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知识2PPT课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8424110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文化知识2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茶文化知识2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茶文化知识2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茶文化知识2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茶文化知识2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文化知识2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文化知识2PPT课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茶政茶法茶政茶法第二节第二节茶与宗教茶与宗教第三节第三节茶与诗词、美术、茶谚茶与诗词、美术、茶谚第四节第四节茶的传说、茶事掌故,名人与茶的传说、茶事掌故,名人与茶,陆羽及其茶经茶,陆羽及其茶经第九章:茶文化相关知识第九章:茶文化相关知识1第二节茶与宗教一、佛教与茶佛教与茶二、中国茶道与道家三、茶与儒家茶文化与宗教:既有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佛家的和气,更有茶文化本身的雅气。正、清、和、雅的综合,完整地体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根本精神。2教学目标:1.理解茶与宗教的关系(茶与佛教、儒家、道家的渊源)。2、掌握中国茶文化的精神与儒、释、道三家的传承。能够比较茶道精神与它们的异同。职业技能教

2、学点:1、“茶禅一味”的要义2、佛教与茶的关系教学设计:通过播放媒体资料,调动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讲授、分析比较总结布置作业教学重点:茶文化与佛教、儒家、道家教学难点:茶禅一味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图片和电影资料讲解3儒儒家家与、道与、道家家、释、释家家被被后后人人并并称称“三家三家”,它们影响了我国主流文化几千年。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

3、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45仁政仁政德制德制礼制礼制孔子,名丘,字仲尼(前551前479)6“自然无为自然无为至德之世至德之世”老子,姓李,名耳(约公元前571前471)7道家从茶中追寻一种空灵虚无、“无为而无不为”的意境;儒家则希望冀从茶中培养一点超脱的品质。但道家和儒家却不及禅宗来得彻底,虽说三家都在茶中求一个“静”字,求豁达与理智,但道人们却过于疏散,而儒士们又大多红尘难了,难以摆脱世俗炎凉与人间的烦恼,禅僧们在追求“静”悟方面却执着得多,完全能够超脱现实生活的桎梏,在茶中追寻豁达、理智方面走得更远,故“茶道”二字应是由禅僧首先提出来的。可以这样说,禅宗是日本

4、茶道的母体,是源。8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坐禅时可以通宵不眠;(一)坐禅时可以通宵不眠;(二)满腹时,帮助消化;(二)满腹时,帮助消化;(三)茶为不发之药(抑制性欲)。于是喝茶就(三)茶为不发之药(抑制性欲)。于是喝茶就成为佛教僧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之事。成为佛教僧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之事。如何是如何是和尚家风和尚家风饭后三碗茶饭后三碗茶古代印度无茶饮,僧人坐禅时常用槟榔树的果实古代印度无茶饮,僧人坐禅时常用槟榔树的果实制成的饮料制成的饮料来消除疲倦,提神醒脑,但它没有茶叶的效果好一、茶与佛教一、茶与佛教9寺院中的茶叶也有别于其他,称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

5、奉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其中上等的茶叶用于供佛,中等待客,待客,下等的则自奉。”此外根据用处不同,茶有种种名目。如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奠茶”,接受戒先后饮茶,称为“戒腊茶戒腊茶”,住持请所有僧众饮茶,称为“普茶普茶”;化缘所得,称为“化茶化茶”;平时坐禅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焚香一枝,香后监直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禅寺一般在法堂东北角设“法鼓”,西北角设“茶鼓茶鼓”。丛林四十八单职事中事即有“茶头茶头”一职,司掌煮茶,献茶待客。在山门前还有“施茶僧施茶僧”,为香客游人惠施茶水。10(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五世纪(是我

6、国的春秋时代),由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的王子释迦牟尼创立的。释迦牟尼去世后,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乘乘”道路。道路。西汉未,自印度传入中国;东汉初,在封建统治阶级中间流行。宣扬“人死精神不灭”,因果报应,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言,不饮酒,慈悲为本,行善修道等等教义。11大乘一大道,小乘一小道大乘一大道,小乘一小道,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宗教色彩。大乘佛教不限于个人的修行,主张普渡众生,建立西方极乐世界(佛园净土)为修行的最高目标。小乘佛教注重个人解脱(出家,过严格的禁欲生活),大乘佛教除出家的僧尼外,还有大批的居家信仰,不必禁欲,只做布施的功德就可以了

