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学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8445257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4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第三章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第三章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第三章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第三章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教学设计(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教 学 设 计第三章 教 学 设 计第三章 教 学 设 计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 You are welcome You are welcome 传统教育的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现代教育的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教师在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教学效果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一方面: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另一方面:教学动态过程教学媒体教学设计概述一、教学设计的概念二、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三、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继续一、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一门教学技术 教学设计的运用范围: 课程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软件和媒体设计

2、教学设计的定义: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目 的:优化教学效果对 象:教学全过程方 法:系统方法出 发 点:教学对象(学习者)理论基础: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实 质:问题解决有关教学设计的资料:2、教学设计的几种新观念1、现代教学设计的趋向现代教学设计的趋向: 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 借鉴和吸收国外的经验 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全过程教学设计的几种新观念: 现代教育观念 教学系统观念 教学信息观

3、念 教学反馈调节观念 以学生为主的观念 整体优化观念返 回 现代教育观念1、“教育”的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相信学生“人人都能学习”;3、强调教与学的辩证统一;4、传统的知识教学观改变为现代的发展教学观;5、合理选择、结合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6、强调信息社会的资源共享;7、特别重视目标和评价;8、认为教学过程是可以预测并找出其规律和模式;返 回二、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返 回、传播理论传播理论主要研究和探讨自然界一切信 息传播活动的共同规律。传播理论与教学设计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型说明了教学传播过 程所涉及的要素;传播理论揭示出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 动态的相互联系,

4、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 动态的传播过程;传播理论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返 回拉斯韦尔的“5W”公式:谁 (Who)说了什么 (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 (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 (To Whom)拉斯韦尔的直线式传播模式图通过什么渠 道产生什么效 果对谁谁说什么产生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5W”公式与教学传播过程:Who 谁 教师、其他教学信息源Says What 说了什么 教学内容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教学媒体To Whom 对谁说 教学对象With What Effect 产生什么效果 教学评价“7W”公式与教学传播过

5、程:Who 谁 教师、其他教学信息源Says What 说了什么 教学内容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教学媒体To Whom 对谁说 教学对象With What Effect 产生什么效果 教学评价Why 为什么 教学目的Where 在什么情况下 教学环境传播过程要素传播过程要素教学设计过程要素教学设计过程要素为了什么目的为了什么目的 学习需要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的阐明教学目标的阐明传递什么内容传递什么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由谁由谁传递传递 教师、教学资源的可行性教师、教学资源的可行性 分析分析向谁向谁传递传递 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如何传递如何传递 教学策略

6、选择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媒体选择在在哪里传递哪里传递 教学环境分析教学环境分析传递的效果如何传递的效果如何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传播过程要素与教学设计过程要素对应表返 回贝尔洛的“SMCR”模型:文 化传播技巧态 度知 识社会背景传播技巧态 度知 识社会背景文 化 视 听 触 嗅 味内 容编 码结 构处 理要 素 信息源(Source) 信 息(Message) 通 道(Channel) 接受者(Receiver)反馈“SMCR”模式与教学过程:“信息源”教师;“信息”教学内容;“通道”教学媒体;“接受者”学生。返 回编码释码译码译码释码编码传者受者信息信息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型加入反馈的传播模

7、式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干扰反馈返 回2、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的三大流派: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 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开发,促使教学设计过程和理论的诞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吸收各学习理论的精髓作为科学依据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教学设计本身的理论结构将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而趋向更严密更有效。返 回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学习是一个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过程,主张研究人的外显行为而否认研究人的内部状态的可能性,认为只有能够被客观地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才可作为研究对

8、象,反动内省。 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并强调强化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他设计了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程序教学重视研究教学方式、作业分析、学生行为目标的分析以及教材顺序的研究,强调教学策略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的意义。返回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它强调的是刺激反应,主要用于强化训练。 教学设计吸收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程序教学思想,进行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策略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强调对学习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个人的知识和认知结构,主动地作出有选择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

