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与方法ppt4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8427237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6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与方法ppt4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专题三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与方法ppt4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专题三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与方法ppt4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专题三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与方法ppt4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专题三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与方法ppt4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与方法ppt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与方法ppt4(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比较教育研究的主专题三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与方法题与方法ppt20114ppt20114第一节第一节 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研究主题,指研究的问题。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比较教育研究的视野、研究的领域以及所涉及的研究论题等方面。我们希望通过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来折射着研究人员的兴趣所在,反映出人们对其研究对象的认识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轨迹。一、比较教育的研究视野由单一国家研究转向多个国家比较 美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艾萨克康德尔在他的名著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一书和其它著作中,探讨了比较教育学的定义、对象和方法,并对英、法、德、意、苏、美六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系统的

2、比较和分析。由区域研究扩展到世界范围研究 研究的单位不再是以单个国家、单一民族为单位,而是以某一共同体作为比较研究的“个体”。这个“个体” 既可以是以经济或政治为单位组成的联合体,也可以是包含若干国家的地理空间(如欧盟、东南亚、南美等)和文化圈(伊斯兰教圈、儒家文化圈等)。由少数发达国家转移到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多数国家1975-1985年间国际教育评论(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刊登的 55 篇论文,其中对发达国家的研究的文章为23篇,占 42% 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的论文为22 篇,占 40%;另外 10篇论文是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比较

3、研究二、比较教育研究的论题1、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教育研究论题 英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者波斯特莱萨维特(Potletwaite)教授将80年代比较教育学者的研究领域概括为10大论题,它们是:教育经济学;教育规划与政策;学前教育;教学和教师教育;课程;教育统计;高等教育;非正规教育;成人教育;人类教育。 英国比较教育学者霍尔斯同样对比较教育研究论题进行分析和预测,他认为今后比较教育研究论题将集中在以下重要论题: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研究、教育改革和革新、评估技术及心理测量学的比较研究、成人和非正规教育及农村教育、师范教育、教育现代化、教育统计量化运用和规划与管理以及经费问题、国际教育问题、德育、教育

4、哲学、妇女教育、以及特殊教育和特殊地区教育的研究。80年代以后,由于国际形势渐渐趋于缓和,比较教育研究尤其要为本国服务的职能突出出来。其重点继而由宏观的国际教育政策研究转向跨文化研究,从而适应民族国家的国际化趋势。2、不同国家、地区的比较教育研究论题我国比较教育学者徐小洲教授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教育层次的研究教育改革研究评估技术各类教育的研究教育与现代化教育思想和文化特殊问题的研究3、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论题 教育层次的研究-80年代基础教育改革,90年代高等教育扩张。研究的对象国-80年代研究的对象国主要集中于苏联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90年代以来,美国、苏联俄罗斯、日本等国依然是

5、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对象国,研究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渐增多。研究的专题-80、90年代关于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实践活动为主,90 年代,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也就增多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呈现攀升势头。 第二节第二节 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思考思考1: 1: 什么是方法什么是方法? ? 方法与方法论有何区别方法与方法论有何区别? ?思考思考2: 2: 比较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方比较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方 法具有什么明显的特点?法具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从感性到理性,从一元到多元

6、的演变过程!从,从感性到理性,从一元到多元的演变过程!1919世纪:观察描述法世纪:观察描述法 20 20世纪上半叶:因素分析法世纪上半叶:因素分析法 20 20世纪下半叶:社会科学方世纪下半叶:社会科学方法法一、观察描述法一、观察描述法主要时间:主要时间:1919世纪比较教育的初步发展时期世纪比较教育的初步发展时期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库森、贺拉斯库森、贺拉斯. .曼、巴纳德等曼、巴纳德等主要特征:主要特征:实地考察、客观描述、定性分析等实地考察、客观描述、定性分析等学科意义:学科意义:促进了比较教育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比较教育的快速发展二、因素分析法二、因素分析法产生背景:产生背景:2020世纪

