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38课件 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8400791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38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38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38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38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38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38课件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38课件 人民版必修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武帝刘彻(公元前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156前前8787) 汉朝汉朝第六代皇帝。景帝之第六代皇帝。景帝之子,十六岁即皇帝位,子,十六岁即皇帝位,庙号世宗,在位五十庙号世宗,在位五十四年。汉武帝为巩固四年。汉武帝为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和加统一的封建国家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行了多方面的活动。进行了多方面的活动。可以说,他在位时,可以说,他在位时,西汉达到了鼎盛。西汉达到了鼎盛。1、海内为郡县、海内为郡县2、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皇帝制度的建立()皇帝制度的建立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至秦代,则是至秦代,则是

2、“天子独以印称天子独以印称玺玺,又,又独以独以玉玉,群臣莫敢用,群臣莫敢用”。“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反映了秦朝时期这反映了秦朝时期皇帝制度有何特点?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秦已并天下,乃使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蒙恬将(统领)将(统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指河套河南(指河套地区)地区);筑长城,因地形,用(控);筑长城,因地形,用(控)制险塞,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里。是时蒙恬威振匈奴。是时蒙恬威振匈奴。 史记史记蒙恬列传蒙恬

3、列传 河套河套地区地区临洮临洮辽东辽东1、海内为郡县、海内为郡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2、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皇帝制度的建立()皇帝制度的建立皇帝独尊: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确立确立确立确立“皇帝皇帝皇帝皇帝”称号;皇帝自称称号;皇帝自称称号;皇帝自称称号;皇帝自称“朕朕朕朕”;命令称;命令称;命令称;命令称 “制制制制”或或或或“诏诏诏诏”,印称,印称,印称,印称“玺玺玺玺”。皇皇权至上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天下之事无小

4、大皆决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位世袭:皇位世袭:“家天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体现。 “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穷。穷。穷。” ”史记卷六史记卷六史记卷六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西汉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西汉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汉汉高高祖祖刘刘邦邦本课共讲三方面的内容:本课共讲三方面的内容:汉汉武武帝帝时时期期思想方面:罢黜思想方面:罢黜 百

5、家,独尊儒术。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方面:颁布政治方面:颁布“推恩推恩令令”强化监察制度强化监察制度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学习本课的内容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学习本课的内容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多年,是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多年,是西汉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最重要的西汉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采纳董仲舒的主张,措施就是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有利于中央集,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政治方面,颁布权的巩固;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推恩令”,削夺王侯爵,削夺王

6、侯爵位,强化监察制度,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经济方位,强化监察制度,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经济方面,推行赵过的新农具和新耕作技术(赵过创代田法,面,推行赵过的新农具和新耕作技术(赵过创代田法,又创制农具藕犁和耧车),兴修水利,亲临治河工地,又创制农具藕犁和耧车),兴修水利,亲临治河工地,改革币制,新铸五株钱,(亦称上林钱、三官钱),改革币制,新铸五株钱,(亦称上林钱、三官钱),通行全国,直到隋朝六七百年间,五株钱成为历朝统通行全国,直到隋朝六七百年间,五株钱成为历朝统一使用的货币;军事方面,打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一使用的货币;军事方面,打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汉武帝的政绩是多方面的,他是中国

7、历史上很有胁。汉武帝的政绩是多方面的,他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但是,他出击匈奴,大肆征兵,征作为的封建帝王。但是,他出击匈奴,大肆征兵,征税,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税,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结果:奠定了汉武帝大一统经济基础结果:奠定了汉武帝大一统经济基础措施措施田租定为三十税一田租定为三十税一 进一步进一步减轻刑罚减轻刑罚 惩处贪官污吏惩处贪官污吏汉文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景帝文文帝帝景景帝帝措措施施减轻赋税和徭役减轻赋税和徭役 减轻刑罚,减轻刑罚,废除肉刑废除肉刑 注意节俭注意节俭文文景景之之治治休休养养生生息息的的措措施施二、七国之乱二、七国之乱 汉高祖为巩固统治,陆续分封刘家

8、子弟为王。他们汉高祖为巩固统治,陆续分封刘家子弟为王。他们的封地广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的封地广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实际上形成独立王国。其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实际上形成独立王国。其中,吴王和楚王的封地最大。吴王刘濞(中,吴王和楚王的封地最大。吴王刘濞(bb)掌握)掌握着当地的铸钱、煮盐经济大权,十分富有,早就准着当地的铸钱、煮盐经济大权,十分富有,早就准备发动叛乱。景帝时,大臣晁错建议削弱王国势力,备发动叛乱。景帝时,大臣晁错建议削弱王国势力,称为称为“削藩削藩”。公元前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其他六个王国,以年,吴王刘濞联络其他六

9、个王国,以“诛诛晁错,清君侧晁错,清君侧”为号召,发动叛乱。史称为号召,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七国之乱乱”。景帝立即出兵镇压,三个月内就平定了叛乱。景帝立即出兵镇压,三个月内就平定了叛乱。从此,王国势力大大削弱。从此,王国势力大大削弱。三、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汉武武帝帝的的措措施施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奠定西汉鼎盛的经济基础奠定西汉鼎盛的经济基础平定七国之乱平定七国之乱奠定西汉鼎盛的政治基础奠定西汉鼎盛的政治基础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的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1.1.西汉的开国皇帝是西汉的开国皇帝是A.A.汉武帝汉武帝B.B.汉景帝汉景帝C.C.汉文帝汉文帝D.D.汉高祖

10、汉高祖2 2、下面哪一项、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汉高祖不属于汉高祖促使经济迅速促使经济迅速恢复的政策?恢复的政策? A. A.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B.B.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C.C.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D.D.连续连续1212年全免田租年全免田租练习一:选择题练习一:选择题3.3.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的是 汉高祖汉高祖 汉武帝汉武帝汉景帝汉景帝汉文帝汉文帝 A. A. B.B. C. C. D.D.4.4.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的

11、重要措施有取的重要措施有颁布颁布“推恩令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削弱王国势力 统统一钱币,盐铁官营一钱币,盐铁官营 鼓励各地推荐和自荐鼓励各地推荐和自荐人才人才 在长安兴办太学在长安兴办太学A.A.B.B.C.C.D.D.1.1.汉汉_帝废除了肉刑;汉帝废除了肉刑;汉_帝把田租定帝把田租定为三十税一。为三十税一。2.2.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_”的建议,武帝还在长的建议,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安兴办_,这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这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3.3.汉武帝时,我国人口有汉武帝时,我国人口有_多万;到西汉多万;到西汉末年,已经近末年,已经近_万,达到我国封建社会前万,达到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人口的最高峰。期人口的最高峰。练习二:填空题练习二:填空题文文景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0006000太学太学1 1、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休养生息的政策?2 2、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和、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和巩固大一统的局面?巩固大一统的局面?练习三:简答题练习三:简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