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7 文言文阅读课件.ppt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8419904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4.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7 文言文阅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7 文言文阅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7 文言文阅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7 文言文阅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7 文言文阅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7 文言文阅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7 文言文阅读课件.ppt(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 专题7文言文阅读600分真题例解 700分能力考法 600分真题例解【选文类型】人物传记(史传)【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对北宋大臣孙傅直言国事、力护太子、勇赴国难的描写,高度赞颂他心忧天下、忠君爱国、视死如归的优秀品质。【重点实词】登、亟、农功、中国、诣、兼旬、废立、绐、济、预、朔廷【重点虚词】傅为言天下事(为:介词,对,向)索民力以妨农功(以:连词,相当于“而”)斩其为乱者以献(以:连词,表目的)庶或万一可济(庶或:副词,也许,或许)【特殊句式】被动句:翰亦(被)罢去省略句:祖宗法惠(于)民,熙、丰法惠(于)国,崇、观法惠(于)奸倒装句:金人虽不吾索(金人虽不索吾)一任礼部员

2、外郎,向尚书蔡翛论说天下政事,劝其速作变更,不被采用。二任中书舍人,反对高丽入贡时国内劳民伤财的做法,被贬为蕲州安置。三任给事中、兵部尚书,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指出祖宗法度惠民的本质。四任尚书右丞、同知枢密院,亲自冒着箭和垒石督战,兵败。五任留守,兼少傅,辅佐太子留守京城,设法藏匿太子,没有成功,与太子同赴金营,死于北方金廷。最后获得南宋的追赠。应考思路(一)抓住主谓,明确何人何事,不同的人事需要断开,相同的人事又不宜断开 本题中,主语主要有高丽、使者、孙傅、宰相,其中,“所过”的主语应是“使者”,应在一起。“所论”的谓语是“同苏轼”,不宜分开。 (二)比较选项之间的差别,从语意与语法的角度

3、进行分辨,确定答案本题各选项,对“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和“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的断句是不同的。比较分析,前一句如将“高丽入贡使者”放在一起,会有歧义,且“所过”的主语是“使者”,故“入贡”后宜断开;而后一句,从常识判断,宰相没有直接贬官的权力,且在“宰相谓其所论”后断句,句子不完整。应考思路 (一)加强平时积累,识记重要的文化常识此种题目的考查,与文本有一定的关联,但常无直接关联。文化常识的识记,重在平时的学习积累。要分门别类地积累古代文化常识,对古人的名号、科举、官职、地理等常识,进行集中复习巩固。(二)结合文本,合理推断对文学常识的考查题,有时也可适当结合文本进行推断。如

4、本题中,太子“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不合常识,且文本中没有相关交代。虽在金、元时期,皇帝之庶子也可称太子,如金有四太子兀术。但这只是小说家言,正史并无此种记载。应考思路(一)粗读选项内容,确定它在文中对应的信息区域A项对应的信息区域在“登进士第翛不能用”。B项对应的信息区域在“进兵部尚书。时谓名言”。C项对应的信息区域在“金人来索太上则以死继之”。D项对应的信息区域在文章最后,从“遂从太子出谥曰忠定”。(二)细读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比对,判断正误应考思路(一)字字落实(1)帝:称帝。尔:语气词,而已,罢了。苟:连词,如果。死:为动用法,为而死。(2)酋:头领,首领。面:名词作状语,当面。庶或:也

5、许,或许。济:成功。(二)理顺句式(1)“帝中国”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应为“(于)中国帝”。(2)“不吾索”是宾语后置句,应为“不索吾”。700分能力考法综合考法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综合考法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综合考法3文言文断句综合考法4古代文史知识综合考法5文言文翻译综合考法6筛选文中的信息综合考法7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综合考法8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综合考法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文言文考查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一般采用选择题形式,有时也会结合翻译题和文意理解题进行命题。选择题中,命题者给出四个文言词语(实词),将

