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8297770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指 南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内内 容容 简简 介介l l本书第一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章节条文,本书第一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章节条文,首先概括简介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适用范围、首先概括简介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适用范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裂缝的类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裂缝的类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对应于不同原因的裂缝控制措施。继之,分章就设计、材对应于不同原因的裂缝控制措施。继之,分章就设计、

2、材料、配合比及施工方面系统地提出了为控制裂缝所应采取料、配合比及施工方面系统地提出了为控制裂缝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的具体措施。l l第二部分为外加剂和掺合料对混凝土收缩、开裂影响的试第二部分为外加剂和掺合料对混凝土收缩、开裂影响的试验研究,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减缩防裂混凝土配验研究,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减缩防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以及有关混凝土收缩开裂的论述。合比设计与试验,以及有关混凝土收缩开裂的论述。l l第三部分介绍产生可见裂缝和采取控制措施未产生可见裂第三部分介绍产生可见裂缝和采取控制措施未产生可见裂缝的不同类型的工程实例。缝的不同类型的工程实例。l l本书可供土建工程

3、管理、设计、施工和监理部门工程技术本书可供土建工程管理、设计、施工和监理部门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科研、教学人员使用参考。人员以及科研、教学人员使用参考。编辑委员会编辑委员会主编 韩素芳 耿维恕副主编 夏靖华 沙志国编委 韩素芳 耿维恕 夏靖华 沙志国 路来军 艾永祥 周 群 谢戌庚 崔庆怡 姚 燕 缪昌文 曹天霞 姚德正 傅沛兴 徐 钊 王庚麟 许鹤力 张秀芳 胡企才 张 越 富文权 曹建国 傅 智 彭宣常 罗竟宁 钟钟炯炯垣垣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会 主任委员 王铁梦 副主任委员 叶可明 陈肇元 审查委员 王铁梦 叶可明 陈肇元 杨嗣信 柯长华 吴兴祖 吴佩刚 张仁瑜前前 言言 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最

4、常见的一种缺陷。这里所说的裂缝是指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缺陷。这里所说的裂缝是指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而不是微观裂缝,其宽度应在以上。混凝土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而不是微观裂缝,其宽度应在以上。混凝土出现宏观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是因混凝土发生体积变化时受出现宏观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是因混凝土发生体积变化时受到约束,或因受到荷载作用时,在混凝土内引起过大拉应力(或拉到约束,或因受到荷载作用时,在混凝土内引起过大拉应力(或拉应变)而产生裂缝。混凝土的微观裂缝则为一般混凝土所固有,因应变)而产生裂缝。混凝土的微观裂缝则为一般混凝土所固有,因为混凝土是由水泥浆体水化硬化后的水泥石与砂、石骨

5、料组成,它为混凝土是由水泥浆体水化硬化后的水泥石与砂、石骨料组成,它们的物理力学性能并不一致,水泥浆体硬化后的干缩值较大,而混们的物理力学性能并不一致,水泥浆体硬化后的干缩值较大,而混凝土中的骨料则限制了水泥浆体的自由收缩,这种约束等作用使混凝土中的骨料则限制了水泥浆体的自由收缩,这种约束等作用使混凝土内部从硬化开始就在骨料与水泥浆体的粘结面上出现了微裂缝。凝土内部从硬化开始就在骨料与水泥浆体的粘结面上出现了微裂缝。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外部荷载作用,或者即使混凝土发生体积变化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外部荷载作用,或者即使混凝土发生体积变化时没有受到外部的约束,混凝土内部已经有了微裂缝,但是这些微时没有

6、受到外部的约束,混凝土内部已经有了微裂缝,但是这些微裂缝在不大的外力或变形作用下是稳定的,当外力或变形作用较大裂缝在不大的外力或变形作用下是稳定的,当外力或变形作用较大时,这些粘结面上微裂缝就会发展,当外力或变形作用更大时,微时,这些粘结面上微裂缝就会发展,当外力或变形作用更大时,微裂缝就会扩展穿过硬化后的水泥石,逐渐发展成可见的宏观裂缝。裂缝就会扩展穿过硬化后的水泥石,逐渐发展成可见的宏观裂缝。 多数轻微细小的宏观裂缝,对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使用功能多数轻微细小的宏观裂缝,对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使用功能和耐久性不会有大的影响,只是有损结构的外观,引起对工程质量和耐久性不会有大的影响,只是有损

7、结构的外观,引起对工程质量的疑虑。当可见的宏观裂缝较宽较深时,会影响结构的抗渗性能,的疑虑。当可见的宏观裂缝较宽较深时,会影响结构的抗渗性能,导致水分及有害物质渗入,诱发钢筋锈蚀或加速混凝土的自然老化,导致水分及有害物质渗入,诱发钢筋锈蚀或加速混凝土的自然老化,从而损害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使用功能和耐久性。从而损害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使用功能和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产生宏观裂缝不外乎是由于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低劣、混凝土结构产生宏观裂缝不外乎是由于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低劣、配合比选定不当;或是由于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法有误或工艺欠佳;配合比选定不当;或是由于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法有误或工艺欠佳;或是由于设计有误

8、;或对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拉应力估计或是由于设计有误;或对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拉应力估计不足;或混凝土已遭受腐蚀或重大损伤,结构存在严重薄弱环节,不足;或混凝土已遭受腐蚀或重大损伤,结构存在严重薄弱环节,成为结构面临破坏的前兆。所以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或减少产生成为结构面临破坏的前兆。所以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或减少产生宏观裂缝,一旦出现宏观裂缝,就须分析其原因,并采取适当修补宏观裂缝,一旦出现宏观裂缝,就须分析其原因,并采取适当修补措施。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建设规模日趋宏大,钢筋混凝土结构

