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第3部分 第一讲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名题强化训练复习课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8449639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59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 第3部分 第一讲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名题强化训练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中考语文 第3部分 第一讲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名题强化训练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中考语文 第3部分 第一讲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名题强化训练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中考语文 第3部分 第一讲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名题强化训练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中考语文 第3部分 第一讲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名题强化训练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第3部分 第一讲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名题强化训练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第3部分 第一讲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名题强化训练复习课件(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2017名题强化训练 一、(2017扬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18分)(导学号:15544043)后生可畏刘斌立 (1)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所,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着。 (2)我问事务所的李信律师,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事务所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打杂,同时让他看书备考。我们啥事也没给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呢。” (3)“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 (4)“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

2、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头。 (5)后来我再去事务所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他今天夹克上带钉,明天头发上换了一种颜色。 (6)那年律师考试前没几天,我去律师事务所办事,发现那桌子没了,常远也没了踪影。问老李,老李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一个酒吧里演出去了。他爸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7)我又惊讶又好笑:“现在的年轻人啊”。 (8)一年以后一天,我突然收到老李的微信。“还记得那个从我这儿跑了的摇滚男孩吗?他又回来了!这次他主动来求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

3、“ (9)“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带点调侃地回复。 (10)之后,因为工作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与鉴睿律师事务所和老李少了很多交集。 (11)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头条新闻。矿务局部分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遇难矿工家属,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 (12)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吸引了我: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13)我立刻致电老李,他确认道:“没错,

4、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 (14)“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15)“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就在茫崖!听他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后来他自己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16)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17)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生可畏!”(选自新华文摘2016年第13期,有删改)1. 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3分)_被迫备考律师_帮助穷人打官司当摇滚乐队鼓手弃考去演出主动备考律师【解

5、析】这篇文章围绕着主人公常远的变化,讲述了常远的经历,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5),写我初识常远及给我的感觉;第二部分(67)写常远弃考去演出;第三部分(817),写常远考备律师,我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他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文章以常远的变化,表现年轻人表现看起来放荡不羁,但他们也有社会责任感,他们也有我们敬畏的精神。2. 读文中画线句子,完成题目。(6分)简析第(1)段画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3分)第(12)段中画线处为什么说“我”对常远的名字“熟悉而又陌生”?(3分)(3分)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常远复习迎考不认真的态度,表现出他对被逼备考律师的抵触情

6、绪。(3分)熟悉:我见过常远,知道这个人和他以前的情况。陌生:很长时间没见到他,已经淡忘了;这个常远与我印象中的常远不一样。【解析】题考查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侧面描写等。从画线句的内容来看,“睡眼惺忪”是对常远的神态描写,“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着”是对他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他看书的心不在焉,对考律师的抵触。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解释清楚“陌生”与“熟悉”的含义。结合前文内容来看,我在看到报上常远的名字前,已对他的爱好、经历有所了解,所以说“熟悉”,但我印象中的常远是一个不务正业,不愿好好学习,不听父母

7、话的“坏”男孩,而报上写的常远不仅是一位律师,还是一位免费为矿工打官司的律师,这让“我”万万没想到,所以说“陌生”。3. 联系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4分)(3分)无论玩摇滚还是考律师,常远都能为梦想而执着努力;不计名利为弱势群体打官司,常远具有正义感(社会责任感)。【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人物行为及事件来分析。当父亲让常远当律师,他却选择当一名摇滚乐手,表现他为追寻梦想的那份执着与努力;他在出逃当摇滚乐手时,了解了矿工的悲惨遭遇后,又决定放弃自己的爱好考律师,表现他是一个勇于担当,有爱心的人;当发生矿难,无人愿替死难矿工打官司,他愿意免费去做,表现了他具有正义

8、感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都是“我”和老李这些老一辈人所不具有的,所敬佩的。4. 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内容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5分)作者运用了间接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我”和老李的眼睛看常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我和老李先前误解常远,后来敬佩他,前后的变化,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主旨更突出。【解析】本题考查小说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本文的主人公是常远,我和老李是故事中的次要人物,从全文内容的发展来看,我和老李起着见证故事发展,连接不同时间段的情节的作用,也就是说“我和老李”是全文的线索人物;从写作手法来看,作者写“我和老李”是为了对常远进行侧面描

