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XXXX年项目建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8317055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XXXX年项目建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XXXX年项目建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XXXX年项目建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XXXX年项目建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XXXX年项目建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XXXX年项目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XXXX年项目建(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试行)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 2015年项目年项目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盖章盖章):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 编制日期编制日期 2015 年年 8 月月 30 日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 2015 年项目 建设单位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 法人代表 胡俊 联系人 魏军 通讯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裕民中路 8 号 联系电话 1

2、3601213468 传真 010-62376075 邮政 编码 100029 建设地点 北京市十三陵林场沟崖二分区、德胜口分区、武空山分区和沙岭分区;北京市西山林场卧佛寺分场分区、魏家村分场分区及分区和黑龙潭分场分区;北京市八达岭林场十、十一林班;北京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塘子沟 立项审批 部门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林业 A02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666675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6644950 总投资 (万元) 1817.5 其中: 环保投资 (万元) 25.4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4% 评价经费 (万元) 1.0 预计投产日

3、期 2016年6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及编制依据一、项目背景及编制依据 1项目由来及背景项目由来及背景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水利部、农业部等部门联合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要求,结合北京市实际,北京市在包括门头沟、房山、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 7 个区(县)开展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工程区划分为水源保护区、深化绿化与水土保持区、浅山景观生态区风沙荒滩治理区 4 部分,进行了不同侧重点的建设,内容涵盖林业、农业、水利、生态移民四大措施,总面积 12079km2。 2 经过 12 年的建设期治理,北京山区林木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山区林木绿化率由 199

4、9年的 57.2%提高到 72.5%,生态屏障基本形成,风沙危害有效遏制,水源安全得到保障,民计民生得到极大改善。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取得较大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迅速改变工程区自然生态条件, 一期工程建设更多考虑荒山荒地的植被营造和生态极端脆弱区治理,农业、林业、水利共享措施相对独立,未能形成累加效应,且管护机制不够健全。结合以上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几部委联合提出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并下发 关于下达 2015 年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投资20151395 号) 。对北京地区,目标是在一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示范

5、区建设,多种措施综合应用,增加低效林改造、草地更新、河道治理工程等建设内容,以强化特殊立地条件的综合整治,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提高生态环境整体质量水平。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按照国家要求,下发了关于下达 2015 年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设任务的通知 (京发改20141598 号) ,设立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 2015 年项目。 2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 1998 年第 253 号令)及其它相关规定,本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境保护

6、部 2015 年第 33 号令) ,受建设单位委托, 我单位编制完成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 2015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由建设单位报送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审批。 二、项目工程概况二、项目工程概况 本项目建设任务为低效林改造 10000 亩、 封山育林 15000 亩, 属于生态公益性项目。通过继续实施本工程,可进一步巩固、扩大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成果,提高全市林木覆盖率、增强北京地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的能力。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建设地点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分别位于昌平区十三陵林场、 海淀区西山试验林场、 延庆县八达岭林场及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个建设地点的地

7、理位置见图 1。 3 图图 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示意 (1) 十三陵林场 十三陵林场低效林改造建设地点位于沟崖二分区和德胜口分区, 封山育林建设地点位于武空山分区和沙岭分区,详细地理位置见图 2 图 4。 4 图图 2 建设项目十三陵林场地块位置图建设项目十三陵林场地块位置图 图图 3 建设项目十建设项目十三陵林场低效林改造三陵林场低效林改造措施布措施布局局图图 5 图图 4 建设项目十三陵林场封山育林建设项目十三陵林场封山育林措施布置措施布置图图 (2) 西山林场 西山林场低效林改造地点位于卧佛寺分场分区及魏家村分场分区及分区,封山育林位于黑龙潭分场分区,详细位置见图 5

8、图 7。 6 图图 5 建设项目西山林场地块位置图建设项目西山林场地块位置图 图图 6 建设项目西山林场封山育林措施布局图建设项目西山林场封山育林措施布局图 7 图图 7 建设项目西山林场低效林改造建设项目西山林场低效林改造措施布局措施布局图图 (3) 八达岭林场 八达岭林场低效林改造工程位于第十林班和十一林班, 封山育林位于十林班, 详细位置见图 8图 10。 8 图图 8 建设项目八达岭林场地块位置图建设项目八达岭林场地块位置图 9 图图 9 建设项目八达岭林场低效林改造建设项目八达岭林场低效林改造措施布置措施布置图图 10 图图 10 建设项目八达岭林场封山育林建设项目八达岭林场封山育林

9、措施措施布置布置图图 (4) 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松山保护区低效林改造工程分布于保护区塘子沟, 远离保护区的核心区, 只在实验区施工,详细位置见图 11 和图 12。 11 图图 11 建设项目松山保护区低效改造林位置图建设项目松山保护区低效改造林位置图(整体图)(整体图) 12 图图 12 建设项目松山保护区低效改造林位置图建设项目松山保护区低效改造林位置图(局部图)(局部图) 2建设地点现状情况建设地点现状情况 (1)十三陵林场 低效林改造项目区位于十三陵林场沟崖二分区和德胜口分区。 沟崖二分区林分优势种以栾树、榆树为主,有少量侧柏、油松及其它树种。德胜口分区主要为侧柏林。 13 主要问

10、题表现为林分结构不合理,过早退化、老化,景观功能差,观赏价值低下,缺乏色彩,满足不了景观游憩的需求等问题,通过补植,增加彩叶景观树种,改善景区通透性。其中有的小班是灌木林,需要做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有的小班土壤相对水分不足,需要通过修树盘措施,来增加树木的储水量;有的小班侧柏有枯枝,侧柏幼林密度较大需要进行修枝定株,来调节林内密度。 封山育林建设地点位于武空山分区和沙岭分区, 由于多种因素制约, 项目区立地条件较差,土层瘠薄,林地郁闭度在 0.4 左右,水源涵养能力差,植被群落简单,冬季仍呈现出荒芜状态,生态环境仍非常脆弱,景观效果也较差。有些小班,由于密度较大,需要做间株定株,以此来降低林分的

11、密度;有的小班因为是阔叶林或灌木林,需要做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有的小班侧柏周围的灌木长的比较高,需要做割灌。 (2)西山林场 西山林场低效林改造对象主要是侧柏、油松、刺槐及其他阔叶树,林分普遍面临密度偏大、分布不均、林龄老化、林分退化、树势衰弱、火险等级高等问题,因此急需通过合理的低效林改造措施提高林分质量, 提升景观效果, 从而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 位于西山林场辖区内的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是距北京市区最近的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紧邻香山和植物园,近年来逐渐成为森林旅游的热点,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和北京市民到景区休闲游览。 游客数量的增长增加了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而林场封山育林的围封区临

12、近居民生活区和防火公路旁,上山游人较多,增加了林火隐患,易造成森林资源安全管理的困难。 (3)八达岭林场 八达岭林场低效林改造工程位于林场十林班和十一林班的部分小班, 封山育林工程项目位于林场十林班的部分小班。 这些小班分布有人工林、 天然次生林及灌木林地等。植被生长整体状况良好,部分小班已开发成旅游景区,形成以秋季赏红为主要特色的旅游产业。 项目区林木生长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由于部分小班枯死枝较多, 造成林间空气不流通,透光性差,郁闭度较高,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也妨碍了天然更新幼苗的正常生长, 亟需采取修枝等措施; 二是部分林分坡度大, 土层薄, 水土流失严重,林下灌木和草本妨碍了幼

13、树生长, 并存在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较差, 同时也影响了观赏效果,亟需采取森林健康经营等措施。 14 (4)松山保护区 项目区内低效油松纯林是上世纪 70 年代种植,密度大,郁闭度高,林下灌草植被少,形成生态功能低下的单层林,林分平均高度 9 米。项目区内除人工油松林外,剩余林分全部为天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主要的阔叶树种有桦树、榆树、丁香、蒙古栎等,林分平均高约 7 米。天然阔叶林由于缺乏经营,现在林分郁闭较高,林木枝下高较低,自然整枝能力差,林下生物多样性低,林分整体稳定性和抗逆性差,生态效益低下。 3建设建设内容内容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 2015 年项目建设内容为低

14、效林改造10000 亩、封山育林 15000 亩。其中,十三陵林场、西山林场、八达岭林场和松山保护区工程建设面积具体见表 1。 表表 1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 2015 年项目年项目建设建设内容内容分布分布 序号序号 林场林场 低效林低效林改造(亩)改造(亩) 封山育林(亩)封山育林(亩) 1 十三陵林场 3000 5000 2 西山林场 3000 5000 3 八达岭林场 3000 5000 4 松山自然保护区 1000 合计合计 10000 15000 三、工程设计三、工程设计及建设方案及建设方案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低效林改造和封山育

15、林,具体为: (1)低效林改造,包括补植、间伐、割灌、修枝、定株、松土扩埯、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修建作业道等; (2)封山育林,包括修枝、割灌、间株定株、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人员巡护、修建防火道、设置围网、护林碑牌等。 1、 十三陵林场 十三陵林场低效林改造总面积 3000 亩, 涉及沟崖二分区的 16 个小班和德胜口分区的 3 个小班。根据各小班现状,采取补植、抚育措施、辅助措施等,具体内容见表2。 封山育林总面积为 5000 亩, 涉及武空山分区的 30 个小班和沙岭分区的 10 个小班。根据各小班现状,采取抚育措施和配套措施进行封山育林,具体内容见表 3。 表表 2 十三陵林场十三陵林场低效

16、林改造工程量表低效林改造工程量表 15 序号序号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规格规格 单位单位 数量数量 一一 抚育措施抚育措施 1 修树盘 亩 1213.5 2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亩 105.1 3 修枝整形 亩 2468 5 定株 亩 1254.6 二二 补植补植 亩亩 426.85 1 合欢(大) 胸径 8-8.9cm,高 2.5-3m(全冠土球苗) 株 100 2 银杏 胸径 12-15cm(土球苗) 株 50 3 栾树(大苗) 胸径 7-7.9cm,高 2.5-3m(全冠土球苗) 株 200 4 元宝枫(大) 胸径 7-7.9cm,高 2.5-3m(全冠土球苗) 株 100 5 玉兰(白)

