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质量管理概论(中级++)课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8339580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155 大小: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质量管理概论(中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第+1章++质量管理概论(中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第+1章++质量管理概论(中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第+1章++质量管理概论(中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第+1章++质量管理概论(中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质量管理概论(中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质量管理概论(中级++)课件(1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质量管理概论(中级)质量管理概论(中级)第一节第一节 质量的基本知识质量的基本知识一、质量的概念一、质量的概念1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概念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1 1)关于)关于“固有特性固有特性”特性指特性指“可区分的特征可区分的特征”。物的特性物的特性感官的特性感官的特性行为的特性行为的特性时间的特性时间的特性人体工效的特性人体工效的特性功能的特性功能的特性 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固有的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固有的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 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赋予特性不是固有

2、的,不是某事或某物中本赋予特性不是固有的,不是某事或某物中本 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 对产品增加的特性。对产品增加的特性。 产品的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是相对的,某些产产品的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是相对的,某些产 品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的特性。品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的特性。 (2 2)关于)关于“要求要求” 要求指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需求或期望”。 “ “明示的明示的”可以理解为是规定的要求。可以理解为是规定的要求。 “ “通常隐含的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是指组织

3、、顾客和其他相关关 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 望是不言而喻的。望是不言而喻的。 “ “必须履行的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强制是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强制 性标准要求的。性标准要求的。 要求可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要求可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 质量的经济性质量的经济性 质量的广义性质量的广义性 质量的时效性质量的时效性 质量的相对性质量的相对性2与质量相关的概念与质量相关的概念(1)组织)组织 组织是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组织是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

4、人员及设施。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2)过程)过程 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过程由输入、实施活动和输出三环节组成。过程由输入、实施活动和输出三环节组成。(3)产品)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是指过程的结果。 四种通用产品类别四种通用产品类别服务服务软件软件硬件硬件流程性材料流程性材料 许多产品由不同类别的产品构成,区分许多产品由不同类别的产品构成,区分 取决于其主导成分。取决于其主导成分。(4)顾客顾客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5)顾客满意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顾客

5、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6)相关方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7)体系体系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8)质量特性质量特性 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关的固有特性。 硬件质量特性有内在特性、外在特性、经硬件质量特性有内在特性、外在特性、经济特性等其它方面的特性。济特性等其它方面的特性。 服务质量特性是服务产品所具有的内在的服务质量特性是服务产品所具有的内在的特性。特性。 服务特性分为五种类型:可靠性、响应性、服务特

6、性分为五种类型: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有形性。保证性、移情性、有形性。 软件质量是反映软件产品满足规定和潜在软件质量是反映软件产品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能力的特性的总和。需求能力的特性的总和。 软件质量特性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易软件质量特性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易使用性、效率、可维修性和可移植性等。使用性、效率、可维修性和可移植性等。 流程性材料质量特性,有可定量测量的特流程性材料质量特性,有可定量测量的特性,如强度、粘性、速度、抗化学性等,也有性,如强度、粘性、速度、抗化学性等,也有定性的特性。定性的特性。常用的质量特性分类常用的质量特性分类 关键质量特性,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关键质

7、量特性,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重要质量特性,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重要质量特性,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次要质量特性,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次要质量特性,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会引起产要求,暂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会引起产品功能的逐渐丧失。品功能的逐渐丧失。二、质量概念的发展二、质量概念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质量概念主要有:具有代表性的质量概念主要有: “ “符合性质量符合性质量”,“适

8、用性质量适用性质量”和和“广义质量广义质量”1符合性的质量概念符合性的质量概念(1)“符合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 (2)“符合符合”的程度反映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的程度反映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2适用性的质量概念适用性的质量概念(1)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 (2)要求从)要求从“使用要求使用要求”和和“满足程度满足程度”两两方面方面 理解质量的实质。理解质量的实质。3广义质量的概念广义质量的概念 (1)GB/T 19000-ISO 9000:2000版标准版标准对对“质量质量”一词的定义。一词的定义。(2)综

9、合了符合性和适用性的含义。)综合了符合性和适用性的含义。4广义质量概念与狭义质量概念的对比广义质量概念与狭义质量概念的对比 朱兰将广义质量概念与狭义质量概念的对朱兰将广义质量概念与狭义质量概念的对比见表比见表1.1-11.1-1所示。所示。表表1.1-1 广义质量概念与狭义质量概念的对比广义质量概念与狭义质量概念的对比* * 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第二节第二节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一、管理概述一、管理概述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1管理职能管理职能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

10、织、领导和控制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1)计划)计划 确立组织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确立组织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 策略。策略。(2)组织)组织 确定组织机构,分配人力资源。确定组织机构,分配人力资源。(3)领导)领导 激励并管理员工,组建团队。激励并管理员工,组建团队。(4)控制)控制 评估执行情况,控制组织的资源。评估执行情况,控制组织的资源。2管理层次和技能管理层次和技能(1)管理幅度)管理幅度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直接领导下属的数量。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直接领导下属的数量。(2)管理层次)管理层次高层、中层、基层高层、中层、基层(3)管理层次的创新)管理层次的创新扁平化、虚拟扁平

11、化扁平化、虚拟扁平化(4)组织活动)组织活动作业活动、战术活动、战略计划活动作业活动、战术活动、战略计划活动(5)管理技能)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二、质量管理二、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 的协调的活动的协调的活动”。 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是指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

12、正式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是对质量方针的展开,也是组织质量方的,是对质量方针的展开,也是组织质量方针的具体体现。针的具体体现。 3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质量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产品实现质量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产品实现策划、过程运行的策划策划、过程运行的策划4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

13、一部分,致力于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 满足质量要求。满足质量要求。(1)适用于对组织任何质量的控制。)适用于对组织任何质量的控制。(2)质量控制不是检验。)质量控制不是检验。(3)是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求的过程。)是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求的过程。5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 提供质量要求得到满足的信任。提供质量要求得到满足的信任。(1)对达到预期质量要求的能力提供足够的)对达到预期质量要求的能力提供足够的 信任。信任。(2)不是保修、保换、保退。)不是保修、保换、保退。(3)质量保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质量保证分为内部和外部

14、两种。6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 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1)对象可涉及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过)对象可涉及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过 程和产品及其他方面。程和产品及其他方面。(2)注意识别需改进的项目和关键质量要求。)注意识别需改进的项目和关键质量要求。(3)考虑改进所需的过程。)考虑改进所需的过程。三、质量管理的发展三、质量管理的发展(一)质量管理发展阶段回顾(一)质量管理发展阶段回顾1质量检验阶段质量检验阶段 质量检验事后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质量检验事后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预防、检测作用。中起预防、检测作用。2统计质

15、量控制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1)特征: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的结合)特征: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的结合(2)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全员、全过程、全企业)全员、全过程、全企业(2)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二)质量管理专

16、家的质量理念(二)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1. 休哈特的质量理念休哈特的质量理念(1)波动有二个分量,第一个分量是偶然)波动有二个分量,第一个分量是偶然 波动,第二个分量是异常波动。波动,第二个分量是异常波动。(2)异常波动可以用有效方法发现,并剔除,)异常波动可以用有效方法发现,并剔除, 偶然波动不会消失,除非改变基本过程。偶然波动不会消失,除非改变基本过程。(3)基于)基于3限的控制图可把偶然波动和异常限的控制图可把偶然波动和异常 波动区分开来。波动区分开来。(4)PDCA循环也由休哈特提出。循环也由休哈特提出。2. 戴明的质量理念戴明的质量理念(1)主要观点: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主要