7、。12藏传佛教:佛教传入西藏始于松赞干布,(617650年)主要是印度的密教和汉地的大乘乘佛教,结合西藏原有的苯教,形成西藏宗教喇嘛教。十三世纪后期,在元朝统治者的扶持下,上曾喇嘛开始掌握政权。13佛教传入我国经过大致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佛教传入我国经过大致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1、汉至南北朝传入与发展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在上层人士传布。当时被宫廷、贵族用来祈福、祈寿、求多子多孙或保国家安宁。佛教被统治者作为统治术,用来麻醉老百姓,此后历代皇朝都乐于利用,佛教因此发展,并出现不同学派体系。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中国自己独立的佛教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中国自己独立的佛教。东汉都城洛阳白马寺第一座寺

8、庙142、隋唐、隋唐宗派林业的全盛期宗派林业的全盛期中国化宗派涌现。寺院经济也有了突出的发展,其中茶叶是重要的内容。隋朝3千多所寺院,唐朝有5万所,僧尼30多万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八宗。即天久宗(法华宗)、禅宗、净土宗、法相宗、密宗、律宗、三论宗、华严宗,唐朝统治者提倡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153、明清、明清由盛而衰的停滞期由盛而衰的停滞期佛教传入中国后成为儒家思想的一种补充,儒家的伦理刚常是中国政治的精神支柱。而佛教主张不婚配,“无君无父”。不敬王者、不拜父母,表现出逆反性,唐宋之际三教合一的思潮进一步形成,对心性问题的认识以趋一致。“心性”问题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孟子的“尽

9、心、知性、知天”为中国心性学说奠定了基础,佛教本着探讨人格本性即心性,大讲“佛性”,以此为人心之本,成佛的依据。16宋代理学一面批判佛教的:出世“思想,一面又积极讲佛教的心性学识。建立了以”心“为本的-理学(道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新儒家学说成为官方御用哲学,这样佛教就处于次要,从属的地位日益衰落。17二、佛教要义1、佛教的目标分三方面来说:一在究竟方面说二在来世说三在现世说22、佛教的理论、佛教的理论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法佛法的中心思想。的中心思想。四谛四谛苦苦集集灭灭道道业业181、佛教的目标分三方面来说究竟方面究竟方面:学佛最高的

10、目的就是了脱生死,什么是了脱生死,佛法说生生死死,无有完了的时候,很是痛苦,我们要解除这个痛苦;就是除去生死的大事。佛法究竟的目标,并不只是为了死得好,而是生死断灭,达到涅槃,生死之流断结。不是生活得如何好,死得如何自然,必须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这才是佛教的最高点,这才是佛教驾乎其他宗教之上的独特点,这是最高最究竟的处所。焦芽败种焦芽败种 :佛在世时说罗汉是焦芽败种,这话就是了生死的意思佛教最究竟的目标,不但自己要了生死,并且要度一切众生了脱生死,永离轮回 19来世说来世说:所谓修来世,这也是佛教的目标之一。 现世说现世说:最近的目标,就是要使现世得到安乐,所谓拔苦与乐,希望自己是一天天的好起

11、来,并且帮忙人家也如此。就是常语所说的和平福祉佛教用途太大,要了生死的快来,要修来世的快来,仅思图现世好的,仍是要来学佛。 202、佛教的理论佛教的理论诸行无常:诸行无常:一切都没有长久性,过去的就没有了 。诸法无我:诸法无我:一切的事物没有一个真正永恒的个体 涅槃寂静:涅槃寂静:寂静是清凉纯净,舒服,正好和世上热闹烦恼等相反,就也是将烦恼无常等等除尽的意思。有时候看见人家死去的时候,方才知道平常太认真,太著相。所以我们应当知道日常的事决没有什么最要紧的 21四谛四谛苦、苦、集、集、灭灭、道、道苦苦是结果,人人都能感到苦,而最晚感到的在死时一定知道,如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

12、五蕴炽盛、是有名的八苦。集集是苦的原因,是种种烦恼聚集起来的意思。集是渴望、贪的意思,指出苦是由于贪由于渴望而来的。灭灭修证的结果,这是取消烦恼的结果,也就是灭去痛苦得到解脱的意思。道道证灭的原因,一切修行证果的原因行为都是道22业业-是思想行为的影响,对外有影响,对内也有影响,又好似下了种子方能发芽,依著业的影响才又能生起行动。佛说我们是自己管自己,不似其他宗教推出个上帝来管我们。 六度也叫做六波罗密多,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布施就是帮助人 ;持戒不要妨害人,不要把坏处给人家 忍辱他发脾气骂我,我不理,他自后悔,决不会使他脾气越来越坏;如果欺负了我,我忍耐的受了,那他有改过

