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园林绿化工程技术60年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8332847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园林绿化工程技术6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园林绿化工程技术6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园林绿化工程技术6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园林绿化工程技术6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园林绿化工程技术6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园林绿化工程技术6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园林绿化工程技术60年(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园林第26卷,总第92期2010(2)荩摘要:新中国成立 60 年以来园林工程技术的发展概况, 种植技术的发展。新材料、 新工艺、 新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荩关键词:园林绿化; 60 年; 工程技术; 发展历程北京园林绿化工程技术 60年王中华 张 波1田黎明2(1.北京市东城区园林绿化局北京100007;2.北京金都恒达园林绿化处北京100032)作者简介:王中华/男/1962年生/北京市东城区园林绿化局局长/北京园林学会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园林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培育了优秀的传统园林,成为我国宝贵的财富和民族的骄傲。 长期以来,园林作为社会政治、经济与

2、文化发展的载体,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演替,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就是以工程技术为手段,塑造园林艺术形象。 新中国的成立,使园林由过去为少数人服务变革为由人民大众所共享。 北京的园林绿化工程技术随着园林建设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局部走向整体,由分散走向系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与成果。 本文仅就它的发展过程和几个种植方面的主要工程技术进行论述总结。1 60 年发展历程的回顾六十年来北京的园林绿化工程技术的发展基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49至1957年,为园林建设的复苏新生阶段。在“普遍绿化”方针的指导下,“南苗北移”、“大树移栽”、“非正常季节施工”等项工程技术初露端倪。第

3、二阶段自1958年至1965年, 为方针多变阶段。 在这阶段“大树移植”已具有了大规模施工的方案。出现了以三里河道路绿化为标志的“三块板”式的道路绿化模式,还进行了“密植”、“黄土不露天”和“草地化”的摸索,“丰花月季”开始引进(图1-1)。第三阶段自1966年至1976年,为发展基本停滞时期,立交桥绿化技术开始崭露头角。第四阶段自1977年至现在。为多层次、多方位高速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植物材料,还是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施工能力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北京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在解放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到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间, 经历了摸索、反复和积累的过程,奠定了工程技术发展的

4、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北京向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尤其是亚运会和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极大地促进了北京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123(图1-2)。图1-1三里河路园林工程2 0北京园林第26卷,总第92期2010(2)图1-2天安门前绿地2 60 年工程技术的演变园林绿化工程技术主要包括苗木的选用与繁育、土壤改良技术、植物种植技术。 其中包括了大树移植、非正常季节施工、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技术。北京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在建国六十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苗木生产的标准化、产业化使园林植物品种日益丰富;非正常季节栽植技术、大树移植技术、立体绿化技术、精准灌溉技术以及一系列新材料、新工

5、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北京的园林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2.1种植和养护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1.1从品种少单季节栽植技术发展为多品种多季节的栽植技术植物品种日益丰富, 育苗技术标准化、工厂化园林绿化的主要施工材料是具有生命力的各类植物, 这是区别于其它城市建设工程的重要标志。 因此,发掘、驯化、培育适合北京地区生长应用的植物材料是园林绿化工程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解放初期北京园林绿化工程所用的苗木品种仅有二十余种乔灌木,经过60年的引种、培育和驯化,北京常用的木本苗木就已达到四大类200余个品种,包含了丛生、单枝、多干、匍匐等各类形态的苗木。 如大量应用的丰花月季从1983年阜成路栽植的“杏花村”等单

6、瓣型的品种,到90年代重瓣型“红帽子”、“曼海姆宫殿”的演变,从红色系发展为多色系以及丛生、藤本的多品种,使月季这种北京的市花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达到了极致。 三环路、机场高速路等重要城市干道大量栽植的藤本月季所形成的百里花墙,形成了令人震撼的效果。植物的引种驯化取得了多个树种的成功。 如雪松、水杉、龙柏、法桐等大型乔木。 地被植物也从单一的羊胡子草、 野牛草成功的发展为多品种的冷季型草、宿根花卉、蕨类植物、藤类植物、竹类植物以及金叶女贞、小檗类等亚灌木类植物。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在迎奥运过程中选育推广的几百种奥运花卉, 更是使北京成为一座鲜花盛开的城市(图2-1)。传统的育苗技术以播种和扦插为主