7、初比较教育研究的转变世纪初比较教育研究的转变代表人物:代表人物:萨德勒、施奈德、康德尔、汉斯等萨德勒、施奈德、康德尔、汉斯等主要特征:主要特征:历史分析、关系分析、定性分析等历史分析、关系分析、定性分析等学科意义:学科意义:开创了比较教育研究的新时代开创了比较教育研究的新时代三、社会科学方法三、社会科学方法产生背景:产生背景:社会变革、社会科学发展社会变革、社会科学发展代表人物:代表人物:贝雷迪、霍姆斯、诺亚、阿诺夫等贝雷迪、霍姆斯、诺亚、阿诺夫等主要特征:主要特征:大量引入社会科学方法,促进了比大量引入社会科学方法,促进了比 较教育方法的多样化较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学科意义学科意义: : 推动了

8、比较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推动了比较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思考思考1 1:教育研究中有哪些研究方法?:教育研究中有哪些研究方法?思考思考2 2:比较研究方法与这些研究方法相比:比较研究方法与这些研究方法相比 有哪些主要的特点?有哪些主要的特点?一、发展过程中的研究方法一、发展过程中的研究方法1 1、描述研究法、描述研究法描述就是对具体研究现象或过程的形象详尽的揭示。描述就是对具体研究现象或过程的形象详尽的揭示。1.1.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收集足够的文献和资料;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收集足够的文献和资料;2.2.对具体的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核实所收集资料的真实对具体

9、的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核实所收集资料的真实性;性;3.3.认真阅读文献和资料,并对其进行筛选、分类和整理;认真阅读文献和资料,并对其进行筛选、分类和整理;4.4.通过描写、叙述的写作手段,对研究对象进行形象详通过描写、叙述的写作手段,对研究对象进行形象详尽的概括、评价和比较。尽的概括、评价和比较。2、历史研究法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各国教育制度发生发展的沿革、发展的原因及阶段的比较,阐述教育发展的动力,探求教育现象的本质,揭示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趋势。康德尔把历史法的操作程序概括为描述、解释、比较和抽象四个阶段。把各国的教育现象划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再逐一进行描述和介绍。解释

10、是在描述的基础上进行的。历史研究不仅要描述各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当解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并分析它们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功能。比较分析,目的是找出不同国家教育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抽象作为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要把研究的结果提炼、深化,试图总结出一般规律,为改革本国教育,促进世界教育发展服务。3、因素分析法20世纪上半叶,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一种主要方法。以萨德勒为先驱,汉斯、施奈德和马林森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比较教育学家,认为各国或各地区的教育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它必然要受到教育内部和外界各种条件的背景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他们在比较教育研究中重视对影响制约教育的各种因素进

11、行分析,倡导因素分析法。采用历史分析、因素分析、关系分析、定性或定量分析等等方法。从描述到分析-从表层到深层因素分析法的出现,不仅使比较教育学者从宏观背景上综合地透视世界各国的教育,而且使科学方法进入比较教育学科成为可能,使研究进入了微观领域;促使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完成了从“描述”到“分析”的转变,实现了由“表层”到“深层”的飞跃,创造了60年代比较教育研究的昌盛时代。 因素分析法的局限1.因素分析法是对形成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说明“为什么是那样”的理由和原因,因此,它是一个宏观性质的研究,没有具体的操作程序,所以很难把握。2.因素分析法特别重视对影响教育的思想、文化、传统等

12、精神因素的分析,对经济、生产力、政治制度的研究重视不够,所以,在研究中很难从本质上深刻认识、理解各种教育现象。3.因素分析法虽引入一定的科学方法,但对量的分析是非常少的,所以,对因素如何发挥作用及相互影响的分析,缺乏有说服力的分析和探索。4.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教育统计技术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是进行教育比较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种量化研究方法1.描述统计法。即对教育调查要或教育实验中所获得的大量数据资料,用统计图表的形式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大概的分布形态;在此基础上,计算数据资料的特征数,如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和相关量数。2. 推断统计法。建立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的推断统计,是概率原理,利用样

