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史ppt课件第二章冯特及早期心理学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8448449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心理学史ppt课件第二章冯特及早期心理学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西方心理学史ppt课件第二章冯特及早期心理学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西方心理学史ppt课件第二章冯特及早期心理学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西方心理学史ppt课件第二章冯特及早期心理学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西方心理学史ppt课件第二章冯特及早期心理学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心理学史ppt课件第二章冯特及早期心理学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心理学史ppt课件第二章冯特及早期心理学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心理学史西方心理学史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吕小康思想史是思想的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而不是亡灵的画廊。,而不是亡灵的画廊。第二章第二章 冯特及其他早期心理学家冯特及其他早期心理学家第一节第一节 冯特与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与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 主要功绩并不在于某条特殊的心理学定律或某一重要发现,而在于他对使用系统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的不遗余力的倡导,对把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全新的、独立的科学学科这一宏伟理想的矢志不渝的实践。早期生涯19岁考入大学。为了谋生,他曾一度决定从医,先后在杜平根大学、海德堡大学学医,学习了解剖学、生理学、物理学、化学和医学

2、等课程。后从事生理学研究。在柏林跟随生理学家约翰缪勒学习半年后,于1856年回到海德堡并取得博士学位。从1857年到1864年一直担任海得尔堡大学的生理学讲师,期间曾担任著名生理学家赫尔姆霍兹的助手。心理学研究的开始1864年升任副教授并相继开设自然科学的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讲座。在开设这些讲座的过程中,冯特关于心理学是独立的实验科学的概念开始出现,试图用实验生理学的方法把传统的哲学心理学改造为独立的实验科学。1874年应邀前往苏黎世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并讲授心理学。1875年,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 巅峰时期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心理学实验室,接着1881年,创办了哲学研究

3、杂志,作为新实验室和新学科的正式刊物。 1889,任莱比锡大学校长。后继任了赫尔巴特和费希纳的哲学讲座,直到1920年去世,享年88岁。 著作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1856-1862)第一次正式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常被视为促进新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诞生的著作。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讲义(1874)“我这里提供给大家的这本著作是想勾划出一个新的科学领域。”贡献一书是冯特革新心理学的构想和创建心理学的行动纲领,讲义则是他构思初步成型的新心理学系统著作,把心理学牢固地确立为具有自身独立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 生理心理学原理(1873-1874) 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

4、成熟的表现,被后世推为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是科学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民族心理学(十卷本,19001920)最后20年研究的结果,名义上称之为民族心理学,而实际上则是一部关于语言、艺术、神话、宗教、风俗、法律、道德等多卷本的社会心理学,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是冯特用历史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社会心理学巨著。 二、冯特的科学心理学体系 科学心理学体系虽然独立于哲学,却并非要割断两者的联系哲学是心理学的基础之一,心理学的许多实验课题都源自于哲学,心理学走得太远就会失去其哲学基础。科学心理学的另一个支撑是生理学,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确实可以给心理学以不少的启发,但是过度应用可能会陷入

5、还原论。致力于在哲学、心理学、生理学三者之间寻找平衡,既借鉴另两者的成果,又保持心理学的独立性。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所有的科学在研究对象的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是经验。 自然科学研究经验的方式是对研究对象的独立于客体的特性进行研究心理学处理经验的方式则是把经验的整个内容与它与主体的关系、以及由主体直接赋予它的特性加以考察,是关于直接经验的学问。 人对事物的基本经验,如对红色的感知、对牙疼的感觉等等,组成了意识状态即心理元素,这种状态由心灵加以积极的组合。心理复合体是心理元素的联合,心理元素是最终不可分割的心理结构的单位。构建心灵的“元素周期表” 研究构成意识状

6、态的心理元素 研究目标把意识过程分析成它的基本元素;发现这些元素是怎样综合或组织起来的;确定这些元素结合的定律(舒尔茨,2005:78)。 2. 心理元素的复合方式心理元素的复合方式联想(association)被动消极的心理元素结合方式 融合(fusion)同化(assimilation) 复合(complication) 相继联想(successive association) 统觉(apperception)将心理元素组合成整体的创造性结合,即通过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使进入意识的内容得到清晰的注意,从而理解这一内容的意义。统觉就是把特定心理内容有意识的范围提升到注意焦点的过程,具有心

7、理整合和创造性综合的功能,各种心理元素就是通过统觉形成与原来不同的新的复合体。 创造性综合原则(principle of creative synthesis)或心理产物原则(principle of psychic resultants),是指由各种不同的心理元素组成的心理复合体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产生了新的性质;心理关系原则(principle of psychic relations),是指每一种组成元素都会由于其他元素的存在而显示出不同的意义,既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各个元素的意义;心理对比原则(principle of psychic contrasts),是指两种相反或相对立