9、应用更为广泛,结构形式更趋复设规模日趋宏大,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更为广泛,结构形式更趋复杂多样,混凝土所用材料及施工工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人们对杂多样,混凝土所用材料及施工工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人们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混凝土工程裂缝问题备受社会各界人士工程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混凝土工程裂缝问题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也是建设工程科技人员极为关注的课题。的关注,也是建设工程科技人员极为关注的课题。 有鉴于此,本会于有鉴于此,本会于19951995年、年、19971997年、年、19991999年、年、20012001年和年和20022002年先后五次举办了有关混凝土技术与混凝土质量、裂缝

10、控制年先后五次举办了有关混凝土技术与混凝土质量、裂缝控制学术研讨会,每次到会的有建工、建材、水利、水电、铁路、公学术研讨会,每次到会的有建工、建材、水利、水电、铁路、公路、港工等业界的管理部门、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科研院所及路、港工等业界的管理部门、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百余人进行交流切磋。高校的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百余人进行交流切磋。19961996年年组织编写出版了混凝土工程病害与修补加固一书,组织编写出版了混凝土工程病害与修补加固一书,19991999年组年组织编写出版了混凝土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混凝土新技术交流会织编写出版了混凝土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11、与混凝土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论文集,20022002年组织编写出版了混凝土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年组织编写出版了混凝土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混凝土新技术新材料交流会论文集和混凝土工程裂缝分析与混凝土新技术新材料交流会论文集和混凝土工程裂缝分析与控制一书。根据几届到会同仁反映,希望编写出有关控制混凝控制一书。根据几届到会同仁反映,希望编写出有关控制混凝土裂缝专著的意见,我们于土裂缝专著的意见,我们于20022002年秋开始筹划这项工作,在综合年秋开始筹划这项工作,在综合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及工程实例、试验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及工程实例、试验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

12、控制指南。全书共分三部分:编写了这本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全书共分三部分:第第1 1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的章节条文;第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的章节条文;第2 2部分为部分为有关混凝土裂缝问题的试验研究与论述;第有关混凝土裂缝问题的试验研究与论述;第3 3部分为产生部分为产生可见裂缝和采取控制措施未产生可见裂缝的工程实例,一并汇可见裂缝和采取控制措施未产生可见裂缝的工程实例,一并汇集付梓,以供同行们切磋交流,深入研究。希望这本钢筋混集付梓,以供同行们切磋交流,深入研究。希望这本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能供管理、设计、施工和监理等部门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能供管理、设计

13、、施工和监理等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教学人员参考使用,对减少(小)混凝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教学人员参考使用,对减少(小)混凝土裂缝、控制混凝土结构有害裂缝、提高我国建设工程质量起土裂缝、控制混凝土结构有害裂缝、提高我国建设工程质量起到积极的实际的指导作用。到积极的实际的指导作用。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问题涉及面广而且复杂,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问题涉及面广而且复杂,随着我国混凝土工程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随着我国混凝土工程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本书的内容将进一步得到完善和补充,希望同行们予以支步,本书的内容将进一步得到完善和补充,希望同行们予以支

14、持和协作。持和协作。 承蒙王铁梦教授、叶可明院士等审查委员会委员莅会与编辑承蒙王铁梦教授、叶可明院士等审查委员会委员莅会与编辑委员会成员对指南的章节条文进行审议讨论,提出宝贵意见,委员会成员对指南的章节条文进行审议讨论,提出宝贵意见,谨致谢意。对为本指南撰写专论和工程实例,使指南具有较好谨致谢意。对为本指南撰写专论和工程实例,使指南具有较好可操作性的专家、学者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诚挚的感谢。可操作性的专家、学者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材所、西安建筑在编写本书过程中,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材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浙江华威建材和浙江昆仑建设集团等单位在

15、各方面给科技大学、浙江华威建材和浙江昆仑建设集团等单位在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谨致衷心谢意。予了大力支持,谨致衷心谢意。 限于编写人员的水平与实践经验,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限于编写人员的水平与实践经验,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指正,并希望通过交流切磋,共同推进技术进步,以请广大读者指正,并希望通过交流切磋,共同推进技术进步,以不断提高我国建设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第一部分: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章 节 条 文第1章 总 则1.1 1.1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1.1.1 1.1.1 本指南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防止本指南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防止或减少混凝土

16、结构产生裂缝,本指南提出设计、选或减少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本指南提出设计、选定材料和配合比及施工等方面所需的控制措施。定材料和配合比及施工等方面所需的控制措施。1.1.2 1.1.2 本指南所指的裂缝,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及通常本指南所指的裂缝,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及通常使用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产生的可见裂缝。使用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产生的可见裂缝。1.1.3 1.1.3 本指南不适用于以下混凝土结构:本指南不适用于以下混凝土结构: 受海水浸泡的混凝土、防辐射的混凝土、压力受海水浸泡的混凝土、防辐射的混凝土、压力灌浆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灌浆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 长时间处在高温下或接触腐蚀性气体

17、等恶劣环长时间处在高温下或接触腐蚀性气体等恶劣环境中建筑物的混凝土。境中建筑物的混凝土。1.2 1.2 应用时注意事项应用时注意事项 对裂缝及其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损害的控制,对裂缝及其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损害的控制,需贯彻需贯彻“ “防、放、抗防、放、抗” ”相结合治理的原则,从设计、相结合治理的原则,从设计、材料、配合比及施工等各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处材料、配合比及施工等各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处理。因此,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等有关各理。因此,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等有关各方应进行协商,以期使本指南所指示的各条事项得方应进行协商,以期使本指南所指示的各条事项得以有效实施。以有效实施。第第2