9、写,用“我”和老李对常远的评价、态度,侧面表现常远的优秀品质,并以“我”的态度转变,表现年轻一代不容小视的主旨。二、(2017台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17分)红色玻璃球美国威廉贝纳德在美国艾达荷州东南部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名叫米勒斯的菜商。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米勒斯先生在路边摆了个小菜摊,人们下班的时候路过这里,顺便采购一些新鲜的蔬菜。那个时候,钱和食品非常匮乏,所以,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十分流行。镇上有几个穷人家的孩子,他们经常到米勒斯先生的菜摊跟前晃悠。当然,他们不想买菜,只是来欣赏一下那些当时非常珍贵的物品。尽管如此,米勒斯先生也总是热情地招待他们,就像招待每个到这里买菜的大人一样。

10、“你好,巴里!今天过得怎么样?”“你好,米勒斯先生。我过得不错,谢谢。这些豌豆看起来真新鲜。”“是的。巴里,你妈妈身体好点没?”“是的,正在好转。”“那就好。你想要点什么?”“不,先生,我就是看看,这些碗豆真的很不错!”“你想带点回去吗?”“不,先生。我没有钱。”“可以用东西交换啊!你有什么东西跟我换吗?”“哦我只有几个刚赢来的玻璃球。”“是吗?给我看看。”“给,你看。这个多漂亮。”“嗯,是这样的。不过这是蓝色的,我想要个红色的。你家里有红色的吗?”“好像有。”“这样,你把这袋豌豆带回去,下次把那个红色的玻璃球带来。”“一定。谢谢你,米勒斯先生。”每当米勒斯先生和这些小顾客“讨价还价”时,米勒

11、斯太太都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面带微笑。她很熟悉这些“交易”,也能理解丈夫的行为。除了巴里,镇上还有两个穷孩子,他们的家里拿不出钱来买菜,也没有值钱的东西拿来交换。为了帮助他们,又显得自然,米勒斯就这样假装和他们为了一个玻璃球进行谈判。就像巴里这次有个蓝色的玻璃球,可米勒斯先生却想要红色的,下次他带红色玻璃球来的时候,米勒斯先生又想要绿色或橘红色的了。当然了,每次打发这个男孩回家的时候,总会让他带上一袋新鲜的蔬菜。许多年以后,米勒斯先生去世了。镇上的人全都来向他的遗体告别,并且向米勒斯太太表示慰问。在长长的告别队伍的最前面,站着三个引人注目的年轻男子,一位身着军装,另两位身着黑色西装白色衬衫,头

12、戴礼帽,十分体面庄重。米勒斯太太站在丈夫的灵柩前。年轻人一个一个走上去拥抱她,低声安慰几句。然后,米勒斯太太满含热泪,注视着他们把自己的手放到米勒斯先生冰冷苍白的手上。这三个年轻人就是当年和米勒斯先生用玻璃球交换蔬菜的穷孩子。他们告诉米勒斯太太,当年他们是多么感激米勒斯先生,感谢他当年换给他们的蔬菜。现在,米勒斯先生不用再和他们为了玻璃球的颜色和大小讨价还价了,这三个孩子也不用再靠他的接济度日,可他们一生都会记住他。虽然,米勒斯先生一生都没发过大财,可在镇上人们的眼里,他是艾达荷州最富有的人。在他已经失去生命气息的右手里,正握着三颗亮晶晶的红色玻璃球。(选自中国学生必读的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

13、1. 阅读这篇小说,请简要概括小说的两个主要情节。(2分)(1)_(2)_米勒斯用喜爱不同颜色的玻璃球为借口,帮助家庭贫困的小男孩。 三个曾经受过米勒斯帮助的已长大成人的男孩,在米勒斯的葬礼上表达真诚的谢意。 【解析】本题考查情节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情节思路: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米勒斯摆菜摊,引很多孩子前来观看物品;第二部分():写米勒斯用善意的谎言,既给了几个穷苦孩子新鲜的蔬菜,又维护了他们的自尊;第三部分( ):写米勒斯先生的葬礼很隆重,当年他帮助的三个孩子也来与他告别,并表达对米勒斯先生最真诚的谢意。文章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有爱心,帮助别人却不

14、露半点痕迹的好人米勒斯先生。其中后两部分是文章的主体。(2分)看到米勒斯用善意的谎言来帮助穷苦人,心里感到高兴与自豪,对丈夫行为的肯定。(2分)看到当时米勒斯暗中帮助的三个小男孩来参加葬礼,并珍藏着当年的红色玻璃球,明白他们懂得米勒斯先生的苦心,为丈夫的一片苦心被人理解,有了回报而无比的激动。【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分析。解答此题要根据前后文内容,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从下文可知,米勒斯先生并不是真的想要玻璃球,他只是想以此为借口来帮助买不起蔬菜的小男孩,这是一般人都很难做到的,更何况是在“钱和食品非常匮乏”的时候,而米勒斯太太看到丈夫这么做,还面带微笑,可以判断,她此时的心里是高兴的、