8、的意识状态在一定范围内有由于对比而加强的趋势,比如不愉快情绪之后出现愉快情绪,则这种愉快情绪就显得格外强烈。3. 内省的研究方法内省的研究方法在传统内省法的基础上加入自然科学的实验法,以实验的条件控制内省,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从而消除主观内省带来的不利影响。 实验的本质,在于随意改变事件的条件,并且把事件的各种条件加以数量化的确定以求得精确结果。 实验原则观察者必须能确定内省过程什么时候开始、观察者必须做好准备或注意力集中、观察者必须能重复次数、观察者必须能根据刺激的控制操作改变实验条件等。最后一个原则明显地提示了现代实验方法的本质,即改变对刺激条件以观察被试内省报告的相应变

9、化。 冯特的工具“发声器”当发声器发出声音时,计时器开始工作,记录被试从发声到做出反应的耗时。实验一被试在清楚地感到自己听到响声时立即按按钮,强调被试对自己的感觉的注意实验二被试在声响后立即按按钮,注意力则集中在声音本身。结果第一种反应由于涉及到人们对自己的声音感知的意识,通常要花0.2秒的时间第二种情况主要涉及纯粹的反射反应,只需花费0.1秒的时间。 冯特的实验工作视觉和听觉的研究反应时的研究心理物理学实验联想实验这些研究占了冯特所创办的哲学研究杂志头几年发表论文的半数以上。只有简单的心理过程才有可能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涉及到复杂的心理过程时,实验内省法就显得束手无策了。步入职业生涯晚期的冯特

10、开始专门著述民族心理学,试图通过对社会产物的分析来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 4. 身心平行论身心平行论身心关系是心理学的最基本问题之一。身心关系问题是世界的结,它涉及到宇宙两大基本之谜,即物质之谜与意识之谜(叔本华)。哲学内和心理学内种种看法的“主要角力场” (冯特)。人类面临最现实的问题之一,也是人类理智所碰到的最困难问题之一(Globus, Maxwell,& Savodnik,1976) 身心平行论(Psycho-physical Parallelism)精神(心理)现象和身体(生理)现象发生在相互分离而又平行的两个系列之中。精神现象只处于与其他精神现象的因果关系之中;同样地,身体现象也只

11、处于与其他身体现象的因果关系之中。心身之间不存在著因果关系。 身心平行论这一提法“充其量只有一半正确”,因为它仅表明二者不相等同的一面,而未表明二者不可比较的一面。如果身心相等,当然就会取消其中的一个,而谈不上什么平行了(冯特)。身心的不等,指的是心不依赖于身,不依赖于脑。身心的这种关系主要是由于二者在性质上为不同的因果系列所造成的,二者根本不能加以比较。身心这两个系列是各不相干的,不能相互影响也是不能互相转化的,但二者又是相应的和相互协调一致的。 三、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体系三、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体系个体心理学以个体的意识内容对对象的个体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 ;以自然科学为定向,运用实验内省法,旨

12、在建立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民族心理学 以人类共同生活为基础的高级精神过程为对象的民族心理学,即社会心理学 以人文科学为定向,采用历史法,在分析和研究语言、艺术、神话、宗教、社会风俗、法律和伦理等的基础上,形成对民族心理的综合描述。 心理学将研究范围限制在个体意识上,是不能够全面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并作出正确的解释的。心理学要重视研究人类心理发展的历史。实验法仅仅能研究反应时、感知觉和联想等简单的心理过程,而对于记忆、思维、想象等复杂的心理过程,实验方法就捉襟见肘了。 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不可避免地同语言、神话和风俗习惯等社会产物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社会产物的分析,从中推演出高级心理过

13、程的基本规律;在实验法无能为力的地方,可以从民族心理学角度来加以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民族的语言、艺术、宗教,乃至于婚姻与家庭,图腾制度,鬼神的信仰,道德与法律,劳动与生产,战争与武器等人类文化的要素。这些要素虽受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但实质上是心理活动的表现。民族心理发展的四阶段原始人阶段、图腾崇拜阶段、英雄与神的阶段和人性发展的阶段。人类心理的发展并没有完成,它还在展开着、发展着,人性发展的阶段就是一个正在来临的阶段。 四、对冯特及其心理学思想的评价四、对冯特及其心理学思想的评价“冯特一生的历史功绩是与心理学的独立、实验心理学的创立和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的建立这三件事分不开的。”

14、(高觉敷,2001:135) “冯特到任何时候都将作为伟大的里程碑而永垂不朽。”(赫尔,1921) 其民族心理学体系以群体心理为研究对象,强调了社会文化中的心理因素,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但他并没有提出一种系统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而只是谈到一些同社会心理学的熟读问题。 第二节 与冯特同时代的德国心理学家 一一、艾艾宾宾浩浩斯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 )1876年,26岁的艾宾浩斯在巴黎的旧书店里发现了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 费希纳研究心理现象的数学方法使年轻的艾宾浩斯顿开茅塞,他决心像费希纳研究心理物理学那样,通过严格的系统的测量来研究记忆。冯