18、章章 裂缝的类型、产生原因及控制裂缝的类型、产生原因及控制2.1 2.1 裂缝的类型裂缝的类型 本指南所谈的裂缝是指肉眼可见的裂缝,而不是微观裂本指南所谈的裂缝是指肉眼可见的裂缝,而不是微观裂缝。缝。 当裂缝已影响到或可能发展到影响结构性能、使用功能当裂缝已影响到或可能发展到影响结构性能、使用功能或耐久性时称为有害裂缝。不少情况下,混凝土出现的可见或耐久性时称为有害裂缝。不少情况下,混凝土出现的可见裂缝对结构性能、使用功能或耐久性等不会有大的影响,只裂缝对结构性能、使用功能或耐久性等不会有大的影响,只是影响结构的外观,对这些裂缝称为无害裂缝。虽称为无害是影响结构的外观,对这些裂缝称为无害裂缝。

19、虽称为无害裂缝,但也反映了在原材料、配合比和施工过程中或在设计裂缝,但也反映了在原材料、配合比和施工过程中或在设计中存在某些缺陷,也应予以关注和改进。中存在某些缺陷,也应予以关注和改进。 裂缝就其开裂深度可分为表面的、贯穿的;就其在结裂缝就其开裂深度可分为表面的、贯穿的;就其在结 构物表面形状可分为网状裂缝、爆裂状裂缝、不规则短裂构物表面形状可分为网状裂缝、爆裂状裂缝、不规则短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斜裂缝等;裂缝按其发展情况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斜裂缝等;裂缝按其发展情况可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能愈合的和不能愈合的;裂缝可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能愈合的和不能愈合的;裂缝按其产生的时间可分

20、为混凝土硬化之前产生的塑性裂缝和按其产生的时间可分为混凝土硬化之前产生的塑性裂缝和硬化之后产生的裂缝;裂缝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荷载硬化之后产生的裂缝;裂缝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荷载裂缝和变形裂缝。荷载裂缝是指因动、静荷载的直接作用裂缝和变形裂缝。荷载裂缝是指因动、静荷载的直接作用引起的裂缝。变形裂缝是指因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湿引起的裂缝。变形裂缝是指因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湿度变异、膨胀、收缩、徐变等变形因素引起的裂缝。度变异、膨胀、收缩、徐变等变形因素引起的裂缝。2.2 2.2 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产生的原因 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概括分类如下面所示。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概括分类如下面所示。一、

21、与结构设计及受力荷载有关的l l1 1、在设计荷载范围内,超过设计荷载范围或设计、在设计荷载范围内,超过设计荷载范围或设计 未考虑到的作用未考虑到的作用l l2 2、地震、台风作用等、地震、台风作用等l l3 3、构件断面尺寸不足、钢筋用量不足、配置位置、构件断面尺寸不足、钢筋用量不足、配置位置 不当不当l l4 4、结构物的沉降差异、结构物的沉降差异l l5 5、次应力作用、次应力作用l l6 6、对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估计不足、对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估计不足二、与使用及环境条件有关的l l1 1、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l l2 2、结构构件各区域温度、湿度差异过

22、大、结构构件各区域温度、湿度差异过大l l3 3、冻融、冻胀、冻融、冻胀l l4 4、内部钢筋锈蚀、内部钢筋锈蚀l l5 5、火灾或表面遭受高温、火灾或表面遭受高温l l6 6、酸、碱、盐类的化学作用、酸、碱、盐类的化学作用l l7 7、冲击、振动影响、冲击、振动影响三、与材料性质和配合比有关的l l1 1、水泥非正常凝结(受潮水泥、水泥温度过高)、水泥非正常凝结(受潮水泥、水泥温度过高)l l2 2、水泥非正常膨胀(游离、水泥非正常膨胀(游离CaOCaO、游离、游离MgOMgO、含碱量过高)、含碱量过高)l l3 3、水泥的水化热、水泥的水化热l l4 4、骨料含泥量过大、骨料含泥量过大l

23、l5 5、骨料级配不良、骨料级配不良l l6 6、使用了碱活性骨料或风化岩石、使用了碱活性骨料或风化岩石l l7 7、混凝土收缩、混凝土收缩l l8 8、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水泥用量大、用水量大、水胶比大、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水泥用量大、用水量大、水胶比大、砂率大等)砂率大等)l l9 9、选用的水泥、外加剂、掺合料不当或匹配不当、选用的水泥、外加剂、掺合料不当或匹配不当l l1010、外加剂、硅灰等掺合料掺量过大、外加剂、硅灰等掺合料掺量过大四、与施工有关的l l1 1、拌和不均匀(特别是掺用掺合料的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拌和不均匀(特别是掺用掺合料的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 或过长,拌和后到浇

24、筑时间间隔过长或过长,拌和后到浇筑时间间隔过长l l2 2、泵送时增加了用水量、水泥用量、泵送时增加了用水量、水泥用量l l3 3、浇筑顺序有误,浇筑不均匀(振动赶浆、钢筋过密)、浇筑顺序有误,浇筑不均匀(振动赶浆、钢筋过密)l l4 4、捣实不良,坍落度过大、骨料下沉、泌水,混凝土表面强度、捣实不良,坍落度过大、骨料下沉、泌水,混凝土表面强度 过低就进行下一道工序过低就进行下一道工序l l5 5、连续浇筑间隔时间过长,接茬处理不当、连续浇筑间隔时间过长,接茬处理不当l l6 6、钢筋搭接、锚固不良,钢筋、预埋件被扰动、钢筋搭接、锚固不良,钢筋、预埋件被扰动l l7 7、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钢