17、观点: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 原因主要在公司的管理系统原因主要在公司的管理系统 而不在员工。而不在员工。(2)戴明总结出质量管理)戴明总结出质量管理14条原则条原则 建立改进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建立改进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 采用新观念;采用新观念; 停止依靠检验来保证质量;停止依靠检验来保证质量; 结束仅仅依靠价格来选择供应商的做法;结束仅仅依靠价格来选择供应商的做法; 持续地永无止境地改进生产和服务系统;持续地永无止境地改进生产和服务系统; 采用现代方法开展岗位培训;采用现代方法开展岗位培训; 发挥主管的指导帮助作用;发挥主管的指导帮助作用; 排除恐惧;排除恐惧; 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

18、垒;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 取消面向一般员工的口号、标语和数字目标;取消面向一般员工的口号、标语和数字目标; 避免单纯用量化定额和指标来评价员工;避免单纯用量化定额和指标来评价员工; 消除影响工作完美的障碍;消除影响工作完美的障碍; 开展强有力的教育和自我提高活动;开展强有力的教育和自我提高活动; 每个人行动起来去实现转变。每个人行动起来去实现转变。3朱兰的质量理念朱兰的质量理念(1)关于质量的观点:质量来源于顾客的需求。)关于质量的观点:质量来源于顾客的需求。对质量的定义:对质量的定义: 质量是指那些能满足顾客需求,从而使质量是指那些能满足顾客需求,从而使顾客感到满意的顾客感到满意的“产品

19、特性产品特性”。 质量意味着无缺陷。质量意味着无缺陷。(2)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4. 石川馨的质量理念石川馨的质量理念 (1)认为质量不仅是指产品质量,从广义上)认为质量不仅是指产品质量,从广义上说,质量还指工作质量、部门质量、人的质量、说,质量还指工作质量、部门质量、人的质量、体系质量、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等等。体系质量、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等等。 (2)认为)认为TQC在日本就是全公司范围内的质在日本就是全公司范围内的质量管理。量管理。 (3)认为推行日本的质量管理是经营思想的)认为推行日本的质量管理是经营思想的一次革命

20、。内容可归纳一次革命。内容可归纳6项:项: 质量第一质量第一 面向消费者面向消费者 下道工序是顾客下道工序是顾客 用数据、事实说话用数据、事实说话 尊重人的经营尊重人的经营 机能管理机能管理第三节第三节 方针目标管理方针目标管理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一)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一)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1. 方针目标管理方针目标管理 方针目标管理是企业为实现以质量为核方针目标管理是企业为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中长期和年度经营方针目标,充分调动心的中长期和年度经营方针目标,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通过个体与群体的自我控制与职工积极性,通过个体与群体的自我控制与协调,以实现个人目标

21、,从而保证实现共同协调,以实现个人目标,从而保证实现共同成就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成就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2方针目标管理的特点:方针目标管理的特点:(1)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层层设标,建立体系;层层设标,建立体系;(2)重点管理)重点管理重点目标,重点事项;重点目标,重点事项;(3)注重措施)注重措施不能空泛,落实措施;不能空泛,落实措施;(4)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分权参与,自我控制。分权参与,自我控制。(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理论依据是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理论依据是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 1马斯洛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需要层次论”,将人的需,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要分为:生理安

22、全安全社会社会尊重尊重自我实现等五个需要。自我实现等五个需要。 2目标管理以行为科学中的目标管理以行为科学中的“激励理论激励理论” 为基础而产生的。为基础而产生的。 3目标管理以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目标管理以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实行系统管理。实行系统管理。(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 1实现企业经营目的落实经营决策的实现企业经营目的落实经营决策的 根本途径。根本途径。2调动职工参与管理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调动职工参与管理积极性的重要手段。3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 企业方针目标管理包括:方针目标的

23、制企业方针目标管理包括:方针目标的制定、展开、动态管理、考评四个环节。定、展开、动态管理、考评四个环节。(一)方针目标的制订(一)方针目标的制订1制订要求制订要求 (1)企业方针目标是由总方针、目标和措)企业方针目标是由总方针、目标和措施构成的有机整体;施构成的有机整体;(2)选择重点、关键项目作为目标;)选择重点、关键项目作为目标;(3)目标应有挑战性;)目标应有挑战性; (4)指导思想三并重:长远目标与当前目)指导思想三并重:长远目标与当前目标,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发展生产与提高福标,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发展生产与提高福利。利。2方针目标制订的依据方针目标制订的依据(1)顾客需求和市场状况

24、;)顾客需求和市场状况;(2)对顾客、公众、社会的承诺;)对顾客、公众、社会的承诺;(3)法令、法规、政策;)法令、法规、政策;(4)竞争对手情况;)竞争对手情况;(5)经济发展动向与宏观要求;)经济发展动向与宏观要求;(6)中长期规划、经营目标;)中长期规划、经营目标;(7)企业质量方针;)企业质量方针;(8)上年问题点。)上年问题点。3方针目标制订的程序方针目标制订的程序 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搜集资料,提出报告搜集资料,提出报告确定问题点确定问题点起草草案起草草案组织评议组织评议审议通过审议通过4方针目标的修改方针目标的修改 主客观环境变化,条件丧失、修改方主客观环境变化,条件丧失、修改方针目

25、标或措施针目标或措施(二)方针目标的展开(二)方针目标的展开1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 (1)搞好方针、目标和措施三个层次的)搞好方针、目标和措施三个层次的衔接、对应;衔接、对应; (2)纵向按管理层次展开;)纵向按管理层次展开; (3)目标量化;)目标量化; (4)方针展开到企业、部门两级,目标、)方针展开到企业、部门两级,目标、措施展开到考核层;措施展开到考核层; (5)立足改进。)立足改进。2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横向展开横向展开纵向展开纵向展开开展协调活动开展协调活动规定实施的经济考核办法规定实施的经济考核办法签字仪式签字仪式(三)方针目标的动态管理(三)方针

26、目标的动态管理1. 下达计划任务书。下达计划任务书。2. 建立跟踪和分析制度。建立跟踪和分析制度。3. 抓好信息管理。抓好信息管理。4. 开展管理点上的开展管理点上的QC小组活动。小组活动。5. 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四)方针目标的考评(四)方针目标的考评1方针目标管理的考核方针目标管理的考核 (1)重点)重点对上一时段的成果和部门、对上一时段的成果和部门、职工作出的贡献作考核;职工作出的贡献作考核; (2)对象)对象基层单位、职能部门、班基层单位、职能部门、班组和个人;组和个人; (3)内容)内容一对进度实现、工作态度和一对进度实现、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二对规

27、章制度执行情况。协作精神,二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2方针目标管理的评价方针目标管理的评价 (1)考核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评价是对)考核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评价是对全过程的综合评价。全过程的综合评价。 (2)内容)内容方针执行,目标实现,措施方针执行,目标实现,措施实施,问题解决,工作协调,主管工作,整实施,问题解决,工作协调,主管工作,整体管理。体管理。3方针目标管理的诊断方针目标管理的诊断 (1)与考核、评价的共同点:提高方针)与考核、评价的共同点:提高方针目标管理有效性。目标管理有效性。 (2)区别:诊断侧重提出改进建议并帮)区别:诊断侧重提出改进建议并帮助解决;考核侧重作出鉴定意见和处罚决助解