9、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 教学设计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得到的启示:1、老师所设置的外部学习环境应该尽量适应学生学习的内容逻辑结构;2、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的过程,学生学习的产生是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3、要重视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以保证发生有效的学习。 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既要揭示外部刺激的作用与外在的反应,又要揭示内部过程的内在条件的作用。1、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2、学习的结果可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五大类;3、

10、学习发生的条件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示:返回3、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客观规律的科学。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产生是教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为教学设计提供 了丰富的科学依据;教学设计与教学理论的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必然会促进双方的进一步发展。返 回三、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 形式。 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开发、设计的理论的简化形式。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类型:以课堂为中心的模式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以系统为中心的模式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教学策略教学策略 设计设

11、计 教学媒体教学媒体 选择和运用选择和运用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学习需要学习需要 分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分析分析教学对象教学对象 分析分析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的阐明的阐明修改修改返 回教学策略教学策略 设计设计 教学媒体教学媒体 选择和运用选择和运用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学习需要学习需要 分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分析分析教学对象教学对象 分析分析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的阐明的阐明修改修改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一、学习需要分析二、教学内容分析三、教学对象分析继续学习需要分析一、学习需要是指学生目前的学习状 况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况之 间的差

12、距。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目前的学习状况差距(学习需要)学习需要分析三、学习需要分析在教学设计中的地位1、期望值调查;2、现状调查;3、找出现状与期望值的差距。五、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二、学习需要分析就是分别了解期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状况和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并找出二者之间的差距的过程。返 回四、分析学习需要的步骤和方法:查阅教学大纲查阅教材查阅教学目标期望值调查返 回现状调查学生座谈教师座谈测验征答观察查阅成绩册分析试卷或作业返 回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内容分析是根据总的教学目标,去 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并揭示出 教学内容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教学内容分析的过程

13、四、分析教学内容的步骤一、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 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 验的总和。返 回三、教学内容分析的过程:1、学生的学习过程:2、教学内容的分析过程:起点能力终点能力(学习结果)终点能力(学习结果)起点能力返 回四、分析教学内容的步骤:1、确定学习类型;2、进行信息加工分析;3、先决技能分析;4、安排教学内容;5、评价教学内容。返 回学习内容的分类:言语信息:是陈述知识的一种能力。智力技能:是指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认知策略:是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和 控制的能力,包括学习者控制 自己的注意、调节思维方式、 提高记忆质量等能力,它是学 生学会如何学习的核心部分。动作技

14、能:是指表现在迅速、精确、流畅 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中的能力。态 度: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 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返 回4、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类型:教学内容2教学内容3教学目标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2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3教学目标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2教学内容3并列型顺序型综合型4、安排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内容的原则: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返 回教学对象分析一、学生特征的内容:二、教学对象分析的三个方面:1、起点能力分析;2、一般特征分析;3、学习风格分析。学生特征起点能力一般特征学习风格学

15、习准备返 回1、起点能力分析起点能力的内容: 预备技能、目标技能、态度分析起点能力的目的:确定教学起点分析起点能力的方法: 一般性了解、预测返 回起点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的课程内容 时,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 他们对这些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2、一般特征分析一般特征是指对学生学习有关学科内容产生影响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分析一般特征的主要方法: 观察、采访、填写学生情况调查表、开展态度调查、查阅学生档案等。包括:年龄、性别、年级、认知成熟度、智力才能、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社会经济背景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

16、(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在校学生智能、情感发展的一般特征:1、小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2、中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3、大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返 回3、学习风格分析学习风格的内容:学习风格的测定工具:调查表、征答表。学习风格信息加工方式学习条件个性意识倾向性因素生理类型认知风格感知或接受外界刺激时所用的感官感情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环境和情绪的要求焦虑水平控制点返 回认知风格认知风格是指学生在感知、记忆和思维的 过程中所偏爱的态度和风格。认知风格的特点:种类多;带有两极性。某些带有两极性的认知风格: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沉思型和冲动型返 回学习目标的阐明一、阐明学习目标包