7、,现在已发展到组培育苗、容器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能形成质量较好的根系便于培养壮苗, 苗木规格极为整齐,不受季节限制且长势旺盛。容器育苗技术具有育苗工厂化,种植机械化,成活率高的优点,同时也减少了非正常季节种植的附加成本。4非正常季节栽植技术的普遍应用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社会生活和城市建设的快节奏。 城市建设高效率和即时成景的需求与“适时植树”的传统做法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因此,非正常季节栽植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了。非正常季节栽植技术是在保证植物存活并在短期内恢复生长的前提下, 应用调控植物生理机制, 使植物的种植季节达到全年化的一项技术措施。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展览馆绿化工程采取图2-1奥运景

8、观大道2 1北京园林第26卷,总第92期2010(2)了装筐屯苗措施, 为非正常季节栽植开创了先河。共和国“十年大庆”的“十大工程”中移大苗、囤大苗技术,保证了“十年大庆”的需要,为以后大树移栽和非正常季节施工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20世纪90年代初,亚运会绿化配套工程、首都机场路绿化带工程已经可以实施大面积、多品种植物的非正常季节栽植施工。非正常季节施工技术的完善和普及,突破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季节的束缚,加快了北京城市建设的步伐,支撑了包括“亚运会”、“奥运会”这样大型的、门类齐全的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非正常季节施工技术涵盖了容器囤苗措施、 保护根系措施、抑制蒸发措施、苗木树势恢复措施等

9、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非正常季节栽植的树木品种也从当初的常绿树逐步扩展到各种落叶树,栽植的树木规格也不断增大。 这使得非正常季节施工技术具备了很强的实用性、操作性,是现代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品种的丰富,施工季节的扩展,使北京园林绿化的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2.1.2大树移植技术日臻完善大树移植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有着密切关系。 随着城市中高大建筑物、构筑物的日趋增加,城市道路系统大幅度的建设和改造, 一方面增加了对大规格树木造景的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对原有大树进行移栽的需求。北京较成规模的大树移植工程始于1957年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绿化工程。

10、在这项工程中成功栽植了506株大油松 (油松干径1020cm,树高68m)。 这批油松土球直径达到1.85m。 在当时这样规格的土球的重量已经达到了起重运输的极限。 以后大树移植的数量和规格逐渐增大,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大树移植技术和规程。20世纪90年代旧城改造和道路拓宽涉及了更多的大树的迁移。在19941995年京通道路改造工程中移植胸径2030cm的树木2000多株, 成活率达到98%以上,有效地保存了这批宝贵的植物材料;1999年王府井东方广场绿化工程中移植20株胸径4050cm的大银杏树,全部成活;2002年在东二环东直门交通枢纽工程中成功移植全国首例胸径1.3m超大规格古国槐;2007

11、年在国家博物馆改建工程中一次成功移植胸径45cm以上,树高13m以上特大型雪松10株(图2-2)。大树移植工程技术包括了根系保水法、干径保水法、树冠保水法、促生根措施、土壤改良措施、输液促活措施和精细化修剪技术以及超大规格箱板制作、吊装运输技术等等4(图2-3)。另外在大树移植技术中对大树的理解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解放初期苗木干径超过3cm就视为大树。 而在目前落叶乔木干径10cm以上,常绿乔木树高5m以上才够得上大树的资格。大树移植前后的修剪方式和方法是保证树木形态和成活的重要手段。 大树移植修剪技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当粗放:落叶树原则上采取重短截直至抹头,而常绿树的修剪又极为谨慎,致

12、使落叶树移植后很难及时展现良好的树形,而常绿树的成活率则偏低。 随着运输吊装等机械能力的提高,囤苗技术的发展,植物生长机能调控素的应用,以及对不同植物生长特性的深入研究,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落叶乔木以疏枝为主,以截枝为辅,常绿乔木(桧类除外)适度疏枝的修剪方法。 在工程需要的情况下,采用摘叶的方法,实现落叶乔木在移栽时保持基本冠形,常绿乔木的成活率大幅提高的成果。图2-2全国政协绿地图2-3东直门外雨古国槐迁移施工2 2北京园林第26卷,总第92期2010(2)2.1.3灌溉技术从大水漫灌发展到精确化给水水是植物的生命之源,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基本要素。 同时北京已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怎样做到适时