28、决;考核侧重作出鉴定意见和处罚决定;评价侧重评价贡献和业绩。定;评价侧重评价贡献和业绩。(3)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考察目标实现可能性。考察目标实现可能性。 督促目标实施、加强考核检查。督促目标实施、加强考核检查。 协调各级目标、保持一致性。协调各级目标、保持一致性。 评价并提出整改建议。评价并提出整改建议。第四节第四节 质量经济性分析质量经济性分析一、质量的经济性一、质量的经济性利益方面考虑:利益方面考虑: 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减少费用、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减少费用、改进适用性。改进适用性。 对组织而言,则需考虑提高利润和对组织而言,则需考虑提高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在成本方面考虑

29、:在成本方面考虑: 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安全性、购置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安全性、购置费、运行费、保养费、仃机损失和修理费以及费、运行费、保养费、仃机损失和修理费以及可能的处置费用。可能的处置费用。 对组织而言,必须考虑由识别顾客对组织而言,必须考虑由识别顾客需要和设计中的缺陷,包括不满意的产品返工、需要和设计中的缺陷,包括不满意的产品返工、返修、更换、重新加工、生产损失、担保和现返修、更换、重新加工、生产损失、担保和现场修理等发生的费用,以及承担产品责任和索场修理等发生的费用,以及承担产品责任和索赔风险。赔风险。(一)质量与经济(一)质量与经济 伴随质量概念不断演变,从符合性到追伴随质量概念不

30、断演变,从符合性到追求顾客满意,质量经济性也越来越重要,成求顾客满意,质量经济性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为一个重要课题。(二)质量经济性管理(二)质量经济性管理一是增加收入、利润和市场份额;一是增加收入、利润和市场份额; 二是降低经营所需资源的成本,减少资二是降低经营所需资源的成本,减少资源投入。源投入。1质量经济性管理的原则质量经济性管理的原则从下图看出:从下图看出:质量经济性管理原则是:质量经济性管理原则是:从组织方面从组织方面降低经营资源成本,实施质量降低经营资源成本,实施质量 成本管理;成本管理;从顾客方面从顾客方面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市场竞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市场竞 争力。争

31、力。开发新产开发新产品或服务品或服务开开拓拓现现有有产产品品或或服服务务的营销的营销增加增加收入收入开发产品或服务技术开发产品或服务技术革新革新改进产品或服务改进产品或服务减少进入市场的时间减少进入市场的时间开发特有的产品或服务开发特有的产品或服务提高满意和忠诚度提高满意和忠诚度赢得信誉赢得信誉增加市场份额增加市场份额重新设计过程能力重新设计过程能力提高现行过程能力提高现行过程能力提高技能提高技能提高组织经济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效益减少浪费减少浪费减少废品和返修减少废品和返修减少仃工损失减少仃工损失降低超支降低超支减少污染减少污染减少顾客退货减少顾客退货降低符合性成本降低符合性成本降低非符合性成本

32、降低非符合性成本降低降低成本成本实施质量经济管理,改进经济效益的层次结构实施质量经济管理,改进经济效益的层次结构 质量经济性应体现组织的宗旨质量经济性应体现组织的宗旨组织的组织的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 (1)增强顾客满意:开发新产品,改进现)增强顾客满意:开发新产品,改进现有产品的市场营销。有产品的市场营销。 (2)降低过程成本:降低符合性成本,)降低过程成本:降低符合性成本,降低非符合性成本。降低非符合性成本。2. 质量经济性管理程序质量经济性管理程序(1)识别和(或)评审过程)识别和(或)评审过程组织的角度组织的角度顾客的角度顾客的角度(2)改进的管理)改进的管理管理评审管理评审

33、识别机会识别机会进行成本和(或)收益分析进行成本和(或)收益分析策划和实施改进策划和实施改进否否否否是开始开始确定确定/评审过程评审过程识别影响顾客满意的因素识别影响顾客满意的因素监测顾客满意度监测顾客满意度编制顾客满意度报告编制顾客满意度报告编制过程成本报告编制过程成本报告监控费用监控费用识别过程活动识别过程活动管理评审管理评审识别机会识别机会是否确定为改进是否确定为改进机会机会进行成本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收益分析改进建议是否采纳改进建议是否采纳是是策划和实施改进策划和实施改进是是质量经济性管理实施程序示意图质量经济性管理实施程序示意图二、质量成本二、质量成本(一)质量成本的基本概念(一)质量

34、成本的基本概念 质量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质量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二)质量成本分类(二)质量成本分类1PAF分类:分类: 按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故障(损失)按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故障(损失)成本分类。成本分类。 质量成本的预防、鉴定和故障(质量成本的预防、鉴定和故障(PAF)模型的构成:模型的构成: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投入投入故障故障预防成本:为预防故障所支付费用预防成本:为预防故障所支付费用鉴定成本:为评定质量要求是否被满足而鉴定成本:为评定质量要求是否

35、被满足而 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所支付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所支付 的费用的费用内部故障(损失)成本:产品在交付前不内部故障(损失)成本:产品在交付前不 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 的损失的损失外部故障(损失)成本:产品在交付后不外部故障(损失)成本:产品在交付后不 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 的损失的损失(损失)(损失) 有时还须考虑外部活动成本:为提供满足顾客有时还须考虑外部活动成本:为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质量保证)。需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质量保证)。2符合性分类符合性分类(1 1)符合性成本:)符合性成本: 在现行过程无故障情况下完成所有

36、明确在现行过程无故障情况下完成所有明确的和隐含的顾客要求所支付的费用。的和隐含的顾客要求所支付的费用。(2)非符合性成本:)非符合性成本:由于现行过程的故障造成的损失。由于现行过程的故障造成的损失。(3)为了与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分类保持一致,)为了与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分类保持一致, 也可作如下的分类:也可作如下的分类: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符合性符合性预防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鉴定成本( (预先审查预先审查) )非符合性非符合性鉴定成本鉴定成本( (查明故障查明故障) )故障(损失)成本故障(损失)成本( (内部内部+ +外部外部) )(三)质量成本模型(三)质量成本模型 如图,最佳质量成本模型图

37、表示了故障成如图,最佳质量成本模型图表示了故障成本、鉴定成本与预防成本以及总质量成本之间本、鉴定成本与预防成本以及总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的关系。(四)质量成本管理(四)质量成本管理(1)确定过程)确定过程(2)确定步骤)确定步骤(3)确定质量成本项目)确定质量成本项目(4)核算质量成本)核算质量成本(5)编制质量成本报告)编制质量成本报告(五)质量成本分析(五)质量成本分析1结构比结构比 在进行质量成本分析时经常会使用质在进行质量成本分析时经常会使用质量成本结构比例指标。量成本结构比例指标。2相关比相关比三、质量成本构成三、质量成本构成(一)预防成本(一)预防成本1质量策划费用。质量策划费用。

