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8397995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9.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3章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03章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03章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03章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03章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3章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3章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基本组件的一般功能神经系统基本组件的一般功能 第三节第三节 肌肉运动的脊髓和脑干调控肌肉运动的脊髓和脑干调控 第二节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四节第四节 高位中枢对躯体运动的控制高位中枢对躯体运动的控制 一、神经元一、神经元( (一一)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基本结构基本结构: :胞体胞体: :接受、整合信息部位接受、整合信息部位树突树突: :接受、传导信息部位接受、传导信息部位轴突轴突始始段段: :产产生生可可传传导导信信息息( (APAP) )部部位位N N纤维纤

2、维:传导信息传导信息( (APAP) )部位部位末稍末稍:递质释放部位递质释放部位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基本组件的一般功能神经系统基本组件的一般功能基本功能:基本功能:感受刺激感受刺激兴奋或抑制兴奋或抑制整合、分析、贮存信息整合、分析、贮存信息传导信息或分泌激素传导信息或分泌激素(二)神经元的类型(二)神经元的类型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被它的结构总称为神经纤维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以下特征:(四)神经的营

3、养性作用(四)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对所支配的组织除发挥调节作用外,神经末梢还经常释放一些营养性因子,可持续调节所支配组织的代谢活动,影响其结构、生化和生理功能,神经的这种作用称为营养性作用。神经元既能生成营养性因子,维持所支配组织的正常代谢与功能,同时也接受神经营养因子的支持,维持其正常的形态和功能。(五)神经冲动的传导1.局部电流方式传导2.跳跃式传导二、突触(一)突触及其分类生理学中将相互联结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的接触部称之为突触,信息从前一个细胞传递给后一个细胞,之一信息传递过程称为突触传递。1.化学突触2.电突触3.混合性突触(二)突触传递1.化学突触传递(1)突触的微

4、细结构(2)突触的传递过程(3)突触后电位2.电突触传递生理意义:(1)由于它传递的速度快,可使很多神经元产生同步化的活动;(2)它能耐受阻断化学传导的药物,对温度变化也不敏感。(四)突触可塑性突触传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方面它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其传递能力又可受已进行过的传递活动的影响,这一点称为突触可塑性。三、神经递质和受体(一)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并在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并使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二)受体受体是指那些在细胞膜以及细胞浆与核中对特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并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生

5、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四、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形态多样且胞体较小,突起多无极性,胞浆内没有尼氏小体,主要参与髓鞘的形成。(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1)支持和营养作用(2)分离和绝缘作用(3)参与血脑屏障的形成(4)营造神经元活动的微环境(5)辅助神经元迁移(6)在脑损伤修复中的作用(7)胶质细胞的免疫功能第二节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一、感受器一、感受器 生命世界中还有生命世界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器各种各样的感受器 (a) (a) 这个昆虫名叫螽斯,它的耳朵长在腿上,靠外骨骼振动,来感知声音。这个昆虫名叫螽斯,它的耳朵长在腿上,靠外骨骼振动,来感知声

6、音。(b) (b) 这种水母的帽状身体的边缘有一圈运动感受器(平衡器),用以感知方这种水母的帽状身体的边缘有一圈运动感受器(平衡器),用以感知方向,保持平衡。向,保持平衡。(c) (c) 这个巨大的雄蛾有一对羽状触角,用以感受远在这个巨大的雄蛾有一对羽状触角,用以感受远在1111公里以外的雌蛾发出公里以外的雌蛾发出的气味。的气味。 感受器: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感觉器官: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同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同构成的器官。构成的器官。 根据分布部位

7、不同分为:内、外感受器。根据分布部位不同分为:内、外感受器。根据接受刺激的性质不同分为:光、机械、根据接受刺激的性质不同分为:光、机械、温度、化学、伤害性感受器等。温度、化学、伤害性感受器等。 (一)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一)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 (二二)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1.1.适宜刺激适宜刺激每种感受器都有它最敏感的刺激,这种每种感受器都有它最敏感的刺激,这种刺激就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刺激就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眼感光细胞:眼感光细胞:300-800nm300-800nm光波光波 耳听觉细胞:耳听觉细胞:16-20000Hz(16-20000Hz(赫兹赫兹) )