17、括两个方面: 1、编写一系列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2、把这些学习目标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体系。二、学习目标的分类三、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四、阐明学习目标的意义继续五、目标设计的关键学习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 状态(变化)的一种明确而具体的表述。教育目标体系返回二、学习目标的分类1、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2、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目标:3、情感领域的学习目标:知道领会运用 分析综合评价知觉准备价值观的组织机械动作接受(注意)反应价值判断形成品性有指导的反应创新适应复杂的外显反应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等级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具 体体 行行 为为记记 忆忆记住学习过的材料记住学习过的材料理理 解

18、解1 1、将学习材料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将学习材料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2 2、理解学习材料、理解学习材料3 3、对学习材料作简单判断、对学习材料作简单判断简单应用简单应用 将学习过的材料用于新的具体情境中去解决一些将学习过的材料用于新的具体情境中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简单问题综合应用综合应用1 1、对具体综合问题各组成部分的辨认、对具体综合问题各组成部分的辨认2 2、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3 3、识别组合这些部分的原理、法则,综合运用解决问、识别组合这些部分的原理、法则,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题创创 见见1 1、突破常规的思维格式,提出独到的见解或解题方法、突破常规的思

19、维格式,提出独到的见解或解题方法2 2、按自己的观点对学习过程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按自己的观点对学习过程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3 3、自己设计方案,解答一些实际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解答一些实际问题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目标等级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具 体体 行行 为为模模 仿仿1 1、对演示、动作的模仿,对工具和装置的使用、对演示、动作的模仿,对工具和装置的使用2 2、把描述语言转化为实际动作、把描述语言转化为实际动作对对模仿动模仿动作的理解作的理解1 1、装置结构原理、装置结构原理2 2、动作作用解释、动作作用解释3 3、动作结果的解释和概括、动作结果的解释和概括动作组合动作组合协协 调调1 1、动作分

20、解和组合协调的实现、动作分解和组合协调的实现2 2、动作组合计划设计、动作组合计划设计3 3、实验结果的解释和概括,并写出实验报告、实验结果的解释和概括,并写出实验报告动作评价动作评价1 1、对动作作用估计、对动作作用估计2 2、对组合动作、设备进行设计、计划、对组合动作、设备进行设计、计划3 3、动作熟练进行、动作熟练进行4 4、结果的解释、推论及评价、结果的解释、推论及评价新新动作的动作的创创 见见1 1、新情景下对动作的设计和实现、新情景下对动作的设计和实现2 2、新情景下对结果的解释、整理、新情景下对结果的解释、整理情感领域的学习目标等级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具 体体 行行 为为接接 受受

21、1 1、适当的环境中注意对象的存在、适当的环境中注意对象的存在2 2、给予机会时有意地注意对象、给予机会时有意地注意对象3 3、集中注意教师的讲解和演示、集中注意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思思 考考1 1、能遵照教师指示做出系统动作、能遵照教师指示做出系统动作2 2、能主动和对象打交道,且与过去的经验发生联系、能主动和对象打交道,且与过去的经验发生联系3 3、能有意愿地、兴致勃勃地和对象打交道、能有意愿地、兴致勃勃地和对象打交道兴兴 趣趣1 1、有深入研究的意愿、有深入研究的意愿2 2、愉快地和对象打交道、愉快地和对象打交道3 3、不愿意立即停止自己的思考和动作、不愿意立即停止自己的思考和动作热热 爱爱

22、1 1、关心对象的存在和价值、关心对象的存在和价值2 2、价值经过内化成为自己坚定信念、价值经过内化成为自己坚定信念3 3、认识到对象的美,成为自己的理想信念、认识到对象的美,成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品格形成品格形成 依据自己的价值观所形成的信念,内化为自己的依据自己的价值观所形成的信念,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并用于指导自己的言论与行动品格,并用于指导自己的言论与行动返 回三、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1、ABCD法:四要素:对象、行为、条件、标准例: 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在1分钟内做仰卧起坐30个。三、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2、内外结合法:第一步: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第二步:列举外显行为返 回例:1. 领会本单元专门术语