13、适度用水,一直是北京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努力攻关的一个项目。解放初期,园林绿化工程的灌溉浇水基本上是人力加畜力拉水浇灌的笨重方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以浇满为度,水量控制也完全凭工人经验。20世纪70年代前,基本以水车浇水和拉皮管浇水,以大水漫灌式的方式进行灌溉。 在设备方面开始设置了专用绿化用水管线。1976年,在复兴门立交桥绿化工程中试用了喷灌灌溉技术,开始了节水灌溉的探索。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喷灌技术在北京的园林绿化工程中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实现了带状、微喷、雾喷等各种形式的灌溉。 节水灌溉得到了推广。2002年, 在建国门立交桥绿化中引进了无线智能地埋式滴灌。2006年进行了大面推广。地

14、埋式无线智能滴灌是使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最优含水率的灌溉方式。2007年天安门广场油松更换复壮工程中又实现了精准化喷灌的方式,它通过遥测土壤含水量控制喷灌系统的关停,提高了用水的效率。 微喷、滴灌、精准喷灌的技术为北京园林绿化工程的节水灌溉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措施。2.2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技术日益成熟垂直绿化是利用攀援植物覆盖建筑物、构筑物立面的一种绿化手段。 在立交桥绿化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利用。1990年复兴门立交桥绿化中,采用在桥体上部绿地边缘种植地锦,形成倒垂下吊,形如绿色瀑布,解决了视觉撞墙的缺憾。 在三元桥、四元桥等的绿化中更是发挥到了极致1(图2-4,图2-5)。1983年, 北京

15、长城饭店建成北京第一座屋顶花园。2003年中关村广场建起亚洲最大的空中花园,形成多层面的不等高阶梯式楔形绿地。 在一系列屋顶绿化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 于2005年制定了屋顶绿化规范,划分了屋顶绿化的形式,施工操作程序,规范了施工标准及技术。 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的广泛实施,极大地增加了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2.3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2.3.1再生水技术再生水利用技术目前尚处于深度的研究阶段。再生水利用技术较成功的用于园林景观用水。2002年, 在南馆公园开始使用再生水营造观赏性水景。2004年, 柳荫公园等多处公园开始用中水为公园水体进行补水。为了更好地利用再生水进行园

16、林植物的灌溉,2005年制定了 北京城市园林绿地使用再生水灌溉指导书作为保证再生水安全地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的标准。2.3.2保水、集水材料在停车场、园路、广场等硬化面层,大面积采用了铺植草砌块、草坪垫、透水砖、渗水颗粒等等新材料。一些新建公园绿地也铺设了雨水回收系统,进行蓄水和回灌绿地。2.3.3超轻基质为了解决屋顶绿化种植基质过重问题, 逐步推广使用超轻基质这一无机、超轻、易施工的材料,减轻了施工难度,促进了屋顶绿化的进一步发展。2.3.4生物激素和生物制剂从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试图2-4复兴门立交桥垂直绿化图2-52 3北京园林第26卷,总第92期2010(2)用生物激素

17、对植物生长进行调控, 采用生物制剂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现在也已经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工程中。2.3.5通气渗灌技术通气渗灌技术是在树根或土球周围埋设通气渗水材料,以达到改善树木根区土壤水气条件的一项技术措施,它能促进树木健壮生长,并为树木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图2-6)。 这种技术2002年在复兴门大街、 人民大会堂绿化改造中得到普遍应用4(图2-7)。2.4施工机械设备普遍应用解放初期, 北京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主要靠人力,使用的大多为铁锹、镐、手推车、手锯等简单的生产工具。 经过60年的发展,各种挖掘、运输、吊装、平整场地、浇水打药的大中型机械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已经普遍使用。 例如:1958年人民