25、筋保护层厚度不够l l8 8、滑模工艺不当(拉裂或塌陷)、滑模工艺不当(拉裂或塌陷)l l9 9、模板变形、模板漏浆或渗水、模板变形、模板漏浆或渗水l l1010、模板支撑下沉、过早拆除模板、模板拆除不当、模板支撑下沉、过早拆除模板、模板拆除不当l l1111、硬化前遭受扰动或承受荷载、硬化前遭受扰动或承受荷载l l1212、养护措施不当或养护不及时、养护措施不当或养护不及时l l1313、养护初期遭受急剧干燥(日晒、大风)或冻害、养护初期遭受急剧干燥(日晒、大风)或冻害l l1414、混凝土表面抹压不及时、混凝土表面抹压不及时l l1515、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或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

26、差、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或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 异过大异过大2.3 裂缝的控制2.3.1 为了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除应遵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等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外,还应对本指南所列的裂缝产生的各种原因,采取相应控制措施。2.3.2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主要是为了控制有害裂缝,减少(小)可见裂缝,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2.3.3 当遇到产生本指南所示以外的或难以预料的原因产生的裂缝时,可根据其他可靠资料,经有关人员会同研究确定控制措施。2.4 裂缝控制

27、措施的分类 设计方面的措施; 材料、配合比方面的措施; 施工方面的措施。 每方面又分为必须采取的“基本措施”和特殊情况时采取的“特殊措施”。2.5 对应于不同原因的裂缝控制措施2.5.1 对应于某些产生裂缝的不同原因,在计、材料、配合比及施工等方面所应采取的基本措施和特殊措施,列于下面。基本措施荷载荷载,收缩,使用环境温度变化,管线配置,收缩,使用环境温度变化,管线配置不当,保护层厚度不足,抗温度收缩配筋不足不当,保护层厚度不足,抗温度收缩配筋不足设计方面的设计方面的收缩,膨胀,碳化,氯化物收缩,膨胀,碳化,氯化物,碱骨料反应,碱骨料反应,泌水泌水材料,配合材料,配合比方面的比方面的钢筋预埋件

28、位置移动,管线配置不当,捣实不钢筋预埋件位置移动,管线配置不当,捣实不良,骨料下沉,泌水,初期急剧干燥,施工扰良,骨料下沉,泌水,初期急剧干燥,施工扰动,养护不良,保护层厚度不足动,养护不良,保护层厚度不足 施工方面的施工方面的注:注: 弯曲、剪切和轴心受拉构件的荷载;弯曲、剪切和轴心受拉构件的荷载;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设计规范GB 50010GB 50010和混凝土质量控制和混凝土质量控制 标准标准GB 50164GB 50164的规定;的规定;特殊措施不均匀沉降,氯化物不均匀沉降,氯化物,水泥水化,水泥水化热,冻融,环境腐蚀热

29、,冻融,环境腐蚀设计方面的设计方面的水泥水化热,氯化物水泥水化热,氯化物,冻融,冻融材料、配合比材料、配合比方面的方面的水泥水化热,初期冻害,初期急剧水泥水化热,初期冻害,初期急剧干燥干燥施工方面的施工方面的注:注: 外部侵入的氯化物。外部侵入的氯化物。2.5.2 在控制裂缝时,对各种措施采用的原则是:对特殊措施的规定,可与相关的基本措施的规定合并采用,但就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一般应优先采用特殊措施的规定。第3章 有关设计方面的措施3.1 一般规定3.1.1 3.1.1 设计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对其承受的永久荷载设计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对其承受的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可变荷载

30、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GB 50009中中的规定采用;施工过程中的临时荷载,可按预期的最的规定采用;施工过程中的临时荷载,可按预期的最大值确定;机械运转或运输机具运转时产生的动荷载,大值确定;机械运转或运输机具运转时产生的动荷载,按特殊荷载确定。设计时应避免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发按特殊荷载确定。设计时应避免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发生结构构件不应有的超载。生结构构件不应有的超载。3.1.2 3.1.2 设计时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设计时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GB 5001050010的规定外,尚应根据当地地震裂度等级、建筑的规定外,尚应根据当地地震裂度等级、建筑物的规模、体量、

31、体形、平面尺寸、地基基础情况、物的规模、体量、体形、平面尺寸、地基基础情况、结构体系类别、当地气候条件、使用功能需要、使用结构体系类别、当地气候条件、使用功能需要、使用环境、装饰要求、施工技术条件、房屋维护管理条件等因素,全面慎重地考虑对混凝土结构构件采取有效设计措施,控制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原因产生的裂缝。3.1.3 控制最大裂缝宽度的目标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是保证结构构件耐久性的设计目标值,见下表。 需要考虑防止漏水的最大裂缝宽度的目标值要根据可靠资料确定。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环境类别环境类别一一二二三三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32、mm/mm0.30.3(0.40.4)0.20.20.20.2注:注:1. 1. 表中的规定适用于采用热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当采用其他类别的钢表中的规定适用于采用热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当采用其他类别的钢丝、钢绞线或钢筋时其裂缝控制要求可按专门标准规定。丝、钢绞线或钢筋时其裂缝控制要求可按专门标准规定。 2. 2. 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60%地区一类环境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地区一类环境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 3. 3. 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在一类环境下,

33、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2mm0.2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值应取为0.3mm0.3mm。 4. 4. 一类环境是指室内正常环境。一类环境是指室内正常环境。 5. 5. 二类环境是指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二类环境是指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

34、境。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6. 6. 三类环境是指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三类环境是指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的环境。滨海室外的环境。3.1.4 3.1.4 对较长的建筑结构在设计时可采取分割措施对较长的建筑结构在设计时可采取分割措施(设置沉降缝、防震缝、伸缩缝等),将建筑物分割(设置沉降缝、防震缝、伸缩缝等),将建筑物分割为长度较短的若干结构单元,以减少混凝土收缩、温为长度较短的若干结构单元,以减少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或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结构构件内部拉应力。度变化或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结构构件内部拉应力。也可采取加强结构构件刚