23、的涵义。1.1 将专门术语与它们所代表的概念联系起来。1.2 在造句中使用某些专门术语。1.3 指出术语之间的同异。四、阐明学习目标的意义1、有利于课程规范化;2、有利于教师的教学;3、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返 回五、目标设计的关键一是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也就是目标的表述技术;一是目标的梯度化、台阶化,也就是目标的分解技术;一是目标的结构化、整体化,也就是目标的整合技术。 目标表述技术,就是力求把一个相对原则的内在的教学目 标,用具体的外显的学习行为描述出来。 目标分解技术,就是将一个相对整体的比较复杂的目标分 解为相对局部的比较简单的教学目标。 目标整合技术,就是把分解后的目标进行梳理,以本层

24、级 的主攻目标为重点,组成一个有结构的目 标群。 返 回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分类表认知目标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情感目标目目标标层层级级了解了解理解理解掌掌握握仿仿效效初步初步学会学会学学会会感感受受体体验验初初步步养养成成行行为为动动词词知道知道说出说出读出读出写出写出初步理解初步理解懂得懂得领会领会辨析辨析补充完整补充完整初初步步掌掌握握概概括括照照样样子子读读说说写写能在能在老师老师指导指导下按下按要求要求听说听说读写读写会会用用运用运用比较比较熟练熟练地运地运用用愿愿意意兴兴趣趣主主动动反反映映乐乐意意热热爱爱小学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分类表认知目标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25、情感目标目目标标层层级级了了解解理解理解掌握掌握学学会会比比较较熟熟练练熟熟练练感感受受体体验验初初步步具具有有行行为为动动词词知知道道复复述述辨辨认认解释解释说明说明区别区别分析分析推理推理解题解题应用应用正正确确地地完完成成较较快快地地完完成成灵灵活活迅迅速速地地完完成成愿愿意意兴兴趣趣主主动动反反映映乐乐意意热热爱爱教学策略设计二、教学策略的特点一、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 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 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 总体考虑。三、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四、教学策略设计的具体内容继续二、教学策略的特点1、具有指示性和灵活性,不具有规定性和 刻板性;2、没

26、有任何单一的策略能够适用于所有的 情况;3、有效的教学需要有可供选择的各种策略 因素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4、最好的教学策略就是在一定情况下达到 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论体系。返 回三、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1、从教学目标出发2、根据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3、要符合学习内容的客观要求4、要适合教学对象的特点5、要考虑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6、要考虑当地教学条件的可能性返 回四、教学策略设计的具体内容 课的划分 教学顺序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返 回课的划分课 程 结 构 图课的划分1、课指教学的时间单位,即课时。2、划分课的依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材专家

27、的意见;教育机构制定的总学时;教学对象的特点;学习目标之间的联系;学习目标的平衡。返 回教学顺序设计1、教学顺序是指教学内容的各组成部 分的排列次序。2、不同类型学习目标的教学顺序设计 智力技能的教学顺序设计 言语信息的教学顺序设计 态度的教学顺序设计 动作技能的教学顺序设计返 回圆周率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长圆的直径比常数圆周长布鲁纳加涅奥苏伯尔 智力技能的教学顺序设计1、加涅的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安排2、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策略3、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返 回 言语信息的教学顺序设计1、机械的言语信息的教学顺序2、有意义的言语信息的教学顺序返 回 态度的教学顺序设计顺从认同内化 表面上

28、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 人的影响 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 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 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 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返 回 动作技能的教学顺序设计自动化(3)定位阶段(2)分解阶段(1)认知阶段熟练动作联锁动作单个动作讲解示范返 回教学活动设计效应器感受器反应发生器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录器环境执行控制期 望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教学活动与学习的内部过程之间的关系教 学 活 动学 习 的 内 部 过 程引起注意接受告诉学生学习目标期望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工作记忆检索呈现刺激材料选择性知觉提供学习指导语义编码诱发学生行为反应提供反馈强化评