13、的可能,如果采取报复,就犯了戒,内心也不平和,禅定不容易成就,这点也是不给人家坏处的意思。23精精进进永久不忘记,永久修持不断的意思。 禅定禅定内心如一的不乱,有念佛拜佛观想念经等等方法,禅定的内容极多 。凡是修行可以使内心平静不乱而精神集中的叫做禅定。智慧智慧指大智慧说的,明了生死大事,不执著,没有烦恼,不受感情的驱使,明白宇宙和人生的真义。自然的感情的体验到快乐无忧,都是智慧。“般若般若”意即最高的智慧意即最高的智慧,和“真如”本体一样,是佛教徒苦苦追寻的精神家园。禅宗的基本方法便是“坐禅”,提倡静心、瞑思,方能豁然顿悟 ,达到“般若”,24(三)、佛教与茶文化三)、佛教与茶文化中国“茶道

14、”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这便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高度。唐宋佛寺常兴办大型茶宴。茶宴上,要谈佛经与茶道,并赋诗,把佛教清规、饮茶谈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在民间茶礼方面,朝廷茶仪难以效仿,禅院茶礼容易为一般老百姓接受,因此佛教的影响较大。25以陆羽之茶经中国茶文化形成的正式标志。溯其成因,除了唐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殊因素:唐代的科举制度。唐代的科举制度。朝廷以茶来解除考生和监考官之疲惫,于是饮茶便在土人中广为流行。唐代诗风之鼎盛唐代诗风之鼎盛。茶常作提神助兴之物,于是在以诗人为核心的文化圈中茶得到大力普及。佛教的发展佛教的发展。茶作为坐禅必备之

15、物而被广为推行。佛教的政治地位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武则天经常邀请当时的禅宗宗师慧能入宫武则天经常邀请当时的禅宗宗师慧能入宫,与之商讨国事,佛教之盛行26据旧唐书宣宗本纪记载:“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东部进一僧,年一百三十岁宣宗问服何药而至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惟嗜杀,凡履处唯茶是求,或遇百碗不以为厌。”宣宗赐茶并且将僧喝茶的地方叫“茶寮茶寮”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写道:“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27佛教的修行方法:戒、戒、定定、慧。慧。中国禅宗的坐禅(定、慧)慧),很注重五调,即调食、调睡眠、调身

16、、调息、调心。所以,饮茶是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的。因此,茶叶成了佛教的“神物”。281、茶与佛教掌故、茶与佛教掌故赵州古佛:赵州古佛:“吃茶去吃茶去”公案公案:唐朝有僧到赵州观音院拜从谂从谂为师,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又诗云:“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揭,不如吃茶去。空持千百揭,不如吃茶去。”“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

17、吃茶去吃茶去”的含义是的含义是佛法说不出,说再多也代替不了修行和亲身体验。佛法说不出,说再多也代替不了修行和亲身体验。29吃茶去吃茶去302、茶与佛教名人1)、关于释皎然与陆羽开元之后,江南出现了一个才僧释皎然,他嗜茶如命,也善于品茶,留下许多有关赏茗之诗篇,也正是他开始将茶理与禅理结合起来。其一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云:“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在与陆处士羽饮茶中,皎然写道:“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

18、解助茶香。谁解助茶香。”31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生卒年不详,活动于上元、贞元年间,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他善烹茶,作有茶诗多篇,并羽陆羽交往甚笃,常有诗文酬赠唱和。他不仅是诗僧,又是个茶僧。32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是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33皎然所言饮茶“稍与禅相近”,主要指茶能清人之思,从而保存人性之“真”,禅

19、宗追求的是“真如佛性”,可见,通过饮茶亦能认识到自己的佛性并保持这种“佛性”。那么,饮茶便和参禅有了同等的作用,都能达到真如佛性”的本体境界。34陆羽虽不是僧人,却出身于寺院,他一生的行迹几乎没有脱离过寺院。陆羽三岁时就被湖北天门西当寺智积禅师收养,智积禅师嗜好饮茶,陆羽去为他煮茶,久之练成了一手高超的采制和煮饮茶叶的手艺。成年后,他又遍游各地名山古刹,采茶、制茶、品茶,结识善烹煮茶叶的高僧和道人,并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吸收前人的成就,著成茶经一书。可见,陆羽能够著成茶经,亦与佛教密不可分。35三癸亭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妙喜寺东南,为唐代湖州刺史颜真卿所立,即建于唐大历八年(773年)十月。唐代“