35、度或增设除按通常承载力计也可采取加强结构构件刚度或增设除按通常承载力计算所需结构构件配筋量外的构造钢筋或设置后浇带或算所需结构构件配筋量外的构造钢筋或设置后浇带或对地基进行处理等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等措施。3.1.5 3.1.5 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筑物屋面、外墙或构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筑物屋面、外墙或构件外露表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温度变化和日照对外露表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温度变化和日照对混凝土结构构件产生的不利影响。混凝土结构构件产生的不利影响。3.1.6 3.1.6 对跨度较大的混凝土受弯构件宜采用预加应力对跨度较大的混凝土受弯构件宜采用预加应力或其他有效措施,控制正截面、斜截面

36、裂缝的开展并或其他有效措施,控制正截面、斜截面裂缝的开展并减小其宽度。减小其宽度。3.2 3.2 基本控制措施基本控制措施3.2.1 3.2.1 在板的温度、收缩应力较大区域(如跨度较大在板的温度、收缩应力较大区域(如跨度较大并与混凝土梁及墙整浇的双向板的角部和中部区域或并与混凝土梁及墙整浇的双向板的角部和中部区域或当垂直于现浇单向板跨度方向的长度大于当垂直于现浇单向板跨度方向的长度大于8m8m时沿板长时沿板长度的中部区域等)宜在板未配筋表面配置控制温度收度的中部区域等)宜在板未配筋表面配置控制温度收缩裂缝的构造钢筋。缩裂缝的构造钢筋。 抗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板内原有的钢筋贯通布置,抗温度、收

37、缩钢筋可利用板内原有的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外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也可另外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抗温度、收缩钢筋宜采用直径细而间距密的方法配抗温度、收缩钢筋宜采用直径细而间距密的方法配置,其间距不宜大于置,其间距不宜大于100mm100mm,沿板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沿板的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分别不宜小于配筋率分别不宜小于0.1%0.1%。3.2.2 3.2.2 在房屋下列部位的现浇混凝土楼板、屋面板在房屋下列部位的现浇混凝土楼板、屋面板内应配置抗温度收缩钢筋:内应配置抗温度收缩钢筋: 当房屋平面体形有较

38、大凹凸时,在房屋凹角处当房屋平面体形有较大凹凸时,在房屋凹角处 的楼板;的楼板; 房屋两端阳角处及山墙处的楼板;房屋两端阳角处及山墙处的楼板; 房屋南面外墙设大面积玻璃窗时,与南向外墙房屋南面外墙设大面积玻璃窗时,与南向外墙 相邻的楼板;相邻的楼板; 房屋顶层的屋面板;房屋顶层的屋面板; 与周围梁、柱、墙等构件整浇且受约束较强的与周围梁、柱、墙等构件整浇且受约束较强的 楼板。楼板。3.2.3 当楼板内需要埋置管线时,现浇楼板的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10mm。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钢筋网片之间,管线不宜立体交叉穿越,并沿管线方向在板的上下表面一定宽度范围内采取防裂措施。3.2.4 楼板开洞时,当洞的直径

39、或宽度(垂直于构件跨度方面的尺寸)不大于300mm时,可将受力钢筋绕过洞边,不需截断受力钢筋和设置洞边附加钢筋。当洞的直径较大时,应在洞边加设边梁或在洞边每侧配置附加钢筋。每侧附加钢筋的面积应不小于孔洞直径内或相应方向宽度内被截断受力钢筋面积的一半。 对单向板受力方向的附加钢筋应伸至支座内,另一方向的附加钢筋应伸过洞边,不小于钢筋的锚固长度。对双向板两方向的附加钢筋应伸至支座内。3.2.5 为控制现浇剪力墙结构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较大而产生的裂缝,墙体中水平分布筋除满足强度计算要求外,其配筋率不宜小于0.4%,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外墙墙厚宜大于160mm,并宜双排配置分布钢筋。3.2

40、.6 对现浇剪力墙结构的端山墙、端开间内纵墙、顶层和底层墙体,均宜比按计算需要量适当增加配置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数量。3.2.7 在长大建筑物中为减小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收缩对结构形成开裂的可能性,应根据结构条件采取“抗放结合”的综合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可采取降低混凝土水化温升的有效措施;对大面积混凝土工程可采用分段间隔浇筑措施,分段原则应根据结构条件确定,经过大于10d的养护再将各分段连成整体。对有防水要求的结构,应在分段之间设置钢止水带,并仔细处理好施工缝。对较长的工程可设置“后浇带”(每隔3050m设置一道)。后浇带的宽度不宜小于800mm,后浇带内的钢筋可不截断。后浇带的混凝土

41、强度等级宜较其两侧混凝土高一个等级,并应采用施工缝。对较长的工程可设置“后浇带”(每隔3050m设置一道)。后浇带的宽度不宜小于800mm,后浇带内的钢筋可不截断。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较其两侧混凝土高一个等级,并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浇筑,其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5d。3.2.8 为解决高层建筑与裙房间沉降差异过大而设置的“沉降后浇带”,应在相邻两侧的结构满足设计允许的沉降差异值后,方可浇筑后浇带内的混凝土。此类后浇带内的钢筋宜截断并采用搭接连接方法,后浇带的宽度应大于钢筋的搭接长度,且不应小于800mm。3.2.9 楼板、屋面板采用普通混凝土时,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基础底板、地下室