17、基径 7-8cm,高 2.5-3m(土球苗) 株 300 6 西府海棠 地径 5-6cm,高 2-2.5m(土球苗) 株 300 7 碧桃(类) 地径 5-6cm,高 2-2.5m(土球苗) 株 300 8 紫叶李 胸径 7-7.9cm,高 2-2.5m(全冠土球苗) 株 200 9 栾树(小苗) 胸径 5-5.9cm 株 800 10 黄栌 高 2-2.5 米 株 800 11 暴马丁香 胸径 4-6,高 2-2.5 米 株 500 12 金叶连翘 高 1.5-1.8 米 株 3000 13 迎春 四年生,高 1.5m 株 3000 14 金银木 高 1.5-1.8 米 株 300 15 丛

18、生丁香 高 1-1.2 米 株 200 16 紫薇 高 1.5-1.8 米 株 200 17 紫荆 高 1.5-1.8 米 株 200 三三 作业道作业道 1 作业道 土路,宽 1m m 1350 表表 3 十三陵林场十三陵林场封山育林工程量表封山育林工程量表 序号序号 项目项目 规格规格 单位单位 数量数量 一一 抚育措施抚育措施 1 间株定株 亩 689 2 割灌 亩 1161 3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武空山分区 3005 亩,沙岭分区 433 亩 亩 3438 二二 配套措施配套措施 1 碑牌 2m*3m,混凝土 块 1 2 围网 水泥柱+铁丝 m 192 3 护林员 人 5 2、 西山林

19、场 西山林场低效改造林总面积 3000 亩,涉及卧佛寺分场分区的 8 个小班及魏家村分场分区及分区的 6 个小班。根据各小班现状,采取补植、抚育措施等,具体内容见表 4。封山育林总面积为 5000 亩,涉及黑龙潭分场分区的 21 个小班。根据 16 各小班现状,采取抚育和配套措施进行封山育林,具体内容见表 5。 表表 4 西山林场低效林改造工程量表西山林场低效林改造工程量表 序号序号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规格规格 单位单位 数量数量 一一 补植补植 亩亩 2103 1 苗木苗木 (1) 元宝枫 地径 1-2cm 株 1800 (2) 栾树 地径 3-4cm 株 1200 (3) 黄栌 高 0.8

20、-1.5m 株 3700 (4) 栓皮栎 高 1.0-1.5m 株 7029 (5) 山桃 高 0.6-0.8m 株 2100 (6) 山杏 高 0.6-0.8m 株 2200 (7) 山桃种子 斤 800 (8) 栓皮栎种子 斤 800 (9) 山杏种子 斤 800 2 整地整地 (1) 穴状整地 0.6m*0.6m 穴 18029 3 运苗运苗 (1) 裸根乔木 株 10029 (2) 裸根灌木 株 8000 4 栽植栽植 (1) 裸根乔木 株 10029 (2) 裸根灌木 株 8000 5 浇水浇水 (1) 裸根乔木 株 10029 (2) 裸根灌木 株 8000 二二 抚育措施抚育措施

21、 1 间伐 亩 2643 2 修枝整形 亩 3000 3 定株 亩 357 4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亩 3000 表表 5 西山林场西山林场封山育林工程量表封山育林工程量表 序号序号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规格规格 单位单位 数量数量 一一 抚育措施抚育措施 1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亩 5000 二二 配套措施配套措施 1 人员巡护 人 5 2 标牌 1.5m*2.0m,铁质 块 2 3 围网 水泥柱+铁丝 m 1035 3、 八达岭林场 八达岭林场低效林改造工程位于十林班 1-10 小班和十一林班的 1-9 小班,施工 17 作业面积 3000 亩。低效林改造主要措施包括森林健康经营和抚育措施,具体

22、内容见表 6。封山育林总面积为 5000 亩,位于十林班的 11、15-42 小班。根据各小班现状,采取抚育措施和配套措施,具体内容见表 7。 表表 6 八达岭林场八达岭林场低效林改造工程量表低效林改造工程量表 序号序号 项目项目 规格规格 单位单位 数量数量 一一 森林健康经营森林健康经营 1 土壤健康管理 施肥 亩 2550 2 生物多样性保护 设置木围栏、天然更新幼苗管护 亩 2550 3 森林游憩设施 修建作业道、木质台阶及步道、护坡 亩 2550 4 病虫害防治 设立监测测报点 1 处,设置黑光灯诱捕器 2 套 亩 2550 5 森林防火建设 修建防火道、防火隔离带、清理枯落物 亩

23、2550 二 抚育措施抚育措施 1 割灌 亩 450 2 松土除草 亩 450 3 修枝 亩 450 表表 7 八达岭林场封山育林工程量表八达岭林场封山育林工程量表 序号序号 项目项目 规格规格 单位单位 工程量工程量 一一 抚育措施抚育措施 1 修枝 亩 300 2 间株定株 亩 2610 3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亩 2610 二二 配套设施配套设施 1 封山育林标牌 3m 2m,铁质,高级防雨防晒面板 块 2 2 围栏 铁质 m 150 4 防火步道 宽 1m,土路 m 3270 3 防火隔离带 防火步道两侧各宽 0.5m,土路 m 3270 5 护林员 人 5 4、 松山保护区 松山自然保

24、护区低效林改造面积 1000 亩,该工程设计在实验区内的塘子沟,共涉及 5 个小班。建设内容包括补植、修枝。补植总面积 200 亩,主要针对低效油松纯林,补植树种为杜鹃,补植密度为 15 株/亩。修枝抚育面积为 800 亩,改造对象为低效油松纯林和低效阔叶林。具体内容见表 8。 表表 8 松山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部分工程量表工程量表 序号序号 项目项目 规格规格 单位单位 数量数量 1 修枝抚育 亩 800 18 2 苗木补植 亩 200 迎红杜鹃 每亩 15 株 株 3000 3 整地 4 栽植 每穴 1 株 5 浇水 亩 1000 四、工程投资四、工程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

25、为1817.5万元, 其中工程费用1005.0万元,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812.5万元。 五、实施期限五、实施期限 工程建设周期为 2015 年 9 月至 2016 年 6 月,共计 10 个月。 六、相关政策符合性分析六、相关政策符合性分析 1国家及北京市产业政策符国家及北京市产业政策符合合性分析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 年第 21 号令,2013 年 5 月 1 日实施)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一、农林业 44、森林抚育、低产林改造工程” ,也属于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 中“第一类鼓励类一、农林业 31、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工程”

26、 。此外,本项目不属于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 年版) 中的禁止和限制建设的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北京市产业政策要求。 根据国家林业局下发的 关于印发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林业建设项目技术规定的通知 (林沙发2013225)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的关于下达 2015 年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设任务的通知 (京发改20141598 号) , 本项目符合相关政策。 本项目为生态公益类项目,目的是进一步优化植物生态,防风治沙,提供重要的生态屏障,因此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相关生态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要求。 此外,松山

27、自然保护区施工区域远离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仅在实验区施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中有关核心区、 缓冲区和实验区管理的相关要求,且本项目不在松山自然保护区砍伐, 符合第二十六条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的要求。项目工程内容也符合风景名胜区条例中有关禁止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 19 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的要求。 因此, 本项目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风景名胜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北京市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北京市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符合北京城市总体规

28、划(2004-2020 年) 、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2013-2022 年) 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水利部、农业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等的相关要求。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 本项目实施地点为十三陵林场、西山试验林场、八达岭林场及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林地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林场内无工业与生活污染源,在水土保持和森林碳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生态服务功能。本项目区不存在原有污染及环境问题。 20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

29、简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样性等) : 项目所属十三陵林场位于昌平区,西山试验林场位于海淀区,八达岭林场和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延庆县。 1 地理区位地理区位 昌平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区域地理坐标东经 11550171162949、北纬40218402313,全区总面积 1352km2,下辖 5 个街道、5 个地区、15 个镇。项目区域十三陵林场地处东经 11550171162949,北纬 40218402313之间,总面积 8571.81hm2,有林地面积 5846.63hm2。 海淀区地

30、跨北纬 39534009, 东经 1160311623, 全区总面积为 426km2。目前海淀区下辖 22 个街道办事处、7 个镇,564 个居委会,84 个村委会。西山试验林场地理坐标为东经 11628,北纬 3954,北起温泉,南到模式口,东自温颐公路,西至军庄寨口永定河,距市区 20km。 延庆县位于东经 115 44116 34, 北纬 40 1640 47, 延庆地域总面 1993.75 km2,下辖 11 镇 4 乡 3 个街道办事处。八达岭林场位于北京西北部延庆县南部,距市区 60km,是首都西北交通要道京张公路和京包铁路的必经之地,林场森林经营总面积 2940hm2。松山自然保

31、护区位于东经 11543441155022,北纬40299403335。西、北分别与河北省怀来县和赤城县接壤,东、南分别与延庆县张山营镇后河村、佛峪口、水峪村相邻。 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昌平区地处温榆河冲积平原和燕山、太行山支脉的结合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倚燕山西段军都山支脉,南俯北京小平原,山区、半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 2/3。以南口关沟为界,西部山区属太行山余脉,北部山区属燕山支脉军都山。山峰海拔高程在 8001000m;平原海拔高程在 30100m,比降 12。 海淀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海拔 100m 以上的山地,面积约为 66km2,占总面积的 15%左右;东部和南部为海拔 5

32、0m 左右的平原,面积约 360km2,占总面积的 85%左右。 21 延庆县山区面积占 72.8%,平原面积占 26.2%,水域面积占 1%。北东南三面环山,西临官厅水库的延庆八达岭长城小盆地,即延怀盆地,延庆位于盆地东部,全境平均海拔 500m 左右。海坨山为境内最高峰,海拔 2241m,也是北京市第二高峰。 项目区十三陵林场部分位于沟崖分场分区和德胜口分区,海拔分布在180900m,山高坡陡,平均坡度 31,阴坡、阳坡均有。项目区西山林场部分属太行山山系的低海拔石质山,山区平均海拔 200400m。项目区八达岭林场部分海拔平均在 5001100m 之间,全部为中低山,坡度 2535。项目

33、区松山自然保护区北依主峰大海坨山,属于强烈切割的中山地带,地势北高南低,东南部佛峪口,为保护区最低点,海拔 627.6m。区内地形比较复杂,最高海拔 2198.39m,多数山地在 12001600m 之间,一般相对高度 200600m,形成中山山地峡谷,沿北部和北东部断裂发育的山沟多呈“V”形峡谷,其山势陡峭,峰峦连绵起伏。 3 气候气象气候气象 昌平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晴燥,夏热多雨,春旱多风,冬夏两季气温变化较大。多年平均气温为 11.5,7 月平均气温为 25.7,1 月平均气温为-4.1。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60%,年际间在 5567%间变化。冬季多为西北风,平均风速在 3.0