20、茶神”陆羽以癸丑岁癸亥月癸卯日建亭,遂取名为三癸亭。唐代释皎然的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诗题中,也说:“亭即陆生所创”。所以,实为唐代三位文学家品茗叙事之地,是陆羽与颜真卿、皎然深厚友谊的象征,也是陆羽彪炳千秋功业的见证,可谓是茶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36陆羽茶经七之事引艺术传曰: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单道开,姓孟,晋代人。好隐栖,修行辟谷,七年后,他逐渐达到冬能自暖,夏能自凉,昼夜不卧,一日可行七百余里。后来移居河南临漳县昭德寺,设禅室坐禅,以饮茶驱睡。后入广东罗浮山百余岁而卒。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和紫苏调剂的饮料。373、关于

21、、关于“茶禅一味茶禅一味”Samesenseinteabuddhism指指禅味与茶味同一种兴味。茶禅一味,道出的是一分宁静,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在一杯茶中,你喝出的是人生的味道。日本禅师喝茶,喝出人生三味: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茶味,三杯有老年之苦涩。茶的味道与人生相近,也与哲学相近。品茗是一个“道由心悟”的过程。爱茶而不拘泥于茶,才能成为一个好茶人。一个好茶人就是一个智者,他能在茶中找到心到心所失的乐园。茶禅一味的渊源,出自湖南石门夹山寺,而夹山寺的茶禅一味,出于圆悟克勤(1063-1135)书赠送日本弟子,收藏在日本大德寺。384、关于寺院茶“天下名山僧侣多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

22、好茶自古高山出好茶”,因为寺庙都有一定的田产,和尚不参加劳动,他们有时间、有文化来讲究茶的采造、品饮艺术和写书作诗来宣传茶叶文化,所以,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如四川雅安出产的“蒙山茶”,亦作“仙茶”,相传是汉代甘露寺普慧禅师亲手所植,因其品质优异,被列为向皇帝进贡的贡品。福建武夷山出产的“武夷岩茶”,前身叫“乌龙茶”,该茶以寺院采制的最为正宗,僧侣按不同时节采摘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和“凤尾龙须”三种名茶。39名山县志记载:“蒙顶茶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罩覆,久凝不散。因此,自古以来有蒙顶石花,天下第一之称。”40北宋时,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山僧采制的“水月茶”

23、,即现今有名的“碧螺春茶”。明隆庆年间,僧徒大方制茶精妙,其茶名扬海内,人称“大方茶”,是现在皖南茶区所产的“屯绿茶”的前身。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此外,产于普陀山的“佛茶”、黄山的“云雾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浙江天台山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中的名茶。41【百丈清规】【百丈清规】百丈怀海(720814)所制订之清规(世称古清规)。禅宗形成初期,禅林尚无制度、仪式,故该清规设有法堂、僧堂、方丈等制度,又规定众僧分别担任东序、寮元、堂主、化主等各种职务,为八

24、、九世纪间中国禅宗脱离律寺,维持独自教团生活之必要规范。42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推动了饮茶之间风的盛行发展了中国茶园、茶叶加工。创造了饮茶意境。对中国茶道向我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43二、中国茶道与道家(一)茶与道教的缘由在道教中,神农是太上老君点化而成的徒弟。太上老君开天经中说:“神农之时,老君下凡为师,曰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与人民播植,遂食之以代禽兽之命也。”44道家与茶文化关系最有说服力的要数陶弘景杂录中所说“茗荼轻身换骨,昔丹丘茗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子黄君服之”的己载。其实对丹丘子饮茶的记载还有早于此的汉代的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

25、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栖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丹丘子为汉代丹丘子为汉代“仙人仙人”,茶文化中最早的一,茶文化中最早的一个道家人物。个道家人物。45还有西汉壶居士在食忌中所说:“苦荼,久食羽化,”都与道教得道成仙、羽化成仙的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丹丘子,则是直接给樵夫指点佳茗的仙人。可见道家对茶这种自然之物早有深刻认识,而将其与追求永恒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无法否认,使茶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便是道家的首功。46古巴蜀是道教的真正发源地;其形成年代,也为两汉期间。其时,张陵奉老子为教主,创“五斗米教”