15、特曾宣布过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不能用实验研究,但艾宾浩斯决定用费希纳的心理物理法研究心理学,目标就是要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1890年,创建实验室,共办心理学和感觉生理学杂志。1894年,应聘于布雷斯劳大学 ,发展了句子填充测验,这也是第一个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成功测验,其变式为现今许多普通智力测验所采用。 1909年,艾宾浩斯突患肺炎辞世。艾宾浩斯一生著述不多,但其著作中的某些语句却如同他赖以成名的记忆研究一样令人印象深刻,因而被反复引用。“他的记忆的副标题为实验心理学研究,在标题上还有拉丁引语如下:我们要将一门极古旧的学科改造成一门极崭新的科学。二十多年后他的心理学纲要中复有

16、一名言与此相应:心理学虽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波林,1981:442) 当时的艾宾浩斯没有大学教职位、没有专业导师,也没有进行研究的专门设备和实验室。即便如此,他还是花了5年时间,以自己为被试,独自进行实验,完成了一系列有控制实验,积累了最早的研究数据和思路。 1880年,受聘于柏林大学研究记忆。记忆研究 严格数量法对于学习材料的难度,可以用学习材料时所需要重复的次数来测量它,而重复的次数也可以作为完全再现的标准。艾宾浩斯在五年的时间里,采取严格控制的实验程序以自己为被试做了大量关于记忆的实验研究。为使实验有条不紊,他甚至调节了自己的个人习惯,尽量使个人习惯保持常态,按照同样

17、严格的日常做法去工作,学习材料时总是恰在每天的同一时间。 方法创新记忆材料:无意义音节用散文或诗词作为记忆材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各人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经验不同,且理解语言的人容易把意义或联想跟词形成联系,这些已形成的联想可以有助材料的学习,这样便不能在意义方面加以控制。为此,应寻找没有形成联想的、完全同类的、对被试来说同样不熟悉的材料,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就不可能有任何过去的联想。无意义音节两个辅音夹一个元音构成,如lef,bok或gat。把辅音和元音一切可能的组合写在不同的卡片上,构成2300个音节,从中随机抽出用来学习的那些音节。 用字母拼成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这就使联想的内容结构划一,

18、只能依靠重复的诵读来记忆,这就排除了成年人用意义联想对实验的干扰,创造出各种记忆实验的材料单位,使得记忆效果一致,便于统计、比较和分析。 记忆研究的节省法步骤一被试把识记材料一遍一遍地诵读,直到第一次(或连续两次)能流畅无误地背诵出来为止,并记下诵读到能背诵所需要的重读次数和时间。步骤二过一定时间(通常是24小时)再学再背,看看需要读多少次数和时间就能背诵步骤三把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次数和时间比较,计算节省了多少次数和时间。 节省法为记忆实验创造了一个数量化的统计标准。7个音节的音节组,只要诵读一次即能成诵,这就是后来被公认的记忆广度。12个音节的音节组需要读16.6次才能成诵,16个音节的音节组

19、则要30次才能成诵。如果识记同一材料,诵读次数越多,记忆越巩固,以后(第二天)再学时节省下的诵读时间或次数就越多。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重复学习和分配学习的规律 对一定的识记材料,每天重复学习到恰好成诵所需诵读的次数,约按几何级数逐日递减。一定数量的材料分散到几天之内学习,比集中一天学习的效率要高。比如,12个音节组,集中学习需要68次背诵,而分散学习则只需要35次。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分散学习(distributed learning,又译分布学习)和集中学习(massed learning)比较研究的开端。 意义识记和无意义识记的差别步骤一背诵拜伦的唐璜一诗中的节段,每一段有80个音节。他

20、发现大约需要读9次能记住一段。步骤二识记80个无意义音节,发现完成这个任务几乎需要重复80次。结论无意义材料的学习比有意义材料的学习在难度上几乎达到9倍。综合结论有意义、节律、音韵和有语法作用的识记,与无意义识记同样长度的材料,其诵读次数之比大致是1:10。 对艾宾浩斯的评价 没有建立学派,也没有形成正式的理论体系,但是天赋出众、影响深远。第一次对记忆的实验研究,它为实验心理学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打破了冯特关于高级心理过程不能用实验方法研究的神话。首创无意义音节法和节省法作为记忆研究方法,开创记忆心理学的热潮。记忆实验的缺点 只对记忆过程的发展作了定量分析,对记忆内容性质上的变化没有进行分析;