42、外墙不宜大于C35。3.2.10 框架结构较长(超过规范规定设置伸缩缝的长度)时,纵向梁侧边宜配置足够的抗温度收缩钢筋;此外在设计时应考虑温度收缩对端部区段框架柱的不利影响,适当提高其承载力。3.3 特殊措施3.3.1 为控制水泥水化热产生的混凝土裂缝,除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水化温升外,设计中应在预计可能产生裂缝的部位配置足够的构造钢筋或设置诱导缝。3.3.2 为控制因冻融产生的混凝土裂缝,在外露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应采取有效的防冻处理,缓和混凝土的急剧降温,并采用有效的防水措施,保持混凝土的干燥状态。3.3.3 为控制混凝土内部氯化物引起钢筋锈蚀产生的裂缝,应根据混凝土结

43、构所处的环境条件,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确定构件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最大氯离子含量。3.3.4 为控制有可能受外部侵入的氯化物引起钢筋锈蚀产生的裂缝,必要时可在构件表面采取保护措施,预防氯化物的侵入,此外设计中也应加严控制裂缝宽度的限值,并应适当加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第四章 有关材料和配合比方面的措施4.1 4.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为了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有害裂缝,应妥善选定组为了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有害裂缝,应妥善选定组成材料和配合比,以使所制备的混凝土除符合设计成材料和配合比,以使所制备的混凝土除符合设计和施工所要求的性能外,还应具有抵抗开裂所需要和施工所要求的性能外,还

44、应具有抵抗开裂所需要的功能。的功能。4.2 4.2 材料材料4.2.1 4.2.1 水泥。宜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水泥。宜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对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中热硅酸渣硅酸盐水泥;对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对要求具有较高抗裂防渗性能的混凝土,所用水泥对要求具有较高抗裂防渗性能的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的铝酸三钙(C C3 3A A)含量不宜大于)含量不宜大于8%8%。使用时水泥。使用时水泥的温度不宜超过的温度不宜超过6060。 所用水泥应分别符合硅酸盐水泥、

45、普通硅酸盐所用水泥应分别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GB 175GB 175、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 1344GB 1344、复合、复合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GB12958GB12958和中热硅酸盐水泥、低和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 200GB 200的的规定。规定。4.2.2 4.2.2 骨料。对混凝土用的骨料应符合普通混骨料。对混凝土用的骨料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JGJ 52、普通、普

46、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JGJ 5353及其他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且应优选洁及其他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且应优选洁净、级配良好的中砂和级配良好、空隙率较小的净、级配良好的中砂和级配良好、空隙率较小的粗骨料。混凝土结构如处在潮湿环境中,特别是粗骨料。混凝土结构如处在潮湿环境中,特别是室外和地下工程,其混凝土应采用上述标准中规室外和地下工程,其混凝土应采用上述标准中规定的非碱活性的骨料。如使用了无法判定是否是定的非碱活性的骨料。如使用了无法判定是否是碱活性骨料或有碱活性骨料,应采用碱活性骨料或有碱活性骨料,应采用GB 175GB 17

47、5等水等水泥标准规定的低碱水泥,并按照混凝土碱含量泥标准规定的低碱水泥,并按照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限值标准CECS 53CECS 53 9393所示限值(见下表)控制所示限值(见下表)控制混凝土碱含量;也可采用抑制碱骨料反应的其他混凝土碱含量;也可采用抑制碱骨料反应的其他措施。措施。 此外,还应注意骨料的含泥量和硫酸盐含量不此外,还应注意骨料的含泥量和硫酸盐含量不应超过标准的规定应超过标准的规定 ,认真检查骨料中是否含有其,认真检查骨料中是否含有其他能引起混凝土内部结构破坏的物质。他能引起混凝土内部结构破坏的物质。 骨料宜堆放于棚内,防止太阳直晒或雨雪淋湿,骨料宜堆放于棚内,防止太阳直晒或雨雪

48、淋湿,以免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温度或水胶比。以免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温度或水胶比。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混凝土碱含量限值反映反映类别类别环境环境条件条件混凝土最大碱含量混凝土最大碱含量(按(按NaNa2 2O O当量计)当量计)/ /(kg/mkg/m3 3 )一般工程结构一般工程结构重要工程结构重要工程结构特殊工程结构特殊工程结构碱硅酸碱硅酸盐反应盐反应干燥干燥环境环境不限制不限制不限制不限制3.03.0潮湿潮湿环境环境3.53.53.03.02.02.0含碱含碱环境环境3.03.0用非活性骨料用非活性骨料4.2.3 4.2.3 矿物掺合料。为改善混凝土性能应在其中掺入矿物掺合矿物掺合料。为改善混凝土性能

49、应在其中掺入矿物掺合料,所用矿物掺合料应分别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料,所用矿物掺合料应分别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灰GB 1596GB 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GB/T 18046、天然沸石粉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天然沸石粉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T 112JGJ/T 112等的规定。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等的规定。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30%30%,对,对现浇楼板不宜超过现浇楼板不宜超过20%20%;矿渣粉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矿渣粉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50%50%;沸

50、石粉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沸石粉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10%10%;硅粉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硅粉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10%10%;采用复合矿物掺合料时,其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采用复合矿物掺合料时,其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50%50%。当配制大体积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时,粉煤灰和矿渣。当配制大体积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时,粉煤灰和矿渣粉的掺量可适当提高。粉的掺量可适当提高。 注:这里所指的水泥用量均为替代前的水泥用量。注:这里所指的水泥用量均为替代前的水泥用量。4.2.4 4.2.4 外加剂。所用外加剂应分别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外加剂。所用外加剂应分别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 GB 80768076、混凝土泵