26、。此后,道教在理论和组织形式上逐渐完善,上至帝王百官,下至布衣百姓,各社会阶层都普遍地对它感兴趣,而且经久不衰,影响至今。道教无比的热爱生命,直接否定死亡,认为光阴易逝,人身难得,只有尽早修仙,才能享受神仙的永久幸福和快乐。道教这一内涵特质所体现的是,重人生,乐人世。这也正是古人崇奉仙道的原因所在。47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1、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及人对“道”的体认。具体地说,人化自然表现为在品茶时乐于于自然亲近,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

27、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482、自然化的人“自然化的人”也即自然界万物的人格化、人性化。中国茶道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把自然的万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情感,并能与人进行精神上的相互沟通的生命体,所以在中国茶人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可爱,格外亲切。在中国茶道中,自然人化不仅表现在山水草木等品茗环境的人化,而且包含了茶以及茶具的人化。中国茶人最能领略到“情来爽朗满天地”的激情以及“更觉鹤心杳冥”那种与大自然达到“物我玄会”的绝妙感受。49(二)茶道中的道家理念(二)茶道中的道家理念1、尊人、尊人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

28、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502、贵生贵生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513、坐忘坐忘(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

29、(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坐忘”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524、无己无己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处世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

30、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535、道法自然,返朴归真道法自然,返朴归真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物质方面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动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

31、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毫不造作。精神方面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心性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54三、茶与儒家儒家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友情。且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中庸为前提。清醒、达观、热情、亲和与包容,构成儒家茶道精神的欢快格调,这既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调,也是与佛教禅宗的重要区别。儒家茶道是寓教于饮,寓教于乐。在民间茶礼、茶俗中儒家的欢快精神表现特别明显。55中国儒家的核心价值是“仁、义、礼、智、信”儒学的核心是:仁,礼。仁是内在修养,强调的是

32、由己及人的爱;礼是外在强制,强调的是尊卑长幼的秩序。中国文化的超越世界是什么:天人合一56你压我,我忍耐,我忍无可忍却又无能为力,只有逃,我逃无可逃,只有顺,我苟且偷着生,这就是真正的儒学,不用你我来学,你我骨里流的,全是这样的血液。57华严宗学者宗密华严宗学者宗密用周易“四德四德”(元亨、利、贞)调合佛身佛身“四四德德”(常、乐、我、净)。以“五常五常”(仁、义,礼、智、信)调含“五戒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饮酒、不安言)力图两者相融台,调合儒家的趋势越来越强烈。宋元明清时代,更加注意调合中国传统思想。北宋天台宗学者智园天台宗学者智园,宣扬“非仲尼之教,则国无以治,家无以宁,身无以

33、安”。而“国不治,家不宁,身不安,释氏之道,何由而行哉?”他还提出“修身以儒,治心修身以儒,治心以释以释”儒释共为表里的主张,因而发展成为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宗教。58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西湖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为苏东坡点茶。苏轼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送南屏谦师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59儒、佛、道三家对茶文化的影响比较儒、佛、道三家对茶文化的影响

34、比较道家主张无为,而儒家主变;.道是众人之学,儒是贵族学术.;道讲出世,儒讲入世.;道讲无名、而儒重名;等等.道家好比“水”,其形难以名状却又变化万端,在不同形状的容器中可圆可方;儒家好比“风”,轻柔入怀,以“仁”服人,虽不凛冽霸道却可使人心悦诚服。60禅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禅宗主张以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就是说,心里清静,无有烦恼,此心即佛。这种办法与儒家注重内心修养很接近,有利于净化自己的思想。禅宗其次主张逢苦不忧,得乐不喜,无求即乐。这也与道家清静无为得思想接近。禅是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你把事情都看淡些就“大觉大悟”。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61道家从饮茶中找一种空灵虚无的意境,儒士们失意,也想以茶培养自己超脱一点的品质,三家在求“静”、求豁达、明朗、理智这方面在茶中一致了。但道人们过于疏散,儒士们终究难摆脱世态炎凉,倒是禅僧们在追求静悟方面执着得多,所以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62作业1、比较儒、佛、道三家对茶文化的影响。比较儒、佛、道三家对茶文化的影响。2、佛教对中国茶文化有什么贡献?、佛教对中国茶文化有什么贡献?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