6、它们置于具体语境中,给出解释,要求考生选出解释错误或正确的一项(多是让选择解释错误的)。考纲中规定要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大体可视为“常考文言实词”的基本范围,不过历年高考文言实词的考查范围远超过这120个实词,考生须全面复习。考查的重点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考法综述考法综述1.代入检验法把释义放到原句中,把整个句子翻译一下,如译得通顺,初步说明这个解释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的。当然,有时译得通顺,还是不能断定解释是对是错,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把整个句子放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判断。2.结构分析法根据古汉语结构多对称的特点(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

7、或相反),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3.语法判断法词语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的常常是名词、代词,充当谓语的大多是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的大多是副词。4.课内迁移法即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语例。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推断词义。5.成语印证法即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6.音形替代法在某个具体的句子中,如果按照这个字的本

8、义或常用义去解释,语句不合事理,这种情况下可能存在通假现象。这时,就可以考虑用同音字、近音字或添加偏旁部首形成的字,来替代此字,进而推断词义。7.邻字推断法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意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就是同义复用。对于这类词,我们可以根据旁边的字推断词义。8.字形推断法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古代汉字主要有四种造字法,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对生僻的文言字词,可以根据字形进行合理的推断,如:带“阝”的多与地名有关;带“求”的多与毛皮有关;带“隹(zhu)”的多与鸟雀

9、有关;带“纟”的多与丝织品有关;带“歹”的多与死亡有关;带“月”的多与肉有关;带“攴(p)”的多与敲击有关。又如:“籴”,上“入”下“米”,意思为买入粮食;“目间”,左“目”右“间”,意为从门缝中看,窥视。综合考法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高考中,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主要是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除了18个文言虚词外,高考也还有对其他文言虚词、兼词和复音虚词等的考查。对这些虚词,部分省市高考题中专门设题考查。而其他高考题对这些虚词的考查,一般不设专题,常在文意理解、断句和翻译等题型中体现。考法综述考法综述常见的考查角度

10、:课内课外虚词用法意义比较,即将选文某句中的虚词与所学教材(含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经典句子中的同一个虚词进行比较,看其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虚词选填,即将选文一句或若干句中的几个虚词空出,提供几组虚词的选项,请考生根据语境判断选择。选文中虚词用法意义比较,即虚词所在的句子均出自选文。虚词意义用法判断,即在一两个选项中各选择一个虚词进行解释,请考生判断正误。1.筛选代入法一般是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句子中,先确认自己熟悉和有把握的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再代入另一句中,看看代入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从而比较异同。2.语法分析法主要是查看虚词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尤其要关注前后词语的词性。3.位置推断法一

11、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比如“也”,在句末一般表示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用于主谓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4.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唯利是图”)等。同时,还要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无乃乎”意为“恐怕吧”;“其之谓也(乎)”,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综合考法3文言文断句对文言文断句

12、的考查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对其考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客观题,就选文中的某个句子,提供四种句读,请考生判断正误;二是主观题,从选文或另给的一段文字中挑出某个句子(未断开),要求考生断开。考法综述考法综述1.整体阅读,抓住名(代)词,了解文史常识,先从易处断起首先默读一至两遍,大体了解文段,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先易后难。文言文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有哪些人,人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有什么过程和结果等。2.局部阅读,凭借语感,根据标志词语,逐词逐句断开表对话的词:“云”“曰”“道

13、”“言”“谓”等。人物对话必须断开。表语气的词:“盖”“夫”等发语词常放在句首,“耳”“焉”“也”“耶”等语气词常放在句末。3.细处辨析,对称判断,掌握常见句式,准确合理断开常见句式要断开。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四六句式最常见。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的整齐对称,多用四字句、六字句,杂言句较少,往往形成对偶、反复、排比、顶真等修辞方式。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断句。综合考法4古代文史知识古代文史知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惯例。读一篇文言文,只懂