8、的声波的声波2.2.换能作用换能作用 适宜刺激适宜刺激感受器感受器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中枢中枢3.3.编码作用编码作用 感受器不仅将外界刺激能量转变成电位感受器不仅将外界刺激能量转变成电位变化,同时将刺激的环境信息转移到动作变化,同时将刺激的环境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排列组合之中。电位的排列组合之中。 4.4.适应现象适应现象 感受器对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感受器对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 ,其反应逐其反应逐渐降低的现象。渐降低的现象。( (三三) )感觉信息的传导感觉信息的传导 内内外外环环境境的的各各种种变变化化感感受受器器换换能能作作用用神神经经冲冲动动传导路传导路大大脑脑皮皮层层分分析析综综合合产产

9、生生主主观观感感觉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在功能上具有不域在功能上具有不同的作用,称为同的作用,称为大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脑皮质的功能定位。皮层体表感觉区神皮层体表感觉区神经细胞的纵向性状经细胞的纵向性状排列构成大脑皮质排列构成大脑皮质的基本功能单位为的基本功能单位为感觉柱。感觉柱。 1.1.体表感觉体表感觉 位置位置:中央后回中央后回(3-1-2(3-1-2区)区)功功能能:定定位位明明确确、感感觉觉分分析不十分清晰。析不十分清晰。投射特点:投射特点:.左左右右交交叉叉: :( (除除头头面面部部是是双双侧性外侧性外) );.倒倒置置分

10、分布布: :( (除除头头面面部部是是直直立外立外) );.精细正比精细正比: : 皮层投射区的皮层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的精细程度大小与感觉分辨的精细程度呈正比呈正比( (如拇指和食指的投如拇指和食指的投射区大射区大) );2.2.运动感觉区运动感觉区位置:位置: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功能:功能:定位较差、感觉分析粗糙定位较差、感觉分析粗糙( (麻木感麻木感) );可能与痛觉有关。;可能与痛觉有关。3.3.视觉感觉区视觉感觉区 位置:位置: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17(17、1818区区) )。4.4.听觉和前庭觉听觉和前庭觉 位置:位置:颞叶的颗横间和颞上回

11、颞叶的颗横间和颞上回(41(41、4242区区) ) 5.5.内脏感觉内脏感觉 位置:位置:第一和第二感觉区第一和第二感觉区 二、机体部分感觉信息的产生过程二、机体部分感觉信息的产生过程(一)视觉(一)视觉 可见光可见光眼的折光系统眼的折光系统折射成像折射成像视网膜的感光系统视网膜的感光系统换能作用换能作用感受器电位感受器电位视视NAPNAP视觉中枢视觉中枢视觉视觉人眼的可见光:人眼的可见光:380-760nm电子波电子波眼的折光系统眼的折光系统眼折光系统及成像眼折光系统及成像 光线由一种介质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折射进入另一种折射率不同的单球面率不同的单球面折光体时,只要折光体时,只要不与

12、折光体介面不与折光体介面垂直,光线便会垂直,光线便会产生产生折射折射。 眼折光系统由角膜、眼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眼折光系统由角膜、眼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简化眼简化眼 将入眼设计为一个单球面折射系统,其折光原理与实将入眼设计为一个单球面折射系统,其折光原理与实际眼的折光效果基本相同际眼的折光效果基本相同 。假定眼球的前后径为假定眼球的前后径为2020毫米,折光指数为毫米,折光指数为1.3331.333,光,光线大眼时只在角膜前球形界面折射一次,节点在角膜线大眼时只在角膜前球形界面折射一次,节点在角膜后方后方5 5毫米处。毫米处。当平行光线当平行光线(6m(6m以外以外) )进入简化眼,被

13、一次聚焦于视网进入简化眼,被一次聚焦于视网膜上膜上, ,形成一个缩小形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倒立的实像。 视网膜视网膜 1.1.视网膜的感光机能视网膜的感光机能视锥细胞视锥细胞: :分布:分布:中央中央功能:功能:接受强光刺激,接受强光刺激,形成形成明视觉和色觉明视觉和色觉,并能看清物体表面的并能看清物体表面的细节与轮廓,有很强细节与轮廓,有很强的空间分辨能力。的空间分辨能力。视杆细胞视杆细胞分布:分布:周边部分周边部分功能:功能:对光的敏感度对光的敏感度高,能接受弱光刺激,高,能接受弱光刺激,形成形成暗视觉暗视觉。 1.光感受和光信息处理光感受和光信息处理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含有能吸收光能的光敏