15、自豪的,为自己丈夫的善良,有爱心而高兴自豪。从下文“他们告诉米勒斯太太,当年他们是多么感激米勒斯先生,感谢他当年换给他们的蔬菜”,可以看出三个男孩是来表达谢意的。 米勒斯太太之所以“满含热泪”,一是因为丈夫的过世,二是为丈夫当年的那份苦心被人理解,有了回报而流泪。3. 阅读第段,指出这部分文字运用的描写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语言描写,具体展示了米勒斯与小男孩之间的对话,表现出米勒斯先生的善良,对小男孩的热情与真诚。【解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侧面描写等。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句做出判断,并结合所处文段加以理解,分析出描写的效果

16、。文章段,主要运用的是语言描写,记述了米勒斯先生与小男孩之间的对话,具体生动地再现了米勒斯先生的善良,以及对小男孩态度的真诚。4. “虽然,米勒斯先生一生都没发过大财,可在镇上人们的眼里,他是艾达荷州最富有的人。”为什么米勒斯先生是“最富有的人”?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米勒斯先生用善意的谎言来暗中帮助穷困的孩子,他虽然在金钱上有损失,但他的乐于助人的精神,助人还懂得维护别人自尊的行为,永远记在人们的心间,让人们无比敬佩,所以说他在精神上是“富有的”。【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与分析。从小说的主体内容可以知道,米勒斯先生用善意的谎言来暗地里帮助那些穷苦的孩子,他虽然失去了金钱,但从

17、结尾来看,孩子们一直收藏着当年的玻璃球,一直铭记着米勒斯先生的恩情,他的善良、助人为乐的精神永远感动着人们,记在人们的心间。文章就是以此来表现:真诚的帮助会让人终身受益,并会得到真诚的回报。三、(2017乐山)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18分)尘埃深处是繁花七夕草 (1)她叫乔,认识她,是在去年夏天。 (2)那天交完班,我刚从一间病房走出来,就看见候诊区坐着一位白皙如莲的女子,姣好的面容,优雅得体的举止,她正在回答医生的问话。我走过去的时候,再次被她的美吸引,于是,我多看了一眼,正好她也回过头看我,她的双眸澄澈纯净,如一汪清泉。 (3)做了相关检查,她住院了,VIP病房,她说常常失眠,有时

18、候头晕,天旋地转。医生下了医嘱,输液体的时候,她已经躺在病床上,一边撒娇,一边和母亲说笑。 (4)中午时分,液体还没有输完,有人送饭来,是她的父亲,一家人在病房里共进午餐,吃穿用度尽显阔绰。 (5)因为病房里的很多病人,都是面色苍白,一副病怏怏的神态,而她却不同,除了输液体的时候睡着,但凡醒的时候,神清气爽,神采奕奕,妆容精致。 (6)爱咬舌根的同事说,她命好,人长得漂亮,家世背景又好,语气里带着羡慕和嫉妒,谁说不是呢,她的确是个公主。 (7)再后来,知道了她的隐私,在某艺术学校当钢琴老师,收入丰厚,单身贵族。科里的护士姐妹们越发羡慕嫉妒恨,而我也是其中一个。每逢进病房看见她,内心除了被她身上

19、散发的气质吸引外,更多的是嫉妒,她有姣好的面容,婀娜多姿,有很好的工作,有富裕的家庭,爱她的父母,一个女孩子该有的她都有了,而我,除了自食其力,勉强养活自己的工作,在单亲家庭长大,有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再无其他。 (8)攀比得越多,越自卑,那些日子,科室里的小姐妹们总是格外关注她。 (9)有一天,我上夜班,夜间巡视病房,大概12点了,她的病房里还亮着灯,我推门进去,我看见的场面,让我大吃一惊。 (10)乔没有睡,她正坐在床沿上,手里拿着一条假肢,正往墙角放,我看见她的右膝盖之下是空的,看见我一脸的震惊,她下意识地用被子盖住自己,一脸歉意地笑笑,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