13、本的数据资料对总体进行估计和假设检验分析。总体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假设检验则包含有Z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协方差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和一些非参数检验。推断统计法的目的是,从特殊去推断一般,使研究的结论应用于更广泛的范围,并达到一定的预测效果。5.阶段分析法这种方法一方面关注教育现象与现象的广泛联系,主张把其它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统计学用于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另一方面,努力寻找更为准确的研究技术,设计更为精密的分析程序和模型来研究比较教育问题。提倡和使用阶段分析法并为其发展作出贡献的学者是希尔克和贝雷迪两位。比较分析的第一

14、阶段是描述阶段描述阶段。首先应以阅读开始,研究者要了解各种文献资料,阅读现有的具有权威性的教育资料,同时,为了证实现有资料的真实性以及收集掌握其它的教育资料,研究者还需要对对象国进行实际考察、调查和研究。其次,对各种有用的资料,采取统计分析的图表法,进行系统的整理,并作出客观地、详细地描述。 比较分析的第二阶段是解释阶段。即对所描述的事实,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观点进行充分研究,对影响对象国教育发展的原因与有关因素作出解释和评判。由此可见,描述和解释虽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阶段,但很难将它们截然分开。前者提供了全面的教育事实材料,描绘了教育发展的面貌;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注重对各种事实产生、发展的原

15、因和各种作用因素作出准确的说明、解释和评价。所以,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比较分析的第三阶段是并置阶段。并置是真正的比较研究的开始,它是按可比性原则,把前两阶段收集的资料系统化,在归并在同一类目的资料中确定统一的标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形成某种分析假说,以便进行比较分析。因此,在并置阶段,要设计众多的比较项目,来保证各国的教育事实进行充分的比较,同时还要确定进行比较分析的假说。 比较分析的最后阶段是比较阶段。在这一阶段,要通过“同时比较”和“阐释比较”,来证明并置阶段的分析假说是否正确。也就是说,要将第三阶段形成的“假说”或“统一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推敲和比较分析,以期获得客观的

16、、前后一致的结论。阶段分析法的局限在比较教育研究中,阶段分析法首次使比较研究过程和顺序明确起来,把比较研究的目的确定为证明假说是否正确,在一定程度上使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进一步具体化、科学化,为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阶段分析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第三阶段才有分析假说的出现,使得第一阶段的资料收集工作缺乏明确指导,带有极大的盲目性,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另外,对于贝雷迪把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人为的割裂开来,诺亚和霍尔姆斯也提出了批评。6.假设验证法假设验证法是美国的比较教育学家诺亚、埃克思坦受实证主义思想影响,把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假设、实验测定、研究分析、验证等一般程序,用于比

17、较教育研究,而创立的一种新的量化分析方法。假设验证法的具体操作程序 一是提出问题,确定假设。确定问题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步。比较教育研究和其它科学研究一样,也应该重视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认识。一般情况,人们往往是根据个人的研究兴趣、经验、所获得的资料等,直观地把握研究问题。诺埃认为仅此这样是不够的,应该对问题要有个明确的认识,并把它以假设的形式确定下来。为了避免随机地提出假设,强调假设建立在理论基础上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他们看来,假设可以从各种尝试性理论演绎出来。 二是明确概念,量化指标。从各种理论演绎出来的假设,使用着不同的概念,并具有不同层次的特殊性。如果原封不动用这些概念去调查研究,就会出

18、现许多困难。所以,在确定假设后,接着要对假设中所包含的概念予以明确的限定。概念的明确化主要通过用明确的指标来达到。而指标是可以量化的,也就是在实践中能够测定的东西。在这一阶段,研究者要通过必要的对照实验或调查研究,明确每一个概念的范畴,并确定其要量的方面的具体指标。 三是选择个案进行例证。理论上的假设需要具体事例支撑。为了检验某一假设,人们必须选择一些个案进行对照实验。一般说来,个案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诺埃对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个案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它们是:与假设的相关性、对主要外部变量控制的程度,以及调查研究的经济性。另外,他们还把个案研究的类型作了划分,如全球型的、地区型的(多国的)、