14、得字面上的意义,只懂得词语常见的意义,是不能说读通一篇文言文的。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是非常复杂的。考法综述考法综述近年来,高考对文史知识的考查渐渐增多,单独命题屡有出现,常见的考查角度主要有:古代政府机构;官职的升迁;古代的礼法习俗;古代的时间与地理方位;古人的称谓;文学典故与常识。对文史常识的复习,关键靠平时的阅读积累,在大量的阅读与训练中形成对古代文化语境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可通过有意识地分门别类的整理,集中记忆,加强识记。当然,在高考上遇到不太了解的文史常识时,也可以借助上下文语境进行合理推断。综合考法5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

15、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一般分值也最大。这一考查形式,兼考实词、虚词、句式、修辞、词类活用、文史常识等,带有较强的综合性。文言文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原文如采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可采用意译,其他最好采用直译的方法,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用词(转换成双音节词)、语气与句式。考法综述考法综述1.瞻前顾后,串通文意文意的理解离不开上下文的语境,瞻前顾后,就是遵循“句不离段”的原则,根据语境把握句意,包括人物、事件、句内句外的各种关系等。2.圈点关键,细细对译关键词语对句意表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句之中也就两三个,往往是翻译题的得分点。但关键词语往往也是理解句意的难点,因此,动笔翻译之前,要将关键

16、词语在试卷上圈点出来,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认真准确地翻译。3.明确句式,前后挪移古今句式不同,强行一一对应的翻译,往往语意不完备,或不符合白话文表达习惯,甚至语意不通。根据句式,判断句要加“是”等字眼,被动句要加“被”“受”等字眼,倒装句要将倒装的成分挪前或移后。4.查缺补漏,补出省略文言文简练,多有省略。省略主要有两种,一是句子成分省略,多是主语、宾语承前省略;二是词类活用导致省略,比如使动用法就要加“使”“让”等字眼,意动用法就要加“认为”等字眼。句子成分的省略,影响句意表达的要加上省略的内容,并用括号括上。词类活用,必须按活用后的意义翻译,不得加括号。综合考法6筛选文中的信息文言文中

17、的信息,在史传文中主要表现为人物的性格、情感、行为举止、思想主张、志向品德等各个方面,在其他类选文中主要表现为作者的观点思想、事物的特征、事例的意义等。筛选文中的信息,一般采用定向筛选的方式,即明确限定筛选标准,要求考生判断各选项是否符合要求,个别省市试卷要求从选文中寻出相关语句填空。其中客观题主要有两种题型:一是将6个或6个以上的句子组成4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一般只有一个信息要求)的一项;一是列4组8个句子作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一般有两个信息要求)的一组。考法综述考法综述常见的考查角度主要有:筛选主体,包括人物、事件、观点、景物等;筛选特征,一个特点,或两个特点(分

18、别表现);表现方式,全部表现,或直接表现,或间接表现,或作者评述;筛选角度,能表现,或不能表现。1.信息筛选误区剖析筛选文中的信息,必须紧紧依据题干要求,准确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防止张冠李戴、方式失当、似是而非等错误。(1)对象是否错位文言语句常常省略主语,如题干要求选出表现某一人物的特点的语句,而某一文句描述的其实是与之相关的另一人物,那么即使在特征上相同,也必须剔除。此外,有时同时有两个信息筛选要求,此时必须注意一一对应,不能前后颠倒错位。(2)方式是否恰当对人物的叙述描写,既有语言、动作、神态、评论等方式,也在正面(直接)、侧面(间接)等方式,命题者会将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特性但是刻画