20、几秒。 (11)还是乔先说话,打破了僵局,“吓着你了吧,平时我请假回家,除了主管医生,没人知道我的秘密,明天要做一项检查,我怕来不及,就住在医院里,被你看见了。”她说完,还是笑着,反而是我,像做错事的孩子。 (12)我胡乱说了几句,赶紧出来,内心汹涌澎湃,怎么会这样呢,她明明是个完美无瑕的公主? (13)过了半个小时,竟不知不觉又来到她的病房,她还没睡,她说,睡前看了会儿书,睡不着了,她居然问我,能不能陪她聊一会儿。 (14)于是,坐在床前。与其说是聊天,不如说,是她为我刚才的震惊,做一些解释。她说,很少有人知道,有关假肢的秘密,而我是很少人里的一个。 (15)她从小学跳舞,梦想长大做一位舞蹈

21、家。可是,上初中后,在一次意外触电后,一条腿被截肢,那年才十三岁的她,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别说是梦想,好几次,她都想自杀。 (16)那是最后一次,她喝了家里的杀虫药,被父母送到医院,洗胃,住院,出院后,经常手抖。她的母亲多方打听到一位老中医医术高明,于是,带她去看,说明病史后,老中医什么都没说,只是揭开自己的白大褂,她看见,他只有一条腿。 (17)她说,人活着,不是靠双腿,靠的是一颗完整的心,我只有一条腿,活得好好的,你还比我多半条腿呢,怕什么? (18)从那以后,她常常去老中医那里,不是看病,而是疗心。 (19)再后来,父母给她装了假肢,搬了家,学了钢琴,当了钢琴老师,成了现在的自己。 (2

22、0)说完,她淡淡地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事。 (21)是啊,如果不是偶然看见,在我心里,在我眼里,她依旧是那个只会撒娇、娇弱漂亮的公主,而此刻,我似乎看见,那些她曾经受过的伤害和遭遇,凝聚成一股钢铁般的力量,让她坚强。 (22)再后来,她睡了。 (23)我走在走廊的尽头,心绪难平。 (24)我看见天边有一颗星星,异常耀眼,它像天空的眼睛,注视着大地,带给深沉无助的黑夜,一方光亮,也给黑夜里迷路的人们,一抹希望。 (25)慢慢地,我看见天边泛着鱼肚白,黎明来了。 (26)那一刻,内心的迷茫,似乎慢慢退却,一点点被一束光照亮,所有难以启齿的磨难和曾经以为的绝望

23、,慢慢变成了希冀。 (27)是的,繁华尽头有悲凉,尘埃深处是繁花。(2017年5月9日)1. 第10段“乔没有睡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一句中,“尴尬”一词有什么含义和作用?(3分)“尴尬”的本义是神情态度不自然。(1分)在这里是指我无意中发现了乔的隐私(右膝盖之下是空的或者是发现了假肢),感觉自己对乔的自尊造成伤害后内心的不自然,(1分);表现了我对乔的歉意以及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心理。(1分)【解析】首先解答“尴尬”一词的字面含义,接着阅读第(10)段及以上的内容,乔是一位家境富裕、性格阳光开朗的女孩,这一点让大家甚是羡慕,可是“我”突然发现了乔的秘密,“我”呆

24、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一方面是自己内心的震荡,另一方面怕对乔造成伤害。据此分析即可。2. 第20段“说完,她淡淡地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事”,这句话中的“淡淡地笑”对描写乔有什么作用?(3分)“淡淡地笑”运用了神态描写(1分),写出了乔面对生活的困境和磨难的轻松平静心理(1分),同时表现了乔的坚强性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解析】首先分析“淡淡地笑”是神态描写,神态描写反映人物内心的状态,联系第(17)段乔的语言描写可知其有着平和的心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3.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24段加线句子的理解。(4分)运用比喻修辞(1分),把乔比作天边的一颗星星,她

25、给像我一样身处困境中的人带来光亮、希望。表达了我对乔的感激、赞美之情。【解析】首先该段是“我”从乔病房出来后的心态的写照,此段把乔比作天边的星星,可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带给深沉无助的黑夜,一方光亮,也给黑夜里迷路的人们,一抹希望”可见作者对乔的赞美溢于言表。4. 结合全文谈谈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4分)照应文章标题(1分);总结全文(1分);升华主题,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不要迷茫绝望,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战胜自我,相信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解析】此题考查段落作用,此段位于文章的结尾处,作用从结构上和内容上两方面作答,结构上一般有照应标题,总结全文。内容上一般有升华主题,具体可

26、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5. 结合文章中心,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80字以内)(4分)感悟:结合文章中心表达自己的观点(面对困境,挫折应有的态度)(2分)联系恰当的生活实际并简析(2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乔的积极乐观正是我们所缺乏的,我们平时在考试中一次小小的失败可能影响我们好几天,我们应当在失败的困境中自我排解忧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所有的人和事。四、(2017黄冈)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14分)(导学号:15544044)34个鸡蛋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是跟她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马上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身份显

