多表现为分散三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积极影响合理的工业区位以及工业生产创造巨大的财富极大的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2、消极影响:二战后,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1)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

67、需矛盾)( 2)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境问题)并直接破坏环境。 (环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供条件: 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的建立、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 1 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一、交通运输1、主要方式: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五种。方式优点缺点短途运输成本高性好公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运输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水路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运输资少、成本低。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海洋运输航空速度快,运输效率高运输管道运具和运线合二为一。气体不挥发、运输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安运量小、耗能多、成

68、本高、运费较贵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影响大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设备投资大, 灵活性差。原油、成品油、专用性强天然气、煤浆等大宗、远程、对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货物短途运输适合运输的货物大宗,笨重,中长途运输铁路最重要 的运输方式。 运量大, 速度快,造价高,占地面积大,运输运费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连续全性能高,管理方便,运量大- 28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2、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二、现代通信1、概念: 通信是实现信息传递和传播的主要手段2、作用: 联系和协调社会。3、分类分类主

69、要载体主要业务邮政通信交通工具和运输网络传递信函和包裹、办理汇兑业务、兼营储地形障碍,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三、商业贸易1、作用: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2、主要环节:收购(前提) 、储存、调运(缓冲器)、销售(终结)3、国际贸易不平衡的表现:(1)各国发展水平差异大,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额较少。(2)商品结构差异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不等价交换。(4)发达国家控制、操纵国际贸易价格和规则,设置贸易壁垒,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4、电子商务的特点:高效率、低成本、实时化、网络化、直接化。电信通信有线电、无线电、光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地形障碍、太阳活动。蓄

70、、保险等金融业务以及一系列代理业务主要影响因素第 2 节 交通运输布局一、交通运输线1、类型: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运航道、航空线、管道(2)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越来越重要。(3)技术因素:一直很重要(3)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平平原区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地原主要影响, 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2、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长期以来是最主要因素,现在影响已减弱。形山尽量沿等高线修筑, 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 陡坡上修 之 字形线路或开凿隧道自地然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 尽量避免跨越河流, 以减少桥梁总长度因素地质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开凿隧道时应从背斜部位穿越

71、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 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气候等 , 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经济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因素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等克服自然条件等对线路建设的自然障碍,保障车辆运行安全自然条件上有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二、交通运输站点*, 通过城市时应从, 可以通过技术因素(2)区位选择的原则*- 29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1、类型:包括火车站、汽车

72、站、港口、机场2、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3、港口(具有一定的水域面积和陆域面积)。、技术因素。(1)影响因素:航行条件、停泊条件、水域条件、经济腹地。停泊条件:江阔水域条件自然因素(决定港口的位置) 航行条件:水深(2)港口区位选择筑港条件:地形平坦开阔陆域条件腹地条件:经济发达,范围广经济因素(决定港口的兴衰)城市依托:依托城市,经济发达(3)港口的选择河港: 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 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线系统又方便联系的地方。4、汽车站的选址:车站要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点。5、航空

73、港的选址 :地形平坦,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少云、少雾地质条件稳定有一定的净空环境附近无高大地物与市区有一定的距离且有快速主干道与市区相连跑道走向要与盛行风向一致,便于飞机逆起降三、城市交通网1、影响因素:自然、历史、社会经济条件。2、城市交通网规划的基本原则(了解)(1)有利于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网;(2)既要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适应未来的交通运输发展;(3)要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结合具体城市用地情况,构筑不同的道路系统;(4)充分利用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合理规划主干道路减少工程量。(5)城市交通建设应考虑城市环境和保护城市风貌的要求,并且要满足铺

74、设各种管线,以及与地铁工程等结合的需要。4、各种类型的城市道路网(1)环形放射式(欧洲城市)(1)发展城市公共交通;(2)方格环形放射式(中国城市)加大城市道路网的建设,扩大路网规模;(5)错开出行高峰。合理规划城市交通道5、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3)应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加强城市交通管理;(4)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多核心的形成,减少出行距离。6、解决城市交通污染问题的措施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技术措施路有限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城市绿化建设鼓励骑自行车研发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汽车第二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一、交通和通信发展与全球化作用:联系 生产与消费 、工业和农业 、城市与乡村 的桥梁,是