29、定行为检索与强化促进记忆和迁移检索与归纳写新闻稿教学活动设计学习目标:学生应能在给定的一篇新闻报道中标出导语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设计要点设计要点1. 1.引起注意引起注意( (1)1)表现一名新闻记者到现场采访,而后在办公室表现一名新闻记者到现场采访,而后在办公室用打字机整理采访笔记。用打字机整理采访笔记。(2)(2)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谁能用两个句子概括这篇新闻?谁能用两个句子概括这篇新闻?”“”“这类句子叫什么?这类句子叫什么?” ”2. 2.告诉学生学告诉学生学习目标习目标(1)(1)教师解释:教师解释:“ “我们要学习我们要学习 导语导语 的概念。以的概念。以后我们应能掌握写导语的技

30、巧,但在这一课里,先后我们应能掌握写导语的技巧,但在这一课里,先学会辨认导语。学会辨认导语。” ”(2)(2)显示一篇简短新闻,有一个句子下出现底线。显示一篇简短新闻,有一个句子下出现底线。告诉学生:底部划线的句子是导语。学完本课,学告诉学生:底部划线的句子是导语。学完本课,学生应能在给定的一篇新闻中,用底线标出导语。生应能在给定的一篇新闻中,用底线标出导语。3. 3.刺激对先前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学习的回忆指出:一篇新闻报道的结构呈倒金字塔状,这是学指出:一篇新闻报道的结构呈倒金字塔状,这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讨论导语与金字塔结构的联系。生已经学习过的。讨论导语与金字塔结构的联系。教学活动教学

31、活动设计要点设计要点4. 4.呈示刺激材料呈示刺激材料出示几篇新闻,其中导语部分应具有鲜明特征。出示几篇新闻,其中导语部分应具有鲜明特征。5. 5.提供学习指导提供学习指导(1)“(1)“导语导语” ”的定义:新闻报道中的第一部分,的定义:新闻报道中的第一部分,以最简明的语言概括内容。以最简明的语言概括内容。(2)(2)提供各种实例,其中导语部分均标出。提供各种实例,其中导语部分均标出。6. 6.诱发学生行为诱发学生行为要求学生在导语下部划线标出。要求学生在导语下部划线标出。7. 7.提供反馈提供反馈教师评析学生作业,解释答案正确与错误的原因。教师评析学生作业,解释答案正确与错误的原因。8.

32、8.评定行为评定行为测验:在给定的测验:在给定的3 3篇新闻中标出导语。篇新闻中标出导语。9. 9.促进记忆和迁促进记忆和迁移移书面作业:书面作业: (1) (1) 从报刊上剪辑从报刊上剪辑1010篇新闻,标出并篇新闻,标出并分析其中的导语。分析其中的导语。(2)(2)阅读几篇杂志故事,分析阅读几篇杂志故事,分析其是否使用导语,比较新闻与故事的写作风格。其是否使用导语,比较新闻与故事的写作风格。我国常用的教学活动程序传递接受程序引导发现程序示范模仿程序情境陶冶程序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 问题假设推理验证结论 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 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 返 回教

33、学方法的选择1、与获得认知类学习结果有关的教学方法2、与获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教学方法3、与获得情感、态度有关的教学方法返 回4、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有机结合: 并列式结合、连贯式结合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由 教学原则指导,借助教学手段(工具、 媒体或设备)而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 的活动。1、与获得认知类学习结果有关的教学方法返 回讲授法:以口头语言、板书等手段向学生传授言 语信息。演示法:围绕能被感知的事物,让学生明白事理。谈话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得 出结论。讨论法:全班或小组学生围绕中心议题发表看法, 进行相互学习。练习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同类课题。实验法

34、:指导学生运用仪器设备,按条件进行独 立作业。实习作业法:组织学生在校内外进行实际操作, 把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当中。2、与获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教学方法返 回示范模仿法: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来 教学如何运用肌肉动作的方法。练习反馈法:通过不断地练习,并对每次练 习提供反馈信息,让学生知道 自己的动作与期望的动作之间 的差距,来不断改进和提高动 作技能的方法。3、与获得情感、态度有关的教学方法返 回直接强化法:在学生经过内部思考后选择某一期 望的行为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 励;或者是在某些期望行为产生后, 帮助学生去完成目标,使他们获得 成功的喜悦。间接强化法:让学生从许多模范人物身上观察和