27、赫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和青海交界的一个小地方。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可以想象我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妈妈说,那是李暖暖最爱吃的。没办法,我就拖着几个大袋子的零食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得知我找李暖暖,他二话没说就把

28、我连人带东西全放在毛驴车上。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镇。很小很小的一个镇,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走到那条街的尽头,转个弯,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下课了,许多孩子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进一间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女孩穿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她抬起头来看我。那个瞬间,我看清了女孩的面容。我心疼了。我的堂妹李暖暖,她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她一直最最喜欢的长头发。“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就抱住了我。身边那些孩子不明所以然,在我们拥抱的时候,哄笑着围在了一起。等李

29、暖暖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时,我看到她哭了。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上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了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李暖暖说,他们是班上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我说再要两个菜,却被她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让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也不想让他们为此过早地自卑。”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到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吧。”她摇头,很坚决地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

30、定把他们送到初中!”原本,李暖暖和她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她爸。结果,她就来了,但她来后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学校,那些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还有那些孩子,都是脏兮兮的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但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学校里等她。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长等在那里,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孩子们英语的老师鞠躬的。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上课的第一天起,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说是她妈让拿的。第二天,第

31、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拿鸡蛋给她。直到有一天,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第二次给她鸡蛋,而男孩的奶奶找到了学校告状,说孙子偷拿家里的鸡蛋。这时她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那个孩子叫路生,早早就没了父母,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那天,她抱着那脏兮兮的男孩放声大哭。在牛奶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隐藏在心底23年的爱心,被34个鸡蛋瞬间唤醒了。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第二天,李暖暖把我送到车站,在车站,李暖

32、暖一再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说:“越多越好,没钱给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然后,依旧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要20万赎身。”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李暖暖,她认真了,她在认真地过着她现在的生活。我知道有一天,李暖暖会离开那里,回到她曾经生活的地方,可是回来了,已经不会再是曾经的李暖暖。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呵呵地笑,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摘自中外文摘,有删改)1. 阅读全文,请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A. 第一段单句成行,为下文情节的发展设置了很好的悬念,也为主人公后来的性格发展奠定了基调。B. 李暖暖制止“我”再点两个菜

33、,突出了她心思细密的特点,表现了她对学生的关怀体贴,也清晰地反映出她对社会上的极度贫富不均怀有深深的怨愤。C. 文章后面李暖暖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感觉被这里拘禁,而是想向父亲求援,给当地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D. 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述了大学生李暖暖的一段支教经历,娓娓道来,情节看似简单,但蕴含着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B 【解析】B项中提到的李暖暖阻止“我”再点两个菜,出现在文章的第9段,她“不想让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也不想让他们为此过早地自卑。”体现了她体贴关心学生,并没有对社会贫富不均的怨愤。2. 本文题目为“34个鸡蛋”,请分析“34个

34、鸡蛋”这一情节的设置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34个鸡蛋”这一情节是主人公李暖暖思想情感发生重大转变的重要(关键)情节。(2分)正是孩子们自发送来的34个鸡蛋,深深感动了李暖暖,唤醒她的善良、真诚与爱心,从而让她决心要留下来兑现她的承诺。(2分)【解析】“34个鸡蛋”第一次出现是在文中的第13段,由于第“34个鸡蛋”,男孩的奶奶到学校告状,才道出了这些鸡蛋是孩子们自发地拿给她的。再结合第14段中的“在牛奶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隐藏在心底23年的爱心,被34个鸡蛋瞬间唤醒了”,可知这“34个鸡蛋”引起了李暖暖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而让她决定留下来。3. 阅读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35、(1)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2)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第(1)处是环境描写,写出了路途的遥远以及当地的闭塞落后,暗示了支教条件的艰苦。第(2)处是神态描写,写出了李暖暖的细致和耐心,表达了她对孩子们的关爱之情。【解析】分析句子的表达作用,可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入手。(1)句是“我”去看看李暖暖时的环境描写,从转乘交通工具的复杂和雨后土路的泥泞,可知李暖暖支教学校的偏远以及当地的闭塞落后,暗示了李暖暖支教条件的艰苦。从(2)句的“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可以看出是神态描写,可以看