75、 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 的联系纽带。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聚落形态1、聚落的形态:主要有块状、带状和星状。2、交通发展与聚落形态的历史进程历史上水运为主城市形态多成带状现代运输方式多样化城市形态灵活多变3、交通方式与城市空间形态*- 30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三、交通运输布局边与商业网点1、商业中心的分布:商业中心往往与交通枢纽结合在一起。2、商业网点的布局区位:(商业网点要尽可能多吸引购物者,以提高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1)交通最优: 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2)市场最优3、交通运输条件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了解):一个地区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

76、善,吸引大量;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线路的调整,使的消费人口,促进商业网点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其交通区位发生改变,会导致商业网点的衰落和密度的下降。必修三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 1 讲认识区域一、区域的含义33.含义:区域是指一定范围 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的34.区域特点:区域是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形状或界线;区域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按人文要素特征划分36.划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个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二、区域的类型19.均质区: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20.功能区

77、 :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和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三、区域的特征10.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整体11.差异性:区域内部有相对一致性,但各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12.开放性:各个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由区域的中心35.划分指标:可采用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来划分;可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也可第 2 讲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一、区域差异12.成因:不同区域所处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差异13.表现: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

78、被等方面的差异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31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英国为例37.自然环境的比较相似性:两国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都地处中纬,气候比较湿润产生原因: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两侧,地理位置和地形等不同差异性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可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产资源等要素入手要素地形日本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英国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终年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明显的 季风气候 ,其中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 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森林覆盖率约占国土的但水力资源丰富

79、矿产资源贫乏38.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比较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岛国的优势。人口数量悬殊,自然环境差异,文化不同差异性可比较的要素: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及其布局、农业人口与城市等产生原因:经济发展起步早晚和发展过程方面的差异,加上2/3,植物种类多样森林覆盖率低,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煤、铁、石油河网较密,河流流量平稳,各河流之间分水岭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水文特征要素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及其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临海型” 工业布局农业日本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英国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传统工业曾经在

80、世界上地位突出,有“世界工厂”之称。 “资源型” 布局为主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所以 畜牧业 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适合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长, 农业以 种植业为主稠密 ,城市众多, 主要分布人口密集, 城市化水平高。历史上 曾经向海人口人口与城市在太平洋沿岸地带外大量移民三、我国的区域差异三大自然区划分依据: 地形、气候名称: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界限: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半干旱区以400 毫米降水线 为界,青藏高寒区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以横断山脉( 3000m 等高线) 为界。第 3

81、 讲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一、初期阶段( “钢都”匹兹堡的开发)1、特点: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2、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32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二、成长阶段(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1、特点: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2、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3、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三、转型阶段(匹兹堡的“困惑”)1、特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地价上涨,

82、劳动力价格提高,区域优势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失业率增高,人口减少2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四、再生阶段( “知识城”匹兹堡)1、特点:对症下药,措施区域经济复苏,又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2、对策:一方面,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3 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 1 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人对环境是依赖和恐惧;(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恶化;(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人地伙伴论)二、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观

83、点一:地定论产生背景(原因)人类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的能力会初期核心思想出 现 时间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进而决定人类产生结果人 类 只 能 被 动 地适应环境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 )(人类中心论 )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寻求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理 环 境 决人 类 社很低,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观点二:人农 业 社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业 社 会力不断提高早期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也很的民族特征、 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等, 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人地关系对立类中心论会 、 工人类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

84、能环境看做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 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观点三:人后 工 业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化时期人类具有认识自然、 改造自谋 求 人 地 关 系 协调地伙伴论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 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 33 -*也具有反作用力, 人类应当*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第 2 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理解可持续发展39.可持续发展 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 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40.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经济 持续发展是 条件 、社会 持续发

85、展是 目的 和 生态 持续发展是 基础。41.可持续发展图示: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21. 公平性原则:包括时间上的公平(代际公平)、空间上的公平(代内公平)。22. 持续性原则:核心是指不超越资源 与环境 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23. 共同性原则:全球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24.阶段性原则:发展中国家:初级阶段,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发达国家:高级阶段,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责任。三、可持续发展历程13. 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社会发展、环境、生

86、态协调问题。,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可持续发展定义。,通过 21 世纪议程,可持14. 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制定世界自然保护大纲4.1992 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3.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续发展由概念走向行动,是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 34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42. 年,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审议通过里约宣言、21 世纪议程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战略措施。公众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和管理者;应积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参与,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工厂