21、所用的无意义音节是人为构造的,脱离实际生活情境,有很大的局限性;把记忆当作机械重复的结果,没有考虑到记忆是个复杂的主动过程;以自己作被试,不仅产生大量的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而且他自己知道实验意图,也会给实验结果带来微妙的变化,无法排除其他这些因素对记忆效果的影响;以自身一人为被试得到结论是否具有外在效度、即外在推论性也很难不令人怀疑。 “假如艾宾浩斯还能活下去,他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将堪与冯特和布伦塔诺相匹敌(波林,1981:442)。”“全面衡量一位科学家历史重要性的标准是他的观点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从这个标准来看,艾宾浩斯比冯特更有影响。艾宾浩斯的工作给学习的研究带来了客观性、数量化与实验的

22、方法。(其)研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在心理学中都占据着中心地位。”(舒尔茨、舒尔茨,2005:88) 二、格奥尔格二、格奥尔格缪勒(缪勒(Georg Muller,1850-1934) 1881年,担任哥廷根大学哲学教授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仅次于冯特的莱比锡实验室创立德国实验心理学会,并曾担任主席 研究领域:视觉心理学记忆心理物理学研究心理物理学研究“定势”(set)的影响多次判断一个标准刺激物较重于一个比较刺激物之后,即使呈现一个比标准刺激物轻的比较刺激物时,仍可做出标准重于比较刺激物的判断;反之亦然。 记忆研究记忆研究记忆鼓(memory drum) (1897)能够依次呈现记忆材料的箱

23、型装置仪器。所要记忆或要学习的材料能在一个小窗口藉电动的控制而间隔地出现。应用:联对学习先将联对的两字(前者为刺激字,后者为反应字)在窗口同时出现,然后只出现刺激字,令被试答出反应字,最后再同时出现两字以核对被试的回答。 记忆中的联想步骤将刺激置于一个旋转着的记忆鼓上,这样无意义音节就能按照不变的速率或有序的变化呈示出来。记录回答所需的时间和正确回答的百分率,并让被试口头报告记忆时所体验到的全部心理活动的经验。结果发现人的记记忆过程不是机械的被动过程,而是有目的的、主动的过程。艾宾浩斯原来采用的无意义音节研究记忆的方法太机械,只要求受试对无意义音节从事机械式记忆,而忽略了被试心理运作的主动性,

24、因此,所得结果不足以解释学习和记忆的事实。人们在记忆过程中或者加以组织、或者使用联想、或者附加某种意义,以增强记忆的效果。对于被试而言,即便无意义音节也未必完全没有意义,他们会主动赋予其意义。例如, LOV 就可能被受试视为 LOVE 去了 E。“倒摄抑制”(retroactive inhibition) 测量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习者马上开始新的学习测量二:先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开始新的学习结果: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记忆效果并进行比较,会发现前一种学习方式的记忆效果要明显地低于后一种。解释: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存在干扰作用。 记忆干扰论遗忘现象并非单纯因学习后时间延长记忆衰退

25、所致,同时也是由于该学习活动之后又学习了新事物,以后回忆时,新学习对旧学习发生了干扰作用使然。直到现在,倒摄抑制依然是解释遗忘现象的主要理论之一。 后人补充:前摄抑制(proactive inhibitions)除新学习会影响旧学习的记忆之外,旧学习也会干扰新学习的记忆。第三节第三节 意动心理学及其演变意动心理学及其演变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实验室不但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也是心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心理学发展的端倪。有人反对冯特把心理分成各个元素然后逐一研究的方法,坚持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意动(acts),开创了另一学派意动心理学。主题:反对研究意识的内容,主张研究意识的活动。 布

26、伦塔诺(Franz Brentano,1878-1917)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经验分为两大类: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物理科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科学,而心理科学则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表象及建立在表象基础上的现象,而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所有现象则归为物理现象。 表象(representation)意指当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心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内在意向性在表象中,总有某物被表象;在判断中,总有某物被判断;在爱中总有某物被爱;在恨中总在某物被恨。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我感觉”、“我想象”、“我高兴”、“我爱或我恨”。要使自己的话语具有

27、意义,就应当说:“我感觉到某物”、“我想象某物”、“我爱某人”、“我恨某人”。所以,一切意识都是关于对象的意识;而心理现象,就是有意向地包含于一对象于其内的现象。物理现象就没有这种特征,它自己包含着自己,是自足的:颜色就是颜色,它决不包含别的事物。意动虽然是以其内在的对象性为特征,但其内在的意向或内容却不是心理本身,它是物理现象,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冯特的内容心理学的失误,就在于它误将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当成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要研究的不是意识经验的内容,而是研究心灵的活动,也就是意动。作为结构的经验和作为意动的经验是不同的。例如看见一朵红花,红花是看见的内容,而看见这个过程则是意动;又如听到一首曲子,曲子是听到的内容,而听到这个过程则是意动。意动是指各种心理活动或动作,而内容则是意动的对象,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研究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