36、出李暖暖为孩子们分食物的细心认真,这种神态反映出她对孩子们的关爱之情。4. 小说描述了主人公李暖暖的支都经历,她的性格也因支教而发生了很大变化,请简要概括她的性格特点。(4分)任性、直率。善良、真诚。关爱他人,细致入微。执着、坚强(诚信)。(答对一点给1分,共4分)【解析】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时,需要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概括。从文中李暖暖的赌气去支教,可以看出她的任性、直率;从她带孩子们一起去吃饭,并阻止“我”再多点两个菜,是为了不让学生过早地自卑可以看出她的善良、真诚,关爱他人、细致入微;从她决定留下来教孩子,可以看出他的执着、坚强等。五、(2017甘肃省卷)阅读下文,完成15题

37、。(20分)(导学号:15544045)想偷一本书王秋珍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留意一本书呢?慢慢的,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我只想把它偷回家。可是,

38、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室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可机会还是来了。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我,终于把书

39、偷到了手。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次日,我把书拿出来,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女同事

40、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是的,只是一份客套。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如今,她和我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了什么。那本曾被她扫过灰尘垫过杯子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曾出现过。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书?”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

41、机前的笑声。(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6年第8期,有改动)1. “我”为什么要偷漂亮女同事的书?(4分)(4分,两个要点,各2分:女同事不爱书,“我”心疼自己的书;“我”想给书找个懂它的人/爱书的人。)示例:因为是“我”写的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女同事向“我”祝贺并要书,“我”把书送给她,但她却不爱书。“我”心疼自己的书,所以就把书偷回来了。【解析】文章开篇就表明“我想偷一本书”,第段中的“我只想把它偷回家”,在这两段之间讲述了原因:“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最后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42、一下即可。2. 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6分)(1)【A】处: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偷书时的紧张与慌乱。【解析】(1)句将“目光”比作“舞台上的追光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前文“我按捺住狂跳的心”分析其表达效果,此处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当时想偷书又怕被人发现的慌乱与害怕。(2)【B】处: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酸酸甜甜”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复杂的心理:“酸酸”是因为没有为自己的书找到懂

43、它的人,让它受了“委屈”;而且为了它,“我”还当了一回“小偷”。(2分)“甜甜”是因为“我”的书又回来了,又恢复了原样,不用再受“委屈”了。(1分)【解析】该词语是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复杂的心理,既因为没有为自己的书找到懂它的人让它受了“委屈”,而且为了它,“我”还当了一回“小偷”而“心酸”。又因为“我”的书又回来了,又恢复了原样,不用再受“委屈”了,而感到“甜”。作者用一酸一甜来表现了自己既酸楚又开心的心理。3. 第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描写(答“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亦可)。生动具体地描写了“我”修复书的过程,表达了“我”对书的珍爱。【解析】句中的

44、“拿”“擦拭”“吹”“放”“压”等动词,可看出是动作描写。从文中可以看出,“我”想偷书,是因为同事不爱惜书,所以偷回书后的这一系列动作,准确地表达出了“我”对书的无比爱惜之情。4. 第段说“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2分)“我”想到这个忙碌的时代,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我”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恐怕找不到。【解析】此时“我”已经将书偷回家了,然而却还感到不安是因为同事对书置之不理,“她和我的其他同事一样,一有时间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微友直言“谁还看书啊”,让“我”知道,在这个忙碌的时代,没人会

45、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我”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恐怕也找不到了。“我”也因此感到不安。5. 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这种现象?(5分)现象:传统纸质图书在社会上受到冷落,很多人沉溺于手机。(2分)看法示例: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一个不好好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这种现象,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3分,观点1分,理由1分,语言流畅1分)【解析】第一问需结合小说内容理解。同事对书置之不理、网友对传统书本不屑一顾的态度可以看出,小说反映了传统纸质图书在社会上受到冷落,很多人沉溺于手机的社会现象。第二问属于拓展延伸性问题,作答时须先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

46、说明理由。六、(2017杭州)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6分)回家徐风已近年关,隐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县城年味渐浓。火车的汽笛声频繁地响起。一条悠长的巷道里藏着几户人家。一座陈旧的小四合院里传来清脆的电话铃声。 妈,再过一两个小时我们就到家了,晚饭回家吃,一年没吃到您做的饭了,呵呵。 你这孩子,咋突然就改主意了?不早讲,也好让妈提前高兴着,刚才还和苗苗念叨呢,苗苗一直想去看你们呢。 不是想给您个惊喜吗,呵呵。好好好,妈这就准备去。苗苗奶奶放下电话,苗苗,你都听到了吧,你爸妈一会就到家喽,自己好好玩,奶奶给你做好吃的。奶奶脸上的皱纹一下全舒展开了。 五岁的苗苗听说爸妈要回家了,高兴得手舞足蹈,