38、2过程控制费用。过程控制费用。3顾客调查费用。顾客调查费用。4质量培训费以及提高工作能力的费用。质量培训费以及提高工作能力的费用。5产品设计鉴定费用产品设计鉴定费用/生产前预评审费用。生产前预评审费用。6质量体系的研究和管理费用。质量体系的研究和管理费用。7供应商评价费用。供应商评价费用。8其它预防费用。其它预防费用。(二)鉴定成本(二)鉴定成本1外购材料的试验和检验费用。外购材料的试验和检验费用。2实验室或其他计量服务费用。实验室或其他计量服务费用。3检验费。检验费。4试验费。试验费。5核对工作费。核对工作费。6试验、检验装置的调整费。试验、检验装置的调整费。7试试验验、检检验验的的材材料料

39、与与小小型型质质量量设设备备的的费费用用。8质量审核费用。质量审核费用。9外部担保费用。外部担保费用。10顾客满意调查费。顾客满意调查费。11产品工程审查和装运发货的费用。产品工程审查和装运发货的费用。12现场试验费。现场试验费。13其他鉴定费用。其他鉴定费用。(三)内部故障(损失)成本(三)内部故障(损失)成本1报废损失费。报废损失费。2返工或返修损失费。返工或返修损失费。3降级损失费。降级损失费。4停工损失费。停工损失费。5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6内审、外审等的纠正措施。内审、外审等的纠正措施。7其他内部故障费用。其他内部故障费用。(四)外部故障(损失)成本(四)外部故障

40、(损失)成本1投诉费。投诉费。2产品售后服务及保修费。产品售后服务及保修费。3产品责任费。产品责任费。4其他外部损失费。其他外部损失费。四、劣质成本四、劣质成本1. 劣质成本组成:劣质成本组成:劣质成本劣质成本预防成本(不增值部分)预防成本(不增值部分)鉴定成本鉴定成本故障(损失成本)(内部故障故障(损失成本)(内部故障+ +外部故障)外部故障)2劣质成本分析步骤劣质成本分析步骤对组织来说对组织来说对过程来说对过程来说1 1识别劣质成本的工作识别劣质成本的工作2 2收集劣质成本数据收集劣质成本数据3 3分析劣质成本信息分析劣质成本信息4 4利用劣质成本数据作为输入利用劣质成本数据作为输入来建立

41、来建立/ /增强质量改进计划增强质量改进计划确定改进过程的需要确定改进过程的需要选择改进过程选择改进过程识别和优化所选择识别和优化所选择过程的改进机会过程的改进机会劣质成本的识别劣质成本的识别劣质成本分析步骤劣质成本分析步骤造成总质量水平降低最好方法是降低劣质成本。造成总质量水平降低最好方法是降低劣质成本。第五节第五节 质量信息管理质量信息管理信息指有意义的数据,是质量管理的依据和基础。信息指有意义的数据,是质量管理的依据和基础。一、质量信息一、质量信息 质量信息是有关质量方面有意义的数据。质量信息是有关质量方面有意义的数据。 产品形成中存在物流和信息流两种运动过程。产品形成中存在物流和信息流

42、两种运动过程。信息源信息源传递传递接受、处理接受、处理反馈反馈 信息流示意图信息流示意图1. 信息源信息源信息源指信号或消息序列的产生者。信息源指信号或消息序列的产生者。 通过需求分析收集对过程控制和体系有效运通过需求分析收集对过程控制和体系有效运行起作用的数据:行起作用的数据: 顾客满意度评价顾客满意度评价 产品的符合性产品的符合性 过程能力和产品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过程能力和产品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纠正、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纠正、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2信息传递信息传递 是指在信息系统中将信息按照规定的方式是指在信息系统中将信息按照规定的方式和途径,经过一定的载体从一处传到另一处的和途径,经过

43、一定的载体从一处传到另一处的过程。过程。三部分组成:信源三部分组成:信源 信道信道 信宿信宿“记录记录”(特殊文件)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特殊文件)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3信息处理信息处理原始数据(信息)原始数据(信息) 有意义的信息有意义的信息“加加 工工”4信息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反馈是双向的。信息反馈是双向的。处理后的信息作为二次信息源。处理后的信息作为二次信息源。二、质量信息系统二、质量信息系统 组织的活动有三种:作业活动、战术活组织的活动有三种:作业活动、战术活动、战略计划活动。动、战略计划活动。战略战略计划活动计划活动(如管理评审)(如管理评审)战术活动战术活动(如质量策划等)(如质量策

44、划等)作业活动作业活动(如质量控制等)(如质量控制等)质量信息系统结构质量信息系统结构1作业活动:在作业层上作业活动:在作业层上 主要关注点:收集、验证并记录质量数据主要关注点:收集、验证并记录质量数据 和信息。和信息。 特点:重复性、可预见性、历史性、详细特点:重复性、可预见性、历史性、详细 性、来源内部化、形式结构化(表性、来源内部化、形式结构化(表 式)、高精确度。式)、高精确度。2战术活动:在战术层上战术活动:在战术层上 主要是监督和控制。主要是监督和控制。 特点:汇总法、不可预见性、阶段性、可特点:汇总法、不可预见性、阶段性、可 比性、概要性、内部及外部信息源。比性、概要性、内部及外

45、部信息源。3战略计划活动战略计划活动 高层管理者利用管理评审等活动获得质高层管理者利用管理评审等活动获得质 量战略信息并确定质量目标(中、长期)。量战略信息并确定质量目标(中、长期)。 特点:随机性、异常信息、预测性、概特点:随机性、异常信息、预测性、概 要性、数据外部化、形式非结构要性、数据外部化、形式非结构 化及主观性。化及主观性。三、质量信息管理三、质量信息管理(1)识别信息需求。)识别信息需求。(2)识别并获取内外部的信息来源。)识别并获取内外部的信息来源。(3)转换为有用的知识。)转换为有用的知识。(4)确定并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确定并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5)确保适宜的安全性

46、和保密性。)确保适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6)评估收益,进行改进。)评估收益,进行改进。第六节第六节 质量教育培训质量教育培训一、质量教育培训内容一、质量教育培训内容1质量意识教育;质量意识教育;质量概念质量概念质量法律、法规质量法律、法规质量的意义、作用质量的意义、作用质量责任质量责任2质量知识培训;质量知识培训;是质量管理培训内容的主体。是质量管理培训内容的主体。不同层次培训。不同层次培训。3技能培训。技能培训。是质量管理培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管理培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层次人员培训。不同层次人员培训。二、质量教育培训的范围二、质量教育培训的范围高层、中层、基层所有人员高层、中层、基

47、层所有人员高层管理者培训高层管理者培训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培训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培训特殊职能部门人员培训特殊职能部门人员培训广泛的基础培训广泛的基础培训三、质量教育培训的实施三、质量教育培训的实施(一)识别培训需求(一)识别培训需求1明确现有岗位工作的目标和对人员知识明确现有岗位工作的目标和对人员知识 能力的要求,考虑未来发展和人员素质能力的要求,考虑未来发展和人员素质 提高的需要,以及人员的实际绩效水平提高的需要,以及人员的实际绩效水平 与要求的差距。与要求的差距。2未来发展新知识技能的需要未来发展新知识技能的需要(二)设计和策划培训(二)设计和策划培训培训的制约条件培训的制约条件培训

48、的方式培训的方式(三)提供培训(三)提供培训培训前培训前 提供支持提供支持培训中培训中 提供有关工具、设备、文件、软件、提供有关工具、设备、文件、软件、 食宿安排,获得知识能力食宿安排,获得知识能力培训后培训后 收集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收集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四)评价培训结果(四)评价培训结果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学员自我评价学员自我评价培训者训后评价培训者训后评价管理者跟踪评价管理者跟踪评价第七节第七节 质量与标准化质量与标准化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 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 则、导则或特性文件