34、3.5m/s,最大风速达 22.0m/s。昌平区多年平均(19562000 年平均)降雨量为 578mm,其中最大年降水量 1002mm,最小年降水量 344mm。降雨多集中在汛期 69 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 80%左右。十三陵林场水分条件差,年平均降水量仅为 400mm 左右。 海淀区气候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 盛行东南风。 年均气温 12.5, 1 月份平均气温-4.4, 极端最低气温为-21.7,7 月份平均气温为 25.8,最高气温为 41.6。年日照数 2662 小时,无霜期 211天。年平均降水量 628.9mm,集中于 68 月,降水量为 4

35、65.1mm,占全年降水的70%;122 月份降水量最少,仅占 1%。西山林场年平均降雨量约 630mm,且降雨分布极不均匀,冬春两季降水只占全年的 10%,降雪稀少,蒸发量很高,5 月份测定最高蒸发量达 259mm。 延庆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属温带与中温带、半干旱与半湿润带的过渡连带。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 22 10.8,最高月(7 月份)平均气温 26.9,最低月(1 月份)平均气温-7.2,无霜期仅在 160 天左右,早霜期出现在 10 月初,晚霜期结束于次年 3 月底。八达岭林场年均降水量为 454mm,多集中在 7、8 月,约占年降水量的

36、 59%。 松山自然保护区年平均气温 6-8.5,年平均日照 2500 多小时,10的积温2500左右,无霜期 100150 天,年降水量 450mm 左右,局部地段可达 600mm左右,年蒸发量约 1700mm。 4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 昌平区河流分属三个水系:北运河水系的温榆河;永定河水系的老峪沟;潮白河水系的黑山寨沟。温榆河河道起自昌平区沙河闸,流经顺义区、朝阳区,至通州北关拦河闸, 全长约 48km, 流域面积 2478km2。 温榆河昌平区段长约 19.4km,境内流域面积 1237km2。十三陵沟崖分场项目区东侧边界处有沟崖水库,水库排水通过德胜口沟向东南方向排入十三陵水库。 海淀区

37、流域面积10km2及以上的河流24条(段),总长度为145.82km,全部为北运河水系;流域面积50km2及以上河流7条(段),总长度为71.36km;流域面积100km2及以上河流5条(段),总长度为58.15km;流域面积200km2及以上河流4条(段),总长度为48.79km;流域面积500km2及以上河流2条(段),总长度为7.6km;流域面积1000km2及以上河流1条(段),总长度为6.5km。常年水面面积0.10km2以上湖泊10个,水面总面积3.28km2,全部为淡水湖。西山林场项目区范围内,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比较缺乏,山沟多呈干涸现象,雨季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但由于地下水

38、位较低,无地表径流。 延庆县地处永定河、潮白河水系上游,属独立水系。县内有级以上河流 18 条,其中 III 级河流 2 条(白河、妫水河) ,级河流 16 条,年可利用水资源总量 1.9 亿m3。妫水河是全境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 1064.3km2。全县水资源总量 7.8 亿 m3,其中地表水5.64 亿 m3,地下水 2.23 亿 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2088m3。八达岭林场施工区域内有一条较大的河道,东部是关沟河,流经场部作业区和三堡作业区,河道全长25km,干涸河床宽处可达 100m 左右,已断流,雨季时有流水,流量少。在地下水位较低,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比较缺乏,山沟多呈干涸

39、现象,但雨季水资源比较丰富。松山自然保护区内东沟发源于正黄崖下百瀑泉,西沟包括海坨山西坡人头沟及兰角沟,水量较大。两沟汇集于保护区管理处附近,称佛峪口河,属于永定河水系妫 23 水河支流,枯水期流量 0.2m3/s,丰水期可达 0.5m3/s。 5 土壤植被土壤植被 项目区十三陵林场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潮土,土层较薄,厚度为 1530cm。林场内树种较单一,乔木优势树种只有侧柏,有少量臭椿,林分平均高在 36m之间,林分平均胸径为 2.58.7cm。灌木优势树种为荆条,此外还有山皂角、山榆、酸枣、胡枝子和鼠李等灌木,灌草盖度均在 70%以上。草本优势树种为白草,且分布较均匀,人工林树种主要为侧

40、柏、油松和黄栌等,且纯林面积较大,其中侧柏林约占全部林地的 70%。 项目区西山林场成土母岩以硬砂岩为主,还有辉绿岩、砾岩等,土壤为山地褐土。小西山土层较薄,一般为 3050cm,土壤中石砾较多,立地条件极差,造林和树木生长困难。西山试验林场林分起源均为人工林,种类比较丰富。从树种结构看,以针叶林面积最大,其次是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从林龄结构看,幼龄林以侧柏林为主;中龄林以侧柏、油松、阔叶树(元宝枫)为主;近熟林以油松、阔叶树(黄栌等)、刺槐为主;成熟林以油松、刺槐为主,而过熟林主要为刺槐林和黄栌林。 项目区八达岭林场土壤为花岗岩母质上发育的山地褐土,土层厚度分布不均。本区有部分的天然次生林,

41、经过多年的经营管理,人工林生长良好。天然树种主要有:山杏、山桃、暴马丁香、元宝枫、大果榆等。在阳坡常见灌木有酸枣、荆条,草本多为白羊草、铁杆蒿,阳坡下层常见的草本植物有绣线菊、大花溲疏、蚂蚱腿子、胡枝子、锦鸡儿、野古草、苔草等。 项目区松山自然保护区的成土母岩多为花岗岩,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山地褐色土;二是棕色森林土;三是山地草甸土;见阔叶树种有白蜡、榆、椴树、核桃、蒙古栎、山桃等,有天然油松林分布,主要灌木植被有荆条、胡枝子、溲疏等。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一、社会经济结构一、社

42、会经济结构 据北京市 201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1330.8 亿元,比上年增长 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59 亿元,下降 0.1%;第二产业增加值 4545.5 亿元,增长 6.9%;第三产业增加值 16626.3 亿元,增长 7.5%。 24 全市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4027.2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0.0%。 其中, 增值税 646.7亿元,增长 12.5%;营业税 1068.6 亿元,增长 3.3%;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915.8亿元和 383.5 亿元,分别增长 14.2%和 14.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45

43、10.5 亿元,增长 8.1%。其中,用于节能环保、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农林水、城乡社区的支出分别增长 54.4%、20.3%、16.7%、15.5%和 8.5%。 据昌平区 201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 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11.1 亿元,比上年增长 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9.2 亿元,下降 7.1%;第二产业增加值 251 亿元,增长 3.4%;第三产业增加值 350.9 亿元,增长 12.1%。全年共完成区域税收 241.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税收 0.7 亿元,增长 86.7%;第二产业完成税收 73.5 亿元,增长 1

44、0.5%;第三产业完成税收 167.2 亿元,增长 10.5%。 据海淀区 201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 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29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8.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2.0 亿元,增长 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574.4 亿元,增长 13.3%;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 387.1亿元,增长 14.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3713.7 亿元,增长 7.9%。三次产业结构为0.05:13.39:86.57。全区区域财政收入完成 2092.85 亿元,增长 12.1%。区级财政收入 373.97 亿元,增长 11.2%,其中,营业税、企业

45、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和增值税共完成 267.70 亿元, 增长 5.3%。 全区财政支出完成 470.77 亿元, 增长 2.8%。 据延庆县 201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98044 万元,比上年增长 8.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97341 万元,下降11.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276223 万元,增长 17.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624480万元,增长 7.9%。全县完成财政收入 142665 万元,比上年增长 2.5%。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10200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0%。其中,增值税 8023 万元,

46、下降 1.0%;企业所得税 10522 万元,增长 24.5%;营业税 25400 万元,下降 1.1%。财政支出 878044万元,比上年下降 4.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741043 万元,比上年下降 6.2%。 二、人口与社会保障二、人口与社会保障 2014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2151.6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36.8 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 818.7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38.1%。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 1859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86.4%。 常住人口出生率 9.75, 死亡率 4.92, 自然增长率 4.83。 25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3910 元

47、,比上年增长 8.9%;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 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0226 元,比上年增长 10.3%;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 8.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 28009 元,增长 6.6%,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 9197 元, 增长 10.7%; 恩格尔系数为 30.8%, 比上年下降 0.3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 14529 元,增长 7.2%;恩格尔系数为 34.7%,比上年提高 0.1 个百分点。 2014年末昌平区常住人口19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万人,增长1%。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17元,比上年增长9.3%;扣除价

48、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689元,比上年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0.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1%, 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3%,比上年增长1.6个百分点。2014年全区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人群已经达到203.1万人次,同比增加10万人次,增长5.2%,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收支规模达到103.7亿元,同比增加16.8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五项社会保险累计收缴53.7亿元,同比增长23.4。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13.5万人,参保率达到100%,续保率为100%。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 7项社保待遇联调等全市一揽

49、子惠民新政惠及全区11.3万人, 共发放职工养老金、老年人福利养老金、失业金等各项社会保障待遇17.9亿元 2014 海淀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50088 元,增长 9.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7098 元,增长 9.8%。年末全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 241.8 万人、299.4 万人、262.4 万人、177.9 万人和 171.0 万人,比上年末净增 17.0 万人、19.5 万人、62.4 万人、7.4 万人和 6.6 万人。 2014 年末延庆县总户数 139687 户,其中,农业户 71940 户。户籍人口 282052人,常住人口 31.6

50、 万人,与上年末持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778 元,比上年增长 8.5%, 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 19808 元, 增长 9.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7017元,比上年增长 9.8%,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 11190 元,比上年增长 10.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2.0%,比上年提高 0.4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4.7%,比上年降低 1.2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48m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34.17m2。 三、教育文化三、教育文化 昌平区共有36所普通高校, 大专在校生23581人, 毕业生8541人; 本科在

51、校生71660 26 人,毕业生18123人;研究生在校生21571人,毕业生7703人;博士生在校生4034人,毕业生1030人。年末全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分馆19个) ,总藏量61万册(件) 。全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 海淀区全区特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和市级学科带头人分别为 157 人、297 人和69 人。全区 35 岁以下教师比例达 42.8%。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人数分别为 34936 人和 3555 人。全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 4.7 万件和2.2 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 13.0%和 5.0%。全

