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第三单元第19课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8338426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第三单元第19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第三单元第19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第三单元第19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第三单元第19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第三单元第19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第三单元第19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第三单元第19课(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2.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的兴盛。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垦荒垦荒水利水利耕地耕地经济作物经济作物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工场工商业市镇工商业市镇商帮商帮人地人地同步训练同步训练夯实基础夯实基础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造成下表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清朝推行垦荒政策 B.清朝商业的兴盛C.清朝手工业发展 D.清朝土地兼并严重A A同步训练同步训练2.清朝前期为了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推广种植的高产作物是(

2、)A.玉米、甘薯 B.玉米、水稻C.小麦、水稻 D.棉花、茶叶3.清朝前期,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 500家,织工超过50 000人。上述材料说明( )A.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发展B.手工工场规模大,纺织业发达C.商业发达,社会安定D.清朝前期人口增长较快A AB B同步训练同步训练4.清朝前期,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这些机户生活在( )A.北京 B.江宁 C.长安 D.洛阳5.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引进新品种解决粮食紧张问题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与机

3、工商业发达,商帮形成,重商抑农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A. B. C. D.B BC C同步训练同步训练6.清朝前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出现农村集市B.边境贸易繁荣C.商帮得到发展D.工商业市镇兴盛7.乾隆时,山西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的商帮是( )A.晋商 B.浙商 C.潮商 D.徽商D DA A同步训练同步训练8.清朝前期,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巨大的商业网,其组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农村集市 区域性市场 城镇集市 全国性市场A. B. C. D.D D同步训练同步训练9.清朝前期,出现的如“舟楫塞港

4、,街道肩摩”的吴江盛泽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城市汉口;以及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的苏州的情况,反映了当时( )A.清朝很富有B.严重影响了当时农业的发展C.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D.人口的不断增长C C同步训练同步训练10.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蒙古国、俄国和日本。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C C同步训练同步训练11.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

5、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清前期人口增加的原因有(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社会秩序安定城镇商品经济发展A. B. C. D.A A同步训练同步训练二、综合题二、综合题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下是“清朝前期我国人口统计简表”。能力提升能力提升同步训练同步训练材料二 以下是“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简表”。同步训练同步训练材料三 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潮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6、。同步训练同步训练(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说一说:黄河流域出现了什么现象?依据材料一、二简要分析其原因。人口增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人口增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盲目垦田,水域面积缩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盲目垦田,水域面积缩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灾严重。人口增长,耕地有限。灾严重。人口增长,耕地有限。同步训练同步训练(3)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需要平衡;经济发展的同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需要平衡;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强化训练强化训练1.

7、 1661年,全国耕地面积为549万顷;1722年就突破了明代最高耕地统计数字,达到851万顷;到1725年,达到890万顷。这说明( )A. 清代统治者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成效显著B. 明代社会的动荡严重破坏了经济发展C. 当时社会的人地矛盾十分尖锐D. 大力垦荒政策带来了许多严重后果A A强化训练强化训练2.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下列表现属于这一范围的是( )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成为工商业市镇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一些商帮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已经很发达A. B.C. D.A A史海拾贝史海拾贝从从“苏湖熟,天下足苏湖熟,天下足”到到“湖广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 粮食生产在我国历史上历代王朝都极为重视。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国经济重心不断南移,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江南地区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农业通过五代和北宋 200 余年的持续发展,江南生产的粮食已成为供给天下的粮食来源,于是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民谚。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江浙地区粮食生产比重下降。湖广地区则由于长期的开发,承接了江南地区的农业功能,粮食产量大大提高,高的可达“亩岁三石”。于是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