87、清洁生产、 社会公众选购带环境标志产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自备篮子购物、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节水等等。第 3 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一、走可持续的必要性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生存和发展的压力):a、庞大的人口压力;b、资源短缺(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用量增长过快) ;c、深刻的环境危机(城市中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二、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25.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总战略,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 世纪议程;26. 解决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提

88、高人口素质。(一)人口战略人口问题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人口素质低贫困人口多人口结构不合理(二)资源战略资源问题人均资源少经济发展迅速,资源需求量大科技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低(三)环境战略14.面临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15.环境战略: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四)稳定战略15.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它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归宿点。16.稳定战略: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附: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的新的实践模式循环经济工业经济结构调

89、整实施清洁生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公众参与、绿色消费- 35 -*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利用资源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坚持开发式扶贫完善养老体系;禁止性别人工选择解决措施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提高科技水平,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 1 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一黄土高原为例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的范围一般泛指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区域。2、黄土高原地表特征及形成原因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原因:流水的侵蚀作用。3、以山西、陕西为代表的黄土高原地

90、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4、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造成的危害(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2)使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加剧了自然灾害。(3)泥沙汇入黄河, 河川抬升, 成为地上悬河。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1、自然原因 :(1)特殊的地理位置:过渡性地形:平原山地、高原过渡性干湿区:湿润区干旱区植被:森林草原农业生产:从湿润、半湿润的农业区干旱、半干旱的牧区过渡(2)土质:黄土结构松散,土质疏松;(3)气候:降雨集中,多暴雨。(4)自然灾害的频繁多发性。2、人为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人口增长,人地矛盾日益

91、突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耕作制度:轮荒生产建设的不合理:开矿、建窑洞、修路、建水利设施三、水土流失的治理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的中心工作是水土保持2、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小流域综合模式的具体做法“一个中心,三个结合”(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相结合。)简单说,就是做好“保塬、护坡、固沟”工作。沟谷集中地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破坏植被: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 36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工程措施固沟工程修建淤地坝修建小水

92、库营造防护林 ( 生物工程 )护坡封坡育林育草工程修筑水平梯田保塬平整土地工程营造防护林 ( 生物工程 )部分塬面地段沟谷地段适用地段拦泥蓄水作用(功能)防止沟谷继续发展陡坡地段缓坡地段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劳动生产率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发展林果生产第 2 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一、传统工业的定义以煤炭、钢铁为基础,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为主要工业部门,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思路:区位优势衰落原因措施二、鲁尔区发展背景(区位优势)鲁尔区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发达。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 靠近铁矿产区, 水源充足。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且

93、素质较高科技发达三、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传统产业衰落(20 世纪 60 年代)环境恶化四、鲁尔区发展过程中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衰退的内在原因):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运入铁矿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工业电力工业水源丰富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3、世界性的钢铁过剩(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钢铁市场需求量减少)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原因)五、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1、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1)改造传统产业: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2

94、)促进结构趋向多元化: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的迁入。(3)重视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1)整治河流,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统和污水净化系统,解决水污染问题。- 37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2)建立烟囱自动报警系统,有效控制大气污染。(3)加强环境管理,特别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4)为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营造绿色空间,鲁尔区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第 3 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水资源:人们能够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的各种水体水能资源: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它的大小与流量和落差成正比水利资源:包

95、括航运、灌溉、水产和水能等方面的利用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人均少;时空分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供需矛盾突出2、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自储量有限然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在时间上分布不均人用水量大大增加为水污染严重水浪费严重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人工降雨、适度开采地下水节约用水,控制人口增长,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喷灌和滴灌技术,培育抗旱良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循环利用,一水多用,防治水污染,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节约用水,减少浪费,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适当提高水价,限时供水3、我国的缺水区:华北、西北地区二、南水北调1、

96、选择长江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原因水量大流量稳定贯穿东西2、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的比较- 38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方案东线中线西线路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口水库, 沿伏牛山、 太行山东游麓送水到北京、 天津( 京广线 )输水到华北地区水源区长江下游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长江中游、 丹江口水库、 三峡水库雅砻江、大渡河淮河下游地区、山东、海河平原、 京津地区、 黄河下黄河下游、海河流域、游供水区西北干旱地区和华北地区评价缺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点南低,需抽水北送优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点工程量较小可自流供水需挖掘渠道