49、。该文件经协商一则、导则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 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 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 使用的规则的活动。使用的规则的活动。一、我国标准的体制一、我国标准的体制(一)标准分级(一)标准分级 所谓标准分级就是根据标准适用范围所谓标准分级就是根据标准适用范围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层次。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层次。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我国标准

50、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 是由国家的官方标准化机构或国家政府授是由国家的官方标准化机构或国家政府授权的有关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权的有关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和适用的标准。和适用的标准。(1)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2)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T”(3)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 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国家标准发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国家标准发 布的年号三部分构成。布的年号三部分构成。2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指中国全

51、国性的各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是指中国全国性的各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1)行业标准代号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行业标准代号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 主管部门规定。主管部门规定。(2)行业标准编写由行业标准代号,标)行业标准编写由行业标准代号,标 准顺序号及年号组成。准顺序号及年号组成。3地方标准地方标准 指在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需指在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需要统一的标准。要统一的标准。 地方标准的代号,由汉语拼音字母地方标准的代号,由汉语拼音字母“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再加斜线、顺序号和年号共四码前两位数、再加斜线、顺序号和年号

52、共四部分组成。部分组成。4企业标准企业标准 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需要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定的标准。(1)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 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 由企业法人代表授权的部门统一管理。由企业法人代表授权的部门统一管理。(2)企业产品标准,应在发布后)企业产品标准,应在发布后30日内办日内办 理备案。理备案。(二)标准性质(二)标准性质 按标准的性质区分,标准可分为强制性和按标准的性质区分,标准可分为

53、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性质,对应称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推荐性两种性质,对应称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性标准。1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是指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强制性标准,是指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强制手段加以实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强制手段加以实施的标准。施的标准。(1)“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 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2)强制性标准可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强制性标准可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 两种形式。两种形式。2推荐性标准推荐性标准(1)所谓推荐性标准,是指生产、交换、

54、使)所谓推荐性标准,是指生产、交换、使 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调节而自愿采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调节而自愿采 用的一类标准又称自愿性标准。用的一类标准又称自愿性标准。(2)一经接受采用,或各方面商定同意纳入)一经接受采用,或各方面商定同意纳入 商品,经济合同之中,就成为各方共同商品,经济合同之中,就成为各方共同 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各方面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各方面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二、标准的制定二、标准的制定(一)制定标准的原则:(一)制定标准的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充分考虑使用要求

55、,并兼顾全社会的综合充分考虑使用要求,并兼顾全社会的综合 效益。效益。3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先进技术成果。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先进技术成果。 在符合使用需求情况下,简化、选优、通在符合使用需求情况下,简化、选优、通 用和互换,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用和互换,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4相关标准要协调配合。相关标准要协调配合。5有利于保障社会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保有利于保障社会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保 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6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二)制定标准的对象(二)制定标准的对象1“重重复复性性事事物物”是是制制定定标标准

56、准对对象象的的基基本本属属性性。 2标准制定的对象标准制定的对象 (1)国家标准制定对象)国家标准制定对象 (2)行业标准制定对象)行业标准制定对象 (3)地方标准制定对象)地方标准制定对象 (4)企业标准制定对象)企业标准制定对象 预备阶段预备阶段 立项阶段立项阶段 起草阶段起草阶段 征求阶段征求阶段 审查阶段审查阶段 批准阶段批准阶段 出版阶段出版阶段 复审阶段复审阶段 废止阶段废止阶段3标准制定的程序(九个阶段)标准制定的程序(九个阶段)4标准的备案标准的备案(1)标准的备案,是指一项标准发布以后)标准的备案,是指一项标准发布以后 由申请备案的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按由申请备案的单位在规定期

57、限内,按 照备案的要求和程序,将标准文本报照备案的要求和程序,将标准文本报 送到备案受理机构,进行登记和存档,送到备案受理机构,进行登记和存档, 以备查阅。以备查阅。(2)备案规定:)备案规定: 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备案,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5标准的复审标准的复审(1)标准的复审工作一般是由标准制定单)标准的复审工作一般是由标准制定单 位组织进行。位组织进行。(2)标准复审一般不超过)标准复审一般不超过5年年(3)

58、复审的结果)复审的结果 确认标准继续有效确认标准继续有效 予以修订,修订标准的程序和制定予以修订,修订标准的程序和制定 标准基本一样。标准基本一样。 予以废止。予以废止。三、标准化的常用形式三、标准化的常用形式 比较常用的标准化形式有简化、统一化、比较常用的标准化形式有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等。通用化、系列化等。(一)简化(一)简化 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二)统一化(二)统一化 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

59、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标准化形式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标准化形式(三)通用化(三)通用化 是指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是指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四)系列化(四)系列化 通常指产品系列化,它是对同一类产品通常指产品系列化,它是对同一类产品中的一组产品同时进行标准化的一种形式。中的一组产品同时进行标准化的一种形式。四、企业标准化四、企业标准化 所谓企业标准化是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所谓企业标准化是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目标,以搞好生产、管理、技术和营销

60、等各以搞好生产、管理、技术和营销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和管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维护标准的一种有组织活动。理维护标准的一种有组织活动。(一)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一)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二)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二)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企业技术标准(主体)企业技术标准(主体)企业管理标准企业管理标准企业工作标准企业工作标准(三)企业标准的贯彻实施与监督(三)企业标准的贯彻实施与监督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国际标准。)国际标准。(2)国外先进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61、的原则(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原则 和一般方法。和一般方法。1原则:原则:(1)采用标准,符合国情,符合法律、法规和方针)采用标准,符合国情,符合法律、法规和方针 政策、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政策、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2)以相应国际标准为基础;)以相应国际标准为基础;(3)尽可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尽可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4)一个标准尽可能采用一个国际标准;)一个标准尽可能采用一个国际标准;(5)尽可能与相应国际标准的制定同步;)尽可能与相应国际标准的制定同步;(6)应同我国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应同我国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 老产品改进相

62、结合;老产品改进相结合;(7)制定、审批、编号、发布、出版、组织实施和)制定、审批、编号、发布、出版、组织实施和 监督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度执行;监督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度执行;(8)如果没有相应的国际标准或不适用时,可采用)如果没有相应的国际标准或不适用时,可采用 国外先进标准。国外先进标准。2采用国际标准的一般方法采用国际标准的一般方法认可法认可法封面法封面法完全重印法完全重印法翻译法翻译法重新起草法重新起草法包括(引用)法包括(引用)法(三)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和表示方法(三)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和表示方法1. 等同采用等同采用2. 修改采用修改采用等同采用,修改采用表示方法

63、等同采用,修改采用表示方法 等同采用等同采用 符号符号,缩写字母,缩写字母idt或或IDT 修改采用修改采用 符号符号 =,缩写字母,缩写字母mod或或MOD六、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技术壁垒(六、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技术壁垒(WTO/TBT) 协议协议(一)贸易技术壁垒(一)贸易技术壁垒(TBT)的基本概念)的基本概念(1)贸易技术壁垒()贸易技术壁垒(TBT)是指:由于各国)是指:由于各国 或地区制定或实施的技术法规、标准、或地区制定或实施的技术法规、标准、 合格评定程序及标签标志等技术要求,合格评定程序及标签标志等技术要求, 如果制定或实施不当,可能给国际贸易如果制定或实施不当,可能给国际贸易