52、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 1366.7 亿元,增长 9.5%。年末区属公共图书馆藏书 113.7 万册,全年借阅人次 20.1 万人次。文化馆组织文艺活动 44 次,举办培训班 3995 班次,结业人数达 13.8 万人次。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 1036 个,比上年末减少 15 个。全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 2.9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093 人;其中执业医师 10194 人,注册护士 12342 人。 延庆县全县小学 28 所;普通中学 21 所;职业中学 1 所;幼儿园 56 所。201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16883.4 万元,比上年增长19.0%。2014

53、 年末全县卫生技术人员 2119 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892人,注册护士 731 人。全县卫生机构实有床位 982 张。计划生育率 97.53 %。2014 年末全县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3 处,文化娱乐场所 25 处。文化馆 1 个,组织文艺活动 165 次。图书馆 1 个,图书总藏数 43 万册(件) 。 四、城市建设四、城市建设 2014 年末全市公路里程 21892 公里,比上年末增加 218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 981 公里,比上年末增加 59 公里。城市道路里程 6435 公里,比上年末增加 41公里。年末公共电汽车运营线路 877 条,比上年末增加 6

54、4 条;运营线路长度 20347公里,比上年末增加 659 公里;运营车辆 24083 辆,比上年末增加 491 辆;全年客运总量 47 亿人次,比上年下降 3.0%。年末轨道交通运营线路 18 条,比上年末增加 1条;运营线路长度 527 公里,比上年末增加 62 公里;运营车辆 4688 辆,比上年末增加 690 辆;全年客运总量 34.1 亿人次,比上年增长 6.4%。全年自来水销售量 10.3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5.6%。其中,生产运营用水 1.29 亿立方米,增长 6.2%;公共服务用水 3.77 亿立方米,增长 4.7%;居民家庭用水 5.2 亿立方米,增长 5.6%。 201

55、4年末昌平区公路里程204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4.4公里。截止2014年底,城市道路里程345.8公里。运营客车462辆,客运线路40条,运营长度1230公里, 27 客运量达9548.8万人次,境内有轨道交通站点4个,运营里程33公里。全年自来水销售量5091.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生产运营用水1226.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8.6%;居民家庭用水2117.8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2%。以“北四村”为试点,集中开展综合治理,积极探索城镇化改造新路径,破解城乡结合部发展难题取得新进展;着力解决拆迁历史遗留问题,2.1万名动迁群众回迁上楼,12617人完成转非安置。

56、 2014 年海淀区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841.7 亿元,增长 8.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04.1 亿元,增长 48.5%。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218.1 亿元,比上年下降 38.3%,其中住宅投资 119.3 亿元,下降 35.1%。房屋施工面积完成 1011.9万平方米,下降 0.8%。其中新开工面积完成 123.3 万平方米,下降 16.3%。 2014 年延庆县交通基础设施继续完善,年底公路里程达到 1871 公里。全县公交车线路达到 39 条,比上年增加 1 条。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完成高塔小区等 5 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和 65 万平方米既有城镇住宅节能

57、保温改造。完成县城中心区环境提升二期工程和东关环岛、夏都公园等九处景观夜景照明工程。张山营交通综合场站建设完成, “陕京四线”输气管道杨树沟隧道全线贯通。生态环境方面:完成平原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山区生态公益林建设 17.4 亩,全县绿化覆盖率 64.2%,比上年降低0.3 个百分点;林木绿化率 69.2%,比上年提高 1.2 个百分点。 28 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 一、空气质量现状一、空气质量现状 采用2014

58、 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中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统计值,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统计数据见表 9。 表表 9 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值单位: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值单位:mg/m3 序序号号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 监测结果监测结果(年均)(年均) 二二级标准值级标准值 (年均)(年均) 昌平区昌平区 海淀区海淀区 延庆县延庆县 1 SO2 0.021 0.025 0.018 0.060 2 NO2 0.046 0.067 0.036 0.040 3 PM10 0.103 0.127 0.087 0.070 4 PM2.5 0.079 0.090 0.075 0.035 由上表可知,昌平区、海淀区

59、、延庆县的 SO2浓度年均值均满足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三个区(县)中仅延庆县 NO2年均浓度达标,昌平区和海淀区均超标;受区域环境影响,三个区(县)的 PM10和 PM2.5值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 据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对项目实施区域 2015 年 6 月空气质量进行统计,距离十三陵林场最近的监测点为昌平定陵监测站,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为 13 天,良好率为 43%;距离西山林场最近的监测点为海淀北京植物园监测站,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为 13 天,良好率为 43%;距离八达岭林场和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近的监测点位延庆镇监测站,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为 17天,良好

60、率均为 57%,三个地区首要污染物均为 PM10。 项目所在地位于林区内,周边人类活动较少,整体上来说大气环境质量良好,但存在 PM10和 PM2.5超标现象。 二、水环境质量现状二、水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八达岭林场项目区周边水体为关沟,十三陵林场项目区周边水体为德 29 胜口与沟崖水库,西山试验林场项目区周边水体为京密引水渠,松山自然保护区项目区周边水体为佛峪口水库。据2014 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关沟常年处于无水状态,有水时段水质为劣 V 类,不满足相应功能要求。德胜口水库和沟崖水库水质为类,京密引水渠和佛峪口水库为类水质。 2地下水质量现状地下

61、水质量现状 项目区均不在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 根据 2014 年北京市水务统计年鉴,建设区周边地下水大部分指标满足类标准要求,但延庆县部分地区浅层水存在总硬度、氨氮、硝酸盐氮、铁、锰指标超标,昌平部分地区深层水除氨氮、氟化物、铁、锰指标外,其它指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类标准要求。 三、声环境现状三、声环境现状 评价单位于 2015 年 7 月,在项目区进行了噪声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西山试验林场魏家村分场和卧佛寺分场昼间噪声声级值在 49-53dB(A)之间;十三陵林场沟崖分区和德胜口分区昼间噪声声级值在 47-52dB(A)之间;八达岭林场十林班和十一林

62、班昼间噪声声级值在 48-51dB(A)之间;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昼间噪声声级值在 45-49dB(A)之间,十三陵林场、西山试验林场、八达岭林场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1 类标准要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符合 0 类标准要求。 总体上看,项目实施区域属林区或自然保护区,内部受到较好保护,没有噪声源,周边也没有大的开发活动,项目区周边声环境质量良好。 四、生态环境现状四、生态环境现状 1、自然植被、自然植被 项目建设区包括十三陵林场沟崖分场和德胜口分场,西山试验林场魏家村、卧佛寺和黑龙潭分场,八达岭林场十、十一林班,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塘子沟。 (1)十三陵林场 十三陵

63、林场为多年建设的生态效益林区,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作用,是保护京津良好环境的屏障。林场总面积为 8571.81hm2,其中有林地面积5846.63hm2, 占林场总面积的 68.21%, 灌木林地 2165.45hm2, 占总面积的 25.26%,其他林地(包括疏林地和未成林地)502.79hm2,占总面积的 5.87%。在森林总面 30 积中,人工林占绝对优势,面积为 5380.64hm2,占 92.03%,而天然林的面积为465.99hm2,占 7.97%。 林场人工林占绝大部分,仅有少数天然林分布区。在有林地中,中幼林的面积、蓄积所占比重较大,成熟林次之,树种以侧柏、油松为主,柞

64、树、刺槐次之。侧柏面积占有林地总面积的 69.15%,油松占 10.16%,不少林区形成了侧柏、油松单层纯林。天然林仅有沟崖、武空山、铁帽山、清凉洞等 4 个分区,主要树种有侧柏、橡、栾、椴、榆、山核桃、山杏、山桃等。十三陵林场树种结构以针叶林为主,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的面积比例分别是 57.76%、9.65%、32.59%,蓄积比例分别是 62.23%、8.61%、29.16%。林分优势树种以侧柏为主,可结合立地条件重点发展刺槐、柞树等高单位面积生物量树种。 项目建设区海拔在 180-900m,平均坡度 31,坡向阴坡、阳坡均有,土层较薄,厚度为 15-30cm。山高坡陡,土壤贫瘠,水分条

65、件较差。主要植被类型为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主要乔木种类有侧柏、油松、柞树,侧柏、油松已形成纯林,主要林下灌木为荆条、酸枣和山杏,灌草覆盖度 70%以上。针叶林、阔叶林林分分布不均匀,项目区涵盖十三陵林场主要林分类型,乔木层平均胸径5.5-14.5cm。侧柏林林龄在 18-45a 之间,属幼龄林或中龄林,造林密度大导致郁闭度大,在 0.6 以上,超过合理林分密度。侧柏为乔木层绝对优势种,部分次生林分出现老化问题,枯枝现象严重,多数林木生长不良。经现场踏查与咨询,本区域没有受保护植物分布。 (2)西山试验林场)西山试验林场 西山试验林场定位为城市景观游憩型生态公益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594

66、9.00hm2,其中有林地(乔木林地)5492.20hm2,占总面积的 92.32%;疏林地20.40hm2,占总面积的 0.34%;灌木林地 377.50hm2,占总面积的 6.35%;未成林造林地 48.50hm2,占总面积 0.82%;辅助生产林地 10.4hm2,占总面积的 0.17%。森林覆盖率为 92.32%,林木绿化率为 98.67%。 林场林木总蓄积 177524.10m3, 其中针叶林蓄积 79132.30m3, 占总蓄积 44.60%;阔叶林蓄积 47639.20m3,占总蓄积 26.80%;混交林蓄积 49909.40m3,占总蓄积28.1%;疏林地蓄积 843.20m3

67、,占总蓄积 0.5%。 西山试验林场林分起源均为人工林,种类比较丰富。树种结构看,针叶林面积最大,其次是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其中针叶林面积为 2380.40hm2,占总面积 31 的 40.00%;针阔混交林面积为 1599.80hm2,占总面积的 25.40%;阔叶林面积为1512.00hm2,占总面积的 26.90%。从林龄结构看,以幼龄林面积最大,其次是近熟林,然后依次是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其中幼龄林以侧柏为主;中龄林以侧柏、油松、阔叶树(元宝枫)为主;近熟林以油松、阔叶树(黄栌) 、刺槐为主;成熟林以油松、刺槐为主,过熟林主要为刺槐林和黄栌林。 工程区主要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常见