19、地方型的(国内的)和跨时型的。 四是收集和处理资料。选择、确定个案后,研究进入按概念和指标来收集资料的过程。研究资料往往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获得,一是他人积累的资料,二是研究者亲自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不管是哪一种资料,都要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典型性和操作性。为此,在收集数据工作完成之后,还必须对数据进行再处理。利用分析、综合、检验和修正等技术手段,使之能够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比较。 五是分析数据和验证假设。分析数据就是对以上各阶段所获得的各种资料和数据作进一步量化处理,验证假设则是把上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清除其中的偶然因素,突出决定因素,并根据运算的结果,来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假设验证法的局限假设验证法是

20、根据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程序和特点来设计的一种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精确化和科学化,对当时的学科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比较教育学毕竟不是自然科学,仅用假设验证法是很难达到研究目的的。其次,教育实践和教育规律中的大量问题是无法完全用数量来测定的。最后,人们对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对照实验的真实有效性的怀疑,也使得假设验证法成为批判的对象。7、问题研究法教育问题研究法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常常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教育问题,所以从分析各国共同的教育问题入手,来寻求解决答案的问题研究法。霍尔姆斯认为教育问题法对比较教育研究,以下价值科学性可成为教育改革的工具能使一个对教育的

21、精确预测过程成为可能,并使比较教育研究将“更严密、更精确地用于教育改革和计划”。霍尔姆斯强调教育问题法必须遵循的四个阶段一是问题的选择和分析。根据比较教育研究的实用性和工具性特点,霍尔姆斯建议在选择问题时,要通过对世界及本国教育发展的现状,选择那些多数国家共同存在且又与研究者的目的相一致的教育问题。这些问题既可以是教育内部的问题,也可以是教育与其他社会领域相关的问题。分析问题则是从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特征,如政治、经济、人口、文化、科技出发,对所选择的教育问题进行预备性的分析。 二是政策建议的形成。对于共同的教育问题,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所采用的解决决策很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在这一阶段,研究者在思考政

22、策建议时,要考虑各国的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其它方面的情况,慎重进行。在这里,比较教育研究者的任务不是去寻求一种能适合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和任何时代的万能之策,而是要说明哪些政策和措施将更适合哪些地区哪些环境,或提出对某一国家而言更为有效的解决办法,作出合理的预测。甚至可以提出一系列的办法或政策,供他人选择。三是相关因素的识别。在对各种解决办法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之前,要把与选择问题和确定解决办法有关和各种因素,系统地集中起来,进行识别和验证。霍尔姆斯提出四大识别和验证相关因素的基本模式,它们是:规范模式、制度模式、精神状况模式和物质模式。他认为,如能按照模式进行工作,就能避免片面和偏见,得

23、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四是预测。教育问题法的最后结果是对教育的某种预测。为了保证预测的准确性,必须对各种资料进行系统的选择、分类和组合,必须建立包括许多特定概念在内的一套成功的准则。除此之外,为使研究模式更加完善,还需要对预测结果和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不断修正研究结论。教育问题研究法的局限教育问题研究法,强调从问题入手,强调研究的目的是为教主教育政策的制定服务,这些将有利于比较教育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提高。但是,这种方法体系既有大量的定性分析,又离不开量化研究,再加上许多深奥难懂的术语,使得人们很难也不一定愿意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所以,这种方法的推广度受到很

24、大限制。教育洞察法由英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埃德蒙金所倡导。金的教育洞察法与教育问题法的观点大致相同,强调以问题设想为依据,来收集资料进行研究。不同的是,教育洞察法注重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中,以生态学的方式来考察和研究教育问题,是一种强调理性、智慧、思想或分析的方法。 教育洞察法的分析框架由背景、概念、结构或制度、操作、决策和执行五个环节组成的统一整体。背景:一是对象国的历史背景的研究,也就是探讨该国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民族构成、宗教、家庭生活和教育的形成与影响。二是对当前教育问题背景的研究。金特别强调要“深入到背景中去,并且坚持忠实于这个背景。这意味着要有真实的知识,忠于本国人所理解的制度,