64、 造成的障碍。造成的障碍。(2)技术法规和标准)技术法规和标准(3)合格评定程序)合格评定程序(二)贸易技术壁垒(二)贸易技术壁垒(TBT)协议的主要内容)协议的主要内容(1)各成员要保证其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各成员要保证其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 评定程序的制订、批准和实施不给国际评定程序的制订、批准和实施不给国际 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2)各成员要保证其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各成员要保证其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 评定程序的透明度。评定程序的透明度。(三)贸易技术壁垒(三)贸易技术壁垒(TBT)协议规定的正当目标)协议规定的正当目标(1)国家安全要求)国家安全要求(2)保

65、护人身安全或健康)保护人身安全或健康(3)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4)保护环境)保护环境(5)阻止欺诈行为)阻止欺诈行为(6)其他目的)其他目的(四)贸易技术壁垒(四)贸易技术壁垒(TBT)协议的基本原则)协议的基本原则1. 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技术壁垒原则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技术壁垒原则2. 非歧视原则非歧视原则3. 标准协调原则标准协调原则4. 同等效力原则同等效力原则5. 相互承认原则相互承认原则6. 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第八节第八节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卓越绩效模式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新发展。卓越绩效模式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新发展。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发布了国家质检总

66、局正式发布了GB/T 19580卓越绩效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评价准则和GB/Z 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施指南。一、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一、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1. 目的目的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质量奖评审的依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质量奖评审的依据。所以,制定这套标准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用于所以,制定这套标准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用于国家质量奖的评价,二是用于组织的自我学习,国家质量奖的评价,二是用于组织的自我学习,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2. 意义意义

67、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帮助组织提高其整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帮助组织提高其整体绩效和能力,为组织的所有者、顾客、员工、绩效和能力,为组织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有助于组织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有助于组织获得长期的市场成功,并使各类组织易于在质获得长期的市场成功,并使各类组织易于在质量管理实践方面进行沟通和共享,成为一种理量管理实践方面进行沟通和共享,成为一种理解、管理绩效并指导组织进行规划和获得学习解、管理绩效并指导组织进行规划和获得学习机会的工具。机会的工具。3.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GB/T 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Z 19579卓越

68、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适用于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适用于追求卓越绩效的各类组织,是一对联合使用的标准。求卓越绩效的各类组织,是一对联合使用的标准。前者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后者对前前者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后者对前者的内容作了详细说明,为组织追求卓越提供了者的内容作了详细说明,为组织追求卓越提供了实施指南,用于指导组织进行自我评价。实施指南,用于指导组织进行自我评价。二、标准与二、标准与ISO 9000的关系的关系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与ISO 9000虽然都是质量虽然都是质量管理领域的标准,都能帮助组织提高质量管理水管理领域的标准,都能帮助组织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69、、增强竞争能力,但其目的和性质均有所不同。平、增强竞争能力,但其目的和性质均有所不同。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ISO 9000标准是质量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符合性标准,目的是为了证实管理体系标准,是符合性标准,目的是为了证实企业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企业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则对企业要求的产品。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为企业提供了追求卓越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为企业提供了追求卓越绩效的经营管理模式,为国家质量奖的评价和企业效的经营管理模式,为国家质量奖的评价和企业自我评价提供了依据

70、。自我评价提供了依据。1. 与与ISO 9001的关系的关系 ISO 9001认证属于管理体系是否合格的符合认证属于管理体系是否合格的符合性评定,而卓越绩效评价属于管理是否卓越的成性评定,而卓越绩效评价属于管理是否卓越的成熟度评价。熟度评价。ISO 9001在企业的质量工作中只起基在企业的质量工作中只起基础性的作用。与础性的作用。与ISO 9001相比,卓越绩效评价准相比,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内容更全面、系统,包括组织经营管理的方则的内容更全面、系统,包括组织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卓越绩效评价与管理体系审核也有本质方面面。卓越绩效评价与管理体系审核也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属于诊断式的评价,从管理的效

71、上的不同,前者属于诊断式的评价,从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入手,旨在发现组织之最强和最需要的率和效果入手,旨在发现组织之最强和最需要的改进,而后者则是对一般过程的合格评定,从符改进,而后者则是对一般过程的合格评定,从符合性入手兼顾有效性,重在发现与标准规定要求合性入手兼顾有效性,重在发现与标准规定要求的不符合。的不符合。2. 与与ISO 9004的关系的关系 ISO 9004用于指导组织丰富和提高其用于指导组织丰富和提高其ISO 9001基础并向全面质量管理(基础并向全面质量管理(TQM)发展。而)发展。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提供了一个综合的全面质量管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提供了一个综合的全面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72、兼容了理实施细则,兼容了ISO 9001和和ISO 9004。 组织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参照组织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参照ISO 9004进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扩展和深化,进而导入卓越绩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扩展和深化,进而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也可以直接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效评价准则;也可以直接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并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框架进行管理体系整合。并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框架进行管理体系整合。三、标准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三、标准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框架图描述了卓越绩效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框架图描述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结构,形象而清楚地表达了价准则的结构,形象而清楚地表达了GB/

73、T 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七个类目之间的逻辑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七个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关系。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共包括七大类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共包括七大类目:“4.1领领导导”、“4.2战略战略”、“4.3顾客与市场顾客与市场”、“4.4资源资源”、“4.5过程管理过程管理”、“4.6测量、分析与测量、分析与改进改进”和和“4.7经营结果经营结果”。有关过程的类目包括。有关过程的类目包括4.1,4.2,4.3,4.4,4.5,4.6,有关结果的类目为,有关结果的类目为4.7。 “过程:方法过程:方法展开展开学习学习整合整合”和和“结果结果”两个箭头框图表达以下逻辑:两个箭头框图表达以下逻辑:

74、 (1)过程旨在结果,结果通过过程取得,并)过程旨在结果,结果通过过程取得,并为过程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导向。为过程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导向。 (2)卓越绩效模式旨在通过卓越的过程创取)卓越绩效模式旨在通过卓越的过程创取卓越的结果。卓越的结果。 “领导领导”决定和掌控着组织前进的方向。决定和掌控着组织前进的方向。“领领导导”、“战略战略”、“顾客与市场顾客与市场”构成构成“领导作领导作用用”三角,是驱动性的;三角,是驱动性的;“资源资源”、“过程管理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经营结果”构成构成“资源、过程和结果资源、过程和结果”三三角,是从动性的;而角,是从动性的;而“测量、分析和改进测量、分析和改进”犹

75、如犹如链接两个三角的链接两个三角的“链条链条”,转动着改进和创新的,转动着改进和创新的PDCA之轮,不断提升组织的整体经营绩效和竞之轮,不断提升组织的整体经营绩效和竞争能力,其中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对于基于事实争能力,其中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对于基于事实的管理和竞争性改进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构成的管理和竞争性改进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构成了组织运作和绩效管理系统之基础。了组织运作和绩效管理系统之基础。 图显示了过程类目与结果类目的评分项之间图显示了过程类目与结果类目的评分项之间的那些较为直接的对应关系:的那些较为直接的对应关系:四、标准的内容概要和分值分布四、标准的内容概要和分值分布1. 内容概要内