19、方式不符合要求的文句混入选项中,这类文句必须剔除。如写人物因清廉而受到百姓的爱戴,这是“间接表现”人物的清廉,但这并不是人物清廉的行为表现,不属于“直接表现”清廉。(3)特征是否理解这既包括对文句本身表现出来的人物精神品性的准确理解(如不能将表现人物“公正”与表现人物“清廉”的语句混淆),又包括对词语本身含义的理解(如“侠义”指扶危济困的行为,而“修身”指人物的精神修养)。2.信息筛选答题步骤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方法基本上是排除法和比对判断法。常见答题步骤如下:第一步,细读题干,明确要求。要明确筛选的对象是什么,标准是什么,呈现的方式(如直接、间接)是什么。第二步,分析选项,剔除不是表现该主体(人

20、、物、景等)的选项。第三步,分析剩余选项,理解主体的特征(如人物的性格特征、景色的特征等),判断是否与选项吻合。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以敢勇隶兵籍。靖康初,金人大入,盗贼群起,立数有战功,为武卫都虞候。建炎三年,金人攻徐,王复拒守,命立督战,中六矢,战益厉。城始破,立巷战,夺门以出,金人击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苏,乃杀守者,阴结乡民为收复计。金人北还,立率残兵邀击,断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乃尽结乡民为兵,遂复徐州。 时山东诸郡莽为盗区,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会金左将军昌围楚州急,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宣抚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且战且行,连七战胜而后能达楚。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

21、麾,既入城休士,而后拔镞。诏以立守楚州。明年正月,金人攻城,立命撤废屋,城下然火池,壮士持长矛以待。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金人选死士突入,又搏杀之,乃稍引退。五月,兀术北归,筑高台六合,以辎重假道于楚,立斩其使。兀术怒,乃设南北两屯,绝楚饷道。承、楚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湖,贼张敌万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始受围,菽麦野生,泽有凫茨可采,后皆尽,至屑榆皮食之。 立遣人诣朝廷告急。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欲遣张俊救之,俊不肯行。乃命刘光世督淮南诸镇救楚。高宗览立奏,叹曰:“立坚守孤城,虽古名将无以逾之。”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金知外救绝,围益急。九月,攻东城,立登磴道以观,飞炮中其

22、首,左右驰救之,立曰:“我终不能为国殄贼矣。”言讫而绝,年三十有七。众巷哭。金人疑立诈死,不敢动。越旬余,城始陷。 立家先残于徐,以单骑入楚。为人木强,不知书,忠义出天性。善骑射,不喜声色财利,与士卒均廪给。每战擐甲胄先登,有退却者,捽而斩之。仇视金人,言之必嚼齿而怒,所俘获磔以示众。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金人不敢斥其名。讣闻,辍朝,谥忠烈。(节选自宋史赵立传) 【注】张敌万:盗贼首领。擐(hun):穿。综合考法7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往往与“信息筛选”结合在一起考查,一方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在“信息筛选”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综合,另一方面,内容

23、要点与中心意思,也需要筛选信息以证明。这类考题一般都是把人物、事件、事物、观点等综合在一起设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一个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选项。命题者在出题时通常是在大体正确的内容概括中设置一两处微小的不正确表述来干扰答题者。考法综述考法综述常见的考查角度有:对关键字词的理解是否到位,特别是一词多义,如将“侮”字理解成“侮辱”,其实“侮”还有“轻慢,瞧不起”的意思;有没有以今例古,妄加揣测、添加内容,如好人“坐赃”,偏加上“被诬”;有没有任意拔高或有意降低,如劝谏皇帝薄葬,认为是免于被盗挖,这种理解虽然合理,但太肤浅了;有没有将建议、想法说成事实,一件事情有没有做,做到什么程度,不是看

24、是否说了,而是看是否做了。对行事的方式概括是否准确,如是含蓄的还是明确的,是保留的还是批判的;有没有张冠李戴,把事与人混搭,移花接木,任意嫁接。1.关注整体,全面理解,找到选项对应的全部区域首先,要能够从宏观上对全文有个整体了解和认识,重点掌握一些关键信息,如重要的时间点、文中表达重要意思的词句、文章的主旨、作者的立场态度等等。对于人物传记,我们要注意人物的语言、事迹和性格,故事的来龙去脉;对于游记,则要注意游的顺序和时间,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对于书序,要注意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情感态度;等等。在阅读时不能贪快,不能急于下手而跳读、漏读。同时,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以应付隐秘而