47、冲向大门口。奶奶扶起被门槛绊倒的孙子,轻拍了下孙子的小脑瓜,乐呵呵跑进了厨房。就是,有钱没钱也得回家过年嘛。你们不记挂妈,不记挂苗苗,俺祖孙俩可天天伸脖子盼呢。苗苗奶奶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恨不得手脚并用地忙活。一切准备就绪,额头上竟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瞅着还算丰盛的菜肴,关键都是儿子媳妇爱吃的,喜滋滋地擦了擦汗,又捶了几下腰,却并不急着点火。天寒地冻的,等着儿子媳妇回家边炒边吃。也就在此时她才忽然想起小孙子,好像老一会没听到动静了,心里不知咋的“咯噔”一下,边喊边出了厨房,无人应答。苗苗奶奶翻遍了满屋满院,犄角旮旯,仍不见小孙子人影,便心慌慌地跑出院子,挨家挨户寻找。邻居们都是一样的答案,她大

48、声呼喊着追出巷子,来到街上,四下里飞速扫了一遍,眼里满是失望和惊恐。 这个节骨眼上孙子要是出点啥事,这个年还咋过?我咋向他爸妈交代?老天爷啊!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天色渐晚,还飘起了雪花。 咱这儿就巴掌大的地方,何况还报了警,他们很快就能把苗苗找到的。 邻居们正在不住地安慰着精神几乎失控的苗苗奶奶,一阵急促的铃声骤然响起。 真悬哪!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真悬哪!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 邻居们急忙把苗苗奶奶搀起来,问:咋了?到底说啥了? 孩子在车站警务室呢!苗苗奶奶带着哭腔说。 咱咋就没想到呢?车站离这里不是很远。 敢情这孩子是

49、去接站了,等不及了。 哎哟喂,你说这么点小孩,幸亏被警察发现了。 麻烦你们帮我再守会家,我去把孩子弄回来。苗苗奶奶边说边往外走。 让老刘守着,我们几个陪你一块去吧,天黑路滑的。几个热心的邻居前后撵了上去。 工夫不大,一行人来到警务室。还未进门,苗苗奶奶就发现小孙子坐在沙发上伸着长长的舌头,正“吧唧吧唧”地舔着棒棒糖。 苗苗奶奶气不打一处来,紧走几步,推门闯了进去,也忘了跟警察道谢,一把将苗苗从沙发上拖下来,抬手屁股上就一巴掌:你个小冤家,差点把奶奶吓死! 奶奶不讲理,我又没做错事。反应过来的苗苗咧着嘴委屈地辩解。 还没错呢?奶奶又举起巴掌。 孩子毕竟小嘛,没丢就万幸了。邻居劝住苗苗奶奶。警察抱

50、起苗苗,笑说:大娘,消消气,您往别处想想看,孩子今天这个举动是不是挺招人疼?他跟我们讲他爸爸电话里说给您一个惊喜,他也要给他爸妈一个惊喜呢。多乖,多懂事。 苗苗奶奶瞅着警察怀里噘着嘴巴、抽抽噎噎的小孙子,忍不住老泪直流。 此时,“呜呜”似是火车进站的汽笛响起,雪花也越发欢快起来。(选自羊城晚报,有改动)1. 小说中哪些内容暗示了苗苗会去车站接爸妈?请简要回答。(3分)时常念叨,一直想去看望爸妈;听到电话里爸妈要给奶奶惊喜的话;听说爸妈回家,他冲到了大门口;天天伸长脖子盼爸妈回家;奶奶到处找不到苗苗。【解析】在文中找到与“苗苗会去接爸妈”相关的内容。由第3段“刚才还和苗苗念叨呢,苗苗一直想去看你

51、们呢”,可看出正是因为苗苗想爸妈,才会时常念叨;第6段“五岁的苗苗听说爸妈要回家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冲向大门口”,可知苗苗听到爸妈将要回家,异常兴奋。为下文写苗苗去接爸妈做了铺垫。2.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4分)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因找不到孙子而惊恐害怕、万分自责的心理。 得知孙子下落时如释重负而又后怕的心理。【解析】句抓住“灌了铅”一词,这是用来形容人心情沉重的词语,再结合句子之前苗苗不见了,可分析出奶奶此时害怕、自责的心理。句抓住“哆嗦着”一词,再结合后文交代的电话中的内容“苗苗在警务室”,可分析出奶