76、容概要 标准的第标准的第1章为章为“范围范围”,第,第2章为章为“规范规范性引用文件性引用文件”,第,第3章为章为“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第,第4章章“评价要求评价要求”是标准的主体内容,共包括是标准的主体内容,共包括7个个类目(类目(4.1至至4.7)和)和22个评分项(至),具体内个评分项(至),具体内容概述如下:容概述如下: 4.1领导领导 评价组织高层领导在价值观、发评价组织高层领导在价值观、发展方向、目标、对顾客及其它相关方的关注、展方向、目标、对顾客及其它相关方的关注、激励员工、创新和学习等方面的作用,以及组激励员工、创新和学习等方面的作用,以及组织的治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织

77、的治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4.2战略战略 评价组织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评价组织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的制定、部署及其进展情况。的制定、部署及其进展情况。 4.3顾客与市场顾客与市场 评价组织确定顾客和市场评价组织确定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和偏好的方法,建立顾客关系、的需求、期望和偏好的方法,建立顾客关系、测量和改进顾客满意度的过程。测量和改进顾客满意度的过程。 4.4资源资源 评价组织高层领导为确保战略规评价组织高层领导为确保战略规划和目标的实现、为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划和目标的实现、为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所配置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及财务、基础设所配置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及财务、基础设施

78、、相关方关系、技术、信息等其它资源。施、相关方关系、技术、信息等其它资源。 4.5过程管理过程管理 评价组织过程管理的主要方评价组织过程管理的主要方面,包括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面,包括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 4.6测量、分析与改进测量、分析与改进 评价组织选择、收评价组织选择、收集、分析和管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方法,充集、分析和管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方法,充分和灵活使用数据、信息和知识,改进组织绩分和灵活使用数据、信息和知识,改进组织绩效的情况。效的情况。 4.7经营结果经营结果 评价组织在主要经营方面的评价组织在主要经营方面的绩效和改进,包括主要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绩效和改进,包括主要

79、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与竞争对手和标杆对比的结果。趋势、与竞争对手和标杆对比的结果。2. 分值分布分值分布 标准共包括标准共包括7个类目(个类目(4.1至至4.7),具体名称),具体名称和分值分布如下:和分值分布如下:类目类目/评分项名称评分项名称 类目分值类目分值4.1 领导领导 1004.2 战略战略 804.3 顾客与市场顾客与市场 904.4 资源资源 1204.5 过程管理过程管理 1104.6 测量、分析与改进测量、分析与改进 1004.7 经营结果经营结果 400 合计合计 1000分分五、评价方法五、评价方法 在自我评价和质量奖评价时,组织的自评在自我评价和质量奖评价时,组

80、织的自评小组或者质量奖评价机构根据卓越绩效评价小组或者质量奖评价机构根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规定和被评价组织的信息,按过程、准则的规定和被评价组织的信息,按过程、结果两类评分项进行评价,并用量化评分结果两类评分项进行评价,并用量化评分(1000分)的方法全方位、平衡地诊断评价组分)的方法全方位、平衡地诊断评价组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1. 对对“过程过程”的评价的评价 用方法用方法展开展开学习学习整合(简称整合(简称A-D-L-I)四个要素评价组织的过程成熟程度,评价要点包四个要素评价组织的过程成熟程度,评价要点包括:括:方法:完成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宜、有效、方法:完成过程所

81、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宜、有效、 可重复,是否以可靠的数据和信息为基础;可重复,是否以可靠的数据和信息为基础;展开:方法的应用程度,即方法如何在整个组织展开:方法的应用程度,即方法如何在整个组织 中广泛、持续地应用;中广泛、持续地应用;学习:方法如何通过循环的评价、改进、创新和学习:方法如何通过循环的评价、改进、创新和 分享而不断完善;分享而不断完善;整合:方法是否在不同的过程、部门协调一致、整合:方法是否在不同的过程、部门协调一致、 融合互补,以支持卓越绩效。融合互补,以支持卓越绩效。2. 对对“结果结果”的评价的评价 评价结果的要点包括:绩效指标的重要程评价结果的要点包括:绩效指标的重要程度、当

82、前水平、改进的速度和广度、与适宜的度、当前水平、改进的速度和广度、与适宜的竞争对手和标杆的绩效对比。竞争对手和标杆的绩效对比。3. 评价过程概要评价过程概要 首先应当了解组织的经营环境和所面临的战略首先应当了解组织的经营环境和所面临的战略挑战,识别组织的关键因素,然后依照评价准则对挑战,识别组织的关键因素,然后依照评价准则对各评分项的要求逐项评价,逐项写下定性的评语,各评分项的要求逐项评价,逐项写下定性的评语,再对照有关过程和结果的两类成熟度评分指南(可再对照有关过程和结果的两类成熟度评分指南(可查询查询GB/Z 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附录录C)评定评分项

83、的得分百分比,与该评分项的分)评定评分项的得分百分比,与该评分项的分值相乘,即为该评分项得分。最后,编写综合评价值相乘,即为该评分项得分。最后,编写综合评价报告,并将所有评分项得分相加得出被评价组织的报告,并将所有评分项得分相加得出被评价组织的经营管理成熟度总分。在满分经营管理成熟度总分。在满分1000分的定量评分系分的定量评分系统中,统中,500分是一个基本成熟的等级。美国波多里奇分是一个基本成熟的等级。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获奖者的得分在国家质量奖获奖者的得分在650750分之间分之间第九节第九节 产品质量法和职业道德规范产品质量法和职业道德规范一、产品质量法一、产品质量法 1993年年2

84、月月22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次 会议通过,发布,会议通过,发布,1993年年9月月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 2000年年7月月8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次会 议通过关于修改议通过关于修改的决定,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决定,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令予以公布。该决定于主席令予以公布。该决定于2000年年9月月1日日 起施行。起施行。(一)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和原则(一)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和原则1制订宗旨:制订宗旨: 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提高产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为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为了品质量水平;为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为

85、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会主义经济秩序。2立法基本原则:立法基本原则: 有限范围原则;统一立法;实行行政区域有限范围原则;统一立法;实行行政区域统一管理,组织协调的属地化原则;奖优罚劣统一管理,组织协调的属地化原则;奖优罚劣原则。原则。(二)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二)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1适用产品质量法的产品范围适用产品质量法的产品范围 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产品范围,是以销售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产品范围,是以销售为目的,通过工业加工、手工制作等生产方为目的,通过工业加工、手工制作等生产方式所获得的特定使用性能的产品。式所获得的特定使

86、用性能的产品。2产品质量责任产品质量责任(1)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 及其它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的人违反及其它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的人违反 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义务所应当承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义务所应当承 担的法律责任担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民事责任(2)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 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对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对于 产品质量规定必须满足的条件。产品质量规定必须满足的条件。 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 产品缺陷产品缺陷(3)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

87、,是生产者)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是生产者 承担产品责任的前提。承担产品责任的前提。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 产品设计上原因产品设计上原因设计缺陷设计缺陷 产品制造上原因产品制造上原因制造缺陷制造缺陷 告知上的原因告知上的原因告知缺陷,指示告知缺陷,指示 缺陷,说明缺陷缺陷,说明缺陷3产品质量法对企业管理的要求产品质量法对企业管理的要求(1)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全内部产品质量)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全内部产品质量 管理制度。管理制度。(2)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相)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相 应的考核办法。应的考核办法。4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生产者、销售