68、针叶树种有侧柏、油松,阔叶树有刺槐、黄栌、元宝枫、栾树、栓皮栎、山杏、山桃等。工程区主要林分类型为刺槐林、黄栌林和侧柏林。刺槐林为萌蘖更新的二代刺槐林,林龄 20a 左右,林分组成主要树种还有油松、侧柏,天然更新阔叶树种有元宝枫、栾树等,由于干旱影响,普遍存在干梢现象,长势衰弱,林分退化严重;黄栌林已达成熟阶段,林龄接近 50a,群落内常见共生乔木或灌木有山桃、山杏、荆条、构树,黄栌老化问题严重,生长衰退,大量枝杈干枯,病虫害较为普遍;侧柏林林分结构单一,为纯林林相,郁闭度高于 0.7,林内光线较少,基本无灌木生长,物种多样性较低,枯落物层较厚,存在病虫害隐患。项目区内偶见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

69、与二级保护植物赤松分布。 (3)八达岭林场)八达岭林场 八达岭林场总面积 2939.80hm2,林业用地面积 2912.00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675.50hm2,占林地总面积的 57.54%;灌木林地面积 1143.50hm2,占总面积的39.27%;疏林地面积 11.7hm2,占总面积的 0.4%;未成林地面积 76.80hm2,占总面积的 2.64%,森林覆盖率 56.99%。 林场内有部分天然林分布,经过多年经营管理,人工林生长良好。天然树种主要有山杏、山桃、暴马丁香、元宝枫、大果榆等。在阳坡常见灌木有酸枣、荆条,草本多为白羊草、铁杆蒿,阳坡下层常见草本植物有绣线菊、大花溲疏、蚂蚱

70、腿子、胡枝子、锦鸡儿、野古草、苔草等。 工程区大部分为低山地段, 海拔 700-1050m 左右, 坡度 20-35, 土壤为褐土,土质疏松。部分区域分布天然次生林及灌木林地,多数是人工林,天然林常见树种有山杏、山桃、暴马丁香等,林下灌木有荆条、酸枣。林分类型主要包括油松、刺槐林,林木保存率低于 50%,且林相较差,绝大部分人工林生长不良,成为被压木,达不到成林标准,刺槐林病虫害严重,已大量死亡;部分天然次生林也处于亚健康状态,郁闭度很小。经现场踏查与咨询,本区域没有受保护植物分布。 32 (4)松)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松山自然保护区是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1、 成立于 1985 年,1986 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重点保护天然油松林、天然次生阔叶林、国家确定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中,有 2 种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4种北京市级保护植物,48 种北京市级保护植物。结合相关调查可知,重要保护对象天然油松林、落叶阔叶次生林、野生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核心区内。 松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4671hm2, 其中林地面积 4659hm2, 非林地面积 12hm2,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为 87.65%,林木绿化率 94.78%。保护区有林地(乔木林地)面积 3680hm2,占林地总面积 79%;灌木林地 374.4hm2,占总面积的 8%;无立木林地面积200

72、.3hm2, 占总面积的4.3%;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404.3hm2, 占总面积的8.7%。 从树种结构看,阔叶林面积最大,为 2920.60hm2,占有林地面积的 79.91%;其次是针叶林,面积是 441.70hm2,占有林地面积的 12.09%;混交林地面积292.60hm2,占有林地面积 8.01%。保护区内有华北地区唯一成片的天然次生油松林,主要阔叶树种有白蜡、榆、椴树、核桃、蒙古栎等。 低效林改造工程区内主要为低效油松纯林、低效灌木林和低效次生林。人工油松纯林林分密度大,郁闭度高,平均胸径 9-14cm,平均树高 15-18m,林下灌草植被少,主要为荆条、绣线菊、胡枝子;低效灌木林

73、平均高度 140cm,主要以荆条、胡枝子、山杏、溲疏等植物为主,植被盖度约为 50%,主要草本植物有玉竹、糖芥;建设区低效次生林郁闭度约为 0.3,主要树种为山桃、山杏、白蜡,林分综合效益较低。项目区施工区内发现有北京市一级保护植物水毛茛、北京市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刺五加与桔梗等 7 种保护植物(表 9) ,需要加以保护。 表表 9 松山项目区受保护野生植物汇总松山项目区受保护野生植物汇总 序号序号 中文名中文名 科名科名 保护级别保护级别 1 北京水毛茛 毛茛科 市一级 2 刺五加 五加科 市二级 3 白首乌 萝藦科 市二级 4 黄芩 唇形科 市二级 5 羊乳 桔梗科 市二级 6 桔梗 桔梗科

74、市二级 33 7 有斑百合 百合科 市二级 4.2 野生动物野生动物 项目建设区为国家生态公益林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多年建设,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据调查, 北京林场鸟类有 12 目 31 科 74 种, 占北京鸟类种数 (375 种) 的 19.7%。公园内两栖爬行类共有 2 目 7 科 13 种, 其中两栖类 3 科 5 种, 物种数占北京市 (10种)的 50%,爬行类 4 科 8 种,物种数占北京市(23 种)的 34.8%。有兽类 5 目 9科 18 种,物种数占北京市(52 种)的 34.6%,主要以岩松鼠、花鼠、黄鼬、豹猫、褐家鼠、松鼠等

75、动物为主。 近年来,十三陵林场实施“招鸟工程” ,项目区鸟类多达 100 多种,爬行动物、两栖动物也有一定分布,周边已发现野兔、花鼠、松鼠、豹猫、刺猬、黄鼠狼等野生动物。西山试验林场有鸟类 74 种,两栖爬行类 13 种,兽类 18 种,主要以岩松鼠、花鼠、黄鼬、豹猫、褐家鼠、松鼠等动物为主。 八达岭林场及周边动物有松鼠、野兔、雉鸡、狍子、貉子、山雀、大嘴乌鸦、蓝嘴红雀、小鸮等。 松山自然保护区有脊椎动物 216 种,其中兽类 29 种,鸟类 158 种,爬行类 15种,两栖类 2 种;野生动物资源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金雕、白肩雕、黑鹳,18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 种北京市一级保护动

76、物,32 种北京市二级保护动物,鸟类、鱼类、蛙类、松鼠和蝴蝶为松山最常见动物。实验区生态旅游活动强度较大,受保护野生动物大都分布在核心区。 结合与林场相关监测,西山实验林场、八达岭林场、十三陵林场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旅游活动等影响,受保护物种出现的频率较低。松山自然保护区项目位于实验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科研实验、生态旅游活动等人为影响,项目区偶有斑羚、豹猫、金雕等 6 种受保护物种出现,受保护野生动物级别与生活习性见表 10。但项目调研过程中,未发现大型野生动物出现,主要野生动物为常见鸟类、松鼠等。 34 表表 10 松山自然保护区项目区出现的受保护野生动物松山自然保护区项目区出现的受保护野生动物

77、 名称名称 拉丁名拉丁名 生活习性生活习性 保护级别保护级别 斑羚 Naemorhedus goral 一般数只或 10 多只一起活动, 其活动范围多不超过林线上限。它栖居的山地一般都有林密谷深、陡峭险峻的特点。 性情孤独, 喜欢单独活动, 或者结成 23 只的小群。冬天大多在阳光充足的山岩坡地晒太阳,夏季则隐身于树荫或岩崖下休息,其它季节常置身于孤峰悬崖之上。 国家二级 豹猫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单身独居或雌雄双栖,极少集群,也不与同类的其也成员交往。主要在清晨、黄昏或夜间出洞活动,到田间或水边觅食。 北京市一级 猪獾 Arctonyx collaris 杂食,

78、居住于岩洞或地穴,亦侵占其他兽穴。夜行性,有冬眠习性。 北京市二级 金雕 Aquila chrysaetos 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冬天有时会结成较小的群体。白天常见在高山岩石峭壁之巅,以及空旷地区的高大树上歇息,或在荒山坡、灌丛等处捕食。 国家一级 勺鸡 macrolopha 终年成对活动,秋冬成家族小群。常单独或成对。遇警情时深伏不动,不易被赶。枪响或倒树的突发声会使数只雄鸟大叫。雄鸟炫耀时耳羽束竖起。喜开阔的多岩林地。 国家二级 斑啄木鸟 Dendrocopos major 常见于山地和平原的园圃、树丛及森林间。攀木觅食时以嘴叩树,叩速极快,常且飞且鸣。 北京市一级 3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79、(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本项目主要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具体如下: 地表水环境:防止对关沟、京密引水渠、佛峪口水库、德胜口水库、沟崖水库等水环境造成污染,保护和改善水环境。 大气环境:周边无学校、医院和居民点等敏感点。根据相关大气环境功能分区,保证十三陵林场、西山试验林场、八达岭林场林区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二级标准,松山自然保护区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 声环境:周边无学校、医院和居民点等敏感点。根据相关水环境功能分区,要保证评价区十三陵林场、西山试验林场和八达岭林场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

80、008)的 1 类标准要求,松山自然保护区声环境质量达到 0类标准要求。 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区植被生态,尤其是重视银杏、赤松等受保护植物的保护,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与控制施工干扰,减少对动物栖息环境的影响,保护项目区可能出现的斑羚、金雕等受保护动物。 36 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 环环境境质质量量标标准准 一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根据北京市及相关区县环境空气功能分区,结合国家标准,十三陵林场、西山试验林场、八达岭林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松山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敏感性较高,执行一级标准,见表 11。 表表 11 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浓度

81、限值准(摘录)单位: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浓度限值准(摘录)单位:g/m3 项目项目 一级一级 二级二级 1 小时小时 平均平均 24 小时小时平均平均 年平均年平均 1 小时小时 平均平均 24 小时小时 平均平均 年平均年平均 SO2 150 50 20 500 150 60 NO2 200 80 40 200 80 40 CO 10000 4000 - 10000 4000 - 颗粒物 (粒径小于 10m) - 50 40 - 150 70 颗粒物 (粒径小于 2.5m) - 35 15 - 75 35 二二、地表水环境标准、地表水环境标准 根据北京市五大水系各河流、水库水体功能划分与水

82、质分类,本项目涉及德胜口水库与沟崖水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类标准限值,京密引水渠与佛峪口水库执行类标准限值,关沟执行类标准限值,见表 12。 表表 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序号序号 项目项目 类标准类标准 类标准类标准 类标准类标准 1 pH 69 69 69 2 DO 6 5 3 3 高锰酸盐指数 4 6 10 4 化学需氧量 (mg/L) 15 20 30 5 生化需氧量 (mg/L) 3 4 6 37 三三、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执行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级质量标准,见表 1