35、学习“态度”。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1、教学组织形式是根据教学的主观和客观 条件,从时间、空间、人员组合等方面 考虑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2、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返 回3、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之间的平衡集体教学优点:师生容易接受;容易备课;呈示的信 息量多;有规模效益;利于及时调整 教学内容和方法;利于发挥教师的主 导作用;等等;缺点:难以管理教学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 位;难以照顾个别差异;难以获得反 馈信息;学生的注意力容易下降;不 宜传授动作技能和情感的教学;等等。适用的教学情况:导入新课题;介绍背景知识; 系统讲解;介绍情况;等等。返 回小组教学优点:有利于实现情感领域的教学

36、目标;有利于 培养高层次的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 力;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以及教学的情况; 等等。缺点: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教师不容易 把握教学;难以调动和控制所有学生;教 学进度不容易控制;等等。使用要点:小组成员人数不宜过多。要安排在集 体授课或自学之后进行;要围绕问题 进行讨论;防止以讲为主;教师是指 导者和参与者;活动方式要多样化; 等等。返 回个别教学优点:能体现教学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 能力;学生能自由选择学习条件;有助于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照顾个别差 异;学习的灵活性大;等等。缺点:缺少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对学习 方法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有自觉性;费 用

37、高;等等。使用要点: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和媒体;要仔细 安排学习活动;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 况;要及时给学生以反馈;教师要及 时给学生以帮助和强化;等等。返 回返 回3、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之间的平衡时间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1990年70%20%10%1995年50%20%30%2000年30%20%50%二十一世纪比例下降有上升趋势逐渐增加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一、教学媒体的特性二、教学媒体的分类共性: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 组合性、工具性、能动性个性: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 参与性、受控性三、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四、选择教学媒体的程序继续1、教学媒体的共性工具性:指教学媒体与人相比外于从属的地

38、位。固定性:指教学媒体可以记录和储存信息,提供 需要的时候再现。扩散性:指教学媒体可以将各种符号形态的信息 传送到一定的距离,使信息在扩大的范 围内再现。重复性:指教学媒体可以重复使用。组合性:指几种教学媒体能够组合使用。能动性:指教学媒体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可以 离开人的活动独立起作用。返回2、教学媒体的个性接触面:指教学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递到学生的范 围。表现力:指教学媒体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 动特征的能力。重现力:指教学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把储 存的信息内容重新再现的能力。参与性:指教学媒体在发挥作用时学生参与活动 的机会。受控性:指使用者操纵教学媒体的难易程度。返回返 回二、教学

39、媒体的分类单通道媒体双通道媒体多通道媒体按控制程度分类按传递的信息与现实事物的关系分类按能否反馈分类按传递信息的范围分类按传递信息的通道分类大规模教学用媒体集体教学用媒体个别化教学用媒体完全可控媒体基本可控媒体基本不可控媒体真实性教学媒体模拟性教学媒体符号性教学媒体单向媒体双向媒体三、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返 回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对象4、教学条件四、选择教学媒体的程序返 回1、描述选择教学媒体的设想2、运用媒体选择的模型3、作出最佳选择4、阐明运用媒体的设想问题表流程图选择媒体需要考虑的实际因素 备备选选媒体媒体实际因素实际因素照片照片挂图挂图投影投影幻灯幻灯能否得到能否得到制作成本

40、制作成本复制费用复制费用准备时间准备时间技能要求技能要求设施要求设施要求维护要求维护要求学生心态学生心态教师心态教师心态返 回教学材料的三种来源:一是直接选取现成的教学材料;二是修改原有的教学材料;三是制作新的教学材料。4、阐明运用媒体的设想返 回填写教学媒体运用说明一览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传递的信息量较大;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相辅相成;各种媒体的主要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各种媒体都比较容易得到,并且使用 起来方便。教案的编制一、编写教案的过程就是对教学设计工 作的总结过程,也是将各项分析工 作具体落到实处的过程。二、教案的基本形式:表格式、记叙式。三、教案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的