25、细小的错误点。其次,要查找选项在文中对应的区域,有些选项对应的区域不止一处,是多处归纳概括得来的,需要特别注意;特别是概括归纳的词语,一定要在文中找到相关的根据。2.观照局部,仔细比对,发现选项转述原文上的错误概括分析题的解题关键是“比对”,就是把每一个选项都与相应的原文作逐字逐句的细致对比,重点关注人物与事件是否一致,时间上有没有颠倒,空间上有没有混淆,用词是否妥当,有没有错误理解某个关键词或关键句。找到某处存疑的地方后,再比对原文中的句子反复阅读,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一般说来,只要找到原文语句,判断出选项是否错误应该是不难的。错误选项通常是把某一细节通过添加、转移、曲解等方式作了细微的

26、改动。所以我们在审读选项时,再细微的情节,包括人物的言行,对人物的品评,时间空间上的顺序等,都不能忽略。选项对文中信息的描述有两种方式:直述或转述。如果是转述,我们要注意转述的句意与原文是否保持一致。判断选项正误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原句,再结合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切记不可凭印象主观臆断。有的选项可能牵涉原文的多处细节,这些都要从原文准确找到,不能想当然,要判之有据。如果说某一分句在文中根本找不到相应的句子,那十有八九是无中生有。3.关注评价,准确定性,发现选项归纳概括的错误概括分析题的选项设置,一般既有对选文相关内容的转述,也有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归纳、抽象提炼。这些归纳提炼,在表达上,

27、往往是以评价性的词句出现。答题时,一定要细心判断这些评价性的词句在原文中是否有根据,特别是关注有没有故意拔高或降低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有没有把别人(或者自己)的观点强加到作者的观点上来,有没有只是根据局部内容断章取义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

28、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29、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综合考法8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包括作者对文章中所提及的人物的态度,例如歌颂、赞扬、认同、怜悯,或讽刺、贬斥、反对、嘲笑;也包括作者对文中所叙述事情的态度,例如拥护、肯定,或反对、否定。一般而言,作者的观点态度多体现在文中

30、议论性的句子中。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是评价作者的情感倾向与思想认识,侧重于对文章主旨的认识,对写作目的的推测,对情感真挚与否的评价等。常见的考查角度有:作者对文中人物的态度;作者对文中事物的观点;文章的写作目的与主旨;作者抒发的情感。考法综述考法综述1.删繁就简,锁定重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把握文中表述的重点信息。大篇幅文段的叙述重心是什么,议论性文字出现在哪里,这些都要搞清楚,然后将文中未直接体现作者观点的文字剥离,从保留下的关键的信息中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2.留心结语,仔细推敲高考文言文多取材自人物传记,有的文章的结尾有议论性的评价语言,这往往是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所在。如

31、选自史记的文段的结尾常有“太史公曰”这样的话,其实这就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立场。杂记的结尾也常常交代写作目的,表明写作主旨。因此,大家一定要仔细审读文章结尾部分,从中推敲出作者的观点态度。3.综合分析,简要概括人物传记以事实说话,往往把观点态度、感情倾向融入对事件的叙述与描写中。中国又是一个以道德立国的国家,这种评价往往以道德评价为主。中国古代的史家,下笔如刀,往往一字以寓褒贬,这被称为“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是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是通过一字一词的选用体现出来的,需要细细辨析。考生要综合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然后从事件的细节中分析提炼出隐藏的信息,进一步简要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32、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汩没之饥氓也。未知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唯恐不及。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

33、遂大振耀,欧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邪! 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外氏为一家。故其属文之内名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予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注】窅(yo):怅惘。汩没:沦落。欧:通“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