83、3。 表表 13 地水环境质量标准地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摘录) 序号序号 项目项目 类标准类标准 1 pH 6.58.5 2 色(度) 5 3 嗅和味 无 4 浑浊度(NTU) 3 5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6 总硬度(以 CaCO3计) (mg/L) 450 7 氨氮(mg/L) 0.2 8 氟化物(mg/L) 1.0 9 硫酸盐(mg/L) 250 10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mg/L) 0.002 11 高锰酸盐指数(mg/L) 3.0 12 硝酸盐(以 N 计) (mg/L) 20 四、声环境标准四、声环境标准 根据海淀区声环境功能区划(海环保字201253 号)

84、 ,西山试验林场为 1类区。昌平与延庆声环境功能区划中,未明确相应项目区执行标准。考虑敏感性状况,参照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相关界定,十三陵林场、八达岭林场环境噪声也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1 类标准,而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敏感性较高,执行 0 类标准,见表 14。 表表 14 环境噪声限值(摘录)单位:环境噪声限值(摘录)单位:LeqdB(A) 类别类别 昼间昼间 夜间夜间 0 50 40 1 55 45 污污 一、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38 染染物物排排放放标标准准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扬尘。其排放执行北京市

8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501-2007)中“其它颗粒物”无组织排放1.0mg/m3的监控浓度限值。 二、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运营期无污废水排放,施工期无生产废水排放,施工工人较少,均从附近村落召募,施工生活污水采用专业化收集设施收集运至污水处理厂处 理 后排放,废水应符合 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 三、噪声三、噪声排放标准排放标准 本项目施工期间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 (GB12523-2011)中相关要求,噪声标准限值见表 15。 表表 15 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单

86、位: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单位:dB(A) 昼间昼间 夜间夜间 70 55 四、四、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期生活垃圾及枯枝杂草。执行 2005 年 4 月 1 日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1号)中的有关规定。 39 总总量量控控制制指指标标 根据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 “十二五” 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 , “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四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 (京环发2012143 号)的文件中,将挥发性

87、有机物列为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属生态公益性项目,建成后没有污染物排放,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 40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低效林改造和封山育林两项内容。低效林改造工程主要实施补植措施、森林健康经营、抚育措施以及配套措施。补植针对老化林分进行;森林健康经营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含保护天然更新) 、土壤健康管理、森林辅助设施、森林防火建设等措施;抚育措施包括间伐、修枝整形、定株、修树盘、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松土除草等措施,配套措施为修建作业道;封山育林工程实施抚育措施和配套措施,其中抚育措施包括间株定株、割灌、人工促进

88、天然更新等,配套措施包括修建碑牌、围网,防火步道、防火隔离带等。 各项措施的施工流程如下: (1)补植 针对林分老化、主林层严重退化,林相残缺,无天然更新条件的林分进行人工补植,依据各林分的特点选取适宜的本地树种,并采取造林手册中的控制密度。主要采取人工整地,整地规格由不同林分栽植密度不同进行控制,如 60 60 60cm,植苗、覆土均采用人工操作,使用工具有铁锹、镐。 (2)土壤健康管理 主要是进行施肥。施肥主要是给一些景观价值较高的树木和部分有培养前途的幼树及目标树施肥。施肥的主要做法是沿着树冠投影挖圆形槽,大致深 10-25cm,根据苗木大小可以稍做调整,把堆肥和泥土混合均匀,施于槽内,

89、然后覆盖表土。 (3)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设置木质围栏保护天然更新幼苗,同时通过综合抚育措施,促进地带性植物种类的更新发育。 保留林分中不影响主要树种生长的乔灌草, 促进林分发育为复层林,保持森林的近自然状态,给林中益鸟、益兽提供生息繁衍的场所。 (4)森林辅助设施 为便于森林经营及游憩活动,在作业区内修建作业道路,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对木质台阶及步道进行维护,更新维修部分腐烂木质台阶及游憩步道;为防止地质滑坡等灾害,提高安全性,在项目区设置护坡护栏,主要采用附近石块垒成基础,然后用枯死树制作成护坡,利用抚育下来的灌木,比如荆条编制固定枯死树,使其美观的同时更加稳定。 41 (

90、5)森林防火建设 在项目区主要路段修建防火道及防火隔离带,防火路宽度为 1 米,防火隔离带沿路两侧各拓展 0.5 米,防火路与隔离带采用人力来建设,不使用机械。并全面清理枯落物,还通过森林经营降低森林火险等级。 (6)间伐 对林分郁闭度大或林木密度大的单成林同龄纯林或受轻度病虫害、 火灾、 风折、雪压等灾害的林分采取间伐措施,进行抚育间伐。根据林分内五级木划分,按照生态疏伐强度要求,伐除被压木(四级木)和濒死及枯死木(五级木) ,保留一至三级木和穴外适量的草本、灌木,每次抚育下降郁闭度0.2,抚育后郁闭度0.6,垂直方向形成不同层次林层。施工中使用的机械主要为油锯和手锯。 (7)修枝整形 现有

91、林地种植密度不大,形态不美观,或枝条枯枝严重的林地进行修枝整形,提高美景度,尤其是针对风景区较近林地。根据林分种类及树种的差别采取不同的修枝标准,如修除树冠上部的弱枝、细小枝和病虫枝,以修枝后树冠长度占 1/3-1/2树高左右为宜。操作中需使用的工具为手锯和枝剪。 (8)定株 对幼龄林在出现营养空间竞争前进行定株抚育。定株一般分 2-3 次进行。人工林定株,造林密度(株数/单位面积)设计合理,每个种植点(穴)有多株幼树者,根据林木生长状况进行定株,每个种植点(穴)保留 1 株;株行距太小者,需按照合理密度进行定株,每亩视具体情况保留 70-150 株,且分布均匀。为人力操作,采用的工具为铁锹。

92、 (9)修树盘 修树盘是保持水土的关键措施, 有助于蓄水保墒。 树盘大小应与树冠大小相当,深度一般为 5-10 厘米,里浅外深。操作较为简单,用镐和铁锹挖土,堆压出合适大小的树盘。 (10)松土除草 疏松表土可以切断表层和底层土壤的毛细管联系,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从而提高土壤的营养水平。操作中使用工具主要有耙、锄头、镐等。 (11)割灌 42 对于生长密集的灌木,进行割灌处理,以调整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环境,采用条状或穴状割灌,重点是去除遮蔽、盖压幼树的灌木及杂草。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工具主要为手锯和镰刀等。 项目建

93、设具体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 13、图 14。 图图 13 低效林改造低效林改造订好订好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43 图图 14 封山育林封山育林主要主要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同时,本项目为生态公益性项目,林分改造施工期及运营期均不施用农药,不会造成农药污染;项目建设过程中需使用的机械主要有运输车辆、油锯,选择噪声强度低、废气排放少的机械,且使用频率有严格控制,产污较少。 44 主要污染工序:主要污染工序: 本项目属生态公益项目,工程运营期将会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周边环境无不良影响,其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 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扬

94、尘;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施工噪声以及交通噪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开挖等活动造成的植被破坏,若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以及对野生生物的可能干扰。 一一、施工期大气污染施工期大气污染 项目大气污染产生于施工期。项目施工期内无需使用大型车辆机械,所用机械主要为运输苗木和施工人员的中小型运输车及油锯。 运输车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等。但废气排放强度极小,据有关资料,油锯 CO 排放速率约为0.006g/s,NO2排放速率为 0.001g/s,运输车辆 CO 排放速率约为 0.02g/s,NO2的排放速率为 0.006g/s,

95、且运输线路依托现有道路,不新建运输道路,车辆无法进入林区,不会对林区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施工期还会产生大气扬尘污染,主要来自于补植、间伐、松土扩埯等综合改造措施,以及防火步道建设中的土方开挖、现场堆放与回填等环节。同时,运输车辆也会产生一定的扬尘污染, 25km/hr的平均车速状态下, 扬尘量约为每辆车0.6kg/km,但这部分污染不在林区排放,不会对林区环境造成影响。 二、施工期水污染二、施工期水污染 本项目施工的各工艺环节,不产生生产废水。对苗木及施工人员、设备的运输车辆,其维修要依托周边社会设施进行,禁止在保护区及林区维修,也不会产生机械维修废水。 同时,项目施工人员会有一定的生活污水产

96、生,考虑到施工人员均从周边村庄临时招募,不在林场和自然保护区内设置临时生活区,生活污水产生强度较小,人均产生量约为 40L/d,主要污染物 COD 与氨氮浓度分别为 500mg/L、30mg/L,日均产生量约为 20g/人,1.2g/人,施工人员总数以 100 人计,废水量为 4000L/d,COD产生量为 2000g/d,氨氮产生量为 120 g/d。由于此部分污水产生量小,且污染类型简单,设置专业收集设施,运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 45 三、施工期噪声污染三、施工期噪声污染 补植、间伐、步道建设等施工环节及车辆运输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噪声污染。由于项目工程量较小,施工过程中无需使用大型机械,且

97、施工内容以简单开挖、松土为主,主要噪声污染来源于油锯与运输车辆,油锯噪声强度约为 88dB(A) ,中小型运输车辆噪声源强约为 80dB(A) ,但受道路局限,运输车辆无法进入林区,不会对林区内部环境造成影响。 四、施工期固体废物四、施工期固体废物 施工期树坑开挖土路建设过程中,余土可就地利用,不存在弃土问题,间伐产生的有利用价值的枝干运走利用。因此,本项目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及修剪、割灌过程中产生的枯枝杂草等。施工人员以 100 人计,按人均 0.5kg 计算,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50kg,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后依托市政设施处理;同时,预计枯枝杂草量为 40t 左右,此类固体废物属于生物有机质,

98、腐烂后可作为植物的肥料,通过就地处理,对周边环境无不利影响。 五、生态环境五、生态环境 项目施工期,补植、割灌、作业步道的建设会破坏原有植被,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来环境,对动植物及其生物多样性影响极其有限。此外,施工人员的进入、施工设备的运行等都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噪声,都可能对项目区野生动物栖息地带来不利影响,一些野生生物受到惊吓可能会发生迁移,但这些影响均较轻微且仅限于施工期,项目建成后,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 46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内容 类型类型 排放源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99、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单位) 大气 污染物 施工期 油锯 CO 油锯 NO2 运输车辆 CO 运输车辆 NO2 0.006g/s 0.001g/s 0.02g/s 0.006g/s 0.006g/s 0.001g/s 0.02g/s 0.006g/s 运营期 无 无 无 水污 染物 施工期 生活污水中 COD 生活污水中氨氮 500mg/L,2000g/d 30mg/L,120g/d 无 运营期 无 无 无 固体 废物 施工期 枯枝杂草 40t 资源化利用,无排放 生活垃圾 50kg/d 50kg/d 运营期 无 无 无 噪声 施工期 油锯噪声 中小型运输车辆