14、物质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含有能吸收光能的光敏物质( (感光感光色素色素) ),在光线作用下能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称为,在光线作用下能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称为光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视锥细胞外段中含有感光色素,称视锥色素。视锥细胞外段中含有感光色素,称视锥色素。视杆细胞内视杆细胞内的感光色素是的感光色素是视紫红质视紫红质视视 紫紫 红红 质质光光视蛋白视蛋白+ +11-11-顺视黄醛顺视黄醛视黄醛还原酶视黄醛还原酶11-11-顺视黄醇顺视黄醇( (VitAVitA) )全反型全反型视黄醇视黄醇( (VitAVitA) )醇醇脱氢酶脱氢酶全反全反型视黄醛型视黄醛+ +视蛋白视蛋白视黄醛异构酶视黄

15、醛异构酶( (暗处,需能暗处,需能) )异构酶异构酶缺乏缺乏VitAVitA夜盲症夜盲症色觉色觉 色觉是感光细胞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线刺激后色觉是感光细胞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线刺激后, ,产生的视觉信息传入视觉中枢引起的主观感觉产生的视觉信息传入视觉中枢引起的主观感觉视锥细胞有分别含有视锥细胞有分别含有感感红红光色素光色素、感感绿绿光色素光色素、感感蓝蓝光色素光色素三种。三种。色觉障碍:色觉障碍: 色盲:色盲:凡不能识别三原色中的某一种或某几凡不能识别三原色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颜色者种颜色者 色弱:色弱:对某种颜色辨别能力较正常人差对某种颜色辨别能力较正常人差者者2.视觉中枢的神经机制视网膜最后以动作电

16、位作为输出信号,通过其轴突纤维投射到视皮质(17区、18区、19区)(二)听觉(二)听觉外耳:外耳:耳廓、外耳道。耳廓、外耳道。中耳:中耳:鼓膜、听小骨、咽鼓管和听小肌。鼓膜、听小骨、咽鼓管和听小肌。内耳:内耳:耳蜗、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耳蜗、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 1.1.声音信息的感受与传递声音信息的感受与传递2.2.听觉的中枢分析听觉的中枢分析 声波振动声波振动外耳外耳( (耳廓耳廓外耳道外耳道)中耳中耳( (鼓膜鼓膜听听小骨小骨卵圆窗卵圆窗)内耳内耳( (耳蜗的内淋巴液耳蜗的内淋巴液螺旋器螺旋器声声- -电转换电转换)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听觉中枢听觉。听觉。听听觉觉的的产产生

17、生过过程程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在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在1000-3000Hz( (三三) )位觉位觉1.1.位觉产生的机制位觉产生的机制 位觉位觉( (或前庭感觉或前庭感觉) ):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时引起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时引起的的前庭器官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 前前 庭庭椭圆囊椭圆囊球球 囊囊半半规规管管+前庭器官前庭器官前半规管前半规管后半规管后半规管水平半规管水平半规管腔内充满内淋巴腔内充满内淋巴前庭器的感受装置与适宜刺激前庭器的感受装置与适宜刺激 椭圆囊和球囊的壁上有囊斑,囊斑中有感受性毛细胞椭圆囊和球囊的壁上有囊斑,囊斑中有感受性

18、毛细胞 适宜刺激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视频视频当头部位置改变,如头前倾、后仰或左、右两侧倾斜时,由当头部位置改变,如头前倾、后仰或左、右两侧倾斜时,由于重力对耳石的作用方向改变,耳石膜与毛细胞之间的空间于重力对耳石的作用方向改变,耳石膜与毛细胞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使毛细胞兴奋,冲动经前庭神经传到前庭神位置发生改变,使毛细胞兴奋,冲动经前庭神经传到前庭神经核,反射性地引起躯干与四肢有关肌肉的肌紧张变化。同经核,反射性地引起躯干与四肢有关肌肉的肌紧张变化。同时,冲动传入大脑皮质前庭感觉区,产生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冲动传入大脑皮质前庭感觉区,产生

19、头部空间位置改变的感觉。的感觉。 三个半规管:三个半规管:互相垂直,每个半规管均有膨大端互相垂直,每个半规管均有膨大端为壶腹,壶腹壁上有壶腹崎,壶腹嵴也含有感受为壶腹,壶腹壁上有壶腹崎,壶腹嵴也含有感受性毛细胞。性毛细胞。 适宜刺激:适宜刺激:旋转正负加速度旋转正负加速度 转椅转椅( (开始左转开始左转) )实验功能反应动画实验功能反应动画2.2.前庭反应与前庭稳定性前庭反应与前庭稳定性 前庭反应:前庭反应:当人体前庭器官受到过度刺激时,反射当人体前庭器官受到过度刺激时,反射性地引起骨骼肌紧张性的改变、眼震颤及自主功能性地引起骨骼肌紧张性的改变、眼震颤及自主功能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恶心