88、者的产品质量义务(1)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保证产品内在质量保证产品内在质量 保证产品标识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保证产品标识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产品包装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产品包装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严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严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2)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保持产品原有质量保持产品原有质量 销售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规定要求销售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规定要求 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5产品质量法明令禁止的产品质量欺诈行为产品质量法明令禁止的产品质量欺诈行为(1)禁止伪造或冒用认

89、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禁止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2)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3)产品或其包装上标准的厂名、厂址必须)产品或其包装上标准的厂名、厂址必须 真实,禁止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真实,禁止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4)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 假充真、以次充好。假充真、以次充好。6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我国于我国于1985年建立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年建立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是指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是指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国家有关产

90、品质量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门,根据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生产、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实施的一种规定,对生产、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实施的一种具有监督性质的检查制度。它既是一项强制性的具有监督性质的检查制度。它既是一项强制性的行政措施,同时又是一项有效的法制手段。行政措施,同时又是一项有效的法制手段。 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监督检查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以及消费者、有

91、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品进行抽查。 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另行重抽查;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另行重复抽查。复抽查。7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制度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制度 产品质量担保责任是产品销售者、生产者产品质量担保责任是产品销售者、生产者不履行产品质量担保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不履行产品质量担保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属于买卖合同的范畴。任,属于买卖合同的范畴。 产品质量担保责任所涉及的法律关系,主产品质量担保责任所涉及的法律关系,主要是销售者与消费者,或者销售者与生产者、要是销售者与消费者,或者

92、销售者与生产者、供货者等平等主体之间,在产品买卖过程中发供货者等平等主体之间,在产品买卖过程中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归责原则,依据合同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归责原则,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只要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未安全法的规定,只要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未安全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即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即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只要销售者销售的产品违反了其所也就是说,只要销售者销售的产品违反了其所做的产品质量担保,销售者就应当承担产品质做的产品质量担保,销售者就应当

93、承担产品质量担保责任。量担保责任。(1)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方式)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方式 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基本形式是修理、更换、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基本形式是修理、更换、退货和赔偿损失。退货和赔偿损失。(2)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期限)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期限 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期限为生产者、销售者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期限为生产者、销售者明示的产品质量担保期限或者产品质量保证期。明示的产品质量担保期限或者产品质量保证期。(3)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追偿)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追偿 依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销售的产品出依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销售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销售者依法向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承现质量问题,销售者依法

94、向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承担了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后,属于产品生产者或者担了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后,属于产品生产者或者供货者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供货者供货者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供货者追偿。追偿的依据是销售者与生产者,或者供货追偿。追偿的依据是销售者与生产者,或者供货者之间的产品买卖合同。者之间的产品买卖合同。 8. 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的监督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 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主要采取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主要采取了五方面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了五方面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 一是推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一是推

95、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二是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二是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三是实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三是实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四是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四是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的科学技术。 五是实行奖励制度。五是实行奖励制度。9. 质量奖励制度质量奖励制度(1)国家建立了名牌发展战略的实施制度)国家建立了名牌发展战略的实施制度 中国名牌产品是指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中国名牌产品是指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产品先进水平、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知名度居行业前列、顾客满意位、市场占有率知

96、名度居行业前列、顾客满意程度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程度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制定中国名牌产品推进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制定中国名牌产品推进工作。工作。 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价工作以市场评价、质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价工作以市场评价、质量评价、效益评价和发展评价为主要评价内容。量评价、效益评价和发展评价为主要评价内容。 中国名牌产品证书的有效期为三年。中国名牌产品证书的有效期为三年。中国名牌产品标志的标准图形如图:中国名牌产品标志的标准图形如图: 中国名牌产品标志的标准色由红、蓝、灰中国名牌产品标志的标准色由红、蓝、灰三种颜色构成。三种颜色构成。 (2)为了鼓励企业追求卓越质量

97、管理,提高质)为了鼓励企业追求卓越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水平,增强竞争优势,国家质检总局正会同有关量水平,增强竞争优势,国家质检总局正会同有关方面酝酿建立国家质量管理奖制定。国家质检总局方面酝酿建立国家质量管理奖制定。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发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卓越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将要建立的国家质量奖的评价依绩效评价准则是将要建立的国家质量奖的评价依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提供的卓越经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提供的卓越经营模式。营模式。二、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要求二、职业道德

98、与专业能力要求 职业道德以作为专业人员在执业时应具有的职业道德以作为专业人员在执业时应具有的职业态度和维护职业信誉的行为准则。职业态度和维护职业信誉的行为准则。(一)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一)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是对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是对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概括性要求,也是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概括性要求,也是制定具体规范的基本依据。质量专业技术人员必制定具体规范的基本依据。质量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行为准则:须遵守以下行为准则:1. 行为准则行为准则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全面

99、提高质量、改善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则,为全面提高质量、改善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国民质量意识、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国民质量意识、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2)诚实、公正、全心全意地为企业(组)诚实、公正、全心全意地为企业(组织)、顾客和公众服务;织)、顾客和公众服务; (3)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提高专业)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水平,不断增强服务能力; (4)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切实增)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切实增进社会公益和公用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社会公益和公用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维护国家利)加强社会主义法

100、制观念,维护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 相关要求相关要求 具体要求质量专业技术人员正确处理以下具体要求质量专业技术人员正确处理以下各方面的关系:各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公共关系)处理好公共关系 (2)处理好与企业(组织)、顾客的关系)处理好与企业(组织)、顾客的关系 (3)处理好同事关系)处理好同事关系(二)专业能力基本要求(二)专业能力基本要求1. 企业内部要求企业内部要求 (1)质量评定:对重要质量标准、关键过程)质量评定:对重要质量标准、关键过程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能够实施客观的评价;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能够实施客观的评价; (2)质量检验

101、:对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出)质量检验:对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的方法、水平、及其结论能够给予指导并厂检验的方法、水平、及其结论能够给予指导并实施有效监督;实施有效监督; (3)产品开发和质量改进:对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开发和质量改进:对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对产品开发和质量改进等能够进行建立、实施,对产品开发和质量改进等能够进行策划、具体参与或提供咨询指导意见;策划、具体参与或提供咨询指导意见; (4)质量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的认)质量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的认证能够组织自我审核;证能够组织自我审核; (5)安全、环境鉴定:对重大关键安全设施)安全、环境鉴定:对重大关键安全设施

102、和环境设施的质量状态能进行鉴定。和环境设施的质量状态能进行鉴定。2. 社会评价要求社会评价要求 (1)质量认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质量认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状况能够进行客观、科学的认定,出具有关量的状况能够进行客观、科学的认定,出具有关的技术报告;的技术报告; (2)质量监督:根据委托,对产品及服务的)质量监督:根据委托,对产品及服务的过程和结果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并出具有关过程和结果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并出具有关报告;报告; (3)质量仲裁:在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或服)质量仲裁:在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产生纠纷时,能够根据委托作为第三方提务质量产生纠纷时,能够根据委托作为第三方提出权威性仲裁意见;出权威性仲裁意见; (4)质量咨询:在开展质量改进、体系认证、)质量咨询:在开展质量改进、体系认证、质量培训等咨询活动中,能够提供为企业所接受、质量培训等咨询活动中,能够提供为企业所接受、使企业满意并能取得实际效果的咨询报告。使企业满意并能取得实际效果的咨询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