97、的工程量很大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华北,可自流供水,水质好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供水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3、南水北调的影响(以东线为例)积极:社会效益改善受水区投资环境,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经济效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受水区的经济发展生态效应美化受水区生存环境,控制受水区地面沉降趋势消极:长江径流量减少,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水量减少,泥沙淤积,航道淤塞影响江淮沿线水生生物的生长易造成沿线土壤盐碱化长江自净能力降低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路径如何?从第三级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部分地区。(经过郑州、石家庄、北京等地)5、我国资源跨区域

98、调配的主要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四、西气东输1、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及主要输往地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华东地区的上海2、经山西、陕西管线北折的原因以靖边气田为补充气源改善山西、陕西的能源结构,保护大气环境可自流供水给华北平原大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 1 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 :(1) 地貌: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千姿百态(2)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 水文:流量最大,河道最长,河湖众多(4) 流域: 面积广, 干流横贯东西, 支流辐射南北- 39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5) 土壤

99、:四川盆地紫色土,长江中下游水稻土,江南丘陵红壤。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分布特点:城市化水平较高,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形成三大经济区:上游以 重庆 为中心的经济区;中游以 武汉 为中心的经济区;下游以 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长江航运潜力巨大。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上游地区:优势:地势悬殊,致使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引发水土流失。开发重点:水能资源 ( 三峡工程效益: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问题:自然灾害频繁( 崩塌、滑坡、泥石流) ;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治理重点: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措施: 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实行封山育林、 育灌、

100、育草的保护政策。中游地区 :优势: 平原面积广、土地肥沃商品农作物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制造业基地。问题:洪水自然原因: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且降水集中在春夏两季。人为原因: A.过度砍伐林木,陡坡开荒,植被减少;措施: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水林下游地区;( 如:三峡水库 ) ,调节洪峰。下游地区:优势:发展农业条件优越:平原地形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形成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问题:水体和大气质量普遍下降整治重点: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101、,营造绿色空间。搞好分洪工程,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修建水利工程B.围湖造田,调蓄洪峰能力降低。整治重点: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第 2 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一、东北区域概况:1、范围 :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2、地貌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对应图中序号记忆)3、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地貌格局呈半环状气候: 东北区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南北 热量差异较大:暖温带 ( 冬小麦) 、中温带 ( 春小麦) 、寒温带 ( 春小麦) 。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沼泽。作物:小麦、大豆、玉米、高粱

102、、水稻、甜菜、亚麻等。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1、土壤肥沃黑土 分布于: 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的西部。黑钙土 分布于: 松嫩平原的中西部2、土地资源丰富- 40 -*3、农业生产与布局高一地理耕地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面积广农地位: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全国最大的甜菜生产(业生产基地; 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集(大、 小兴安岭、 长白山)结中完 整 ,耕作业占主导地位。农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如右图)布黑土的开发在松A嫩B .平有 .原机林业的发展措存、肥辽施在A尤河:问B.措施:坚持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宜农荒地多(三江平原)题秸湿地的保

103、护:秆存实生;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减少水土流失。A 在行产B.措施:建立湿地的保护去,退田还湿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 问“潜题少力存:耕尚在森深未问林第 3 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 地 区 为 例松充题资,一、经济发展快分:源耕发湿减优势条件松挥地少地理区位优势: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 邻 。结;生(合表态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交错纵横,水源充足。重,土系采深流统轻济社松失被育基 2 会蓄严破、础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是我经、水重坏森好济”国极为主要的经济区。肥力下降。;,林条经的件面火济耕政优积产业灾发展作策势业比逐、支:制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外向型型经济,经济发展逐结重工年滥持度优化,第一业比重下降,明第三产业减砍渐,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体少乱二、城市化水平高(与 主要推动力工业化)最人系,伐国早口: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加。化。和实稠以强行密毁生态环境形 势严峻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轻黑对,林工人地矛盾加剧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土外城严重)业培开市为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重复建设突出。放密施主;集,侨 资 。,重劳化动为发达。力丰富;- 41 -资本主义萌芽结地理学业(3) 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