20、呕吐、眩晕出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眩晕出冷汗等现象,这些改变统称为前庭反应。冷汗等现象,这些改变统称为前庭反应。前庭功能稳定性:前庭功能稳定性:过度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过度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 在体育运动中,从事赛艇、划船、跳伞、跳水、在体育运动中,从事赛艇、划船、跳伞、跳水、滑雪、体操、武术、链球、投掷及各种球类运动项滑雪、体操、武术、链球、投掷及各种球类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其前庭功能稳定性较高。所以,经常目的运动员,其前庭功能稳定性较高。所以,经常参加这类体育运动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前庭功能稳参加这类体育运动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前庭

21、功能稳定性。定性。 (四)本体感觉(四)本体感觉 本体感受器:本体感受器:肌肉、肌腱和肌肉、肌腱和关节囊中分布有各种各样的关节囊中分布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器感受器( (肌梭肌梭与与腱梭腱梭) )机能:机能:分别感受肌肉被牵拉分别感受肌肉被牵拉的程度以及肌肉收缩和关节的程度以及肌肉收缩和关节伸展的程度。伸展的程度。本体感觉:本体感觉:本体感受器受到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所产生的躯体感觉。刺激所产生的躯体感觉。 肌梭结构特点肌梭结构特点:梭外肌梭外肌:肌肌 梭梭:内有二种感受器:内有二种感受器:梭内肌梭内肌:与肌梭呈并联关系。与肌梭呈并联关系。与肌梭呈串联关系。与肌梭呈串联关系。环旋末梢环旋末梢:N元支配

22、元支配,N元支配元支配,花枝末梢花枝末梢:是牵张反射的感受是牵张反射的感受装置,兴奋由装置,兴奋由IaIa类类N N纤维传入。纤维传入。可可能能与与本本体体感感觉觉有有关关,兴兴奋奋由由类类N N纤纤维传入。维传入。( (一一) )本体感受器结构与功能本体感受器结构与功能 1. 1.肌梭肌梭2.2.腱器官腱器官 腱器官腱器官 :分布在腱胶原纤维之间,与分布在腱胶原纤维之间,与梭外肌纤维串联,是一种张力感受器。梭外肌纤维串联,是一种张力感受器。当肌肉收缩张力增加时,腱器官因受到当肌肉收缩张力增加时,腱器官因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冲动沿着感觉神经传刺激而发生兴奋,冲动沿着感觉神经传人中枢,反射性地引

23、起肌肉舒张。人中枢,反射性地引起肌肉舒张。 生理学中通常把人类和高等动物全身和局部的肌肉活生理学中通常把人类和高等动物全身和局部的肌肉活动成为躯体运动。动成为躯体运动。(1)反射性运动。主要指不受主观意识控制,运动形)反射性运动。主要指不受主观意识控制,运动形式固定,反应快捷的运动,如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肢式固定,反应快捷的运动,如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肢体快速回缩反射。体快速回缩反射。(2)形式化运动。此种运动主观意识只控制运动的起)形式化运动。此种运动主观意识只控制运动的起始与终止,而运动期间多可自动完成,此类运动形式始与终止,而运动期间多可自动完成,此类运动形式固定,具有节律性与连续性,如步行

24、、跑步等。固定,具有节律性与连续性,如步行、跑步等。(3)意向性运动。这种运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运动)意向性运动。这种运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运动全过程均受主观意识支配,运动形式较为复杂,一般全过程均受主观意识支配,运动形式较为复杂,一般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运动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运动技巧日渐完善。技巧日渐完善。第三节第三节 躯体运动的脊髓和脑干调控躯体运动的脊髓和脑干调控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一)脊髓神经元(一)脊髓神经元1 1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脊髓运动神经元分为脊髓运动神经元分为、三类,一个三类,一个运动神经元与它