51、送剂、混凝土泵送剂JC 473JC 473、砂浆、混凝土防水剂、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 JC 474474、混凝土防冻剂、混凝土防冻剂JC 475JC 475及混凝土膨胀剂及混凝土膨胀剂JC 476JC 476等的等的规定,并按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规定,并按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GB 50119等的规定等的规定进行施工;选用外加剂时,必须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先做水泥适进行施工;选用外加剂时,必须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先做水泥适应性及实际效果试验。应性及实际效果试验。4.2.5 4.2.5 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JGJ 63的的规定。当使

52、用混凝土搅拌站中的回收水时,应经过沉规定。当使用混凝土搅拌站中的回收水时,应经过沉淀,去除砂石、泥浆,澄清后的水方可使用,并应注淀,去除砂石、泥浆,澄清后的水方可使用,并应注意回收水中所含外加剂和其他有害物质对混凝土质量意回收水中所含外加剂和其他有害物质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的影响。4.2.6 4.2.6 钢筋。所用钢筋应分别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钢筋。所用钢筋应分别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轧带肋钢筋GB 1499GB 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筋GB 13013GB 13013、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 GB 1301413014、

53、冷轧带肋钢筋、冷轧带肋钢筋GB 13778GB 13778及其他有关标准及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的规定。4.2.7 4.2.7 需要时可通过圆环约束试件等抗裂性测试方法,需要时可通过圆环约束试件等抗裂性测试方法,选择抗收缩性能较好的水泥、掺合料及外加剂等混凝选择抗收缩性能较好的水泥、掺合料及外加剂等混凝土原材料。土原材料。4.3 配合比4.3.1 混凝土配合比除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的规定,根据要求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及工作性等进行配合比设计外,其配制的混凝土还应符合的规定。4.3.2 干缩率。混凝土90d的干缩率宜0.06%。4.3.3 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

54、,尽量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坍落度;基础、梁、楼板、屋面用的混凝土坍落度宜小于120mm,柱、墙用的混凝土坍落度宜小150mm;混凝土采用泵送时,高层建筑用的混凝土坍落度根据泵送高度宜控制在180mm左右,多层及高层建筑底部的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50mm左右。4.3.4 用水量。不宜大于180kg/m3。4.3.5 水泥用量。普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宜为270450kg/ m3,高强混凝土不宜大于550kg/m3(含替代水泥的矿物掺合料)。4.3.6 水胶比。应尽量采用较小的水胶比。混凝土水胶比不宜大于。4.3.7 砂率。在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应采用较小的砂率。4.3.8 泌水量。宜小于2。4.3

55、.9 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4.3.10 混凝土中氯化物总含量按氯离子重量计,应符合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等标准的规定。4.4 其他特殊措施4.4.1 用于有外部侵入氯化物的环境时,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部件所用的混凝土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水胶比应控制在以下; 混凝土表面宜采用密实、防渗措施; 必要时可在混凝土表面涂刷防护涂料等以阻隔氯盐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4.4. 2 对因水泥水化热产生的裂缝的控制措施 尽量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骨料含量; 尽量减少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延长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龄期; 掺矿物掺合料替代部

56、分水泥。4.4.3 对因冻融产生的裂缝的控制措施 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混凝土含气量宜控制在5%左右; 水胶比不宜大于。第5章 有关施工方面的措施5.1 5.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时,除满足通常所要求的混凝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时,除满足通常所要求的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外,还应控制有害裂缝的产土物理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外,还应控制有害裂缝的产生。为此,事先要妥善制订好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施工组生。为此,事先要妥善制订好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相关的技术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并应进行技织设计、相关的技术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并应进行技术交底,切实贯彻执行。在各道工序各个环节

57、配置具备术交底,切实贯彻执行。在各道工序各个环节配置具备相应技能的熟练人员,按这些计划进行施工。相应技能的熟练人员,按这些计划进行施工。5.2 5.2 模板的安装及拆除模板的安装及拆除5.2.1 5.2.1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程序、施工机具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基土类别、施工程序、施工机具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施工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

58、,以及上层结构施工时产生的荷载。过程中产生的荷载,以及上层结构施工时产生的荷载。5.2.2 5.2.2 安装的模板,须构造紧密、不漏浆、不渗水,不影安装的模板,须构造紧密、不漏浆、不渗水,不影响混凝土均匀性及强度发展,并能保证构件形状正确规整。响混凝土均匀性及强度发展,并能保证构件形状正确规整。5.2.3 5.2.3 安装模板时,为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准确配置安装模板时,为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准确配置混凝土垫块或钢筋定位器等。混凝土垫块或钢筋定位器等。5.2.4 5.2.4 模板的支撑立柱应置于坚实的地面上,并应具有足模板的支撑立柱应置于坚实的地面上,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间距

59、适度,防止支撑沉陷,引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间距适度,防止支撑沉陷,引起模板变形。上下层模板的支撑立柱应对准。起模板变形。上下层模板的支撑立柱应对准。5.2.5 5.2.5 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顺序及相应的施工安全措施在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顺序及相应的施工安全措施在制定施工技术方案时应考虑周全。拆除模板时,不应对楼制定施工技术方案时应考虑周全。拆除模板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及支架应随拆随清运,不得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及支架应随拆随清运,不得对楼层形成局部过大的施工荷载。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对楼层形成局部过大的施工荷载。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结构可能尚未形成设计要求的受力体

60、系,必要时应加凝土结构可能尚未形成设计要求的受力体系,必要时应加设临时支撑。设临时支撑。5.2.6 5.2.6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当无设计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构件类型构件类型构件跨度构件跨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板222 2,888 850507575100100梁、拱、壳梁、拱、壳888 87575100100悬臂构件悬臂构件1001005.2.7 后浇带模板