25、和对他们所看到的问题产生移情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对被研究国的背景的真实理解,能全面地、不带偏见地看问题。概念:概念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前提,金强调概念分析实质上也是为了使各国间的教育具有可比性。因为,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不够清晰和完善的术语,以至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产生很大的差异,因此,对概念的深入分析对非常强调可比性的比较教育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结构或制度:即有关研究对象国的教育体制及其结构。相对于概念而言,它是相对稳定的,能够反映社会环境的要求。所以,在比较教育研究中,要将教育问题置于教育内部的体制以及教育与社会各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进行深入考察和比较。操作:这

26、一阶段是金的教育洞察法中最高层次的比较。在他看来,经过了从概念比较到结构比较,再到操作比较这样三个层次的比较研究之后,就可以真正地透彻地进行国别教育之间的比较研究。研究者可以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可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决策和执行:这一阶段是相对于教育领导者或决策者而言的。他们要根据研究人员所提供的可行性方案,作出最后的选择和决策,并付诸实施。金特别强调比较教育的决策功能,他认为教育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帮助教育决策,确保决策完成。所以,他对如何使研究进行决策过程的程序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埃德蒙金所主张的教育洞察法,强调对示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情况,按照问题形式展开研究,有

27、利于提高资料收集的有效性,有利于提高比较的信度和效度。特别是对比较教育研究的决策功能和实用价值的强调,推动了比较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但是,在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教育系统的外部影响和作用,相对来说忽视了教育系统本身运行的规律。另外,金的方法的操作性不强,也受到人们的批评。 8、质性研究法质性研究方法又称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它发源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根植于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三种理论范式。自20世纪

28、70年代以来,在一些社会学科上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得到了比较教育学者的青睐,成为比较教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方法。第四节 比较教育研究的类型1、区域比较法区域比较是按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或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方法。层次:超越“国家”的“某个统一体”(区域)的比较分析;国际性的研究与单一国家之间的比较分析;一个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的比较分析;国家内或地区内的比较分析。 2、问题比较法 问题比较法又可称为命题比较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按问题分类,进行对

29、应的比较分析。按照比较的范围和内容,又可以分为专题比较(同一类教育问题)和总体比较(全球问题) 三、比较研究的基本步骤三、比较研究的基本步骤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提出假设并设计研究方法提出假设并设计研究方法选择研究个案选择研究个案收集并处理相关资料收集并处理相关资料区域研究与归因分析区域研究与归因分析综合比较分析并验证假设综合比较分析并验证假设为预测与决策提供依据为预测与决策提供依据(一)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一)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 确定研究主题是研究的第一步确定研究主题是研究的第一步 研究主题应该明确而具体研究主题应该明确而具体(二)提出假设并设计研究方法(二)提出假设并设计研究

30、方法 研究假设基于研究主题和研究主体研究假设基于研究主题和研究主体 研究方法基于研究假设和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基于研究假设和研究主题(三)选择研究个案(三)选择研究个案 个案通常为研究样本,可以是国别,也可个案通常为研究样本,可以是国别,也可以是区域;可以是某一事件或问题,也可以是区域;可以是某一事件或问题,也可以是某一重大教育改革以是某一重大教育改革(四)收集并处理相关资料(四)收集并处理相关资料 资料收集和整理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基础资料收集和整理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基础在一定意义决定研究的成败在一定意义决定研究的成败(五)区域研究与归因分析(五)区域研究与归因分析 结合区域研究进行归因分析,分析影响

31、教育发展结合区域研究进行归因分析,分析影响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了解教育发展的阻抗,探寻教育发的各种因素,了解教育发展的阻抗,探寻教育发展的动力,这是资料工作的深化。展的动力,这是资料工作的深化。(六)综合比较并验证假设(六)综合比较并验证假设 综合比较是最高层次的比较研究,通过系统综合比较是最高层次的比较研究,通过系统化的综合比较分析,以达到验证假设的目的。化的综合比较分析,以达到验证假设的目的。(七)为预测与决策提供依据(七)为预测与决策提供依据 为预测与决策提供依据是比较教育学科性质所决为预测与决策提供依据是比较教育学科性质所决定的,是研究工作的升华,也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定的,是研究工作的升华,也是比较教育研究的生命力所在。生命力所在。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