100、噪声 88dB(A) 80dB(A) 85dB(A) 75dB(A) 运营期 无 无 无 其他 无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包括植被破坏、生物量损失、水土流失及野生动物的影响。但本项目作业主要在无林木地类进行,作业步道选择路径时以裸露地或草地、低矮灌丛为主,对植被影响较小,且开挖面不大,余土实现回用。同时,项目建设不会影响野生动物栖息环境,项目生态影响较小。本部分内容详见下述环境影响分析中的生态影响分析章节。 47 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是暂时的, 且产生的环境

101、污染物量较少, 主要是施工扬尘、车辆尾气;施工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开挖等活动造成的植被破坏等。 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见表16。 表表16 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识别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识别 工程内容工程内容 大气大气 水水 声环境声环境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生态生态 社会经济社会经济 林木综合改造 N S N S N S N S B S 基础设施建设 N S N S N S N S B S 注:B-有利影响,N-不利影响;-极小,-较小,-中等,-显著;L-长期影响,S-短期影响 一、一、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影响分析 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物包括扬尘和施工机械尾气两部分,根据项目规模,详细分析如下。

102、 1、运输车辆运输车辆与施工机械尾气与施工机械尾气 运输交通线路依托当地现有道路,不设置临时施工便道。整体来看,汽车尾气排放量较小,主要污染物包括HC、CO、NO2等,且由于道路交通问题无法进入林区内部,不会对项目所在林区大气环境造成明显影响。油锯一天的使用时间约为4个小时,按照源强计算,CO排放量约为86.4g/d,NO2排放约为14.4g/d,排放浓度也比较小,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2、开挖开挖与交通与交通扬尘扬尘 本项目扬尘主要来源于开挖及交通扬尘。 土地开挖产生于补植和道路平整过程中,本项目不会采用爆破开挖方式,项目区位于林区,开挖面以石质为主,不会引起大规模的土地裸露

103、。同时,通过类比实验调查(表17) ,采用洒水措施的情况下, 48 可使扬尘减少70-80%左右,通过控制开挖面与加强管理,开挖扬尘影响很小。 表表 17 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 距离距离(m) 5 20 50 100 200 TSP小时平均小时平均 浓度浓度(mg/Nm3) 不洒水不洒水 11.03 2.89 1.15 0.86 0.56 洒水洒水 2.11 1.40 0.68 0.60 0.29 除尘率(除尘率(%) 81 52 41 30 48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受道路交通条件影响,运输车辆无法进入林区,不会在裸露地面上行驶,扬尘产生量较小,且车辆来往频次较低,

104、四个建设区1天合计使用车辆仅为16次, 故车辆行驶扬尘产生的影响很小, 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综上,因本项目运输车辆使用频次较少,开挖面积小,产生的施工扬尘较少,通过加强洒水及管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会比较小,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501-2007) “其它颗粒物”无组织排放1.0mg/m3的监控浓度限值标准要求。 本工程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是临时的, 只限于施工期, 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施工对当地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基本不会改变当地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随施工结束而消失。为将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降至最低,建设单位应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物料装载、运输

105、或临时存放作业应采取防护措施,如加保护网,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防治扬尘污染; (2)施工过程中,禁止使用爆破施工,尽量控制开挖面,对未能及时栽植的开挖面,采取覆盖防尘布防尘网或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防止风蚀扬尘; (3)进场道路应经常洒水,使路面保持湿润,以减少道路扬尘; (4)禁止在大风天进行作业步道建设,施工时及时洒水降尘,缩短扬尘污染时间和污染范围; (5)严禁选用排放不达标的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并加强对车辆及机械的保养与维护,控制非正常工况尾气污染排放; (6)根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 (京政发201334号)的要求, 项目施工要根据空气质量预报结果和对应的预警级别, 分级采

106、取相应的重污染应急措施,进一步减少施工项目污染排放,减缓施工项目污染程度。 49 二、水环境影响分析二、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性质决定了施工各环节及运行期不产生生产废水, 同时, 机械设备维修依托社会设施解决,也不会产生维修废水,只在施工期产生少量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多为周边村落村民,晚上不在林区内住宿,不设临时生活区,白天会产生少量生活污染。经核算,施工生活废水量为 4000L/d,COD 产生量为 2000g/d,氨氮产生量为 120g/d。 此部分污水采用专业移动式收集设施, 符合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

107、求,收集后运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不会对项目区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为尽量减少水环境影响,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1)对作业步道施工材料的运输过程中防止洒漏,物料堆放在指定位置,场地内设置遮挡物,避免雨水冲刷造成附近水体污染; (2)施工机械车辆维修依托社会设施解决,禁止在场区内清洗运输车辆,严禁向河道水体排放或抛掷污染物; (3)施工现场散落的物料及时清扫,堆放采取防雨水冲刷措施,栽植后回填土用枯枝杂草进行覆盖; (4)施工人员从周围村落招募,禁止在林区与自然保护区内建设营地,配备小型专业化污水收集设施,将少量的生活污水运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5)加强对施工人员教育,严禁随意倾倒、

108、排放生活污水。 三、三、声环境影响分析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 没有大型施工机械设备, 噪声源主要包括油锯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 运输车辆数量少、频次低,声强不高,约 80dB(A) ,油锯属间歇噪声源,声强值为 88dB(A) 。但由于在林区施工,林木的降噪作用可有效降低声强。施工场界噪声排放符合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 (GB12523-2011)要求。同时,施工作业区周边无居民点区等环境敏感点, 施工期噪声不会对居民区等产生不良影响。 但要注意不在黄昏与早晨使用,避免对鸟类等野生动物的影响。 为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应采取如下噪声防护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活动,尽量缩

109、短工期,减少施工噪声影响时间,尽量避开 50 在野生动物的重要生理活动期开展施工,避免黄昏与早晨使用高噪声设备施工; (2)施工中注意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油锯,并注意对机械的正确操作及维修,使之维持最佳工作状态和最低声级水平; (3)加强对运输车辆的日常维护与管理,控制运输车辆不得在靠近村落位置鸣笛等,避免出现不正常工况噪声; (4)建设中应采用人工开挖方式,禁止采用爆破方式,减轻对森林生态的扰动,减少对野生动物干扰。 四、四、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土地平整、开挖过程中,余土实现回用,不会产生固体废物。但项目修枝整形、割灌与间伐过程会产生约 40t 的枯枝、杂草等,但这

110、部分枯枝、杂草等属于生物质,就地利用,对周边环境无不利影响,并兼作肥料功能。项目施工人员产生约 50kg/d 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依托市政设施处理,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为减小施工固废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应采取以下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强对施工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避免工人将生活废物直接丢弃影响林区及保护区环境,并设立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做到日产日清,并送至市政设施集中处理; (2)减少开挖面,并对开挖产生的余土就地回用,减少废物产生量; (3)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临时施工场地,尽快恢复原有地貌; (4)由于本项目位于林区,枯枝杂草等废物就地资源化利用,既回收了肥料,又减轻了市政系统的压力。

111、五五、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植被破坏及生物量损失、植被破坏及生物量损失 补植需要进行地表开挖、 回填作业; 作业步道的建设需要对局部土地进行小范围的清表、开挖、回填和平整,均会破坏土体结构和地表植被,造成一定量的生物量损失。由于补植主要在无林木地区进行,占地以草地或裸露地为主,造成的生物量损失极小。作业步道与防火路均为土路,选择路径时避开了林木,以裸露地或草地为主,造成的植被破坏量极小。 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银杏、赤松、刺五加、白首乌、党参、五味子等受保护植物,银杏、赤松为高大乔木,容易识别,刺五加、白首乌、党参等植物在建设区 51 内也都是识别特征明显的保护目标, 易被发现并

112、采取保护措施, 不会产生对保护植物的破坏。 同时, 项目建设方林场与松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也会派出植物分类专家现场指导操作工人施工,避免对受保护物种的破坏。 整体而言,本项目建设造成植被破坏的面积有限,生物量和生产力损失极小,且不会对受保护物种及植被多样性造成不良影响。 2、水土流失、水土流失 开挖、 平整、 间伐过程产生的土石方为水蚀创造了条件, 如开挖期间遇上暴雨,水土流失量将增大。施工时要加强围挡,及时平整开挖土地;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应进行回填、 平整处理, 对于植被易成活地段, 必要时以人工种植被进行绿化,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度,减少发生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在加强施工管理的基础上,采取

113、上述水土保持措施后,项目施工基本不会产生较大的水土流失。 3、作业步道、作业步道与防火路的与防火路的生态影响生态影响 本工程作业步道与防火路均比较窄, 作业步道宽度 1 米, 防火路加上隔离带宽度为 2 米,建设规模较小。在选择路径时会避开高大林木,以裸露地或草地、低矮灌丛为主。同时,作业步道为临时占用,且项目施工完成后会完成就地生态修复,不会造成大范围的植被破坏。二类道路宽度较小,不会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分隔,不会因此阻隔野生动物,影响其通行,更不会因此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4、树种选择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树种选择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树种的合理选择与配置

114、提高防风固沙能力,为北京的发展营造有力的生态屏障。本项目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林分状况,因地制宜,选择了优良的乡土树种,如黄栌、元宝枫、栾树等,更利于植物的成活成林,有利于改善林分结构,增加林木生长量,使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林分稳定性增强。 施工过程中选择经过检验检疫的乡土树种, 能减少发生植物入侵的可能,增加抗病虫害能力,增强生态系统自身稳定性,不会对群落结构产生影响。 5、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施工期间,人为活动以及路基开挖、施工机械噪音等均会惊吓、干扰鸟类,尤其对一些山林鸟类会产生干扰。DeUnen(1995)研究了交通噪声与鸟类的繁殖密度关系,经过对 43 种鸟类观察研究