41、行为、学生的行为、教学媒体、时间的分配继续XXX学科教案学生班级:教师姓名:单元名称:教学目标:时间时间( (分钟分钟)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学生行为 教学媒体教学媒体XXX学科教案学生班级:教师姓名:单元名称:教学目标:事事 件件媒媒 体体教教 学学 建建 议议1. 1.引起注意引起注意2. 2.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告诉学生学习目标3. 3.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4. 4.呈现刺激材料呈现刺激材料5. 5.提供学习指导提供学习指导6. 6.诱发学生行为诱发学生行为7. 7.提供反馈提供反馈8. 8.评定行为评定行为9. 9.促进记忆和迁移促进记忆和迁移

42、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一、教学评价的作用二、教学评价的类型三、教学评价的原则五、教学评价的方法四、评价在教学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继续教学评价一、教学评价的作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调控作用教学作用返 回教学评价返 回二、教学评价的类型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按评价分析方法分类按评价功能分类按评价内容分类按评价基准分类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教学评价三、教学评价的原则返 回1、客观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指导性原则4、科学性原则返 回四、评价在教

43、学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评价1、评价是教学设计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2、评价使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成果更加有效3、评价能调节教学设计人员的心理因素五、教学评价的方法返 回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供答题测验选答题测验观察表征答表测验书面征答口头征答实验观察自然观察检核记录观察表轶事记录观察表命题作文问答题填充题是非题多重选择题组配题现代教育技术研究 教育技术研究探讨的是怎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最关键的是研究现代教育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一、教育技术研究的原则二、教育技术研究的方法客观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观点、研究方法手段最优化、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

44、、追踪研究法、分析法、比较法、统计法、测量法结束返 回教学技术实验的步骤:1、确定研究课题2、建立研究假设3、确定实验变量4、选取实验对象5、选用实验方法6、收集与处理资料7、撰写实验报告选题过程整理结果祝祝 同同 学学 们们 考考 试试 成成 功功 !祝祝 同同 学学 们们 考考 试试 成成 功功 !教学活动设计1、我国常用的教学活动程序2、当代国外有影响的教学活动程序2、当代国外有影响的教学活动程序概念获得先行组织者掌握学习指导学习呈示资料和确认属性验证获得的概念 分析思维策略提出先行组织者逐步分化综合贯通学生定向常规授课揭示差错 矫正差错再次测评 引起注意告诉目标刺激回忆呈现刺激材料 提

45、供学习指导 诱发行为提供反馈 评定行为促进记忆和迁移 返 回概念获得的接受程序和选择程序教学阶段教学阶段接接 受受 程程 序序选选 择择 程程 序序(一)一)呈示资料呈示资料确认属性确认属性教师教师呈示有标记的例证呈示有标记的例证学生学生比较肯定和否定例证的比较肯定和否定例证的属性属性学生学生提出并验证假设提出并验证假设学生学生根据基本属性阐述定义根据基本属性阐述定义教师教师呈示无标记的例证呈示无标记的例证学生学生探究哪些例证是肯定的探究哪些例证是肯定的例证例证学生学生提出假设并予以验证提出假设并予以验证(二)二)验证获得验证获得的的 概概 念念学生学生确认补充的未加标记的确认补充的未加标记的

46、例证为例证为“ “是是” ”或或“ “否否” ”教师教师判断学生假设正确与否,判断学生假设正确与否,命名概念,并根据基本属性命名概念,并根据基本属性重述定义重述定义学生学生提出例证提出例证学生学生确认补充的未加标记的确认补充的未加标记的例证例证学生学生提出例证提出例证教师教师证实假设,命名概念,证实假设,命名概念,并根据基本属性重述定义并根据基本属性重述定义(三)三)分析思维分析思维策策 略略学生学生描述思想描述思想学生学生讨论假设和属性的作用讨论假设和属性的作用学生学生讨论假设的类型和数目讨论假设的类型和数目教师教师帮助学生识别本质特征帮助学生识别本质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定义学生学生描述思想描述思想学生学生讨论假设和属性的作用讨论假设和属性的作用学生学生讨论假设的类型和数目讨论假设的类型和数目教师教师帮助学生识别本质特征帮助学生识别本质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定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