25、所支配的那些肌纤维,组成一运动神经元与它所支配的那些肌纤维,组成一个运动单位。个运动单位。 运动单位的大小不等,支配比越小,神经对肌运动单位的大小不等,支配比越小,神经对肌肉的调控越精密,支配比越大,其调控的精细肉的调控越精密,支配比越大,其调控的精细度越低,但长生的力量效率则越大。度越低,但长生的力量效率则越大。 一块肌肉往往受许多运动神经元的支配,这些神经元比一块肌肉往往受许多运动神经元的支配,这些神经元比较集中位于脑干内几个毫米或脊髓相邻节段的前角,因较集中位于脑干内几个毫米或脊髓相邻节段的前角,因此将支配一肌肉的那一组运动神经元相对集中的区域称此将支配一肌肉的那一组运动神经元相对集中的

26、区域称为运动神经元池,它的主要功能是使其所支配的肌肉收为运动神经元池,它的主要功能是使其所支配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程度能精确地符合所需要的要运动参数。缩和舒张的程度能精确地符合所需要的要运动参数。 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支配快肌纤维支配快肌纤维 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支配慢肌纤维支配慢肌纤维 r r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分散在的胞体分散在运动神经元之间,其胞体运动神经元之间,其胞体较运动神经元为小。它的轴突离开脊髓后支配骨骼肌肉较运动神经元为小。它的轴突离开脊髓后支配骨骼肌肉的梭内肌纤维的梭内肌纤维。 2.中间神经元(1)兴奋性(2)抑制性3.感觉神经元(二)脊髓反射(二)脊髓反射1.1.牵张反

27、射牵张反射 概念:概念:当骨骼肌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生反射性收缩特点:特点:感受器和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在同效应器都是在同一块肌肉中一块肌肉中类型:类型: 腱反射腱反射 肌紧张肌紧张意义:意义:在于维持在于维持身体姿势,增强身体姿势,增强肌肉肌肉力量。力量。 腱腱反反射射( (动动态态牵牵张张反反射射) ) : : 指指快快速速牵牵拉拉肌肌腱腱时时发发生生的的牵牵张反射。张反射。 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膝跳反射弧:膝跳反射弧: 叩击肌腱叩击肌腱 肌肉受到牵拉刺激肌肉受到牵拉刺激 肌梭兴奋性肌梭兴奋性 Ia类和类和类类N纤维传入纤维传入 运动元

28、兴奋运动元兴奋 梭外肌收缩梭外肌收缩肌肌紧紧张张( (静静态态牵牵张张反反射射) ) :概概念念:指指缓缓慢慢而而持持续续地地牵牵拉拉肌肌腱腱时时所所引引起起的的牵张反射。牵张反射。意意义义:对对抗抗肌肌肉肉的的牵牵拉拉以以维维持持身身体体的的姿姿势势,是是一一切切躯躯体体运运动动的的基基础。础。梭外肌收缩梭外肌收缩运动运动N N元兴奋元兴奋肌梭的肌梭的敏感性敏感性兴奋性兴奋性持续轻微持续轻微牵拉伸肌牵拉伸肌梭内肌收缩梭内肌收缩r r运动运动N N元兴奋元兴奋高位中枢下传冲动高位中枢下传冲动重力作用重力作用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的收缩状态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的收缩状态r r环环环的意义:使肌肉维

29、持环的意义:使肌肉维持于缩短状态。于缩短状态。 脑干某些中枢调节肌紧脑干某些中枢调节肌紧张是通过兴奋张是通过兴奋环实现的。环实现的。2.屈肌反射屈肌反射当皮肤或肌肉受到伤害刺激时,引当皮肤或肌肉受到伤害刺激时,引起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快速回撤,这起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快速回撤,这一反射为屈肌反射。一反射为屈肌反射。(三)高位中枢对脊髓反射的调控(三)高位中枢对脊髓反射的调控在正常情况下,脊髓反射活动是经常接受高位中枢下行指令的调控,高位中枢发出的运动指令能够在脊髓内通过对感觉传入纤维末梢、中间神经元或运动神经元三部分进行控制。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加强肌紧张加强肌紧张和肌运

30、动的区域,称为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易化区易化区( (范围较大范围较大) )。易化区:易化区:抑制区:抑制区:抑制肌紧张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抑制区抑制区( (范围较小范围较小) );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在脑干广大的区域中,神经细胞和神经在脑干广大的区域中,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交织在一起呈网状。纤维交织在一起呈网状。(一)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一)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二)脑干对节律性运动的调控(三)姿势反射在躯体活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不断地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这种反射总称为姿势反射。1.1.状态反射状态反射概念:概念:

31、是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是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迷路紧张反射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迷路紧张反射和颈紧张反射)颈紧张反射)头部后仰:头部后仰: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头部前倾:头部前倾: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性相对加强;腹肌的紧张性相对加强;头部侧倾或扭转时:头部侧倾或扭转时: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对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对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 状态反射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状态反射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体操的

32、后手翻、空翻及跳马体操的后手翻、空翻及跳马动作,若头部位置不正,动作,若头部位置不正,就会使两臂用力不均衡,身体偏向一侧,常常导致就会使两臂用力不均衡,身体偏向一侧,常常导致动作失误或无法完成。动作失误或无法完成。短跑运动员起跑短跑运动员起跑时,为防止身体过早直立,往往采时,为防止身体过早直立,往往采用低头姿势,这些都是运用了状态反射的规律。用低头姿势,这些都是运用了状态反射的规律。举重时,举重时,提杠铃至胸前瞬间头后仰,可借以提高肩提杠铃至胸前瞬间头后仰,可借以提高肩背肌群的力量能更好地完成动作。背肌群的力量能更好地完成动作。违反状态反射规律:例如,有训练的自行车运动员违反状态反射规律:例如

33、,有训练的自行车运动员在快速骑车时,做出头后仰而身体前倾的姿势。在快速骑车时,做出头后仰而身体前倾的姿势。 2.2.翻正反射翻正反射概概念念:当当人人和和动动物物处处于于不不正正常常体体位位时时,通通过过一系列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一系列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特点:特点:先转头,再转身。先转头,再转身。应用:应用:体育运动中,很多动作是在翻正反射体育运动中,很多动作是在翻正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运动技能。实例:实例:体操运动员的空翻转体,跳水运动中体操运动员的空翻转体,跳水运动中转体及篮球转体过人等动作,都要先转头,转体及篮球转体过人等动作,都要先转头,再转

34、上半身,然后下半身,使动作优美、协再转上半身,然后下半身,使动作优美、协调且迅速调且迅速。 第四节第四节 高位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控高位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控一、大脑皮质的运动调节功能(一)大脑皮质的运动区1.主运动区和运动前区2.辅助运动区3.顶后叶皮质和扣带运动区(二)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的组构原则特征特征: 交叉支配交叉支配: : ( (除上面部肌受双侧皮层支配外除上面部肌受双侧皮层支配外) ) 倒置分布倒置分布: : ( (除头面部是正立的外除头面部是正立的外) ) 区域大小与精细程度呈正比区域大小与精细程度呈正比: : 功能定位精确:功能定位精确:大脑皮层运动区大脑皮层运动区 主要运动区

35、主要运动区其他运动区其他运动区辅助运动区辅助运动区( (纵裂内缘及扣带回纵裂内缘及扣带回) )设计运动动作设计运动动作部位部位: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4(4区区) (6) (6区区) )功能功能: 执行随意运动指令执行随意运动指令肢体远端肌肢体远端肌肢体近端肌肢体近端肌双侧支配双侧支配第二运动区等第二运动区等(5(5、6 6、7 7、8 8、1818、1919区区) )协调随意运动协调随意运动二、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控制二、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控制(一)基底神经节的神经通路(二)基底神经节的运动控制功能1.参与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编制,将一个抽象的设计转换为一个随意运动;2.

36、对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肌紧张的调节、本体感受传入冲动信息的处理等可能都有关;3.基底神经节中某些核团还参与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感觉传入、行为和学习记忆等功能活动。病变症状:病变症状:舞蹈病与手足徐动症等或震颤麻痹舞蹈病与手足徐动症等或震颤麻痹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控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 (一)小脑的分区与纤维投射一)小脑的分区与纤维投射(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小脑对调节肌紧张、维持姿势、协调和形成随意运小脑对调节肌紧张、维持姿势、协调和形成随意运动均起重要作用。动均起重要作用。 小脑损伤小脑损伤时,常见的症状为随意运动障碍,出现运时,常见的症状为随意运动障碍,出现运动过度或不足、乏力、方向偏移,失去运动的稳定性。动过度或不足、乏力、方向偏移,失去运动的稳定性。1.1.前庭小脑(控制躯体和平衡眼球运动)前庭小脑(控制躯体和平衡眼球运动)2.2.脊髓小脑(协助大脑皮质对随意运动进行实时的控制)脊髓小脑(协助大脑皮质对随意运动进行实时的控制)3.3.皮质小脑(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皮质小脑(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