61、的支顶及拆除易被忽视,由此常造成结构缺陷,应予以特别注意,须严格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5.2.8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并加设临时支撑。5.3 混凝土的制备5.3.1 应优先采用预拌混凝土,其质量应符合预拌混凝土GB/T 14902的规定,并执行本指南的有关措施。5.3.2 预拌混凝土的订购除按预拌混凝土GB/T 14902的规定进行外,对品质、种类相同的混凝土,原则上要在同一预拌混凝土厂订货。如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预拌混凝土厂订货时,应保证各预拌混凝土厂所用主要材料及配合

62、比相同,制备工艺条件基本相同。5.3.3 施工者要事先制订好关于混凝土制备的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5.4 混凝土的运输5.4.1 运输混凝土时,应能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运送容器应不漏浆,内壁光滑平整,具有防晒、防风、防雨雪、防寒设施,并宜快速运输。运送频率,应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5.4.2 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车内残余混凝土及积水排尽。当需在卸料前补掺外加剂调整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时,外加剂掺入后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应由试验确定。5.4.3 运至浇筑地点混凝土的坍落度应符合要求,当有离析时,应进行二次搅拌,搅拌时间应由试验确定。严禁向运输到浇筑地点

63、的混凝土中任意加水。5.4.4 由搅拌、运输到浇筑入模,当气温不高于25时,持续时间不宜大于90min,当气温高于25时,持续时间不宜大于60min。当在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时,持续时间应由试验确定。5.5 混凝土的浇筑5.5.1 为了获得匀质密实的混凝土,浇筑时要考虑结构的浇筑区域、构件类别、钢筋配置状况以及混凝土拌合物的品质,选用适当机具与浇筑方法。5.5.2 浇筑之前要检查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及其保护层厚度、预埋件等的位置、尺寸,确认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浇筑,同时,还应检查对浇筑混凝土有无障碍(钢筋或预埋管线过密),必要时予以修正。5.5.3 混凝土的一次浇筑量要适应各环节的施

64、工能力,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5.5.4 对现场浇筑的混凝土要进行监控,运抵现场的混凝土坍落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取经试验确认的可靠方法调整坍落度,严禁随意加水。在降雨雪时不宜在露天浇筑混凝土。5.5.5 浇筑墙、柱等较高构件时,一次浇筑高度以混凝土不离析为准,一般每层不超过500mm,捣平后再浇筑上层,浇筑时要注意振捣到位使混凝土充满端头角落。5.5.6 当楼板、梁、墙、柱一起浇筑时,先浇筑墙、柱,待混凝土沉实后,再浇筑梁和楼板。当楼板与梁一起浇筑时,先浇筑梁,再浇筑楼板。5.5.7 浇筑时要防止钢筋、模板、定位筋等的移动和变形。5.5.8 浇筑的混凝土要充填到钢筋、埋设物周围及模板内

65、各角落,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也不得过振,更不得用振捣器拖赶混凝土。5.5.9 分层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使上下层混凝土一体化。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须将振捣器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左右以便形成整体。由于混凝土的泌水、骨料下沉,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此时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压实抹光;在浇筑混凝土时,如遇高温、太阳暴晒,大风天气,浇筑后应立即用塑料膜覆盖,避免发生混凝土表面硬结。5.5.11 对大体积混凝土,应控制浇筑后的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不超过25。为达到这一要求可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掺用矿物掺合料降低水泥用量,并采

66、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在混凝土表面采用可靠的保温、保湿措施; 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例如在拌制混凝土时可采用加冰屑或冰水降温、控制水泥及骨料温度等措施); 预埋冷却水管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5.5.12 滑模施工时应保持模板平整光洁,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与滑模速率匹配,防止滑模时产生拉裂、塌陷。5.5.13 板类(含底板)混凝土面层浇筑完毕后,应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5.5.14 应按设计要求合理设置后浇带,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至少6周后再行浇筑,且应加强该处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后浇带的接缝处除应按条处理外,尚应符合条的要求。5.

67、5.15 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接茬处剔凿干净,浇水湿润,并在接茬处铺水泥砂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保证施工缝处结合良好。5.6 混凝土的养护5.6.1 养护是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重要措施,必须充分重视,并制定养护方案,派专人负责养护工作。5.6.2 混凝土浇筑完毕,在混凝土凝结后即须进行妥善的保温、保湿养护,尽量避免急剧干燥、温度急剧变化、振动以及外力的扰动。5.6.3 浇筑后采用覆盖、洒水、喷雾或用薄膜保湿等养护措施;保温、保湿养护时间,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5.6.4 底板和楼板等平

68、面结构构件,混凝土浇筑收浆和抹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混凝土硬化至可上人时,揭去塑料薄膜,铺上麻袋或草帘,用水浇透,有条件时尽量蓄水养护。5.6.5 截面较大的柱子,宜用湿麻袋围裹喷水养护,或用塑料薄膜围裹自生养护,也可涂刷养护液。5.6.6 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13d)后,必要时应及时松动两侧模板,离缝约35mm,在墙体顶部架设淋水管,喷淋养护。拆除模板后,应在墙两侧覆挂麻袋或草帘等覆盖物,避免阳光直照墙面,继续喷水养护时间应符合条规定;地下室外墙宜尽早回填土。5.6.7 冬期施工不能向裸露部位的混凝土直接浇水养护,应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保温材料的厚度应经热功计算确定。当混凝土外加剂对养护有特殊要求时,应严格按其要求进行养护。5.7 其他特殊措施5.7.1 因水泥水化热产生裂缝的控制措施在施工技术方案中,应制订好入模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浇筑后的混凝土温度控制、养护及拆除模板后的养护等措施,并组织实施。因初期冻害产生裂缝的控制措施在施工技术方案中,应做好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避免遭受冻害的养护措施,并组织实施。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讲人: 韩素芳 研究员通讯地址:北京北三环东路30号 :010-84272233-2438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