115、得出,交通噪声可能影响鸟类的繁殖率,当鸟类栖息地昼夜 24 小时的等效连续 A 声级 Leq(24h)超过 50dB(A)时鸟类繁殖密度下降,下降率为 20-98%。本项目不使用机械化方式施工,声强极小,影响范 52 围有限。且鸟类能凭借自身的飞翔能力离开施工影响区域,寻找适宜的栖息地。此外,调查中得知,评价范围内并无鸟类集中栖息或繁殖地,更无受保护鸟类的固定繁殖地。施工不会影响到鸟类集中栖息或繁殖地,不会影响林场、自然保护区内鸟类种群及其长期生存繁衍的环境。 施工期对兽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动物觅食地所在生态环境的破坏, 包括对施工区林地植被的破坏, 各种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车辆的干扰等, 使评价

116、区及其周边环境发生改变。工程建成后,随着植被逐渐恢复,原有干扰源逐渐消失,生态环境的好转会使许多外迁的兽类会陆续回到原来的栖息地。 据现状调查与咨询,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区域内,偶见斑羚、金雕、勺鸡、猪獾、豹猫等受保护野生动物,但这些动物活动范围较大,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使得它们远离作业现场。 且施工区环境与施工区以外的环境十分相似, 施工影响范围内的陆生动物容易就近找到新的栖息场所, 不会因小范围、 低强度的施工影响其栖息环境,也不会因为工程的施工扰动栖息场所而发生种群数量和结构的变化。 总体上看, 项目区施工区域目前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 受保护物种不多见。尽管本项目施工可能对陆生动物产

117、生一定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强度与影响范围均比较小,不会对野生动物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六六、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区西山试验林场魏家村分场、卧佛寺分场位于森林公园内,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区位于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 八达岭林场项目建设区周边有长城风景区,其它施工区则远离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敏感目标,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道路占用、噪声、大气、旅游景观破坏等问题,会对旅游环境产生轻微影响,但由于有多条线路可供游人选择,且施工周期较短,占用道路少,施工强度不大,以少数人力施工为主,再辅之以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对旅游环境不会产生显在的影响。且项目实施后,可进一步改善区域生

118、态景观,提高旅游吸引力。 53 运营期环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境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有利影响, 即项目实施后可以带来诸多效益, 其效益突出表现在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兼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项目营运期的环境影响识别见表18。 表表18 本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本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分析 大气大气 水水 声声 生态生态 社会社会 经济经济 B L B L B L B L B L B L 注:B-有利影响,N-不利影响;-极小,-较小,-中等,-显著;L-长期影响,S-短期影响 本项目的实施定位于建设首都生态屏障、防止水土流失、减少风沙危害、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

119、处的局面。工程对于改善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打造世界宜居城市的目标发挥重要的作用。 工程实施将完善森林的功能结构, 使项目区的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明显增强。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景观效果明显,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稳定群落结构;林木蓄积量明显增加,森林碳汇能力显著增强,生态景观美景度大幅提升,生态服务价值极大提高,成为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 于 2000 年正式启动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工程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实施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 2015 年项目,可进一步巩固

120、、扩大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的成果,提高全市林木覆盖率、增强北京地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的能力。通过工程的实施,为改善、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54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内容 类型类型 排放源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预期治理效果 大气 污染物 施工期 施工扬尘 TSP 控制开挖面, 加强管理与覆盖,控制物料遗撒外漏,根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 ,适时调整施工安排 实 现 达 标 排放,有效减缓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 车辆、机械设备 CO、HC和 NOX 加强车辆和

121、机械保养维护,确保尾气排放达标 运营期 - - - 水污染物 施工期 生活 废水 BOD5 林场与自然保护区内不设置生活区,配备小型专业化生活污水收集设施,运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 处理后达标排放,不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 CODcr SS 氨氮 运营期 - - - 固体 废物 施工期 生活垃圾 日产日清,集中收集后依托市政设施解决 避免了对林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枯枝杂草 结合余土利用,就地消纳利用 回用了肥料与资源,减轻了市政系统压力,避免了对林区环境影响 运营期 - - - 噪声 施工期声源少,噪声强度较低,且施工地点位于林区,远离居民点,通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优化场地布局,施工期采取施工现场加强管

122、理、合理安排强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等噪声控制措施,严格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要求控制施工机械噪声,可将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其他 无 55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一、植被一、植被保护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保护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对于施工开挖、土地平整等施工活动可能带来地表植被破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结合评价区内植被分布特征和地形条件,减少长势良好的灌丛和灌草丛的破坏; (2)选取适合当地速生树种,且宜选择乡土树种进行培植,在布局上应考虑多种树种的交错分布,提高植物多样性,增加抗病虫害能力,增强生态系统自身稳定性; (3

123、)树种幼苗选择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避免引入入侵动植物; (4)施工时配备生态保护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植物识别培训,严禁破坏受保护植物; (5)施工区遇到银杏、赤松、刺五加等受保护植物时,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做好登记与管理,设立围护措施,并注意后期养护; (6)项目所在地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 400-650mm 左右,水土流失以微度水力侵蚀为主。根据工程施工总布置、施工特点,采取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按照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具体包括: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计划进行,预先做好挡护,存放土方,不允许随意弃土;严格

124、控制施工范围,有效减少施工活动的生态影响范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雨季施工;在临时存放的土堆表面进行遮蔽;工程作业面完工后,及时采取绿化措施,通过及时恢复植被覆盖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二、动物生态保护措施二、动物生态保护措施 (1)项目建设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保护意识。 (2)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保护动物,在施工时严禁进行猎捕,严禁施工人员捕杀两栖和爬行动物。 (2)结合现状调查可知,野生鸟类和兽类大多是晨昏外出觅食,正午休息。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做好施工方式和时

125、间的计划,避免在晨 56 昏和正午施工。 (3)松山自然保护区项目区域内施工时,遇到金雕、斑羚等保护动物时,要注意躲避,严禁捕猎、伤害受保护物种。 (4)施工期如遇到动物时,严禁伤害;如遇到野生保护动物受到意外伤害,应立即与林区、保护区管理机构部门联系,由专业人员处理。 (5)建设前做好施工规划前期工作,施工期加强取土和填方的水土保持,做好工程完工后生态恢复工作,减少植被破坏强度,为陆生动物提供更好栖境。 57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一、结论: 1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北京市十三陵林场、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北京市八达岭林场和北京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十三陵林场低

126、效林改造建设地点位于沟崖二分区和德胜口分区,封山育林建设地点位于武空山分区和沙岭分区;西山林场低效林改造地点位于卧佛寺分场分区及魏家村分场分区及分区,封山育林位于黑龙潭分场分区;八达岭林场低效林改造工程位于十林班和十一林班,封山育林位于十林班;松山保护区低效林改造工程分布于塘子沟附近。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低效林改造和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 10000 亩、封山育林 15000 亩。低效林改造建设内容包括补植、森林健康经营、间伐、割灌、修枝、定株、松土扩埯、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修建作业道等。封山育林建设内容包括修枝、割灌、间株定株、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人员巡护、修建防火道、设置围网、护林牌等。 本工程

127、建设期限为 2015 年 9 月至 2016 年 6 月底。 项目总投资为 1817.5 万元,其中工程费用 1005.0 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812.5 万元。 2环境质量现状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质量 项目所在地 SO2年均值满足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NO2年均值在不同区(县)有所差异,未能全部达到二级标准要求,三个区(县)均存在 PM2.5和PM10超标的现象。 (2)水环境质量 项目所在地周边地表水环境尚可,关沟大部分时节无水,有水时为劣 V 类,德胜口水库和沟崖水库为类水质,京密引水渠和佛峪口水库为类水质。 (3)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区十三陵林场、西山试验林场、八达岭林

128、场昼间噪声声级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1 类标准要求,松山自然保护区昼间噪声声级符合 0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良好。 3相关政策相符性相关政策相符性 58 本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 年第 21号令,2013 年 5 月 1 日实施) “鼓励类”中“一、农林业 44、森林抚育、低产林改造工程” ,属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 的“第一类鼓励类一、农林业 31、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工程” ,符合相关产业政策。符合自然保护区保护、森林保护与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法规,同时符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年) 、 北京

129、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2013-2022 年) 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水利部、农业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 。 4环境影响分析结论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施工期 施工期大气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施工扬尘和车辆、机械尾气,但由于施工规模较小,采取有效措施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极其轻微,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其它颗粒物”无组织排放 1.0mg/m3的监控浓度限值标准要求。 施工车辆及机械维修依托社会设施解决,施工期不产生生产废水,不在林区与保护区设置临时生活区,生活污水符合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

130、2013)中“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经收集后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不会对地表及地下水体产生影响。 施工期声源为油锯与苗木运输车辆,但由于本项目机械与车辆较少,频次比较低,通过科学维护与合理控制施工时间,噪声影响极小,施工过程中噪声排放符合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 (GB12523-2011)要求。 施工需对局部土地进行小范围开挖和平整,轻微破坏土体结构,导致小范围地表植被消失,雨季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施工还可能对项目区野生动物栖息带来不利影响,但通过加强生态管理与恢复,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教育培训,影响会比较轻微。 由于建设规模较小,施工人数不多,施工范围有限,且不采用爆破施工及

131、大型施工机械,生态环境影响极其轻微且短暂。 (2)运营期 本项目为生态公益性项目,根据各种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根据工程分析,项目不涉及运营期污染,并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会产生有益影响。项目实 59 施后可以带来诸多效益,其效益突出表现在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兼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5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属于生态公益性项目,无新增生活废水和生产废水,也不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故本项目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 6环境影响环境影响主要主要减缓措施减缓措施 (1)禁止在林区及保护区设置生活区,运输车辆及机械维修依托周边社会设施解决,并设置小型专业化生活污水收集设施

132、,运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2)尽可能实行封闭施工,避免较大开挖面,开挖面及时栽植,料场散料堆积必须进行表面扬尘处理,必要时实施覆盖与加强洒水,并要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 (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优化场地布局,维护与保养好施工设备,降低施工噪声。 (4)土地平整、开挖过程中产生的余土要实现回用,保证挖填平衡,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枯枝杂草就地利用。 (5)项目施工尽可能占用裸地与草地等,避免对林灌的破坏,禁止爆破施工,要合理控制开挖面,对小范围施工开挖面,应及时恢复,加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防止水土流失及次生生态破坏。 (6)严格加强施工管理,禁止捕猎野生动物,禁止黄昏与早晨施工,避免施工对野生动物生境的干扰,并要加强对松山自然保护区施工区域内的植被与动物的生态保护。 二、二、结论结论 本项目属于生态公益性工程,其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林分整体质量,提升森林品质,增强森林综合服务功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改善首都生态环境具有较大意义。项目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北京市有关规定,在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废水、废气、固废、噪声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本项目可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