18、英雄纪念碑绿地和1959年十大工程绿化施工中, 用于吊装大树的吊车仅是6-8吨履带式吊车, 而在迎奥运的一系列园林绿化工程中, 使用100-300吨的汽车吊来吊运超大树木和山石已不是个例。其他园林机械如绿篱机、草坪修剪机、修树车、油锯、快速取水阀等等也成为园林工人最常用的工具。 平板仪、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也成为园林绿化施工队伍的必需装备。 施工机械设备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的效率。2.5技术标准规范渐成体系操作规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是工程施工技术经验的归纳与总结,并用以指导施工,经过施工过程的验证,不断修订和提高。 北京园林工程技术规程、规范、标准从1954年的北京展

19、览馆绿化工程开始编辑,总结出了移植大树操作方法、土建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标准、园林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标准、关于工程验收办法等等规范性文件。1956-1958年又编写了 怎样栽树、怎样养花、北京道路绿化参考资料 等等技术指导及普及手册。1960年编制了育苗工程技术规范、幼龄苗木定型修剪、珍贵树木培育规程。1981年修订了育苗工程技术规范、绿化工程树木养护技术规程规范。2003至2009年编制修订了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木本苗、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北京城市园林绿地使用再生水灌溉指导书等等近十个地方标准。 总结了园林绿化工程技术60年来的技术成果, 形成了指导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规则, 推动了园林

20、绿化工程技术向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2.6设计理念不断创新设计理念与工程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发展。工程施工是实现设计思想的决定性手段,同时又对设计进行深化和完善,或者再创造。 施工中积累的经验又会激发新的设计理念。这是由园林绿化工程特有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所决定的。60年来,从“普遍绿化”、“绿化结合生产”、“绿化美化”到 “城市大园林”、“生态园林”理念的发展历程,使得园林绿化工程技术有了一个从单一到多元,从纯种植技术发展成为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造园技术。“普遍绿化”指导着“全民植树”,工程技术极为图2-6图2-72 4北京园林第26卷,总第92期2010(

21、2)简单。 而近三十年来的各项绿化重点工程,尤其是“亚运会”、“奥运会”的各项园林工程中,定位技术、土壤改良技术、运输起重技术、渗排水技术、精准灌溉技术、植物生长控制技术等等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发展环境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园林事业发展的前提。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园林绿化工程技术有了初步的基础。“文革时期”园林被视为“封、资、修”受到冲击,它的发展呈现了反复甚至倒退。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国泰民安,政策稳定,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在多层次、多方位呈现出令人惊叹的成就。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发展的保障。 经济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

22、了园林事业才有舞台,园林绿化工程技术才有用武之地。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民经济跌入谷底,公园也大多荒芜或成为菜园果园;进入新世纪后国富民强, 才涌现出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公园。传统造园艺术是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发展的基础。 中国被誉为“园林之母”,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造园技术的宝贵经验。 北京现留存的大量皇家园林、 古典园林, 成为现代园林工程永远的范本。植物引种驯化、大树移植、非正常季节施工等技术在古典园林中都可以找到踪迹。开放和对外交流是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发展的动力。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园林工程设计引用和借鉴了西方的景观理念、生态理念等等也使得工程技术的发展有了新的动力。科技的发展也促进了园林工

23、程技术的发展。以灌溉技术为例,园林绿化喷灌技术就借鉴了农业喷灌的经验。 精准化灌溉则利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非正常季节移树所采用控制树木叶面蒸腾的抗蒸腾剂,原本也是农业大田中控制农作物蒸腾,提高产量的技术措施。 超大箱板制作的材料,也突破了以往单一使用木板的局限,出现了钢结构箱板。 这些事例充分反映了园林绿化工程技术与其他门类技术发展的关联性,也体现了园林绿化工程技术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大园林等理念的提出,宜居城市的营建和人们对优美环境的不断追求,将使北京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在更加科学、生态、节约的基础上发展,为营造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人间美景不断做出新贡献。参考文献1陈向远著.城市大园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版.2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市志园林绿化志.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3北京市园林局.当代北京园林发展史1949-1985.1987年版.4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工程分会, 中国建筑业协会古建筑施工分会编著.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2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