52、奶的担心可以放下了,同时也有一种后怕挥之不去。3. 小说两处写雪花,各有什么作用?(4分)第一处,交代了当时的天气状况,加深了奶奶的焦虑和恐慌。第二处,渲染了轻松、欢快的气氛,衬托出找到苗苗、一家人即将团聚的愉悦心情。【解析】奶奶找不到苗苗,心里很着急和恐慌,这时文中写到“天色渐晚,还飘起了雪花”,所以,此处的环境描写为烘托人物内心的焦急与恐慌。第二处环境描写在文章最后一段,也就是在警察解释说孩子很可爱、很懂事时,火车又刚刚进站,所以,大家心情都很愉快,因而此处的环境描写作用是烘托人物愉快的心情。4. 关于小说主题,有以下三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5分)第一种:表现苗苗一家感人至深

53、的亲情。第二种:体现邻里之间相互关爱的人间温情。第三种:反映留守家庭的生存现状,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示例:同意第一种说法。理由是小说多处描写了感人至深的亲情:苗苗奶奶精心准备儿子儿媳爱吃的菜肴;苗苗爸妈、苗苗都想给亲人惊喜;苗苗奶奶寻找孙子时焦虑、恐惧、自责、欣慰的心理变化。这些内容既有细腻的关爱,也有对家人的责任和承担,还有久别后急于见到亲人的心情。同意第二种说法。理由是文中有不少文字写邻居们在寻找苗苗过程中的热心表现,以及警察对苗苗的悉心照顾,这些都体现了人间处处有温情。同意第三种说法。理由是小说通过写苗苗爸妈即将回家时家里发生的故事,反映了留守家庭的生活现状:青壮年外出打工,家人聚少离

54、多;老人小孩得不到充分的关爱和照顾;留守家庭成员对亲情的渴望。留守家庭的生活现状令人担忧,需要社会关注和思考。【解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对题干中三种不同的文章主题,都可表达自己的看法,选择某种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阐述。七、(2017安徽)阅读下文,完成15题。(21分)(导学号:15544046)扁担的一生范宇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在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_。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家当。泥墙

55、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于扁担的抖擞精神。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_。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脱口而出扁担。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和腰,因此,还得将扁担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弯成弓形。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

56、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这根扁担挑起来很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之后的许多年,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的气概,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这也让父亲坚信

57、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这也是农人的一生。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我返城时,碰见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大伯今年六十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

58、,不少固守的农人还是坚信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选自襄阳晚报2016年3月3日,有删改)1. 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两段横线处,第段应填(),第段应填()。(4分)A. 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B. 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BA【解析】首句通常为段落的中心句,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并联系句子中的相关词语,如B句“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与第段最后一句“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在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相衔接,同时也照应第段结尾父亲用扁担“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因此B句应放第段。第段应

59、是个过渡段,由上文的“挑出”过渡到下文的一根扁担是怎样挑出农人的一生。因此A句应放在第段。2. 阅读文章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4分)上好的木材_渐弯的扁担_笔直的扁担 落寞的扁担 【解析】根据选文第段“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 将扁担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和第段“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等内容可概括出扁担经历的变化过程。组织语言时采用“的”形式的短语,并注意字数要求。3. 作者提到“扁担”,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有何表达效果?(3分)将扁担人格化,叙述亲切自然,蕴含作者对扁担的深厚情感。【解析】第三人

60、称使用于物时,有拟人的效果,便于直接对话,真切自然,利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物的情感。文中以“她”指称扁担,运用拟人手法,将扁担人格化,叙述亲切自然,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扁担饱含的深厚的情感。4. 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对农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感到无奈。对农人坚守村庄的执着精神深怀敬意。【解析】从“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中看出作者对农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感到无奈;从“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中看出农人能够像扁担一样扛起生活的重担,结合最后一段中“可贵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等词看出,作者对农人坚守

61、村庄的执着精神深怀敬意。根据以上分析概括即可。5. “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扁担是农具,担负着农人家庭生活的重担。扁担是农人的精神脊梁,担负着村庄的历史和期盼。扁担的一生是农人的一生,与农人、村庄的命运相始终。【解析】解答时应从“扁担”的深层含义和表层含义两方面入手。表层含义以我们对扁担的了解可知是农具,深层含义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挖掘。文章分为四部分:第段总述,讲扁担是农人的精神脊梁,挑起家庭重担和一个村庄的历史与期盼;第段从扁担作为农具的角度,叙述了她能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段主要讲扁担的一生也是农人的一生;段赞扬了农人坚守村庄的执着精神。由此即可层层深入概括“扁担”的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